每个人只有一种命运

  • 一个人只有一个命运

    命是可以掌握的,运是可以改变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有很多种一个人的生命中有N个叉路口

  • 一个人只有一种命运——《教父》

    如果要我列出心目中电影十佳,《教父》会排进前三。老教父维多一生传奇,智慧和力量兼具,建立了事业保护了家庭,算得上男人的楷模。我对他崇拜已久,甚至想把白兰度的教父照打出来,装上相框挂起来,提醒自己时时向他学习。

    《教父》中有很多朴素的人生哲理,不知道影响了多少人。这篇不谈影评,单说一句小说中对我冲击力最强的话。

    一个人只有一种命运。

    先讲一件小事。

    我刚升五年级的时候,学校进行改革。原本的小学五年制,变成了六年制,而我们周边区域,都划到隔壁村一个学校上六年级。五年级课本发到手里才发现,里面的内容大都是四年级学过的,也就是说年级升了,学的东西没变。

    当时也不知谁带的头,说要跳过五年级,到隔壁村学校直接上六年级,既然学过东西就不必再学第二遍。小伙伴们已经去了两位,我忍不住想去,就跟父母提要求,让他们把我也送过去。那里的校长跟我们是同宗,一个星期之后,我就愉快地在那个学校读六年级了。

    那时候只想着转过去新鲜,哪知道忽略了一个问题:跟我同班的其他同学,都在重复学五年级的东西,而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新知识,得从头学起。
    六年级老师进度很快,因为大部分人都会。数学课上大家都很积极,老师简单讲下就会了,我还什么都不懂。语文课文其他人背得很快,而我要六点左右起床背,才能背会一些,老师认为我是拖后腿的,同学眼神也很异样。放学回家,父母都不敢问我在学校的情况,一问我就很憋屈,想把一肚子苦水到出来。

    这在后来看起来很小的委屈,当时觉得生活绝望极了。这种状态持续几天后,我受不了了。跟家里闹着要转回原来的学校,继续上五年级,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父母又一次奔波,再一周后,我又回到了原来的学校,老老实实学那些已经学过的东西。
    在此后的岁月里,我时常回忆起这件事。除了对父母深深的愧疚之外,有时候会感到后悔,也很鄙视小时候的自己:才这么点挫折,就嚷嚷着要退缩了?再后来慢慢想通了,从自己的性格以及当时的心智条件、环境、价值判断、承受能力等各方面来看,那时候的那个我的确会那么折腾。如果让我重新经历一次,我还是会做同样选择。

    虽然原路不顺畅,可以选择的路很多,但属于我的只有那条我已经选择了的路。在当时的内外部条件共同作用下,我只能选这条。 站在现在看过去,人的每一个选择都和他的本质暗合,看似很多路,其实只有一条。

    于谦在一次接受采访中,主持人问他:“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喜欢捧哏,不当逗哏,当主角?”

    于老师说:“我真的没有主角的一个欲望,我喜欢低调,把辅助工作做好就行。”

    主持人又问:“郭德纲的嫉恶如仇,他的睚眦必报,是令德云社未来的发展堪忧的地步,你担心过没有?”

    于老师:“我不担心,幸亏郭德纲这样,郭德纲要像我这样的话,就没有德云社了。谁要想干成一件事,得靠斗争。郭德纲这种性格才造成了是他带着德云社到这个位置,虽然经了大风大浪,但依然还在。我这种性格,也造成我现在是于谦,也造成我是捧哏的。 如果他要是我这种性格,可能就没有德云社的出头之日了。”

    说得真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性格的逐步稳固,价值观逐步完善,优点缺点逐步暴露。每个人在每一个岔路口其实都一样,你的本质,已经决定了你以前的每一个选择,同时还将决定你以后的每个选择。通俗来说,人终将成为他想要成为的人。人的性格以及所处环境,决定了他的命运。

    由此我得到一个认识: 后悔无用,深陷在后悔的情绪中是愚蠢的。

    人常常会带着知识和阅历穿越,发出一些感叹:“要是当时我能好好学习,现在也不会混得这么差。”“要是早十年说服家人买房,现在压力也不会这么大了”“要是五年前入手一些,现在还用上班?”

    这种“要是”语句,在我看来是没必要说的。

    让你回到小时候,站在小孩子的视角,凭什么你觉得自己就会好好学习?

    让你回到十年前,在没看懂趋势的条件下,给你钱你敢买房产吗?

    让你回到五年前,你愿意花大量时间学习研究、坚持信仰投资吗?

    这些答案都是否定的,回到当时的环境,你还会走一遍之前走过的路,错过一遍已经错过的机会。看似有很多选择,冥冥之中却只有一种选择,每一个注定的选择堆砌起来,形成了一个人只有一种命运的结果。

    所以,后悔毫无作用,有用的是对经历的反思。

    一个人只有一种命运,这种观念听起来很像宿命论,让人类感到无力。 看似无法反抗命运,其实是无法反抗自己。

    正如苏老头所说,一辈子最大的事莫过于“认识你自己”。当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能到哪里去,内心也能避免纠结,平添喜乐。

    篇幅不长的东西,写了很久,感觉表达水平有限,还停留在高中阶段。烦请各位小伙伴多多评论转发,一起交流探讨,共同进步~

  • 致敬《教父》: 一个人只能有一种命运。

    《教父》读书笔记

    《教父》是一本让人读到深夜,毫无困意,也不忍放下的书。它所描绘的不全是黑帮,相反,它写的更多是人生,里面有男人的成长,兄弟的情意,文化的碰撞。《教父》有着自己的三观和伦理,不宣扬黑社会,也不违反正常价值观,但迥然于现行的社会。它会带给你强烈的新鲜感和震撼感,同时你也不会完全认同它,因而备受争议。

    之所以说备受争议,我们可以先举个例子,大家感受下教父的三观:

    亚马逊的书评是:“《教父》是男人的圣经,是智慧的总和,是一切问题的答案。”无可否认,这是一本好书,当然这评价有些夸大和虚假。这是畅销书一贯的宣传通病,夸大以吸引眼球,提升读者的期望值。我们大可不必理会,读读书的内容即可,认真你就输了。

    不管怎么说,读完《教父》,我们选择性的去接受书中的一些理念,还是会获益匪浅的。接下来我摘录些书中的精片段,待大家领略下教父是魅力。

    01

    无论是有权势的大人物还是市井的小人物,教父都善于通过自己的方式建立忠诚的友谊,并且会保护这样的朋友。教父在帮助人时,总是喜欢说这是我们的友谊。他将他的关系网友谊化。当然这种友谊背后藏着他的私心和目的。而他总能从中捞到自己想要的好处,当然前提也是别人也得到了应得的一分利益,各方都不吃亏。

    02

    教父帮助过很多人,撒下了很多人情债。教父认为这是在未雨绸缪,帮助别人,未必不是提前帮助未来的自己。

    03

    威胁是最愚蠢的自我暴露,不假思索就释放怒火是最危险的任性表现。怒火于谈判毫无益处,最终谈判的达成还是要归于理性,要讲道理,要占据大义。当然,有一点极易被忽视:教父同时也是名黑手党老大,所以对于讲不通道理的人,他会直接干掉。。。

    04

    教父拒绝土耳其毒贩索洛索,后来索洛索刺杀教父,再后来迈克尔杀掉警长和索洛索,一切都是为了生意而已,无关个人恩怨。教父始终以一种最高理性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切以大局为重,不能情绪化,意气用事。教父长子桑尼正是因为没有领悟到这一点才会那么鲁莽、最终导致被暗杀。无论如何,男人要有大的格局和胸怀。

    05

    教父是一个优秀的男人,是一个顾家的好男人,爱护家庭中的每一个人,不近女色,不拈花惹草,和他的妻子以及孩子都一直保持着很好的感情感!家是一个人最后的心灵归属,也是一个人奋斗的信念,无论多苦,也会坚持。顾家的人,往往都会有担当,至少品行不会太差。

    06

    迈克尔杀死了索洛佐和麦克劳斯凯警长,在逃掉后,他感到如释重负。他总算逃掉了。这种感觉很熟悉,他所在的分队在某个岛屿抢滩登陆时,他被抬下火线。战斗仍在继续,但他受了轻伤,被送上后方的医疗船。当时这种压倒一切的轻松感也油然而生。地狱血流成河,而他不必在场。

    07

    每个人生来都有一种命运等待着他,他可以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多半就能心想事成。

    我们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寻找自己的这种使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若是错过,便会沦为平庸,抱憾终生。

    08

    每一件事都有它的收益和风险。无知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我们往往选择用风险最高的方式去获取我们想要的东西,却忽视了,换种方式,也许风险低,而收益高无数倍。

    09

    善与恶本来就没有明确的界限,我们所在的社会一直都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一个人的不幸肯定与另一个人的幸运息息相关。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无愧于心,没必要非得去计较其中的是非善恶。

    10

    一个成熟的男人,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城府呢?我们未必要处处耍尽心机,处处防着别人,但适当的隐藏和未雨绸缪还是需要的。一件事的失败,一段关系的破裂,大多数情况往往归结于太过直白。

    11

    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有自己的底线和坚持。而这种成熟的外在表现就在于学会拒绝。而拒绝需要技巧和艺术,既能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有能照顾到各方的情绪,不至于因此结怨。

    12

    人终究会归于尘土,而在弥留之际,能说出“生活如此美丽”的又有几人呢?这种遗言谓之幸福不为过。



    ——End——

  • 每个人的命运是不是都是安排好了的?一切是不是都有缘分来定?_百度知 ...

    命运,本人认为应该是一切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能改变的东西。
    比如:生存环境可以说是命运的安排。
    缘分,应该是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的一种使我们能相遇的无形的东西。
    并不完全认同“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和缘分来定”这个说法。
    因为,最起码在生活中的一切选择权都是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的。

  • 一个人只有一个命运怎么理解

    在我看过的众多书中,一直很喜欢一句话,记得那是在美国著名的畅销小说《教父》

    中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也是主人公唐,柯里昂座右铭:一个人一生只会有一种命运,因为在一望无际的江湖里,在这个世界里,我总会觉得有些人的命运就是注定的,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就想在大街上,总有人制造垃圾,总有人扫垃圾捡垃圾是一样的道理,有些人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有的人而是在中年,甚至于在晚年才开始,一开始所有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铺垫接下来命运,谁也不知道,谁也改变不了,因为不知道在下一刻会遇到什么,就好比我自己,我觉得我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怎么去做,都做好了自己的规划,然后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一副蓝图,可以说一切都在自己的计划之中,

    我已经记不得在那一天我遇到了一个人,他走进我的生活,然后带着一群人走进,然后我开始改变自己的计划,就这样一次一次的改着,最后改成了我不想要的模样,但却好像是非常适合我的样子,最后回头看去只是怀念,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去看看曾经的那片蓝图,却怎么也回不去,怎么也回不去了,就算有一天你终于突破了自己再去努力走回去,然后发现离开得太远了,而且在各种各样的因素下你发现自己除了这样别无选择,这好像是命中注定一样,直到现在才知道,你所以的努力,所有的失去,所有的得到,都是为了有一天走到自己唯一的命运里,谁也无法改变。
    坏性格毁掉你的一生,败也性格,
    好性格成就你的一生,性格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得失,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命运,发挥性格中的优势,
    运用性格的力量,彻底改变你的人生。
    性格是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甚至在关键时刻毁掉一个人的一生成也性格、经营理财等、婚姻家庭,也影响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职业升迁。优良性格让人不管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能坦然积极地面对,并且不懈努力。
    克服性格中的劣势,取得成功;不良性格会让人走尽弯路,受尽挫折,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性格不仅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状况、商务活动、事业发展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