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部分失传
-
四书五经作者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整编而成;《大学》《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礼记》也是孔子及其弟子所著,后被南宋理学家朱熹合编而成。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其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作者不可考,传说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尚书》也是一部汇编的书籍,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具体作者也不详,相传也是孔子编订。《礼记》记载的是周朝的礼仪,被孔子拿来当教材教育弟子。作者有两种说法,一说为周公旦所著,另一说是西汉刘歆所伪造。
《周易》是《易经》的一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中,《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包括《连山》、《归藏》、《周易》,前两部分易经失传。其作者相传为周文王,后被孔子修纂而成《易经》。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现存版本也是被孔子修订过的。
扩展资料:
《五经》之前,其实还有一本《乐经》,其作者不详,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焚书坑儒导致),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在战国时原有“六经”的说法,为《诗》《书》《礼》《乐》《易》《春秋》,排列顺序为《庄子》的《天下》《天运》两篇的文内顺序,被出土郭店楚简所记“六经”名与顺序印证。秦始皇焚书,除《周易》作为术数之书得以幸免,其余四种皆毁。
汉初,汉儒凭记忆与民间幸存之书恢复内容,汉武帝接续文景时已定官学的三种,将其全部定为官学,设立“五经博士”,五经之名正式确定。
汉代整理的“五经”,如果按《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排列,六种为《易》、《书》、《诗》、《礼》、《乐》、《春秋》,以及《论语》、《孝经》、《小学》(汉代习称“五”,一般不包含“《乐》”)。
另外《春秋》一书本身的文字极为精简,所以后世流传有《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三传来解释原文。后世儒家也把这三传列入了四书五经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书五经
-
易经是什么时候写的书,好象有部分失传了,真可惜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起源于黄帝时期,夏商周三朝分别有三易,依次为连山,归臧,周易。周易是周朝的文王编制的,是以乾卦为首。前两个连山,归臧据说是已经失传。
-
失传3000年的《易经》,现身贵州老人手中,专家说了什么呢?
这个东西根本就不太明白,因为里面的许多东西和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也看不懂。
中华上下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经典文物,其中最为出众的,当属“世历三古、人更三圣”的《易经》,作为百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阐述了天地之间万物变化的规律,历来被尊称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
但若是对《易经》稍有了解的就会知道,《易经》分为三部,即上古时期的《归藏》、《连山》和秦汉时期的《周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归藏》、《连山》两易据说在魏晋之后就失传了。
然而,在1993年考古发掘中,专家在湖北江陵荆州镇邱北村的王家台15号秦墓中,发现了384枚秦简《归藏》,其中文字记载约有四千,符合史料中《归藏》有四千三百字的说法,随着专家的研究,专家发现王家台15号墓出土的《归藏》是战国晚期秦人的手抄本,晚于《周易》。那么,《周易》、《归藏》、《连山》三易已现其二,《连山易》真的失传了吗?
2004年,贵州省荔波县在抢救民间水书时,征集到一本在水语中被称为“连木桑”的手抄本(水书是指水族的文字编纂的书籍,又称“泐睢”, 其书中文字形状类似甲骨文和金文,主要用来记载水族的天文、地理、哲学等信息)这本“连木桑”共有五册,是由水族的78岁老人谢海潮所提供的。
据老人所说,这本“连木桑”就是失传已久的《连山》,不过这本却并不是原本,而是手抄本,这几册《连山》在他的家族世代传承,每一代人都会誊抄一次,然后把上一代人誊抄的《连山》烧掉祭祖。
老人言语之间有理有据,但仅凭老人一己之言也不能断定。于是,专家对这五册“连木桑”进行研究后发现,水语中的“连木桑”翻译成汉语,正是《连山》!不仅如此,专家还发现,谢海潮老人提供的五册《连山》中,有22个符号与河南二里头夏墟中发现的24个夏陶符号相同,从文字符号成型时间来分析,初步断定了老人家族中世代誊抄的《连山》始作于夏朝。
至此,事情才变得明朗起来,原来,我们一直认为失传的《连山》,居然成了一家族的秘传古册,也难怪《连山》从未出现在世人眼中。而《易经》三易都现存于世,对我们来说,便是天大的喜讯!作为中华第一经,《易经》所概括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哲学思想,影响了我们数千年之久。
近代著名教育家南怀瑾曾这样评价《易经》:我始终怀疑“它”是某个发达文明留下的,而不是我们这个时期的产物,因为“它”所记载的科学、哲学的道理实在是太高明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曾高度赞扬《易经》: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专家研究过后发现上面的文字根本看不明白,这可能是一种新型的文字,需要继续研究。 -
为什么夏朝的《归藏》和商朝的《连山》失传了?
一种说法是与孔子有关。因为周王朝本来就是周易占主导,而孔子又是“从周”的,他作《易传》来阐释自己的儒家思想。在这一过程中,有删有减有改,最终只留下了他这一支的传承。此前的古老易经逐渐湮灭。
许多人都知道《易经》、《周易》,甚至把这两者划上等号。
但其实,《周易》只是《易经》系列的一部分。古代的说法,《易经》先后有三本,分别是《连山易》、《归藏易》、《周易》,现今流传下来的只有《周易》。
之所以叫“周易”,是因为和周文王有关,周文武推演了易经八卦,有了“周易”。同时这也说明,在周文武之前就有“易”存在。
古代说法是:《连山易》(又称《列山易》,神农帝所著)是夏朝的易学,当然,现在考古界对“夏朝”还是存疑的。《归藏易》(又称《龟藏易》,黄帝所著)是商朝的易学。周文武只是在前两本易经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周易》。
《连山易》以艮卦为首,艮卦代表“山”。《归藏易》以坤卦为首,坤卦代表大地,归藏也就是万物莫不最终归于大地的意思。《周易》以乾坤卦为首,乾卦为天坤卦为地。
扩展资料: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
“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
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易经
-
《易经》是否是上一个文明遗留的?
是的,因为这一本书讲诉的知识是非常的多的,而且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易经》算不算得上文明都还难说呢,还上一个文明遗留的,这个说法显然是矫情了。《易经》之所以被选入十三经里,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当时的书籍太少,能找到这样一本成体系的就更少了;第二是《易经》的作用是用来算命占卜的,国之大事在于戎与祀,因此这是儒家需要去占领的高地。
但是,《易经》就其本身来说是一帮没有文化的算命人士编出来的民间俗语,其意义根本就不是后来儒家所编撰的那么高大上,纯属是土得掉渣的土话。《易经》的卦辞和爻辞,就是这帮算命的人吃饭的一种工具,并没有什么神秘的。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六十四卦和乾兑坤离艮震巽坎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多么玄的关系,不过是跟天干地支一样,是用来代指计数的。因为这些算命的人整理的爻签刚好是六十四,那么把八进行平方,刚刚也是六十四,这就是以八卦的叠加来计数。
再有,《易经》是早就写好的东西,并没有什么预测作用,只不过是我们人生有生与死,立与废,行与止,病与愈,育与弃,成与败,这样一些疑惑,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要是先进行这样的贞占来方便人们进行选择。
所以,《易经》很好的给了这些算命的人一种手艺经,你只要把易经里面的爻辞背下来,你就算掌握了一门手艺,这也就饿不死了。但是,这仅仅只是手艺,不能把它当文明来看待。虽然这里面有孔子做的易传,但是那完全是对易经做的拔高和曲解,与易经本身土得掉渣的语言没有什么关系。
总结易经被称做中华文明之源,是中华文明文明思想的高度结晶。我们中国人讲究以和为贵,中庸之道其源头便是周易。易经本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最开始起源于伏羲氏观河图洛书推八卦。伏羲氏是我中华文明的祖先,自然易经也是我中华文明的起源,而不是上一个文明的遗留。历史的滚滚洪流中迷失了多少往事,易经也已失传了部分,到无论历史怎样改变,易经却早已经融入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是属于中华文明的绚丽瑰宝。
《易经》并不是上一个文明留下来的,是一代一代的人留下来的,把每一代的东西都加了进去。 -
易经周易
易经和周易有什么区别?哪个内容更丰富? 《易经》出自西周,后来孔子为它做了注解,孔子的注解称为《易传》,后世为方便研究《易经》,把《哗经》、《易传》合录为一本,就是《周易》了。
不过想提醒这位兄弟,《易经》不是玄学,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易经》原本不是为占卜而设计,只不过后来的术士,在占卜中引用了《易经》的架构而已。
《周易》和《易经》的区别? 易经有三易之说。一,《连山易》;二,《归藏易》;三,《周易》。
三者不同之处为:
第一,相传出现的时代不同。《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易》,黄帝时代的《易》为《归藏易》,《周易》是周朝的《易》。
第二,始卦不同,《连山易》以艮卦开始,《归藏易》以坤卦开始,到了《周易》则以乾卦开始。
由于《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遗失了、绝传了。所以通常所说的《易经》就是指《周易》
易经和周易的区别? 狭义上说,亥经就是周易,是同一本书。
广义上说,《周易》包括两部分,易经和易传。易经讲的是64卦每一卦的卦辞和爻辞。易传讲的是对每一卦或者是对整体易经的解释和进一步的说明。
周易或易经是儒家学说还是道家的学说? 《周易》名列五经之首,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华建筑、音乐、医学、纪年等等,无不海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词语。 于关于其作者,《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则有不同观点。由于成书很早,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
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一名《易》,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本是占筮书,其基本因素为阳爻(D)、阴爻(),把三爻重叠起来, 构成八卦, 即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八卦再重叠起来,构成六十四卦,如泰,否,每卦均有六爻。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象、卦名、卦辞、爻辞四部分。卦辞是解释全卦的含义,爻辞是解释每一爻的意义。《易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经从乾到离,凡三十卦;下经从咸到未济,凡三十四卦,熹平石经《周易》即如此划分,知汉以来传本未变。
《周易》的起源为河图、洛书。传说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依此制定出八卦。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的卦辞,后在春秋时期,圣人孔子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露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辛免于难。
周易的周指周文王,易是变化的意思,按照古书记载,易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春秋时代,《周易》作为占筮书流行,不断有人对它进行解释和研究,其中包括孔子,到战国时期,便出现了《易传》七种十篇,称为十翼。后来《易传》被编入《易经》,就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周易》。
《周易》这部书,讲的是理、象、数、占。从形式和方法上,好象是专论阴阳八卦的著作。但实际上,它论述的核心问题,是运用一分为二、对立与统一的宇宙观,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方法论,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对立与统一的法则,并运用这一世界观,运用八卦预测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的各种信息。《周易》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很广,它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社会生产到社会生活,从帝王将相如何治国到老百姓如何处世做人等等,都有详细的论述,真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周易和易经有什么区别? 不是同一本书,
易经分为,《连山易》《归藏易》《周易》
前两种失传户,现在通常说易经,就是指《周易》。这个回答基本正确
如果我要专门研究占卜八卦之类的,是看周易还是易经? 先看周易,但是估计一开始你看也看不明白,如果想学占卜,主要看你想学哪一方面的,是六爻还是梅花,还是八字,建议先看看梅花,然后六爻,期间可以看看周易这本书,当然周易也不是一看就能看懂的,最少也要50遍以上吧!
周易和易经有区别么? 一般情况 把周文王激的六十四卦的卦辞 和周公做的六十四卦的爻辞 称作易经 也就五千来字 如果加上孔子做的十翼 也就是 象上下 彖上下 系词上下 文言 序卦 说卦 杂卦 就和称周易 周易大概分 象 理 数 占 四部分 网上能搜索到 叶曼讲易经 讲的不错
周易和易经是一本书吗? 很多人认为易经就是周易,其实易经不等于周易。
如果按形成的时间顺序来看,先有连山易,然后是归藏易,最后是周易。
连山易,开头的第一卦是艮。艮为山,这也说明了远古时期,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远离洪水、野兽之害,所以选择生活在高处,因此,连山易体现了远古时期人对山的崇拜。
归藏易,是以坤卦开头。坤代表收藏,远古的人们,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产品开始有了剩余,所以需要收藏,因此这个时候产生的归藏易。
目前连山锭归藏易已失传,传说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烧了。
周易的成书时间应该在商末,周易,以乾卦为第一卦,以未济卦为最后一卦,未济是未完结,周而复始,周流不息的意思。
所以,易经包括连山易、归藏易、周易。由于前二部已失传,所以一般情况下,易经就指周易了
易经和周易一样的吗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
周者,周人也;易者,变易,简易,不易也,周人所作之《易》也。《周易》,乃群经之首。古代占筮之书及其解说,后被列入儒家经典。《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有时成为《易经》或《古经》,是在专门从事卜筮的巫史们长期经验和记录的基上逐渐形成的;《传》是战国时人对《经》的解释说明,又称《易传》。《易经》部分分六十四卦,《易传》分为七种十篇,汉代学者称之为“十翼”,“翼”即副翼经文之意。
古代典籍,夏曰《连山》、商曰《归藏》、周曰《周易》。
《周易》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渊薮,奠定了中国哲学的一些基本范畴,如“阴阳”,对中国人影响功莫大焉。至今,上至鸿儒硕学,皓首穷经;下至街头卜者,研读谋生,无不奉为圭臬,浅人浅解之,深人深究之,也算是十三经中最深奥、最神秘的书了。所以,作为中国人,不可以不读《周易》!
《易》和《易经》的区别 简单的说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就是从属关系上的不同,易经包含了周易,照南怀瑾先生的说法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在于:
《周易》,是周文王在kui里坐牢的时候,他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我们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 ,一切中国的文化,都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易经》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这本书,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其实易经有三易之说。一,《连山易》;二,《归藏易》;三,《周易》。 这三者不同之处为:
第一,这三者始卦不同,《连山易》以艮卦开始,《归藏易》以坤卦开始,到了《周易》则以乾卦开始。
第二,这三者相传出现的时代不同。《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易》,黄帝时代的《易》为《归藏易》,《周易》是周朝的《易》。
但是由于《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遗失了、绝传了,所以通常所说的《易经》就是
指《周易》。
道家和周易有什么关系? 上面两位的一问一答真是让我无语!!!!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提倡无为而治,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
道教与道家跟本地不同,道教是晋朝时期逐渐形成的一个,它的教义跟道家思想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周易这本书成书时间很早,起码要早于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本古老的典籍,但是,孔子对这本书做过整理,于是,后来就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
周易讲的不是太极八卦什么的,而是“一阴矗阳之谓易”,八个卦象两两相合,就有六十四卦。
但是,周易这本书影响很大,后世的很多人都深受它的影响。
最后,你的这个问题有问题。你说的“道”是什么?如果是道家的“道”,那么几乎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建议你去读《道德经》。
如果是道教的“道”的话,那么我可以回答,道教只是受到周易的一定影响罢了。 -
四书五经作者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整编而成;《大学》《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礼记》也是孔子及其弟子所著,后被南宋理学家朱熹合编而成。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其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作者不可考,传说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尚书》也是一部汇编的书籍,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具体作者也不详,相传也是孔子编订。《礼记》记载的是周朝的礼仪,被孔子拿来当教材教育弟子。作者有两种说法,一说为周公旦所著,另一说是西汉刘歆所伪造。
《周易》是《易经》的一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中,《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包括《连山》、《归藏》、《周易》,前两部分易经失传。其作者相传为周文王,后被孔子修纂而成《易经》。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现存版本也是被孔子修订过的。
扩展资料:
《五经》之前,其实还有一本《乐经》,其作者不详,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焚书坑儒导致),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在战国时原有“六经”的说法,为《诗》《书》《礼》《乐》《易》《春秋》,排列顺序为《庄子》的《天下》《天运》两篇的文内顺序,被出土郭店楚简所记“六经”名与顺序印证。秦始皇焚书,除《周易》作为术数之书得以幸免,其余四种皆毁。
汉初,汉儒凭记忆与民间幸存之书恢复内容,汉武帝接续文景时已定官学的三种,将其全部定为官学,设立“五经博士”,五经之名正式确定。
汉代整理的“五经”,如果按《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排列,六种为《易》、《书》、《诗》、《礼》、《乐》、《春秋》,以及《论语》、《孝经》、《小学》(汉代习称“五”,一般不包含“《乐》”)。
另外《春秋》一书本身的文字极为精简,所以后世流传有《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三传来解释原文。后世儒家也把这三传列入了四书五经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书五经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作者分别是曾参、子思、孔子、孟子,
《大学》是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做。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也是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成了《四书》之一。
《论语》实际上是记载了孔子以及其弟子的言行,严格来说作者并不是孔子。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总的来说,是朱熹确定了《四书》的名称和地位。
五经是《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周易》:也称《易》、《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应是筮官,经多人完成。
《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这说明作者应是史官。《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 相传为孔子编定。
《诗经》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古者《诗》三千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此书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礼记》: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礼记》只是解《仪礼》”(《朱子语类·卷八十七》),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虽只是解说《仪礼》之书,但由于涉及面广,其影响乃超出了《周礼》、《仪礼》。《礼记》有两种传本,一种是戴德所编,有85篇,今存40篇,称《大戴礼》;另一种,也便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礼记》,是戴德其侄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称《小戴礼记》。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史记》称作者为春秋时左丘明,清代今文经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又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又有说是鲁国历代史管所写)。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1、《大学》的作者是春秋末期.曾子
2、《中庸》的作者是春秋时期.子思
3、《论语》的作者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4、《孟子》的作者是战国时期.孟子、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5、《诗经》的作者是佚名,传为春秋时期.尹吉甫采集、春秋末期孔子编订
6、《尚书》的作者是先秦诸子
7、《礼记》的作者是春秋战国时期.七十子后学
8、《周易》的作者是商末周初.姬昌
9、《春秋》的作者是春秋末年.左丘明
扩展资料:
四书五经的影响:
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被用为科举中选拔人才的命题书和教科书。我们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包含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它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四书五经”详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历代科举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五经”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
时至今日,“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对我们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四书五经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其影响传播于海内外,福荫子孙万代。四书五经乃是延续中华文化的千古名篇,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书五经(四书五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学(文献古籍曾子《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庸(汉语词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中国儒家经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尚书(中国古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礼记(儒家经典书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易(易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秋(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秋左氏传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作者分别是曾参、子思、孔子、孟子,
《大学》是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做。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也是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成了《四书》之一。
《论语》实际上是记载了孔子以及其弟子的言行,严格来说作者并不是孔子。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总的来说,是朱熹确定了《四书》的名称和地位。
五经是《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周易》:也称《易》、《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应是筮官,经多人完成。
《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这说明作者应是史官。《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 相传为孔子编定。
《诗经》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古者《诗》三千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此书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礼记》: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礼记》只是解《仪礼》”(《朱子语类·卷八十七》),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虽只是解说《仪礼》之书,但由于涉及面广,其影响乃超出了《周礼》、《仪礼》。《礼记》有两种传本,一种是戴德所编,有85篇,今存40篇,称《大戴礼》;另一种,也便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礼记》,是戴德其侄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称《小戴礼记》。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史记》称作者为春秋时左丘明,清代今文经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又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又有说是鲁国历代史管所写)。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作者分别是曾参、子思、孔子、孟子,
五经是《周易》、作者应是筮官,经多人完成
《尚书》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这说明作者应是史官
《诗经》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古者《诗》三千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
《礼记》有两种传本,一种是戴德所编,有85篇,今存40篇,称《大戴礼》;另一种,也便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礼记》,是戴德其侄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称《小戴礼记》。
、《左传》。
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史记》称作者为春秋时左丘明,清代今文经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又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又有说是鲁国历代史管所写)。四书五经作者: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扩展资料
四书五经简介:
“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传世宝典。“四书”之名,始于南宋大儒朱熹把《论语》、《孟子》和《大学》、《中庸》汇集刊刻,问行于世,并称“四书”。
其中,《论语》是我国最早的语录体散文,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文字简约含蓄,语言精练生动,内容涉及文史哲、社会理想、文化教育和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是圣哲孔子精神和风采的集中体现;《孟子》是孟子的讲学语录,着力阐述仁政理论,强调民心在、军事中的决定作用。
其思想深邃,辞锋犀利,譬喻精辟,气势如虹;《大学》和《中庸》都是《礼记》中的篇章,作者分别为曾参和子思,讲的都是思考宇宙哲理、认识生活现象、培育人格修养的探索社会规律的道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书五经
-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为什么最佩服周朝的周公?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但是在他创立儒家之前,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学的是什么内容。其实他在创立儒家之前,最主要学的内容其实是《易经》。周朝是一个礼仪之国,而儒家学派的孔子又推崇礼,像周朝的周公这样以礼治天下,自然会得到众人的赏识。周公在小的时候就尽心尽力的孝敬父母,而且还多才多艺。终生辅国安定天下为己任。而孔子的一生所追求的也是和周公一样的事业。
-
易经被篡改应该学什么
象,彖是原文,别地大多是改过。易经中的古文是原文,现代白话注解是本书作者加上去的。可以下载傅佩荣讲解的详解64卦。学根正苗红的夏代《连山易》(始于艮)、殷商《归藏易》(始于坤)啊!周朝文王篡改易是顶着“易”IP抢Tag的!也是孔儒之流拥趸的封建帝统用来道德说教糊弄人的。
尤其从今天二进制的转换和排盘而言,《归藏易》的排法序位完全符合,而且六十四卦方位图每一对进行对交之后又全部都归于纯坤卦,逻辑闭合完美复盘。不像篡改后的《周易》坤乾颠倒逆序,二进制排盘上存在许多无法完美复盘的数学走向问题。
不过可惜,《连山易》,《归藏易》(《坤乾》之书),现存没有全文,据传早年某药店里意外发现的龙骨上刻的有失传归藏,被人重金高价收购后,历经某革浩劫成了猪饲料。以及近年出土的一些上古遗晖,归藏易的学术报告莫名缘由被终止。
如果题主感兴趣,建议从一些中医方面的个别典籍入手,毕竟易医不分家曲线救国,会发现遗留有连山归藏的要旨。如——《元包经》。
指路一些书目:《三易源流考》姜焕旭,《归藏易考》段长山,《中天易与中天八卦图——归藏易遗作元包经浅解》邹学熹,《归藏易断与梅花真易》苏国圣。 -
我们目前所读的易经是否是完整的?
周礼曰:太卜掌三易,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易,三曰周易
你如果说周易
那么是完整的,现在说的易经是包括文王的《周易》和春秋孔子写的《系词》也叫《十翼》
后人在研究的过程中慢慢的融入了很多系统
比如:六日七分
纳甲
五行
等....
应用也更加的广泛了
,比如
:四柱
奇门遁甲
参同契
堪兴术
预测等
道家的炼丹
修真
都是用的周易这个系统.
后人更加的把周易这个系统完善了.把以前不属于周易的东西也融合进去了.古老的易经只有六爻预测.以及孔子对周易的哲学阐述.写了本书就是《十翼》或者《系词》
换就句话说
:易经是个筐
什么都能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