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之后是下一个属相吗,立春决定属相吗

那么立春之后,农历春节之前这段时间出生,属相还按前一年的来算?_百度...

当然!
属相是以月份为准!只有春节了才是新的属相!

立春以后的属相怎么算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天文台每年会有准确的时刻公布, 比如2014年是2月4日6时3分。立春开始同时阴历也变成了“甲午年”。有人说不是大年初一就应该是“甲午年”了吗?很遗憾很多人都有这个误解。
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二十四节气反映太阳的运行周期。初一、十五等反映月亮的周期。辛亥革命之前,农历大年初一叫做“元旦”,立春叫做“春节”;辛亥革命后,民国宣布废除农历改用新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从1912年开始,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1914年1月,民国又颁布法令改称农历大年初一为“春节”,并一直沿用至今。
既然现在的“春节”是1914年才定立的,按照老黄历仍然是以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做为岁首,“立春”代表春天的开始,也代表一年的开始,所以按照老黄历生肖当然应以“立春”开始计算,传统命理学的八字也是以“立春”开始计算。也就是说从立春才是2014马年的开始。

是不是立春过后才算是第二年

既可以说属鸡也可以说属猴,至于原因请听本人说来。
古时候的历法是阴历,跟我们现在的阴历没有区别,区别在于对于一年起始的看法。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是农业大国,人们为了方便春耕秋收除了创造农历外,还根据气候变化配上了二十四节气,其实二十四节气跟现在的阳历最搭配了,几乎每一个节气都可以对上阳历的一个固定日子,其误差不超过一天,这是因为中国的阴历除闰年外都是三百五十四天或三百五十五天,而二十四节气加起来正好跟跟阳历一样是三百六十五天。在清朝结束以前中国的农历一年也是三百六十五天,而不是三百五十四天或三百八十四天,跟现在通行的阳历一样。这不是胡扯的,有诗为证: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名句“一年三百六十日,尽是横戈马上行”以及红迷朋友看红楼时应该会注意到那里多次提及一年三百六十五日这个数。这是因为那时是以立春为一年的开始,那时叫立春就叫春节,一年以立春开始以立春结束所以就是三百六十五天了。在那时正月初一还是叫元旦。正月只是代表正式月份的开始。辛亥革命以后开始引进阳历,于是元旦开始用到阳历的1月1日上,而正月初一改称春节,从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历的一年正式以正月开始除夕结束,解放后阴阳历规矩照辛亥革命不变,只把春节变为十五天,即正月初一开始,十五结束。
经过以上分析,即可得出结论:如果按上古老规矩,立春之前只能算旧年,所以属猴;如果按以后改过的规矩,你生时已是正月,所以属鸡了。
朋友,自己拿主意吧。

立春过后是否就是属第二年的生肖??

属相是于立春为界的!
所以立春之后(即2月5日后)出生的,是属牛的!

属相交接什么时间

以立春计算

属相什么时间交替?是春节还是立春?

1、属相,是以每年农历的 “立春” 为划分的,而非“春节”,也非“元旦”
2、所以“立春” 日之前和之后出生,就是两个不同的属相
3、每年的 ”立春“ 日,一般在阳历的2月4日前后,所以这天是划分属相的时间
4、所以,比如今年只要是在阳历的2月4日之前出生的就是属羊,而2月4日之后出生的则是属猴了
5、在民国时期以前,属相是按春节划分的,那时的 “春节“ 都是指的每年的 “立春”,但后来袁世凯把春节改在了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所以此后春节的时间变了,但属相的划分仍以”立春“没有改变。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