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宜忌及功用,十天干特性与喜忌绝密
滴天髓十天干喜忌详解
《滴天髓》中有关十天喜忌详解。
甲木的喜忌甲木喜庚金、丙火、戊土,当甲木遇到这三种天干,会将甲木的价值发挥到最大,非常容易给甲木带来富贵、成功的;而甲木忌甲乙木、壬水,当甲木遇,
乙木的喜忌乙木喜丙丁火、甲乙木、戊己土,当乙木天干遇到它们的时候,都是好事居多,能够将乙木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能够使得乙木大有作为;而乙木忌庚辛金。
丙火的喜忌丙火喜壬水、庚金、戊土、甲木,当丙火天干遇到这四种天干时,丙火的价值就会发挥到最大,富贵、成功也会比较的容易;而丙火忌辛金、乙木、癸水、丁火的喜忌。
许西川的十天干喜忌表及其分析意义
十天干喜忌表,是许氏命理体系的主要基础之一,也是许氏论命的根本纲目所在。喜忌神的概念是:对于日主来说,有不可伤之神,此即为喜神。喜神被伤必有灾祸或是不如意之事发生。另外还有必须制掉之神,此即为忌神。忌神无制则人生困顿;忌神有制则飞黄腾达。
喜忌神的判定对于财运/官运/名声都有至关重要的坐标系价值。举例来说,断财运的基本理念就是:喜神得势财运好,忌神受制就发财。发财的额度与忌神受制程度成正比例关系。
下面简单以甲木为例,分析其喜忌及组合的意义:
“占第一位的绝对喜神为庚金,干支同论。按十神而论,庚金是甲木的七杀,代表了一个人的能力和竞争心态。时上见杀为主动能力;月令见杀为被动能力。在地支,亥子水泄了庚金。这里的泄当破坏理解,因此亥子水是甲木的忌神。当庚金坐在午火之上,必受午火所制,因此午火也为忌神。上述亥子水与午火,只是甲木的相对忌神。丙火是甲木的第二喜神。甲木的禄在寅,寅中藏有丙火。丙火透出天干,犹如自身的能力得以发挥,因此丙火代表了一个人的才艺。 丙火禄在巳,与甲木之禄(寅)相穿。不但与甲木的禄不合,并且与第一喜神庚金相刑,且刑中带克,因此甲木日主在八字中见寅木与庚金的情况下,巳火当忌神来看。运中相见同论。同样是金,辛(酉)金官星,是甲木的第一忌神,也是绝对忌神,命中见之就要制掉,制掉之日即为腾达之时。命中见辛金无制主官灾。岁运中相遇为应期。运中见辛金同论,只不过应期要看流年。制酉金的最佳选择是午火(伤官)。辛金坐在巳火上也受制。因此,当命中、运中酉金与午火相遇,午火即变身为用神。命中或运中见寅巳相穿,酉金可以解之。但是酉金必须制掉。有制则佳;无制则差。丙火与辛金相遇,丙辛合,坐支强者制掉坐支弱者。若是坐支皆强或是皆弱,为合绊,为掣肘。甲木日主不宜见丙火受制。命中见午火而不见官星(辛酉金),伤官(午火)为忌神,此时喜水来制,则亥子水变身为用神。乙(卯)木是甲木的劫财,制掉为佳。但是不宜用官星(酉金)来制,否则有灾。宜用巳火化之,戌土合之化为己用。”
其余天干的喜忌,散见于新浪博客,但不完整。可以预见,完整的《十天干喜忌表》将会在培训班上见面。
风水命局:十天干喜忌口诀和注解
甲木参天,脱胎要火;春不容金,秋不容土;火炽成龙,水荡骑虎;地润天和,植立千古。
乙木虽柔,刲羊解牛;怀丁抱丙,跨凤乘猴;虚湿之地,骑马亦忧;藤萝系甲,可春可秋。
丙火猛烈,欺霜侮雪;能煅庚金,从辛反怯;土众生慈,水猖显节;虎马犬乡,甲来成灭。
丁火柔中,内性昭融;抱乙而孝,合壬而忠;旺而不烈,衰而不穷;如有嫡母,可秋可冬。
戊土固重,既中且正;静翕动辟,万物司命;水润物生,土燥物病;若在艮坤,怕冲宜静。
己土卑湿,中正蓄藏;不愁木盛,不畏水狂;火少火晦,金多金光;若要物旺,宜助宜帮。
庚金带煞,刚健为最;得水而清,得火而锐;土润则生,土干则脆;能赢甲兄,输于乙妹。
辛金软弱,温润而清;畏土之多,乐水之盈;能扶社稷,能救生灵;热则喜母,寒则喜丁。
壬水通河,能泄金气;刚中之德,周流不滞;通根透癸,冲天奔地;化则有情,从则相济。
癸水至弱,达于天津;得龙而运,功化斯神;不愁火土,不论庚辛;合戊见火,化象斯真。
简注:此非原文,但是此一段文字非常重要,包含信息较多,故录于此处,略加讲解。
1、甲木脱胎一说争议较多,除了一般所讲的春初得火可以发荣、仲春旺极而宜泄其精英之外,还应当有关调候方面。木之脱胎,有“亥子丑”之意,如此天寒地冻之时,宜火暖局。
说此则其余干支天寒地冻之时调候亦在其中。甲木生春月极旺,非旺金不足以降服,甲木生在秋月则为绝地,土则生金,此为财重生起旺的官杀,而官太旺同于杀,甲木又为阳干,阳干忌弱,担不起财官杀,则大不吉,故有“春不容金,秋不容土”之说。火炽则焚木,水荡则漂木,此处明示焚木及漂木之条件,且不限于甲木,乙木亦相同。
焚木之条件为:地支三会火局且天干又透丙丁火。漂木之条件为:地支三会水局且天干又透壬癸水。焚木之时宜坐辰,其实即为甲辰日柱,辰土为湿土,可以晦火培木。漂木时宜坐寅,其实即为甲寅日柱,寅木藏火土而纳水,可以止水之浮泛。“地润天和”一词不仅适用于甲木,而且适用于其他九个天干,即金不锐、土不燥、火不烈、水不狂,此真乃一团和气也。
2、“刳羊解牛”一词有争议,除了一般解释之外,其实丑未乃乙木之财,乙木虽为柔弱之木,但是仍然可以胜任、担当此财。言乙木,则其他阴干亦在其中矣。“跨凤乘猴”一说也是为了表明阴干的另外一个特点,即只要食神伤官可以制住旺杀,虽然身弱亦是无妨,即只要食伤有气,阴干不畏官杀重也。
“虚湿之地”一句为一个特例,即乙木生在亥子之月,天干上没有丙丁火和未戌之燥土,不仅仅天寒地冻,所以即使有午火存在,乙木也难以发生。末一句谓如果天干有甲木、地支有寅木存在,则帮身力量很大,不论什么月令,乙木都可以很好。此处为比劫帮身之情况,说乙木,则其他阴干也在其中。
我国古代历法创造天干地支有什么用处?
以10天干12地支来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
什么是干支?干支是树干和树枝的意思,是古人用来表示次序的符号,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天干”有10个数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个数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曾被广泛地应用。例如,12地支用来计时,将一日分为12辰,一辰等于2小时,子时(晚上11时到第二天1时整),1时到3时为丑时等等。古人还根据动物出没活动时间规律,把12种代表动物同12时辰相配。
相传在黄帝时代,中国人民就创造了干支纪日法。有历史记载的这种记日方法已有2600多年历史了,而且从来未中断过。这是世界上最长的一种系统纪日法。例如1988年元旦是乙卯日,以后每隔60天后(3月1日、4月30日、6月29日、8月29日……)都是乙卯日;1月2日是丙辰日,以后每隔60天(3月2日、5月1日、6月30日……)都是丙辰日。同样道理,知道1987年元旦为庚戌日,也可向前推算。
现在,干支纪时、纪日、纪月已很少用了,可是,我国的历书为照顾民间的习俗,还用干支来纪年。
天干、地支相互搭配,可以组成60干支(也叫60花甲子),古人常以此来纪年、纪月、纪日。干支更多的是用来纪年。60干支中,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甲和子分别位于干、支的首位,从甲子一直到癸亥,正好60年一个循环,为1个花甲子。成语“年逾花甲”说的就是年龄超越了60岁。
一个甲子终了以后,另一个甲子又开始循环。有首古诗说,“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史书上说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等,这些都是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用12种动物来做标记,同它相对应,那就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由纪年借用为人的生肖,即12生肖,也叫12属相,如子年生的人肖鼠,丑年生的人肖牛等等。
除龙带有神话色外,其他动物都同人类关系密切,为人们所熟悉了的。它们那种生动的形象便于人们记忆和推算岁月。记住干支年比较难,记住鼠年、牛年,就不易忘记。
天干地支是什么意思
天干地支也称为干支,源自于对天象的观测。其中有十个天干,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则包含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 天干地支应用比较广泛,常用于记录时间,也就是常说干支纪年法,天干地支相互配对,共有六十个组合,循环往复,可以详细具体地表示并记录时间,具有较高的精准性,且直至今日仍在使用。此外,天干地支也表示顺序、分类或等级,还常被应用于算数、算命和风水预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