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小品瞎子算命,瞎子算命小品

马三立算卦的台词

这个我想算是种心理暗示一样的东西哈,中国的传统一样,就象喜事要去卦下找个吉日一样啊。
有些命图还有有它一定的准度或者说是巧合度哈,不过何必在意那么多啊,如果真的有命中注定,那咱接受好类,坏的咱就努力去改变,好的咱就享受哇。
信则已,不信则而,好象是这么说的。
电脑算命是真的假的?
给你一个准确的答案,一定是假的,纯属娱乐逗人开心。不过也可以玩玩,毕竟是消遣消遣

赵本山和潘长江合作瞎子算命的小品我想看?

到赵本山网站上都有的

求那个给赵本山写的小品算命完整版

忆TONG [角落] [飞语] 发表于:11-12-11 21:22 [只看该作者]
赵本山饰
赵老根(50岁、一个江湖算命先生)宋小宝饰 小
宝(算命先生的托儿,一个夸张、神经质的年轻人)刘小光饰 赵
四(一个小气、抠门的相亲者)赵海燕饰 海
燕(收养了几个孤儿的善良单身母亲) 场景:公园。舞台中间一张长椅,右边两个石墩。 开场:赵本山上场(戴仿古墨镜,手持幡旗,上面写:料事如神),宋小宝紧跟其后。赵本山(翻起镜片,对观众):如今社会竞争实在太猛烈了!老太太卖个茶鸡蛋,都在网上开专卖店了!小老头卖个老鼠药,都搞起活动、打起小广告了!就连合法的小夫妻,都出现第三个竞争者瞎胡闹了!我这算命先生要再不有所行动,就只能失业回家去演二人转了!(停顿,对宋小宝):孩子!我交代你的,都记住了?待会知道该怎么做了吗?宋小宝(憨笑):大爷!记住了!不就是做托儿吗?您放心吧!待会有人了,我一定把您吹得神乎其神!像仙女下凡。赵本山(怒视宋小宝):对不起!我是仙男,而且是阳光型仙男!宋小宝(扭捏):说错了!是神仙下凡!我忘了您是男的了!赵本山(严厉):我都给你说过多少遍了!这不叫托儿。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叫“变相促销”。你咋就这么没有文化呢?宋小宝(赔笑):哎呀!大爷!您太有文化了!赵本山(得意):那是!、、、、、、孩子!看来您的眼睛异常犀利啊!我都穿的这么厚了,还硬是被你看出来我有文化了!、、、、孩子!不瞒你说啊!我光一年级的学问,我都研究了十年啊!别的同学都初中毕业了,我还在一年级勤奋学习呢!你说他们一个年级只学一年,能有我学十年的学问扎实吗?我能没有文化吗?宋小宝:哎呀!大爷!您也太狠了!都上了十个一年级啊?我才上六个啊!您也太舍得下功夫了!赵本山:我最下功夫的只有两门课!宋小宝:哪两门课啊?赵本山:体育课和午休课!、、、小时候,我是不分日夜的钻研啊!年年得第一啊!那时老师也特别喜欢我,硬是不让我升级。还经常表扬我!说我刻苦!说我眼镜只要一闭,就是午休课!眼镜只要一睁,就是体育课。宋小宝:大爷!我知道您为什么上十个一年级了!你升二年级,那体育课和午休课考试也不考啊!赵本山:你傻啊?上二年级是要多交好几块钱呢?我才没有他们那么傻呢!上一年级多划算啊!省钱!宋小宝(惊呆):、、、您直接回家不是更省钱吗!(慌张)哎呀!来人了!大爷!有人来了!赵本山:记住!待会可不能露馅了!(掏出20元钱)给!事成之后还有提成!宋小宝:谢谢大爷!大爷您太有内涵了!您太有风采了!赵本山:快去吧!宋小宝(下场):哎!赵本山(忙把幡旗插在地上,端坐于石墩上):行走江湖靠的就是大脑,一年级的知识就足够用了!手指一掐,有吃有喝还有钱搞!继续努力,(放下镜片)我对这个行业十分看好!李小光、赵海燕羞答答入场,分别坐长椅两端赵海燕(害羞):四哥!我走累了!有点渴了!李小光(背着脸,紧张、搓手):我不渴!赵海燕:可我渴了!去给我买个雪糕吧?李小光:五毛的?还是一块的?赵海燕:啥都行!你买啥我吃啥!李小光(恍然大悟,转过脸):我不是刚给你买了一个吗?咋又吃啊?、、、、、、我身上都没有零钱了!都剩五块、十块的了!咋买啊?赵海燕:你这个人啊!、、、、、、(更加害羞)哎!四哥!你说!咱俩成了以后,咱们住你家还是住我家啊?李小光:当然住你家了!我那里的电费老贵了!都六毛一度,你家那不是才五毛五吗?我家也没有电视!住你家我还能天天看奥特曼!赵本山(偷瞄一眼,对观众):目标终于出现了!还是一对二次放电的,虽然电荷不强,但还是可以擦出火焰的!我要不把他俩拿下,我就去帮美国偿还国债了!赵海燕:那你就不怕人家说你倒插门啊?李小光:我都倒插门两回了,也不在乎再倒插这一回了!人家是鲜花插牛粪,我这是一朵牛粪到处插鲜花!习惯了!赵本山: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老头以身相许啊!(李小光、赵海燕发现赵本山说话!)赵本山(电话响,接电话):(哼唱《回家》)嘟嘟嘟!嘟嘟嘟!你还在为财运不通而东奔西走吗?你还在为风水不好而愁眉苦脸吗?你还在为迟来的爱情而麻痹双眼吗?人间传奇神算,为您排忧解难,预知前世今生,请找忙人赵老根。还在犹豫什么?赶快拿起你手中的电话。移动用户编辑短信“算命”发送到“妖拐妖拐洞洞拐”马上参与。(变音,捏着嗓子)喜欢这首铃吗?中国移动集团铃业务、、、、喂!、、、哎!你好!你好!、、、、啊!、、、算的准啊!算的准就好!啊!不用感谢!行行行!好!您要有什么疑问啊,你可以拨打我们的算后服务热线!啊!再见!李小光:算命的都用上铃了!还有算后服务热线?赵海燕:哎!四哥!走,也去算算咱俩?(走到赵本山跟前)师傅!算命呢?赵本山:大妹子!相亲呢?赵海燕(尴尬):你!你!你这算命的,咋这样说话呢?赵本山(生气,强硬):大妹子!你咋就这么没有文化呢?你可以侮辱我的人,但你不能侮辱我美丽的职业啊!这叫“科学预测”啊。赵海燕:啊!那、、、那怎么测啊?多钱啊?赵本山:大妹子!今天你运气好!今天是我算命50周年店庆!我们搞活动促销!我给你打折,50吧!赵海燕:你才多大岁数啊?你算命都50年了啊?赵本山:啊!带干不带干50年了!李小光(围过去):那不打折呢?赵本山:60李小光(纳闷):怎么打折了,还比不打折钱多了呢?赵本山:嗷!别人搞活动打折,是往里打!我们打折是往外打!就60了!.李小光:那你还是别打折了!赵海燕:就那也太多了!别的地方算命都40块钱!赵本山:40!那是会员价!赵海燕(推李小光):四哥!走!咱不算了!赵本山:二位请留步!不如这样吧!我给二位来一个甜蜜爱情清爽套餐吧!就是前世、今生、外加你八代祖宗,三位一体!只收你100元!而且算完之后,还有精美礼品送出!赵海燕:哎!这个还挺划算的,就是三挂只收100块钱!而且还送我们礼物?是这个意思吗?赵本山:哎呀!大妹子!你的理解能力绝对超过学前班了!太超前了!李小光:那我们能享受算后服务吗?赵本山:对不起!只有我们的VIP会员,才能享受到算后服务!算后服务热线是为我们的VIP会员提供的增值服务!李小光:不行!我们就不算了!(李小光拉着赵海燕欲离去,宋小宝上场,手持锦旗,上面些:诸葛在世,人间半仙)宋小宝(激动):大爷啊!您真是妙手回春!罪恶克星啊!您算的实在太准了!赵本山(装谦虚):孩子!低调!低调!别张扬!你一个人知道了就行了!千万不能让太多人知道啊!我可不想过多的泄露天机啊!宋小宝(对李小光、赵海燕):哎呀!你们不知道,这大爷算的实在太准了!一个月前啊!我家的大花猫不见了,怎么也找不到了!我这心里面就急啊!我心想,这八成是让谁拐去参加那个什么大赛了!就是那个走猫步(模仿模特走路)的,是什么比赛?李小光:比基尼大赛!啊不对!是是是、、、是模特大赛。宋小宝:对对对!就是那个!哎呀!当时我几乎就绝望了!我跳楼的心都有!后来就让大爷给我家的猫算了一挂。这大爷就手指一掐,就说啊!小伙子!你那猫没有丢,而是去和老鼠谈恋爱了!而且那老鼠的条件还不错,有车有房,还是个飞行员!不用担心,一个月以后它就回来了!你猜怎么着?它今天果然就回来了!你说神不神啊?赵海燕:老鼠还有飞行员啊?宋小宝:啊!蝙蝠不就是老鼠的飞行员吗?!李小光:那为啥要一个月以后才回来呢?赵本山:去度蜜月了吗?李小光、赵海燕:嗷!宋小宝:所以我就做了一面锦旗,对大爷表示感谢!(把锦旗挂在长椅上)赵本山(拍腿):孩子啊!你咋就不能低调些呢?你咋就不能不声张呢?李小光:要不!要不咱俩也算算?就来一个什么冰凉套餐?赵本山:是甜蜜爱情清爽套餐!李小光:对对对!就来这个。赵本山(激动,翻起镜片):大兄弟!你太帅了!李小光(生气):你才帅呢!赵海燕:哎!你原来不是瞎子啊?你不是瞎子在这算什么挂啊?骗人的吧?赵本山(站起来,围赵、李转圈):算命的就一定是瞎子吗?那照你这么说,不出门的就一定是宅男了?那看守所里的人可每天都不出门,有的甚至一辈子都不出一次门!他们就都是宅男了?赵海燕:那你做广告,不是说预知前世今生,请找盲人赵老根吗?赵本山:是啊!我是很忙啊?我正忙着给你俩算命呢!赵海燕:忙人啊?大忙人的忙啊?赵本山:啊!李小光:别啰嗦了!怎么算啊?是先看手吗?赵本山:别人看相看手,我看相看口!来张口!啊!李小光(张嘴):啊!赵海燕:买牲口才看口呢!赵本山(打量李小光):你属狗!李小光:你咋知道我属狗呢?!赵本山:牙齿尖尖,舌头出口,不是属猪,肯定属狗!而且你还是一条流浪狗!李小光:那、、那什么是流浪狗呢?赵本山:意思就是说,你不止一次的更换宿主、、、、、、就是倒插门!你还不止一次的倒插门!李小光:哎呀!这都能算出来了啊?赵本山:你有四颗牙齿很长,看来你在家排行老四!赵海燕:哎!对啊!他是排行老四,他叫赵四!赵本山:赵三是你三哥!李小光:哎呀!太神了!太准了!宋小宝(拉赵本山到一边):大爷!你咋知道的?怎么算的啊?赵本山:刚才他俩说话,我都听见了!我是用我的大智慧分析的!李小光:还有呢?赵本山:你还有个弟弟!名叫赵小五!赵三:没有啊!这个就不对了!我就兄弟四哥!没有弟弟啊!赵本山(灵机一动):那是因为你命犯太岁,把你弟弟克跑了!让他投错地方,叫错老娘了!李小光:那还是我的弟弟吗?赵本山:怎么不是了!你可把你弟弟害苦了!让他投胎到一个养驴的人家,那是三天两头的被驴踢啊!踢的是惨不忍睹啊!就连喝口水都还得叫人捂!躺到床上让人扛着走啊!你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惨吗?就是因为你命硬,犯了太岁!硬是把他克走了,投胎到别人家去受苦了!李小光:命犯太岁?赵本山:啊!你看!太岁把你的头发都给你压没了!李小光:我、、我、、我不信!赵本山:不信?你以前的媳妇都哪里去了?李小光:第一个跟别人跑了!赵本山:那第二个呢?李小光:第二个跟别人长相思守了!宋小宝:那不是一个意思吗?赵本山:这就说明你命硬啊!你想啊!像你这么优秀的男人,人长的这么极端!思想又这么抖擞!就连头型都是这么的霸气外漏。她们怎么会犯傻不跟你呢?除非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你命太硬,她们根本克不住你!所以她们就只能选择逃避了!李小光:哎呀!说的太投了!哎呀!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啊!赵本山:大兄弟!你最近就没有做啥噩梦?李小光(回想):没有啊!我就是梦见昨晚有个猎人拿枪在打兔!这也没什么啊!赵本山(声张):哎呀!什么叫没什么啊?这个问题实在是太严重了!昨晚打兔,今晚打你!李小光:那我也没咋他啊!他为什么要打我啊?赵本山:那兔子咋他了?他非得拿枪打兔啊?你兄弟不也没惹驴吗?驴干嘛非得踢他?赵海燕:那这是什么征兆啊?赵本山:这是他五弟托梦向他索命呢!李小光:我五弟不是还没死吗?怎么给我托梦啊?赵本山:啊?啊!那是他老丈人给他帮忙了!你想啊!你把人家老头的女婿害得那么惨,人家能不拿枪打你吗?宋小宝:叔!多邪乎啊!差一点你就修成正果了!李小光(害怕):那不是做梦呢吗?我就不信这邪!我只相信灰太狼每次都打不过喜羊羊!邪不胜正吗!赵海燕:就是!四哥!没那么严重,别往心里去啊!赵本山:大兄弟!你命太硬了,把你的亲人都克跑了。命硬不光克人,还破财啊!看你的卦象,你今天要破财啊!大兄弟!李小光:大哥!你算的真准!我今天的确就破财了,花了一块钱给她买雪糕了!这你都能算出来?太厉害了!

孟献礼小调演瞎子进村算命,帮一妇女算,唱摸的歌,从头摸到下,越摸_百度...

十八摸,这是农村过去经常唱的。

四川省有哪些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节目?

川剧的变脸
四川连厢及肉莲花表演大师牟庆云、四川相书表演大师鲁国华及飞刀花鼓惟一传人刘陶
川剧 【川剧】又称川戏。四川的代表性戏曲剧种。流布于四川和贵州、云南、湖北、等省。分上坝、资阳河、川北河、下川东四条"河道"(地域流派)。成都是上坝派的中心。川剧历史悠久,清代雍正、乾降年间"花部"戏曲勃兴,继有柳子腔、皮黄腔入川,逐渐与四川语音、地方民俗、本土民间小调和秧歌相融合,衍化为川剧的昆腔、高腔、胡琴、弹戏及灯戏,形成了风格统一的四川地方剧种。民国初,三庆会剧社汇集五腔剧目于一班,正式形成五腔共和的演出形式。川剧拥有上千剧目,尤以喜剧著称。传统表演程式自成体系,常为其他戏曲剧种借鉴吸收。还有变脸、藏刀、踢慧眼等多种特技表演。1949年后,川剧艺术进一步发展,多次组团到全国各地及欧、亚数国演出,受到观众赞赏,被誉为"天府之花"。著名演员竞华、杨淑英、笑非、晓艇、蓝光临、刘芸、陈巧茹等,著名鼓师王官福等,均在观众中享有盛誉。�
木偶戏
【木偶戏】成都木偶形成于唐代,此后遍及城乡。当时的木偶叫精木偶,长约0.3米,短小精干,操作方便。上演的剧目如《引凤楼》、《金山寺》、《群仙会》等皆为川剧传统剧目。班社有祥瑞班、瑞乐班、字均班、荣华班等,多在各种神会、庙会及茶馆、院坝等地演出。30年代木偶戏逐渐衰落。1949年后木偶戏得到重视,组建了专业的木偶皮影剧院。目前成都木偶有大中小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和手掌木偶。木偶制作精细,造型美观,已采用化工原料和纸型塑造。木偶的手签子在衣服之外,称为"外支棒"的杖头木偶,其代表剧目有传统戏《人间好》、《小放牛》、《沉香救母》、《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现代戏有《老公公种红苕》、《调皮的小白兔》、《刘文学》、《雷锋参军》等。成都木偶曾先后应邀到德国、荷兰、瑞典、泰国、日本等国访问演出,受到好评和欢迎。�
谐剧
【谐剧】曲艺表演艺术家王永梭首创的一种"诙谐戏剧"。一人独演,不讲究服饰场面,道具极其简单,演员是剧中唯一主角,即剧中的第一种人--看得见的人;通过舞台道具的依托和语言、表情、动作表演,以不同侧面向观众显示剧中的第二种人--看不见而似乎看得见的人。这是谐剧特有的表演手法。创始人王永梭早在1939年抗日时期就创作出了《扒手》、《赶汽车》、《黄巡官》等20多个谐剧节目,1949年后又改编了《在火车上》、《结婚》、《十二点整》、《苏二哥》、《打百分》等有影响的作品。四川人民出版社在1985年出版了《王永梭谐剧选》。1989年四川省举办了谐剧比赛,各省区方言谐剧纷纷登台献艺。�
四川评书
【四川评书】又称评话,清初盛行四川,以说为主,辅以动作,以四川方言讲述见称。说书人借助一张桌子,一块醒木,一把扇子,一条手巾,一人表演,不拘时间,不择地盘,书文可长可短,书资凭听书人随意给付。四川评书分"清棚"与"擂棚"两大类。"清棚"重在文说,以清谈为主,偏在文采,妙语连篇,以文取胜,以情动人。"擂棚"重在武讲,以吼喊为主,摹拟形容,说书人用醒木在桌上用力拍讲,手比足划,眉飞色舞,力求形态逼真。当中又分"条书"与"墨书"。"条书"无底本,凭说书人编造故事;"墨书"有底本,说书人根据底本加工润色,一部书能说上三五月甚至一年不等。"条书"传统段子如《双贵图》、《十美图》等,"墨书"传统段子如《三国演义》、《水浒》等,总以野史、侠义、公案、神话、奇观为主。现代书目有《红岩》、《林海雪原》、《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等。�
四川竹琴
【四川竹琴】又名道琴或道情。清初流行在成都的一种曲艺演唱形式。最早始于道教劝善说道,曲调为"玄门调"与"南间调"。光绪年间,曲艺艺人利用其改唱《东周列国》、《三国演义》等历史故事。使用乐器是长约1米、直径6.6厘米的竹筒一支,在其一端蒙上猪护心油皮(现用小肠皮),再以两块竹片子,长1.7米,加上碰铃伴奏或自唱自奏。民国初年始称竹琴。演唱形式有"群唱"与"单唱"。"群唱"是由5人组合坐唱。1953年首届西南戏曲调演,由著名竹琴艺人杨庆文将坐唱的"群唱"改为站唱的一人独演。竹琴唱腔"省调"又称"坝调"、"上河调",流行于成都地区。著名竹琴老艺人贾树三又将川剧、扬琴与竹琴融为一体,创出"贾派"竹琴。"贾派"竹琴擅说各地不同方言,描摹不同人物,字正腔圆,细腻入微。击琴能奏出千军万马之声,似有波澜壮阔之势,曲目以《三战吕布》、《华容道》等为代表。�
金钱板
【金钱板】曾名"金剑板"、"三才板"、"金签板",是流行于成都以及四川各地的一种民间曲艺演唱形式。形成于清初,早期多以跑乡场、扯地圈为主,后进入茶社书场演唱。由一人表演,唱词多为节字句或十字句,方言土语演唱,唱词通俗易懂。其唱腔以部分川剧曲牌与四川民歌为基础形成。金钱板板质以楠竹或斑竹制成,共3块,每块长30厘米、宽3.3厘米、厚约0.5厘米,其中两块中嵌有小铜钱或金属片,故名"金钱板"。它可击出风云雷雨九种不同节奏、音响。其流派分"花派"、"杂派"、"清派"。"花派"板式打得花,打得热闹,且打且耍,眉眼身法灵活自如;"杂派"唱词长短运用自如,不受节奏拘束,唱一段说一段,说中带唱;"清派"重视咬词吐字,字正腔圆,细腻准确,行腔中不能有"啦"、"哈"、"呀"等虚字尾音出现,表演动作不大。演出的曲目有《武松赶会》、《瞎子算命》、《货郎子》、《绕口令》、《十八扯》、《老实话》、《小菜打仗》等,著名金钱板艺人邹忠新在1949年后吸取各艺术流派之长,不断改革创作,演出了《俩相帮》、《圈套》、《激浪丹心》、《洪湖凯歌》、《双枪老太婆》、《偷鸡》等。�
四川清音
【四川清音】原名"唱琵琶"、"唱月琴"。成都在30年代成立"清音职业工会",后更名为"清音曲改会",即得现名"清音"。四川清音于清乾隆年间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属于歌唱体牌子曲类的曲艺说唱艺术形式,曲调丰富,唱腔优美。流传至今有8个大调、100余支小调,唱段200多支。大调多以故事传说为主,小调多采用四川流行的山歌、民歌等曲调演唱。伴奏乐器为琵琶、二胡、竹鼓、檀板等。其中竹鼓是四川清音特具的伴奏乐器。表演时由女演员一人独唱,右手击竹鼓,左手击檀板,自击自唱。近年来又开唱长篇曲目如《白莲女杰》,在唱演中嵌入表白,韵文、散文交错演唱。四川清音分为上河派、下河派。成都的"省调"为上河派,其唱腔轻盈,细腻圆润,在运腔中有一种风格独具、跳跃式的连续顿音唱法--"哈哈腔"。著名清音演唱艺术家李月秋的"哈哈腔"造诣较深,她音色甜美,行腔轻柔婉转,早在40年代即有"成都周璇"誉称。四川清音代表曲目有《放风筝》、《断桥》、《秋江》、《绣荷色》、《黄继光》、《赶花会》等。�
成都扬琴
【成都扬琴】源于成都,早在清乾隆年间即在成都等地流传,主要以扬琴伴唱而得其名,并有"坐地传情"之称。它吸取了川剧、清音、竹琴诸家之长,通过唱腔道白,融叙事、抒情为一体,有层次地表现戏剧情节,多为生、旦、净、末、丑5人演唱,分别操扬琴、鼓板、小胡琴、碗碗琴、三弦,边唱边奏,其唱腔优美,韵味浓郁。唱腔分大调、小调(越调),大调属"板式变化结构",应用较广;小调属"曲牌联套体结构",抒情较强。传统曲本多采取叙事与代言相结合的体裁,曲本分大本与单折两类。其流派分"南会"、"北会"两派。"南会"因盲人多,对于唱腔非常讲究;"北会"并非盲人,对词本则特别考究。1925年,扬琴科社"慈惠堂"招收盲人学唱,培养出了洪凤慈、张大章、卓琴痴等风格独特的"堂派"艺人。三四十年代,扬琴在省内日益盛行。1949后,四川扬琴发展很快,其代表人物及唱腔流派是著名扬琴演唱艺术家李德才及其自成一格的"德派"扬琴。"德派"扬琴以声、腔、情、韵结合扬琴伴奏的急、徐、强、弱的谐美,来表达其感情、刻画人物。代表传统节目有《活捉三郎》、《碧莲放子》、《祭江》、《祭塔》、《香莲闯宫》等,现代节目有《白毛女》、《李二嫂改嫁》等。�
成都灯会
【成都灯会】成都一年一度的灯会在青羊宫举办。这一中国古老的民间习俗在成都得到很好的展现。灯会盛况空前,各种灯竞相展示,五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吊灯、挂灯、走马灯、鲤鱼灯、荷花灯、壁灯、鳌山灯、大花篮等等,有浓厚的民族地方特色。大多采用大众所熟悉的川剧剧目、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市政建设、工业成就等,反映了成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当代的主要建设成就。制作精美,是成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展示了成都民间扎技艺和书法绘画等高超的传统艺术。�
成都花会
【成都花会】成都是古代有名的"花城",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宋。根据传统习惯,人们一般把"百花生日"(农历二月十五日)--花朝节的前后定为成都"花市"。直到今天,仍然沿用这个延续千年的传统习俗,年年在青羊宫举办"花市",从而发展成为民间喜爱的春游盛会。届时花农群集,城乡居民纷纷前来赶会,卖花、赛花、赏花、交换良种和互相学习培种技术,各种小吃和地方土产沿街摆满。成都海棠、梅花、玉兰、山茶、迎春等享有盛名。宋陆游诗:"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从诗中可想见当年成都花市的盛况。游人不断,热闹非凡,当地称之为赶花会。�
成都盆景
【成都盆景】成都盆景属于川派,是中国盆景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盆景是我国传统园林艺术,它运用"缩龙成寸"、"咫尺千里"的艺术手法,创作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我国盆景艺术,有江南、岭南、剑南三大流派,剑南派以成、渝两地为代表,着重表现四川名胜山水的独特风貌。奇花异草、险峰怪石、青山绿水,无不进入成都的盆景之中,使人们从盆景中得以享受到成都的大好风光,深受人民的喜爱。�
木芙蓉
【木芙蓉】成都又名蓉城,源于五代时后蜀主孟昶爱植芙蓉花。现在成都人对蓉花仍怀有深厚的感情,公园、商店、街道的名称多冠以"芙蓉"的称谓。木芙蓉系落叶灌木,枝叶密被星状短柔毛,树冠开展,花大色艳。品种有醉芙蓉、白芙蓉、红芙蓉、五色芙蓉等,开花时间在10~11月,正是百花凋落时节。�
成都茶馆
【成都茶馆】四川人饮茶的历史,有文献可查的已有2000多年。成都茶馆大都分布在成都市区、效区的大街小巷、公园名胜,是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成都人喝茶讲究舒适、有味。茶馆的座位是靠背竹椅,平稳、贴身,或靠或坐不觉累,闭目养神不怕摔。茶具用的是"三件头",即瓷碗、瓷盖和金属托盘(又称茶船子),以江西景德镇的瓷器为上品。冲开水用的长嘴壶,冲茶亦讲技术,高明者从头至尾点滴不漏,赏心悦目。茶馆供应糕点糖果,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如下棋、说唱、相声等。就其特色来说,可分老茶馆、新茶厅、文化茶园、棋园茶座。茶品种极多,花茶、龙井、毛尖、沱茶,应各人不同喜好。�
蜀锦
【蜀锦】是成都历史悠久的传统丝织品,与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齐名。全系真丝织品,质地柔软,色泽艳丽,品种多样,牢固耐用,富有鲜明的民族色和地方色。产品分被面、衣料、装饰锦,以被面为主。其主要锦样有方方锦、月华锦、雨丝锦、浣花锦、铺地锦。蜀锦历史悠久,秦汉末年已有大量生产,蜀丞相诸葛亮把蚕桑生产放在重要位置,蜀锦在当时不仅是对外贸易的商品,而且也是军费开支的来源。唐代蜀锦技术有很大发展,并远销到日本、波斯。北宋建立成都锦院,元明以来品种更多,应用更广。�
蜀绣
【蜀绣】同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绣。它以严谨细腻的针法,淡雅清秀的色,优美流畅的线条,中国水墨画的格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受到国内外的赞誉。蜀绣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晋代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中,把蜀绣称为"蜀中之宝"。蜀绣的品种丰富多,根据它的用途,大体可分为日用品和欣赏品两类,前者实用价值高,后者艺术效果强,其构图取材于名家的山水人物画。另外双面绣亦很有名。�
漆器
【漆器】成都漆器在西汉时期就有很高的水平,中国出土的大批漆器中刻有成都制造的字样,而且至今完整如初,令人惊叹不已。主要原料为漆和丹朱,以"雕花填"见长,用炼制后的生漆涂饰在各种不同的底胎上,经反复研磨、雕花、填色,再抛光、清光而成。用刀如笔,刚柔兼备,线条流畅,平整光亮。纹样常用梅、兰、竹、菊等进行装饰,用传统工艺,造出了大量古色古香的仿古漆器;同时发展暗花、隐花、描绘等新工艺,使漆器更加丰富多。主要产品有瓶、盒、盘、缸以及漆塑人物、挂屏等。由于成都漆器把实用性同装饰性有机结合,是富有使用价值的艺术品,深受国内外客人欢迎。�
银丝工艺
【银丝工艺】以白银为材料,运用花丝和点錾技法,按照设计要求,交互用填丝、累丝、炭丝、穿丝、搓丝和在银片上錾出点、线、面浮雕图案组合而成。结构严谨、造型别致、虚实相间、富丽堂皇,具有浓厚的东方色。传统产品有妇女用的首饰钗、环和儿童服饰品罗汉、八仙、狮子滚绣球以及生活用品银耳碗、银镶筷子等。近年来的"底纹衬托"新技艺,又增添了不少新品种。�
竹丝瓷胎
【竹丝瓷胎】又称"竹丝扣瓷",是从优秀的民间工艺中发展形成的,属于竹类编制中的一种工精艺高的特种编制工艺。它是用很细的竹丝、很软的竹篾依胎编织而成,有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的双重价值。19世纪末叶,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银质奖章,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竹丝瓷胎选料严格,编制难度大。传统色以古铜色为主,辅以竹丝本色和黑色竹丝。图案各异,品种繁多,花色翻新,主要产品有花瓶、咖啡具、茶具、饭碗、首饰盒、烟具、竹压盘等。�
绢扇
【绢扇】绢扇是宫扇的一种,原是贵族妇女的赏玩之物。成都绢扇继承了古绢扇的造型,以铁丝作框,楠竹片作柄,色线带蝴蝶结为坠,价廉物美,大方实用。绢扇以扇画面的格调高雅为主要特色。成都绢扇工笔重,与清丽淡雅的苏杭绢扇不同,采用木版水印、印线填和手画为表现手法。�
薛涛笺
【薛涛笺】即浣花笺,是唐代女诗人薛涛依照松花笺纸设计制造的一种小笺。因薛涛用以写诗与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诗人唱和,故名。以胭脂染成,花纹精巧,颜色鲜丽。唐李商隐《送崔珏往西川》诗云:"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五代词人韦庄《乞笺歌》云:"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手把金刀擘云,有时剪破秋天碧。"薛涛笺在我国制笺发展史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蜀笺
【蜀笺】古代成都的一种木刻印、图文兼具的诗笺。在唐与蜀纸(即麻纸)齐名。成都浣花溪是历代造纸制笺的中心。主要有松花笺、薛涛笺、十色笺等,其中尤以薛涛笺著名。文人学士写诗多爱用蜀笺,蜀笺的发明,推动了后代诗书画的发展。�
十色笺
【十色笺】又名谢公笺,俗称鸾笺或蛮笺。谢景初(1019~1084)字师厚,北宋富阳(今浙江富阳)人,博学能文,尤长于诗。他创造的笺因有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黄、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等十色,故称十色笺。韩浦《寄弟蜀笺》诗云:"十样蛮笺出益州,寄来新自浣花头。"即指此笺。�
诗婢家
【诗婢家】位于成都市春熙路北段。是一家字画装裱作坊,与北京的"荣宝斋"、上海的"朵云轩"、杭州的"西泠印社"齐名。建于1920年,在字库街,后迁羊市街。因主人姓郑,便借用中国汉代经文学家郑玄家的奴婢皆懂诗文,并能以诗句互相对答的故事取名。经营名人字画,文房四宝,水印诗笺,木刻水印等,所制水印笺质朴雅致。�
川菜
【川菜】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历史悠久著称。成都为川菜正宗。川菜可以用选料严、刀工精、调料鲜、烹制巧、造型美来概括。成都川菜又以高级筵席、聚餐宴会、大众便餐、家常风味、民间小吃形成自己的风格体系,讲究色、香、味、形,注重味多、味广、味道变化多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赞誉,有麻辣味、红油味、椒麻味、鱼香味、豆瓣味、酱辣味、怪味等。烹调方法多样,而且每样都有自己独特的工艺要求。现川菜品种已达4000多种,其中名菜达300多种。成都著名川菜餐馆荣乐园位于人民中路137号。最早建于1911年湖广馆街,由威乐斋、蓝光鉴兄弟开办,善于以美味汤菜调剂席面而形成独具的特色,精心制作的奶汤使人回味不绝,传统名汤"开水白菜"也博得中外游客的称赞。其他如"双烤鸡"、"干烧鱼翅"、"酸辣海参"等都是荣乐园的名菜。努力餐也是成都著名的川菜馆。位于成都市祠堂街55~57号,1929年由中共四川省军委书记车耀先创立。所制作的生烧什锦、宫保鸡丁、清汤三鲜、蒸碗饭、大众面点等,以正宗川味、价廉物美而著称,有歌谣赞道:烧什锦,名满川,味道好,努力餐。被群众称为经济实惠的平民饭。�
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川味名菜之一。清末丁宝桢在任四川总督期间,好用青椒烹饪鸡丁,又因为他曾在京仕官宫保,故而取名宫保鸡丁。后来发展为用干辣椒过油成棕红色,将肥仔公鸡腌肉切成丁爆炒,再放佐料和花生米合炒,色香味极佳。�
四川泡菜
【四川泡菜】四川人喜爱吃的一种经济小菜,是将鲜菜放入盐水坛中泡制而成。开胃解腻,是筵席中调味佳品。成都餐馆中专制泡菜的厨师利用各季的鲜蔬菜,泡制出光泽鲜艳、脆香可口、具有多种复合味型的泡菜。有些菜可泡多年不变味。�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川味名菜之一。清朝同治年间,陈麻婆在成都万福桥头开了一家餐馆,因她煮豆腐色鲜味美,过往挑夫都于此歇脚就餐,生意兴旺,又因她是麻脸,故名。其主要成分是豆腐和牛肉,豆腐和牛肉的制作亦有特色,豆子系精心选用,牛肉的品位要求很高,再配上原汤、红油烧烩,加进适量的调味品制成。由于制作精细,价廉物美,颇负盛名。�
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是经过精制并加用调料的"凉拌牛肉"。据传说创始人郭朝华和他的妻子,推车叫卖,因调制得法,香味浓郁,被称作"车行半边路,肉香一条街",两人夫唱妇随,生意十分兴旺,因起初卖的原是些牛肉、牛心、牛肚等杂荟,而称作"荟牛",因"荟"、"肺"发音相近,故得名。特点是肉料精选、香料精配、厚薄匀称、搅拌入味。�
龙抄手
【龙抄手】风味食品。位于成都市春熙路南段,1941年开设于成都悦来场,后迁商业场。传说是几位茶社伙计企图用"浓花菜社"的地盘开店,谐"浓"字音,取"龙凤呈祥"、"生意兴隆"的意思,得名"龙抄手"。其特点是皮薄、馅嫩、汤鲜,主要有原汤、炖鸡、海味、酸辣、红油等抄手,用料讲究,做工精细。

扬剧王瞎子算命唱词

只有下面这些:
王瞎子:【算命调】你姑娘二八一十单六春,三月初三黄昏戌时生。你姑娘问喜星,嫁得早是不讨好,必定要做个望门娇;你姑娘嫁得迟是正当时,好比六月里的荷花开满池。你姑娘只宜小娶小带小过门,不能呜哩哇啦点红灯。你姑娘要把喜星动,是茶壶碰酒盅。抓住个媒人不要放松,乖乖一谈就成功。你姑娘二八一十单六春,三月初三黄昏戌时生。你姑娘莫着急,休烦闷,该派你三十八岁才能嫁人。你姑娘二八一十单六春,三月初三黄昏戌时生。你姑娘是今年喜星当头照,必定要坐花花轿。花花轿,真热闹,妈妈忙陪嫁,舅舅抱上轿,诸亲六眷闹吵吵。你姑娘是嘴里哭,心头笑,这个日子找也找不到。什么话,老实话,欢欢喜喜到婆家,恭喜你来年抱个胖娃娃。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