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卦爻辞真解好吗,周易卦爻辞在线补卦

易经中的爻辞有什么用?

卦辞说的是一个大背景,爻辞说的是这个背景里的内容。就好像手与五指的关系一样。比如说豫卦,上震下坤,大象里面就是上震下顺,大象是孔子老人家开示的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法门。与你所谓的“预测”关系不大。实际上我们在理解卦的时候,脑袋里要有自己的象,这些象都是从大象发挥而来的,在这里,我们可以上震卦象足,象动,下坤卦象静止,象迷茫。用文言文来说“卦者,爻之所积,爻者,变之所适”,卦辞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是没有时间的,它只是一个道理存在在那里!六爻所变,无非在六位。

周易真的能帮助人们预测么?

周易占卜主要是告诉人们某件事目前所处的阶段或某人目前所处的位置,然后提示人下一步该如何去做,按照指引行动之后可能会有怎样的结果。这就是周易的预测基本原理。
周易占卜可以归纳为三个关键词:1.现在(包括过去)、2.行动、3.结果。
一般来讲,占卜出的卦象对于现在情况的反映,准确率比较高,对于未来结果的准确率要看你是不是按照卦象的指引去行动。
周易经传的核心是:【元、亨、利、贞】,四个字,【元】表示初始,【亨】表示运行,【利】表示收益,【贞】表示固守与消耗。周易认为天地万事万物都依照【元、亨、利、贞】的顺序周而复始的运转,例如表示【天时】:元=春,亨=夏,利=秋,贞=冬。知道这个核心问题,解读周易的卦爻辞就比较方便了。

易经的爻辞是在解释一个卦,但不能直接用来预测吉凶。请问应当用什么来测...

爻辞是解释,虽然没那么重要。但也会有吉凶的说明啊,另外,卦象更要靠阴阳和五行的相生相克来判断

易经卜卦断爻的方法,卦辞爻解

这种说法在古籍中有所流传,但个人认为不对,因为这是一种僵化的看法,掩盖了周易卦爻辞用法的本源。采用卦爻辞断卦,虽然是上古之法,但仅在那个时代流行,汉代以后,并不流行——这是因为卦爻辞只是文王、周公等人对易理的一种运用而已,而那时的易理学术远没有汉代以后发达。所以那时的易理、卦理的发挥都有限;那时还是易学的早期、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阶段。近现代卦爻辞断法的实践,好像比较有名、有大量真实断例的,也就只有日本的《高岛易断》了。
再说的那种朱熹的断法,为什么是僵化的认知?个人认为,那不符合《周易》卦爻辞的功能。周易的六十四卦,仅仅是64个原始“静卦”,而不是全部“卦”。爻动,指的是在某一个静卦基础上派生出的一个“动卦”,但这个动卦不等于就是变卦的那个静卦——动卦也就是静卦之间的中间形态。比如,乾卦初爻动,变卦为天风姤,那么乾卦初爻动=天风姤吗? 绝对不等于,这是不同的卦。所以朱熹那个说法里面,当变爻超过3个,就看变卦卦爻辞的说法、以及五爻变以静爻爻辞断的说法,均属狗屁不通。
比如说,乾卦初、二、五爻动,变卦是火山旅。这是一个“动卦”,既不是乾卦也不是旅卦,不应该看乾卦和旅卦的卦辞;而应该综合乾卦初、二、五爻的爻辞做出一个综合判断。朱熹不明白这个道理,但发明这套用法的文王、周公人家是明白的,所以乾卦六爻都动的判断,人家给了一个“用九”的断词——“见群龙无首,吉!”。什么是“用九”?就是乾卦六爻都动时的综合断词,这个绝对不等于坤卦静卦(乾六爻动的变卦为坤卦),也和坤卦的爻辞没有关系!

大师指点:易经六爻占卜(用铜钱)哪种是正确的?很困惑...

两个方法是一样的,易经中以背为阳,比如手背为阳,手心为阴。余类推。你用硬币占的话最好是找那种有国徽的,以国徽为阳。

周易六爻占卜

无好无坏~~分事~~你给的条件太少了。
六爻要通过起卦时的年、月、日、时的干支、神煞、六亲、六神、卦体及所占事情才能判断。
你现在问法的更像是猜蹦断吉凶,不是六爻~~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