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时候表,万年历时间
实用万年历查询表2022大暑,2022年日历表清晰版
实用万年历查询表2022大暑
编史续志和纂修谱牒,是崇文尚德之举,是国强民富的盛世之果,三者是构成中华历史学大厦的支柱,其中谱牒为史志之本。钟健群在《宗谱学略论》中认为:谱牒,唐代名族谱,宋代名家谱、家乘,后又称宗谱、家牒、世谱等。谱牒在《辞海》中的释义是:“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亦谓编列成谱。”谱牒在我国西周时代就已广为流传,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史记》,就是吸取了包括谱牒在内的优秀文化遗产而写成的,《史记·三代世表》云:“余读牒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史记·自序》云:“维(夏商周)三代尚(久远)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之一。”
史学界认为:家谱与方志、正史相互参证可以补史志之阙,往往史志未备未详,或记叙有误,恰恰详备于家谱之中。被梁启超誉为“方志之”的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家谱有征,则县志取之;县志有征,则国史取焉”;鲁迅先生称国史就是“的家谱”。家谱的价值不但为学术家认同,也为政要所重视。同志1957年在成都会议上说:“如果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类发展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笔者在顾问《湖塘镇志》中有也体会:湖塘老街清初以来业发展的史实,多 于《萧宗谱》和《毗陵杨氏宗谱》等;上店古镇明清以来的崇文尚德底蕴,多 于《恽氏家乘》和《张氏宗谱》等。在查阅和运用家谱的过程中,笔者在纪年表述、农历与公历的换算等方面有诸多疑惑,在查证有关资料且钻研梳理后略有所悟,若为孔见,权作抛砖。
一、纪年的起源
纪,在《说文·系部》载:“纪,别丝也。”段玉裁(龚自珍外祖父清文字训诂学家)注:“别丝者,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在《国语·周语上》载:“纪农谢功。”韦昭(三国史学家)注:“纪,谓综理也。”在《中国大》载: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其中时间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的持续性和发生的顺序,时间也泛称年岁。所以历书的纪年就是对历史过程长短和发生顺序的度量,是链接历史的纽带,是提挈空间 的纲索。历史的空间有了纪年就能纲举目张,一目了然。反之,如果没有纪年,或者纪年有误,那么历史的空间以及作为其载体的国史、方志和家谱,将是一团乱麻、一盘散沙。
纪年的本源是原始的“结绳记事”。最早的文字出自《竹书纪年》,是春秋晋国史官和战国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亦称《汲冢纪年》,于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墓者发现,因为是写在竹简上的史书,所以命名《竹书纪年》。中国目前最早的纪年存世之作是《史记》,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年表,是西周元年(前841年)。《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即为这年开始,司马迁在编纂史书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有关纪年的书籍,发现“五家之文怫异,维太初之元论”,即黄帝以来多种纪年资料说法不一,无法确定真实的历史纪年,只有在元年之后的记载是一致的,按史录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没有收录公元前841年以前的纪年史料,这些珍贵的史料就随着历史的演进渐渐湮没了,所以后来就把流传下来最早的《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为依据,确定公元前841年作为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的开始。
二、纪年的种类和渊源
中国从确切纪年开始,先后有多种纪年法,主要的有帝王在位、王朝年号、天干地支、公历、国号纪年等。
帝王在位纪年(也称王公即位年次纪年)自公元前841年开始,这年因西周厉王残暴,激起国人,周厉王逃到了彘(今山西中部),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一说由大臣共伯和执政),所以称“元年”。彼时其余诸侯国则为“鲁真公十五年”、“齐武公十年”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将。”此类记述法沿续到西汉高后(吕雉)八年(前180年),文帝(刘恒)继位后,曾因遇非解之事而重新计元年(不是年号),史官为记述方便而分称前元、后元;其后景帝(刘启)在位间有前元、中元、后元。帝王纪年法实行到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止。
王朝年号纪年,自汉武帝(刘彻)即位第二年(前140年)开始,创年号“建元”,太初元年(前104年)定《太初历》,此后历朝相继。记述如“汉武帝建元三年”、“唐贞观五年”、“宋咸淳五年”及“康乾盛世”等。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就有14个,明清间除明英宗有两个年号外,其余都是一帝一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为其称呼,如皇帝、乾隆皇帝等。此外,年号还与干支同时纪年。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纪年,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各对应一个生肖),按甲子、乙丑…依次类配至癸亥,共六十组合往复循环的纪年,60年为“一个甲子”即由此出,故老人60岁俗称“花甲之年”。干支纪年出自黄帝时代,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汉成帝末年。东汉以后,时行《太初历》的“太岁纪年法”渐与天象不。据《资治通鉴》载: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太初历》施行百余年,历稍后天。上命治历编、李梵等综校其状,作《四分历》;二月,甲寅,始施行之。”朝廷下令把干支纪年辅助年号纪年,作为夏历排组的具体表述,如《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叔远甫刻”,如笔者所考恽南田家乡上店古桥石刻“岁弘治壬戌孟春吉旦”等,在全国推行后日趋完善。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属相以及二十四节气等成为如今农历的传统特色和公历的重要辅助。公历与干支历间有简便换算:以公历年数,如2022 减3除以10得余数为2,以2对应上述天干序之第二是乙(能整除对应末位癸),再以2022 减3除以12得余数为8,以8对应地支序之第八是未(能整除对应末位亥),便可知2022 年即为干支“乙未”年,但两者仅是不全等的交叉关系。
公历简称“公历”,是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中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简称“公元”,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历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没有“公元0年”,公元以前的中国历史用倒推法计算。中国实际使用公历在“辛亥”以后,开始官称“西历”,如《二十四年中国外交年鉴》里的中外年度对照均称“西历”;文坛也称“西元”,如《北新活叶本文选》:“光绪十六年,岁次庚寅,当西元一o年”;则俗称“阳历”。成立,宣布使用公历纪年,首刊于《》日期栏:“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
纪年(也称国号纪年),是成立后的纪年。清宣统三年夏历辛亥年八月十九(1911年10月10日)等人武昌,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开辟了中国历史新,史称“辛亥”。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1912年1月1日),在召开各省都督,宣布成立,宣誓就任临时大,并为了“行夏正,以顺农事,从西历,以便统计”,决定使用公历纪年。翌日发布改历改元通电(《市志》):“改用阳(公)历,以黄帝四千六百零九年(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为元年元旦。”以国号纪年(具体法则同公历)替换了皇帝年号纪年,也称“国历”或“新历”,同时仍在使用夏历纪月日。1913年7月,大袁世凯批准内务总长钤 “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 的报告(夏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旦”,宋代吴自牧《梦梁录》:“正月朔一,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次年起夏历岁首(正月初一)称“春节”。1949年9月30日起,中国随区域扩大而逐步废止纪年改用公历。
三、中国现行纪年历法状况
上述可见,中国使用公元纪年,同时辅以传统夏历。公元1949年9月21日,中国会同各和无人士代表,在北平召开中国之一届全体会议,在开幕词中提议“采取和世界大多数一样的年号。”27日下午,“方案会”代表、促进会负责人马叙伦向大会报告:“ 纪年,多数代表同意采取世界大多数所用纪年——公历。”因此决议通过的第二项就是:“的纪年采用公元”,决议后执行 宣布:“从现在起,…以公历,今年为一九四九年。”考虑到中华的历法传统,长期以来都是以夏历行政、干支辅助,加上文化习俗、农事指导和接受过程等因素,于是沿用“夏历及干支”辅助行政历法。1949年10月1日《》公历日期栏下同时表注:“夏历己丑年八月初十”字样,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把夏历正月初一称“春节”,把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后来把“夏历”改称“农历”,是1968年元旦《》首易其名,延续至今(早有其名,笔者曾见过《一九六三年农历》的历书)。近百年来,农历有多种称谓:如时的《汉口日报》、《东北日报》等称“阴历”;《日报》、《群众日报》(陕北)等称“旧历”;宋教仁主张以黄帝即位年为元年,把西元1904年推算为黄帝四六零二年,同盟会机关报《民报》采用此纪,所以有“黄历”之称。按此算,公元2022 年是第4711个黄帝历年。
公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称为年(对其科学的理解应该在“日心说”之后,近似等于回归年),故又称“太阳历”、“阳历”。由于周年是365天48分46秒,所以平年2月为28天(该年为365天),把余数在第4年凑成一天(多余的百年少闰一次)置于闰年2月,所以闰年2月为29天(该年为366天)。所以公历年能被4整除的年分就称“公历闰年”,如2012年、2022 年等。
我国的农历,自古就以月亮望朔(圆缺)周期为月,以地球自转一周为日,古称月亮为太阴,故谓“阴历”,又以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为年,实质该称合历法(干支和节气即其阳历成分)。月亮绕地球一周为29.53天 ,为了协调与回归年之间的天数差,古人采用了“19年7闰”的,即在19个农历年中在7个年份里加一个闰月,有闰月之年也称闰年,其余称平年。因此闰年就有383天~385天,平年只有353天~355天。如:农历甲午马年(闰九月)从公历2022年1月31日始,至2022 年2月18日止,计384天;农历乙未羊年(平)从公历2022 年2月19日始,至2022 年2月7日止,计354天。
由于我国公历农历的同时使用,公历的365、366天,与农历的353、354、355、383、384、385天形成交叉关系(偶然也有 关系),《逻辑学》称之为“两个概念的外延只有一部分相同”,因此为了保证两个历年之间对照换算的准确性,弄清楚其间的逻辑关系很有必要。
四、公历与农历之间分合相兼的年度关系
在成立(1912年)前,都是用帝王在位纪年和王朝纪年,同时辅以干支纪年的农历法,将公历引进后,特别是有关重大或历史名人生卒年表等,就产生了古今对照的推算和现代纪年的表述问题,尤其是年关前后的月日更易搞错。目前的年历、月历上都标有干支纪年,如2022年农历甲午年、2022 年农历乙未年等;《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以及有些近期续家谱里也附有同类的纪年对照表(例如武进图书馆现存的近300部新谱中就有20余部设置了对照表),然而上述对照表只能反映公农两个年度的重合部分,具体到月日时就会“阴差阳错”,使人一头雾水。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通常公历年 着前个农历年末的一个多月,和后个农历前十个多月。如公元2022 年对照农历是乙未年,其实从元旦至2月18日,是甲午年十一月十一至十二月底的49天;而2月19日才是乙未年正月初一,到12月31日只是乙未年十一月廿一,其后的38天又到2022 丙申年去了。如岳飞被害于“宋高宗绍兴十一年辛酉十二月廿九”,纪年表对照绍兴辛酉年是公元1141年,所以有的资料误注岳飞生卒为1103—1141年,有的则写成“绍兴十一年(1141)农历腊月廿九”等,其实“绍兴辛酉十二月廿九”已经跨出了1141年,延续至公历次年初,所以岳飞农历被害日对应“公元1142年1月27日”。
有时公历年会跨三个农历年。如公元18年1月1日,是王莽(把十二月定为正月)天凤四年丁丑十二月廿五,至1月5日的5天是丁丑年;1月6日始是天凤五年戊寅正月初一;12月27日始又是天凤六年,至12月31日的5天即是己卯年。就是说,公元18年里除 了农历戊寅的全年外,还 了戊寅年前后的丁丑、己卯两年的各5天。
个别还有公历、农历年首同日,如公元13年1月1日即王莽始建国五年癸酉正月初一。若是农历平年,次年岁首会在公历年末出现;若遇闰年,农历年末会延至公历次年初。
以上三种情况里,遇到农历闰年,一个公历年里就有两个相同的农历月;若是平年一个公历年历就有9—12个相同的农历日。例如:1893年1月1日,是光绪壬辰十一月十四,同年12月31日是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廿四,期间就有十一月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廿、廿一、廿二、廿三、廿四等11个同名月日,即出生于该年十一月十九,据叶子龙等人查阅《韶山四修族谱》记载:“清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十九辰时生。” 对照公历,是年末的十一月十九,由此核定毛的生日为公历1893年 12月26日,于是风趣地说:“哦,我的那碗面条,此后不在阴历十一月十九日吃,改在阳历12月26日吃!”后来公众所知其确切的生日就是这么来的 。
以上两历间复杂的交叉关系,决定了现代纂编正史、方志和家谱严密精的必然要求,纪年表述不严密,历法换算就不会精准,史料也就失去了意义。
五、纪年有关内容的表述
纪年的表述主要是时间,时间体现于数字。自西历传进中国后,曾有多种表述,如“西历一千九百二十四年”(《中国外交年鉴》)等,为了统一数字的用法,语言文字工作会等7个单位,于1995年12月13日发布了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2011年又更新标准。按其要求: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使用数字,如:公元前841年、20世纪80年代、公元2022 年4月12日等;非公历纪年则用汉字数码,如:清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十一月廿六、念三年十月六日等。在竖排时(如家谱等)公历可以用汉字表述,但应定义明晰。
目前用纪年的更大单位是世纪。历100年称为一个世纪,因为没有公元0年,所以通常把公元1年到100年底称为一世纪,从可被100整除的后一年始为下一个世纪,如2001年即为21世纪(或说将公元1世纪定为99年, 按此定义,2000年则为21世纪的之一年)。次于世纪的以10年为计,称“年代”,相约成俗把2001年—2022 年称为21世纪初,2022 年始称20年代,以此类推。次于年代的为年、月、日、时,俗称岁月、年月、日期等。历史上还把1840年战争前称“古代”,其后至1919年“”称近代,继其后至1949年成立称“现代”,再其后称“当代”。
公历用数字表述简单明晰,如公元2022 年4月12日(“日”俗称“号”)。农历通常用汉字(及干支)表述,每年把十二(闰年多出的月,随同前个月)个月四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以孟、仲、季三分;每月以上、中、下分三旬;上旬从初一至初十,中旬从十一至二十(或廿、卄,鲁迅诗:“卄年居上海”);下旬从廿一(廿大写为“念”,如民时《日报》用“念四日”)至三十(或卅,如民时《黄海日报》用“卅六年”);每天以地支为名分十二个时辰。明中叶后,西洋钟表作为礼品和商品始入中国,世人称钟表点数为小时也称点,称时辰为大时,今大时之名已被淡。时辰日首子时,相当于今时间23时至次日1时,丑时为1时至3时,以此类推,时间比地支时辰晚1个小时交日,在月末、年末之时就有月、年之差。
农历年以半个月左右为期,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4个节气,其中上半月的称节气(简称节)、下半月的称中气(简称气),西汉《淮南子》所载廿四节名序即与此相同。唐高宗时李淳风所编《麟德历》规定,置闰时以没有中气的月为前个月的闰月。延续至今,例如2022年农历九月,后个月仅有节气立冬,没有小雪中气,就定其为闰九月。节气基本对应于公历某日期,以天象指导农务,此为农历沿用各朝且盛于之缘由,亦为“农历”名称之 。其中立春节气相传原先是干支纪年的岁首。
岁首的确定。干支纪年初以立春为岁首,历史上曾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故也称其为春节,但在夏历闰年之时,年初年末都逢立春节气,此即上文提及的“两头春”之乱,汉武帝拨乱反正,于太初元年(前104年)定《太初历》确立“夏正”,以夏历正月为岁首。两千余年来, 行政及习俗都已认同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处于从属辅助地位的干支纪年,以及按十二地支所对应动物属相的生肖,亦随“夏正”更年,这在《元史》、《明实录》、《清实录》等均有记载,以来的资料更为翔实,史、志、谱及执政等均以此为记。而被司马迁认为“使人拘而多畏”的历代占卦吉凶、卜测宜忌、八字算命的们,仍在以立春为年首行道,沭阳籍研究专家秦伦诗,在他2013年纂编的《易学指掌万年历》中坚持认为:“农历必须到立春节才能算第二年的开始。如2004年…立春以后才能算甲申年。”窃以为,秦先生的观点作为历史传统文化之一说尚可,而让世人“必须”改变两千余年来顺应发展的既成世俗,似颇无稽。
简称和省略。公历纪年形式具有惟一的特征,所以“公元”两字,目前除严格的公政文书外,大多都已省略;必要时“年月日”也可省略,在数码之中用顿号间隔,如时的《世界知识》即用“一九四六、五、二三”;公元前可简称“前×年”。公历农历合用时,如公元2022 年4月12日农历乙未年二月二十四日,可简化为:2022 年4月12日乙未二月廿四。可简称“×年、民×年、民时”。成立,是历史的里程碑,使用频率特别高,在一届会议定国名时,建国会代表黄炎培等提议用“”为简称,李达(一大代表)提议用“中国”为简称,被多数代表所否定,而作为地理概念,目前中外都在用“中国”为简称;也有人建议以“”为简称,用“成立前、后”替代带色的“前、后”,或“新中国成立前、后”,笔者认为,此应于凡例中表明。也可运用中性词“鼎革”,表达改朝换代之意,例如《明河南参政袁公墓志铭》:“当曾大父葬时,正际鼎革,四方之乱未敉。”《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正当明清鼎革的战火纷飞之际,1640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
六、数历合用时的科学表述
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改元易历,例如夏朝定孟喜月(元月)为正的夏历、商朝定腊月(十二月)为正的殷历、周朝定冬月(十一月)为正的周历、秦统国后建阳春月(十月)为正,汉武帝始采用夏历(后章帝始配以干支纪年)延续至清末。废年号改用国号纪年,月日排序同西历(实为同历异名),虽然行政均换新历表述,但是一时难改旧俗,在国号纪年的同时还在用夏历纪月日,如“二十五十二月廿五”。由此开始,对日期的表述就出现了多种形式,由于公历与农历间有前述的三种交叉情况,致使当代史志谱,尤其是续修家谱中,往往产生歧义。
以笔者之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值得探讨。
一是年度的对照换算。纪年与公历纪年异名同历,加1911就是精确的公历日期。而公历农历的日期对照,目前的只表述到年度,例如公元2022 年通常对应为农历乙未年,其实2022 年精确对应的日期是“农历甲午年十一月十一至乙未年十一月廿一”,而乙未年对应的是“公元2022 年2月19日至2022 年2月7日”。所以笔者认为当前版对照表只能权作参考。
二是有序表述。通常记述当代的人物或,公历在前农历括注于后,以前的农历在前公历括注于后,例如《晋陵樟村陆氏宗谱》所记“1952年6月25日(壬辰闰五月初四),宣统元年己酉十月十二(1909年11月24日)”。
三是统一表述。例如“二十、廿、卄、念”等通用字词或名称,同文该统一为宜,而如《毗陵前坟荡张氏宗谱》所记“道光廿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又如《毗陵谢氏宗谱》所记二十五世寅清“…女一适上垫恽学乾迁居上店。”(上店、上垫为同地异名)就欠妥。
四是精确表述。目的是免生歧义误导后人。有些老谱只用年号纪年易生误差,如世恩堂《张氏宗谱》所记张惠言(常州词派创始人)生日,本为乾隆二十六年,由于木刻不清,继修时被误为一十六年,丁亥再修时演化为乾隆十六年,笔者考其世系时曾多经曲折。当代新谱(包括有些),往往是公历纪年农历纪月日,例如《省庄韩氏宗谱》:建富“公元一九五七年又八月十一日生”;另一种是在公历的年月之间加置干支,如《恽氏家乘》记恽逸群(中国文化新闻界杰出战士)“一九七八年戊午十二月十日在宁病逝”。前例若无“又”字,就会被误作公历八月十一日;后例常会被认作农历十二月十日。此外还有其它多种容易产生歧义的表述形式。
笔者认为,避免歧义或差错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统一表述方式并在凡例中说明,例如公历用数、农历用中文数,以及其它的简称、省略等项。其次如上述《晋陵樟村陆氏宗谱》那样公历、农历分别表述。再次是前的年号加干支纪年,不必画蛇添足换算括注公历年;后的注意农历十一月上旬后的日期,若在公历次年的要作括注,如上述后例可改成“恽逸群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日(戊午十一月十一)在宁病逝”(注:有说在次日凌晨逝)、上述前例可改为“建富公元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丁酉又八月十一)生”才对;又如《小留徐氏宗谱》载壮乐天(、民进常务副 徐伯昕生母)“卒三十一年壬午十二月二十七日子时即夏历十一月”,“壬午”两字应于夏历后之后;再如“1904年农历十二月十九”,对照后改成“1905年1月24日(甲辰十二月十九)”才无歧义。
七、参考资料的选择和编制。
查阅资料的选择也有讲究,有高科技的工具就能事半功倍。目前书店或图书馆有多种历书,除上述秦伦诗著的外,还有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年8月版《新编实用万年历》,由王平辉编著的2009年8月版《新编中华民俗万年历》,由樊岚岚编著的2022 年1月版《新编实用万年历》、《中华传统万年历》等。笔者推荐由郭世辈、张正祥所编2002年11月版《万年历》,特点是公历对照古代各历日期时,在干支表后附有公历12月31日所对应农历年的月日,从而可以推算农历年延续至次年的日期,例如2022年12月31日(甲午十一月初十)。
另外,在互联 上有多种电子版万年历可以查阅。笔者常用的是《汉典万年历(择吉老黄历)》,其特点:一是操作简易,只要在拟查的年月框内点上数即清;二是信息宽容,纵向可达前后任何年月日,横向基本涵盖有关内容;三是现实客观,其自注声明: 吉凶、宜忌等“无科学依据”。
在正史、方志、家谱文后附编纪年对照表,可便利读者查阅比对,值得推广。建议按上述郭、张所编的《万年历》那样,在公历年度后增一栏,即公历12月31日对应农历的月日(应在凡例说明),就可避免两历间的交叉而产生误解。
为常州市谱牒与祠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常州市武进区谱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以上就是与实用万年历查询表2022大暑相关内容,是关于干支纪日的分享。看完2022年日历表清晰版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万年历查询表吉日2022年,万年历表吉时
实用万年历查询表吉日2022年
每年的数九时间并不是固定的,有时会差那么个一两天,数九的起始日由冬至这天开始。那么大家知道2022 年的数九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吗?接下来由老黄历为大家奉上2022 年的数九时间表查询表吧,一起来看看!
2022 年数九时间表查询
2022 年的数九时间表
一九是什么时候
之一天:2022 年12月21日
第二天:2022 年12月22日
第三天:2022 年12月23日
第四天:2022 年12月24日
第五天:2022 年12月25日
第六天:2022 年12月26日
第七天:2022 年12月27日
第八天:2022 年12月28日
第九天:2022 年12月39日
二九是什么时候
之一天:2022 年12月30日
第二天:2022 年12月31日
第三天:2022 年1月1日
第四天:2022 年1月2日
第五天:2022 年1月3日
第六天:2022 年1月4日
第七天:2022 年1月5日
第八天:2022 年1月6日
第九天:2022 年1月7日
2022 年数九时间表查询
三九是什么时候
之一天:2022 年1月8日
第二天:2022 年1月9日
第三天:2022 年1月10日
第四天:2022 年1月11日
第五天:2022 年1月12日
第六天:2022 年1月13日
第七天:2022 年1月14日
第八天:2022 年1月15日
第九天:2022 年1月16日
四九是什么时候
之一天:2022 年1月17日
第二天:2022 年1月18日
第三天:2022 年1月19日
第四天:2022 年1月20日
第五天:2022 年1月21日
第六天:2022 年1月22日
第七天:2022 年1月23日
第八天:2022 年1月24日
第九天:2022 年1月25日
五九是什么时候
之一天:2022 年1月26日
第二天:2022 年1月27日
第三天:2022 年1月28日
第四天:2022 年1月29日
第五天:2022 年1月30日
第六天:2022 年1月31日
第七天:2022 年2月1日
第八天:2022 年2月2日
第九天:2022 年2月3日
2022 年数九时间表查询
六九是什么时候
之一天:2022 年2月4日
第二天:2022 年2月5日
第三天:2022 年2月6日
第四天:2022 年2月7日
第五天:2022 年2月8日
第六天:2022 年2月9日
第七天:2022 年2月10日
第八天:2022 年2月11日
第九天:2022 年2月12日
七九是什么时候
之一天:2022 年2月13日
第二天:2022 年2月14日
第三天:2022 年2月15日
第四天:2022 年2月16日
第五天:2022 年2月17日
第六天:2022 年2月18日
第七天:2022 年2月19日
第八天:2022 年2月20日
第九天:2022 年2月21日
是什么时候
之一天:2022 年2月22日
第二天:2022 年2月23日
第三天:2022 年2月24日
第四天:2022 年2月25日
第五天:2022 年2月26日
第六天:2022 年2月27日
第七天:2022 年2月28日
第八天:2022 年3月1日
第九天:2022 年3月2日
九九是什么时候
之一天:2022 年3月3日
第二天:2022 年3月4日
第三天:2022 年3月5日
第四天:2022 年3月6日
第五天:2022 年3月7日
第六天:2022 年3月8日
第七天:2022 年3月9日
第八天:2022 年3月10日
第九天:2022 年3月11日
以上就是与实用万年历查询表吉日2022年相关内容,是关于万年历的分享。看完万年历表吉时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万年历虎年表,虎年是哪几年?
提起万年历虎年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虎年是哪几年?另外,还有人想问万年历黄道吉日属虎,属鸡,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万年历查询表1962年农历八月十五是阳历几月几日,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虎年是哪几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万年历虎年表
1、万年历虎年表:虎年是哪几年?
属虎的年份依次为: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等。生肖划分是按照我国每年农历的“立春”进行划分的,而并非“春节”(大年初一)。所谓的阳历,也称公历。
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6的年份都是虎年。比如丙寅、戊寅、庚寅,下一个虎年是公元年。虎年是根据中国传统历法来确定的,生肖中的“虎”对应着十二地支中的寅,虎年即寅年,每十二年作为一个。
虎年出生的人优点龙和蛇生个虎宝宝怎么办。
个性比较为固执强硬专断独行,喜冒险逞强,越挫越猛,雄心万丈,对自己充满信心。富男子气慨且热情勇敢,冒险精神过於常人。做事积极大胆表达自己,处事有霸道。一言九鼎说到做到,绝不反悔。
喜爱活动好出风头有侠义心肠,性情坦白磊落容易蠃得信任。肖虎者外表不怒而威深具自信,属型人物,性格刚毅顽强永不低头,凡事不完成绝不甘休,凡之职务皆可适任。对任何事不善先作准备他们不会把东西囤集起来以备将来不时之需。2010年属虎几月出生旺父母。
2、万年历虎年表:万年历黄道吉日属虎,属鸡
结婚吉日寅年有哪些年份。
16年8月22日/星期一/七月二十丙子/冲庚午马
16年9月03日/星期六/八月初三戊子/冲壬午马
万年历查询表1962年农历八月十五是阳历几月几日
17年1月23日/星期一/十二月二六庚戌/冲甲辰龙
祝幸福!虎年的日历表。
3、万年历虎年表:万年历查询表年农历八月十五是阳历几月几日
阳历年9月13日星期四属虎的日历。
农历八月十五壬寅年[虎年]己酉月甲寅日
万年历年农历八月十五,是阳历年9月13日星期四
4、万年历虎年表:属虎的都是哪年出生的
5、万年历虎年表:虎年资料
虎年年份
(仅列出年)
(壬寅)(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
剪纸我认为你应该在首页搜一下。
6、万年历虎年表:万年历农历查询表年11月28曰
对应的是农历十月初十(戊寅年[虎年]癸亥月己卯日),如下图万年历壬辰年。
7、万年历虎年表:万年历查询表年10月12日阴历是多少
万年历年10月12日阴历十二生肖出生时间虎。
九月十四属虎的年份表。
壬寅年[虎年]庚戌月年10月12日阴历是9月14
8、万年历虎年表:万年历查询表年农历8月7日
年农历8月7日是年9月27号星期日农历八月初七建国49年农历戊寅年[虎年]
那是戊寅年辛酉月丁丑日
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以上就是与虎年是哪几年?相关内容,是关于虎年是哪几年?的分享。看完万年历虎年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万年历对照表
公元和万年历对照表 万年历就是公元历的延伸,把公元历向前和向后推出了好多年,不用对照,本来就是一回事,一种历法,真心在帮你期待采纳,
万年历对照表 给你个地址,公历、农历可以自动转换。
最早可以查到1900年。
qq.ip138/day/
万年历公历农历查询 可以相互切换的
万年历五行查询表 这个 我看平时都是在这里看 万年历时辰、吉凶、宜忌、五行、老黄历什么的 都有 感觉很丰富 就是有时候感觉日历加载有点慢的 万年历查询 wnl.shebao5/
万年历的c语言程序代码包括节假日农历,农历转公历,公历农历查询某 /* 多格式万年历 1.问题 设计程序实现多规格打印万年历,要求每一横排打印x个月 整数x可取1,2,3,4,6五个选项 2.设计思路 设置两个数组:一维m数组存放月份的天数,如m(8)=31,即8月份为31天 二维d数组存放日号,如d(3,24)=11,即3月份第2个星期的星期4为11号 其中24分解为十位数字2与个位数字4,巧妙地利用二维数组存放了三维信息 输入年号y,m数组数据通过赋值完成。根据历法规定,平年二月份为28天; 若年号能被4整除且不被100整除,或能被400整除,该年为闰年,二月份为29天 则必须把m(2)改为29. 同时,根据历法,设y年元旦是星期w(取值0-6,0为星期日),整数w的计算公式为 w={y+[(y-1)/4]-[(y-1)/100]+[(y-1)/400]}%7 []为取整。 元旦以后 ,每增加一天,w增1,当w=7时改为w=0即可。 设置三重循环i、j、k为d数组的d(i,j*10+k)赋值。i:1-12,表示月份号;j:1-60 表示每个月约定最多6个星期;k;0-6,表示星期k。从元旦的a=1开始,每赋一个元素, a增1,同时w=k+1。当w=7时,w=0(为星期日)。当a>m(i)时,终止第i月的赋值操作。 输入格式参数x(1,2,3,4,6),设置4重循环控制规格打印: n循环,n:1-12/x,控制打印12/x段(每一段x个月)。、 j循环,j:1-6,控制打印每月的6个星期(6行)。 i循环,i:t--t+x-1,控制打印每行x个月(从第t个月至t+x-1月,t=x(n-1)+1). k循环,k:0-6,控制打印每个星期的7天。 */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i,j,n,k,t,w,x,y,z; static int d[13][78]; int m[14]={0,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char wst[]=Sun Mon Tue Wed Thu Fri Sat; puts(Please enter the year: ); scanf(%d,&y); if(y%4==0&&y%100!=0||y%400==0)闰年的二月为29天 m[2]=29; w=(y+(y-1)/4-(y-1)/100+(y-1)/400)%7;计算y年元旦为星期w for(i=1;im[i]) break; } if(a>m[i]) break; } } puts......>>
什么是万年历手表?跟一般机械表有什么区别? 楼上的朋友回答的很清楚的。
简单地说,机械表的日期记录功能分为日历,年历,万年历。日历表就是每个月都要调日期,他只有一个31日的日期盘,不能自动识别大小月,每个月最后一天都要调节。而年历就要稍稍复杂一点,他靠机芯齿轮的编程组合可以实现一年中大小月的识别,也就是说每年只有2月这个特殊的月份需要调一次日期,其他的月份能自动识别30天和31天。 而 万年历就更高级了,里面齿轮的程序设计就更复杂了。虽然他叫万年历,但不是说真的一万年不用调,而大多都是几百年一千多年,可以自动识别平年闰年,每年的大小月以及二月,都能自动识别。调好后几百年上千年都不用调日期了。
至于表盘的形式,大多数都会有年份,月份和日期以及星期的显示,只不过有的是窗口数字跳动显示,有的是指针旋转显示。当然也有些追求简洁的比如亨利穆时MOSER & CIE,只有一个日期窗口的万年历。
价格吗,日历表就很便宜了,基础机芯都可以实现,几千块钱就可以买到。年历就要耿万块了。而万年历就更贵了,和陀飞轮以及报时 并称三大发杂功能,瑞士品牌的万年历表通常都要二十万以上。
万年历手表怎么区分大小月 万年历手表不用区分
万年历机构是可以自动区分大小月的,并且二月也是可以自动识别的
如果是复杂的恒久万年历,即便是闰二月也无需理会
万年历天干地支表查询 1987年5月13日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六日 丁卯年 乙巳月 壬戌日
万年历金木水火土五行查询表 138****3881 :你好。
阴历2014年四月初三,壬申日,申金,阳金
初四,癸酉日,酉金,阴金
十五,甲申日,申金,是阳金
十六,乙酉日,酉金,是阴金
廿七,丙申日,申金,是阳金
廿八,丁酉日,酉金,是阴金
祝您好运。
万年日历2021年新版,2021年的日历表什么时候出来?
提起万年日历2021年新版,大家都知道,有人问2021年日历(带周和阴历A4打印版),另外,还有人想问万年历打春时间2021,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可打印2021年电子版日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年的日历表什么时候出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万年日历2021年新版
年日历含农历(每月一张)
内容来自用户:倚笑乘风凉L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1|元旦|2|十九|3|二十|
4|廿一|5|小寒|6|廿三|7|廿四|8|廿五|9|廿六|10|廿七|
11|廿八|12|廿九|13|腊月|14|初二|15|初三|16|初四|17|初五|2021年最好的黄道吉日。
18|初六|19|初七|20|腊八节|21|初九|22|初十|23|十一|24|十二|
25|十三|26|十四|27|十五|28|十六|29|十七|30|十八|31|十九|
年2月份老黄历2021年黄道吉日。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万年日历2021年新版5月黄道吉日。
1|二十|2|湿地日|3|立春|4|小年|5|廿四|6|廿五|7|廿六|
8|廿七|9|廿八|10|廿九|11|除夕|12|春节|13|初二|14|情人节|
15|初四|16|初五|17|初六|18|雨水|19|初八|20|初九|21|初十|
22|十一|23|十二|24|十三|25|十四|26|元宵节|27|十六|28|十七|2021年5月入宅最旺日子。
年3月份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1|十八|2|十九|3|二十|4|廿一|5|惊蛰|6|廿三|7|廿四|
8|妇女节|9|廿六|10|廿七|11|廿八|12|植树节|13|二月|14|龙头节|最准确的老黄历看日子2021年。
15|消费者权益日|16|初四|17|初五|18|初六|19|初七|20|春分|21|初九|
可打印2021年电子版日历
22|初十|23|十一|24|十二|25|十三|26|十四|27|十五|28|十六|
29|十七|30|十八|31|十九|万年历大全。
万年日历年新版:年日历(带周和阴历A4打印版)
内容来自用户:孙永刚周
4廿一11廿八18初六25十三5小寒12廿九19初七26十四6廿三13腊月20腊八节27十五7廿四14初二21初九28十六一二三四五1元旦8廿五15初三22初十29十七六2十九9廿六16初四23十一30十八日3二十10廿七17初五24十二31十九周2021年5月几号搬家最好。
一1二十8廿七15初四22十一二2湿地日9廿八16初五23十二三3立春10廿九17初六24十三四4小年11除夕18雨水25十四五5廿四12春节19初八26元宵节六6廿五13初二20初九27十六日7廿六14情人节21初十28十七周2021年老黄历最准确版本。
一1十八8妇女节15消费者权益日22初十29十七二2十九9廿六16初四23十一30十八三3二十10廿七17初五24十二31十九四4廿一11廿八18初六25十三五5惊蛰12植树节19初七26十四六6廿三13二月20春分27十五周152021年5月吉利日子。
56廿五13初二20谷雨27十六7廿六14初三21初十28十七一二三四1愚人节8廿七15初四22地球日29十八廿四12三月19初八26十五五2廿一9廿八16初五23十二30十九六3廿二10廿九17初六24十三日4清明11三十18初七25十四周19
34五四青年节11三十18博物馆日25十四5立夏12四月19初八26十五6廿五
以上就是与年的日历表什么时候出来?相关内容,是关于2021年日历(带周和阴历A4打印版)的分享。看完万年日历2021年新版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二时辰时间表图片,最准的万年历
十二时辰时间表图片
【古代的十二时辰,都是几点?】子时:23点到1点;丑时:1点到3点;寅时:3点到5点;卯时:5点到7点;辰时:7点到9点;巳时:9点到11点;午时:11点到;未时:到15点;申时:15点到17点;酉时:17点到19点;戌时:19点到21点;亥时:21点到23点。 @:【中国十二时辰之美,你出生于何时?】①子时:23点到1点,夜半,又名子夜,十二时辰之一个时辰。②丑时:1点到3点,称鸡鸣。③寅时:3点到5点,平旦、黎明,夜与日交替之际。④卯时:5点至7点,日出,又名破晓,太阳刚刚露脸那段时间…“十年浪迹八千里,一日思君十二时”转起,长知识!
声明: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 标注错误或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持权属证明与本 ,我们将及时更正、 ,谢谢。
以上就是与十二时辰时间表图片相关内容,是关于十二时辰的分享。看完最准的万年历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万年历2022年日历黄历表入伏,2022年周历表全年
万年历2022年日历黄历表入伏
文|胡
姥娘(外祖母)虽然没有文化,但懂得事情很多,张嘴就是“俗话说”,特别是农事谚语,她能从年初说到年尾,且一般都是通俗易懂好理解的农事谚语,但“夏至三庚便初伏”这句谚语,听姥娘说了不只一次,不知其真正含义,“三更”咋初伏了呢?百思不得其解,便打破沙锅问到底,接着问姥娘,为嘛叫夏至三更便初伏呢?姥娘被问急了,说,为嘛,为嘛,好好念书去,念好书就知道了!可我偏偏书没念好,十四岁就被迫结束了短暂的读书生涯,成了生产队里的边外小社员。
以后为了姥娘这句“俗话说”,我又问过许多长辈,都没说上所以然来,好多年以后借助词典,才真正弄明白了这句谚语的真正含义。
原来二十四节气与古老的黄历有着密不可分的 ,也可以说,没有黄历就不知什么时候入伏,人们常说老黄历要不得,我说老黄历扔不得。
要知道,冬至进九,夏至却不进伏,要等到从夏至起,数到第三个庚日,那一天才入伏,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周而复始,十天一庚日,第二个庚日就是二伏,为什么二伏十天二十天不确定,又牵扯到另一句俗话,叫“立秋以后有一伏”,即立秋后的之一个庚日是末伏,所以中间十天二十天不定。至此困扰多年的夏至三庚,方明白不是三更。
从两千多年前公元干支纪年开始,周而复始,准确无误的记载着大自然的暑往寒来。
我们祖先这一发明,至今令后人为之称奇,无不赞颂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无不显示出我们的的聪明与智慧。
( 胡,山东省平原县北任社区居民,平原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员)
以上就是与万年历2022年日历黄历表入伏相关内容,是关于周历的分享。看完2022年周历表全年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字时辰对照表怎么算
八字时辰对照表怎么算
八字时辰对照表怎么算,在我国,十二生肖和时辰彼此对应,象征着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已经运用时辰计算时日,当提起生肖和时辰的同时就会自带玄幻色,下面分享八字时辰对照表怎么算。
八字时辰对照表怎么算1
生辰八字的时辰对照表,生辰八字乃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决定我们人生运势,婚配、吉凶。
生辰八字组合方式及天干地支,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时辰则从甲子时开始。
子时23~1点
丑时1~3点
寅时3~5点
卯时5~7点
辰时7~9点
巳时9~11点
午时11~13点
未时13~15点
申时15~17点
酉时17~19点
戌时19~21点
亥时21~23点
八字时辰对照表怎么算2
先写下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和时间。年、月、日、时为四柱,每一柱对应两个字,组成八字。比如一个人是1990年五月一日上午九点半出生的(这里的五月一日为阳历)。
先在黄历里面找到这一天,百度或者用手机日历都可以。这里查询的结果是庚午年庚辰月丙寅日。这样我们就测算出前六个字,分别书庚午、庚辰、丙寅。
十二个时辰表
子时: 23点 --凌晨1
丑时: 1 点 --凌晨3
寅时: 3 点 --凌晨5
卯时: 5 点 --凌晨7
辰时: 7 点 --上午9
巳时: 9 点 --上午11
午时: 11点 --上午13
未时: 13点 --上午15
申时: 15点 --上午17
酉时: 17点 --上午19
戌时: 19点 --晚上21
亥时: 21点 --晚上23
上午九点就是巳时,所以第八个字就是巳。注意:这里是第八个字,第七个字怎么算。那么就要对照下表了。
我们刚才算的是丙寅日,所以我们找丙所对应的字,癸巳。所以第七第八个字分别为癸和巳。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完整的八字:庚午、庚辰、丙寅、癸巳。
方法/步骤2
再根据这八个字去下表查询五行。
庚午、庚辰、丙寅、癸巳分别对应的就是金火、金土、火木、水火。
2个金,1个木,1个水,3个火,1个土。比如这样的'八字就是五行都不缺的。
八字时辰对照表怎么算3
年柱,
就是将宝宝出生的年份用干支来表示(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你可以通过黄历来查找,很方便。如果宝宝出生的年份是2010年,农历是庚寅年,年柱即为庚寅。
月柱,
就是用干支表示宝宝出生年月所处的节令(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
具体如下: 一月为寅月:从立春到惊蛰二月为卯月:从惊蛰到清明三月为辰月:从清明到立夏 四月为巳月: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为午月:从芒种到小暑六月为未月:从小暑到立秋 七月为申月:从立秋到白露八月为酉月:从白露到寒露九月为戌月:从寒露到立冬 十月为亥月:从立冬到大雪十一月为子月:从大雪到小寒 十二月为丑月:从小寒到立春
如果宝宝出生于农历庚寅年三月,对照年上起月表可以查出宝宝的月柱为庚辰。 年上起月表
查询方法:如果宝宝出生的年份是甲年或己年(年柱天干为甲或己),则正月为丙寅,二月为丁卯,三月为戊辰……以此类推即可。
月/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 癸
正 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 寅
二 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 卯
三 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 辰
四 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 巳
五 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 午
六 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 未
七 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 申
八 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 酉
九 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 戌
十 月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 亥
冬 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 子
腊 月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 丑
日柱,
就是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注意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即晚上的十一点)。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日干支需要查找万年历。例如:宝宝出生于2010年5月6日可以查得日柱为丙辰。
时柱,
就是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具体如下:
子时:23点至1点 寅时: 3点至5点 辰时:7点至9点 午时: 11点至13点
申时:15点至17点 戌时: 19点至21点 丑时:1点至3点 卯时: 5点至7点
巳时:9点至11点 未时:13点至15点 酉时:17点至19点 亥时: 21点至23点
如果宝宝出生于5月6日8时,日柱天干为丙,可以对照日上起时表查出时柱为壬辰。 日上起时表
时/日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 癸
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 子
丑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 丑
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 寅
卯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 卯
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 辰
巳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 巳
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 午
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 未
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 申
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 酉
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 戌
亥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 亥
万年历的时辰是动身时间吗
万年历的时辰是动身时间。这是万年历,点击每天日期,会出现八字 一个月每天对应的时辰老黄历古今12时辰对照表 我们现时每昼夜为24小时,而在古时则为12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