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氏周易正解阖闭往来吉凶悔吝,吉凶悔吝生乎动

八卦中时间和空间怎么定

我看到有人问起 为何紫白是用後天八卦而不是先天八卦呢
今天正好上班有点空档 我就把这个问题完整的说明一下 否则可能很多人想一辈子也没法想通
大部分搞数术的人 都很喜欢把先後天八卦拿出来谈 可是我们几乎都没法了解他们在讲什麼
这让人感觉先後天八卦 好像只是个花瓶 摆好看的
其实了解先後天八卦是蛮重要的 因为它是数术的一些应用观念的总结
这篇文章很有价值(老王又来卖瓜了) 对於数术有兴趣的人都应该仔细阅读
这样以後再提到先後天八卦就不会满篇大道理 却看不出讲什麼内容了
为何搞数术的人让很多知识份子无法认同呢 因为往往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讲什麼 你要怎麼去说服别人相信你呢
当然写这篇文章之前 我先上网找了一些先後天八卦的文章及资料
所以我说网路一天 可抵得上人间一年 没有网路搜寻 恐怕你花一年的时间也找不到这麼多想要的参考资料
当然这些资料讲到的先後天八卦体用解释 大概都不对
为何呢 因为都是作者自己猜测的
只要是猜测的东西 可以海阔天空 任意遨游 纯粹看个人的想像力和联想力
这就像是铁板神数 明明跟易经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但是有一个人说或猜有关系後
哗啦啦的一大堆的理论与书本都出来了 先後天八卦 连山易 归藏易 大定数全都冒出来
反正没有标准答案 大家就各凭本事了
关於先後天八卦和数术的关联 以风水流派最为喜欢引用
先天八卦一般是说伏羲所画 後天八卦则是文王所创 当然这都是古人喜欢沿用的托古之词
不过从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发展来看 先後天八卦的演变代表了两个前後不同的体系
也就是用模式来去解释现象的不同方法
人类其实不断的在为存在的现象找寻理论的说明与纪录 文字其实就是一个最基本的代表
先天八卦是将八卦中的阴阳消长 配置到时间上来去解释 所要表达的是卦气
後天八卦是将八卦中的五行象数 配置到空间上来去解释 所要表达的是卦象
先天八卦为理论 代表的是阴阳消长的变化
後天八卦为实用 代表的是五行象数的生克
所以我们先来看先天八卦图的配置
.....乾
兑..........巽
离..........坎
震..........艮
.....坤
依照乾巽坎艮坤震离兑来安排
坤是三阴 配置在子时 这时太阳完全没有照到
震是坤的一阳来附 这时太阳有一点照到
离是震上一阳来附 这时太阳又多了一点
兑是二阳相连 这时太阳又更多了
到了乾是三阳相连 太阳直射
巽是乾的一阴来附 所以这时太阳逐渐开始没有全部照射
坎是巽上一阴来附 这时太阳又照射更少了
艮是二阴相连 这时太阳只剩一点点照射
到了坤又回到了三阴相连 太阳完全没有照射到
所以先天八卦所要把表达的是卦与阴阳消长的关系 阳爻变阴爻 阴爻变阳爻就有卦气的概念的产生
所以依照这个原则就能搭配节气而有十二月卦气 二十四卦气 六十四卦气配六十甲子
所以整个先天卦的配置 是以阴阳随著时间消长来安排
此种阴阳消长的特性是固定循环 就如春夏秋冬 不断的周期循环
这种循环是没有吉凶的 三个阳 不代表是吉 三个阴也不代表是凶
因为它没法表达出吉凶的涵义 所以就演变成先天八卦为体的说法
事实上 先天八卦和体并没有什麼关系 先天八卦是以卦中的阴阳变化配上时间的循环流转
後天八卦怎麼来的呢
由於先天八卦只是一个象徵的涵义 和实际的世间生活无法有一定的交集
故有了後天八卦的概念产生
後天八卦是一个方位的概念 也就是空间的概念 将八卦配上五行
再以五行配上空间就成了後天八卦图
.....离
巽..........坤
震..........兑
艮..........乾
......坎
後天八卦不同於先天八卦 它是以八卦所推演的象数来配置 而不再去看卦中的阴阳消长
因此离象火配南方 坎象水配北方 震配木 兑配金
中国的地势 东北高 所以配艮 西南低所以配坤 东南海风吹来配巽 西北气候乾燥配乾
这种配置的观念是以象配象 所以就把整个八卦的应用和方位做了结合
相当於全息律的概念 这时候每一个卦的涵义就可以无限的扩充与想像
更可以和人类的日常生活种种产生了一定的相互关联性
从而有了吉凶的判断应用 所以就有了後天八卦为用的说法
实际上是後天八卦的配置 是按照八卦所衍伸的象数来安排 自然在吉凶应验判断上是依照後天八卦
而先天八卦只是单纯说明 地气的阴阳消长循环 和实际的生活并没有关系
这就是先天八卦图和後天八卦图的所隐含的意义
了解这些东西 你再去看许多解释先後天八卦的资料 你会发现人类的想像力与创造力确实是无限的
谈完先後天八卦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 就是先後天八卦跟数术有什麼关联呢
这就要从先後天卦的时间和空间来说明
先天八卦隐藏著时间的概念 而後天八卦则说明了空间的配置
宇宙四方为空间 古往今来为时间
先天八卦为时间的循环流转
後天八卦为空间的前後跳动
我们知道时间是无法倒退只有不断的前进 但是空间可以是相同
一百年前的玉山和一百年後的玉山 大家站在上面 时间点是无法相同 但是空间点却可以完全一样
时间一定是连续连转 无法用跳跃式的前进改变
空间则可以由西到东 或由西到北跳跃式的改变
这些东西和数术有什麼关联吗 以最喜欢谈先後天八卦的风水来说
玄空的关键是
空间布局 时间应期
後天八卦布局 先天八卦应期
就风水派别来说 三元谈的是空间 三合讲的是时间
玄空为何会搞错 因为它们大力排斥三合 不懂得三合
结果是以 空间布局 空间应期 闭门造车 坐井观天
玄空大力排斥三合是有的 因为後面的人只会空间变化 却不懂得时间的流转
自然大部分的人用起来都不太应验而只有少数人知道了 玄空在时间上的运用是以太岁这个名词来隐藏
当时空交错时 就会有吉凶互动发生
在我们日常所接触的生活 时间就是时域 空间则是频域
电子世界中 时域的代表仪器就是示波器 频域的代表仪器就是频谱仪
频谱虽然充满在整个空间中 但是我们听不到看不到摸不到
转换成类比的声音讯号後 我们听得到也感觉得到 他就会随著时间的流转而一直改变
但是频域是固定的 就像ICRT电台它的频率是固定在100.7MHz 一直存在空间中
时域和频域可以透过傅立叶变换相互转变
时域相当於人的阳间 频域则相当於人的阴间 所以在某些时空点 阴阳会相互影响
所以为何有人会看到清朝或是古时人的装扮 因为他们已经是在空间
空间可以不随著时间而改变 他可以停留在一点
但是在时间中 任何东西都会逐渐的改变 人会变老 东西会变旧
质与能的互换 质量是属於时间 能量则属於空间
光和热是能量的一种 你不知道它多重 抓不到 也留不住
水和土是质量的一种 你可以知道它多重 抓得到 也留得住
质能也是可以互换 他是依照速度的方式而改变
当所有的质量达到光速时 就会全部变成能量
时间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空间则是一个虚幻的世界
时间为阳 空间为阴
历来谈论阴阳数术的资料 总喜欢提到先後天八卦
然而先後天八卦代表了什麼意思 其交互运用 交错变化 又隐含了什麼
似乎从来没有看过有任何很清楚的说明与解释
研究这些古人数术的东西 不能老抱著先天为体 後天为用这种看似充满的话语
但是却说不出什麼道理 讲不出怎麼运用
这样其实嘴里说的头头是道 终究还是在圈外打转 没法进入门内
为何紫白诀 不用先天八卦 而要用後天八卦来配
这跟先天八卦为体 後天八卦为用 其实没有任何关系
因为这句话 祇是空话一句而已
其关键是在於先天八卦代表的是时间的涵义
後天八卦代表的是空间的涵义
时间是固定循环流转而无吉凶
空间是跳跃前後变动而生吉凶
这也就是很多人 开口闭口就说 吉凶悔吝者 生乎动者也
但是十个会说这句话的人(都是照著系辞念的) 十个人讲不出来为什麼 只能之乎也者
其实我们应该仔细思考与怀疑检验古人的每一句话 为何不是吉凶生乎静呢
研究数术的人 要能够深切的思考 而非弄出一堆的口头禅
因为数术不是佛教的禅宗 念几句口头禅就能悟道
了解了时间与空间的关联与运用 就会了解为何每次先後天八卦都被拿来当作经典
为何很多数术的开宗明义篇 要由先後天八卦来谈起
因为数术里面牵涉了 吉凶 应期 改天命 夺神功
最後都可以用先後天八卦去总结整个观念
这篇写太长了 其实还没写完 因为这只是基本概念而已
有空我再继续说明 数术上时空互换的看法
所谓巧夺造化天机
就是在时间与空间中的交错运用 相互变化
这也是玄空理气把先天八卦与後天八卦叠在一起看 认为是最大秘密的关键
引用:谈先後天八卦与时间空间的观念

《易经》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现今国学之风甚旺,研<易>有成就者自五四以来不下百人,专著不下400部,论文无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易经的重视和研究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那么,如此众多的研究论著、论文,观点、新论,总不能面面俱到,拿来主义吧?我们在学习易经的时候怎样才能做到提纲挈领,应该如何把握其精髓主旨呢?根据我的学习体会,易经的精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果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易经是一部研究宇宙自然规律的著作。
宇宙万事万物的生成与发展都存在于生生不息的运动中,《易经》的阴阳理论揭示了宇宙万物形成的根本原因,它的变化论也反映了宇宙万物的存在发展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六十四卦的排序看出易经对万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乾第一,先有天;坤为二,后有地;天地造万物。屯为三,人与万物共生,需要屯积,才能无忧;蒙为四,这个时候人处在蒙昧阶段,需要教育;需为五,人有了进步的思想,就会有更为高级的需求,或者说要有大的需求;讼为六,有需求就会有争讼……直到最后既济六十三,未济六十四,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到新的一轮开始。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由低级到高级逐步递进的。
我们再来看它的爻变规律。易经是把一个卦的每一爻都动起来看的。从初爻一直动到六爻。当然也可以从六爻到初爻。按照阴变阳,阳变阴的成卦规律以观其,这也同样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变化规律。一方面它是一种挖掘卦中深层次信息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在运用六爻推断,运用互错综象来推断事物,看事物的内外,看事物的正反面,看事物的上下等等变化现象。由一个卦爻,我们可以一连看它的几个侧面和放大似的来看它的好几个变化,这样我们的联想力就加强了,思维也就更加活跃了,就不会把一个问题看死,这样六爻推断的思维才会顾此及彼,文思如涌,这正是六爻快速推断法所必须的。与此同时,我们对事物发展变化、各个层面各个方面的特点也都了如指掌了。
第二,易经是一部研究对立统一规律的著作。
易经号称无字经书,它最先是由两个爻象即阳”????????___”阴”__ __”构成八卦图,八卦两两相对。乾对坤、震对巽、离对坎、艮对兑。发展到文王演绎出六十四卦,也是由三十二对两两对应的卦象构成。由此可见,易经的整体构成就是“相对而出,统一成型”的。.易经阴阳对立统一论的精髓在于阴阳的相互作用产生运动,运动产生万物,(包括生命物)故生命在于运动。正如《易·系辞》中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既是易学的哲学基本原理,也是构成六十四卦的基本原则。《易·系辞》中还提出:"刚柔相推易生变化"。提示了阴阳两气的变化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易经还反映了时间空间上的对立统一。从时间而论:其阴极到阳极再从阳极到阴极,代表着一昼夜子时到午时,午时到子时;一年四季从冬至到夏至,从夏至到冬至的推移,阴阳消长循环交替。
从空间而反映:阴极象征着北方,阳极象征着南方。八卦方位与空间:震东、离南、兑西、坎北、艮东北、坤西南、巽东南、乾西北,卦与方位而对应。
易经从有图无字到有图有字,无不渗透着阴阳、刚柔、消长、动静、尊卑、贵贱、吉凶、祸福等等对立统一体。
第三,易经是一部研究如何做人做事的著作。
易经着重论述了做人的标准有三,那就是:自强不息具备乾德,厚德载物具备坤德,居安思危具备革德。人要有追求要有理想抱负,要有自己的事业;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能海纳百川;要有居安思危勇于创新的精神。那么做事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能够知文史、懂哲学、用科学、善预测*。
做事的方法和步骤易经是这样论述的: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系辞上》)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人能够善于观察事物并能通过事物的表象看到内在的规律,能够根据事物的变化采取适当的措施和行动,那么就象有老天保佑一样顺利无忧。这里强调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观察。就是面对任何问题任何事情都必须先要进行观察,这个观察是全方位的,越细越全面越好,为分析打下基础;
2.分析。就是根据观察的结果,进行有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整理剖析,然后得出一个结论性的东西;
3.决策。就是根据分析的结论研究制定解决的方案。
这是一个做事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寻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过程。我们做任何事都必须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无往而不胜。
问题说到这里,大家也许会问,易经不是算命的书吗?我的回答是:这是对易经的误解或者说是一种偏见。用易经作预测只是易经内容的形式,是易经内容里极其微小的一部分,而且这一部分内容已经事过境迁了。只有那些根据易经的哲学思想和思想精髓发展延伸的东西才是最有使用价值的。

谁知道哪有<< 易经·系辞上传>>译文?

系辞上(1)

(一)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2)动静有常,刚柔断矣。(3)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4)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雷。(5)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6)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7)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间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8)
注释:

(1)系辞:系,古字作毄,有系属义。辞,本作辞,即词,有说义。系辞本义是系辞于卦爻之下。案《系辞》:“系辞焉以断吉凶。”“系辞焉以尽其言。”即是其正。此处以“系辞”为名。乃指系在《周易》古经后面的文辞,为《十翼》之一。它是《周易》的通论:追述易之起源,推论易之作用,兼释卦义以补《彖》、《象》、《说卦》之不足,并言明占筮方法等。《系辞》分章,先儒多有不同:马融、荀爽、姚信等分上篇为十三章,虞翻分为十一章,周氏、孔颖达等分为十二章,陆德明分为七章,李心传分为十五章,王申子分为十六章。今从马融等分法,《系辞》下篇一般分为十二章。

(2)尊:高,贵。天阳气轻清在上,故曰尊。卑:下,贱。又作“埤”,卑,埤通。地阴气浊重在下,故曰卑。定:谓定其方位。以:已。《国语·晋语》“吾以除之矣”即其证。陈:列。

(3)动静有常:此指天地自然而言,天运转不已,故曰动;地凝重不移,故曰静。常:规律。天动地静之说,战国时代极为普遍。如《庄子·天道篇》:“其动也天,其静也地。”刚柔:刚谓奇画以象阳,柔谓耦画以象阴。断:分,判。

(4)方:先儒多解为方所、道、理、行虫动物类等,然以上诸说似皆不妥。通观此段文意,“方”在此应解作“事”。《象》之《复》“后不省方”句,王弼注:“方,事也。”即其证。象:天象,日月星辰。形:地形,山川草木。变化:天时变,故在天为“变”;变,熹平石经作“辩”,由成象到成形辨其化,可备一说。坤化成物,故在地为“化”。见:显现。

(5)刚柔相摩:乾刚坤柔之画相互摩荡而成八卦,即《说卦》所谓乾三阳坤三阴相互作用而生“六子”。摩:旋转。此指切摩。八卦相荡:八卦相互涤荡而运动。荡,又作“荡”。《释名》:“荡,荡也。”此有推移之义。鼓,通“郭”。《风俗通义·声音篇》:“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万物郭皮甲而也,故谓之‘鼓’”。所以鼓有“动”之义。霆:雷之余气。《谷梁传》:“云雷者何?霆也。”润,滋。

(6)乾道:即阳道。男:阳性事物,即《说卦》所谓“长男”、“中男”、“少男”。坤道:即阴道。女:阴性事物,即《说卦》所谓“长女”、“中女”、“少女”。

(7)知,先儒多训为“主”、“为”。笔者管见,由《彖》释《乾》称“万物资始”考之,此“知”就应解作“资”,“资”、“知”音近互假耳。作:一本作“化”。笔者以为,由上文“乾资大始”考之,此处“坤作成物”之“作”,当训为“为”,即化生。易:平直,无所难。马其昶云:“易者易直也。光体浑同虚空,普徧群物,故曰易。《尔雅》‘平、均、夷、弟,易也’。注云:皆谓易直,此可识易之训也”。案《系辞》:“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故马氏之说极是。简能:简约之能。先儒有谓作“简从”者,上下文“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考之,此解可备为一说。简,简约而不繁。

(8)易简:平易简约。成位乎其中:人得天地之理,位于天地之中。位,居位。
今译:

天尊贵(于上),地卑贱(于下),乾坤(由此)确定。卑下高上已经陈列,贵贱之位确立。(天地)动静有其常规,(阳)刚(阴)柔即可断定。万事以其类相聚,万物以其群相分,(这样)吉凶便产生了。在天形成象,在地生成形,(因而)变化就显现了,所以刚柔相互切摩,八卦互相推移。以雷霆鼓动,以风雨滋润,日月运行,寒暑交替。乾道成就男性(事物),坤道成就女性(事物)。乾资主(万物)初始,坤化生成万物。乾以平直资主,坤以简约顺从。易,则是易资主;简,则是易顺从。平直资主则有亲附,简易顺从则有功效。有亲附则可长久,有功效则可广大。可长久才是贤人的德性,可广大才是贤人的事业。(因此)易简而天下之理可得,天下之理可得而成位于(天地)之中。

--------------------------------------------------------------------------------

(二)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1)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2)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3)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4)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5)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6)
注释:

(1)卦:指六十四卦。象:卦象。系辞:于卦爻之后系属其文辞,在此句“吉凶”之后“虞本更有悔吝二字”(《释文》)。以上下文义考之,似当以虞说为是。

(2)吉凶:善恶。吉,善。凶,恶。悔吝:悔难。悔,恨。吝,通“遴”,行难。虞,度。吉凶悔吝,为《易》之辞。失得忧虞,为人之事,故吉象得,凶象失,悔象忧,吝象虞。

(3)变化:指六爻之变化。亦即《系辞》所谓“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爻者,言乎变者也”。进退:由爻之变化而产生。阳动为进,阴动为退。刚柔:指阴阳二画,阳刚为“—”,阴柔为“- -”。

(4)三极:三才,即天地人。八卦有三画,上画象天,下画象地,中画象人。六爻兼三才故初二为下象地,三四为中象人,五上为上象天。

(5)居:静处。安:依。序:次序。虞翻认为当作“象”。依据下文“君子居则观其象”,故认为作“象”为胜。然案之《系辞》,“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成列即《易》之序也。且“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价,震无咎者存乎悔。……”此皆“易之序”也。玩:一本作“翫”,有玩味、玩习之义。《列子·黄帝篇》“吾与若玩其文也久矣”。张湛注:“玩,习也。”乐:一本作“变”,案下文“动则观其变”,“爻者言乎变者也”,似从“变”为是。

(6)此引《大有》上九爻辞。佑:保佑。
今译:

圣人设置易卦,观察其象而系之文辞,以明示吉凶,(阳)刚(阴)柔相互推移而产生变化。所以(《易》辞)吉凶,为失得之象;悔吝,为忧虞之象。变化,为进退之象;(阳)刚(阴)柔,为昼夜之象。六爻的变动,含有(天地人)三才之道。所以闲居而依者,是卦的次序;喜乐而玩习者,是(卦)爻的文辞。因此君子闲居时则观察卦象,而玩味其文辞;行动时则观察卦爻的变化,而玩味其筮占。所以“自有上天保佑,吉祥而无不利”。

--------------------------------------------------------------------------------

(三)

缘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①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②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③
注释:

①彖:“材”,材通裁,故有裁断之义,此指彖辞。言:说明。象:指一卦之象。爻:指爻辞。变:指刚柔两画的变化。

②小疵:小瑕。列:分布。位:六爻之位。齐:正定。大小:指卦而言,阳卦大,阴卦小。辞:爻辞。介:微小。此指“悔吝”处“吉凶”之间细小界限。震:惊惧。

③险:凶恶。易:平易:此即善吉。之:适。
今译:

彖辞,是说明卦象的;爻辞,是说明(阴阳爻画)变化的;吉凶,是说明事务失得的;悔吝,是说明有小的过失。无咎,是说明善于补求过失。所以贵贱的分列,存在于所处的爻位;齐定其小大,存在于各卦之中;辩别吉凶,存在于卦多辞中;忧虑悔吝,存在于(吉凶之间)细小的界限;戒惧而无咎,存在于能够悔改。因此卦有(阴阳)大小,辞有凶险平易,《易》辞,就各有所指向。

--------------------------------------------------------------------------------

(四)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①。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②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③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④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⑤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⑥。
注释:

①易:《周易》所包含道理,即易理。准:等同、齐平。弥纶:包罗,遍论。弥,徧。纶,本指青丝绶。此通“论”。

②幽明:幽暗光明。原始反终:由事物开始返归到事物的终结。原,推究。反,一本作“及”,此训为“返”。

③精气为物:阴阳精灵之气聚则物成其形。精气,指阴阳精灵之气。游魂为变:气之游散而物变其故。游魂,气之游散。阳气曰魂,以上下文思之,精气指神,游魂指鬼。鬼神:阴阳之气屈伸变化。鬼:归,即气之屈而归,物终气归曰鬼。神:伸,即气之伸而至,物生气伸曰神。

④违:违背。济,助。旁,徧。《广雅》:“旁,广也,大也。”《周礼·春官·男巫》:“旁招以茅。”贾公彦疏:“旁,谓四方。”王引之曰:“谓徧招于四方也。”流:《释文》“京作留”。乐天:顺行天道。知命:知性命之理。安土:安居坤土。敦:笃厚。仁,爱。《墨子·经说下》:“仁,仁爱也。”

⑤范围:包括,法周。范,铸金之范,引申为法:围,匡郭,周围,“范围”,今人黄沛荣解作笼罩,其说甚是。不过:汉儒释此为乾坤消息法周天地变化而不过于十二辰。然由上下文思之。此“不过”恐指“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因无其它证据,故此仍依汉人之说。曲:本义为器受物之形。成:当为盛。曲成,即受盛。不遗:不遗失细微。

⑥昼夜之道:指阴阳刚柔之道。《系辞》:“刚柔者。昼夜之象。”方:处所。体,固定形体。
今译:

《易》道与天地等同,所以能包罗天地之道,仰首以观看天文,俯首以察看地理,所以知晓幽明变化的原故。由事物开始返归到事物终结,因而知晓死生的学说。精气聚合而生成物形,游魂(气散)导致(物形)变化。因此可知鬼神的情状。(易)与天地相似,所以不违背(天地的规律)。知道周围万物而以其道成就天下,所以不会有过失。遍行而不停留,顺应天道,知晓性命之理,因而不会忧愁。安居坤土,敦厚而施仁德,故能够爱民。笼罩天地变化而不超过(十二辰),承盛万物而不遗失(细微),通达昼夜变化之道而极其睿知,故(阴阳)神妙变化无一定处所,而易道亦无固定的形体。

--------------------------------------------------------------------------------

(五)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道,善也;成之者,性也。①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这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②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③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④
注释:

①继:秉受,继续。成:生成,成就。性:天性、本性。朱熹曰:“所以发育万物为继‘善’,万物各正其性命为‘成’性。”(《语类》)

②知,智。鲜,少。显,显现。诸,之于。用,功用。鼓,动(解见上“鼓之以雷霆”注)。至,极。

③富有:无所不备。日新:变化不息,日日增新。生生:阴阳相互变化而不穷。成象:生成天象。效法:效地之形。法即形。项安世曰:“古语‘法’皆谓‘形’,《系辞》皆以‘形’对‘象’。”

④极数:穷极蓍策之数。占,筮占。通变:即变通,指变化而通达、趋时而利。阴阳不测:阴阳变化迅速微妙而不可测度。
今泽:

一阴一阳(互变)叫做道,秉受(其道)的,为善;顺成(其道)的,为性。仁者看见(道)的仁便称道为仁,智者看见(道)的智便称道为智。百姓日用(其道)却不知道。所以君子之道已很少见了。显现道的仁德(于外),潜藏道的功用(于内),鼓动万物(生长)而不去与圣人同忧虑,(造就万物)盛德大业(完备)至极呀!富有叫做大业,日新叫做盛德。(阴阳变化)生生不已叫做易,成(天)象为乾,效(地)形为坤,穷极蓍策之数预知未来叫做占,通达变化的叫做事,阴阳(变化)不可测度叫做神。

--------------------------------------------------------------------------------

(六)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①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②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③
注释:

①广:宽广。坤为广。大:盛大。乾为大。御:止。迩:近。正:定。

②专:一本作“塼”,专、塼二者通,此当训为“圜”。《说卦》“乾为圜”即其证。直:刚直。翕:闭合。辟:开。

③配:匹配。变通:变化通达。易简:指“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即易知易从谓易简。至:大。
今译:

这易道宽广呵,盛大呵!要说它远,则无所穷止,要说它近,则宁静而方正,要说天地之间则(万物)具备。这乾,静止时圆圜,运动时开辟。所以广生(万物)。(易道)广(生)大(生)与天地相配合,变化通达与四时相配合,阴阳之义可以与日月相配合,是易道简约的善性与至大的德性相配合。

--------------------------------------------------------------------------------

(七)

子曰:①“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②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③
注释:

①子曰:《系辞》、《文言》所谓“子曰”,乃指孔子,然“子曰”所引是否真为孔子言论,已无从考证。

②知,即智。礼,礼仪。一本作“体”,“礼”、“体”相通。

③存存:常在。《尔雅·释训》:“存存,在也。”阮元曰:“存存,在也。如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也’”。道:所由之路,乾阳为道。义:所处之宜,坤阴为宜。
今译:

孔子说:“易,其道至极!易道,圣人用之增崇其德而广大其业。智慧崇高礼仪谦卑,崇高效法天,卑下效法地。天地设定位置,而易道运行于其中。成物之性常存,(阴阳)道义之门。

--------------------------------------------------------------------------------

百家讲坛记录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但是要营建一个稳定、和谐的幸福家庭,是需要一些智慧和能力的。《易经》中的家人卦,就是专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够治理好家。那么家人卦都说了些什么?古老的《易经》,真的能够帮助我们现代人,处理好家庭的关系吗?
我们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许多家庭都不惜重金用来培养孩子,但独生子女的教育,却越来越成为许多家庭头疼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百家讲坛易经13◇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直有许多争议,古人云:棍棒底下出孝子。在传统社会中,对孩子不仅是严格教育,而且犯了错误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但是现代人认为,那是封建家长制度,对孩子应该是说服教育,绝对不应该打孩子。那么到底应该不应该打孩子呢?让我们继续跟随,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一起来探索:《易经》的奥秘第十三集:易经与家庭。
【月日播出】易经的奥秘(十四)卦的象数理曾仕强主讲人简介:曾仕强先生祖籍福建,生于
年。毕业于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系,获美国杜鲁们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曾仕强先生历任交通大学教授、兴国管理学院校长。现任师范大学教授。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专研方向:《大易管理》《中道管理》《管理大道》《胡雪岩经营管理专题》《三国演义的道理》。
内容简介:我们学习《易经》,一定要把《易经》的象数理三个东西都弄清楚。其实,《易经》中的象、数、理,一直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比如:不成功就成仁,这句话就来自于《易经》中大过卦的卦象,又比如:每当我们拿不定主意,或者忐忑不安的时候,常常会说:心里七上八下的。而这个七上八下,就和《易经》中的数有关系,但是数字七比八小,为什么是七在上八在下呢?《易经》中的理又是什么?学习《易经》,是不是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加智慧?
《易经》本来是来源于自然的,但是由于它艰深难懂,又被一些似懂非懂的人利用来看相算命,于是《易经》不仅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且被打上了的烙樱曾仕强教授认为,只要搞清楚了象,数,理,就可以知道《易经》的奥秘,那么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什么叫象和数呢?
象,就是指卦象,而卦象原本是自然中事物的形象,所以看卦的时候,既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还需要运用《易经》的思维,从正反两个方面考虑问题。那么大过这个卦象,都代表了什么不同的意思?为什么曾教授说,看到大过卦应该喜悦呢?
现在我们知道,象就是卦象,但是同样的卦象,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解释,
同是一个大过卦,它也许是个棺材,那就是死路一条,它也许是一座桥梁,那就是通往成功的道路。所以才有:不成功就成仁的说法。由此可见,我们中国人许多的成语和观念,都是来自《易经》的。那么《易经》中的数,又是在怎样影响着我们中国人的呢?
百家讲坛易经 mp3◇我们还可以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一看七上八下的道理。在《易经》中,奇数为阳,因为阳是扩张的,所以阳是正数、偶数为阴,因为阴是收缩的,所以阴是负数,七是奇数为阳,八是偶数属阴,所以七在上,八在下。七上八下就是这么来的。可见《易经》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无处不在。那么《易经》中,象、数、理中的那个理,又该如何理解呢?
如果说《易经》中的象和数,是变化的现象,那么《易经》中的理就是不变的规律了,而我们学习《易经》,就是要透过变化的现象,掌握那个不变的规律。那么这个不变的规律究竟是什么?学习《易经》是不是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加智慧呢?让我们继续跟随,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一起来探索:《易经》的奥秘第十四集:卦的象数理。
【月日播出】易经的奥秘(十五)超越吉凶曾仕强主讲人简介:曾仕强先生祖籍福建,生于
年。毕业于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系,获美国杜鲁们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曾仕强先生历任交通大学教授、兴国管理学院校长。现任师范大学教授。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专研方向:《大易管理》《中道管理》《管理大道》《胡雪岩经营管理专题》《三国演义的道理》。
内容简介:《易经》的奥妙就在于,运用大自然的规律,贯通掌握人类社会的规律。大自然中月圆则缺,潮起潮落,而人类社会也同样存在着这种物极必反的规律。人生的悲剧就是吉凶悔吝,吉凶悔吝,这个叫做无奈的必然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够跳出吉凶悔吝的必然律,立于不败之地呢?人们常说福祸相依。有很多人热衷于算卦,就是希望能够预知未来,趋吉避凶。那么学习《易经》,是不是可以帮助人们,趋吉避凶呢?
很多人热衷于算卦,就是希望能够预知未来,趋吉避凶。但曾仕强教授指出,按照《易经》的道理,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没有吉和凶的。但是我们在卦象中经常会看到吉,或者凶的字,为什么曾仕强教授却说《易经》是没有吉凶的呢?
《易经》的奥妙就在于,运用大自然中的规律,来贯通掌握人类社会的规律。大自然中月圆则缺,潮起潮落,而人生的悲剧,也在吉凶悔吝中,无奈地重复着,那么是否有什么办法,能够跳出这种无奈的重复呢?
尽管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吉凶,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还是希望能够:趋吉避凶。所以中国人考虑事情比较长远,俗话说,出远门的时候,一定要饱带干粮,暖带衣,就是说不能只看眼前,而要防患于未然。那么学习《易经》,是不是可以帮助我们趋吉避凶呢?
《易经》告诉我们,要想趋吉避凶,就要跳出吉凶悔吝的必然律,做到后悔在先。当我们取得成就的时候,就要想到,不能得意忘形,要尊重别人。当我们获得财富的时候,就要想到,不能丢掉勤俭的好传统,要尽力去帮助别人。那么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在《易经》的个卦中,有个卦里的爻辞,都是有吉有凶的,只有一个谦卦,所有的爻辞都是吉,没有凶,所以按照谦卦去做,不仅可以趋吉避凶,而且可以超越吉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那么谦卦是一个什么样的卦?又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什么重要的启示呢?

求【吉凶吝悔,可不败矣】的注释和出处

周易是群经之首,是中国正统学术文化的源头;同时周易也是卜筮之书,是中国正宗神秘的占卜文化或谓之预测文化的集大成者。由于周易兼具学术与神秘的双重属性,可谓功用非凡,因而自古以来学易、研易、解易、用易者甚众。不过易经的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蔚然可观,加之言辞古奥,命意神秘,因而想要理解易经真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话又说回来,周易也未必如想象的那么难学。简单地讲,周易的思想可以用吉凶悔吝四个字来概括。
什么是吉?吉就是利人利己,相得益彰。顺天命——顺应自然规律,应人心——符合人民意愿,因而处处顺利,可以成功业、致吉祥。
什么是凶?吉就是损人损己,相互剥夺。逆天命——违反自然规律,拂人心——不符合人民意愿,因而处处碰壁,可以毁基业、致凶险。
什么是悔?悔就是后悔的意思。俗话常说“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地方。”这样的说法对不对呢?站在周易的角度,这样的观点是不对的,因为周易是主张后悔的。后悔就意味着自我反省与调整,因而也就可以回归中道正途,于是就可以获得吉祥了。乾卦之“上九:亢龙有悔。”至于“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这便是由悔而获吉的例子呢。
什么是吝?吝就是吝啬、小气的意思。周易中所谓的吝,不单单是指一种财务上的过度紧缩,更是指一种心胸气度上的狭隘、骄傲与封闭,尤其是听不进他人正确的意见。因而一个吝字,常常让人渐渐偏离正轨,以至于步入险途了。《论语�6�1泰伯》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按照周易之内在的逻辑结构,悔吝和吉凶是一对因果关系,由悔而能生吉,由吝而能致凶。其实如果我们进一步浓缩了来讲,周易的主旨就是一个悔字。 语出《易经系辞上传》 第二章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 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悔吝者,忧郁之象也”。悔,后悔;吝,心上有事放不下,有包袱,进而举棋不定等等,从而呈现忧虞之象。这些象都可以在六爻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得位、居中,就吉;不得位,就可能有忧虞之象;又不得位,又不居中,且其中阴阳组合又有诸多麻烦,那就可能呈凶象。 要视情况而定,不同的情景两个字的轻重不同,比如求财就是悔轻吝重,求官则相反。

易经。吉凶悔吝。 悔 吝 ,哪个程度轻点啊?哪个重点啊?

《易经 系辞上传》 第二章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 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悔吝者,忧郁之象也”。悔,后悔;吝,心上有事放不下,有包袱,进而举棋不定等等,从而呈现忧虞之象。这些象都可以在六爻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得位、居中,就吉;不得位,就可能有忧虞之象;又不得位,又不居中,且其中阴阳组合又有诸多麻烦,那就可能呈凶象。
要视情况而定,不同的情景两个字的轻重不同,比如求财就是悔轻吝重,求官则相反。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