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吉凶详解,六十四卦图解卦象卦意
如何用六十四卦判断吉凶所属房纷份?如何区别以上卦为主还是以下卦为主...
我的理解:诗经共三百零五篇,或是赞美,或是讽刺,各有不同语言风格;易经八卦分出六十四卦,有的是吉,有的是凶,各有不同的符号图案。 这应该是
易经六十四卦怎么卜卦
易经占卜的方式有很多:
最常见的起卦方法有金钱卦,需要三枚铜钱,每抛出一次成为一爻,抛出六次就成为一个卦,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实用,而且起卦,立卦,解卦都有一定的程式,笔者经常用这种方法起卦,卦象结果也相对度比较高。
还有六枚铜钱起卦法、抽签起卦法,筷子起卦法,数字起卦法,物象起卦法……等等
易经起卦不是重点,只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准确起卦,过程中没有错误,一般卦象都会,关键是在于解卦和分析卦象,有经验的占卜师才能分析出正确的结果。
如何理性看待《周易》中的卦辞与爻辞隐藏着的吉凶祸福信息?
当人们心中有疑惑时总希望提时知道吉凶,从而让自己心里得到安定或是以此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在《周易》的卦辞与爻辞中就隐藏着关于吉凶祸福的信息。
六十四卦中,第一卦为乾卦,其卦辞为元亨利贞,其中亨利就有吉的意思。六十四卦众卦辞和爻辞中对吉凶所下的断语可分为九个等级,按从吉到凶的排列依次是:吉、亨、利、无咎、悔、吝、厉、咎、凶。
卦辞与爻辞吉凶图解
吉凶详解
“吉”是吉利、祥和;“亨”是畅通、顺利;“利”是合适、有益;“无咎”是无功也无过;“悔”是指小过错,但是犯错的人能及时反省;“吝”也有过错的意思,但是犯错的人因为不知反省与羞愧,“厉”是危险,但吉凶未定,要深思熟虑,方能逃过劫难;“咎”是指出了不小的闪失,要承担责任;“凶”是凶险,极度危险的意思。
在这些对于吉凶的断语中,有不少是可以靠人为来改变的。比如说“悔”、“吝”,两个是介于吉与凶之间的,都偏向于“凶”,然而两者之间因为犯错后的意识不同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悔”为办错事后后悔了,但及时地反思了自己,从而使凶向吉转变;而“吝”是办错事后还不知道后悔,没有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变得更凶。所以,当一个人-旦陷入“悔,或“吝”这种介于吉与凶之间的状态时,要及时地悬崖勒马,从而明哲保身或化险为夷。
没有绝对的吉凶
从阴阳学说的角度来看,《周易》每卦分阴爻和阳爻,即柔爻和刚爻,当刚盛柔弱时则吉,当柔盛阴弱时则凶。然而吉与凶是不可避免的,就如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安逸或居大忧患中,有得必会有失,有吉必会凶。既然吉凶难料,那么一个人在遇到烦心事时想超脱世外,就要练就自己处变不惊的心态。
吉凶不是绝对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一件事情对于甲来说可能是很好的一件事,而对乙来说可能就是很棘手的一件事。孔子在研究《周易》时说:世界上的事物从来就不是绝对的,没有绝对的吉凶、善恶、是非和好坏。对于同种事物,吉凶也同时存在,就如一盘食物,因人和人之间的口味不同,对甲来说是美味佳肴,对乙来说却难以下咽。
易经为什么是64卦
易经是由八卦衍变而来,而八卦两两排列组合就是8x8=64卦
64卦每一卦都是天地万物或人生事项的一个场景,并提供了在每一个场景下的应对方案
例如:第一卦乾为天卦,教导人们要自强不息,借喻天道运行不息,人们要生生不息,开拓创新。第15卦谦卦,教导人们要谦虚低调才能避免灾祸,并且可以让自己越来越厚重和强大。
易经每一卦都有积极意义,只要发现其中的道理都可以对人生有好的作用。
易经六十四卦白话讲解
易经六十四卦是《未济卦》,原文和白话讲解如下:
原文: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白话:《未济卦》象征事未完成:经过努力可以得到亨通;小狐狸渡河快到对岸了,却浸湿了尾巴,则没有什么吉利。
原文:《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白话:《象辞》说:《未济卦》的卦象是坎(水)下离(火)上,为火在水上之表象。火在水上,大火燃烧,水波浩浩,水火相对相克,象征着未完成;君子此时要明辨各种事物,看到事物的本质,努力使事物的变化趋向好的方面,这样做则万事可成。
原文:初六,濡其尾,吝。
白话:初六,小狐狸渡河时被水浸湿了尾巴,会有麻烦。
原文:《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白话:《象辞》说:“小狐狸渡河时被水浸湿了尾巴”,说明其自不量力,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使多大的气力,急躁冒进,结果招致麻烦。
原文:九二,曳其轮,贞吉。
白话:九二,向后拖拉车轮,使车不快进,坚守正道可以得到吉祥。
原文:《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白话:《象辞》说:九二爻之所以可获吉祥,是因其恃中不移,端正不偏倚,有所节制,这样行事必获吉祥。
原文: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白话:六三,事情未完成,急躁冒进去远行,有凶险,但有利于渡过大河急流。
原文:《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白话:《象辞》说:“事情未完成,急躁冒进去远行,有凶险”,说明此时所处的位置不当。
原文: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白话:九四,坚守正道可获吉祥,悔恨会消失;以雷霆万钧之势征讨鬼方国,经过三年的激烈战斗终于得到了胜利,被封为一个大国的诸侯。
原文:《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白话:《象辞》说:“坚守正道可获吉祥,悔恨会消失”,说明实现了建功立业的志向。
原文: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白话:六五,坚守正道或获吉祥,没有什么悔恨;这是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辉,有诚实守信的德行可以获得吉祥。
原文:《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白话:《象辞》说:“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辉”,说明此时正在事情即将成功的关键时刻,应该具有诚实守信、光明正大的美德,才能获得成功,光焕发,得到吉祥。
原文: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白话:上九,满怀信心,充分信任众人,这时可以安闲自得地饮酒作乐,没有什么灾祸;纵情滥饮,被酒淋湿了头,则说明过分信任他人,将会损害君子的正道。
原文:《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白话:《象辞》说:“纵情滥饮,被酒淋湿了头”,这样喝得醉醺醺的,就会误了大事,就有灭顶之灾,这是放纵自己没有节制的结果。
扩展资料:
《易经》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成书背景: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
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六十四卦的象意是什么呢?
卦六十四卦象意 乾宫八卦象意乾为天:天外有天。万里无云的天,九重天。泽天决:天上云层之上看不到的水气,或称为天河决口涌出的天水。火天大有:远在云层之外太阳。雷天大壮:云层之上的雷,只闻雷声不见闪电。风天小畜:云层之上高远处的风,而地面上感觉不到风。水天需:天河、银河。山天大畜:天上象山状的云。地天泰:天上的尘埃,随水降落于大地。 兑宫八卦象意天泽履:天下有水。空中的云,云行雨施尚未下落的阶段。兑为泽:兑卦是静态的水,所以叫泽。重兑是水不停下落的象。火泽睽:下兑为大海,上离为太阳,睽就是大海日出象。太海咬缠着太阳,太阳灼烧着大海,相互搏斗,故睽卦有争吵意。雷泽归妹:天上打雷,空中下雨。风泽中孚:海上生风,水中行船。水泽节:水连续不断的从出水口流出。山泽损:露出海面的山,即海岛。地泽临:水面上有土,形成沼泽。 天火同人:天空中的太阳。泽火革:海水下面的火的活动。离为火:一片火,太阳。雷火丰:打雷闪电交加。风火家人:火木风三者的关系。有木生火,火借风势。水火既济:流水下的火,形成温泉。山火贲:山中火的活动,未爆发的火山。地火明夷:地下火的活动,也指太阳在大的另一方,未升起。 震宫八卦象意天雷无妄:天空中云层的雷,动地而不惊天。泽雷随:下雨中打雷,雷在雨下。火雷噬嗑:电闪雷鸣。震为雷:震卦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是宇宙起源的动力。风雷益:震卦的力量向外发射,巽是力量的运行方向。水雷屯:水向下落的象意。山雷颐:山中的震动,山外有感觉。地雷复:地中的雷,地心的震动,复指两次才能到达地表,第一次地表无感觉。 巽宫八卦的象意天风媾:天空中的风,巽在下,故天变化先通过风的变化显示。泽风大过:大海中的风,表面平静。火风鼎:太阳风,后天形成太阳后,能量的发散,也指火下有风吹。雷风恒:震为能量的源,巽为能量的传播,宇宙形成后,能量向内传播的象意。巽为风:巽为能量的传播,波动传播,象风。水风井:坎为流水,象河流,巽为能量传播,河流表面就象有旋涡。山风蛊:山中有风,山中有能量传播。地风升:风行地下,能量在地中传播。 坎宫八卦的象意天水讼:天西行,水东流;天高水低。泽水困:流动水进入水库,困。火水未济:火炎上水润下,越行越远。雷水解:河流中的能量震动,雷电击中河流。风水涣:河流上有能量经过,一般在河道弯曲处。坎为水:河水下泄。山水蒙:山上流下的水,山边的泉水。地水师:地中水,师是会聚意,地中水要流到地面,就要不断积聚。 艮宫八卦象意天山遁:天空下的高山。泽上咸:山上的下雨,山的水池。火山旅:山上日出,火山喷发。雷山小过:山上打雷,山上有能量产生。风山渐:山顶风吹过。水山蹇:山后水流。艮为山:山连山,一山更比一山高。地山谦:山上可耕地。 坤宫八卦的象意天地否:天高地广,天地不交。泽地萃:地上有水积聚,水草地。火地晋:太阳不为人觉察的从地平线升起,也指火后余烬。雷地豫:平地一声雷。风地观:风行大地。水地比:地面平行的两条河,比相邻意。山地剥:山下可耕地。坤为地:大地,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