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五行怎样相生相克的
五德是哪五个?
金、木、水、火、土五行。
五德终始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之历史观念,与天下的空间观念构成中国文化重要成分。“五德”是指五行中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周而复始之循环运转。甚至其后中国的一切信仰和方技,都多少受这种学说的影响。
缘起
五德终始说起源于邹衍以前儒家之五行说。中国在战国时期后期,齐国思想家邹衍鼓吹按五行运行规律解释王朝更替。
五行是构成万物之五种原素,即金、木、水、火、土。其要点为某王朝因得天授五行中一德,“受命”于天而成为天子。
而当其德衰微,无法继续统治时,便会有王朝具五行中排序下一德取代,“革命”于天而重新受命。当时儒者认为一年之中,五行轮流当盛,例如春时“盛德在木”,夏时“盛德在火”等。
后来,自明太祖朱元璋始的皇朝最高统治者常常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当中所谓“承运”就是意味五德终始说之“德”运。
扩展资料:
发展
从此历次改朝换代皆采用相生说加秦水:
太昊木→ 炎帝火→ 黄帝土→ 少昊金→ 颛顼水→ 帝喾木→ 唐火→ 虞土→ 夏金→ 商水→ 周木〈相生之说〉;
→ 秦水〈以周为火相胜之说〉→ 汉〈张苍以汉水胜周火、贾谊公孙臣以汉土胜秦水〉光武始正火德(火,午祖戌腊)→ 曹魏(土,未祖丑腊)→ 晋(金)→ 宋水→ 齐木→ 梁火→ 陈土| 北魏(水,继西晋金);
→ 北周(木)→ 隋(火)→ 唐(土,服饰黄,旗帜赤,戌祖辰腊→ 后唐土→ 后晋(金)→ 后汉(水)→ 后周(木)→ 宋(火,色尚红,午祖戌腊)。
请简要说一下阴阳家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为何意
我觉得这不是星座性的问题`而是性格`脾气的问题`
你可以试试送她一些小礼物`依你的好朋友的性格而定`
还有就是比较普遍但是也还是比较有用的方法`就是写信道歉`比较有诚意的那种`
要是还不行的话`就直接和他说明白了`
说你真的不想放弃你们之间的那种友谊`
以前都是我的不好
对不起`
希望你可以原谅我`说些好话`
我想你的朋友不会那么心狠`应该会原谅你的`
五德始终是谁提出的
五德终始,亦称五德转移。
古代以五行生克原理解释王朝兴废更替的历史理论。
一、五行相克的五德终始说。
邹衍,(约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年),战国末期齐国人(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街道郝庄村),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创始人。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邹衍“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
认为土、木、金、火、水五德相克,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循环不已。历代王朝各占一德,每一王朝兴起时克服代表前一德的王朝,衰落时被代表后一德的王朝取代。每一德兴盛时,天必显现某种征兆以示下民。代表该德而兴的帝王便依天的示意,制定符合该德性质的政事、服色等制度。
据说“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效法)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吕氏春秋·应同》)其中所说黄帝、夏、商、周制度依据五行性质而定,系出于虚构。秦统国后,齐人奏“终始五德之运”,“始皇采用之”(《史记·封禅书》),实行了水德制度。
二、五行相生的五德转移说。
刘歆(前50年-23年),字子骏,后改名刘秀,京兆郡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西汉宗室大臣、经学家,楚元王刘交五世孙,经学家刘向的儿子。
刘歆认为五行顺序是木、火、土、金、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不已。历史上每一王朝代表的一行为前一王朝代表的一行所生。《三统历》由此说出发,以木德配太昊,以火德配炎帝,以土德配黄帝,以金德配少昊,以水德配颛顼;又以木德配帝喾,以火德配唐尧,以土德配虞帝,以金德配夏禹,以水德配商汤(《汉书·律历志》)。
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
【答案】晋(金德)
【解释】五德之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
“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
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皇朝兴衰作解释。后来,皇朝的最高统治者常常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当中所谓“承运”就是意味着五德终始说的“德”运。
邹衍说“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由于黑色属于水,所以秦朝崇尚黑色。《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按照邹衍的说法,五行代表的五种德性是以相克的关系传递的,后世也有人提出五行相生的说法来解释五德终始。
汉代起初在汉高祖刘邦时,张苍认为秦国祚太短且暴虐无道,不属于正统朝代。应该由汉朝接替周朝的火德,所以汉朝之正朔应为水德。到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朝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了这种说法,从此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了这种说法。因此汉朝有时也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炎刘”。
在王莽篡汉之前,一般采用五行相克说。交替顺序为:
虞(土)→夏(木)→商(金)→周(火)→秦(水)→汉(土)。
王莽篡汉后为了证明其政权的合法性,采用了刘向父子的五行相生说,并修改汉朝以前诸朝代的德性,交替顺序为: 虞(土)→夏(金)→商(水)→周(木)→汉(火);
一直到元代皆采此说:
汉(火)→曹魏(土)→晋(金)→北魏(水)→北周(木)→隋(火)→唐(土)→ 后梁(金)→后汉(水)→后周(木)→宋(火)→金(土)→元(金)
自元之后,又变为相克说:
元(金)→明(火)→清(水)
自秦汉直至宋辽金时代,五德终始说一直是历代王朝阐释其政权合法性的基本理论框架。“故自秦推五胜,以水德自名,由汉以来,有国者未始不由于此说”。但宋金以后,沿袭千余年的五运说最终被逐出儒家文化的主流而趋于消亡。
五行相生相克法则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相生含义:木生火,是因为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火生土,是因为火灼热,所以能够焚烧木,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灰即土,所以火生土.土生金,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依附着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所以土生金.金生水,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金靠水生,销锻金也可变为水,所以金生水.水生木,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所以水生木.五行相克含义:是因为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五行生克制化宜忌: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强金得水,方挫其锋.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为砍折.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变.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济.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强火得土,方止其焰.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见销熔.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能生火,火多木焚.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水能生木,木多水缩;强水得木,方泄其势.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不熄灭.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土能生金,金多土变;强土得金,方制其壅.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为淤塞.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木:木旺得金,方成栋梁.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强木得火,方化其顽.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为倾陷.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是什么?
世界上很多物质都可以根据属性划分为金、木、水、火、土,吃的食物是这样,身体的各部分也是这样。五行物质之间存在这广义上的相生相克的关系,养生需要从这五种物质之间的生克关系推演到我们的生活,达到养生的目的。
五行学说认为,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这种联系又促进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相生,含有互相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含有互相制约、克制和抑制的意思。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木生火: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
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
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黄金;
金生水:因为金若被烈火燃烧,便溶为液体,液体属水;水要依靠铁器来开导疏通;
水生木:因为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众胜寡,故水胜火也;因为火遇水便熄灭。
精胜坚,故火胜金;因为烈火能溶解金属。
刚胜柔,故金胜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
专胜散,故木胜土;因为树根苗的力量强大,能突破土的障碍。
实胜虚,故土胜水也;因为土能防水。
相生相克,象阴阳一样,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中的平衡与协调。没有相生就没有相克,没有相克,就没有相生,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互相为用的关系推动和维持事物的正常生长、发展和变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而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类经图翼》)
亢乘与反侮
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失常,则事物的协调性便遭到了破坏,从而出现反常的变化现象,在自然界则表现为自然灾害,在人体则表现为疾病。
五行之间的反常现象,主要是“亢乘”和“反侮”。
亢乘,物盛极为亢太过。凡事物亢极则乘。乘,乘虚侵袭,强而欺弱,相克太过。
反侮,五行中并不只存在着顺克,有时也会出现逆克,如旺克衰,强克弱的现象。如:土旺木衰,木受土克;木旺金衰,金受木克;水衰火旺,水受火克;土衰水旺,土受水克;金旺火衰,火受金克,这种逆克,叫反克也称反侮。反侮,反过来欺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