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命理专业术语,四柱八字分析

八字术语!

你这个不属于八字术语的,看你上面所提所写像是三世书,这些不符合四柱命理预测的,你是不是想考验别人或者是糊弄人的,四柱预测是相互制克所产生原理的,不是你所说的那样

算命的一些术语

呵呵!
是有点!
1. 什么是生辰八字
生辰八字或者说八字,其实是周易术语四柱的另一种说法。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表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时等。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所以算命又称“测八字”。依照天干、地支沂涵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的关系,推测人的体咎祸福。不过我们在这里要讲的不是如何“测八字”,而是如何算八字。
四柱八字排立
四柱以指一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柱排立是指找出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主要分四步进行。
排年柱
年柱, 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干支来表示. 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 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 如某人阳历2000年2月4日22点17分生, 由于阴历2000年交立春是阳历2000年2月4日20点32分, 因此此人的年柱为2000年之庚辰,而非1999年之已卯.
排月柱
月柱, 即用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 而是以节令为准, 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 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一月 寅月 二月 卯月 三月 辰月 四月 巳月
从立春到惊蛰 从惊蛰到清明 从清明到立夏 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 午月 六月 未月 七月 申月 八月 酉月
从芒种到小暑 从小暑到立秋 从立秋到白露 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 戌月 十月 亥月 十一月 子月 十二月 丑月
从寒露到立冬 从立冬到大雪 从大雪到小寒 从小寒到立春
节令含义:
正月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 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 天气将回暖, 万物将更新, 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 立春是公历的2月4日或5日.
二月惊蛰: 春雷开始轰鸣, 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 过冬的虫卵快要孵化了, 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 气温升高. 惊蛰是公历的3月6日或7日.
三月清明: 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 草木萌动, 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清明是公历的4月5日或6日.
四月立夏: 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 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 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了. 立夏是公历的5月6日或7日.
五月芒种: "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 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候, 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 芒种是公历的6月6日或7日.
六月小暑: 这个节气表示已进入暑天, 炎热逼人, 小暑是公历的7月7日或8日.
七月立秋: 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 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 立秋是公历的8月8日或9日.
八月白露: 这个节气表示天气更凉, 空气中的水气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 白露是公历的9月8日或9日.
九月寒露: 这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 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 寒露是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
十月立冬: 这个节气表示清爽的秋天将过, 寒冷的冬天开始, 立冬是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
十一月大雪: 这个节气表示降雪来得较大, 大雪是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
十二月小寒: 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 会有霜冻, 小寒是公历的1月5日或6日.
以下是年上起月表.
月/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
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六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七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八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九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十月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冬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腊月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排日柱
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 我国干支记日从未间断. 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长的记日法.
日柱, 即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 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 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
另外,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 即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 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 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
排时柱
时柱, 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 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
子时: 23点 --凌晨1 丑时: 1 点 --凌晨3
寅时: 3 点 --凌晨5 卯时: 5 点 --凌晨7
辰时: 7 点 --上午9 巳时: 9 点 --上午11
午时: 11点 --上午13 未时: 13点 --上午15
申时: 15点 --上午17 酉时: 17点 --上午19
戌时: 19点 --晚上21 亥时: 21点 --晚上23
日上起时表:
时/日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
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丑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巳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亥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拿我的一位朋友举例:朋友生于1984年8月27日,此年为甲子年(书中查到);按照立月柱歌诀可知:他的年天干为甲,所以月以丙为首,所以他的立月柱为,癸酉;相应的他的日柱为癸巳(书中查到);而他的时立柱根据时立柱歌诀得知:癸巳为日干时,以壬配子时,所以时柱应为戊辰。这样就排出了他的生辰八字:“甲子 癸酉 癸巳 戊辰”。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希望,宝宝一出生,就有了个准确的时间,年月日时,即古人常说的生辰八字,这八个字包含了一个人出生时的天体运行的基本状态,也蕴含了一个人今后的命运。
要得到正确的出生时间,白天以日晷仪测量最准。钟表时间是人为的平均时和地区标准时,必须依节气(太阳黄经)计算“真太阳时差”与依出生地计算“地方经度时差”,才能得到真正的出生天文时间。
推夜子时法(妥否?):
夜子时,与正子时不同,推法亦稍异。查子时之时间,由夜间十一点钟开始,至一点钟为止。在夜十一点至十二点之间生人者,乃是夜子时。是时为今夜之子时,乃属于今日之内。十二点钟后,属明日。所谓夜子时者,乃今日之夜,非明日之早。正子时者,乃明日之早,非今日之夜也。一时有两点钟,前一点钟是夜子,后一点钟是正子。遁干之法,与日上起时法,稍有区别。必须于遁得亥时之后,再加遁一位也。
例:假如丙午年,庚寅月,乙丑日,十一点钟后,十二点钟前,夜子时生。歌诀云:乙庚丙作初。是乙日子时(正子)遁丙子,依次顺数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夜子时须即戊子也。
《克择讲义》:每午后十一点五十九分五十九秒五十九微为夜子,属阴; 就是上四刻,原作现日之额。若超过十二点起至一点内止,则是早子明日,作下四刻,属阳,万年不易。
自古至今甲己日起甲子时,夜子原起甲子相同,加注夜子可也

八字术语什么叫官星,建禄,羊刃,将星

见人数属于就是实在意义不大,八字十神,以及神煞。这里的官星女命指丈夫,古人叫“官人”
建禄,羊刃相差一位。如丁火见巳为羊刃,见午为见禄。将星,华盖,孤辰,红鸾。均是神煞!

八字命理 喜印喜劫是什么意思,请用通俗语言解释,专业术语不懂!感谢!

尽信书不如无书,命运是会变化的,不已人的意志为转移,计划赶不上变化就是这个道理

算命基础术语对懂行的人是怎么理解的?

任何的历经千年的系统知识,都是经过了不断的调整和人为的臆测改变。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不管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的所谓关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当然也未必完全对,对一个想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来说找出本源,知道因果方是从业大道。所以我反对以上来就讲天人感应,阴阳五行。

某位科学斗士说算命的基础知识是易经,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毕竟我不是清华毕业的。他还说明清的皇帝喜欢算命信命,并举了溥仪的例子。清朝我真不知道,溥仪这般稚龄亡国的君主大抵是没有受过什么良好的教育的。但是您自己穿越到明朝然后给天子算命试试看,不判你个妖言斩立决才怪。

干支的本意及来源从现在公开已经认证的文献上湮灭了(传说我就不说了,怕被科学斗士们挂人)。小时记得看过郭沫若先生的书,他对干支的来源有自己的描述,不谈对不对,但是很好玩。例如:他说十二支中有两个子,寅也是子,这个和现在算命的某些流派中的早晚子到有点像。

干支的运用最多的在记录时间。

上古的纪年是按照天子来的。例如:尚书中提到的太甲元年,太甲就是商朝的一个天子。后来春秋了,大家都称王了,天子太多,这个纪年就乱了。

当时就提出了木星纪年,因为木星十二年一个轮回。这就有地支的用武之地。但是木星纪年并不是现在的地支名字。例如:寅在木星纪年中称为玄(木号)。

但是木星走的不准啊,所以大家又创造了一颗虚拟星星叫太岁,然后也是十二年一轮回。但是这个星图中的十二支也不是现在的名字,例如寅叫做摄提格什么的(我有点忘了)。

在纪年中干支的名字到了汉代也没有统一。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淮南子的天文训和史记的历书。这里面对干支的名字有详细的解释。

我个人觉得太岁纪年法其实十二支就足够表达了,我至今不明白为什么太初历中要在地支纪年前加上天干形成60年一个轮回,也许是受到干支纪日的影响。

总结一下,年的干支代表了太岁星星在周天的位置。

怎么会有十二个月呢?是因为北斗星的关系。上古的时候,方士发现北斗星的柄大约一年环绕天极一圈(一周天),所以呢就按照岁星的方法分了十二分,每份30天,一年360天。当时称为十二辰,也就是现在的十二支。应该在春秋早期就有了。史记中是这样说的。这个就是月建

但是当时每个月的范围是根据月亮的圆缺来制定的这个是望朔定月。这就有问题了,北斗是30天一个月,望朔是29天半一个月。有差额,出现的年和岁的不同。(古代年是指十二个望朔月,岁是指回归年)。所以当时的司天官员想出了一个叫闰月的东西。但是闰月算命不方便啊。所以唐代的李虚中先生抛弃了望朔月的方法,把十二节气对应累星次的做做法来月建。例如冬至对应星纪丑宫。按照四令(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硬生生把一个回归年分成了十二等分),并加上了天干,这就是现在算命中用的最多的干支纪月。

总结一下月的干支是代表北斗星的柄的位置。

时间的记录在上古是相当混乱的,左转中记载一天有十个时辰,淮南子记载在古代一天有15个时辰,每个时辰还分为三刻。但是根据吴越春秋的记载大约在先秦的时候已经有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了情况了。经过曹魏的杜预进一步规范,最终在南齐的天文训中出现的干支表达时间的系统。而杜预大抵也是受了八风系统和日的干支系统的影响而归纳的干支计时。不管是如何计时的,用太阳的日周来划分时辰是所有计时系统的基本思想。用日中在定一天的中心线也是所有计时系统的基本思想。

总结:时间的干支代表着太阳在周天的方位。

干支纪日的开始时间已经不可考了。

我曾经问过前辈干支纪日的是怎来的,怎么演化的,代表着什么意思?他们的回答是干支是神人(好像是九天玄女)教授黄帝的,自有历法流传至今,演绎人类命运,从来没有中断过。当然这个回答是不严谨的,我也没有查到相关传说。

现今的文物鉴定中,干支纪日至少出现在商朝早期,并且国家天文台已经倒推到西周中期,发现这60甲子的干支纪日从来没有中断过,也没有变化过,一直到现在2017年。(我是听佩服这些科学家的,因为这个事情也太无聊了,我至少静不下心来做)。

总结:干支纪日,理论上代表人类演绎,实际也不知道代表什么。

干支纪年在西汉中后期,收到干支纪日的影响而出现。

干支纪月出现在唐中后期,收到干支纪日的影响而出现。

干支计时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收到干支纪日的影响而出现。

干支纪日出现时间未知(至少4000年以上),怎么出现未知。

好的,现在是讨论秘密的时间

1.干支纪日是怎么来的?

下面有个答案是计数用的,那位答主也太小看夏商周文明了的数学了,当时已经有计数了,天子是吃饱了撑才舍弃数字,用一个60天一个循环的甲子来纪日,这多容易出错啊?

中国的文献浩如烟海,任何系统的出现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干支纪日却莫名其妙的出现在甲骨文上,成熟、有序、老练,如同它的载体甲骨文一般的(甲骨文代表的汉字也是莫名其妙的出现的,至少考古上没有渐进的证据,话说人也是莫名其妙出现的,考古上也是没哟渐进的证据)。

难道真是一个叫九天玄女的外星人带来的?

2.干支纪日代表着什么?天干地支的最初运用就是在纪日上。而纪日的意义如同干支汉字本身的意义一般似乎刻意被隐藏了。说文只是千年后的穿凿附会而已,时间已经过了千年怎么作准。

3.既然干支的意义已经不明确了,为什么历朝历代都不遗余力的把它传承下来?不管如何王纲解纽,哪怕五胡乱华,五代十国也从来没有出错过。这是为什么?似乎干支纪日很重要哦。

4.既然干支纪日得到历代朝廷的维持,但是为什么朝廷在民间刻意淡化干支纪日?大家知道至少赵宋开始,民间的日期一般用望朔月的初一,初二这样的记录。也就是今天的农历纪日。如知乎上有三十年前开始学习玄学的同行,一定会在入行后背诵农历和干支的换算口诀。感谢电脑,现在有万年历了,否则我在知乎的同行至少少一半。问题来了,既然朝廷在不遗余力的维护干支纪日,为什么还要在民间用农历纪日。

请帮我解释一下这些算命的术语

庚 壬 癸是属天干,天干有十个,地支有12个
在五行中,庚属金——斧钺之金;壬属水——江河之水,癸属水——雨露之水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