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穿蓝裤衩,本命年穿什么颜色的内裤

2021年本命年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好

本命年是一个汉语词语,旧为五行数命回归之年,即60年一本命年,现指是十二年一遇的农历属相所在的年份,俗称属相年。
在汉族传统习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年份 。“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的民谣是关于本命年不甚吉利的最好写照。
故汉族民间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槛儿年”,即度过本命年如同迈进一道槛儿一样。
每到本命年时,汉族北方各地,不论大人小孩均需系上红腰带,俗称“扎红”,小孩还要穿红背心、红裤衩,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每逢春节,市场上到处有出售“吉祥带”“吉祥结”的红黄绸带,本命年的人们将之系在腰间、手腕上,也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但是,不是所有人在本命年都适合“穿红”或者“扎红”。
1901年:辛丑年 1913年:癸丑年
1925年:乙丑年 1937年:丁丑年
1949年:己丑年 1961年:辛丑年
1973年:癸丑年 1985年:乙丑年
1997年:丁丑年 2009年:己丑年
2021年:辛丑年
古代纪年是天干地支纪年法,跟丑组合的天干有:乙、丁、己、辛、癸5个阴性天干。
乙:五行为木
丁:五行为火
己:五行为土
辛:五行为金
癸:五行为水
地支丑:五行为土。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木生火,火生土;火克金,水克火;就可以得出:出生在辛年和癸年的人,就不适合穿红色。

本命年穿内裤有讲究吗?

本命年穿红内衣、红裤衩系红腰带,是中国民间讲究的“趋吉避邪”的风俗习惯。
何谓“本命年”呢?是指一个人的年龄在十二岁、二十四岁、三十六岁、四十八岁、六十岁……。中国的历史记载,十天干加十二地支形成六十甲子,每一年就有一位”岁神”轮值,当值的岁神就是“年太岁”。 如2004年为“甲申年” ,太岁星君是方公,与太岁同生肖就犯了凶星煞神,凡属猴的人今年即为本命年。
关于“本命年”之说,早在西汉年间就有了,一直相传至今。“本命年” 在各地的认识和趋避方法略有不同,其饰物也形形色色,除常用的红内衣、红裤衩和红腰带之外,还有红披肩、红挂件、红手套、红围巾、红线圈、红项圈、红线坠等等,但主要作用及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避邪” 。
中国人“崇红” ,即崇尚红色。在人们的心目中,红色是一种具有强烈生命意义的色。比如,人们过年要帖春联、红窗花、挂红灯笼等等。
周易是中国的一部经典著作。红色属周易八卦中的“离卦” ,离代表光明,五行属火。按阴阳论红色为阳,如太阳一般,所到之处黑暗邪恶尽灭。从命理学家的观点论,“本命年”之数皆为阴数,用红色调整霉运是其简单易行的手段之一,当然还有很多方法,在此不多赘谈。
红色是个很吉祥喜气的颜色,所以不管本命年是否有封建之嫌,人们还是很乐意在本命年买些代表传统的红色商品,在一片红色希望中满怀希望,希望一年中顺顺利利,好运当头。
在“本命年”的人要穿红带朱,它表达了人们的生命意识,并寄希望于以红色来杀伤邪恶,驱除霉运。

有个人告诉我本命年要穿蓝色内裤,这是为什么呢?

只听说过本命年穿红内衣

本命年的穿着有讲究吗?

你到这里看,很详细
http://baike.baidu.com/view/23685.htm?fr=ala0_1_1

本命年穿红内裤有什么好处?拜托了各位 谢谢

本命年不一定非要穿红内裤,不穿既没有什么坏处,穿了也没什么好处。至于穿红内裤或是红内衣等都是民间的一种说法,认为本命年对自己不吉利,认为穿上红色的内衣或内裤可以避邪,由此产生了,人们一到本命年就要穿一件红色的衣裤,其实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本命年红内裤自己买还是别人送好

本命年红内裤别人送比较好。
本命年红色必须别人买,有这个说法。
1、在民间关于本命年穿红的衣物,是不能自己买的,需要别人送才行,而且据说是的作用最强,但是有些红色的物件是比较私密的东西,就不要求是一定要了。
2、本命年的红色一般是由自己的亲人或者是朋友送,小时候是父母送,长到了爱人送或者是自己的岳父岳母、老丈人丈母娘送也可以,若是单身的话,自己的亲密朋友也是可以的。
3、至于为何是是红色,这是因为中国在历史的长河上都对大红色情有独钟,红色在国人眼里是具有和喜庆的作用的,因此你会看见很多人买了新车也是喜欢挂一串红绳,也是保平安的。
二、本命年红内裤只能谁买
亲人朋友都可以。
1、本命年很多人都比较喜欢穿红色内裤来转运,这个红色内裤不管是自己的亲人送还是朋友送都是可以的。
2、但是要注意的是,送红色内裤的人不能和被送人的生肖相冲,比如属相牛的人今年是本命年年,那么最好是由属相鼠、鸡、猴的人送,因为这三个属相和属牛人相合,能给他们带来好运。
3、特别提出来的是,若是属龙、马、羊、狗、兔的人都不能给属相牛送红内裤,平日里也最好不要让这些属相的人碰自己的这些物件更不可以随意将物件转赠或借给他人,最好一直戴着。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