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隶书易经谦卦,大运正官流年七杀是什么意思

董建的成就及荣誉

1995年
书法入展《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展览》,获《第三届中国书法电视大赛》优秀奖。篆刻入选、入展《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西泠印社第三届篆刻评展》。
1996年
获首届“江兆申书画奖”。书法入选提名《全国第二届楹联展》。
1998年
篆刻入选、入展《第四届全国篆刻艺术展》、《西泠印社首届国际书法篆刻作品大展》。获《书法报》第二届“黄鹤奖”铜奖。
2002年
篆刻入展《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天津)。论文“浅析潘天寿先生书法的创新与现实意义”入编《潘天寿与二十世纪中国书法》(潘天寿纪念馆、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主办)论文集,并应邀在杭州参加学术研讨会,“形式与内涵——潘天寿与江兆申书法比较”入编《二十一世纪书法·天津论坛优秀论文集》(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主办)。
2003年
篆书入选天津“盛世国风2003年书画年展”,编入《盛世国风2003年书画年展作品集·书法卷》。“新见黄士陵残谱考”入选“西泠印社国际印学研讨会”,并编入《“百年名社、千秋印学——国际印学研讨会论文集”》(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4年
胡锦涛主席访问法国,将“翰墨清远”文房四宝盒作为国礼送法国总统希拉克,篆刻希拉克姓名印章两枚。黄山市电视台拍摄专题片《印人董建》。论文“尽精微、致广大——试论徐悲鸿先生对中国人物画的贡献和现实意义”载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世纪丰碑—新世纪首届徐悲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篆刻编入《百乐雅集——韩天衡师生书画印作品集》(上海画报出版社)。篆刻入展“西泠印社第五届艺术评展”并编入《西泠印社第五届篆刻艺术评展作品集》,篆刻入展“新世纪首届安徽书法大展”,《编入新世纪首届安徽书法大展作品集》。
2005年
出版《自然与艺术的灵光辉映——西溪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篆刻入展“西泠印社首届国际艺术节——西泠印社首届中国印大展”,编入西泠印社出版社《中国印大展作品集》。
2006年
出版《近现代书画名家款识印鉴丛书——黄宾虹常用印款》西泠印社出版社7月出版。“黄山市博物馆藏黄士陵书画评述”载《黄士陵书画集》(西泠印社出版社)。“安徽省黄山市博物馆藏黄士陵书法评述”刊《书法丛刊》第3期。“明《曾稔墓志铭》与程南云、夏昶书法考”刊《荣宝斋》第6期。
2007年 
出版《近现代书画名家款识印鉴丛书——陆俨少常用印款》,西泠印社出版社4月出版。“诸葛祚诸葛恭铜印及相关问题”刊《收藏家》第1期,“《程氏墨苑》、《方氏墨谱》及绘者诸问题”刊《徽州学研究》(第二卷),“由一方黄士陵印章的误释兼及谢上松其人”刊《书法》第1期。
2008年
“依附与超脱——徽商和徽州印人之间关系泛谈”入选西泠印社“明清徽州篆刻学术研讨会”,并刊《明清徽州篆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泠印社出版社),“关于黄牧甫父黄德华《竹瑞堂诗钞》的研究”入选第二届孤山证印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并获三等奖,编入《第二届孤山证印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论文集》。“清代印人姜炜小考”刊《书法》第10期。“由徽州元代‘至正十二年买地券’谈买地券及其它”刊《徽州文化研究》第3期。
2009年
获黄山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颁发“十佳文艺之星”。篆刻参加“西泠印社60’后社员作品选拔展”,论文“由周‘邾公牼钟’全形拓谈全形拓产生时代、人物诸相关问题”入选西泠印社“重振金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0年
6月23至27日参加世博会安徽周活动。篆刻编入《西泠印社60’后社员作品选拔展作品集》(西泠印社出版社3月第1版)论文“黄牧甫早年家事与身世初探——由其父黄德华《竹瑞堂诗钞》切入”入编《当代中国书法论文选——印学卷》(荣宝斋6月第1版),论文“青田石——开启流派印章新时代的重要‘介质’”入选西泠印社青田学术研讨会。“由周‘邾公牼钟’全形拓谈全形拓产生时代、人物诸相关问题”编入《西泠印社‘重振金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泠 印社出版社8月)论文“清末、民国时期徽州印坛概述”入选全国《近现代江淮书风研究》研讨会并编入《近现代江淮书风研究》(安徽美术出版社),“社之长者——叶为铭”刊《西泠印社》第4期(总二十八辑),“买褚得薛——査士标书法浅议”刊《新安画派论坛》“书法篇”。
2011年
出版《黟山派摇篮黄村》,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何震三题”入选第3届孤山证印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并获3等奖,编入《第3届孤山证印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论文集》。“清《何云庵画册》考略”刊《安徽文博》总第7辑。篆书刊《盛世双璧·当代书法家书唐诗五百首》(九州出版社),“小记歙县博物馆藏黄宾虹‘设色山水小品’”刊《收藏界》第1期。“戴本孝为冒襄刻异形六面印及其他”《新安画派论坛》第2期,“黄宾虹居北平期间所用‘竹北栘’印章管见”《新安画派论坛》第3期。
2012年
论文《由新见“许西岑竹杖刻字拓本”谈潘西凤生卒年及籍贯问题》参加“竹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清代歙县书法篆刻家曹应钟与封泥早期研究》入选 ”,书法、篆刻作品刊《书画世界》第7期,“当代中青年篆刻家批评——董建”《书法报》11月21日,“邓石如隶书‘谦卦’清拓本六屏考”刊《安徽文博》总第8期。
2013年
篆书轴入展《全国第二届篆书作品展》“ ”,“一块明代‘特务’的牙牌”刊《收藏》第2期。论文《歙县汪灼<渔村文集>之<邓石如印谱序>钩沉》入选“西泠印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缪篆 小篆有哪些名帖

  • [miù zhuàn]

    缪篆,(汉代摹制印章用的一种篆书体)


  • 所谓缪篆(miu zhuan),是汉代摹制印章用的一种篆书体。王莽六书之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记新莽六书称:“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形体平方匀整,饶有隶意,而笔势由小篆的圆匀婉转演变为屈曲缠绕。具绸缪之义,故名。清代桂馥《缪篆分韵)则将汉魏印采用的多体篆文统称为“缪篆”。亦称“摹印篆”。

秦初使用八种文字: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其中的摹印就是缪篆。汉承秦制,汉朝主要使用隶书和缪篆(也称汉篆)。汉朝的篆书(即汉篆)就是缪篆。著名缪篆
碑帖有《开母庙石阙铭》,《嵩山少室石阙铭》。

小篆名帖:

秦. 李斯 “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
唐. 李阳冰 “城隍庙记” “谦卦”
清. 邓石如 “千字文” “心经”
“庐山草堂记”
杨沂孙 “清杨沂孙篆书”
吴让之 “吴均与朱元思书”
“崔子玉座右铭”
徐三庚 “徐三庚篆书册”

小篆名帖

1: 秦. 李斯 “峄山刻石”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间,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先后五次远途巡视各地。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年),他出巡山东齐鲁故地登陶县的峄山(今山东邹城东南)时,登高远望,激情满怀,对群臣说道:“朕既到此,不可不加留铭,遗传后世。”李斯当即成文篆字,派人勒石于峄山之上。这就是著名的秦《峄山刻石》。

从《峄山石刻》可以看出,李斯的书法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翔灵动之势。书法造诣之高超掩灭先轨,散绝后贤,使一切写小篆的人皆难入其境,成为后世临摹学书之佳。

刻石呈竖长方形,水成岩石质,四面刻字。碑高1.9米,宽0.48米,四面皆同。正面、左侧面刊刻颂扬秦始皇功绩文字,背面刻秦二世诏书。小篆体,每面5行,共222字:“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登于绎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廼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箸经纪。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令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 该碑刻文今已泐毁37字,尚存185字。

2: 秦. 李斯 “泰山刻石”

又名“封泰山碑”: 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后半部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

刻石四面广狭不等。两刻辞均为李斯所书。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宁;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愈圆愈方;结构左右对称,横平竖直,外拙内巧,疏密适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泰山刻石】《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於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禅梁父。刻所立石,其辞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後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於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後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3: 唐. 李阳冰 “城隍庙记”、“三坟记碑”

李阳冰在唐代以篆学名世,精工小篆,圆淳瘦劲,为秦篆一大变革,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对后世颇有影响。自秦李斯创制小篆,历两汉、魏、晋至隋、唐,逾千载,学书者惟真草是攻,而篆学中废。李阳冰以篆书为己任,始学李斯《峄山碑》,承玉筋笔法,然在体势上变其法。线条上变平整为婉曲流动,显得婀娜多姿。

《金壶记》称“阳冰尤精书学,豪骏墨劲,当时人谓曰笔虎。”张旭的笔法也曾得到李阳冰的传授。暮年所篆,笔法愈见淳劲。自称:“ 斯翁(李斯)之后, 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道也。”康有为《广艺舟双辑》称其为:“以瘦劲取胜,若《谦卦铭》,益形怯薄,破坏古法极矣。”

当时颜真卿所书之碑,必请李阳冰用篆书题额。清代孙承泽在《庚子消夏记》中也称,篆自秦汉而後,推李阳冰为第一手,可见对其评价之高。

4: 清. 邓石如 “千字文”

邓石如(1743—1805)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创始人,安徽怀宁人。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镠家八年,尽摹所藏秦汉以来金石善本。

邓石如为清代碑学书家巨擘,擅长四体书。尤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后学《禅国山碑》、《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石鼓文以及彝器款识、汉碑额等。他以隶法作篆,突破了千年来玉筯篆的樊篱,为清代篆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他的篆书纵横捭阖,字体微方,接近秦汉瓦当和汉碑额。

邓石如又是篆刻家,开创皖派中的邓派。他以小篆入印,强调笔意,风格雄浑古朴、刚健婀娜,书法篆刻相辅相成。邓石如的印章有着“疏处可以跑马,密处不使透风”的特色。

秦汉时期的书法有什么主要特征,怎么分辨

秦代小篆的特点是什么?我们从流传下来的《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峄山碑》、湖北云梦泽出土的秦代律令书和诏版、权量铭等,可以看出它的书法大都笔画婉转,尚存籀意,但和以前的篆书相比,则为简单瘦硬,锋棱峭利,结构方正匀称。明代何良俊曾说,李斯小篆“皆大书而作细笔,劲挺圆润,去肉而筋独存。”又说:“唐代李阳冰亦作小篆,骨肉匀圆,可谓尽善,元时有吾予行,国初则周伯奇宗玉箸,似乎少骨。”还有人说:“小篆画皆如箸,以便笔札,故亦称玉箸篆。以创于李斯,故亦称斯篆。”(引文转引自李慎言《书法概论》第15页)这些话即说明了秦篆的特点,也道出了后代学秦篆的一些优缺点。
汉篆墨书,有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它和秦的小篆相近,是介于小篆、隶书之间的字体,它的字形基本上是长方形的,笔画一般都圆瘦些,结构则匀称平正。除此之外,西汉存《群臣上寿刻石》及《甘泉山元凤刻石残字》数种.东汉仅《嵩山少室》、《开母庙》、《西狱庙》及《刘君表残字》等数种。其结构、笔画,有的紧密浑圆,有的宽博瘦劲,各有优点。1930年夏在河南偃师出土的《袁安碑》,字形略方,用笔并非完全滚圆,这种写法显然是由秦代刻石演变来的。
三国魏的篆书,现存的只《三体石经》一种,笔较圆细,收尾保留尖锋,对后来的篆书影响很大。吴的《天发神谶碑》,结体笔法若篆若隶,字体雄伟,以沉着痛快胜。从它的字形来看,是由篆到隶的过渡;从它的转折处的方笔看,并露出了楷书的萌芽。苏建写的《封禅国山碑》,字势雄健而笔法却多圆转,和前碑的方折迥不相同。
三国吴蜀、晋及六朝的篆书不少见;偶尔见到的如东魏李仲璇的《修孔子庙碑》,只是在楷书中杂有篆意,六义既失,笔法亦乖,不足称道了。
唐代篆书,以李阳冰为最著名。他的篆法号称直接李斯,虽说高浑不足,却有规矩可寻,易于学习,故对后世影响很大。汉魏以后,篆书所以不绝,实为阳冰一人之力。
南唐及宋代篆书名家有徐铉、徐楷、郭忠恕、僧梦英、苏长卿等,余如黄伯思、郭安道、王寿卿、李康年、杨南仲、魏了翁、王洙、陈晞、张察、虞似良等人的篆书也小有名气。
元代篆书有赵孟頫、吾丘衍、周伯奇、泰不华等。他们各有所长,都为研究篆书者所重视。
明代的篆书家有李东阳、腾用亨、金湜、徐霖、陈道复、程南云、乔字、景旸、王谷祥等十人。这十人中,李最有名。其他九人大都继承宋元流弊,柔媚有余,缺乏骨气。再如赵宦光,加以变化,号称“草篆”,虽说没有成熟,对篆书革新却有启发。
清代篆书,人才辈出,较前代为盛。康熙时,王澍最为著名。他的篆书,取法唐李阳冰的《谦卦》,另称一时无对。江声学《石鼓》、《国山》也为一代高手。乾隆时洪亮吉、孙星衍、钱玷、桂馥,并以篆称雄,玷尤杰出,用“斯冰而后,直至小生”刻成私印,可见其自命不凡。他们各有优点,但大都是笔画细而圆的玉箸体,笔力软弱,缺乏生气。洪孙两家,受僧梦英的影响,剪毫作书,每遇收处,旋转使圆,用墨轻浮,时有枯笔,亦是一病。
嘉庆时邓石如的篆书,取法李斯和李阳冰,兼采汉碑集篆书之大成,有时还以隶笔作书,情味别具一格,其体宽博,气势磅踏,因而开辟了新局面。书论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推他的作品为神品第一,钱玷也对他极为钦佩。邓石如的学生吴熙载及以后的莫友芝等,都学邓并有变化,为人所称道。从藏故宫博物院的《篆书•四箴屏》等存世佳作中可领略邓派的篆书艺术造诣。
道光时黄子高的篆书,笔法峻健,逼近李斯。何绍基以颜体笔法作篆,圆融茂密,别有风格。清末以后,杨沂孙的篆书,取法《石鼓》及钟鼎款识,融汇贯通,自成一家,蹚少韵致。吴大癕工小篆,极似阳冰,又参以古籀文,书家益渐,为世新重。吴昌硕曾入大澄幕,受其薰染,却不为所囿。他写石鼓文用邓法,兼采画梅之法。结体左右参差取姿势,颇有奇气,可谓自出新意。他如杨守敬、赵之谦及近人丁佛言、章炳麟、马衡、邓散木、任晓麓等,在学古中也能推陈出新,具有自己的独立风格。
隶书又名左书、史书,开始形成也在秦代。秦代初年,以篆书为正体,后来程邈以篆书不易书写,才创造了隶书。这种书体,汉代最为流行,碑文石刻,多用此体。后世学隶书的人多以汉碑为典范。隶书实际是斟酌篆书的点画而成的一种简单便书体。篆书点画圆转,隶书点画方折,在应用上自有繁简正变的不同。现在所见汉隶,有的方正,有的流丽,各具体态,各有其艺术之美,又以其近于楷书,遂为书法家所爱好。
从近年湖北睡虎地、湖南马王堆、山东银雀山出土的竹帛书看,早期隶书的形体,和小篆相差不多。到了汉代,经过无数文人多次加工,逐渐美化,才成为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字体。《褒斜道刻石》、《裴岑纪功碑》都用篆字笔法写隶字,尚无波磔,当是由篆变隶过渡时代的作品。书风强劲奔放,仍有西汉遗意。东汉以后,体式由细长化为扁平,笔画增加了波磔,形成“汉隶”的楷模,基本上已经定型。晋唐以后,仅仅是书写者在形式风格上作变化罢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隶书写法

黄婧如 黄文宣

都说拜太岁,但应该去那拜呢?

全国唯一一处有60个太岁的地方--桂林独秀峰里的太平岩

如何拜太岁如何拜

念北斗经放生太岁符躲星。。。。等等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