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轮回观是什么,佛教的轮回观

佛教中六道轮回是什么

轮回:
“轮回”的主体是虚妄的“执持识”,“轮回”的动力是“业感”,“轮回”的结束是“解脱”。
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即在“六道”中轮回,循环往复,如车轮旋转不息,
造善业得乐报,如天、人二道,
造恶业得苦报,如地狱、饿鬼、畜生等“恶道”。
六道
1人----即世间人类,虽无天之好福报,有苦有乐都可籍此机缘修行致觉悟,以超脱轮回
2天---居于天界,以福报好为特色,却缺少修行以超脱轮回之动力
3地狱---居于此则长受酷刑之苦,缺乏修行的机缘
4阿修罗----有天道的福报能力,却无其品格,憎恨心重而好勇斗,狠,不思修行
5畜生----以受愚痴,奴役之苦为特色,缺乏修行机缘。
6饿鬼----经常抵受极度饥渴之苦,亦可了解为坚贪苛索仍无饱足,不思修行
六道轮回 天,阿修罗,人,地狱,饿鬼,畜生当众生死后视乎所作的业的善恶倾向而投胎到六个不同的境地,善的入三善道(前三者)恶的入后三恶道(后三者)不断重复流转,非经修行证悟则无有出期
对人生具体苦相的划分,佛家有三苦、困苦、八苦之说,最通常的挺法是八苦,即生苦、老苦、痛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苦就是人生的真实本相。
生苦:是指人出生和生存和痛苦。人的出生,要不得经历十月住胎,胎儿居住在窄小的胎盘内,犹如关在黑暗的地狱里,饱受挤压之苦,胎儿位处肠脏膀胱边,深受脓血屎屎熏蒸之苦;婴儿初生之际,肌肤幼嫩,寒风触身,犹如刀刮、长大之后,人的贫富贵贱,强弱美丑,种种不同的社会环境条件主主观条件,都可以使人产生生存的痛苦。老老苦,人至老年,"头白齿落,五官失灵",神智昏暗,肌肉萎缩,四肢乏力,生命不长,死亡将至,实在令人痛苦。
痛苦:佛教所指的病分身病和心病两种。身病是因为“四大不调”而引起的,如"地大"不调,身体僵硬沉重;"水大"不调,身体虚浮肿胖,"火大"不调,人遍体蒸热高烧;"风大"不调,浑身性燥不安;人的身体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会受到病痛困扰,心病则是因为受到生活中的各种逼迫而产生的焦虑烦恼和各种忧思悲伤,也使人心力交瘁,痛苦不堪。


死苦:死是人生最大时痛苦,人的生命无常,寿尽终有一死,"但更痛苦的是,人还会因各种意外事故而夭折,如因"疾病缠身而死,因遭水火刀兵之害而死,因心灵极度痛苦而死。任何人都不能逃避死。
怨憎会苦: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喜难乃至憎恶、仇恨的人,都想离这些人远远的,永远不要见到。但人生偏偏是冤家路窄,不愿意看到的人却往往会遇见。使人内心极不舒服,这就叫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与怨憎会相反约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人,希望常相聚会矿时时亲近,如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但到头来却终不免是离多聚少。甚至祸起非常,造成生离死别的莫大痛苦。
求不得苦:人心充满欲求,充满向往。世人无不迷恋和追求一切美好迷人的东西。但人的企盼总是落空,追求总是失败,愿望总难实现,因而造成莫大的痛苦,欲求愈旺,企盼愈高,求不得的痛苦就愈大。
五取蕴苦,所谓“五蕴”,是指物质现象的色和精神现象的受、想、行、识,佛家认为人就是由此五蕴通过因缘和合而成,而有了五蕴就会产生各种痛苦,所以五取取蕴苦是各种痛苦的总汇。
阿修罗道就成为阿修罗,“阿修罗”这种神道非常特别,男的极丑陋,而女的极美丽。阿修罗王常常率部和帝释
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美好食物,帝释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忌抢夺,每有恶战,
总是打得天翻地覆。我们常称惨遭轰炸、尸横遍地的大战场为“修罗场”,就是由此而来。
大战的结果,阿修罗王往打败,有一次他大败之后,上天下地,无处可逃于是化身潜入藕的
丝孔之中。阿修罗王性子暴躁、执拗而善妒。释迦牟尼说法,说“四念处”,阿修罗王也说
法,说“五念处”;释迦牟尼说法“三十七道品”,阿修罗王偏又多一品,“说三十八道品
”。佛经中的神话故事大都是譬喻。阿修罗王权力很大,能力很大,就是爱搞“老子不信邪
”、“天下大乱,越乱越好”的事,阿修罗又疑心病很重,“大智度论卷三十五”:“阿修
罗其心不端故,常疑于佛,谓佛助天。佛为说‘五众’,谓有六众,不为说一;若说‘四谛
’,谓有五谛,不说一事。”“五众”即五蕴”,四谛是佛法中的基本观念。阿修罗听佛说
法,疑心佛偏袒帝释,故意少说了一样。

佛教为什么要讲轮回?

轮回是佛教的一个很系统的学说,六道轮回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因为佛教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在轮回。六道轮回只涉及了“有情”众生的轮回问题。
具体说,轮回是佛教的一个基本信仰,本意是指事物从起点到终点的无穷循环。
佛教的轮回思想运用到对宇宙观上,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就是佛教认为,宇宙是在“色”即世界万物与“空”即地水火风这四大之间循环。四大由于因缘和合成世界万物,世界万物又因因缘而分解为四大。这是一个最主要的轮回。
佛教认为人生也是一个轮回,是不停地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的循环过程。而且由于每个人“业”的不同,还可能轮回到其他生命形式中。
佛教关于人的轮回,目前有三种轮回学说,一种是三道轮回,这是佛教在创立初期吸收婆罗门教的轮回信仰而形成的,是指人在天道、人道和地狱道之间轮回。另一种是五道轮回,是指人在天道、阿修罗、人道、畜生道和地狱道之间轮回,第三种的六道轮回,是指人在天道、阿修罗、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之间轮回。从佛教的三道轮回到六道轮回的发展过程看,这是一个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过程。
其实,从哲学史角度观察,轮回实质上就是事物重复出现。而不同文明的哲学都注意到了事物重复出现的现象。比如西方的哲学也有这方面的论述。自然科学也有,进化论就是一个例子。只不过,西方哲学说这种事物的重复出现还有一个特征叫“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意思是事物每次重复出现,是有提高的,是在前一次事物的基础上提高。进化论就是这种哲学思想的印证吧。
世界上任何一种,如果不能完成其哲学化的过程,就不能存在下去。印度佛教最终在印度被印度教取代,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原因。
但佛教的轮回和西方哲学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佛教认为轮回即重复是没有意义的,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因而是苦,而不像西方认为进化产生于重复之中。
正因为佛教认为世界万物逃离不了轮回的命运,而轮回又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真正有意义的就是涅槃,因为涅槃可以永远脱离轮回,实现永恒。简单地说,佛教从轮回到涅槃的教义就是这样建立的。
大体就是这些。

佛教中所说的轮回是什么意思

有生就有死,不断生生死死。

佛教所说的轮回到底是指什么

是六道轮回:
天人
天人道又分为欲界、色界及无色界。越后面的天人烦恼越轻,福报越大。
共3张
六道轮回图
欲界天依据所居天人福报,行善之人福报大小分为六重:一、四大王众天(夜叉天),二、忉利天,三、善时天(时分天、夜摩天),四、兜率天(知足天),五、乐化天(化自在天),六、他化自在天。越往上的天,其天人福报越大,同时对欲的贪着也越轻,后者为前者的因,前者为后者的果。
色界天、无色界天描述的实际上是小乘四禅八定的各种心的境界。《佛说阿那律八念经》中说:“何谓四禅。惟弃欲恶不善之法意以欢喜,为一禅行;以舍恶念专心守一不用欢喜,为二禅行;欢喜以止,惟如法观觉见苦乐,为三禅行;又弃苦乐忧喜悉断而住清净,为四禅行。”
修四种禅定的前提是已经确立“色身散我不灭,色身非我;诸受皆为苦;心无常;诸法无我;我因造作善不善业而有善恶果报生死轮回“之正见,也称正智心。并在此基础上修心,减轻贪嗔痴三大烦恼。否则很难入定。
色界天有四大重,每重代表断除了一种念。分别为欲恶不善念;觉观外尘念;轻安喜念;苦乐忧喜观念。
无色界天也有四大重,每重代表断除一种想。分别为包括色想、识想、想想、非想想。
注明:道教仙道不属于佛教天人道,不同体系、不同文化背景,不可混淆对比。

因果循环是什么意思?

意思:原因和结果是不断循环,永无休止的。

循环的意思: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循环往复。血液循环。循环小数。

拼音:[ xún huán ]

详细释义:往复回旋。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

巴金 《秋》四十:“花谢花开,月圆月缺,都是循环无尽,这是很自然的事。”

循环的反义词:截止

扩展资料

循环的近义词:轮回

拼音:[ lún huí ]

意思:佛教用语。因果报应的一种说教。佛教认为人行善行恶,来生都有报应,在天、人、恶神、地狱、饿鬼、畜牲等六道中生死相续,像车轮运转一样循环不息。

详细释义:

1、循环。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四>》:“用了这许多好材料,难道竟不过老是演一出轮回把戏而已么?”

2、佛教语。梵语的意译,原意是流转。佛教认为众生各依善恶业因,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等六道中生死交替,有如车轮般旋转不停,故称。也称六道轮回、轮回六道。

马南邨 《燕山夜话·古迹要鉴别》:“原来所谓‘舍身’是佛教的用语,意思是舍出生命,避免轮回的苦厄,祈求来生的幸福。”

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是什么意思???请详细解释一下~~!

1三世是指(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变化)因果:事物的起因和结果,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因是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或内在原因,而缘则主要指产生结果的助因或外在的间接条件。
2六道轮回是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人道(化生)、人道、畜牲道、阿修罗道、饿鬼道、地狱道(化生)。所谓六道轮回,按照生前因果自然会进入不同的道。六道,分为三善道跟三恶道。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三恶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轮回是不断在天道至地狱道之间进行,纯看生前善恶。
3福报: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就是前世修福得到的令人愉快的善报
五福:1长寿:仁者寿,仁慈(慈爱动物,不杀生命)的人才长寿;2富贵: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3康宁:身体健康,心地安宁;无畏布施(让众生人远离恐惧、怖畏和痛苦,比如放生,布施医药等等)才能健康长寿,修清净心才能得安宁。4好德:随时布施行善,广积阴德,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5善终: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无有痛苦和恐惧,来生得善道,行善积德才能感生善道。
大福报:获得具足七德之善趣,1具足人身;2出生立即遇正法,具有如理修持之自由;3能令上师生欢喜,4日日夜夜之中行正法;5闻思佛法,如理修持,生起真实的出离心是;5发菩提心,为众生传妙法,成办他利无有厌倦;7能以无偏大事业,令诸有情一同成正觉是最大福报。
如有用,请采纳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