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天干地支力量,癸未日柱大贵的八字

天干伏吟怎么计算力量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 地支十二:子、丑、寅、卯(mǎo)、辰(chén)、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ū)、亥。 天干地支组合成如下六十个计时序号,作为纪年、月、日、时的名称,叫“干支纪年法”。 编辑本段六十甲子顺序 1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40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50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60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干支纪年法的新一年由立春开始,2009年的立春是二月四日,所以2009年2月4日立春之后才是己丑年,在此之前应是戊子年。公元纪年的一年以立春为界前后分属不同的干支纪年,这一点不熟悉的人容易搞错,应特别注意。 编辑本段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第一种算法: 如何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 不同资料算法有所差异,有的给出公式,但本质上是一回事。这里介绍一种简易直观的算法。 首先给每个天干、地支一个编号,从头以4开始循序排下去,天干10后接1,。地支12后接1。 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 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再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除不尽的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这样就得到了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如2003年,其尾数为3,对应的天干为“癸”;以12除2003得166,余数为11,对应的地支为未。于是2003年的干支纪年为“癸未”年。注意这是指2003年立春之后,立春之前应是“壬午”年。赵达先生在“祭文”中指出的时间是“癸未清明”,清明是立春之后的第四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所以赵先生说岁在癸未,而非壬午。 第二种算法: 1. 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 2.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例1. 我们以2010年为例; 天干算法: 2010-3=2007, 2007/10=200余7, 7对应天干第7位是庚,即天干为庚; 地支算法: 2010-3=2007, 2007/12=167余3, 3对应地支第3位是寅,即地支为寅; 综上公元2010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庚寅年。为使各位信任此算法,本人再举一例来说明: 例2. 我们再以1987年为例; 天干算法: 1987-3=1984, 1984/10=198余4, 4对应天干第4位是丁,即天干为丁; 地支算法: 1987-3=1984, 1984/12=165余4, 4对应地支第4位是卯,即地支为卯; 综上公元1987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丁卯年。 第三种算法: 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如:公元1995年 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 那么,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 再如:公元1861年 用尾数1查天干为“辛”,用1861除以12得余数为1,再用余数1查找地支为“酉”。那么,公元1861年则为农历辛酉年。 如果某一年的尾数为0或者用该年除以12的余数为0,则取天干中的第1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12位“申”。 如:公元120年 尾数0则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数为0,则取地支中的第12位“申”。 那么,公元120年则为庚申年。 如果公元纪年是单个数字,就用该数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如:公元6年,则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对应的“丙”和“寅”,那么该年则为丙寅年。公元8年则为戊辰年。 公元11年,则取尾数1对应的天干中的“辛”和11对应的地支中的“未”。那么,该年则为辛未年。 公元12年则为壬申年。 公元前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7 6 5 4 3 2 1 10 9 8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9 8 7 6 5 4 3 2 1 12 11 10 具体换算方法同一 如:公元前155年 用尾数5取天干中的“丙”; 155除以12得余数11,对应地支中的“戌”。那么,该年则为丙戌年。 公元前8年则为癸丑年 天干地支纪月 干支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一个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农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致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60个月合5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似农历十一月)就是“甲子月”。有歌诀为证: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 下表是地支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构成的月干支: 月地支 节气时间段 中气 近似农历月份 近似阳历月份 甲或己年 乙或庚年 丙或辛年 丁或壬年 戊或癸年 寅月 立春—惊蛰 雨水 正月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 卯月 惊蛰—清明 春分 二月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 辰月 清明—立夏 谷雨 三月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 巳月 立夏—芒种 小满 四月 5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 午月 芒种—小暑 夏至 五月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 未月 小暑—立秋 大暑 六月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 申月 立秋—白露 处暑 七月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 酉月 白露—寒露 秋分 八月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 戌月 寒露—立冬 霜降 九月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 亥月 立冬—大雪 小雪 十月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 子月 大雪—小寒 冬至 十一月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 丑月 小寒—立春 大寒 十二月 1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推算实例:2004年大致是农历甲申年。那次甲申年自2004年2月4日19时56分立春起,至2005年2月4日1时43分立春止。这里的时刻是东经120度标准时。 丙寅月,2004年2月4日19时56分立春~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惊蛰 丁卯月,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惊蛰~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清明 戊辰月,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清明~2004年5月5日12时2分立夏 己巳月,2004年5月5日12时2分立夏~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芒种 庚午月,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芒种~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小暑 辛未月,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小暑~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立秋 壬申月,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立秋~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白露 癸酉月,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白露~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寒露 甲戌月,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寒露~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立冬 乙亥月,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立冬~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大雪 丙子月,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大雪~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小寒 丁丑月,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小寒~2005年2月4日1时43分大寒 天干地支纪日 干支纪日,60日大致合2个月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确定的文献指出干支纪日始于鲁隐公三年夏历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 因为儒略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4整除,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5日,所以4年1461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20日,合8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儒略历月日日期会反复一次循环。(公元4年本来应为闰年,但因为公元前45年开始实施儒略历后,“每隔3年”加一次闰日被误为“每3年”加一次闰日,所以罗马皇帝屋大维下令前5年、前1年、4年停闰以修正错误置闰。) 因为格里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闰年,但是如果遇上整百年,公元年能被400整除才能认定为闰年(这是因为按照现在立法计算,四年一闰的规定使每年多出0.0078天,经过400年大约会多出3天,如果在能被400整除年份的前面3个百年不算闰年,则正好平衡),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425日,所以400年146097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1940日,合800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若没有遇到能被100但非400整除的公元年,会反复一次循环,但整体而言,假设未来从不改格里历,每800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才会反复一次完整的循环。1912年2月18日,合农历壬子年正月初一,以及9912年2月18日,都是“甲子日”。 天干地支纪时 干支纪时,60时辰合5日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所以遇到甲或己之日,0时到1时是甲子时,但23时到24时是丙子时。晚子时又称子夜或夜子。日上起时亦有歌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下表列出日天干和时辰地支构成的时辰干支,以北京时间(UTC+8)为准: 时辰地支 北京时间(UTC+8)甲或己日 乙或庚日 丙或辛日 丁或壬日 戊或癸日 子时 23时—1时 甲子时 丙子时 戊子时 庚子时 壬子时 丑时 1时—3时 乙丑时 丁丑时 己丑时 辛丑时 癸丑时 寅时 3时—5时 丙寅时 戊寅时 庚寅时 壬寅时 甲寅时 卯时 5时—7时 丁卯时 己卯时 辛卯时 癸卯时 乙卯时 辰时 7时—9时 戊辰时 庚辰时 壬辰时 甲辰时 丙辰时 巳时 9时—11时 己巳时 辛巳时 癸巳时 乙巳时 丁巳时 午时 11时—13时 庚午时 壬午时 甲午时 丙午时 戊午时 未时 13时—15时 辛未时 癸未时 乙未时 丁未时 己未时 申时 15时—17时 壬申时 甲申时 丙申时 戊申时 庚申时 酉时 17时—19时 癸酉时 乙酉时 丁酉时 己酉时 辛酉时 戌时 19时—21时 甲戌时 丙戌时 戊戌时 庚戌时 壬戌时 亥时 21时—23时 乙亥时 丁亥时 己亥时 辛亥时 癸亥时 天干地支次序表 1. 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 (年份- 3)/10余数对天干 如1894-3=1891 ,1891除以10余数是1即为甲 (年份- 3)/12余数对地支 如1894-3=1891 ,1891除以12余数是7即为午 即1894年是甲午年 编辑本段其他相关 天干地支纪年法同时可纪年、月、日、时,分别称为“年柱、月柱、日柱、时柱”。此八个字就是俗称的“八字”。一个人的八字就是他出生时间的四柱记录。关于月、日、时的天干地支纪法,已使用不多,有兴趣的读者可去查阅有关资料。 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对应,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可以这样计算:古今命理书关于反吟、伏吟的查法,大多以命局年支对流年支为主。根据实践,反吟伏吟不仅仅局限于此。四柱上不论哪一柱干支逢流年、大运干支跟其相并或相冲者,都为反吟伏吟。但是,以命局年柱干支、日柱干支遇流年、大运干支跟命局反吟、伏吟为重。具体必须结合命局变化推导、判断。

癸未运是什么意思

1、癸未运,这是天干地支纪年的一种说法。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2、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
3、子:鼠;
4、丑:牛;
5、寅:虎;
6、卯:兔;
7、辰:龙;
8、巳:蛇;
9、午:马;
10、未:羊;
11、申:猴;
12、酉:鸡;
13、戌:狗;
14、亥:猪。
15、比如今年是兔年,辛卯年代表兔;那去年是庚寅年,虎年。
16、癸未运,就是辛卯年过后的壬辰年,接着的癸未年即羊年的运气。
更多关于癸未运是什么意思,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a6f04c1616095830.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请问什么叫癸未啊?

属于天干地支方面的基本知识。
癸属于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天干之一。
未属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地支之一。

癸未年的简介

癸未年就是农历一甲子中的一个,比如2003、1943、1883···(60年一周期)  所谓农历的干支纪年,也就是: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乙丑、丙寅......(也就是天干转六圈而地支转五圈,正好一个循环)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一甲子。
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年法。

辛未己亥癸未辛酉身旺还是身弱

1 辛未己亥癸未辛酉身弱。
2 因为此八字中,天干的辛金虽然在地支的未、亥两地刻之下,但未亥虽为辛金喜欢的贵人,但辛金却被两地之间夹杂的癸水所克制,加之辛酉合,酉中的辛金被合掉,因此可以说辛金的力量被削弱了。

3 延伸内容:八字中的身强身弱与五行相生相克、天干地支的关系密切相关,需要综合考虑。
同时,还需要结合具体问题做出分析,如婚姻、事业等方面的问题。辛未已玄癸未辛,这是一个八字命理中的干支组合。从八字的角度来看,这个组合中含有辛金两次,所以辛金是命主的财星和食神,但由于未中有两个丑土,所以未中也涵盖了偏财和正财两种财星。因此,需要根据八字的五行格局以及运势的具体情况来判断辛金的身旺还是身弱。一般而言,如果辛金所处的支位有其他五行的生旺相生相助,那么辛金就比较旺盛,反之则较为虚弱。此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干支的相生相克关系、大运、流年等因素,以综合评估辛金的身旺还是身弱。

癸未年指的是哪一年

最近的癸未年指的是2003年。癸未年是农历一甲子中的一个,60年一周期。一般来说,公历年份除以60余23的,这一年就大致对应癸未年。如2003除以60余23,所以2003年基本上是一个癸未年。
癸未年指的是哪一年
所谓农历的干支纪年,也就是: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乙丑、丙寅……殃婆定霸的顺序桨遥纸鸦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一甲子。最近的癸未年指的是2003年。癸未年是农历一甲子中的一个,60年一周期。一般来说,公历年份除以60余23的,这一年就大致对应癸未年。如2003除以60余23,所以2003年基本上是一个癸未年。
癸未年指的是哪一年


所谓农历的干支纪年,也就是: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乙丑、丙寅……殃婆定霸的顺序桨遥纸鸦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一甲子。

八字行大运看天干还是地支 地支生根气作用较大

大运是每个人一生当中都会遇到的命数,大运的时间一般以十年为一个轮回,研究大运其实就需要对个人的生辰八字进行解读,由此就可以延伸到干支的讲究。来看看对于八字行大运这个过程,是看天干好呢还是看地支呢?来做个区分。

 干支的命数解析

其实在中国古代,记录时间是有说法的,一般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天道与地道决定着人道,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时空以定世界。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长于地上,但是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开天。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是用来分析命数关系的重要因素。

《渊海子平》说大运重地支

其实在这本命书当中,并不是说让我们看大运时只看地支,此句话的解读是相比于天干,其发生的关系只有生、克、合、三种,而对于地支的关系来说却有生、克、会、合、刑、冲、害、破以及其中的两冲合、三会合关系很是复杂,从而致使其中的吉凶很是复杂难辨。有时会间接影响到天干,故此才有大运重在看地支的说法。

大运看天干还是看地支

对于此说法的解析,是可以借助命数来进一步辩解的,因为八字中的天干,主要体现出宇宙天体对于人的影响力;而八字中地支代表人们居住的地球对于人们的影响力。而宇宙天干对于人们的影响,首先还是要通过地球这个中间环节。从这个角度来说,一般情况下,肯定是地支的作用力更大。所以在八字查询中天干力量再大,地支如果没有根气的话,这样就会形成漂浮的状况。

八字年干所占的比例大吗 跟其它的干支比起来 会大吗

干支很旺,旺到究竟能起多大作用?干支很弱,弱到能不能发挥自己本身的作用?我们在论命时难免会发生以上的疑问。这时就需要一把衡量干支旺衰的尺子,有了这把尺子,四十米就是四十米,四十一米就是四十一米,再也不会出现这到底是四十米还是五十米呢?种种模棱两可的判断。
时令是最大的能量场,月令在八字中占的力量比重大于其所不助的地支一倍,被月令所助的地支则与月令等同力量。例如出生在申月,地支临丑、寅、卯、辰、巳、午、未、戌,因其不被月支申助,其力量比月支小一倍属衰;生在申月的亥、子、申、酉支,因被月支申助,其力量与月支等同属旺。
一、将要关联到助与制的力量问题,有必要在这里重新论述一下耗的作用,以免在论命时将一些作用关系搞混。
干支间的作用分生、助、克、泄、耗。正常情况下,一干或支对另一个干或支的克、泄属制约其干支。被生者对生其者的作用属泄,如水泄金、木泄水等,被克方对克其方的作用则属耗。
木耗金、金耗火、火耗水、水耗土、土耗木。大多时,被耗的干支还保持原力量作用命局,耗方减不掉被耗方力,如寅耗酉,寅减不掉酉力,酉还可原力量作用相邻的地支和同柱的天干。临耗的干支虽减不掉被耗者力,但耗终究属于制约,以其临耗干支在命局的位置及作用,其临耗的干或支该应多大的吉还应多大的吉,该应多大的凶还应多大的凶。
天干中,甲耗庚辛,乙耗辛,丙耗壬、癸,丁耗癸,戊耗甲、乙,己耗乙,庚耗丙、丁,辛耗丁,壬耗戊、己,癸耗己;地支中,子耗辰、未、戌和同柱的天干戊,丑耗寅、卯和同柱的天干乙,寅耗酉和同柱的天干庚,卯耗申和同柱的天干辛,辰耗寅、卯和同柱的天干甲,巳耗子和同柱的天干癸,午耗亥和同柱的天干壬,未耗寅、卯和同柱的天干乙,申耗午、未和同柱的天干丙,酉耗巳、午、未和同柱的天干丁,戌耗寅、卯和同柱的天干甲,亥耗丑、辰、未、戌和同柱的天干己。以上被耗的干或支还可原力量作用命局。
天干中,乙对庚、丁对壬、己对甲、辛对丙、癸对戊,因产生了合绊属制约;地支中,子对丑、寅对申、卯对酉、巳对亥、午对子、申对巳、戌对卯,因产生了冲、合绊、刑属制约。以上被制约的干或支无力作用命局。任何事,流年也好,只要和年干天克地冲,可能没好事,对吧?应该不分轻重,都是一样的看待,但是,天干主动,地支主静,在生克方面,天干的力量大于地支的力量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