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时辰划分,24时辰对照表八字
如何正确判断八字的出生时辰
⑴利用睡姿来判断生时之方法:
寅申巳亥时出生者,侧睡的比率较大。
子午卯酉时出生者,仰睡的比率较大。
辰戌丑未时出生者,侧睡或趴〈俯)睡的比率较大。
⑵利用发旋来推测生时之方法:
寅申巳亥时出生者,发旋一个,位置偏於右侧。
子午卯酉时出生者,发旋一假,位置在正中央或略偏左。
辰戌丑未时出生者,发旋二或三个,徧右或偏左。
以上两种方法首见於星平会海乙书,日本命相界广为采用,後於李铁笔所着四柱八字命运学也同样地记载,但是它并不是百分之百,不适用之例子颇为常见。
⑶由於出生时刻之时柱是事业宫,也是子女宫,笔者在论男命之时,常以其工作、事业、职位产生变化之年来核对,或另外用紫微斗数排其命盘,来佐参四柱,看看符合与否。另外女命之时支逢合、冲、会之时,较容易有怀孕、或生子之现象,对於已婚又育有子女之人,则是很好参考。(但并非绝对,笔者之经验而言,大约有七成之可靠性,也可用多种方法共同佐证,可以提高正确率)。以上就是判断人出生时辰的相关说明。
不知道时辰怎么算命,如何详辨出生时辰秘法
详细推算八字预测人的命运吉凶,时辰的干支很重要,很多人对自己的出生时辰说不明白,只知白天,夜里,有些人只能说出上午、下午、早饭时、晚饭时或者天要亮,天快黑等。具体时间说不准确,不但给搞预测的人带来麻烦,也影响了预测的准确度。不知道时辰怎么算命呢?为此,江湖上的前辈们费尽心血,总结出一些经验方法,利用人的脸型、头旋、兄弟多少来确定出生时间并编成几首歌诀来帮助核对出生时辰。
在不知道具体的出生时辰的情况下,可以结合以下几种方法来详辨出生时辰秘法:
第一种方法:根据脸型,来确定出生时辰,并编出四句歌诀:子午卯酉面团圆,寅申巳亥四方团,辰戌丑未长型脸,前人经验不虚传。
具体来说,也就是子、午、卯、酉时出生的人,脸型是圆的,寅、申、巳、亥时出生的人脸型是方的,辰、戌、丑、未时出生的人脸型是长的。
第二种方法:以一个人头上旋窝的位置和数目,来确定出生时辰,并编出认旋知时歌诀:
子午卯酉旋当中,寅申巳亥左右偏,辰戌丑未右双旋,前人不是说虚言。
大概说子午卯酉时出生的人,头旋在头顶正当中,寅申巳亥时出生的人,头旋或左或右偏斜,辰戌丑未时出生的人,大多数是双旋或偏一边。这些经验都有验证的,应当试用。
第三种方法,根据一个人兄弟姐妹多少来确定出生时辰,并编出易记歌诀:
子午卯酉半桌多,寅申巳亥两三个,辰戌丑未兄弟少,凡事自己去操心。
大体说来,子午卯酉时出生的人兄弟姐妹较多,一般都在四个以上。如果是寅申巳亥时出生的人,兄弟姐妹多数是2至3人。辰戌丑未时出生的人,大多数兄弟姐妹较少,所以遇到大事小事只有自己去操心,这种方法大多数验证,但也不是绝对的,这些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子女,所以此法对兄弟姐妹论断,也有不验的。
第四种方法:用无名指上面指端骨节横纹与小手指尖端长度的髙低辩别出生时间,并编出易记歌诀。
子午卯酉过纹生,寅申已亥与纹同,辰戌丑未纹在上,前人经验无改更。
具体说来生在子午卯酉时的人,小手指尖都髙过无名指的横纹,生于寅申巳亥时的人,小指尖都与无名指骨节横纹相对齐,凡是辰戌丑未生人,小指尖都低于无名指横纹。
第五种方法:用兄弟姐妹排行的胎数,来判断出生时辰。
子午卯酉时生人,男的多是一四七胎,女的多是二五八胎。
寅申巳亥时生人,男的多是三六九胎,女的多是一四七胎。
辰戌丑未时生人,男的多是二五八胎,女的多是三六九胎。
以上就是不知道时辰怎么算命,如何详辨出生时辰秘法。
生辰八字具体怎么排列出来的?
生辰八字中分四柱即 年柱 月柱 日柱 时柱 年柱按天干地支纪年,甲子,乙丑,丙寅等等,六十年一轮,正因为首年是甲子年 也成六十年为一甲子。 月柱,一月(寅月)从立春到惊蛰,二月(卯月)从惊蛰到清明,三月(辰月)从清明到立夏,四月(巳月) 从立夏到芒种,五月(午月)从芒种到小暑,六月(未月) 从小暑到立秋,七月(申月)从立秋到白露,八月(酉月)从白露到寒露,九月(戌月)从寒露到立冬,十月(亥月)从立冬到大雪,十一月(子月)从大雪到小寒,十二月(丑月)从小寒到立春。由年天干推月干支参见第1个图年上起月表。如果年干为甲或己,当年正月的干支为丙寅;如果年干为乙或庚,当年正月的干支为戊寅;如果年干为丙或辛,当年正月的干支为庚寅;如果年干为丁或壬,当年正月的干支为壬寅;如果年干为戊或癸,当年正月的干支为甲寅 日柱 与年差不多 六十天一轮至于现在具体什么日子需要查询万年历时柱 由日天干推时干支参见第2个图日上起时表。如果日干为甲或己,当日子时的干支为甲子;如果日干为乙或庚,当日子时的干支为丙子;如果日干为丙或辛,当日子时的干支为戊子;如果日干为丁或壬,当日子时的干支为庚子;如果日干为戊或癸,当日子时的干支为壬子
中国时辰是怎么排列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两个小时,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的名字命名,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分为三个部分,为初时、正时和末时;每天的半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为子时,其余类推。由此可见,中国传统上新一天的分界线是午夜十一点,而不是现行公历使用的十二点(零点)。
23-1 子时 属于 水 1-3 丑时 属于 土
3-5 寅时 属于 木 5-7 卯时 属于 木
7-9 辰时 属于 土 9-11 巳时 属于 火
11-13午时 属于 火 13-15 未时 属于 土
15-17申时 属于 金 17-19 酉时 属于 金
19-21 戌时 属于 土 21-23 亥时 属于 水 一、更与点:1、更: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2、点:古代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点24分钟。二、古代辰制:1、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2、二十四时辰制: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3、十时辰制: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4、五时辰制: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5、百刻制: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三、十二时辰现代地支天色别名备注23--01子时夜半午夜,子夜,中夜,宵分,未旦,未央 01--03丑时鸡鸣昧旦,荒鸡 03--05寅时平旦日旦,骑旦,平明,黎明,早晨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5--07卯时日出日始,破晓,旭日太阳刚露脸,冉冉初升那段时间,为古代官署开始办公时间07--09辰时食时早食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9--11巳时隅中日禺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11--13午时日中日正,平午,平昼,亭午,中午,正午 13--15未时日昳日侧,日映,日跌,日央太阳偏西为日跌15--17申时晡时日哺,日铺,夕食 17--19酉时日入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9--21戌时黄昏日夕,日暮,日晚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21--23亥时人定夤夜,定昏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是人静四、现代计时法与地支计时法对应关系的说明理论意义上的时辰划分,是把北京时间的二十四小时被十二时辰均分,即每个时辰两小时,从23:00-1:00为子时,依次类推至21:-23:00为亥时.这种划分方法,在一些地域的特定时间里.是有应用价值的,然而,中国地原辽阔,东西所跨经度60余度,五个时区,黑龙江东部的人上午8点,正是上班高峰,此时西部的人依然还在梦乡.可见同一北京时间内,由于地域不同,环境变化差异极大,再加上季节变化造成的昼夜交替长短变更,使时辰的正确确定更富灵活性.出生时辰确定不准,对确定格局综合断事,会有很大影响,有时断事结果会有天壤之别.所以出生时辰能否正确确定,是关系到预测成败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才能灵活正确的确定出生时辰呢?我们知道宇宙中气场的变化,是由于星球运动角度迁变而造成的,星球运动对地球形成不同的角度,则对地球产生不同的作用.时辰变化所反映的是太阳与地球角度变化,对地球表面造成的影响情况.掌握了这一理论要点,可以把十二时辰进行重新划分:子时和午时,都是所处地表环境直背和直对太阳的时间,卯时和酉时,是天亮日未出和日落天未黑的时间,框定了这四个标准,把剩余的8个时辰均分到其相隔的四个时间段,即是实际的与太阳角度形成的时辰划分.这种划分方法会出现,冬季夜间每个时辰多于两小时,白天少于两小时;夏天白天每个时辰多于两小时,晚间少于两小时的现象.这正是时辰划分在预测实践中的灵活之处.另外,在预测实践中时辰不准的命例,能够占到30%还要多,在定准格局的情况下,如果断事不准,要善于及时调整时辰.调整格局.只有通过及时的调整,才能把八字预测的准确率提高到更高境界。
八字中的时辰如何区分(每个时辰都分有四个)
时柱,
用农历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
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
子时:
23点
--凌晨1
点前
丑时:
1
点
--凌晨3
点前
寅时:
3
点
--凌晨5
点前
卯时:
5
点
--凌晨7
点前
辰时:
7
点
--上午9
点前
巳时:
9
点
--上午11点前
午时:
11点
--上午13点前
未时:
13点
--上午15点前
申时:
15点
--上午17点前
酉时:
17点
--上午19点前
戌时:
19点
--晚上21点前
亥时:
21点
--晚上23点前
古人将一日等分为十二时辰,
即:
夜半者子也,
鸡鸣者丑也,
平旦者寅也,
日出者卯也,
食时者辰也,
隅中者巳也,
日中者午也,
日佚者未也,
哺时者申也,
日入者酉也,
黄昏者戌也,
人定者亥也.
时柱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
而天干却不同,
可查下面日上起时表:
日上起时表
时/日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丑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巳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亥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另有以下口诀可帮助记忆,
也称\"五鼠遁\":
甲己还加甲,
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
壬子是真途.
上表和口诀的用法与年上起月法类似.
如丙申日卯时的天干是辛,
即辛卯时.
12时辰对应时间是什么?
12时辰对应时间具体如下:
1、子(午夜23时至1时):
在一日中,子时一天的最后时刻,也是新一天的开始。
2、丑(凌晨1时至3时):
丑时指的是黎明前的黑暗阶段。据说是牛开始日出耕田的时刻。
3、寅(凌晨3时至5时):
在一日中,天方大白之时,正是老虎开始活动的时刻,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属于老虎。
4、卯(清晨5时至7时):
卯时是太阳已东升,开始放万丈光芒的时候。
5、辰(清晨7时至9时):
辰时太阳光热增强时刻,据说是群龙行西的时刻,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龙。
6、巳(上午9时至11时):
巳时太阳光热更强了,在十二生肖中属于蛇。
7、午(上午11时至下午13时):
在一日中,阳光最为猛烈。
8、未(下午13时至15时):
在一日中,未时是暑气将消之时。
9、申(下午15时至17时):
在一日中,申时的暑气已快过去了。
10、酉(下午17时至晚上19时):
在一日中,酉时是夜晚将来临所的时刻。
11、戌(晚上19时至21时):
在一日中,戌时正是黑夜扩散,华灯初上时分。
12、亥(晚上21时至午夜23时):
在一日中,亥时是一日将尽,要迈向明日之前时分。
扩展资料
十二时辰制的起源:
十二时辰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将历法上的12月名称应用到天文方位上。北方为子位,南方为午位,东方为卯位,西方为酉位,一昼夜太阳运行12个方位回到原处,这样便产生了太阳位于一个辰位为一个时辰的概念,一昼夜为12个时辰,人们便可以用太阳在天空所处的方位来确定时间。
这套计时方法为人们所接受并沿用下来,《汉书·翼奉传》中载有元帝初元元年“日加申”,意为太阳位于申的时刻,后又进一步简化为“午时”等,用十二地支单独命名。此外,人们还用“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这样更加形象的别称,分别对应子时、丑时、寅时等十二时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2时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十二时辰”简史
十二个时辰分别是?几点到几点求详细点
1. 子时 (23点至1点 ) 胆经旺;
2. 丑时 ( 1点至3点 ) 肝经旺;
3. 寅时 ( 3点至5点 ) 肺经旺;
4. 卯时 ( 5点至7点 ) 大肠经旺;
5. 辰时 ( 7点至9点 ) 胃经旺;
6. 巳时 (9点至11点 ) 脾经旺;
7. 午时 (11点至13点) 心经旺;
8. 未时 (13点至15点) 小肠经旺;
9. 申时 (15点至17点) 膀胱经旺;
10. 酉时 (17点至19点) 肾经旺;
11. 戌时 (19点至21点) 心包经旺;
12. 亥时 (21点至23点) 三焦通百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