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都大帝和紫薇大帝的化身,紫薇大帝有多厉害
天庭五帝,勾陈大帝雷震子,紫薇大帝伯邑考,其他三帝叫什么?
应该是四帝,三清四御,四御分指四位大帝,分别是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就是玉皇大帝张百忍;真武北斗荡魔大帝徐福
阴曹地府的实际掌控者都是谁,阎罗王是管理层的最高层吗?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天界的实际掌控者是玉皇大帝,海洋的实际掌控者是龙王,陆地的实际掌控者是人皇;但是阴曹地府的实际掌控者却至少多达五人以上,不可谓不复杂。其实阴曹地府的实力应该是不弱的,但就因为管理体系的混乱,导致屡屡被侵犯而无反抗能力;现在来看看阴曹地府的五位实际掌控者都是谁吧:
TOP、5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简称东岳大帝,又称泰山神、泰山君、五岳君,排于玉清元宫之第二位,冠五岳之首。相传为盘古王的第五代孙,它掌握人们的魂魄,主掌世人生死、贵贱和官职,是万物之始成地。自战国至汉代,泰山始终是君主告成于天的封禅圣地。而且他还掌管着天下365路诸神,是阴曹地府十殿阎君和十八层地狱的主宰者,有些地方人们死了之后还要去东岳面点名一说。
TOP、4 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而且还是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地藏菩萨在无量无边劫以来修行,早已达到佛的智慧海,功德已圆满具足,早就应该成就佛的果位了。但地藏菩萨发愿要度尽一切众生,所以隐其真实功德,以本愿力和自在神通,到处现身说法救度众生。有一话是说地藏菩萨曾发下宏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TOP、3 北极紫微大帝
紫微大帝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属于道教四御之一,位居玉皇上帝之下,辅佐玉帝管理星界。全称为“中天北极紫微太皇大帝”。《北阴酆都太玄制魔黑律灵书》曰:“昔北极紫微玉虚帝君,居紫微垣中,为万象宗师,众星所拱,为万法金仙之帝主,上朝金阙,下领酆都。”据说酆都大帝时紫薇大帝的分身之一,他所管辖区域是酆都,即地狱,内分有六官,其专责处阴间事物。古语说:十恶不赦及大奸大恶的人及鬼怪魑魅等都要关进此地酆都地狱, 永不能超生天界。
TOP、2 东极青华大帝
东极青华大帝也称为太乙救苦天尊,太乙救苦天尊与南极玉清真王同为玉皇上帝的左右侍者。经中有称之为:“玉清应化身”即是云其乃玉清元始天尊以九阳之精秘密所化的应化身。道教中治理统治地狱另还有紫微大帝在幽冥化身的北阴酆都大帝,而太乙救苦天尊主救度。太乙救苦天尊却可以将业果与地狱业力的象征血湖化为莲池,座下九头狮子一声吼,能够打开九幽地狱的大门,也就是地狱的最深层。
TOP、1 后土娘娘
后土娘娘源于母系社会自然崇拜中的土地与女性崇拜。全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相传她是最早的地上之王。后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合,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由于古人认为天阳地阴,加上《楚辞》的流传,因此又有后土神主掌幽都的说法;这种说法也因此不易消失。既然东汉王逸《楚辞》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称幽都。”因此,早在唐宋以来,古人常在建墓、上坟或举行丧礼时,也已把祀后土神相沿成俗。
以上便是广为大众所知的五位阴曹地府的实际控制人,但其实由于各方神话有所偏差,所以实际上地府的实际控制人可能还不止这五位大神;这样的结果不仅使得阴曹地府管理体系混乱,而且还让阳间的世人不知道究竟应该拜哪位大神,导致了信仰上的迷茫。而在之下还有十殿阎罗,按这么看来,十殿阎罗也只能算是高级经理罢了,其中阎罗王是第五殿的主神。
酆都大帝是哪位大仙?
文称:东方鬼帝治桃止山,南方鬼帝治罗浮山,西方鬼帝治幡冢山,中央鬼帝治抱犊山;而北鬼帝为张衡杨云,治罗酆山。后来梁陶弘景在《真灵位业图》和《真诰》中将“酆都大帝”描绘得就较为系统了,《真灵位业图》神阶第七位即为酆都北阴大帝,注云:“炎帝大庭氏,讳庆甲,为天下鬼神之宗,治罗酆山,三千年而一替。”《真诰》中说:罗酆山在北方癸地,山上有六丁鬼神之宫,是为六天。第一宫名明纣绝阴天宫,第二宫名豪煞谅事宗天宫,第三宫名晨耐犯武城天宫,第四宫名恬昭罪气天宫,第五宫名宗灵七非天宫,第六宫名敢司连宛屡天宫。传说一般人初死后都要以第一宫受事,而圣贤之人死去是先到明晨第三宫受事,认为人生在世应多做功德善事,才有好结果。上述表明,道教的酆都大帝住在北方的罗酆山,这种说法一直延续到唐末五代。及至宋代,有关酆都大帝的记载又有了新的变化。如宋范成大《吴船录》载:忠州酆都县,去县三里有酆都山,碑牒所传,西汉王方平后汉阴长生皆在此得道仙去,有阴君丹炉。阴君以炼丹济人,其法犹传。可见宋时人们认为酆都阴君为阴长生,并称王方平为阴王阴长生为阴君。清人俞樾在《茶香室丛钞》中按日:“酆都县平都山,道书七十二福地之一,宜为神仙窟宅,而世乃传为鬼伯所居,殊不可解。读《吴船录》乃知因阴君传讹,盖相沿既久,不知为阴长生,而以为幽冥之主者,此俗说所由来也。”在解释“罗酆山”时,俞樾说:“按罗酆山为北方鬼帝所治,故有罗酆治鬼之说,而世俗乃指今四川酆都县。《夷坚志》云:‘忠州酆都县有酆都观,其山曰盘龙山,即道家所称北极地狱之所。’盖南宋已有此说。”清人方象瑛《使蜀日记》亦曰:“酆都县城倚平都山,道书七十二福地之一,素以‘鬼国都城’闻名。”由此可见,宋时酆都大帝的地府迁到了四川酆都县。后有《酆都观诗》曰:“云有北阴神帝庭,太阴黑簿囚鬼灵。”注曰:“道士云,此地即谓北都罗酆所主。”《夷坚支志》卷五亦云:“忠州酆都县五里外有酆都观,即道家所称北极地狱之所。”总之四川酆都地府之说至今在民间仍然信仰非常兴盛。
地狱里都有哪些重要成员
地域当中一共有十殿阎王:
第一殿:秦广王蒋(广明王蒋子文),二月初一日诞辰(一说为二月初二日),专司人间寿夭生死,统管吉凶。
第二殿:楚江王历,三月初一日诞辰,专司活 大地狱,即寒冰地狱。
第三殿:宋帝王余(宋帝明王),二月初八日诞辰,专司黑绳大地狱。
第四殿:五官王吕(官明王),二月十八日诞辰,专司合大地狱,即血池地狱。
第五殿:阎罗王包(阎罗天子包拯),正月初八日诞辰,专司叫唤大地狱。
第六殿:卞城王毕,三月初八日诞辰,专司大叫唤大地狱及枉死城。
第七殿:泰山王董,三月二十七日诞辰,专司热闹地狱,即肉酱地狱。
第八殿:都市王黄,四月初一日诞辰,专司大热闹大地狱,即闷锅地狱。
第九殿:平等王陆,四月初八日诞辰,专司铁网阿鼻地狱。
第十殿:转轮王薛,四月十七日诞辰,专司各殿解到鬼魂,区别善恶,核定等级,发往投生。判官
三清、四帝、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 ~ 以如来的...
三清,都是圣人
玉帝和老君地位究竟谁高?如来佛祖真的法力无边吗?
古代的神话传说和神话小说,经常会出现一些神仙,各部小说又不统一,令大家感觉眼花缭乱,谁和谁是一个部门的,谁和谁是一个级别的?这些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封建社会很讲究等级和排名,受这些传统的影响,我也和大部分读者一样,对神话世界中的神仙体系很感兴趣,我翻阅了很多解读神话的书,也没有令我有太满意的解读,所以,我狠下心来,厚着脸皮、硬着头皮自己来解读。本章仅以西游故事为背景来解读天庭的神仙体系,仅涉及西游故事中的大部分神仙的排序。
关于神仙的级别,有很多说法,比如赫赫有名的《真灵位业图》,比如《历代神仙通鉴》,还有袁珂先生也编纂了一部神话词典,已经现在洪荒流小说的集大成者《佛本是道》,都出现了大量的神仙身影,也试图进行排序。
还有其他的排序等,不再一一列举,关于神仙的排序,如来佛祖也曾经说过,在六耳猕猴那个故事里面,两个孙悟空打到灵山,请如来佛祖辨明邪正,如来佛明明想自己显摆一下能耐,还煞有介事的问一下周围的人,你们说哪个是真悟空,哪个是假悟空?大家都不是傻子,心里都明白如来佛想抖一抖鸡毛,大家只好心有灵犀地众口一词:我们“布吉岛”,我们瞎,我们看不出来。如来佛一看这群人还挺上道的,于是开始演独角戏:你们这群大贤啊,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天地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很多人以此为依据,把神仙的排序按照天地神人鬼来划分。
在此,我要阐明我的观点,如来佛所说的天地神人鬼,不是神仙级别的划分,而是神仙类别的划分。我结合一些网络资料,认为神仙的级别应该是:散仙-真仙-金仙-太乙散仙-太乙真仙-太乙金仙-大罗金仙-混元金仙-混元至仙。
西游故事中有一个我经常提到的点,就是西游故事中的排名: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耀、十都。这个排名实在是很有特点,它是根据数字的顺序排列的,关于前三个档次:三清四御五老,我已经多次提到,三清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灵宝道君。四御是:玉皇大帝、紫薇大帝、勾陈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神祇,五老是西方大佬如来佛祖,南方大佬观音菩萨,北方大佬北方北极玄灵,东方大佬崇恩圣帝,中央黄极黄角大仙,我在本书中,也具体解读了五老中的北方北极玄灵就是坎宫斗姆(斗姆元君),东方崇恩圣帝就是东皇太一,中央黄极黄角大仙就是黄帝。关于后面几个档次的神仙,具体是谁,有争议,比如六司,有人就认为是南斗六司,七元就是北斗七星,八极就是八卦八个方位的镇守大神,九耀就是金木水火土五星(金德星君火德星君木德星君水德星君土德星君),外加太阴太阳和计都罗睺四星,十都就是十殿阎王,还是十二元辰,有人认为是十二生肖大神。
其实这个排名,只是每个档次中选一个代表,或选一个团队当代表,正好可以凑成一(或三)到十的这个一个排序,所以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其实呢,每个档次里都不仅仅是这几个神仙,除了三清这个档次以外,其他的比如四御、五老等,这个档次还有很多神仙和他们一样牛,只不过没进入这个排名当代表,以至于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排序。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官员等级,其实是依附于他的官职的,他的官职又依附于他的官府,他在什么府衙任什么职,就给他什么级别,以清朝为例,如果担任三公,那就是正一品,如果担任六部尚书和总督,就是从一品,如果担任的是知府,那就是从四品,如果担任的是知县,那就是正七品,如果担任的是县衙里的主簿就是正九品,西游故事中的天庭也是按照“三省六部”“三公九卿”这样设置的(立户礼兵刑工,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内务府等),我们以神霄府为例说明一下,如下内容是我从网上摘录的:
《历代神仙通鉴》称其“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他下辖一个复杂的雷部组织,总部为神雷玉府,下设“三十六内院中司、东西华台、玄馆妙阁、四府六院及诸各司,各分曹局”。据《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四府为:九霄玉清府、东极青玄府、九天应元府、洞渊玉府;六院为:太一内院、玉枢院、五雷院、斗枢院、氏阳院、仙都火雷院;诸有司为:天部廷司、蓬莱都水司、太乙雷霆四司北帝雷霆司、北斗征伐司、北斗防卫司、玉府雷霆九司及诸曹院子司。并称每个机构中均有“玉府左玄、右玄、金阀侍中、仆射、上相真仙、真伯、卿监、恃宸、仙郎、玉郎、玉童、玉女左右,司麾诸部雷神、官吏、将吏”。且称“九天雷公将军、八方云雷将军、五方蛮雷使者、雷部总兵使者”,均在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麾下听令。是经称诸司中有三十六雷公,分天、地、人三类,每类十二名。
由此可见,天庭的机构设置十分的周全、严谨,按照职权划分为各宫各殿、各部各院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连每一个办事员都责任明确。
假如是另一种情况,我记得宋朝时,官职和官衔是分开的,有职有衔才算是名正言顺的官老爷,如果官职和官衔缺一个,那就只是挂名的虚职,无实权。就像是钦差大臣,钦差大臣就不是一个固定的官职,而是一个临时设定的角色,现在有一个专项任务需要一个大臣去办理,因为比较重要,皇帝就给他加一个钦差大臣的头衔,口含天宪、代天巡狩、先斩后奏。玉帝给李天王加的降魔大元帅、给哪吒加的三坛海会大神,我更觉得像是钦差大臣一样,是个临时设定的角色,为的是能够更好地协调前往花果山的那些天兵天将。这也说明按照阴谋论解读西游故事的观点,还是有太过于臆想的成分,我一直反对把西游故事解读为阴谋论,我一直觉得,玉帝对于三界的管理和掌控是十分牢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