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乾卦六条龙,易经中六十四卦乾为什么
时乘六龙是什么意思?
驾御着六条巨龙
【词义来历】《易·乾》:“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大明”指日,象征天道的运行。“六位”指一卦六爻所表示的六个时位。乾卦六爻,初爻为始,上爻为终,六个时位就是六个特定的时空环境。
全句是说,天道的运行适应六个不同的时空环境,遵循由始到终的发展程序,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初爻为潜,二爻为见,三爻为惕,四爻为跃,五爻为飞,上爻为亢,好比驾御着六条巨龙在浩瀚的天空自由翱翔。
周易成书背景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
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周易·易经·乾卦、百度百科——周易
《易-乾》“时乘六龙以御天”时常运用六爻的道理,以驾御宇宙,主宰万物。而施用于人间。易经说:“时乘六龙以御天”。这句话表示时间依靠驾驭着“六龙”的方式控制(或成就)了整个宇宙空间。所谓“六龙”,指的是“宇宙大方”的六个面的中心有一开一合的现象,合的时候,其形象就是一个完整的“方”形,开的时候,“方”形的六个面的中心就出现一个“箭头”,此即为“六龙”(即x, x', y, y', z, z'),且六个“箭头”头部的“信”就是“六龙”的“龙头”。宇宙整体就这样不断地因“龙头”的延伸而得到膨胀。六个“龙头”之间的感应构成“方”,且“龙头”的延伸是以算术级数增长,而“龙头”之间的感应所构成的“方”的交点则是以几何级数增长。
易经10-(封序01)-乾卦(上)乾卦六龙
《易经》首卦便是以龙为代表的乾卦,乾卦以六条阳爻为卦象,表示宇宙的广阔和层出不穷。那么我们中华民族要将自己称作为龙的传人呢?
而《易经》首卦的六条阳爻之龙,又暗含着怎样的人生道理呢?
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把自己叫做龙的传人,特别是当我们中国人和西方人交流多了以后,我们更是充满了疑惑。因为欧美,他们对龙的观感不好,多半认为龙是很邪恶的,为什么你们中国人会特别喜欢龙呢?
我们任何地方都要把龙的形象显示出来,甚至于把自己的子女叫做龙子龙女来看待。因为我们知道龙最起码有三个特性:
第一个,它变化多端。它是最会变化的,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任何一种动物,没有它那么多变化。
第二个,它很难缠。你掌握不住它。
第三个,它显得神通广大。你什么样的困难,都难不倒它。
因此,我们就想到两件事,一个是说这么神通广大,这么难缠,这么变化多端,我如果采取跟它敌对的话,那我一辈子痛苦。因为我们搞不过它,我不如抱着龙跟它合为一体,然后借力使力,随着它翻转,反而比较方便,也比较安全。这是我们第一种想法。
第二种,就是我们对龙很羡慕,你看它地上也能活,空中也能飞,当中你也可以安顿自己,中国人最喜欢的就是他能够像龙一样的神通广大,随时应变,无说不通。我们都知道人生要面临很多的困苦,艰难、阻碍,如果我们像龙一样,那该有多好。因此我们就会把乾卦这个具有充分创造力的这个能量,用卦来加以模拟。
乾卦的大象叫做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天空,最主要的就是云行雨施。它有云有雨才叫天空,如果天上有物质,它统统掉下来。它没有,它空空无有,所以叫天空。但是它有云,它有雨,云雨要动,云雨不动的话,那这个天气凝固在那里,那时很闷的。那草木也很难长大。所以云要行,雨要施,所以叫做 行 。
天如果不运行的话,那个空气不流通就槽糕了。
健:不是说刚而已,而且要持久才叫健。你很刚,一下折断了,很行,一下子变不行了。持久地运行,才叫做天行健。
我们看到太阳持久地不停地起来,下去,起来,下去。空气不停地流动,有时候有云,有时候有雾,有时候下雨,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就觉悟到,我做一个君子,我应该向天学习,学习什么,自强不息。
天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位置,《易经》中的乾卦,正是寓意着宇宙自然万物统领于天,体现天的意志。那么在乾卦的六条阳爻,究竟都寓意着怎样的含义呢?自下而上,乾卦的初爻,又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看到一个卦,它有六条连续不断的直线,统统是奇数,统统是阳爻,我们就可以想象到,处于这么一个状况,我们应该一步一步怎么样子去走出我们自己的路来。
我们可以分成两方面, 一方面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一方面是做事的基本原则 。
做一个人,不外乎做人做事。你从做人的角度看乾卦,从做事的立场来看乾卦,你应该看得很清楚, 乾卦真正找出它的重点,一共只有六个字:
从底下开始,初九是潜龙。九二是见龙。《易经》里面这个见,有很多地方是读现的,因为它本来就是现的意思。九三是惕龙,九四是跳跃的跃,跃龙。九五是已经跳上去飞在空中的飞龙。到了上九你就要小心了,那是高亢到极点的亢龙。因为物极必反,所以当一个人一路爬爬爬,爬到最高点的时候,后面是怎么样?大家心里应该很明白了。当一个物体往上抛,抛到抛物线的顶点,后面一定是快速地往下坠。所以亢龙有悔。这是大家都很清楚的事。
初爻叫潜龙, 潜 ,就是我们讲的 初难知 。因为它刚刚冒出来,你搞不清楚。所以初难知有三方面,一方面就是刚刚冒出来,到底将来会怎么样,谁也料不到。第二个,这个刚刚冒出来的人也好,刚刚冒出来的事情也好,他自己也没有把握他将来会怎么样。第三个,整个的环境对它合适不合适,暂时还不知道,所以叫做潜龙。我们现在把它叫做潜在的能量。说这个人有潜力,有潜力,要读读《易经》了。
潜龙它的(初九)爻辞叫做 潜龙勿用 。这个勿用不是不用, 勿用就是要用 。
乾卦的第一爻为潜龙,而潜龙的爻辞是潜龙勿用,从字面上看,勿用就是不要用。但这却是错误的理解。那么潜龙勿用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又如何巧妙地做到潜龙勿用 呢?
一个人如果没有能力的话,你就没有资格称龙。要先问问自己我够不够资格当做龙的传人。我既然要做龙的传人,我就要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让我有资格变成中华民族的一分子。
《易经》里面乾卦一开始,就是元亨利贞,到底在讲什么?就是你要是龙,你要具备四种美德,那位有了元亨利贞这么好的美德,你还叫我勿用,这不奇怪吗?太简单了。你刚到一个地方,你就开始发表很多意见,人家在(当)地人一听就知道你是刚来的,你对我们本地是完全不了解。那你的处境是不是很危险?一个人来到一个地方,一定要平心静气,多多了解,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入境问俗。你搞清楚了,你有什么意见再说。
你看孔子,他是礼的专家,他最懂得礼,《周礼》他是最花力气,而且最有心得,他也最有权威,今天叫做代表性,来讲《周礼》。可是,“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孔子经过太庙,看到很多礼器,一直问这个是做什么的,就是《易经》八八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卦第一爻,天下第一爻,潜龙勿用。孔子问这个是做什么的,不是他不懂,不是他不会去请教人家,他是想知道你们这些人,到底了解到什么程度。我可以跟你们配合到什么地步,而且有没有什么改变,我总要了解一下。因为很多事情它会随着时间的流动而作出一些调整。甚至这个礼器暂时没有了,用那个来代表,如果我们不知道的话,到时候出洋相的是谁。是我。
入境问俗,就是潜龙勿用 。一个没有能力的人,是没有资格讲潜龙勿用的。那个根本不算潜龙,也不能用,潜龙就是我有潜在的能力。潜龙勿用对中国人发挥了很深的影响。但是后来读书人只会读文字,潜龙勿用,潜龙不要用,哪有这回事。中国人说勿用,用现代话来讲千万记住, 站在不用不用的立场来用,而不是不用 。不用就是废物,站在不要用的不要用立场来用,潜龙勿用,有话暂时不讲,听听人家讲,如果我一讲出来,人家马上讲,你这个我们二十年前就谈过了的,根本行不通的,你刚来的人你懂什么,你在这里放肆,那不糟糕了。你还就讲,然后别人讲的都比你更高明,那你自己无地可容了。但是你老勿用勿用,你老潜在里面,你要不要见xian,要不要表现出来?应该表现的时候才会表现,如果不应该表现的时候,还是不会表现。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潜龙勿用,将自我的才华在最恰当的时机展现出来,那么依照乾卦,我们就上升到了第二爻,见龙的境界。该如果将潜龙勿用运用到极致,达到见龙的时候,又该如何理解当前的处境呢?
潜龙勿用,在历史上最成功的人,就是诸葛亮。诸葛亮他自己就叫卧龙,他整整潜了27年,他在等谁?刘备。刘备三顾茅庐,就是他潜出来的。诸葛亮给他未来整个的展望,告诉他天下的事情,就是这样这样下去,听得刘备简直是叹为观止,然后就请他,你无论如何要下山帮我的忙。诸葛亮还是没有答应,因为这是最后一关考验了,他说不要不要,你另请高明,他就看看你刘备怎么讲,如果刘备说那你不下山我怎么办呢?那孔明绝对不会下山。刘备也了不起,他跪下来说,你不下山,天下的苍生怎么办?我刘备无所谓,孔明是冲着这句话才答应的。不是说你看我三次我就下来。
所以爻辞写的很清楚,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你看一出来就是个大人的样子。一个人不表现则已,一表现你就要心理上准备,四方八面的打击都来了。你表现的不好,没有人打击你,你越表现的好,所有的人都不高兴。为什么?因为你抢到他的光了。因为未来机会都被你垄断掉了,老板的心都被你抓去了,那我们算什么呢?
当一个人表现的很好,你就要知道,你已经进入第三个位阶了,叫做惕龙。高度警惕,防不胜防。
在《周易》之中, 乾卦第三爻的爻辞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它的中心意思,可归纳为四个字,忧患意识。那么,当我们达到乾卦第三爻,惕龙的境界时,我们该如何做人行事?从诸葛亮身上,我们又能得到怎样的启发呢?
诸葛亮一打赢后,曹操就把他当作主要的对象,以前他只知道刘备很可怕,现在知道诸葛亮又来了,又增加一个可怕的人,然后大家就开始研究他,就让他站在亮处,一个人站在亮处你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人最怕就是敌人在哪里,你都不知道。人没有名,人没有钱,你自我报废的机会比较小,人有名,人有钱,人有势,你就知道你快要自我爆破了。太多了。所以《易经》告诉我们,当你有名有势有利,当你表现得非常好的时候,你要告诉自己,你已经进入惕龙了。所以第三爻,,把那个龙都去掉了,这不是龙了,哪里是龙?你已经高度危险了。你再龙也没有用了。白天也警惕,晚上也警惕,好像随时会发生灾难一样,这是中华文化里面最了不起的,叫做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不是说怕东怕西,畏首畏尾,不是。而是说我有今天这点小小的成就,我不要自己毁掉,我们把它叫惜羽毛。好不容易有一些名声,你要好好爱惜,不要毁于一旦。一个人警惕的目的就是希望再上一层楼。没有鼓励大家都再上一层楼,因为《易经》的乾卦它分成下乾跟上乾,它分成两部分,你如果自得其乐,其实你就把下乾做好,你心安理得,也没有必要再上一层楼,你有好好自己去斟酌斟酌,如果要,那你就要准备好,你这次的跳跃,跟当初的潜龙见出来,那时不太一样的。
我潜龙,潜到我对于环境很熟悉,我潜到人家也了解我了,我潜到我有把握可以表现的时候,我就见龙在田,其实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可是当你要更上一层楼的时候,你要小心了。你看我们中国人建的很多塔,它就告诉你,越高层越孤单,高处不胜寒,越底下空间越大,越往上空间越狭小,你要不要往那面去挤,你自己好好想。要的话你就要准备,接受更严格的考验。所以那叫做跃。跳跃的跃。
在人生之中,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经历乾卦所说的六爻境界。当人生达到乾卦第四爻所说的高度,人生的风险也就加大, 第四爻的爻辞为:或跃在渊,无咎 。预示着或者飞升,或者低落谷底,如果能够跃过此境界,人生就可以到达乾卦的 第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
那么乾卦的四爻和五爻所说的人生高度,究竟是怎样的处境呢,《易经》对此又有着怎样的提醒和启示呢?
你这一跃,飞龙在天,但是相反的,你跃不上就掉入深渊。掉入深渊,可能一直掉到初爻都不一定。你看有人就是为了争取,争取不下的时候,一下子被打落下去了,整个都没了。一个人要不要往上走,最好由自己决定,不要被人家摆布。人家要拱你,拱你的人,他是什么心态?多半是为他自己好,他把你抬起来,你坐在轿子里,他替你抬轿子,你就听他摆布。你愿意,那没话讲。你不知道,那你就糟糕了。你以为你坐轿子可以为所欲为,没有那回事。他把你抬到哪里,你都不知道。所以,你可以立定志向,当了主管以后,又想做到总经理,大可不必。跃,它是可以的。但你要接受那可能的结果。上去固然好,下来怎么办?你说下来我也心甘情愿,做,去跃。一跃果然飞龙在天。
飞龙在天,是人生最高境界。如愿以偿,自由飞翔。作为一个领导,你下面有很多人,到底是他们在捧你,还是你在指导他,这是是双方面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样才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去关心底下的人。否则的话你认为自己高高在上,可以为所欲为,哪一天从轿子里掉下来,没有人同情你。爬得越高,摔得越重,这是事实,这是物理现象。 所以一个人到了飞龙,你千万记住,适可而止,度量要大 。不要再把自己拱到像秦始皇一样的高亢。
高亢的意思用今天的话来讲,就叫做脱离群众。亢,脱离群众。
当你一脱离群众以后,你就像那个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你看风筝拉 拉拉,搞得很高,你还要有那条线,你才能收得回来。线断了,高而无位,失去了群众基础,你再说话试试看,可能就没有人理你。那时候就非常麻烦。
《易经》作为先人智慧的结晶,与其说是可以分析未来的先知之学,不如说是警醒和启示人们做人行事的睿智锦囊。那么通过《易经?的乾卦,我们应怀有怎样的心态处世,增进自己的修为呢?
做事情刚开始要了解现况,那就是潜龙勿用。潜龙勿用不是叫你不要做事,而是叫你不要一味地求表现,一个人到了一个地方,先安静下来,了解了解当地的状况,了解了解领导的个性,然后再熟悉一下环境,跟其他人打打交道,一句话讲完了,等到大家都支持你,你就放心的表现。如果你没有把握,大家会支持你,你最好不要表现,你不表现你不会出丑,你一表现,稳定出丑。所有人都是经历过这样的状况来的,只是他一直骂别人,小气,嫉妒,见不得人家好,他不知道自己检讨。
中国人不讲能力不能力,西方人是专门讲能力的,因为西方人你只要有能力,你就可以表现。别人错是别人不对。那是西方社会。中国人不讲能力,不是不重视能力,而是他讲一种比能力还深一层的东西,叫做本事。
什么叫 本事 ?就是你有能力,还要加上你表现得让人家很欢迎你,很接受你,对你口服心服,你才叫有本事。
我们这样子的态度来了解《易经》,你把所有六十四卦的道理都通了,你还用占卜吗?你自己就知道是哪一卦哪一爻,这才是真正《易经 》的功能。
我们要了解为什么孔子特别为乾卦写了《文言传》,写了那么多字来解释,所有下一次要讲六龙御天。
易经里的飞龙在天,潜龙勿用,亢龙有悔,群龙无首是怎么意思
初九,潜龙勿用。对应夏历十二月,此时苍龙藏在地平线以下,观测不到,不建议使用。
九二,见龙在田。对应夏历二月,此时龙头在田野上空,故又称“二月二,龙抬头”。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对应夏历四月。
九四,或跃在渊。对应夏历六月。
九五,飞龙在天。对应夏历八月,此时应龙横亘苍穹。
上九,亢龙有悔。对应夏历十月,此时清晨时分苍龙在东风露头,是为相柳。
1、飞龙在天,古人认为“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
2、潜龙勿用,隐喻事物在发展之初,虽然势头较好,但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心谨慎,不可轻举妄动。
3、亢龙有悔,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亦指要懂得进退。
4、群龙无首,意思是一群龙没有领头的。
以上四个成语皆出自《易经》,《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扩展资料:
亢龙有悔成语典故:
《周易·乾》:“上九,亢龙有悔。”
意为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也指降龙十八掌中的一式(第一式),出自《射雕英雄传》《天部》。
乾卦爻位到了上九,以六爻的爻位而言,已位至极点,再无更高的位置可占,孤高在上,犹如一条乘云升高的龙,它升到了最高亢、最极端的地方,四顾茫然,既无再上进的位置,又不能下降,所以它反而有了忧郁悔闷了。这一爻,在物理而言,便将有物极必反的作用。
在人事而言,便将有乐极生悲的现象。故,此句成语,也指人在做任何事情,都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去考虑最终的结局与后果,以及种种可能与变化,所导致的失败与悲剧或是惨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飞龙在天
百度百科-潜龙勿用
百度百科-亢龙有悔
百度百科-群龙无首
意思:龙星春分时出现在天上,龙星秋分时潜隐不见,不吉利,龙星上升到极高的地方,是不吉利的征兆,群龙没有首。这句话由四个成语组成:
一、飞龙在天
【解释】:比喻帝王在位。
【出自】:《周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
【译文】:九五,龙星春分时出现在天上,有利于会见王公贵族。”孔颖达疏:“对有圣德之人不得在王位。
二、潜龙勿用
【解释】:隐喻事物在发展之初,虽然势头较好,但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心谨慎,不可轻举妄动。
【出自】:《易经》:“第一卦:乾 乾为天,乾下乾上。初九:潜龙,勿用。”
【译文】:第一卦:乾乾为天,干下干上。初九:潜龙,不要使用。
三、亢龙有悔
【解释】:亢:至高的;悔:灾祸。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出自】:《周易·乾》:“上九,亢龙有悔。”
【译文】:上九,龙星上升到极高的地方,是不吉利的征兆。
四、群龙无首
【解释】: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
【出自】:《易·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译文】:“用九,卷曲的龙见不到头,吉。”
扩展资料
亢龙有悔成语典故:
《周易·乾》:“上九,亢龙有悔。”
意为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也指降龙十八掌中的一式(第一式),出自《射雕英雄传》《天部》。
乾卦爻位到了上九,以六爻的爻位而言,已位至极点,再无更高的位置可占,孤高在上,犹如一条乘云升高的龙,它升到了最高亢、最极端的地方,四顾茫然,既无再上进的位置,又不能下降,所以它反而有了忧郁悔闷了。这一爻,在物理而言,便将有物极必反的作用。
在人事而言,便将有乐极生悲的现象。故,此句成语,也指人在做任何事情,都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去考虑最终的结局与后果,以及种种可能与变化,所导致的失败与悲剧或是惨祸。
易经09-乾坤易之门
几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创作了《易经》,目的在于阐述天人合一的生存之道,福泽子孙。圣人孔子曾说: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易经·系辞》。
天地是宇宙的基础,而《易经》中的乾坤两卦,也是开天辟地的两扇大门。那么在《易经》中,究竟有着怎样玄妙的乾坤之学,借助乾坤两卦,我们又能洞悉怎样的人生之道呢?
我们一翻开《易经》,就看到前面两个卦,一个叫乾卦,从头到尾六个爻都是阳的,我们把这个叫做代号,就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从头到尾都是九,当它一变的时候,六个阳爻一下子统统变成阴爻,那就叫坤卦。所以坤卦是从六条完全没有中段的直线,一下子变到六条统统是中断的阴爻。
你看它的编号,马上由初九,变初六。九二,变六二。九三,变六三。九四,变六四。九五,变六五。上九,也变成上六。
这两种完全相反的卦,在《易经》里面,叫做错卦。
它们两卦互错,彼此相错。乾卦六爻都是阳的,突然变六爻都是阴的坤卦,这种现象只有一种,乾坤它是同时出现的,这个我们把它叫做开天辟地。
有了天它一定有地,有了地你才能看得到天。现代科学认为,宇宙本来是一团能量,天地不分,就是我们所讲的混沌,我们所讲的无极。经过一次大爆炸,我们用爆炸这两个字,实在不足以形容当时的状况。它们是同时而且非常激烈的,空前绝后的一次大爆炸,所以给它一个名称,叫做大霹雳。
大霹雳产生以后,万物就开始出现了。开天辟地,它有两种力量。一种叫做创造,一种叫做演化。
演化要根据创造做充分的配合,所以乾卦就代表创造的力量。坤卦就代表这个创造出的东西要让它落实,要让它适应,要让它不断地演化那一股力量。所以我们常常讲,乾坤配,可以应用到很多地方。
中国人讲无三不成礼,因此我们可以说, 六十四卦只有三类 ,一类是纯阳,就叫乾卦。一类是纯阴,就叫坤卦。另外一类就是有阴有阳,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就数量来讲,乾只有一卦,坤只有一卦,有阴有阳,乾坤配,它会产生六十二卦。可是就值来讲,各占三分之一,乾坤两卦就占了三分之二,所以我们才会讲,乾坤易之门。
乾坤是易学的大门 ,因为这个门太大,所以它有两扇,一扇叫天,一扇叫地。一扇叫乾,一扇叫坤。两个门同时一打开,里面62卦全部呈现,清清楚楚,那就叫做宇宙万象。
《易经》中的六十四卦,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它们都是由乾卦和坤卦所衍生,在乾坤之间的62种变化和组合,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如果要参透《易经》,首先就要弄懂代表阴阳之始的乾卦和坤卦。那么乾卦、坤卦分别代表了什么,两卦之间有有着怎样玄妙的联系呢?
中国人为什么特别重视家庭,因为易经告诉我们,八卦是个大家庭,其中乾卦是父亲,坤卦是母亲, 凡是跟乾卦有关的,那三个卦都是女儿。凡是跟坤卦有关的,那三个卦反而都是儿子。 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你看现实中,儿子多半长得像妈妈,女儿多半长得像爸爸。如果女儿像妈妈,那男女就分成两种,一种越来越男性化,叫做男人类。一种越来越女性化,就叫女人类。
因为乾坤它所产生的,都是有交错的,所以可以看到乾卦三爻,都是阳刚的。最底下往上,叫做下爻、中爻、上爻,最底下那一爻,就是最先出现的,所以当乾卦的最底下那一爻变成阴爻的时候,它就代表长女。长女就是巽卦,就是风。
你看一个家庭,先生女儿,这个家庭有什么好处?就是大家比较和顺,因为小女儿很可爱,父母也喜欢她,大家都喜欢她,她就带来和顺的这种气氛。如果生两个以上,大家都比较喜欢老大是女儿。
三个阳爻,当中变成阴爻的,就变成中女。是离卦。离卦带来很美丽的景象。老大出生了叫千金,老二女儿出生了,又来了一个仙女。离卦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容易闹意见。等到第三个女儿出现了,就是乾卦最上面那一爻变阴了,叫做少女。小女儿出来,我们叫她兑泽,兑卦就是说你不要不高兴,你要很喜悦,多一个女儿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各位心里就知道,已经有很多心里头的问题在里面。
孔子说:生生之谓易。阴阳的互动变化,生出了万事万物,《易经》中爻的阴阳变化,来自于自然规律,也蕴含着生动而经典的道理。既然乾卦因为三条阳爻的改变而生出三个不同含义的卦象,那么坤卦因为阴爻的改变,又会衍生出怎样生动的意蕴呢?
在中国社会里面,一般认为要有一个儿子,他会带给你一番的震动。坤卦三爻都是阴的,然后最底下这一爻变成阳震,就震化,就是转男。如果中国人姓王,叫王震,就是排行老大的意思。坤卦的中爻由阴变阳,就是老二,第二个男的出来了。他是坎卦。你看,老大跟老二经常是意见不相同的,他不服气的,你早出来就了不起啊,老大就说你是老二为什么不听我的。越是有钱有势的家庭,老大跟老二两个男的始终是处不好。一个来的时候就带来一番震动,一个来的时候就告诉大家要家和,家里不合,兄弟阋xi墙,将来麻烦。老三就是阴卦的最上面一爻从阴变阳,它叫艮卦。艮卦有好几个意思,一个是说你有三个男的,你们家够了,不要再生了。第二个说,如果现在就停止的话,你们家就要做一番规划,怎么样子使它变成一个团体,而不是一个阻碍。
所以同样一个小小的变动,你好好去想,你会觉得它对我们中国人影响实在是大。
作为《易经》的两扇门,乾卦和坤卦,在其一开一关之中,衍生出62种卦象,如同天地交合,阴阳互迭,生出了万物,而就在如此微妙的阴阳变化中,却蕴藏着亘古不变的大道理,那么,从乾坤两卦的变化中,先人阐释了怎样的永恒之道?我们又该如何顺天地之律而行呢?
乾卦变坤卦,坤卦变乾卦,这种非常激烈的变化,在《易经》里面是很少见的,这告诉我们, 人世间的事情,变毕竟是少数,不变的还是多数。 天天变,样样变,人人变,我们是吃不消的。这句话对现代人很喜欢讲什么求新求变,应该是好好要去思考思考。
《易经》三个画,代表天人地三层,六个卦以后,我们就知道了天有阴阳,人有阴阳,地也有阴阳。
所以,最下面这两爻,我们把它叫做地道,当中这两爻,叫做人道,最上面那两爻,我们把它叫做天道。
天道是讲阴阳,人道是讲仁义,地道是讲刚柔。
我们看,地道的刚是在下面那一爻,柔是在上面那一爻,为什么?因为是越挖越刚,还是越挖越软?如果上面硬,下面越来越软,那太危险了。那你盖高楼一下子就垮掉了。幸好那个地表层是比较柔的,你用锄头可以挖动,你要挖地基也比较容易,越往下越硬,所以我们盖高楼的时候,那个地基要打得很深,才能够牢固,所以最下面那爻它是刚的,第二爻才是柔的。
那人呢?人是先讲义,还是先讲仁?
人要先讲义,你讲话合理,做事情合理,就是合义的要求,才能够证明你的心是仁慈的。
言行合理就是合义,人要以义作基础,才能有仁爱。
天最上面那个爻是阴,而第二爻反而是阳。中国人只有讲阴阳,从来没有人讲阳阴,这什么道理?
你看,阴它是往下走的,阴气往下走,你去看我们冷气机,多半在上面,它冷气才往下吹,如果冷气机放在地上,它就是往地面钻了,上面还是热的。可是热气的时候,它是往上扬的,所以,阴往下,阳往上,阴阳才能交流。
人的头只有一个,是奇数,所以它是阳。人的脚有两只,它是偶数,所以它是阴。但是,虽然头是阳,它的气要阴一点,为什么?就是头脑要冷静一点,不要太热了。而脚它需要热,这个人才是健康的,这些都是跟阴阳有关系的。
世间万物皆为“阴阳”,这是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更应该懂得自身生存的阴阳之道。
孔子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经·系辞》
是说,《易经》的阴阳之道是天地之理,掌握了这个道理,就掌握了天下的根本规律。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把一个重chong卦,也就是六画卦分成两段,因为它本来就分两段。 任何一个重卦,都是用两个单挂把它重合在一起,就叫重卦 。就由三卦变成六卦。下面这个卦,它是代表物质的,上面那个卦代表能量。
你可以看出来一个人,上半身是能量,下半身是物质。任何一个卦,它有六个爻,就代表六个位置,在这个时间段里面,我们把它分成六个阶段,给它六个不同的位阶,每个位阶就叫一个爻。
天底下偶数都是阴,单一的,奇数都是阳。上图,1 3 5这三个阳,阳的比较好,所以叫做当位。它的爻辞,都比较让人家放心。(这里不好理解,记住135是阳,246是阴,就好理解了。)
246都是阴位,阴位,如果用阳爻,就叫不当位。说清楚一点,135,阳爻,是属于当位的。如果是阴爻,就不当位。(这里不好理解,记住135是阳,246是阴,就好理解了。)
246如果是阴爻,就叫当位。246如果是阳爻,就叫不当位。(这里不好理解,记住135是阳,246是阴,就好理解了。)
现在我们就清楚了,64卦里面,六个爻全部当位的,只有一个卦,叫既济卦。它是《易经》里面的第六十三卦,它是初九当位,六二当位,九三当位,六四当位,九五当位,上六当位。
有一个卦是完全不当位的,就是《易经》的最后一卦,64挂,叫未济卦。未济就是还没有完成的意思。每一个爻都是本来应该阳的,它阴。本来应该阴的,它阳。所以未济。(这里不好理解,记住135是阳,246是阴,就好理解了。)
那么回头看乾卦,乾卦了不起,《易经》第一卦,不一定都是好的。从头到尾都是阳,有三个当位,三个不当位。就是那个位跟你的身份是不配合的,跟你的性质是不配合的。 一个人有什么能力,去做什么事,做得好就表示这是当位的。一个人没有那个能力,又占着那个位置,那你 怎么做得好,就是不当位。
坤卦也有三爻不当位,如果乾卦坤卦都当位,那他们都安安静静,都各做各的事,那也不需要交错了。所以大家应该很清楚,《易经》里面是没有好坏的,好会变坏,怀会变好。意思就是好就是坏,坏就是好。像这种话,要非常小心去解释,否则就变成没有是非了。因为好的里面有很多坏的因素随时会产生的,坏的里面,它有很多好的因素,它随时会翻过来,然后把所有坏的成分统统取代掉,它就变好了。
一个人新陈代谢,就好像卦的变化一样。每七天,你的细胞大部分都改变了,所以随时可以做一个新的人。 《易经》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说,你不要只看眼前,你要知道未来它的变化。
你现在好不好已经是定了,你抱怨也没有,你要想办法让它转好,这才是要紧的。
每一个卦有六个爻,就是在一个时间段里,我们给它六个位阶,表示不同阶段的变化。先说通例,因为这个是对每个卦都通用的,
初爻跟上爻对起来,叫做有始有终。一句话, 初难知,上易知 。第一爻它到底代表什么,很难清楚。因为事情刚刚开始,看不清楚将来怎样变化。可是上易知,因为事情发展到最后那个形态 ,种种形态都已经很显著,而且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当然很容易了解了。
所以小孩子你不要说他不行。往往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而小时候没有什么的,越来越行。
而第二爻跟第五爻又是相对的,二多誉,五多功。我们习惯把所有的功劳归功于领导,一个老板会很放心地赞美领班,但不会赞美经理。(这里卦对吗?乾卦为什么要用六来代替,图好像和以往的乾卦不同。没看懂)
三跟四是最麻烦的,三多凶,四多惧。三是不上不下的,四也是,说它是上卦,它又跟下卦很接近。
三你要小心,因为你从下卦来讲,它已经发展到一个卦的最顶端,物极必反,很快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而四,又是上卦的开始,你不知道这个变能不能很顺利。
我们把这个去对照乾卦,坤卦或者其他的62卦,八九不离十。一定有例外,《易经》如果没有例外,那就不叫《易经》了。铁口直断,违反了《易经》的精神。
乾卦是《易经》的第一卦,我们把它叫做天下第一卦。它里面有太多的东西,今天非常普遍地影响到中国人,所以我们要把它的六爻好好来分析一下。下一课讲乾卦六龙,乾卦代表六条龙,它应该怎样采取合理的行动,乾卦六龙对中国人影响很深。
...乾卦六爻皆阳,均喻为龙,六条龙在一起,群龙无首,为什么是吉?_百度...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是因为九代表乾卦代表天,天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的,无开始,天无私覆固吉一般卦只有六爻,但乾、坤二卦还有用九和用六两条,乾卦用九,就是六个阳爻全部变为阴爻,则乾变为坤,坤卦用六,就是六个阴爻全部变为阳爻,则坤变为乾。所以用九,就是乾坤转换,阴阳兼具。
而且在这里“群龙无首”并非是贬义,而是不争、和谐、谦逊的象征,是万物各有优势却能和睦相处的最佳状态。
见古通“现”,看到、知道,甚至是体现的意思,见群龙无首,可理解为人人如龙又和谐共处的意思,古人认为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而治”,这正是符合天道自然循环,万物相生相克的法则,可以说是古人的理念问题吧。
截取百度百科的一句话:九为阳爻,其性刚健,可为人群之首,能役使众民而随心所欲,有流于专横之弊;用九者,即不为九所用,刚极则柔,穷于上则返于下,循环始终,而不至于亢极。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白话】用九,出现群龙也不愿意为首的现象,是很吉利的。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白话】《象辞》说:“用九”的爻象说明,天虽生万物,但却不居首、不居功。世界大同,人无等级之分,难道不幸福?
《易经》中“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请问哪六位
六位时成,指的是一天的时辰划分成六个 时间段,分白天和黑夜各六个时辰,也就 是一天24小时分成了12个时辰,时乘六龙 而御天是指人间的统治者玉皇大帝乘坐的 六条龙,玉帝以龙为座驾统御天下。 大概 是这个意思,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六位时成,指的是一天的时辰划分成六个 时间段,分白天和黑夜各六个时辰,也就 是一天24小时分成了12个时辰,时乘六龙 而御天是指人间的统治者玉皇大帝乘坐的 六条龙,玉帝以龙为座驾统御天下。 大概 是这个意思,希望能对你有帮助。这个问题要解释就要读易经和易传彖传。乾卦的六爻,分别对应六龙:潜龙、见龙、剔龙、跃龙、飞龙和亢龙。六位并不是六个方位,而是指六爻所说的六种境界。达到六个境界,自然可以乘六龙以御天。
《易经》中乾卦为什么取象为龙?
乾卦六爻代表一个时代的不同阶段,是动态变化的。为了反映乾卦的特点,需要有升有降,有上有下,有大有小,有潜有见,有跃有飞。乾卦六爻取龙为象,因为龙是能潜能飞、变化多端的至阳之物。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曹操煮酒论英雄,也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16易经文言乾卦第六爻: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
原文
上九曰:“亢龙有悔①。”何谓也?
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②,是以动而有悔也。”
注释
①亢龙有悔:亢龙,指状态非常活跃的飞龙。有悔,指超越了自己能力范围,会招致祸患。
②辅:辅助。
直译
上九爻辞说:“龙飞到一定的高度就应适可而止,如果继续往上飞,就会招致灾祸。”这是什么意思?
孔老先生说:“太尊贵了,再没有位置可以安身。太高贵了,下面就难有亲上的人。有才德的人都处于下位,而高高在上者得不到好的辅助,动辄就会招来祸殃。”
详解
上九爻相当于太上皇,就是退休了。上九爻是“亢龙有悔”,已经“亢”了、过了。
子日:“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这句话是深深的告诫,得位之人“用誉”,给你面子,给你荣誉,那是得位之人的做法,是得位之人有智慧才这样做的,他也完全可以不“用誉”,也没有错,与退位之人没有任何关系。但是退位之人应该清楚这些道理,已经退了位,就应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说什么话。
“贵而无位”,人凭什么贵?凭什么高?所谓的母凭子贵,都不算贵,真正的贵是得位,得了位才贵,没有位,就没有贵。所以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位。“贵而无位”就很麻烦。
这句话也说明了,退休的人已经没有位了,其实已经不贵了。什么是“得位”,就是阴爻得阴位,阳爻得阳位,就是合适的人得了合适的位。有些人没那个能力,即使谋得高位,可能也不会维持太久。现在有很多人喜欢抱怨,抱怨社会不公平,甚至还抱怨自己的出生……事实上,机会曾无数次地摆在你面前,只是没有好好把握,或者因为能力不够水平不足,没有认知自我而坐失良机,这就需要提升对自我的认知,自我的认知是何其难的事情!可能有人会问,既然想要贵,就必须得位,那扫垃圾的岂不是一生都不贵?不是的。
如果你扫得特别好特别干净,特别到位,发挥到了极致,由此得到荣誉,就有了社会地位。我认为如果能把本职工作做好,就是得位,就是贵。
所以要用开放的思路来思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位,得了位你就是九五至尊,你就贵。
“高无而民”,“民”,众也。什么是“高”?有民才高,这是核心。如果你是独来独往的独行侠,那不叫高。就是你的言你的义要有人听,有人执行,有众人跟随,才是高。我们经常说高贵,高贵的人不是自以为是,眼睛不看别人的人,真正高贵的人是收敛于内心,充实于内心,明白自己的位,并且言义都相同,而且有人听其言,也有人执行之。
后面讲:“贤人在下位而无辅”,“圣人”与“贤人”有什么区别?圣人是有所做为,有言有义,简而言之就是内心有德有修为,并且能够感召周围的人,就是圣人。“贤人”是内心有修为有才德的人,感觉有点像佛教的“大乘”与“小乘”的区别。所以九五爻是圣人,上九爻退了位,就是贤人。贤人没有人帮辅了,因为没有位了。“是以动而有悔也”,没有帮扶和没有人执行你的言,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妄然行动,否则只会悔恨终生。
上九是一个受到谴责的君王的形象,原因是他盲目亢进,“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上九知进而不知退,受愚妄骄奢之心的支配,追求比九五更高的位次。这就好比太上皇,尽管尊贵无比,却丧失了行使权力的能力。由于高高在上,得不到民众的拥戴,得不到在下位的贤人的辅助。对于一个合格的君王来说,有位、有民、有贤人辅助,这是三个必备条件。如果不具备这三个条件,“动而有悔”就很自然了。
, "��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