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蒙卦的哲学思想,易经之蒙卦详解
蒙卦的新解
蒙的意思是说蒙昧,在我们蒙昧的时候,就应该修正,这也是蒙卦的最主要的卦意。
蒙卦是人生的必修课,我们看自己的小孩,小时候一副可爱的模样,天真无邪,人见人爱。但是到了十一二岁,他还是一副天真无邪的样子,别的大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傻子,你难道忍心继续让他这么天真无邪不懂事下去吗?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启蒙他,教育他,教他哪些事是该做的,哪些事是不该做的。
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亨是讲亨通、顺利,真正了解了蒙卦,你就可以等到亨。
匪通非,不是我求有蒙昧的人来请教我,而是他们实在是想不清楚,自己主动自觉来请教我。第一次请教我,我会尽力帮他走出困惑,第二次他还是解不开困惑、蒙昧,这说明他有点不认真,第三次他还来问我,这就是说明他根本没用心,是在亵渎我给予他的智慧、知识,再问我就不告诉他了。这样有利于他自觉守正。
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要做到启蒙,就应该用典型的人做榜样,用坏人做反面教材,这样有利于教育他的品德修养,将来对他很有帮助。
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包容所有的蒙昧。是女孩,你就应该让她知道将来你是要嫁人,要好好学做家务,帮丈夫管制家。是男孩,你就应该让他明白,你不能整天笑嘻嘻过日子啊,将来你是要管制整个家,做一家之主的顶梁支柱。
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不要取到只看金钱不看人的妻子,这种人向来都是没有道德修养,对谁都没有好处。这里讲的是那种误人子弟的老师,比如说,学校有些老师见哪个学生家境好,他就专门针对那个家境好的学生努力教育,而那些家境不好的,他就不理不睬,遇上这种老师是学不到什么知识、智慧的。
困蒙,吝;
困的意思是说,他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想懂,用来比喻学生,就是看到书就不想看,学习也找不到兴趣点,学校不想去,什么都不想做,整天也不知道该干什么。
童蒙,吉;
小孩子的问题往往都是很单纯的,单纯的问题很好理解,我们也可以很好的教育他。
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我们看,很多学校的老师,都有过打调皮学生的经历,那都是对调皮、不爱学习的学生实在是没办法,才出此下策。这个就要要求打的恰到好处了,有些老师击蒙的刚好,家长们反而很乐意,有些老师击蒙拿捏不适当就成了教育意义上的体罚,搞不好还会别免职。所以说,你要击蒙可以,但你要拿捏好火候,否则,即使是好事,也会被别人误认为的坏事。
《哲学易经》之《蒙卦》------李建明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彖》日: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象》日: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有了屯立之地生存之基,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客观世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相互作用、无穷无尽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产和消亡。因此在这个奥妙无穷的世界里总是让人感到知识的贫乏、经验的不足和生存的困惑,故受之《蒙》。
蒙,蒙昧也。之所以蒙昧是对一切现象感到迷惑,对生活充满迷茫,就象初生婴儿对一切都是新奇的和无知的一样。但一切为了生存与发展,人类就会对现存的客观世界进行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就会对一切呈现出顽强的生生不息的动力。因此说蒙昧终将开化,关键在于必须自我要有执着的信念和不渝的毅力,必须自我要有不断开拓的精神和求知的欲望。我们又怎能放弃现在托付后辈的力量呢,而应当要用我们已有的知识和开拓的精神去开创未来,教化童蒙,造福人类。
世界无限神奇,自然奥秘无穷。如果人类只满足于现状,听命于造物的安排,那还有什么用呢?占筮,是因为疑惑。但内心执着、理念美好、目标明确,有什么不能成功的呢,故当一卜以定疑。若至再至三,则神都惑矣,何以正其志。因此君子之德当端正自我的态度,敦促自身的行为,坚定不移是以必有所为而利贞。
《彖》辞说,所谓蒙昧就好比身处山顶望山下,见到的全是杂草众生、灌木丛林和山峭陡壁,处处充满着险难,若因此而迷茫不前这就叫蒙昧。“蒙,亨通。”原因在于天下蒙昧总能开化,世界迷团定能揭示,关键在于自我要有对客观世界不断实践、开拓、创新的精神,自我要有不断求索和无限的追求,如此则必能开创出美好的未来,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功。这就叫“之所以亨达,在于行时必有所中也。”因此,我们又怎能放弃现在托付后辈的力量呢,而应当要用我们实际的行动和已有的知识去开导童蒙,去共创美好未来,去成就远大志向,去建立盖世奇功。面对一切有什么可疑惑的呢,只要理念美好内心执着目标明确没有什么不可成功的,是以“初筮告,以刚中也。”若至再至三、迟疑不前、神都惑矣,何以正其志,这就叫真正的愚昧无知了。因此君子之德当立志以明其教,敦行以尽其性,成业以达其德,是以必能人道立天下教而圣功建矣。
《象》辞说,山上杂草众生灌木丛林有着无限不确定的险情和危难,但山下却清泉见澈无限明净,这是《蒙》之象。君子观此,思天下虽看似蒙昧混沌但必有清澈明净的一面,从而当果敢行动来培育自我高尚的品德,唯此则可为万民之师表而德业建矣。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象》日: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桎梏,刑具也。要规正人们的行为,启导人们的愚昧,只有树立典范以示其教。如没有刑法的约束就会各行其道天下大乱了。故国立法,家立笞,以示其教。是以《象》云: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吕氏春秋-当赏篇》上说:“人无道知天,依四时之化而兴作,臣无道知主,依主之赏罚而行力,赏罚信乎民,何事而不成,岂独兵乎?”当然,我们这里的主应当是人民的意志民众的主权,如果没有刑法的约束也会各行其道恣意四起天下大乱了。故君子观天下熙熙当趋之以利动之以刑以示其教则民无不劝而天下可化矣。但过于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不重民意,也就成暴政了。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象》日:子克家,刚柔接也。
包养蒙童,十分吉祥;娶纳妇人,十分吉祥。原因是只有接纳和容入才能为发展创造条件,才能承前启后,故“包养童蒙,十分吉祥;娶纳妇人,十分吉祥;如有子克家。”刚柔接也。其实一切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实践的过程,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相互传承,继往开来,才能开创出层出不穷的辉煌。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象》日: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金夫,是武夫的意思。不有躬,是得不到恭敬的意思。得不到恭敬而强行为之,是以必见金夫,受人攻击而已。故君子之道当释困度终,归正行为,不强而为之,否则则愚,“行不顺也。”
六四:困蒙,吝。《象》日: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困,困缚也。被蒙所困,是以前途未卜也。特别是自我困缚自己,这本身是愚昧的行为,必然只有受挨打和欺弄的份儿。因此《象》辞说,“困蒙之吝,独远实也。”原因是自我封闭了自己,是自我远离了实际的生活和远离了现实的世界。因而我们要改变落后的面貌,摆脱愚昧的思想,只有不断学习、努力奋进,只有不断吸取新思想新观点与世界接轨。脱离实际的行为是愚昧的行为,困缚自我的方法是愚昧的方法,因此必须走出去实践自己。
六五:童蒙,吉。《象》日: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幼稚蒙昧,何来其吉,只有受人摆布而已!因此只有一个解释,即童蒙之吉在于行中庸之道而已。象童蒙一样天真纯洁,没有勾心斗角之棱角,是以十分吉祥。如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行事,世必疑矣。故君子当庸德庸行而不以已贵,憧憧往来而付物以能,是以功斯克矣。因此《象》辞说:“童蒙之吉,顺以巽也。”君子不劳已之聪明也不固于已见,而当一切顺势而为,依情而动,服从发展观,唯此才能容和于民、教学相长而蒙开天下。故“孔子行贿,大禹裸身,”以图功成,是以进相随而顺以巽也。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象》日: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击,拍击敲打的意思。要拍击和敲打一切愚昧的行为,不可相互冲突和搞破坏,而当团结一致相互抵敌。原因是只有团结一致相互抵敌,才能开创更为美好的明天。因此我们要统一人民的思想,规正人民的行为。只有统一人民的思想,规正人民行为,才能为发展创造更为有利条件。从而达到普利万物,上下皆顺,天下大昌。
,
《易经》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现今国学之风甚旺,研<易>有成就者自五四以来不下百人,专著不下400部,论文无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易经的重视和研究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那么,如此众多的研究论著、论文,观点、新论,总不能面面俱到,拿来主义吧?我们在学习易经的时候怎样才能做到提纲挈领,应该如何把握其精髓主旨呢?根据我的学习体会,易经的精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果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易经是一部研究宇宙自然规律的著作。
宇宙万事万物的生成与发展都存在于生生不息的运动中,《易经》的阴阳理论揭示了宇宙万物形成的根本原因,它的变化论也反映了宇宙万物的存在发展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六十四卦的排序看出易经对万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乾第一,先有天;坤为二,后有地;天地造万物。屯为三,人与万物共生,需要屯积,才能无忧;蒙为四,这个时候人处在蒙昧阶段,需要教育;需为五,人有了进步的思想,就会有更为高级的需求,或者说要有大的需求;讼为六,有需求就会有争讼……直到最后既济六十三,未济六十四,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到新的一轮开始。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由低级到高级逐步递进的。
我们再来看它的爻变规律。易经是把一个卦的每一爻都动起来看的。从初爻一直动到六爻。当然也可以从六爻到初爻。按照阴变阳,阳变阴的成卦规律以观其玄机,这也同样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变化规律。一方面它是一种挖掘卦中深层次信息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在运用六爻推断,运用互错综象来推断事物,看事物的内外,看事物的正反面,看事物的上下等等变化现象。由一个卦爻,我们可以一连看它的几个侧面和放大似的来看它的好几个变化,这样我们的联想力就加强了,思维也就更加活跃了,就不会把一个问题看死,这样六爻推断的思维才会顾此及彼,文思如涌,这正是六爻快速推断法所必须的。与此同时,我们对事物发展变化、各个层面各个方面的特点也都了如指掌了。
第二,易经是一部研究对立统一规律的著作。
易经号称无字经书,它最先是由两个爻象即阳”????????___”阴”__ __”构成八卦图,八卦两两相对。乾对坤、震对巽、离对坎、艮对兑。发展到文王演绎出六十四卦,也是由三十二对两两对应的卦象构成。由此可见,易经的整体构成就是“相对而出,统一成型”的。.易经阴阳对立统一论的精髓在于阴阳的相互作用产生运动,运动产生万物,(包括生命物)故生命在于运动。正如《易·系辞》中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既是易学的哲学基本原理,也是构成六十四卦的基本原则。《易·系辞》中还提出:"刚柔相推易生变化"。提示了阴阳两气的变化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易经还反映了时间空间上的对立统一。从时间而论:其阴极到阳极再从阳极到阴极,代表着一昼夜子时到午时,午时到子时;一年四季从冬至到夏至,从夏至到冬至的推移,阴阳消长循环交替。
从空间而反映:阴极象征着北方,阳极象征着南方。八卦方位与空间:震东、离南、兑西、坎北、艮东北、坤西南、巽东南、乾西北,卦与方位而对应。
易经从有图无字到有图有字,无不渗透着阴阳、刚柔、消长、动静、尊卑、贵贱、吉凶、祸福等等对立统一体。
第三,易经是一部研究如何做人做事的著作。
易经着重论述了做人的标准有三,那就是:自强不息具备乾德,厚德载物具备坤德,居安思危具备革德。人要有追求要有理想抱负,要有自己的事业;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能海纳百川;要有居安思危勇于创新的精神。那么做事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能够知文史、懂哲学、用科学、善预测*。
做事的方法和步骤易经是这样论述的: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系辞上》)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人能够善于观察事物并能通过事物的表象看到内在的规律,能够根据事物的变化采取适当的措施和行动,那么就象有老天保佑一样顺利无忧。这里强调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观察。就是面对任何问题任何事情都必须先要进行观察,这个观察是全方位的,越细越全面越好,为分析打下基础;
2.分析。就是根据观察的结果,进行有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整理剖析,然后得出一个结论性的东西;
3.决策。就是根据分析的结论研究制定解决的方案。
这是一个做事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寻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过程。我们做任何事都必须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无往而不胜。
问题说到这里,大家也许会问,易经不是算命的书吗?我的回答是:这是对易经的误解或者说是一种偏见。用易经作预测只是易经内容的形式,是易经内容里极其微小的一部分,而且这一部分内容已经事过境迁了。只有那些根据易经的哲学思想和思想精髓发展延伸的东西才是最有使用价值的。
易经的基本哲学思想给人的启示和体会
易经贯穿全书的就是一个易字,它既是书的要领又可说是大千世界事物百态现象的一个浓缩.
你看过蛇吞象的图把,那就见过其中的尾和头相接触的现象,这个现象其实就是任何至理和宇宙演化的一个不变的道理的一个表达.
俗话说,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都蕴涵了一个宇宙变化的根源,那就是任何事物都是向高级变化的(当然是从开始了),直到一个空前的繁荣状态,也就是所谓的顶峰,然后就走下坡路.也就是,举个列,就像封建王朝的创立,兴盛和衰亡,同时,也不可只把眼光停留在一个王朝,这个理论也适用于整个封建社会,诶,到此,你应该明白,其实,它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式,就象潮起潮落,日升月降,人生物死,原始的落后,封建的愚昧,资本社会的金钱\工业的兴盛,再进一步的社会的先进和文明(相对的).
易经是几千年前先辈总结自然界最常规的现象而后总结出的规律,它的本身既是来自大千世界,所以,我们学习它时应该从自己和外界入手,而不是先把自己放入书里再来看外面.这是一个先后顺序。
易经的卜卦,
别把它看得太神秘,因为它本身和我们人就是物物相通的.这里说的通是气的通,就像两个异性之间有本能的好感.吸引力似的.当然这是难以用科学文字描述的。
它的卜的前提要卜者心诚,就像塔罗牌,你只要用心去测,自然结果会符合你的现状态.
易经说白了,就是一个从外界的气的转换,就像一个人,做任何事都是体内的气的使然,气是万物之主,不过就我所知,我们只可知道其一些规律,不可太强求.它本身就在我们身上,而且我们天天再用.
易经通道,道德经,道化自然,万物唯气,气转万物!祝你对易经的研究更上一层楼!
周易的哲学思想是什么?急。。
1、周易哲学思想的核心就是阴阳,也就是事物的两面性。包括阴阳互依、阴阳互立、阴阳互变、阴阳根、阴阳统一。
2、周易中的阴阳,就是说世上任何一种事物都有阴阳两面性,有阴的一面,相对来说就有阳的一面。就象有反面就有正面,有天就有地与之对应。其实就是现代哲学中的矛盾两面性是一样的。
3、阴阳互依,就是说阴阳是相互依存的,离开了阴就没有阳,离开了阳也就没有阴了。就象没有了上,也就不存在的谓的下了。
4、阴阳互立,也就是说阴阳又是相互对立而存在的。如正反面,内外,上下等等。
5、阴阳互变,也就是说阴可以转变成阳,阳可能转变为阴。就象是现代哲学中的矛盾两面性可以相互转化一样的。
6、阴阳互根,就是说阴阳相互是对方存在的根本和依据。离开任何一方,另一方就不成在了。比如没有敌人,也就不存在敌我之分了。
7、阴阳统一,就是说阴阳统一于一个事物之中,也就是说任何一种事物或物体中都有阴阳两个方面,是由这两方面组成的。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易经》第四卦 蒙 山水蒙 艮上坎下 初六 六五 是变爻 问爱情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就在于眼前,贵在树立形象,注意仪表。表达时间未到。
蒙卦是什么意思
《蒙》卦的卦象为水下山上。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艮)相叠,艮是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险。卦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卦。象曰: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之运不高,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
手机号占卜,可信度不高,玩玩可以,不要太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