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柱三间五楼牌楼,属猪的哪个月结婚好
北京牌楼经历了哪些历史演变?
北京牌楼最早的雏形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从大量出土的公元25~220年的"凤阙"画像砖上,我们可以看到类似的牌楼的建筑图案。
到宋代,宋代上层人物为表彰"优秀街坊",亲笔题写匾额,居民则大修牌楼以挂牌匾。尤其是府衙门前,更要建造考究的牌楼。
在宋代,不但到处都建有街牌坊,而且桥牌坊也已出现。在宋代的两幅名画《金明池龙舟夺标图》和《清明上河图》上就能看到像"表"一样的桥牌坊。虽然较小较简单,但它标志着宋代的牌楼已经走出街坊了。
1264年元世祖定都燕京,当时的建筑规划要在"千步廊七百步,建棂星门",这就是北京最早的石牌坊。
元代在北京建都时,把京城分为46坊。每坊都有坊门,这实际上是承袭了宋朝的城市管理制度。
到了明、清时代,虽然取消了"街坊制",但牌楼的建筑形式还是继承了下来。尤其是坛庙陵寝仍建棂星门式的牌楼。
经过历史的演变,发展到元代,牌楼才有了固定的建筑模式。牌楼从建筑材料分,有木牌楼、石牌楼、琉璃牌楼和牌楼等;从用意来讲,可分为贞洁牌坊、功德牌坊、街牌坊、山门牌坊等,牌坊的结构有两柱一间、四柱三间、六柱五间等多种形式;牌楼的楼顶,有一楼、三楼、五楼、七楼、十一楼等等,其建筑形式一般有硬山式、悬山式、歇山式、庑殿顶等等。
虽然牌楼成为一种独立建筑,但它原有表彰功能和标志的功能依然保留。
通常在形式上将柱子上加屋顶的称为牌楼,不加屋顶的称为牌坊;但有许多地方并没有严格区分,统称为牌楼或者牌坊。
目前,京城现存的古牌楼大部分都是明、清两代的。北京故宫午门五凤楼是阙式建筑的最高形式,并在两旁设有"阙左门"和"阙右门",以点明午门为大阙楼。还有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南门牌楼、八达岭的秦始皇艺术馆门前的牌楼、京郊良乡县城牌楼都是仿阙式的牌楼。
总之,牌楼是中国的特有建筑,它不仅是一种在主体建筑物前端的陪衬性建筑,装饰美化着环境,增加景观的气氛;而且是一种具有一定标示意义的建筑,在过去也常用于表彰升官、守节等,其建筑意义与文化内涵源远流长。
古代五楼是指哪五楼
是“五踩四柱五楼”的五楼吗?
牌楼从形式上分,只有两类——一类叫“冲天式”,也叫“柱出头”式。顾名思义,这类牌楼的间柱是高出明楼楼顶的;另一类“不出头”式。这类牌楼的最高峰是明楼的正脊。如果分得再详细些,可以每座牌楼的间楼和楼数多少为依据。无论柱出头或不出头,均有“一间二柱”、“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形式。顶上的楼数,则有一楼、三楼、五楼、七楼、九楼等形式。
牌坊,简称坊,类似于牌楼,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建筑类型,亦传至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东亚地区。牌坊更被海外当作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在西方很多城市的唐人街都有牌坊作为标志。严格区分下,牌坊不同于牌楼,在立柱和横板上没有斗拱及屋顶结构的称为牌坊,而在立柱和横板上有楼的称为牌楼。
请教古代牌楼的形制,比如四柱三间五楼牌楼什么地方什么级别可以用_百 ...
这种是普通臣民能用的比较高等级的牌楼了,再高一级可用七楼的,但是再高就只有皇家能用
北京牌楼的有哪些分类?
北京牌楼按形式一般分为两类。一类叫"冲天式",也称之为"柱出头"式。也就是说,这类牌楼的楼柱超过了明楼的楼顶。另一类是"不出头"式。这类牌楼的最高峰是明楼的正脊,所以才称之为"不出头"式。
北京牌楼还可以按每座牌楼的间数和楼数多少来分类,如"一间二柱"式、"三间四柱"式、"五间六柱"式等。
牌楼的间数和顶数,大部分都是奇数。顶上的楼数,则有一楼、三楼、五楼、七楼、九楼等形式。在京城的牌楼中,规模最大的是"五间六柱十一楼"。
宫苑之内的牌楼大都是不出头式,而街道上的牌楼则大都是冲天式。
南村镇的明星牌楼是仿造哪个国家的牌楼兴建的?
法国。
南村牌坊包括吴中明坊和吴蔚起坊。吴中明坊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4年),为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石碑楼,高12.6米,通阔9.6米。现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村牌坊顶层竖坊为篆书,三层为横坊,右侧刻有"明万历四十年孟秋",中间刻有"荣恩三代"大字。二层为横坊。该牌坊设计科学,是明代徽州石坊的代表。吴蔚起坊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为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宽9.6米,高13.4米。顶层竖坊刻有"覃恩"二字,二层横坊刻有"荣封三代"四个大字,三层四层横坊也刻有字。该牌坊做工精致,是清代徽州石坊的代表。
武汉大学老牌坊的简介是怎样的?
武大最早的牌坊,位于街道口劝业场的民国老牌坊处,为木制结构,建于1931年,仿北方牌坊式样,四柱三间歇山式结构,琉璃瓦顶,略施斗拱,油漆绘,古朴大方。那时,该处是一片开阔地,木牌坊建成次年,就毁于龙卷风。1937年,武大在劝业场原址建造钢筋水泥冲天式牌坊,也即现在的老牌坊。
牌楼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采取四柱三间冲天式。前面的“国立武汉大学”六字尚不能确认由谁所书(可能是数学系教授萧君绛),后面的“文法理工农医”六字则由中文系教授刘赜(刘博平)书写,表示武大办学的理想规模。刘先生书法自成一家,郭沫若曾称赞他的书法是“珍品”。
扩展资料
武大93版牌楼
1992年,为迎接建校100周年,武大以民国老牌坊为蓝本,在八一路校门口兴建新的大门牌坊,仿照老牌楼,由武大海内外校友集资建造的。四根八棱圆柱(四柱八方),表示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柱头上的云纹,表示高等学府的深邃和高尚。上覆琉璃瓦之颜色为孔雀蓝,仅次于皇家的金黄色。
2012年,93版牌楼,一座有20年历史的武汉大学标志性建筑,在现场送别者的眼光中倒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汉大学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