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天干地支,月天干地支计算方法
天干的由来
要论述天干的起源,首先要明白天干具体都是什么。得益于考古发现,我们知道了周代甚至更早的甲金文,通过这些古代字形,我们能得到不少那个时代的信息。
还有就是,天干地支从来都对应的一起说,换个角度说,天干是一个整体,须放在一起解析,而其联系的纽带就是我们的五行思想。具体就是所谓天干配五行: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性,乙丁己辛癸为阴性。
而五行间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相生相克,这是后来常用的关系,一般论述五行都会述说这种关系;另一种是五行合四方四时,以土为中,或曰五行合一(这可能才是最早的五行关系)。虽然还没有解析出十天干的具体所指,但是天干地支是用于纪时的,是以天干间相生相克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那么,天干所配五行属于第二种情况,因此,十天干必须放一起解。
关于五行相生相克,相关论述很多,这里就不再敷述。至于 五行合一论,具体的说,土可以是土壤,也可以是大地。其关系为以土为中:土生金,金破土;水渗土,土克水;木立土中,厚土死木;火生土,厚土灭火。
五行合四方,中央能与四方直接互通。五行合四时,则在夏秋之间析出三伏天前后一段,以为长夏。长夏主太阳,四季不过是太阳的变化。夏、长夏、秋是自然演化。冬与长夏也可直接转换:极端情况如六月飞雪,就是夏入冬;一般的,如沙漠气温,太阳出来能热死人,而晚上降温能冷死人,一日经历冬夏。至于春与长夏的转换,那就更常见:夏日的暴雨过后,那感觉就如春天般清爽’;而春夏之交闷热天气让人无处可逃,比之酷暑时节让人更难受。
基于五行合一理论以及天干的纪时功能,天干间会有承接或演化的关系;而天干的“天”字,说明天干是自然界(大范围)的事物。在古代的话,自然界的大事或许只有农业活动以及相关的物候能产生十个有相互连系的事物。所以解析的时候,相关含义应该优先考虑。
五行合一论中,土是其中的关键。我们解十天干,最好也应该从属土的天干开始。比较“戊”与“己”,明显“己”字我们更熟悉,那么我们先看看“己”的古文:
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己”字不同时期的构形完全是一样的,只是构形的朝向不定,或者我们可以理解为朝向与字义无关。那么,“己”字表示的就是某种特定的线性物体或者某种运动轨迹。农业相关的物候似乎没有与“己”字构形相关的,至于运动轨迹,那么农业活动中有太多的劳动轨迹会构成“己”字状,比如翻地,比如种植,比如巡视生长情况等。按五行合四时,戊土己土都属于长夏,在酷暑中进行的“己”字轨迹的农业活动,估计只有巡视农作物生长一种可能。而天干“己”五行属土估计说的每次巡视就算情况正常,脚上都难免沾上泥土。
另一个角度看,“己”字能引申出自己的意思,而巡视农作物就如同动物巡视领土,巡视的一般只能是只属于自己的农作物,因此“己”字从巡视农作物的轨迹这一造字本义可以引申出自己这一常用义。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戊”字的古文:
古文戊
从“戊”的古文构形看,是某种有柄利器。具体意思我们参考一下“戊”的兄弟字,地支里面的“戌”字的古文:
古文戌
从金文看,“戊”与“戌”似乎有点混用,所幸的是,甲骨文差异明显:“戌”是典型斧头形状,“戊”对比而言就是小斧,而且“戊”的刃口有点内弧,有点像一种古代版的长柄镰刀。至此,我们可以是说确定了戊的造字本义,然而用在天干里面的话,按照前面的分析,“戊”还应该代表某种农业活动,具体是什么暂时却无法判断。
直接解析找不到更多的线索了,我们再来看看五行合一的其他相关信息:十天干基于五行分成两组,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性,乙丁己辛癸为阴性。这条信息提示我们,戊与己的相关属性是相对的。我们已经知道“戊”的造字本义,只是放在天干中,我们还不清楚其动作对象。那么基于属性相对,我们可以确定“己”的动作对象,从而反推“戊”的。
前面我们不去分析“己”的动作对象,是因为“己”的侧重点是动作轨迹。我们知道,农业作物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种草本的,一种木本的,草本个体小,木本个体大。而象“己”字状循环往复次第巡查的,那肯定是草本多于木本。事实上,从属性角度,大为阳,小为阴,那么“戊”的动作对象也可以确定是木本农作物,通常而言,就是果树了。分析到这里,我们还能得到一条信息:既然“戊”的动作对象是果树,那么整个阳性天干的动作(描述)对象应该都是果树,而阴性天干的就是草本作物了,比如蔬菜,粮食等。
分析到这里,“戊”字在天干里面的含义就很清晰了,那就是对果树进行修枝。了解果树种植的都知道,果树枝桠不能长的太茂密,否则挂果太多营养供应不上反而不会有好收成。天干“戊”五行属土估计因为落叶归根,修掉的枝桠很快又变成泥土。
接下来我们顺着“戊”字先解析阳性天干的其他四个,先看“甲”:
古文甲,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结合“甲”的构形与常用义,我们不难确定“甲”的构形本义为挡格物,遮挡物。在天干中,甲与果树组合,再加上顺序在首位,“甲”字的天干含义就是果树(树木)在开春时节再次抽芽,“甲”指代树皮,新芽突破树皮长出来。如此,天干“甲”五行属木就再自然不过了。而此字由于含义古今统一,所以《史记·律书》解析为:甲者,言万物剖符甲而出也。此义与本文相当接近。
接下来,阳性天干第二个,“丙”:
古文丙
以“丙”字的古文构形加上其为天干之一,“丙”可以肯定的是古代的一种农具(石器或骨器)。然而因为冶金技术的出现,它已经被更好用的工具所替代,如今“丙”字只剩天干第三(序数三)的含义了,至于丙酮丙纶之类,只是借用于音译,而参考相关常用字“病”的话,也只能从疾病的“疾”推理出“丙”很大可能是一种钝器。由于线索太少,我们先解出其他天干看能不能提供新的线索。
跳过“丙”,第三个阳性天干“戊”上面已经解析完成,那么轮到第四个阳性天干“庚”:
庚字演变 摘自中华语文知识库
单看“庚”字的演化,我们不大好从其构形中确定其造字本义,但我们还有可以参考的字——“南”:
南字演变 摘自中华语文知识库
我们都知道,“南”字代表向阳的方位。作为农业民族的古人,基本上都是聚集成村落,村落的南方都有个广场作为晒谷场,当然,这广场也是村民聚集的场地。要聚集,特别是紧急情况的聚集,最佳的手段莫过于鸣钟召集。而这高挂的警钟就是“南”字的构形:其甲骨文就是一个挂起的钟,金文在钟的上面加了个木叉以明确钟的意思。
“庚”字与“南”字的古文两相对比,金文“南”的下半部与甲骨文的“庚”几乎一样。所以,“庚”的造字本义应该就是敲钟。至于“庚”字隶变之后构形变化大的原因估计有二:其一,钟形与“用”字(参看下图)构形接近,“用”字更常用,所以钟形构形异变;其二,“庚”字的隶书增加了手形,以强调敲击。
古文用
明确了“庚”的本义,那么天干“庚”就是敲钟加上果树。其组合所表达的意思估计是果实成熟,敲打收获。因为我们都知道,成熟水果中间种子的部位很多都是空的,敲起来声音清脆,有如敲钟。而很多树梢处的水果古人无法通过爬树摘取,只能用长杆敲打下来。所以天干“庚”表示的是敲打以收获成熟果实。
接下来最后一个阳性天干“壬”,其古文如下:
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只看“壬”的古文构形,我们无法直接确定其构形本义是什么,但我们还有一个可供参考的字——“任”。“壬”在天干里面估计也是一种农业活动。而“任”只是加了人形,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任”只是“壬”的衍生字,因为“壬”若是农业活动,那主体肯定是人,加上人形的话,只是为更清晰表达。
现代汉语中有个词是“担任”,这个词很多情况下可简缩为“任”。比如担任职务=》任职;担任课程=》任课。这也就是说“担”字与“任”字同义。而“担”的繁体字为“担”,其右部与屋檐的“檐”一样;而“詹”恐怕是“檐”的本字,只是这点得另文再述。总之,“壬”字的构形本义可以确定为挑担。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的看法也类似:
摘自中华语文知识库
只是天干“壬”恐怕并非假借,而是“壬”的担物本义组合阳性天干的果树语境,意为收获的水果一担担,引申为聚拢,收集水果。“壬”五行属水正是基于此义,因为百流归海,水往低流。水的最大特点可以说就是聚集,只要是液态水,总要聚拢于低处,除非人为的密封住。“壬”属水非取其形而取其意。
至于“壬”的字形变化估计源于“王”字从原来的巨型斧头状变成三划王,为区别于“王”字,“壬”字中间一划就只好延长。
阳性天干五解其四,但于解析天干“丙”并没有多少帮助。而前面解天干“戊”时,我们参考了“己”的一些信息,源于其相同的五行属性。下面我们来看看同属性的天干“丁”又是什么情况。但在这之前,我还是先来看看阴性天干第一个“乙”:
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很明显,乙的构形古今相近,只是方向稍微的改变了点。前面我们解析出同属性的“甲”字的天干含义就是果树(树木)在开春时节再次抽芽。而天干“甲”“乙”皆属木。而且在解析“戊”时,我们分析出:阳性天干的动作(描述)对象应该都是果树,而阴性天干的就是草本作物。所以,天干“乙”顺理成章的可解为草本(多年草本)植物开春时再次抽芽。而许慎《说文》:「乙,象春艸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彊,其出乙乙也。」同样都将“乙”解析为出芽,但《说文》将曲折构形解析为冤曲而出,但商代金文是明显的两头尖构形,请看下图:
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如果有留意身边的植物的话,就会知道,大多多年生草本植物都是叶子对生的参看下图:
多年草本铁线草,来源于网络
要是重新出芽,新出的草芽会在叶子的根部长出,其方向与叶子大致相同。若截取草叶子其中两个芽位,其形状与商代金文何其相似:
多年草本铁线草,来源于网络
所以,“乙”的构形本身就是多年草本出芽,在天干中也是同样意思。天干“甲”在前“乙”在后,正符合开春后,一般树木会比草本植物先发芽的情况。天干“乙”《史记·律书》解析为:乙者,言万物生轧(zha)也。此解也算贴近本文之分析。
然而《史记·律书》关于其他天干的解析与本文就相去甚远,其原因估计在于视角:古人造字时最多刚解决温饱,所以天干都基于食物生产,天干“甲”“乙”选取物候是因为那是生产开始的信号。而司马迁的视角却是万物,所以他关于其他天干的解析与本文相距万里。
接下来是第二个阴性天干“丁”:
古文丁 摘自中华语文知识库
“丁”字古今变化不小,更为特别的是,同时期的构形也差异明显,我们不能从其中获取其造字本义的确切信息,唯一可参考的或许是现代常用字“钉”。钉子我们大家应该都熟悉,要问一个人钉子是什么,很多人第一反应估计就跟“丁”字差不多的东西;但有一个小细节可能很多人都会忽略:看到拔出钉子后留下的钉孔,很多人都能判断出是钉子造成的。也就是说,钉子本身只是物体,但看到钉子孔,我们能联想到动作。
假设“钉”跟古文“丁”的构形有关系,那么农业活动中与“钉”字相关的大概有两种,一种是扦插种植,另一种是下种子。由之前钉孔的提示,上图所示“丁”字甲金文的四个构形其中或方或圆的三个可以看成是一个孔洞的洞口,这个构形跟钉孔类似。古人选择这个构形,估计是农业活动中造成的孔洞,古人看到这个孔洞,就能联想到这个农业活动,这种农业活动没有意外的话,应该就是下种子。
因为工具的改进,估计在铁质农具出现后,下种子前都是打槽的。但在铁制农具出现前,下种子前很可能是打孔的。现代人下种子也有打孔的时候,有侍弄盆栽的人都会知道,下种子前最好挖个洞。而“丁”字甲金文剩下那个上宽下尖的构形,很可能就是下种所挖洞孔的侧切面形状,战国文字更多的继承这种侧切面构形,其构形都可以理解沟槽的剖面,特别第三个,中间的留白甚至可看成种子。
所以,古文“丁”构形为孔洞,其构形本义为挖孔。天干“丁”在农业活动语境中引申出是下种的意思。这个意思在铁制农具普及后被后出的“种”字所替代,其打(挖)孔本义也隐藏在“钉”字中而基本被遗忘。而天干“丁”五行属火估计因为下种得抢农时,要如野火燎原般迅捷。
得益于“丁”的成功解析,我们得到一条有助于解析“丙”的线索:“丁”字的甲骨文构形为正方形孔洞,而“丙”字构形若是某种翻土工具,以甲骨文时代的工具水平,恐怕一下子下去翻起一块土来打孔的可能性不大,反而是如正方形一般四面来一下再翻土更省力,更容易,而且更不容易损坏农具。农具“丙”容易损坏,我们可以从另一个“丙”字相关的古文得出,那就是古文“更”:
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更”字的甲骨文构形疑为农具“丙”换柄,金文从两“丙”疑为连续换柄,原因估计是材质在西周时普遍变成青铜,木柄相对更加不耐用,因此才会创造新式农具。而进入铁器时代(战国),农具“丙”基本被新工具取代,而替代的翻土工具如“锄(鉏)”字“铲”字之类的就是这时代出现的(最早字形为篆文),与此同时,“丙”字的构形应该是原来的翻土工具固定了木柄,因为铁器比青铜坚韧,可以打造类似现代锄头的柄套以固定木柄,变成现在使用的构形。所以“更”字隶书上部完全失去原来没有上面一划的“丙”字构形。
古文“更”从“丙”可反证“丙”是一种农具,只有农具是最高损坏频率的。而这种高频损坏相当程度的能证明“丙”是翻土工具。
以上论述只能确证“丙”为农具,其为翻土工具的证据还稍显单薄。不过我们还可以从天干的整体角度来论述天干“丙”为翻土之意。《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上面我们解析出天干“甲”“乙”为草木发芽,此为物候,也是农业活动开始的信号。天干去除“甲”“乙”,那么剩下的四组天干或许正好符合农业四步曲。
从解出的阳性天干看, 除去“甲”,剩下的是“丙戊庚壬”。从后三者的天干含义看,“戊庚壬”完全与“夏长秋收冬藏”相合:夏长以“戊”修枝,秋收以“庚”收获,冬藏以“壬”运输收获以归藏。而相应的“丙”属春生,于果树而言, 翻土(施肥)正是开春后的头等大事。所以“丙”的构形为翻土工具,引申天干“丙”为翻土(施肥)可以说是毋庸置疑了。
接下来我们继续解析剩下的阴性天干,第三个阴性天干“己”上面已经解析过,下一个是天干“辛” :
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只分析“辛”字的古文构形,我们并不好直接判断其构形本义。但借助同五行属性的“庚”字,我们能判断其为收获五谷之类草本农作物的工具。中华语文知识库的看法有点类似:
摘自中华语文知识库
上面所谓的曲刀,或许就是镰刀的前身。古人以农具“辛”在天干中表达收获五谷的意思。天干“辛”的这种意义因为工具的改进现在已经隐没,但作为构形部件,天干“辛”的本义还存在于好几个字中,比如亲(亲)、毅等。我们来解析一下情况比较特殊的“亲”字:
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亲”字无甲骨文,目前发现的最早金文在西周中期。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源于西周的农业活动与以前不同。我们都知道,西周实行的是井田制,这种制度下,公田是由同一“井”的平民(奴隶)耕种的。在这个大背景下理解“亲”字,则其构形明显是贵族(奴隶主)巡视收割 状况,由此引申出“亲”字的本义为本人直接、亲自。此后井田制崩溃,“亲”字构形在原来基础上加了木,构形变成注视着以割草的工具削木头,类似雕刻木头的意思,而由此引申出关系近、距离近(亲近)的新本义。虽然构形所所差异,但其本义一脉相承,都基于空间维度的贴近。
由此可见:“辛”本义为收割工具的解析,放在“亲”字中,也相当合理的解析了“亲”字。这反过来证明了本文“辛”字解析的八九不离十。
接下来我们来解析的是最后一个天干“癸”:
古文“癸”,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天干“癸”与天干“壬”在五行中同属水。 前面分析天干“壬”属水基于聚拢的属性,所以天干“癸”的情况很可能也类似。而与甲骨文“癸”构形几乎相似的“巫”字可供我们参考:
古文“巫”,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对比两字,我们可以看到,在最初的时候,两个字的构形几乎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方向。两个构形同时使用可以表达两种相反的属性:一为向往发散,一为向中汇聚。我们知道,巫师在上古时代可以说是全能的存在,所以以横竖交叉以示通达四方,然人力有穷,所以巫所知道的四方是有尽头的,于是“巫”字的构形交叉末端封闭。
“巫”字为发散,对应的“癸”字自然就是汇聚,而且从构形上说,斜交的十字更能表达汇聚的意思。从观看者位于交点面向上(前)的视角看,斜交的四角皆在观看者的侧方,如果观看者要出发到某个斜线,他都要转向。而以“癸”的甲骨文构形看,其可以隐含八方汇聚的意思。因为若中心点有观察者,那其正前正后等四方方向因为观察者的存在就自然存在。反过来看“巫”字,其构形是中点的四个正方向,若中点处有某个古人,他向上走就是古人的南方。所以“巫”的构形天然就更倾向表达发散的意思。
综合上面天干“壬”与古文“巫”提供的参考,天干“癸”聚拢五谷的含义昭然若揭。那么天干“癸”的字形变化与古代社会五谷收藏的情况变化就有莫大关联,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中都有什么变化:
说到收藏存储,不得不说的就是仓库,“仓”字在甲骨文里就有。甚至汉字的出现都有可能是仓储需要促成的,因为传说中就是仓颉造字。其以仓为姓,要么就是其本身仓库管理者,要么他是仓库管理者的后人,所以仓储在文字出现前大体已经成系统。而直到周代井田制以前,土地管理估计都是以部落或者类部落的形式进行管理的,也就是从单纯的部落到部落联盟的形式,或许正对应的甲骨文的两种写法,一种是交叉的四端封闭(部落内部),一种是四端再交叉(部落联盟)。
而到了西周中期,井田制已经深入人心,相应的,“癸”字构形也发生了变化,末端不再是交叉,而是变成爪子状,代表井田制九取一的税收制。而这一形变反过来证明之前天干“癸”为聚拢五谷以收藏(存储)的本义。之后井田制崩溃,最高权力机构不再直接管理粮食分配,而是全部采取税收的方式,甲金文“癸”字的构形基础消失,但其作为天干末位以及相应的五行属性仍然在使用,于是“癸”字的属性就变成了冬天的,属水的,很自然的就被理解为雪。相应的,“癸”字的构形也在原来的基础上趋于表示雪。请看战国及汉代的“癸”字构形:
古文“癸”,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战国的简帛文字估计基于六角形雪花,但又要兼顾一下原来的构形,于是六角的其中两角末端带上了分叉。而汉印上的“癸”则基于雪地冰冷刺脚,构形在甲金文“癸”的基础上形变为双脚在箭矢上。至于现在通行的“癸”字构形,则是双脚在天,意为漫步在天。纷纷扬扬的雪花,可以看成是某物漫步在天的脚印。
现行的“癸”字虽然与原始的构形相去甚远,然而有一点却能连贯,那就是聚拢属性。而这也在某个角度证明了我们的主体文化的连贯性,汉字字义的连贯性。
“癸”字的聚拢含义在另一个相关字中体现的相当明显,那就是“睽”字:
古文“睽”,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金文“睽”同向的两个眼睛代表的就是很多眼睛,下面的“癸”就是聚集,所以金文“睽”字本身就是众目睽睽的意思。后来构形变成单目,就可以引申出对事物的看法之意,所以有睽违、睽异等词。
至此,十天干解析完毕,明白了十天干都是什么,其起源就很清楚了,起源于早期农业。早期农业的果实与谷物都同等重要,古人将每类作物生产分五个阶段,合起来就是两个巴掌。又因为农业基于太阳,所以将一年十等分后,很自然的将这两巴掌十个阶段的农业生产对应到相接近的时间区间,形成天文角度的十天干。
天干的由来是:
明代著名史学家万民英根据我国古文献明文记载确定干支为天皇时发明。在其著作《三命通会》中有详细记载。
天干的发明,正是以天皇兄弟十三人的名称命名,除了中央天皇天灵氏外,还有兄弟十二人,为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阉茂、大渊献。
天皇则以十兄弟为十天干,以阉茂、大洲献配入十二地支,另以十名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合为十二地支。
介绍天干地支的由来,天干地支的起源与形成原理
易学小白入门基础讲解(二)天干地支的由来以及阴阳五行属性
早在公元前2697年,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根据历法知识我们知道,月的划分是根据月亮的一次圆缺循环为标准,分为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十二个月,又加以闰月补其不足。所以天文上把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宫,以日躔过宫划分十二个月。我国古代把黄道十二宫以地支命名,十二宫又与二十八宿相对应,即子宫有女、虚、危三宿;丑宫有斗、牛二宿;寅宫有尾、箕二宿;卯宫有氐、房、心三宿;辰宫有角、亢二宿;巳宫有翼、轸二宿;午宫有柳、星、张三宿;未宫有井、鬼二宿;申宫有觜、参二宿;酉宫有胃、昴、毕三宿;戌宫有奎、娄二宿;亥宫有室、壁二宿。所以,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我们干支学中地支取象的象意来源,十二地支中有藏有二十八天干,其意义应该也是来源于此。
干支是用来计时的,我们可以把黄道十二宫平面想象成钟表的表盘,以地球为表盘中心,十二宫就是表盘的刻度指示,日月五星相当于七个指针,运行在黄道十二宫这个大表盘之上,形成一个巨大的时钟。其中,太阳就是“年”指针,太阳绕地球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年的时间;月亮就是“月”指针,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前面讲过二十四节气是跟太阳过宫有直接联系,而和月球运转没有直接关系,所以造成了历法上月令和节气的时间差,因此我们干支学的月令是根据节气而定,即跟日躔过宫相一致。我们再看两个最慢的指针,即太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行星木星(岁星)和土星(镇星)交会的周期,需要20年,即一个运;如果两星要在同一个宫位上(比如子宫)交会的话,则需要经过60年,即一元。同理,日月五星重合在同一宫位的周期,则需要大致180年左右,即一个正元;如果把日月五星重合的位置再具体化,由夹角30度的一个宫位变为夹角12.8度的一个星宿的宿位,则需要大致540年才能重合一次,即一个大元。这个假设与实际天文学计算有出入,但如此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也更容易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因为十二宫即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是空间上的十二方位;钟表的表盘代表了宇宙的能量场,即相对静止的天地的气场;日月五星的运行搅动了原本相对静止的能量场,日月五星在十二宫的位置分布,就代表了当前时间内各星对各宫的影响力大小,即当前时间空间内天体能量的分布状态,其表达形式就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上面我们假想的时钟只有年月指针,没有日时指针,这就需要我们把地球自转的因素加以考虑。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即24小时,在地球自转过程中,日月五星对地球同一地点的影响时时在发生着变化,地球上同一地点相对于日月五星运转了一周;地球一天时间内公转角度向前行进约1度,也就是相对于日月五星的空间位置变化为1度,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因此,地球上同一地点的天体能量分布以每天1度的位置而产生变化,即产生了同一地点能量分布逐日逐时变化的结果,这就是日和时的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地支有十二,而天干只有十个,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刚才的钟表模型是建立在地心说之上,而实际上我们地球和其余五星都是在围绕太阳公转,由于轨道和运转速度的不同,造成了行星运行之间相对位置的靠近和远离,也就是天文观测中的“行星逆行”,逆行在西方占星学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传统占星师认为逆行使得行星发挥弱势的影响力。但在中国古代阴阳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五星相对于地球位置靠近和远离的这两种形式,把五星所代表的能量分为阴和阳,又根据五星影响地球的能量大小依次排序形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天干与地支相配,多出两个地支无天干相配,形成了旬空,也叫空亡。这是由于日月五星和地球都在不停的自转和公转,搅动了原本相对静止的黄道十二宫的能量场,这就造成了地球周围能量分布的不均匀,这就相当于河流中的河水在石块下游,石块背后的地方形成的漩涡,这个漩涡的位置就是空亡。随着时间推移,日月五星位置发生了改变,漩涡的位置也随之发生改变,原来的漩涡消失,相邻的地方变成了漩涡,周而复始,循环一周,从而产生六十甲子的往复循环。
十二地支讲解:天干地支最正确的算法
天干地支计算方法
一、年干支计算公元后年份的口诀是:
“公元年数先减三,除10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
以2010年为例,年份减3得基数2007,除以10得余数7,对查天干次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得”庚“,再将基数2007除以12得余数为3,再循环对查地支次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寅“,故2010年为庚寅年。(若得0可理解为1之前即12)
二、月干支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
月干=年干数乘2+月份例:2010年(庚寅)三月(辰月)的天干=7*2+3=17,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得7,天干第7位为庚,则此月干支为庚辰。
三、日干支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除4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除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
例:2010年4月12日星期一日干支基数=(10+7)*5+15+(10+19)/4=47(已去掉60的倍数)这就是1月1日的干支数。从1月1日到4月12日为47+31(1月天数,下类推)+28+31+12=149,去掉60的倍数得29、天干去10的倍数余9为壬,地支去12的倍数余5为辰,今天的干支就是壬辰。
四、时干支时干=日干序数*2+日支序数-2
五、倒推年龄法从今年的干支推出任何年龄的干支,即年龄去掉60为基数,去掉10的倍数为天干倒推数,去掉12的倍数为地支倒推数。
如今年为庚寅年,56岁生年的干支这样推:56去50余6,天干从庚倒推6位是乙,地支为56去掉48余8,从寅倒推8位是未,生年就是乙未年。65岁生年去掉60余5,从今年的天干倒推5位丙,从今年的地支倒推5位戌,生年就是丙戌年。
【结束语】古人的智慧是不是令人赞叹呢?在哪种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能相想出如此精密的算法,真是一绝。为古人的智慧点赞!!
十二地支详解
天干地支详解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历法纪年。在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又形成了一套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民间主要用于纪日、卜卦和配合记事,后来更用于风水、域,而干支用来纪年月日时的历法叫做干支历 。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支是否有长生详解? 可参看《四柱预测学》-邵伟华著的,百度就可查到此书。
长生 子平真诠以气质为主。似乎带点虚空,详载于第三集中神峰辟谬所载。阳长生支中藏有生扶而有力。阴长生皆泄气盗气之物。谓这弱,然其中亦有未尽处,故再细述之。关于阳长生,惟壬丙长生为最有。盖丙火生寅月,印绶有气,阳气亦生,火亦随母而旺,寅中又藏甲丙以扶助之。壬水生七月,申金当权,处暑之时,水亦有气,盖申藏庚金生之,壬水助之故也。甲木生在亥,亥中虽有壬甲生扶,不过冬令之木,究竟阴气重。枝叶剥落时间。虽曰长生,其势则逊于壬丙之长生矣。至于庚生巳月,戊生寅月,则尤逊于甲木。盖甲虽生于枯朽时代。表面尚有亥中甲木助之。壬水生之。或稍转点势。若庚之生巳,戊之生寅,支中虽亦有比印生扶,无如皆在七煞当权之时。不过一点名目而已,所以庚戊长生,又逊于甲木。总之长生云者,如人之初生,血气未足,不可以旺相论。禄旺之地,乃真旺耳。
什么是十二地支相刑?详解十二地支相刑的含义 十二地支月十天干组合成为天干地支,其中十二地支有自己的特性,如十二地支相合、十二地支相刑、十二地支五行属性等等,下面就详细介绍下什么是十二地支相刑,以及十二地支相刑的含义。 刑者乃刑罚也,主刑事、刑法之事,也主疾病伤灾之事。四柱八字见刑者多主不吉。如能往竞遵纪守法,就可免去刑役之灾。有的四柱中无刑,但大运流年逢刑或二刑、三刑都不是吉兆。 三刑者乃寅巳申三刑,卫戌未三刑,子卯相刑,辰与辰自刑,午与午自刑,酉与酉自刑,亥与亥自刑.例如八字四柱为:年月日时申巳卯子年支申与月支巳相刑,日支卯与时支子相刑.子刑卯、卯刊子、为无礼之刑,因无礼而触犯刑法.寅刑已、巳刑申、申刑寅为恃势之刑,是依仗权势胡作非为,导致触犯刑法.丑刑戌、戌刑未、未刑丑为无恩之刑,知恩不报,反而陷害他人而招至触法生灾。辰午西亥为自刑.因自已招来灾祸而触法。 三刑也是有吉有凶.如四柱中三刑之位带三奇或遇上天乙贵人、天德贵人,则主高官厚像,古人云:“君子不刑定不发.若居仕途定腾达。平人遇此不吉利,轻则也会遭官罚”弧 十二地支相刑,是由于三合局加三会局的结果。例如申子辰三合水局,加于寅卯辰东方木,成为申与寅刑,子与卯刑,辰与辰刑,每个字都上下相对为刑。 十二地支相刑,只能作论命之参考条件,不能以此武断.但在研究八字命理学中,是不可不备之知识,乃推论之依据,至于实际应用,将一步一步说明。三合三会相刑表┌──┬───┬───┬───┬───┐│三合│申子辰│寅午戌│巳酉丑│亥卯未│├──┼───┼───┼───┼───┤│三会│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为了方便记忆,古人将此编成歌诀:歌诀: 寅刑已上已刑申.丑戌相别未并真。子刑卯上卯刑子.辰午酉亥自相刑。以上是有关十二地支相刑的具体含义,如您还想了解更过关于十二地支的内容,请在天干地支栏目进行查找。
在传统命理学中,有一个用十二地支来衡量十天干旺衰的表格,叫做《十干生旺死绝表》。表中规定,地支四土 。
请问什么是天干,什么是地支,请祥解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为天干,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12个为地支
有没有人讲解一下十二生辰,方便记忆!!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十天干:甲(jiǎ)、乙( 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编辑本段]地支寓意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弗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子时――晚11点钟到凌晨1点钟;
丑时――1点钟至3点钟;
寅时――3点钟至5点钟;
卯辰――5点钟至7点钟;
辰时――7点钟至9点钟;
巳时――9点钟至11点钟;
未时――下午1点钟至3点钟;
申时――下午3点钟至5点钟;
酉时――下午5点钟至7点钟;
戌时――下午7点钟至晚9点钟;
亥时――晚9点钟至11点钟。
天干地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此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此为十二地支。阳历年可以推算,阴历年干支只能死记。
古人有一首“流星赶月”,被视为绝密(有“要学流星赶,必定先瞎眼”之规矩,是盲人的饭碗)。
网上有公式可以计算。
本人总结以下方法,传于网上论坛中,有好事者已广泛传播了。
口诀:
三七二三大加小减,
除去花甲余数分辨,
去掉十位既是天干,
十二求余地支自见,
两千年后加上十七,
再过百年另行推算。
(1)取公元年数后两位数(2000年按100计),加上37(或减去23,根据后两位数的大小而定加减)得基准数,若基准数大于60则减去60花甲数,得数作为基准数。(如1950年取50,50+37=87,87-60=27,27即为基准数。或50-23=27。) 2000年至2100年间,取后两位数加上17(或减去43)求之即可。(如2006年取06,6+17=23,23即为基准数。)
(2)基准数除以10得余数,整10按10计,此余数即为天干序数,甲为1,乙为2……,壬为9,癸为10。
(3)基准数除以12,得余数,整除按12计,此余数即为地支序数,子为1,丑为2,……,戌为11,亥为12。
例如1950年,取50,50+37=87,87-60=27(或用50减23直接得27)去掉十位数余7,7即天干数,对应天干庚。27÷12=2余3,3即为地支数,3对应地支寅。则1950年为庚寅年。或取50减23得27,27去掉十位数余7,7即天干数,对应天干庚。27÷12=2余3,3即为地支数,3对应地支寅。结果同上。
再如2009年,取09,09+17=26,去掉十位数余6,6即天干数,对应天干己。26÷12=2余2,2即为地支数,对应地支丑。则2009年为己丑年。
开始用时感觉会麻烦些,熟记于心,则心算即可。
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1:1900----2100年年干=年尾数—3
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已。
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是壬。(2不足减就补十成12)
2:1900----19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1。
2000----20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5。
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
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
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已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3: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
月干=年干数*2+月份
例:1969年(已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干=6*2+8=20,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天干第十位为癸,则此月干支为癸酉。
4:日干支公式:
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
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
例:2008年月日10月18日:
日干支基数=(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数)这数就是1月1号的干支数。
从1月1号到10月5日按满60去之后数为36+31(1月下类推)+29+31+30+31+30+31+31+30+18=7+0+1+1+1+18=28
则天干去10的倍数余8为辛,地支去12的倍数余4为卯。今天干支就是辛卯。
5:时干公式=日干序数*2+日支序数—2,自己推巧去吧,这样你可以排任何一天的四柱了哦。
6:还有一法,叫倒推年龄法,从今年的干支推算出任何年龄的干支,但只能推算出年干支不能推出日干支,即年龄去掉60为基数,去掉十的倍数为倒推天干数,去掉十二的倍数为地支倒推数。如今年为戊子40岁生年的干支这样推:40岁去30余10天干从戊倒推10位是已,地支40去36余4从子倒推4位是酉生年就是已酉。62岁生年余2从今年的天干戊倒推2位是丁,从今年的地支子倒推2位是亥。
古代用天干地支纪月、日、时的方法?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农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包括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纪年在到东汉元和二年(即公元85年)以命名的形式颁行全国,一直延续到现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还有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天干和地支排列起来,共有60个组合,叫做“六十甲子"。我国人民旧时便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扩展资料
天干地支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简称为“干支”,天干共有十个字数,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有十二个字数,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从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知识告诉人们,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十天干与十二地支都有一个阴阳性质的分类,和有一个五行性质的分类,具体的分类划分为:
天干分阴阳:甲、丙、戊、庚、壬属于阳干,属于阳,说明它们都有增长、旺盛、强壮的阳性质;
乙、丁、己、辛、癸属于阴干,属于阴,说明它们都有消减、衰落、萎缩的阴性质。
天干分五行:甲乙同属于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丙丁同属于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己同属于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庚辛同属于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癸同属于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天干地支
纪月法:闰月没有干支,下面的说法不指闰月。
地支:一月为寅,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十二月为丑。
天干:看年的天干。
如果年的天干为甲或己(甲+5),则当年1月天干为丙,2月天干为丁。。
如果年的天干为乙或庚(乙+5),则当年1月天干为戊,2月天干为己。。
如果年的天干为丙或辛(丙+5),则当年1月天干为庚,2月天干为辛。。
如果年的天干为丁或壬(丁+5),则当年1月天干为壬,2月天干为癸。。
如果年的天干为戊或癸(戊+5),则当年1月天干为子,2月天干为丑。。
以上是简便的方法,事实上,如果规定了某甲*年(甲子年,甲丙年,甲戊年。。。)的一月为丙寅月,那么这年的二月为丁卯月,。。。,十二月为丁丑月。继续,第二年为乙*年,一月为戊寅月,。。。。。。十二月为己丑月。第三年为丙*年,一月为庚寅月。。。。。。与上边五句话所说的一致。也就是说,纪月法也是先规定了某月的干支,然后60个月(五年)一循环的。
纪时:地支:23点到1点是子时,1点到三点是丑时,。。。。。。
天干:看日的天干。
如果日的天干为甲或己(甲+5),则当日子时为甲子时,丑时为乙丑时。。
如果日的天干为乙或庚(乙+5),则当日子时为丙子时,丑时为丁丑时。。
如果日的天干为丙或辛(丙+5),则当日子时为戊子时,丑时为己丑时。。
如果日的天干为丁或壬(丁+5),则当日子时为庚子时,丑时为辛丑时。。
如果日的天干为戊或癸(戊+5),则当日子时为壬子时,丑时为癸丑时。。
与纪月相同,上面五句话是简便的说法。如果规定甲*日的子时为甲子时,那么60个时辰(五天)一循环,每个时辰的名称与上面五句话都相符。也就是说,干支纪时也是先规定某一时辰的干支,然后推出来的。
总之,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是通过独立地规定某年(月、日、时)的干支;然后把天干地支都+1,作为第二年(月、日、时)的干支。。。。。。
但是有个问题:既然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原理都一样,为什么只有纪月和纪时有五句话的算法,而纪年则需要知道某年的干支进行计算,纪日必须要查万年历呢?
先说纪年。假如还有一个纪时单位“牛”的话,1牛=12年,那么当然可以规定甲子牛的第一年为丙寅年等等,但不存在这样的单位“牛”。而如果知道某一年的干支,比如1987年是丁卯年的话,计算1234年、1840年甚至10000年的干支都很容易。所以想知道某年的干支的话,只要知道其他某一年的干支就可以简单地计算出来。
再说纪日。请问:丙寅月的第一天的干支是什么?不知道吧?这就对了,因为阴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两种,逢单的月是大月30天,逢双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 每个月的天数是变化的,因此不是天干数10的倍数,也不是地支数12的倍数。因此,假如一个月的第一天是甲子日,不考虑闰月,要经过60个(大月+小月),即(30+29)*60=3540天,才有一个月的第一天也是甲子日。1984年是甲子年,一月是丙寅月,我们马上知道1989年的一月也是丙寅月,因为5年是一个循环。我们只要知道连续五年的一月是什么月,就可以知道任何一年的一月是什么月,进而知道任何一年的任何一个月是什么月。在这120个月里,想知道某一天的干支,如果用同样的方法,就需要知道连续120个月每个月的第一天的干支。这还没有考虑闰月的情况,就已经麻烦得没有人愿意去尝试了。
总之,由于不是每个月都是10或12的倍数,这才不能由一个月的干支得到这个月中某一天的干支。
再有,由年的天干可以知道该年任何一个月的天干,不受闰月影响。但如上所说,知道120个月每个月第一天的天干,由月的天干推每天的天干为什么要受闰月影响呢??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1月为丙寅月,不管1月和2月中间是否有闰月,2月都是丁卯月,因此闰月对月的名称没有影响。假如1月的最后1天(第30天)是甲子日,1月和2月之间如果没有闰月,则2月第一天是乙丑日;但如果1月和2月之间有一个59天的闰月,2月第一天就变成甲子日了。不明白?那么我说的更简单一点:闰月这个月没有干支名称,但纪日的干支名称要一直排到闰月里再继续排。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阴历每个月都是30天,闰月一律是60天,那么就可以编口诀了。规定某单数月的第一天为甲子日,那么所有单数月的第一天将都是甲子日,所有双数月的第一天都是甲午日。
天干地支如何计年的?迷惑很多年了,来个好心人给仔细讲解一下!感激不尽...
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十天干:甲(jiǎ)、乙( 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天干地支在易经中也有体现,易经中的天干地支是讲解的呢?
天干地支在易经中讲解的是关于纪年的,也就是说天干地支是一种来记录时间的一种工具,只是天干地支现在在现代生活中已经不再使用,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天干地支是什么东西,现在就来好好讲一下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这种纪年方法其实是古人从树干中得到的智慧。很多人肯定都知道大树会长年轮,于是古人发现之后就想到用这种方法来计算时间。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的智慧。很多人是不是都听说过一甲子,“一甲子”其实表现的就是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一个时间,一甲子表示的是60年。
天干地支具体的东西是,天干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比如说在中国农历中会看到准确的公元纪年转化为天干纪年法,比如2020年用天干纪年法就可以表示为庚子年,2030年就是庚戌年。其实
其实天干纪年法还可以来表示月份,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至下一个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干支纪日,60日大致合2个月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在很多时候,天干地支在可在纪时的。在很多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太监们都是用天干地支来说明时间的,古时候小孩子出生的时间也是用天干地支法进行表示的。60时辰相当于5日,这就是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所以遇到甲或己之日,0时到1时是甲子时,但23时到24时是丙子时。晚子时又称子夜或夜子。
天干地支属于外部环境,理论上只能影响到卦象的强弱,爻属于卦象的内部元素,其运行只能受到卦象支配,不可以直接跟外部环境中的天干地支发生作用的。易经当中的天干地支是分阴阳的。阳为单,阴为双,跟排列对应。比如阳的地支就是:子(鼠)、寅(虎)、辰(龙)、午(马)、申(猴)、戌(犬)。天干地支如何推算
不配,属马女五行乃是地支中的火,牛是土之代表,虽有火生土之关系,然午丑相害,乃是六害关系之一,六害主两人性格有较大差异,彼此感情不能共融,则导致彼此感情会有烦恼之事。
两人对感情虽有真诚相待之想法,却并未见得感情长远,属马女和属牛男对感情多有不同态度属牛男,性格温和,多听从于他人意见,则包容属马女,属马女却喜欢更具阳刚之男子,则两人在感情需求上有不同,属牛男越是包容而属马女却反倒认为属牛男事业状态不佳,能力不高。
若两人并非真心喜欢,纵然亲友介绍,婚配之后,生活仍然并不幸福,则感情之事需从长计议。
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特质是指个人的人格特征,包括能力倾向、兴趣价值和人格,可以通过心理测量工具进行评量或评价。
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因素是指在工作中要取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资格,可以通过工作的分析了解到。
特质因素理论的核心是人格特性与职业因素的匹配。其理论前提是每个人都有一系列独有的特性,他们是可以客观而有效地进行测量的。
每一种职业都有其特定的因素,不同职业需要具备不同特性的人员;选择一种职业是一个相当易行的过程,而且人职匹配是可能的;个人特性与工作要求之间配合得愈紧密,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
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综合评价
特质因素理论讲究科学理性,符合逻辑推理的方法,指导方法十分具体,便于学习和操作。特质因素理论也注重职业资料的重要性,强调个人必须对职业有正确的态度与认识,才能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它所提出的对个人提供有关职业资料服务,的确能增进职业指导的功能。
但是,特质因素理论将个人与工作进行匹配,其前提是个人的特质和工作的性质是固定不变的。而事实上,这两者都是在变化之中的,所以从发展的观点看,特质因素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
其次,特质因素理论注重心理测试工具的使用,这一点也招到了很大质疑。因为心理测试工具本身存在信度与效度的问题。此外,它强调理性的适配,而忽略了情感在决策中的影响作用。
申请营业执照即可。
办理手续如下:
1、需要准备店面房地产证书的副本(租房子租房协议)。
2、一张身份证复印件,一张1英寸的照片。
4、当地工商局申请营业执照,然后去办税务登记证,还需要质检局的行业代码证明。
5、取得税务登记证后,申请发票,发票申请分为两种:第一,按定税方法,即每月不管有没有营业额都是每月交纳相同的税额;第二是根据开具发票的金额每月按税率缴税。
扩展资料
个体工商户是个体工商业经济在法律上的表现,其具有以下特征:
1、个体工商户是从事工商业经营的自然人或家庭。自然人或以个人为单位,或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工商业经营,均为个体工商户。根据法律有关政策,可以申请个体工商户经营的主要是城镇待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和农村村民。此外,国家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不能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
2、自然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必须依法核准登记。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机关是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个体工商户经核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才可以开始经营。个体工商户转业、合并、变更登记事项或歇业,也应办理登记手续。
3、个体工商户只能经营法律、政策允许个体经营的行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个体工商户
天干地支如何计算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干支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任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己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