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天干地支的组合规律,女命日柱最差的十个
天干、地支是如何排列的?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
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
干支有奇偶之分:甲、丙、戊、庚、壬为奇数干,乙、丁、己、辛、癸为偶数干;子、寅、辰、午、申、戌为奇数支,丑、卯、巳、未、酉、亥为偶数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奇数干配奇数支,偶数干配偶数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
我国的群众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具体六十个排列组合如下: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 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 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 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 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任寅40.癸卯 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 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己55.戊午56.己未 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什么是天干 地支的组合规律?
热热热太热单与以单结合 双与双结合 就可以组成一组干支
1 3 5 7 9 11 2 4 6 8 10 12
甲 丙 戊 庚 壬 乙 丁 己 辛 癸
子 寅 辰 午 申 戌 丑 卯 巳 未 酉 亥
从甲子到甲寅、、、到甲戌 丙子、丙寅、、、到丙戌 戊子、戊寅、、、戊戌
庚子、庚寅、、、、到庚戌 壬子、壬寅、、、到壬戌 以上为单与单结合
乙丑、乙卯、、、 到乙亥 丁丑、丁卯、、、到丁亥 己丑、己卯、、、己亥
辛丑、辛卯、、、 到辛亥 癸丑、癸卯、、、到癸亥 以上为双与双结合
单不与双结合 双不与单结合 这就是天干地支的结合规律
不重复的情况下刚好结合60组 称六十甲子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天干地支是指什么意思,天干地支分别指的是什么
天干地支是指什么意思
“天干”和“地支”是我国古代历的一个创造,简称“干支”。干指天干,主运行流动,计有十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主固定不移,计有十二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是古代人们长期观察日月星辰的望晦朔弦和岁时季节的变化规律,用它来作为推算历法,记事宇宙变化的一种号。
天干地支不仅仅是一种简单号,它有其自身的内在意义。根据《史记·律书》所载,十天干中:
甲是“田”字出头,表示万物皆生于土,它标志着生命的开始,象征一切事物的开端,代表万物始发,阳气初生,故甲居之一位;
乙字,即屈的意思,形容生物始出,形状幼弱,弯曲未伸之象;
丙字与炳同义,有显著的含义,即已成苗;
丁字有壮大的含义,言其幼苗已壮;
戊字同茂,言其苗壮繁茂;
己字含有止而不进之义;
庚字言其生成之极,开始变为果实,它代表着事物发展的转折点,代表下一代生物即将开始;
辛与新同,犹言万物成果而新的生机孕育于内;
壬与妊同,有妊养的含义,表示下一代生命又妊育起来;
癸与揆同,有等待的含义,就是生物揆其春令时节和风至,万物生,从而说明由甲到癸标志着生物始生、繁茂、盛壮、收循环不已,终而复始。
十二地支中:
子与籽同,言其种子开如孳萌;
丑与纽同,言其纽曲欲伸,以待阳气之发;
寅有发展之义;
卯与冒同,指万物破土而出;
辰有伸张之义,言其万物舒展向上;
巳指盛;
午指长大,为交替之时;
未同味,以示万物长成、有了滋昧;
申有成之义,表示万物成材,行将就熟;
酉字象征万物衰老之象;
戌与灭字同义,言其万物走向衰亡;
亥同核义,旧物已灭,新生再孕,结果成核(种子)之义。
由此可见,十二地支由子到亥也标志着生命的始生繁茂、盛壮、收循环不已,终而复始。
用干支作为号来记述岁、月、日、时不是凭空而来的,在古天文仪上,以干支为周天刻度的读数反映着地球绕太阳运转的时间和空间标记。所以干支在被用来计算岁、月、日、时的岁时表号与实测基本相同。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指出的“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甲子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灵枢·卫气行》指出:“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这是运用干支来计算岁、月、日、时,从中了解宇宙空间及时间的气交替运化,四季寒暑,盛衰,气令周期的测试。随着中国古代文化的进步发展,干支运用逐渐演变成为推数论理,阐述事物变化规律的重要工具和。
干、支配合规律是:一是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二是天干轮六周,地支轮五周,所谓“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三是天干在上,地支在下,这样顺序组合就构成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癸亥等六十组干支的名称。
由于天干起于甲终于癸,计有十数,地支起于子终于亥,计有十二数,二者配合起来,到到之一个干支一一甲子时,天干须轮六次,地支转五次,即为天干10X6=60,地支12X5=60,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六十环周法,也就是古代所称的“六十甲子”。它是我国古代计算年、月、日、时干支的重要基础。即所谓“吾国古代造甲子,六十年一大周年,五年中有六十月而周月,五日内有六十时而周时”,皆以此来推算。
【文中素材图片 于 络,如有 请 】
以上就是与天干地支是指什么意思相关内容,是关于天干地支的分享。看完天干地支分别指的是什么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天干、十二地支之间相互作用规律是怎样的?
一天二十四小时用地支表示 天干和地支可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一甲子是50年 例如:1082年是壬戌年 嘿嘿你表达的不够明白,不知你是想知道天干地支在八字中的作用规律,还是他们的组合规律呢?组合规律如下:
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有阴阳之分,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配是阳配阳,阴配阴,如甲为阳,子为阳,可配成甲子,乙为阴,丑为阴,可以配成乙丑,甲为阳,丑为阴,不能相陪,以此类推,天干用六轮,地支用五轮,正好配一周为60年,这叫一个甲子,也叫六十花甲,如下:
1. 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天干中的合化规律
文:果子妈 图:果子妈
孩子(大果子)参加了新一轮的《天干地支》部分的学习。
看着他按照口诀打卡,嘴里嘟囔着:这个合化太难了,不懂。
等孩子们都睡了,我才有时间学习,看看哪里难到了孩子。
学习《易经》喜欢找规律:
原来是十个天干,分别组合,竖着向下的排列方式,组成两列。
他们分别对应数字:1、2、3、4、5、6、7、8、9 、10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观察图片)他们正好一阴一阳组合。
天干分为五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把天干两两分为一组,分别与木、火、土、金、水对应。而这两两对应的五行中,又分了阴阳。
甲乙与木相对应
甲为阳木,乙为阴木。
丙丁与火相对应
丙为阳火,丁为阴火。
戊己与土相对应
戊为阳土,己为阴土。
庚辛与金相对应
庚为阳金,辛为阴金。
壬癸与水相对应
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天干与五行合化的时候,两两组合,我们看到合化的结果从上到下,正好是
土、金、水、木、火的五行相生规律。
天干地支是如何排列的?
/iknow-pic.cdn.bcebos.com/5d6034a85edf8db1b84b56c20523dd54564e742a"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5d6034a85edf8db1b84b56c20523dd54564e742a?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d6034a85edf8db1b84b56c20523dd54564e742a"/>
甲乙丙丁后面是:戊己庚辛壬癸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被称为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古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干支如何搭配?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就象四个柱子一样撑起“时间”的大厦,所以称为四柱。 古人制定天干地支的理论,应该有观察和实践基础,不是闭门造车弄出来的概念。比如中医针灸取穴,讲究子午流注,不同的日子和时辰,取穴是有规律的,和天干地支的规律符合。至于后世把天干地支用到算命中,预测一个人的命运,就大家自己判断其真伪吧。 六十甲子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年月日时都是60一个循环。60在时间领域是个奇妙的数字。不但中国古人用60作为循环,现在来自西方的计时法中,一分钟是60秒,一小时是60分钟。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同样,现在的一天24个小时,和中国传统的每天12个时辰对应,中国用5天作为一个计时辰的循环,所谓“五日一候”,共是60个时辰。下面列出六十个干支组合(称为六十甲子):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纪年 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比如1911年是辛亥年,爆发了辛亥革命。干支纪年,新的一年是立春交节之后开始的。比如2006年立春在2月4日上午7点27分,那么7点26分还属于乙酉年,7点27分开始就是丙戌年。 纪月 同样的道理,用六十甲子依次纪月。一个新的干支月也是从一个节气开始的。比如2006年3月6日01时29分是惊蛰,那么在此之前是庚寅月,在此之后就是辛卯月。 纪年和纪月,都是根据节气划分的。而节气的交节时间,则是精确观测天象后才能确定的,它反映了太阳系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运行位置。 纪日 一个昼夜为一天。用六十甲子来依次纪日。比如今天是甲子日,明天就是乙丑,60天一个循环。新的一天是从夜里子时开始的。 纪时 每天划分为12个等份,是12个时辰。5天共60个时辰,用六十甲子表示。比如当前时辰为丙寅,下一个时辰就是丁卯。时辰的确立,需要用真太阳时计算。 纪日和纪时,记录了地球绕太阳运动和自转的情况。 四柱 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数值,分别称为年柱、月柱、日柱、时柱。 八字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八字,就是他出生时的时间四柱记录。它记录了一个人出生时的地球、太阳、宇宙相对位置的一些信息。所以从八字本身的意思来说,它是一个时间记录,至于怎么去解读八字,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如果过份地依赖它,就是。因为它毕竟只是记录了一个人的很少的一部分信息,宇宙这么浩瀚、人生如此复杂,人的一生主要还是靠自己努力和奋斗。 从上面可以看到,天干地支对时间的记录是严格按照天文的,和月亮圆缺没有关系。中国古代历法是阴阳合历,天干地支是阳历部分,而且是精确的阳历。天干地支 十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十二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十二地支的含义: 子是兹的意思, 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 系的意思, 既萌而系长. 寅是移, 引的意思, 指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 卯是冒的意思, 指万物冒地而出. 辰是震的意思, 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 巳的意思, 指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 午是仵的意思, 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昧的意思, 指阴气已长. 万物稍衰, 体暖昧. 申是身的意思, 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 指万物老极而成熟. 戌是灭的意思, 指万物老极而成熟. 亥是核的意思, 指万物收藏皆坚核. 天干喻人含义: 甲木属阳, 一般指森林大树, 性质强壮. 甲木有恻隐之心, 具上进心, 好华美的事物而有风雅的性格, 进退有情有义, 处事负责, 但缺乏应变能力, 又因常烦恼故做事多老苦. 乙木属阴, 指小树花草之类, 性质柔软. 乙木富同情心, 性情和蔼, 外表谦虚, 但内心占有欲强, 虽有才能, 但常烦心. 丙火属阳, 指太阳, 炎炎炳照之意. 丙火为火之兄, 含有朝气蓬勃, 热情开朗之意. 还含有适合各种社交活动, 但也易被误解为好大喜功. 丁火属阴, 指灯火, 炉火等, 火势不稳定, 得时有力, 失时无力. 丁火为火之妹, 具有外静内进, 思想缜密的性格. 但是多疑与心机是其缺点. 戊土属阳, 指大地的土, 广厚茂盛, 又指堤坝之土, 可有力地防止河川泛滥.戊土诚实, 厚重, 性情笃实沉稳, 为人憨直. 己土属阴, 指田园之土, 不如戊土广厚但易栽植. 己土重视内涵, 多才多艺,行事依循规矩, 但度量欠广, 易生疑心. 庚金属阳, 指铁, 刀剑, 矿石等, 性质坚硬. 庚金精神粗旷豪爽, 意气轻燥,性情刚烈而重义气, 个性好胜, 具有破坏性, 人缘佳, 容易相处. 辛金属阴, 指珠玉, 宝石, 砂金. 辛金性较阴沉, 温润秀气, 重感情, 虚荣心强而爱好面子, 有强烈的自尊心. 但缺乏坚强的意志. 壬水属阳, 指大海之水. 壬水为水之兄, 含有清浊并容, 宽宏大度之意, 能潜伏和包容, 富于勇气. 但也有依赖性强, 凡事漫不经心之意. 癸水属阴, 指雨露之水, 也有闭藏和内在萌生之意. 癸水为水之妹, 其人平静, 柔和, 内向, 勤勉力行, 然而每爱好猜臆, 注重原则, 不务实际, 故内心常蓄不平, 并时有破坏性, 并且有重情调, 喜钻牛角尖的倾向. 干支阴阳: 甲乙同属木, 甲为阳, 乙为阴 丙丁同属火, 丙为阳, 丁为阴 戊己同属土, 戊为阳, 己为阴 庚辛同属金, 庚为阳, 辛为阴 壬癸同属水, 壬为阳, 癸为阴 亥子同属水, 子为阳, 亥为阴 寅卯同属木, 寅为阳, 卯为阴 巳午同属火, 午为阳, 巳为阴 申酉同属金, 申为阳, 酉为阴 戌未同属土, 子为阳, 未为阴 辰丑同属土, 辰为阳, 丑为阴 干支方位: 甲乙东方木 丙丁南方火 戊己中央土 庚辛西方金 壬癸北方水 亥子北方水 寅卯东方木 巳午南方火 申酉西方金 辰戌丑未四季土 干支五行旺季: 方位 旺季 天干 地支 东方 春 甲乙 寅卯 南方 夏 丙丁 巳午 中央 四季末 戊己 辰戌丑未 西方 秋 庚辛 申酉 北方 冬 壬癸 亥子 十天干五行生旺死绝表: 长生 沐浴 冠带 临官 帝旺 衰病死墓绝胎养 甲 亥 子 丑 寅 卯 辰巳午未申酉戌 丙 寅 卯 辰 巳 午 未申酉戌亥子丑 戊 寅 卯 辰 巳 午 未申酉戌亥子丑 庚 巳 午 未 申 酉 戌亥子丑寅卯辰 壬 申 酉 戌 亥 子 丑寅卯辰巳午未 乙 午 巳 辰 卯 寅 丑子亥戌酉申未 丁 酉 申 未 午 巳 辰卯寅丑子亥戌 己 酉 申 未 午 巳 辰卯寅丑子亥戌 辛 子 亥 戌 酉 申 未午巳辰卯寅丑 癸 卯 寅 丑 子 亥 戌酉申未午巳辰 天干地支配人体: 甲 乙 丙 丁 戊己 庚 辛 壬 癸 头 肩 额 齿舌 鼻面 筋 胸 胫 足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耳 胞肚 手 指 肩胸 面 眼 脊梁 经络 精血 命门 头 天干地支配脏腑: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寅 卯 午 巳 戌辰 丑未 申 酉 子 亥 胆 肝 小肠 心 胃 脾 大肠 肺 膀胱 肾 排四柱是推命的第一步, 即由命主出生之年月日时排出其四柱. 由于四柱是由八个干支组成, 因此也叫排八字。 年柱, 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农历的干支表示. 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 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 月柱, 即用农历的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 而是以节令为准, 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 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是建寅月的, 即每年正月为寅月, 二月为卯月,直到十二月为丑月.月柱中的地支每年固定不变, 从寅月开始, 到丑月结束. 一月 寅月 二月 卯月 三月 辰月 四月 巳月 从立春到惊蛰 从惊蛰到清明 从清明到立夏 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 午月 六月 未月 七月 申月 八月 酉月 从芒种到小暑 从小暑到立秋 从立秋到白露 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 戌月 十月 亥月 十一月 子月 十二月 丑月 从寒露到立冬 从立冬到大雪 从大雪到小寒 从小寒到立春 月柱中每月的天干有所不同, 虽不像地支那样固定。参看以下年上起月表. 年上起月表 月/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六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七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八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九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十月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冬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腊月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日柱, 即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 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 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 日柱, 在命学上是以晚上子时开始顺时针到亥时, 十二个时辰为一天, 每一个时辰占两个钟点. 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 即晚上的十一点.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 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 这一点请特别留意,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 时柱, 用农历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 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 子时: 23点 --凌晨1 点前 丑时: 1 点 --凌晨3 点前 寅时: 3 点 --凌晨5 点前 卯时: 5 点 --凌晨7 点前 辰时: 7 点 --上午9 点前 巳时: 9 点 --上午11点前 午时: 11点 --上午13点前 未时: 13点 --上午15点前 申时: 15点 --上午17点前 酉时: 17点 --上午19点前 戌时: 19点 --晚上21点前 亥时: 21点 --晚上23点前 时柱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 而天干却不同, 可查下面日上起时表: 日上起时表 时/日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丑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巳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亥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
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如: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扩展资料:
干支历法是上古文明的产物,又称节气历或中国阳历。
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历法。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干支历主要由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四部分组成。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
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是干支历基本内容,既管年又管月,兼具二十四节气。干支历的年月日均由天象决定,无须通过人为调整,是完全符合天象规律的一部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