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签详细解签,吕祖灵签第九十七签解签
解签杨公祠灵签第七十四签
惭愧,我复制过来的,希望能帮你,同时希望你不要被虚无缥缈的卦象所影响。
四句浅释:犹如懒飞不驯的鹤鸟自投罗网,原本意欲冲天,不料却深陷其中;天地虽大却四处都充满了阻碍,导致委靡不振,悔恨不已。
进身不得,退步而行,命运乖蹇,切勿交争。此签野鹤投笼之象,凡事守旧留心。
灵签之曰:本签示之于弟子曰。野鹤投笼之象。既然是投笼者失去自由之意。当自守旧留心。今之命也。东西南北浑障碍者。此身憔悴。恨无穷之时。正逢不堪景象。凡事守之。慎之。三思而后行方可。易言之。进身不得退步而行命运乖蹇切勿交争。
交易-破耗 婚姻-刑伤 求财-小人 自身-困滞 家宅-不安 六畜-瘟 田蚕-缺 寻人-杳春 行人-阻 六甲-刑劫 山坟-绝 讼词-祸 疾病-延安 失物-凶 移徒-不利
详解:此签有”难容二虎”之意。奉劝当事人,思虑要周详。人有自信、有才干是一件好事,但过度的锋芒与自信,只会让自己更成为别人眼中的标靶,欲除之而后快。若欲转换新环境,也不要急着表现或夸耀自己的能力,须知”同行相忌”,尤其是与他人有直接利害关系时,如果本身能力明显胜过对方,更易招人眼红,甚至被人在暗地里落井下石,蒙受不白之冤。宁可小心内敛,处处谦让;保持柔软的身段,凡事低调谨慎。更要慎选合作对象,免得水火不容,陷入进退两难之境。
最后,联系当事人现今的情况,望你不要太过于暴露锋芒,低调行事,世事变化无常,虽是下签,未必就一定考不上,还是脚踏实地,努力备考,考研之路比较艰辛,相信你是有这个心理准备的。所以,不要背上太多负担,努力面对就是了,即便不能如愿,回望这段经历,也是你人生中的一笔财富。
第七十四签诗李世民游地府,杨另公归位是什么意思解释
你这签应该还有下文吧!
【李世明游地府】
唐太宗李世民,病入青肓。命将不久,想什么人才能就自己,魏征说:“我有个人拜兄弟,叫崔玉。他死后到阴司做掌生死文簿的判官,我修书一封,带给他,管教魂魄还阳”。李世民接信,遂冥目而亡。李世民来到地府,把信交给崔玉。判官看了信,满心欢喜说:“陛下放心。保你还阳,重登玉阙”。崔判官将天下万国国王天禄簿先看一下。只见李世民注定贞观一十三年到地府。判官吃了一惊,急将“一”字上添了两画,就成三十三年。十代王一看,太宗还有二十年阳寿,忙命朱太尉、崔判官送他还阳。
【杨令公归位】
奸臣潘仁美妄想借助辽国篡夺皇位,设计陷害杨令公。潘仁美写了一封密信,一边请耶斜轸派重兵把守陈家谷、一边派杨家父子前去交战,到时一网打尽。战斗中杨家父子失散,杨令公带了数百部下,误入狼牙谷。杨令公看看没退路,叫部下各奔前程,决心以死报国。杨令公整整衣冠,面南背北,走到李陵碑前,猛将金盔脱下,战袍蒙头,躬身向石碑撞去。众人一见大惊,忙过来救,已经血染征袍,长眠地上。众人号啕痛哭,声震山谷。
解姻缘:
你的姻缘会有阻难,不过会需要贵人从中相助,能化险为夷,取得阶段性的美满婚姻。两人生活在一起不容易,要相互体谅担待些,和睦相处,方可保持婚姻天长地久。
第七十四签荣华富贵。生前阴骘后无涯。今日方成富贵家。病讼灾危无点...
早上好!
前世做过坏事,后生要竭尽全力弥补,现在能成为有钱人,神仙佛祖会保佑您平安无事,且婚姻、财富样样满足
您祖辈积了很多阴德,他们都在保佑您,所以才能成富贵家,结婚后,孩子会给您带来更大的财富
求解第七十四签 诗曰:新旧原当一样看 任他更改亦相安 最宜稳重酬知已...
不要喜新厌旧,注意心安,最好稳重交友,注意饮食。少听闲话。后有好运,家庭功名健康等都是吉!
梅州市万福寺第四十七签怎么解
(一) 迎年
00迎新年的活动,远在腊八后就筹备了,如买年货、写对联、做年糕等。无论过节还是喜庆,都祈求富贵平安、亲人团聚。春节更不例外,外出者纷纷归来,家家户户要吃团圆饭,饮屠苏酒,以示家庭团结,和睦相亲。
00春节时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正月初一要把祖先牌位供在正厅,或者挂有象征祖先的“神马”剪纸,摆上供品、蜡烛、香等物。除在中堂、祠堂祭祖外,也有上坟祭祖的,俗称墓祭,主要是在坟地烧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亲人的墓地祭拜。祭祖以后,根据历书所示吉利方向,点燃灯笼,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摆上供品,迎接喜神。接着人们向喜神方向走去,遇庙烧香叩拜,祈求一年的吉利。为喜神设的供品多为甜料——红枣、冬瓜、花生、糖果等。由于春节是大吉大利的日子,古代地方官又多向皇帝献媚,所谓“灵草嘉禾”就是一例。民间还有春节插芝麻秆。
00过春节要放爆竹。爆竹有悠久的历史,原来以竹节置火中烧烤而爆出巨响,用于驱鬼避邪。爆竹种类很多,有单响、双响、三脚炮、二踢脚、多响爆竹、大龙炮、水鸳鸯、老鼠炮、冲天炮等等。爆竹起源于避邪驱鬼,后来又增加了除旧年、卜来岁等意义,甚至成为祈求平安的象征。但是燃放爆竹容易伤害人体,又会污染环境,现在有些城市已禁放爆竹,因而出现不少代用品。
00(二) 拜年
00春节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拜年,又称走春、探春。过去如果主人亲戚朋友多,拜不过来,就由仆人送名片,或送福字,这是上层社会拜年“泛爱不专”的反映。在拜年时,受拜之人往往给晚辈压岁钱。民间拜年对上层社会也有一定影响。在明清时期宫廷内也流行团拜。《点石斋画报》中的清朝官府新年团拜图就是上述官场活动的记录。此活动至今仍在民间流行。
00(三) 节日活动
00春节并不限于正月初一这一天,其实包括正月里的许多活动。
00在湖南、江西交界的万石山地区,初一要到井里打水,沏茶上香,过敬水节。
00初二依然拜年,又是出嫁女儿的归宁日,与双亲、兄弟姊妹团聚,叙骨肉之情。但当天最突出的活动是迎财神。北京的五显庙曾是当天人们必祀之地。每家每户粘贴招财进宝画。有些地方还进行跳灶活动。晚上家家户户放灯。 初二还是一个有趣的日子,浙江宁波地区又称为财神节,人人要沐浴更衣,在房内供奉关公和财神像,以丰硕供品献之,且喝财神酒。
00初三也有不少活动。杭州地区宅旁有井的人家,早晨拿香烛、素菜供于井栏,并将井上除夕时所封的红纸揭去,名曰“开井”。居民认为初三为小年,又是“赤狗日”,一般不出门,不请客。当地民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结婚日,所以深夜不点灯,在地上撒米、盐,人要早上床,不影响老鼠的喜事。从表面看来,这是庆祝老鼠娶亲,祈求老鼠子孙繁衍。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利用老鼠嫁女的,把老鼠送出去,以免老鼠在家为非作歹。本来老鼠是害人的,平时人们以捕鼠为要事,此时忌鼠则是民间认为通过这些活动可以防止鼠害。
00初四是迎神日。诸神要下凡,但接神必须在午后。供品有香、食品、水果,放爆竹,烧神马、天兵,象征请神。然后诸神骑神马下凡。
00初五为“破五”。破五以后就可以正式炊煮了,人们也可以往外倒垃圾了,民间称“倒残土”。初五也是撒供品的日子,人们根据天气晴阴判断年内牲畜安全与否。初五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商店都祭祀利市仙官,开市大吉,在招幌上挂红布。
00初六为送穷日,送穷是重要的节日活动,唐代诗人姚合有一首《晦日送穷三首》,其中一首曰:
00年年到此日,沥洒拜街中。
00万户千家看,无人不送穷。
00豫西地区正月初五送穷,由家长主持,把自初一堆积的垃圾送往村外,口中要念叨:“穷、穷、穷,你走吧,俺家没钱难打发!”并从麦田中抓几把土,撒到院内,称“迎富贵”。 有的地方还开始清理厕所。
00汉族过“清水祖师诞”,该祖师为宋代人。
00初七,为人日或人胜节。
00初八也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民间信仰认为每人有一个星宿值年,一年的命运,都操在该星之手。初八群星聚会,因此要拜星君。晚上点灯、上供,然后散花灯。湖南、湖北地区视初八为“谷日”。北京的居民都习惯到白云观参拜星君。逛庙会时,观花会,购玩具,买节日食品,市场上的糖葫芦是儿童必购的食品。有些地方还在初八踏青。在内蒙古、山西等地则称初八为敬八仙节。
00初九为玉皇诞辰日。玉帝又名天公、天公祖、昊天上帝、玉皇、元始天尊,为道教的最高神。所以初九要祭天公,此日讲究和气,不能冒犯天神。
00初十,河南为“石头过生日”,必祭拜石头,为孩子认“石父”。广西岑溪地区则过花灯节。此外,正月十一,河南宝丰过马街会;十二日,山东惠民过胡集书会;十三日,安徽繁昌过六龙会;十四日,浙江绍兴流行白虎祭;正月二十五为填仓节,流行祭祀仓神。
00(四)打鬼
00传说春节期间诸神要回天上述职,此时各种鬼怪就会纷纷出动,行妖作恶,残害百姓。因此,春节时就有一系列驱鬼、避邪活动,还有不少禁忌。
00驱鬼之神是钟馗。钟馗为古代神话传说人物。传说唐明皇在梦中见一大鬼捉,大鬼就是钟馗。他生前应武举未中,死后托梦,决心灭天下妖怪。唐明皇醒后,命画家吴道子画钟馗像,于是传播开来。所以在除夕或春节家家挂钟馗像,以镇诸鬼。民间还有钟馗嫁妹传说,有的地方打鬼要进行到月底。春节还有不少避邪性装饰画,如门神就有多种,其中以文武门神为主。
00至今在春节期间还有贴老虎画、凤凰画,或者剪若干纸鸡贴在门、窗、墙上。上述剪纸,一般都是各种公鸡报晓形象。民间认为鸡有报晓、避邪作用,也可招财,正如民谚说:“户户贴鸡,人人添官。”春节也要挂桃符。后来在挂桃符的基础上,发展为贴对联。民间也喜欢贴牧牛图,象征天下太平。山西兴贴观母娘娘,则为了防止地震。
00春节有许多禁忌,例如妇女不出门拜年,曰“忌门”;初一妇女不可回娘家;小孩子不准哭闹;老少不可说不吉利的话;左邻右舍不能吵架;不许打破工具、家具;不能请医生;从初一到初四不能动针线、剪刀;不能扫地;元旦不能吃稀粥,等等。
00(五) 娱乐
00春节期间既是祭神日,又是一个娱乐活动最多的日子。古代流行的玩具和游戏很多,如百戏、六博、投壶、猴戏、鱼戏、高跷、弄丸、踢球、木偶戏、打陀螺、骑竹马、老鹰抓小鸡、藏钩戏、杂技、玩纸牌,近代还有投骰子、推牌九、麻将牌、四色牌、掷小谣儿、升官图、卧游山湖、葫芦问等。春节在少数民族中也极为流行,如满族、朝鲜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回族、东乡族、土族、裕固族、锡伯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苗族、布依族、壮族、侗族、水族、仡佬族、仫佬族、瑶族、毛南族、京族、黎族、畲族都过春节,但汉族春节已与各民族习俗结合,每个民族又有自己的春节特点。
00综观春节活动,都是辞旧迎新,祈求更美好的生活,包括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第四十七签 二人争路 解曰:子在天位 二爻为誉 是什么意思?
易经六十四卦之第一卦
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
上上卦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
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
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贞。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这是对“元”的解释,意思是,蓬勃盛大的乾元之气,是万物所赖以创始化生的动力资源,这种刚健有力、生生不息的动力资源是统贯于天道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的。
“云行雨施,品物流行。”这是对“亨”的解释,意思是,由于乾元之气的发动,得到阴气的配合,云化为雨润降于下,万物受其滋育,茁壮成长为各种品类,畅达亨通。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大明”指日,象征天道的运行。“六位”指一卦六爻所表示的六个时位。乾卦六爻,初爻为始,上爻为终,六个时位就是六个特定的时空环境。全句是说,天道的运行适应六个不同的时空环境,遵循由始到终的发展程序,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初爻为潜,二爻为见,三爻为惕,四爻为跃,五爻为飞,上爻为亢,好比驾御着六条巨龙在浩瀚的天空自由翱翔。“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这是对“利贞”的解释。“乾道”即天道,天道的变化使得万物各得其性命之正。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万物由此而具有各自的禀赋,成就各自的品性,呈现一幅仪态万方、丰富多的世界图景。这幅图景并不是混乱无序、矛盾冲突的,而是通过万物协调并济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最高的和谐,称之为“太和”。天道的变化长久保持“太和”状态,而万物各得其性命以自全,这就是“利贞”了。
“元亨利贞”为乾之四德,是天道的本质,核心就是一个生字。《系辞》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区为分四个层次历然的阶段,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与四时相配,元为春生,亨为夏长,利为秋收,贞为冬藏。这个动态的过程发展到贞的阶段并未终结,而是贞下起元,冬去春来,开始又一轮的循环,因而生生不息,变化日新,永葆蓬勃的生机。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两句是指把天道运行的规律应用于人事所创造的业绩。“首出庶物”是就物质生产的管理而言的,“万国咸宁”是就社会的管理而言的。《周易》认为,天地无心而成化,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无思虑,无目的,尽管通过自然的运行“保合太和”,却不会有什么自觉的管理行为,管理行为是人类所特有的,必须设定一个价值取向和管理目标,自觉地经营谋划,合理安排。天地无心,人类有心,天地无为,人类有为,这是宇宙的自然史与人类的文明史的根本区别所在。管理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天能生物而不能辨物,地能载人而不能治人,天与人各有不同的分职。管理之所以可以,是因为人类可以推天道以明人事,顺应自然界的和谐规律来参赞天地之化育,促进事物的发展,在物资生产方面可以“首出庶物”,促进物产丰富,经济繁荣,在社会方面可以“万国咸宁”,促进政通人和,天下太平。
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初九指乾卦的第一根阳爻,爻辞说,这是象征一条潜伏的龙,既不能也不可有所作为。《小象》解释说,潜龙之所以勿用,是因为这条龙虽然具有阳刚的品质才德,但是由于穷居于下位,受到时空环境的限制,所以既不能展现自己的品质才德,也不可轻举妄动,有所作为。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九二指乾卦的第二根阳爻,“见龙”之“见”读为现。爻辞说,乾之初爻上升到九二,象征这条龙已经脱离潜伏状态出现于田野地面,显露头角,有利于见到身居高位的大人的赏识。《小象》解释说,九二之所以“见龙在田”,是因为这条龙有所作为,普遍施展自身的阳刚品德,得到世人的认可,产生了广泛的效应。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九三指乾卦的第三根阳爻,“乾乾”是自强不息的意思,“惕”是警惕,“若”是语助辞,“厉”是危险。爻辞说,九三是由“潜龙”、“见龙”进到第三位,这个位次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悬在半空之中,处境危险,作为以龙为象的君子应对这种处境,白天要自强不息,晚上也要戒慎警惕,虽然面临危险,可以免犯过错。《小象》解释说,君子之所以“终日乾乾”,是因为体现天道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毫不动摇,无论面临顺境还是面临危险,都要反反复复的坚持,贯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才能合乎阳刚的正道。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九四指乾卦的第四根阳爻。爻辞说,九四这个位次和九三一样,也是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悬在半空之中,处在这个位次的龙可以做出两种选择,或者往上向天空飞跃,或者往下退居深渊,随时进退,免犯过错。《小象》解释说,九四象征一条龙业已经历了以下的三个位次,呈现一种前进的态势,应该适应这种态势,做出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选择,谋求更大的发展,可以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九五指乾卦的第五根阳爻。在一卦六爻中,二为臣位,五为君位,阳爻居于五位就是居于九五之尊的君位。爻辞说,九五象征巨龙腾飞上天,利于见到有才德的大人取得了君主的职位,掌握了领导的权力。《小象》解释说,“飞龙在天”,这是取得君位的大人施展自己的才德,造福于民,发挥领导作用的大好时机。
上九,亢龙有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上九指乾卦最上的阳爻。爻辞说,上九象征这条巨龙向上腾飞,亢进过度,超过正常的情况,将会引来灾祸,悔恨不已。《小象》解释说,亢龙之所以有悔,是因为任何事物发展到盈满鼎盛阶段,必然会向反面转化,不可能保持长久。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用九”即用九之道,也就是全面而不是片面地应用乾元之道的方法论原则。爻辞说,乾卦六爻皆以龙为象,初爻表现龙之“潜”,二爻表现龙之“见”,三爻表现龙之“惕”,四爻表现龙之“跃”,五爻表现龙之“飞”,上爻表现龙之“亢”,虽然群龙全部具有纯阳刚健的内在品质,但是由于受到不同的客观环境的制约却有着不同的外在表现,因而“群龙无首”,不能把其中任何一条龙的外在表现孤立起来,奉为首领,当作必须遵循服从的固定的常规,如果在应用乾元之道的过程中有见于此,可获吉利。《小象》解释说,乾元之所以“用九”,是因为纯阳刚健的天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应该懂得阴阳协调、刚柔并济的道理,适应不同的客观环境的要求,灵活应用。《文言传》对乾元之所以“用九”也做出了两种解释:“乾元用九,天下治也。”“乾元用九,乃见天则。”这是把“群龙无首”提到“天则”即自然的法则的高度来理解,并且认为全面而不是片面地应用乾元之道,可以创造成就天下大治的辉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