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一个轮回,三百年一轮回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何都过不了300年这个坎?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璀璨历史,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建立秦朝,再到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到溥仪退位,其中封建时期一共历经了2132年。其中诞生了很多大一统王朝,它们强大,富裕,但是它们很少有王朝能够超过300年历史。
汉朝(享国407年,分为西汉和东汉)和宋朝(享国319年,分为北宋和南宋)不能算,只有唐王朝接近300年,明朝和清朝都是276年,再是西汉210年,东汉196年。这些王朝它们好像有一个规律,到了一定时间,仿佛就会经历轮回,从开始到结束都极其相似。
强大的秦朝,汉朝,唐朝,明朝等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的覆灭和农民起义有直接关系,只有两宋是被外族灭亡。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瓦岗农民起义,唐朝黄巢起义,元朝农民起义,明朝明末起义等等。
一个王朝的历史,会经历开端,发展,鼎盛,衰败,覆灭这五部分。第一代君王总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自己总是兢兢业业处理朝政,越往后君王一代不如一代,这时候的民间已经是怨声载道,说明这个王朝气数已经尽了。 封建历史上,王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皇帝昏庸无道,统治者腐朽,制度落后,宦官专权,天灾人祸等等。这些原因是王朝灭亡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就是封建时期的土地制度有关。
古代封建社会存在三种土地制度,一种是皇族土地制度,一种是地主土地制度,还有一种就是农民土地制度,其中只有皇族土地制度算是公有性质,其余地主和农民都是可以买卖的,而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农耕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资产,土地就是吃饭的家伙,没有了吃饭的家伙,就会容易坏事。
在王朝改朝换代以后,土地被皇族和地主占了大部分,其余小部分给了农民,这一小部分可以使农民活下去,随着王朝的发展,地主就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等到农民没有了土地以后,农民没有饭吃,就难以活下去,在某些外力情况下,领头人振臂一呼,开始起义,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的王朝,也是新的轮回开始。
中国历朝历代为什么最多不会超过三百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那就是:中国历代王朝很难超过三百年。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一统封建王朝走过了秦、汉、唐、宋、元、明、清这七个重要阶段。但是,它们都是在经过了一段时期的繁荣昌盛之后接连灭亡了。
那么,这些朝代灭亡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一、秦朝:劳民伤财,奉行苛政。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其统治制度是相当残酷的。受商鞅变法的影响,统一后的秦朝制度更是变本加厉,稍有不慎便上酷刑,其中,诛灭九族也源于秦朝。所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劳民伤财建成的富丽堂皇的阿房宫,成为了亡秦的一个重要的象征物。
在繁重的徭役之下,人民不可避免地对秦王朝产生了叛反心理。其次,丞相的权力过大,秦朝执行的三公九卿制,并没能避免权力侧重于丞相的现象。奸臣赵高毁灭了秦国,但是,若没有权倾朝野的丞相李斯支持,赵高怎么能让他的阴谋一步步成功呢?
最终,“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二、汉朝:郡国并行,重用外戚。汉朝统一后,也效仿秦朝实行郡县制。但是,为了彰显威严,巩固统治,虽然,实行了郡县并行制,可是,其本质却是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结合。而且,汉朝大肆地重用外戚、分封诸侯,不但没有达到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还因此爆发了“七国之乱”。
之后,七国之乱的平定使诸侯王的暂时被削弱,但是,因其制度的问题根深蒂固。在后来汉王朝与诸侯的战斗中,又陷入到了连年的战乱之中,因此,国力丧失,最后,走向了灭亡。
三、唐朝:藩镇林立,危及中央。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无论是在科技、武器还是农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走向灭亡的原因主要在于“藩镇”。唐朝统一后,在全国设藩,肆意封节度使管辖各个地区,最终,导致了地方权力的严重扩张,使得安史之乱爆发。
此后,唐朝在多事之秋中岌岌可危,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
一个轮回是多少年...小说的
一般来说是60年
...而封建制度的王朝都不过300年,是经济基础导致的王朝轮回吗,?
也不是经济基础导致,每一新的王朝建立,开始的帝王会认为江山来之不易,好好治理,而后的三四代内也会效仿先帝励精图治,以后就慢慢变差。社会矛盾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王朝覆灭。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为何总是每八百年出现一次?
“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自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2000多年来的封建王朝就步入了奇特的“轮回”,仔细了解过历史的人,也都知道,从秦国到清朝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够渡过300年。
虽然汉朝一共享国407年,但中间出现了一个王莽,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长安,史称新朝,王莽被现代人认为是穿越者,公元前25年,“位面之子”刘秀匡扶汉室,建立东汉,东西两汉虽然都是刘氏王朝,但完完全全是两个不同的朝代,盛唐,传位二十一帝,享国289年。
封建王朝不仅仅经历着300年的“魔咒”,还有一个800年一轮回的盛世,这四大盛世就好像在轮回一样,又或是历史上历朝历代都出现了王莽这个的“时空穿越者”。
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太平盛世,周成王继位时,尚年幼,由皇叔周公旦摄政,周公先杀武庚、黜管蔡,攻灭奄徐等十七国,殷商残余也被剿灭,至此天下大体太平。
周成王继位之后殚精竭虑,还制作礼乐,他在位22年,公元前1021年驾崩,其子周康王继位,在位期间,先后平等东夷大反,北征略地,并且西伐鬼方,并将成康盛世推向了巅峰,他的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20年至公元前996年。
周康王死后,周昭王继位,他依旧南征楚荆,此时的周朝依旧开始走向衰微,周穆王在位长达55年,好大喜功,依旧南征北讨,周朝实力严重衰弱,而西北地区戎狄反倒发发展强盛。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封建王朝第一个盛世,西汉建立初年,汉文帝为了恢复经济,推行黄老治术,采用无为而治的政策休养生息。汉文帝十三年,还全免了田租,汉文帝又立为刘启为太子。
汉景帝刘启继位之后,加强中央集权,重用御史大夫晁错,大力推行削藩,但这也引起了诸侯国不满,因而爆发“七国之乱”,平定了内乱之后,刘启将文景之治再次推向高峰,不过削藩并不彻底,以至于后来汉武帝继位之后,施行“推恩令”。
汉武帝期间,汉朝兵强马壮,最为强盛,但也因征讨匈奴,国力开始衰微。汉景帝刘启在位16年,后元三年(前141年)刘启病逝,从这个时间上来算也是800多年。
开元盛世
唐朝一共出现了两次盛世,第一次是唐太宗在位期间开创的贞观之治,他采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玄宗继位后,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开创了万民来朝的“天朝上国”。
根据《通典》记载: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开元盛世时间为公元713年至公元741年。
仁宣之治
在历史上,往往提起盛世,都是唐朝的两大盛世,仁宣之治,几乎很少会被提起,仁宣之治是明初盛世,明初经过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发展恢复,国力开始强盛,虽然有一定的战乱,不过朱棣之后,明仁宗、明宣宗将明朝推行了盛世。
仁宣之治也是中华五大盛世之一,它跟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也是相差了近800年。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盛世,基本是八百年一轮回
第一次大盛世开始:西周,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
第二次大盛世开始:秦汉,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距上一次盛世845年
第三次大盛世开始:隋唐,公元581年隋代北周,距上一次盛世801年
第四次大盛世开始:明朝,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距上一次盛世787年
第五次大盛世开始:本朝(还是将要取代本朝的那个朝代),距上一次盛世800年,则盛世应从2168年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