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八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
八字是属于教道信仰还是科学技术?
您好;
跟无关,是古人研究天地规律推演出的推命法.
八字命理又不是什么都能算的,要是认为什么都能算,那就是了
八字学以其古老神秘,逻辑性强,准确性高而流传千年,其内涵了中国的传统哲学的阴阳五行,体用生克,以及天道,人伦等等众多的学说.
是人类在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的经验总结.也可以说是代代相传的智慧结晶.
但在漫长的传乘中,难免鱼目混珠,以讹传讹.或者是神化术者,盲目夸大.特别是在最近的周易热中,一些惟利是图的"大师"更是打出"铁断流年""流月""六亲生死,数目"等等口号,其目的不外是愚人渔利罢了!只要对八字学略有研究,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那么这些谎言就会不攻自破了!
有人统计过,八字按统计学分类的话,大概有50多万种.也就是说,相同时辰出生的人会有很多.那么,按照"大师"所言,这些人的六亲状况应该相同了?都是同一年死爸爸,同一年娶老婆?同一年生孩子吗?答案肯定是不同的!很明显,"铁断流年"在理论上是不成立的!更不要说流月了!当然,也包括六亲!
八字具有的是普遍适应性,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适用的,但也有大约10%--20%的人不符合.在符合的人群中,根据国运,地运的不同而又有所差异.也就是说,比如同是一个克父的八字,在甲来说成为现实,父亲短寿;在乙来说,父亲寿不短,但终生不得志;在丙来说,父子之间远隔千山,饱受离别之苦.所以,理虽相同,但表现出来却并不完全一样. 再说流年,还是上面三人,按理说,某年对三人父亲不利,这个不利也是会有很不同的现象的.有应病,有应灾,有应官非,有应破财,但总的来说是不利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那么,八字都能算些什么呢?
能算准的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整体格局的高低.
二.一生大致的起伏.
三.流年吉凶的变化.
四.心态历程的变化.
五.六亲大致的情况.
六.健康疾病的情况.
另外,求测八字需要理性对待.需要放弃旁支末节,而从大的方面开始.先推一生财官,妻子.再测人生四灾.(官,婚,伤,病).指出重点流年,合理调节心性.如此而已.
就富贵普通贫穷来说,八字是能准确告诉你的
但是对于具体流年的应事,是个多解方程题,可能只应其中之一,也可能全应,流年的铁口直断不太可信的,应该是或或得几个选项,但也不是打太极、打哈哈
大多数的人的一生运势差不多是确定的,不过能达到上限还是停留在下限就看自己的努力和客观环境条件了,比如中富标准是1000w到1亿,八字命理看你今生有中富,到时到底富到什么程度,就看个人努力、风水还有家庭因素等等了,同时代同八字的人大概有2000个(命同运也同的),从小到大,每个人的家境可能不同,出生地、工作地、上的大学都可能有差异,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步选择也可能有差异,导致最终取得的成绩也有变化,但是大运吉凶,流年好坏趋势基本是一样的。 呵呵呵八字属于易经范围的术数,是中国本土文化,属于儒家文化。
八字属于什么学
八字属于古代玄学五术中的命。古代玄学体系中的五术指的是,山医命相卜。山指修仙;医指中医;命指命理预测学,比如紫薇斗数,子平八字;相指相学,比如风水,相面;卜指占卜,比如六爻,奇门遁甲。五术脱胎于中国古典玄学,由哲学,文化,数理融合而成。
什么是会意字会意字的辨别方法
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那么你对会意字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什么是会意字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会意字的定义
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属于六书中的一种。用会意造字法造出的汉字就是会意字。
会意字的类型
异体会意字
用不同的字组成。如“武”,从戈从止。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
同体会意字
用相同的字组成。如“从”字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向前走,表示跟从。“比”,表示两人接近并立。
会意字的特点
会意是为了补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而创造出来的造字 方法 。和象形、指事相比,会意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一,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第二,它的造字功能强.《说文解字》收会意字1167个,比象形字、指事字多得多。直到现在人们还用会意的方法创造简体汉字或方言字,例如“灶、尘、国、”等。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合而的,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交叉错综,这就是会意字之所以多于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原因。拿“人”和“木”说:“人”和“人”可以组合为“从、众”等,“人”还可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保、伐、戍、付、伍”等;“木”和“木”可以组合为“林、森”,“木”还可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析、相、采、困”等。因为会意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的会合,所以可以表示许多抽象的、用象形或指事的方法难以表示的意义。
会意字的字例
(1)“莫”字。甲骨文“莫”字的写法是:上下都是草,中间是个太阳,意思是太阳已落入草丛之中,天色已暮。是“草”和“日”两个象形字的会意字。隶变以后简化为“莫”。“莫”的本义是日落的时候,后又引申出“不”、“不要”、“没有谁”、“没有哪一种东西”,以及表示揣测或反问等词义,如:莫如、一筹莫展、莫不、莫不是、莫恼、莫非、莫测、莫逆、莫若等词。作为本义日落时候的“莫”,后又被新创的“暮”字所替代。(2)“盥”字。盥洗、洗手的意思。甲骨文的写法下部是盆的形状(皿),上部是只手的象形伸入盆内,表示在洗手,是“皿”和“手”两个象形字组合而成的会意字。金文和小篆表示得更为明白,左右双手在盆(皿)中洗,盆中还有水,是“皿”、“双手”和“水”三个象形字组合而成的会意字。隶变以后,已不再象形,盆的形状已写成“皿”字。3) "射”字。在篆书演变为楷书时就走了样,“射”字右边的“矢”变成了“寸”,本来“射”会意一个人拿着一支弓矢,意思就是要把弓矢“射”出去(弓矢肯定不能像刀剑等武器一样近距离攻击目标)。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干〕古书上的一种草,根可入药。
◎ 〔仆~〕中国秦至宋代的官名,宋代以后废。
◎ 〔无~〕a.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之一;b.中国春秋时景王所铸钟名。
会意字的辨别
造字方法
会意字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来示意的造字方法。会意字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合体的,二是必须由合体的几个字组成新的意义。否则,不能看作会意字。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类指事类,谊同义, 同挥,指犹言导向。他这八字的界说比较含混,大致是说,比拼代表某些事物的文,并合其义而成新义,而对这个新义的理解需要依据相关事物之间所存在的内在或外在关系作导向。会意造字法冲破了象形、指事的局限,扩大了造字的范围。象形和指事造字多只能对单一的、静态的事物(包括人)而进行图形示意。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又不是孤立和绝对静止的,它们在运动过程中彼此关联,就形成了人世间和自然界的种种行为和现象。要为这种种行为和现象造字,象形和指事显然不能胜任。于是古人采用了这样的手法:把表示有关事物的文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让人们通过 经验 和意识来体会其中的意思(即字义),这就是会意造字法。例如休字,从人从木,甲骨文作休,从这两个文的组合方式,表现出了人与树的关系----人倚树下。“背靠大树好乘凉”,人们根据在野外劳累之后常于树荫下休憩的经验,就能理解这是休息的意思。
会意字与象形字、指事字的区别
会意字是“合文”为字,是以象形或指事为构件的复合体,所以会意字可以拆形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独立表意的文。独体的象形字不可拆开自不待言,就是合体的象形拆开之后其中也有一部分不能成文。指事字似乎可以拆开,可拆开之后一部分是文,另一部分却是指事符号也不是文。这是表面上的复合体与独体区别。实际上构成会意字的文与象形、指事单独使用的文是有本质不同的。单独使用的文只表示相对独立和相对静止的人或物,,不与他人他物相关联;而构成会意字的人或物,则不再处于独立和静止的状态,它们彼此之间必定存在着外部或内部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一个新的有机体、表达一个新的意思----会意字的字形和字义。概而言之,象形、指事是以独体、静态而名物,会意则是以合体、动态而示意。所以反映在语法上,象形字、指事字多用为名词,会意字则多为动词。
六书是哪六种?
“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后世学者定名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东汉学者许慎给“六书”下定义是:象形者,画成其事,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概念
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 》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指的是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许慎《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六书”的这个概念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东汉郑玄注引郑众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①、假借、谐声②也”(注:①处事,即“指事”;②谐声,即“形声”)。班固《汉书·艺文志》把六书之名定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许慎《说文解字叙》把六书之名定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一般都认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之法,即汉字结构的条例;转注、假借则属于用字之法。
六书的结构分析?
六书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四种是造字方法,后两种是用字方法。汉字结构“六书”说
关于汉字的结构,传统有“六书”的说法。“书”古代指写字,也指写下的字,故“六书”从字面上讲就是六种字的意思,六书说就是关于六种汉字的学说。“六书”之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至于六书的细目,到汉代才有记载。后人在阐述六书理论时,多依朱宗莱的主张,从许慎六书的名称而遵班固六书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一、 象形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意思是说,象形字就是字形画成字义所表示事物的形状,随着物体的外形而曲折字的笔画,日字、月字就是这种字。
“日”字篆文象太阳形,中间一短横是填空隙的饰画,无实义;“月”字篆文象弦月形,中间一画,也是饰画。如考察商周文字,二字象形程度更高。然而许慎未见过商周文字,仅据篆文来作分析。
许慎的定义和例字,表明象形字有如下特点:
1. 是独体字,即《说文解字·叙》中所谓“文”。
2. 由象形符号构成,字形近于图画,所画即为字义所表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部分象形字中有饰画。
象形字例如:
人 甲骨文象人体的侧视形。
女 甲骨文象交手曲膝的妇女形。
首 甲骨文象人头侧视形。金文则突出一个眼睛,以代表整个面部,上加一层头皮几根头发,以示头盖。
目 甲骨文象人眼形。小篆改横为直,形已失真。
臣 甲骨文象竖目形。字形画顺服的奴隶俯身时的一只眼睛,本义指奴隶。
自 甲骨文象鼻子形。小篆形已失真。后加声符成形声字“鼻”,以表其本义。
又 甲骨文象右手形。
马 甲骨文、金文、小篆,象马的侧视形。
牛 甲骨文象牛头形。
羊 甲骨文象羊头形。
鹿 甲骨文象鹿侧视形。
木 甲骨文象有枝干根梢的树形。
水 甲骨文象流水形,字内小点为水流过的山丘之属。本义为河流通称。
申 甲骨文、战国玺印文象闪电形,本义是电。小篆讹作两手持一物形。
眉 甲骨文、金文、小篆象眼目上的眉毛形。
果 甲骨文象树上结有果实形。小篆将甲骨文上的三个果实省为一个,同时加上饰画“十”。
血 甲骨文象用牲血祭祀时盛在器皿中的血滴形。
雷 甲骨文象闪电中发出雷声形。金文加形符雨成形声字。小篆是一个声符被部分省略的形声字。
甲骨文象口中门齿形。战国金文加声符止成形声字。
元 商代金文、甲骨文象侧视之人形,突出特大的头部,以表头。甲骨文先把金文的上部变做一横画,后又在其上加一饰画。
从“人”到“申”,各字的结构,全部皆象物形;从“眉”到“元”,各字的结构,则将物形附于另一物形上,以后者为限制性条件,来让人能判断前者之所象。段玉裁说:“有独体之象形,有合体之象形。”(段玉裁《说文解字》卷十五上)就是指的“人”和“眉”这两类结构不同的象形字。然而凡是一物,体积无论大小,或独立,或附于它物之上,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构成的象形字都是独体字,故对象形字作“独体象形”和“合体象形”的分类,实无必要。定名也不科学。
二、 指事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意思是说,指事字一看就可以认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的意义,上字和下字就是这种字。
他们把指事分为纯粹符号性质的指事字和在象形字上加抽象的指示性符号的指事字两类。前者基本上是由早期的符号演变而来,由极简单的点划所构成,如“上、下”二字以及“一”至“九”的纪数字,后者仅有一个独立的偏旁,而附以并非正式偏旁的极简单的点划,如“本、末、刃”等字。据此可知指事字显然有如下特点:
1. 是独体字。
2. 有抽象的指示性符号,用以指示字义所要表达的事物。
指示字例如:
上 甲骨文以弧形为基准线,代表某一事物,其上方的短横为指示性符号,表示字义是位置在高处。金文改弧形为长横,或加一竖作饰画。小篆改短横为竖。
下 甲骨文构造与“上”相似而方向相反,本义是位置在低处。金文、小篆的字形变化也与“上”相同。
本 金文、小篆在木下用点或横指出树根之所在,本义指树根。
末 金文在木上用一横画指出树梢之所在,本义指树梢。
朱 金文、小篆在木中用点或横指出树的主干之所在,本义指树干。后加木旁作“株”,表其本义。
亦 甲骨文在正面人形(大)的两腋下加两个点,以指明人的臂腋之处,本义为腋。“腋”是从肉夜声的后起形声字,其声符“夜”是从夕亦声的形声字。
亡 甲骨文在刀上加一竖画,以示其锋芒之所在,本义为刀的锋芒,是“鋩”字的初文。小篆字形有变化,《说文》误释为“逃也。从入从乚。” “逃”为其假借义。
寸 小篆作又下加一横,以指出中医所谓寸脉或寸口之所在。林义光《文源》:“又,象手形,一识手后一寸之处。”本义为寸脉、寸口。因其距手的距离,后借表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
中 甲骨文在带有或不带有漂斿的旗杆中央加一个圈,以指出中央部分,本义是中央、内里。
厷 甲骨文在一条人臂上加弧形指示符号,以指人胳臂自腕至肘的一段部位,本义是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是“肱”字的初文。
孔 金文作子上加一符号,指示小儿头角上有孔洞,本义当为囟门,即婴儿头顶骨未合缝处,也称脑门儿。《说文》训孔为通,应为词义的引申,字形的假借。
身 甲骨文作人上加一弧形符号,指出身体的躯干部分之所在,本义是身体的躯干部分。金文字内增加了装饰性点画。
亟 甲骨文作人上下各加一横画,表示极端,为“极(极)”字初文。后篆文加口和又或攴,表疾速。
匈 甲骨文在卩上加乂,表示人的胸部所在,本义是胸膛,是“胸”字的初文。
曰 甲骨文在口上加一横画,表示话从口出,本义是说。小篆把上面的横画变为竖折。
尤 甲骨文在又上加一横画,又为右手形,上加符号以表示手指上生出的瘤状物,本义是一种皮肤病,是“疣”字的初文。
指事字和象形字都是独体字,二者区别在于字内有无抽象性指示性符号。凡字内有抽象性指示性符号的独体字为指事字,字内除饰画之外,只有象形符号的独体字则为象形字。
旦 金文象旭日初升,下边还连着地面(一说为云气)之形,本义为天明、早晨。小篆字下一横由地面(和云气)变来,是象形符号。因而旦字为象形字而不是指事字。
至 甲骨文象矢落下至于地面形,本义是到、到达。字下的一横象地面形,为象形符号,所以至字不是指事字而是象形字。
清人段玉裁称表示某一类事物的独体字为指事字;(参见8)明人王应电把字形象人处理的事的字称为指事字,现代学者徐中舒发展王说,把字形象人为的事物的字称为指事字;(参见9)清人王筠把为无形可象的事而造的独体字称为指事字;(参见10)明人吴元满、清人朱骏声把用其他五书都无法解释和归类的字都称为指事字。
三、会意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意思是说,会意字是并列字类即两个以上的字,会合它们的意义,来表现该字义所指向的事物,武字、信字就是这种字。
“武”字篆文由止戈二字组成,许慎引《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止戈为武”,把“武”的本义解释为制止干戈(即战争)。“信”字篆文由人言二字会合成意,许慎释其本义为诚实,人言必须诚实。而按现代学者研究,“止”本象人的脚,在别的会意字中多表人的行走前进,所以止戈会意是持戈前进,即征伐用兵的军事行动之意;“信”字是以“言”作形符以“人”作声符的形声字,而非会意字。
从许慎的定义和例释中,可以发现其所谓会意字的特点:
1. 是合体字,由可独立成字的偏旁组合而成。
2. 偏旁都是形符,即表义的偏旁。
就《说文解字》中对具体字的分析来看,会意字有两种类型:
1. 以形会意,即通过偏旁的形象意义来会意。例如:
休 息止也,从人依木。
杲 明也,从日在木上。
2. 以义会意,即通过偏旁的独立词汇意义来会意。例如:
雀 依人小鸟也,从小隹。
肰 犬肉也,从犬肉。
从汉字的实际情况来看,西周春秋以前产生的会意字,绝大多数是以形会意的,战国秦汉以后产生的会意字,则大体上是以义会意的。班固所谓象意,大概是说的前一类会意字吧。
会意字例如:
析 甲骨文从木从斤。斤为斧的象形。本义是破木,即劈开木头。
伐 甲骨文从戈从人,表以戈刃砍人的头。本义是砍杀。《说文》据小篆释形为“从人持戈”,非是。
及 甲骨文从人从又,表一只手把前边的人抓住。本义是赶上逮住。
光 甲骨文从火在人上,表人头顶上有火光照耀。本义是光辉。
只 甲骨文从又持隹,表捕鸟在手。本义是猎得禽兽。为后世获字初文。《说文》释义为“鸟一枚也”,是后起义。
秉 甲骨文、金文从又持禾。本义是执持。
疒 甲骨文从人从爿。爿象床形,为“牀”之初文。人旁或有数点,象人有病出虚汗。本义是疾病。小篆人讹作一。
宗 甲骨文从宀从示,表示室内置示(即神主)。本义是宗庙。
毓 甲骨文从女从倒子,表妇女生小孩,本义是生育。为“育”字之初文。
男 甲骨文从田从力。力象耒形。表示用力在田间耕作的人。本义为男子。
妇 甲骨文从女持帚。表示从事家务劳动,侍箕帚的女性。本义为妇女。
从 甲骨文从二人相随,本义是相听从。
比 甲骨文从二匕。匕象饭匙形,二匕放在一起,表示并列。本义是并列。因人与匕字形近,故古人常把“比”和“从”字形混淆。《说文》释为“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亲密当是词义的引申,字形的假借。甲骨文中“比”与“从”二字各自都正反无别,故“反从为比”非是。
步 甲骨文从二止。以一前一后的两脚表示徒步行走。本义是步行。
北 甲骨文从二人。以一左一右背对着的二人表示背离。本义是背离。作北方讲,是字形的假借。
友 甲骨文从二又。以两只右手放在一起来表示友好相助。本义是朋友,即同志友好的人。
劦 甲骨文从三力。力象原始的农具耒形。三耒并耕,表示合力。本义为合力。后起字恊、勰、协,一表同心之和,一表同思之和,一表同众之和。
森 甲骨文从三木。以表林木繁茂。本义是树木众多的样子,即树木丛生茂密。
以上会意字均为以形会意。它们有的形符不同,有的形符相同,人们或称前者为异文会意,后者为同文会意。
劣 从少力,本义是羸弱少力。
耷 从大耳,本义是大耳朵。
歪 从不正,本义是偏斜不正。
岩 从山石,本义是山上的石崖。
甦 从更生,本义是复苏。这个意义初借用苏草之“苏”表示,后造此字。现在已作为异体字被废除。
尟 从是少。也写作“尠”,从甚少。本义是少见、少有。这个意义最早借“鲜”字表示,后造此字。现已作为异体字被废除。
嵩 从山高,本义是高山。后借以表中岳的山名。
昶 从日永。永有长义。本义是日长。
以上会意字均为以义会意。其形符多可连读成语,所成语即其本义。方言区的人为了书写方言词语的需要,古今都造过一些方言字,其中有不少这类会意字,例如:
从不长,本义矮。音矮。
从不生,本义死。音终。
从大坐,本义隐。音稳。
从不大,本义瘦弱。音恩。
从小人,本义小儿。音鸟。
从人水,本义人在水上泅水。音泅。
从大衣,本义宽大。音宽。
趸 从万足,本义整、整数、整批。音旽。
四·形声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意思是说,形声字是用与字义所表事物有关的字来作形符造字,取比拟新字读音的字即读音与新字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跟它合成新字,江字、河字就是这种字。
“江”字许慎认为其本义是长江,“从水,工声”。“河”字许慎认为其义是黄河,“从水,可声”。二字是用与其字义所表事物有关的“水”字作形符,分别取音同音近字“工”和“可”作声符来配合成的。
从许慎的定义和例字,可以看出其所谓形声字的特点:
1.是合体字。
2.偏旁有的表义是形符,有的表音是声符。
考察形声字的形符,会发现它表示字义有两种情况:
1.表示形声字的本义。例如:“辉” 、“爸” 、“斧” 、“狗”等字的形符“光” 、“父” 、“斤” 、“犬”的意义,就是它们的本义。
2.表示形声字字义的类属。例如:从玉的形声字中,据《说文解字》,“璧“本义是瑞玉环,“瑗”本义是大孔璧,“璜”本义是半璧,“瑛”本义是玉光,“玲”本义是玉声,“理”本义是治玉,诸字字义不同,但跟玉都有关,“玉”作为形符,表示出它们的字义类属。
在所有形声字中,前一种字数极少,绝大部分均属后者。
形声字例如:
裘 甲骨文初文是象皮衣形的象形字,后加声符“又”成为形声字。金文、小篆形符被“衣”字同化,成为从衣、又声或求声的形声字。本义是皮衣。
其 甲骨文是象簸箕形的象形字。金文后在字下加声符“几”成为形声字。本义是簸箕。小篆又在字上加形符“竹”,成为从竹其声的形声字,以表其本义。
星 甲骨文、金文初为象繁星形的象形字,当隶定为“晶”;后加声符,成为从晶、生声的形声字“曐”;隶变省形为“星”。本义指天空上除太阳和月亮以外发亮的天体。晶字后来专用来表星光明亮。
罔甲骨文象渔猎用的网形,是象形字。小篆加声符成从网、亡声的形声字“罔”。本义是渔猎用的网。后又加形符糸,成为从糸、罔声的形声字“网”,以表其义。
以上形声字都是在一字上增加声符形成的,它们跟原字一般是一字异体的关系。增加声符的字通行以后,原字多被废除,少数二者分化成两个字,如星和晶。
暮 甲骨文,从日在四屮(草的象形字)或四木中,会意字,本义是日将落时,隶定为“莫”。后在“莫”下加形符,成为从日莫声的形声字“暮”,以表其本义。
溢 甲骨文象器皿中有水漫出形;小篆从皿从水。二者均为“益”字,本义是水漫出。后在“益”字旁加形符,成为从水益声的形声字“溢”,以表其本义。
俘 甲骨文有三形,从又或廾、从子,即“孚”字,本义为俘虏、俘获;金文从爪从子。有一形从行省、孚声,即“俘”字的正体,义与“孚”相同。《说文解字》谓“俘”字“从人孚声”,“从人”当为“从彳”的讹变。
以上形声字都是在一字上增加形符形成的,它们跟原字一般是古今字的关系。表原字的本义,其字内声符具有表义示源功能。
唯 甲骨文象鸟形,即“隹”字,与“鸟”本为一字。甲骨文、金文常借以表发语词,后世加形符“口”,成为从口、隹声的形声字“唯”,其本义为应答声。
贞 甲骨文为象鼎形的象形字,即“鼎”字,甲骨卜辞中借以表卜问之“贞”。后期甲骨文、金文、小篆在鼎字上加形符,成为从卜、鼎声或鼎省声的形声字,以表卜问义。
祐 甲骨文象右手侧视形,即“又”字,本义是右手。甲骨卜辞借以表有无的“有”、保佑的“佑”、福祐的“祐”等。后在字左加形符,成为从示、又声的形声字,其义为天神给予的帮助,是从示、右声的“祐”字的初文。
以上的形声字都是在一假借字上增加形符的,它们跟原字虽不是一字异体的关系,两者本义不同,但其字内声符仍有表义示源功能,只是跟声符字所表示的本义无关联罢了。
釜 小篆从金、父声,本义是一种锅。今省作“釜”,从金省、父声,形符被部分省略。
亭 小篆从高省、丁声,本义为设在路旁的有楼的公房。
岛 小篆从山、鸟声,本义为海洋中有山的陆地。今字形从山、鸟省声,声符被部分省略。
时 小篆从日、寺声,本义是四季。今字形由“时”省作“时”,从日、寺省声。
以上形声字都是偏旁不完整,被部分省略的字。其中形符被部分省略者,后人称为“省形形声字”;声符被部分省略者,后人称为“省声形声字”。它们跟不省形或不省声的初文是一字异体的关系。
五.转注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假借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意思是说,假借字是语言中一个表达某事物的词义,本来没有表示它的字,就依据读音去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现成字来寄托这个词义所要表达的事物,令字、长字就是这种字。
假借字例如:
而 甲骨文、金文象颔下有胡须形。本义是胡须。本为象形字,甲骨文卜辞中借以表地名,后世典籍中借以表第二人称代词和连词。
我 甲骨文象一种带齿的兵器形。本义是一种兵器。本为象形字,甲骨文卜辞中借以表第一人称代词、方国名和贞人名。
余 甲骨文象以木柱支撑屋顶的房舍。本义是原始的地上住宅。本为象形字,甲骨文卜辞借以表第一人称代词。
无 甲骨文象人手持舞具跳舞之形。本义是跳舞。为“舞”字本字,是象形字。从西周金文起借以表有无之“无”。其本义另造下有两足(止)的跳舞人形的金文即“舞”字表示。
以上假借字假借义侵夺了本义的字形。
叵 “可”字甲骨文正反无别,金文除与甲骨文同形之外,或上加一横作饰画。丂本象斧柯形,借表可否之“可”,后增加形符,成从口丂声的形声字,金文或增饰画。甲金文正反字义均无别,可知二字本来是异体字关系,至战国文字也如此。《说文解字》(大徐本)释“叵”为“不可也,从反可。”因是把此字作新附字来附在丂部字之后的,故可知它表不可的意思当在《说文解字》成书之后,即东汉以后。
后 “司”字甲骨文正反无别,从(象倒置的柶形)从口。本义是进食。正反字义无别,皆为“司”字。“君后”之“后”,甲骨文卜辞借“毓”字表示。金文中君后的意思则始借“司”字字形表示,正反字义也无别。由此可知二字是异体字关系,表君后则为假借。《说文解字》是“司”字之形为“从反后”,由此可知至迟在东汉时二字形已各有所属。
“永”字甲骨文象人在水中游泳形,本义是游泳。为“泳”字初文。后人借以表长久。直至战国文字正反字义无别,可知二字是异体字关系。《说文解字》释“”为“水之斜流别也,从反永。”说其本义是水的斜出的支流,从大河出来而分流。由此可知至迟在东汉时二字形已各有所属。
夕 “月”字甲骨文象弦月之形,字内或加一点作饰画。本义是天体之月。因月为夜之象征,故甲骨卜辞有借以表夜义之“夕”的。甲骨文一至四期“月”字多不加点,“夕”字多加点;五期则“月”字以加点为常,“夕”字以不加点为常。由此可知二字是异体字关系,后来才各有所属。
以上假借字假借义分取了本义的异体字形。这种字的六书归类,文字学者历来有争议,各家归类差别很大。例如:王筠归入会意,吕思勉归入象形,梁东汉归入独体会意,高亨归入指事。我们认为,从字的形义关系看,用一字的异体字中的一个字形去专门表示本义之外的某种意义,依许慎假借说毫无疑义应归假借,这样归类比起诸说来,似乎都要合理一些,恰当一些。
之 甲骨文上象向前的脚,下象地面,表脚离开原地前进。本义是往,到某处去。本为象形字,甲骨文卜辞中也借以表近指代词和地名。
休 甲骨文从人依木。本义是息止。本是会意字,甲骨文卜辞中也借以表地名。
霖 甲骨文从雨,林声。本义是下雨三天以上。本为形声字,甲骨文卜辞中也借以表地名。
祭甲骨文初为从又持肉的会意字,后加注形符成为从示的形声字。本义是祭祀。“祭”为殷代五种祭祀系统中一种祀典的专名。甲骨文卜辞中也借以表方国名和地名。
以上假借字假借义和本义共同占用字形。
汉字发展史表明,最早产生的汉字是独体的象形字和指事字。由于复杂的人事、物体的名称、动作状态以及很多抽象的事物要一一画出或简单地用抽象符号标志出来,既不可能也不胜其烦,便有了凭借声音的相同或极为相似以用代造,数义一字的假借字产生。但是假借义一多,就难以准确达义,区别性能就差,于是利用已有独体字作形符的会意字形声字以及借用其字形表义的假借字便逐渐产生,从而突破了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局限,使汉字的数量大增。然而,会意字以独体字为意符,靠并合表示相关事物的独体字而成,而象形字、指事字为数很少,同时并非每个独体字都能用会意方式随意并合成新字,因而会意字的可增数量很有限。形声字以独体字为形符来表示字义的范畴,再加上声符而构成,形声方式能产性很强,但独体字的数量很少,这就意味着形声字所能运用的形符很少,所能表示的字义范畴也有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事物日繁,造形声字去记录语言中不断产生的新词就越来越困难。因为数量有限的独体字无法较准确地表示出某些形声字字义的范畴。借用会意字和形声字字形的假借字,与借用象形字和指事字字形的假借字一样,也不能无限制地产生,因为一字数义,兼职越多,表意越难明确。为了使汉字的数量和区别性能与记录汉语的要求相适应,以合体字为形符的转注字以及借用其字形表义的假借字便逐渐出现了,它们扩大了汉字形符的选择范围,使字与字并合成新字以表示一个新意思的可能性增多,形符容易较准确地表示字义的范畴了。显然汉字字形的发展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数量由少到多的过程,经历了由独体字即象形字、指事字,到以独体字为形符的合体字即会意字、形声字,再到以合体字为形符的合体字即转注字三个阶段,假借字不是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它在上述三个阶段的每一个阶段都产生,并促进着汉字的形体结构向下一个阶段发展。
传统六书说对于人们认识和研究汉字的形义关系、构形发展和创造新字是很有价值的,许慎在完善和宣传六书说,创建传统的文字学理论方面功不可没。然而六书说毕竟是一、二千年前古人对汉字形义关系的认识和总结,不可能十全十美。首先汉字的形义关系就不止六种,古今汉字中都有不少用六书说无法解说者;其次许慎的定义用八字韵文来下,解说有不够明确之处,易造成理解上的分歧和错误,一个字属于哪一书往往各人有各人的说法;再者就合体字而言依许慎等古人原意分成两个层次三个类别,虽有助于认识汉字形体结构的发展,但分类也有琐细之嫌,不如后人作一个层次两个类别处理来得简明。
指出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
字是【形声字】。
古人把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是古人根据汉字结构归纳出来的汉字构造结论,而决不是古人依照这六种法则来创造文字的。
基本信息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著作。《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
《说文解字》内容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字头以小篆书写。此书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逐字解释字体来源;第十五卷为叙目,记录汉字的产生、发展、功用、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作者创作的目的。
《说文解字》是最早的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
字是【形声字】。古人把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是古人根据汉字结构归纳出来的汉字构造结论,而决不是古人依照这六种法则来创造文字的。
八字等同于易经吗?
我知道,八字不能等同于易经。看了本版《八字相同……》的贴子,感觉很好。只是不曾研究八字就没发言权的。如说命运能改或不能改,在没有研究透易经的前提下,所有猜测都是猜测。本版那个预测票的卦理,实在好笑[事后诸葛亮的人更可笑]。预测只是个结果,实际上求测也是命运的过程。你测的对错都会对求测者产生影响。都在要求预测准确度,可准确了有什么用呢?命理上准确了,生活中没用。天人合一,我想,研究人是不是相当于研究天?真是可笑!八字中的干支分阴阳,易经中的爻分阴阳,就算不等同也是有联系的我知道,八字不能等同于易经。看了本版《八字相同……》的贴子,感觉很好。只是不曾研究八字就没发言权的。如说命运能改或不能改,在没有研究透易经的前提下,所有猜测都是猜测。本版那个预测票的卦理,实在好笑[事后诸葛亮的人更可笑]。预测只是个结果,实际上求测也是命运的过程。你测的对错都会对求测者产生影响。都在要求预测准确度,可准确了有什么用呢?命理上准确了,生活中没用。天人合一,我想,研究人是不是相当于研究天?真是可笑!八字中的干支分阴阳,易经中的爻分阴阳,就算不等同也是有联系的
学八字看什么书入门
学八字算命看这些书比较好,都是古代流传至今比较经典的命理八字书籍:
1、《三命通会》作者为明朝进士bai万民英。该书在汉族传统命理学的历史上拥有非常高的地位,而清朝编修的四库全书将其著作《三命通会》《星学大成》收录,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万民英(1521辛巳年——1603癸卯年),字汝豪,号育吾,其先祖为江夏人。明永乐年间,祖父万义由御史贬为戍大宁都司卫,居易州城内,明嘉靖二十八年中举,二十九年中进士,先后任河南道监察御史、福建兵备参议等职。当时,倭寇屡犯福建,万民英奉命守泉州,他恪尽职守,身先士卒,骁勇善战,屡战屡捷。万民英性情耿直,因直言得罪权贵,由此遭陷害,借机扶母灵柩回故里,从此远离仕途,隐居三十多年。他建乡学,收弟子,热衷慈善与教育,李时新等二十几名弟子都有所建树。每年都搭粥棚救济四方百姓。编著有《易经会解》、《三命通会》、《星学大成》、《兰台妙选》、《荫符经》、《相字心经》刊行于世。另有《道德经解》、《易简录》、《言志漫稿》、《菊花谱》等著作收藏于家。卒于明万历癸卯年,享年82岁,葬于西高村西,状元朱之蕃(荏平人)撰碑文;探花赵锵(易县人)篆碑额;榜眼刘思中(清苑人)书丹。易县博物馆存有其墓志铭。《三命通会》共十二卷,前九卷分列了十天干,每天干以日为主,以月为核心时为辅,定人吉凶,后三卷记载了大量的平古歌赋极具实际操作指导意义。该书在历史上拥有非常高的地位,是汉族传统命理学习者不可不看的一本书。 该书总结了八字推命术二百多年发展的历史,撷取其中的精华,摒弃了一些繁琐无稽的说法,使八字推命的体系更加完备,八字推命术至此达到理论的巅峰。《三命通会》的体系和构成上以正宗古命法和财官格局命法为主,是空前绝后的八字命理学的集大成之作。万氏在多年的实践中发现无论十神、格局、神煞、纳音论命,都有其道理和应验性,关键是能否掌握各自的精髓和运用方法,所以他作为一个历史的传承者继承了先贤的经典论命法。全书共十二卷,后三卷收录了很多经典赋文使之得以广泛流传。该书和《渊海子平》、《星平会海》、《御定子平》、《子平真诠》并称为传统命学五大名著。是传统命学之正脉,而非当今所流行的以任铁樵《滴天髓》,余春台《穷通宝鉴》为理论的五行强弱旺衰平衡调候扶抑伦命体系。很多学者用《滴天髓》《穷通宝鉴》的理论去理解和白话注解《三命通会》是偏离命学正路的。(http://tieba.baidu.com/p/4304432904)
2、《渊海子平》由宋代徐大升依据东海徐子平先师论命成果而编著。是八字命理学的宗祖之作,也是八字算命术必习的经典名著,该书是以财官印食伤等格局将命运层次分为三六九等的第一书。若是论及以往名师圣贤,决断生死当属鬼谷子先师的纳音论命法,论富贵贫贱应首推徐子平先师的子平财官格局法,人们为了纪念徐子平等先贤在算命术上的贡献,又把算命术统称为子平术。(http://tieba.baidu.com/p/4260485816)
《渊海子平》,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系统地论述四柱命理学的著作,是宋代徐升根据当时命学大宗师徐子平的论命方法记录下来的。可以说《渊海子平》是四柱命理学的开山立派之作,所以四柱命理学就此被称为“子平八字”。学习命理到不同阶段的学者,对此书都有不同的印象,初学者仅认为它是一本简单的概念介绍书,中级读者多注重此书大量论命歌赋的技法运用,其实此书非出自一人之手,乃集合成书前历代的命理精华,经徐子平在实践检验中进行扬弃,而保留下来的精华读本。书中多次提出“灵活、变通地论命”这一符合辩证法规律的思想,在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上达到了无法超越的高度。真正称得上“后之言命学者,千言万语,不能越其范围,如江河日月,不可废者。”
3、《神峰通考》是古代汉族传统命理学著作。四柱八字命理古籍之一,被称为但凡研究八字算命者必看的命理古籍资料,在命理学术界中其地位非常之高。原名为《神峰张先生通考命理正宗辟谬大全》为明朝神峰子张楠所著。是命理学十大古籍名著之一。
神峰通考原名《神峰张先生通考命理正宗辟谬大全》为明朝神峰子张楠所著。作者张楠是中医郎中,细究和研用子平命学四十余年,此书是他晚年七十多岁时才写的,可以说是积几十年实战经验心血结晶,与野鹤老人晚年所写六爻巨著《增删卜易》的情形有些相似。神峰通考一书在结构体系上继承了《渊海子平》的传统子平论命体系,同时作者也结合自己的经验心得立有 动静说、盖头说、六亲说、病药说、雕枯旺弱损益长生八法说、人命见验说等,而且作者用非常直白的语言对许多子平经典古歌赋进行了注解,令当今学者研读起来非常容易理解,是学习传统子平不可多得的佳作。神峰通考和《渊海子平》《三命通会》《星平会海》《子平真诠》为传统子平命理学五大名著。是传统子平格局命理之正脉。(http://tieba.baidu.com/p/4255874425)
4、《穷通宝鉴》是汉族传统命理学著作。由清代的余春台将江湖旧籍《拦江网》加以整理、归纳而成。该书以阴阳五行为经、月令为纬,辅以寒暖调候,以官为首、以财为次。《穷通宝鉴》在命理学界拥有相当高的地位,被称为“子平之模范”,其根本原因在于:八字共有约五十二万种变化,而学命的人一直想找到一种简捷的方法可以概括所有的命例,而《穷通宝鉴》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形式,如“某日干生于某月,干透或支藏某某物,即为富贵或贫贱”,就像是一部命学字典,只要按图索骥,既省时又省力。由于该书是根据实际操作中总结而来的,所以肯定有相当的应验性,但若以此为标准,则就大大地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穷通宝鉴》在讲述命局层次高低上是很有启发性的,如“寒木向阳,丙胜于丁”、“水滋甲木,癸优于壬”等等的细分。(http://tieba.baidu.com/p/4255055322)
5、滴天髓一书自古为命学家尊为瑰宝,该书相传为京国撰,刘诚意注。清道光年间,士人任铁樵探研数十载,增注阐微,分篇诠释。并以时人命造,实例验证。时人争相以为蓝本,探究天地阴阳,测算五行八字,卜问祸福吉凶,惜失传百余年,未能传播,民国年间,始发现浙江海宁陈氏手抄秘本,从而得以重新面世。
"出门要向天涯游,何事裙钗恣意留。不管白雪与明月,任君策马朝天阙。
原注:本欲奋发有为者也,而日主有合,不顾用神,用神有合,不顾日主,不欲贵而遇贵,不欲禄而遇禄,不欲合而遇合,不欲生而遇生,皆有情而反无情,如禄钗之留不去也。
日主乘用神而驰骤,无私意牵制也;用神随日主而驰骤,无私情羁绊也。足以成其大志,是无情而有情也。"
本书是命理爱好者的高级读物。学八字看《滴天髓》、《千里命稿》、《人鉴命理存验》、《子平真诠评注》、《子平真诠》、《神峰通考》等等。
《滴天髓》是中国传统命理学是最重要的典籍,相传其原文为宋之京图所撰,明代为之注释,清道光年间,士人任铁樵为该书作疏。
韦千里是民国著名命理学家,少负奇才,当时与袁树珊、徐乐吾并称上海命学三大家。《千里命稿》为韦氏之代表作,文字流畅,述理赅明,该并附有时人命例若干,皆为韦氏所亲批,并经事实验证者,弥足珍贵。更为难能可贵的,韦氏著此书时,年不过二十余岁,竟治学如此之深,令人惊叹。
学八字看什么书入门
学八字看《滴天髓》、《千里命稿》、《人鉴命理存验》、《子平真诠评注》、《子平真诠》、《神峰通考》等等。
《滴天髓》是中国传统命理学是最重要的典籍,相传其原文为宋之京图所撰,明代为之注释,清道光年间,士人任铁樵为该书作疏。
韦千里是民国著名命理学家,少负奇才,当时与袁树珊、徐乐吾并称上海命学三大家。《千里命稿》为韦氏之代表作,文字流畅,述理赅明,该并附有时人命例若干,皆为韦氏所亲批,并经事实验证者,弥足珍贵。更为难能可贵的,韦氏著此书时,年不过二十余岁,竟治学如此之深,令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