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易中的地所指的是什么,周易三才是指什么
易经对天、地、火、山的解释?
易经当中以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鞣,为弓轮,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其于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为通,为月,为盗,其于木也,为坚多心。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胃,为戈兵,其于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鳖,为赢,为蟹,为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槁。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易经当中的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根据他们的特性来代表着整个宇宙,所有的东西其实还有,风 雷 水 泽 。
易经《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两种元素的对立统一去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
《周易注疏》孔颖达疏:易以乾坤象天地、艮兑象山泽、震巽象雷风、坎离象水火。若使天地不交、水火异处,则庶类无生成之用,品物无变化之理,所以因而重之。今八卦相错,则天地人事莫不备矣,故云天地定位而合德,山泽异体而通气,雷风各动而相薄,水火不相入而相资。既八卦之用变化如此,故圣人重卦……则易之卦爻与天地等成性命之理、吉凶之数,既往之事、将来之几备在卦爻之中矣。故易之为用,人欲数既往之事者,易则顺后而知之;欲数知将来之事者,易则逆前而数之。是故逆数知来事也。
《易经》中对“地理”一词是怎样解释的
1.在《易经·系辞上》中对“地理”一词有如下论述:“易与天地准,故能弭纶天地之道。仰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 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在这段话里,地理就是地貌的意思。
2.《周易·系辞下》:“古者庖牺(妈仗义)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乌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风水家认为仗义为始祖,皆源于此。在后世的演变过程中,知天文地理、长于地理皆指精通水文地质地理之义。
3.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离为火为太阳,坎为水为月亮。
坤也者,地也。——《易·说卦》 坤(kun)坤为地卦像:上坤下坤纯阴卦;坤卦明柔,地道贤生;厚载万物,运行不息而前进无疆,有顺畅之像.坤六爻皆虚,断有破裂之像,明暗、陷害、静止,测出行不走,行人不归.人物表示小人(由天大地小而取)
请问周易里面的地和山,水和泽有什么区别?
周易里,坤为地,艮为山,坎为水,兑为泽。坤艮同属土,坤主阴,人物上代表老母,艮主阳,人物上代表少男。坤为藏,艮为止。坎在人物上代表中男即阳,兑在人物上代表少女即阴,坎水与兑泽相同之处在于都带有水特性,但坎主明水,例如江河类,兑为泽,代表雨露等。至于在应用上,用途很广,要看在什么地方用,例如用在风水上或择日上或装卦解卦上,各种用法与代表的东西都不同。【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用,麻烦设为好评,谢谢】周易里,坤为地,艮为山,坎为水,兑为泽。坤艮同属土,坤主阴,人物上代表老母,艮主阳,人物上代表少男。坤为藏,艮为止。坎在人物上代表中男即阳,兑在人物上代表少女即阴,坎水与兑泽相同之处在于都带有水特性,但坎主明水,例如江河类,兑为泽,代表雨露等。至于在应用上,用途很广,要看在什么地方用,例如用在风水上或择日上或装卦解卦上,各种用法与代表的东西都不同。分别代表坤艮坎兑,五行属性地山相同,属土,水泽不同,分别属水属金,方位不同,看看书吧周易里,坤为地,艮为山,坎为水,兑为泽。坤艮同属土,坤主阴,人物上带表老母,艮主阳,人物上带表少男。坤为藏,艮为止。坎在人物上带表中男即阳,兑在人物上带表少女即阴,坎水与兑泽同样之处在于都带有水特姓,但坎主明水,例如江河类,兑为泽,带表雨露等。至于在使用上,用处很广,要看在什么地方用,例如屿蜈风水上或择日上或装卦解卦上,各种用法与带表的东西都不同。地是母亲,山是儿子,水是儿子,泽是老闺女。相差大了去了。地/宽大能容/厚德载物;山/高而能阻/能止;水/有险/有成;泽/能聚/能藏/纳百川而富有;
具体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自己查吧。
三才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解释】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启示】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注释】
三才:指天才、地才、人才。出自《易经》。
三光:指日光、月光、星光。出自《庄子》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出自《三字经》。
扩展资料:
三才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可谓源远流长。如盘古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其实表现的就是天、地、人三才思想,那时古人就把人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其他古老的神话,也包含着三才思想,如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地覆东南,自此天道左行,地道右迁,人道尚中。
这是三才思想的升华,但是,还只停留在天、地、人各行其道的水平之上。到了《易经》的时代,人们终于发现:人可以向天、地学习,人道可以与天道、地道会通,通过法天正己、尊时守位、知常明变,以开物成务,建功立业,改变命运,成就了“三才之道”的伟大学说。
所谓“三才之道”就是高扬人道旗帜,人与自然休戚与共、和谐发展之道。春秋时期“人道主义固以发达” 。
“三才之道”影响深远。老子的“三生万物”思想,实质就是三才生万物的思想。孔子认为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因为天、地、人三才每才都有两种变化可能(天——阴阳;地——柔刚;人——仁义),这样三才排列组合只有八种可能,也就是二进制2的3次幂。
我国人道主义等优秀思想深深影响了整个欧洲。这些文化遗产通过阿拉伯人在12世纪传到西西里的罗杰二世与英格兰的亨利二世朝廷 ,进而启蒙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童子问易》进一步指出:17-18世纪,通过传教士,中国传统文化“在欧洲大陆的法国引起了革命,在德国则引起了哲学革命,并为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才
一元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四象、四象五行、六气七情、八卦九宫,指...
一元:指太极
一元者,大始也。就是天地还是混沌的状态,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太极。无极化生天地万物,其时间与空间原是无穷无尽,空间的总集称为「宇」;而时间的总集则称为「宙」。
为便于纪元,乃在无穷延伸的时间中,取天地循环终始为一巡,称为「元」,以「元」作为计算时间的最大单位。其下又分有「会」、「运」、「世」、「年」、「月」、「日」、「时」、「分」、「秒」等单位。
《皇极经世》: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为一运,三十运为一会,十二会为一元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当一元会数尽,天地结束,大混沌以后,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子会再开天,丑会再辟地,寅会再生人,又开创新纪元。如此周期性之循环,乃是宇宙间自然规律的功能。
两仪:阴阳两极
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面。
《周易.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有七种说法:天地,阴阳,奇偶,刚柔,玄黄,乾坤,春秋。
三才:天、地、人
即天格,地格,人格,《周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而两之。”《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从卦象上:分别称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一般指天象中的四象:青龙(东)、白虎(西)、朱雀(南)、玄武(北)。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人有五元,即元性、元神、元气、元情、元精。
还对应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称之为“五星”。对应一年中的春、夏、长夏、秋、冬“五季”。
气:体、心、意、气、精、神
是指自然界的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包括风、寒、暑、湿、燥、火。若这六种气候变化太过或不及,就有可能导致人体发病。
五体启示录认为的六是:体合于心、心合于意、意合于气、气合于精、精合于神、神合于空。
七情: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即北斗七星,天枢(贪狼)、天璇(巨门)、天玑(禄存)、天权(文曲)、玉衡(廉贞)、开阳(武曲)、摇光(破军)。
前四颗为魁,勺柄为斗。斗柄指东为春季,斗柄指南为夏季,斗柄指西为秋季,斗柄指北为冬季。
中医中有七情之说,指人的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太过,也可致病,是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八卦:乾、坤、坎、离、震、艮、巽、兑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泽。
先天八卦: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
另有奇门遁甲里的八门一说: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开门。
九宫: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
一宫坎(北),二宫坤(西南),三宫震(东),四宫巽(东南),五宫中(寄于坤),六宫乾(西北),七宫兑(西北),八宫艮(东北),九宫离(南)。
扩展资料
《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整段话的意思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于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
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这一理论建立至今凡两三千年,仍在为人们描述万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