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著名天文八卷,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是谁
我国古代有四位天文学家,他们是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不止四位,有甘德、石申、落下闳、贾逵、张衡、祖冲之、刘洪、何承天等。
1、甘德
甘德,战国 时楚国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中期。先秦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是世界上最古老星表的编制者和木卫三的最早发现者。
他著有《天文星占》8卷、《岁星经》等。后人把他与石申各自写出的天文学著作结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这些著作的内容多已失传,仅有部分文字为《唐开元占经》等典籍引录,从中可以窥知甘德在恒星区划命名、行星观测与研究等方面有所贡献。
甘德还以占星家闻名,是在当时和对后世都产生重大影响的甘氏占星流派的创始人,他的天文学贡献同其占星活动是相辅相成的。
2、石申
石申,生卒年待考。又名石申父、石申夫或石申甫,战国中期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开封人,是以其姓名命名月球背面的环形山的中国人之一。
著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浑天图》等。《天文》八卷与甘德的《星占》八卷,合称《甘石星经》,《甘石星经》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3、落下闳
落下闳(前156年—前87年),字长公,西汉时期天文学家,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他创制《太初历》,决定性地影响了中国历法结构;提出浑天说,创新中国古代“宇宙起源”学说;发明“通其率”,影响中国天文数学2000年。
汉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4年)为了改革历法,征聘天文学家,经同乡谯隆推荐,落下闳由故乡到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他和邓平、唐都等合作创制的历法,优于同时提出的其他17种历法。
4、张衡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 ,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
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任尚书,于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北宋时被追封为西鄂伯。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
《隋书·经籍志》有《张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张河间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后人誉为“木圣”(科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后人为纪念张衡,在南阳修建了张衡博物馆。
5、祖冲之
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
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文学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甘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落下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祖冲之
天文八卷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天文八卷有古代天文学...
战国时期魏国天文学家石申著(天文八卷)记录了121颗恒星的赤道坐标位置。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标。
天文八卷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天文八卷有古代天文学家...
石申,一名石申夫,魏国人,战国中期天文学家、占星家,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著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浑天图》等。《甘石星经》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石申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其出没的规律,记录名字,测定一百二十一颗恒星方位,数据被后世天文学家所用。经过长期观测,详细考核,测出恒星138座,810个。他与楚人甘德根据黄道附近恒星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所制成的图表,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恒星表,在世界天文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魏国天文学家是谁?
石申,生卒年待考。一名石申夫或石申甫,战国中期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开封人,是名字在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被命名的中国人之一。著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浑天图》等。《甘石星经》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石申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其出没的规律,记录名字,测定一百二十一颗恒星方位,数据被后世天文学家所用。经过长期观测,详细考核,测出恒星138座,810个。
原著《天文》8卷,早佚。后人拾遗补阙,把它与甘德的《星占》8卷,合称《甘石星经》,又名《星经》,曾收入北宋政和年间刊印的《道藏》一书,题名为《通占大象历呈经》 。
月球表面布满了环形山,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的名字被用来命名环形山,其中有...
月球背面的环形山中,有四座分别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名字命名:石申环形山、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和郭守敬环形山。
石申,生卒年待考。一名石申夫,战国时代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是名字在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被命名的中国人之一。著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浑天图》等。《甘石星经》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张衡(78-139),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在汉朝官至尚书,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祖冲之( 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生于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为避战乱,祖冲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迁至江南。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市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朝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字若思,汉族,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生于元太宗三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郭守敬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
石申在天文研究方面有哪些成就?
石申,一名石申夫,战国时代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是名字在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被命名的中国人之一。
石申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其出没的规律,记录名字,测定一百二十一颗恒星方位,数据被后世天文学家所用。他与甘德合著的《甘石星经》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石申经过长期观测,详细考核,测出恒星138座,810个。原著《天文》8卷,早佚。后人拾遗补阙,把它与甘德的《星占》8卷,合称《甘石星经》,又名《星经》,曾收入北宋政和年间刊印的《道藏》一书,题名为《通占大象历呈经》。今存的《甘石星经》为2卷,其中虽有一些后人增添润色之辞,仍不失原书面貌,是一部对天文研究有很高科学价值的文献。
石申、甘德的研究成果为历代天文星相家所重视,在正史的天文志类中,引用了他们大量的研究成果。月球背面的环形山,都是用已故的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其中选用了5位中国人的名字,因为石申对天文学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所以他的名字也登上了月宫。以石申命名的环形山,位于月球背面西北隅,离北极不远,月面坐标为东105°、北76°,面积350平方公里。
据《史记正义》所引梁朝阮孝绪《七录》,可知他原著有《天文》八卷,属天文星象类。《史记天官书第五》称石申“因时务论其书传,故其占验凌杂米盐(即细致入微)。”可见功力之深厚。在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大的成果,实在难得。他与齐国的甘德和商朝的巫咸三人是中国星表的最早编制者,也是世界方位天文学的创始人。
他们最早对恒星进行系统的观测,比欧洲的阿里斯拉鲁斯与铁木查理斯还早60余年,在世界天文史上占有一席特殊的地位。正因为石申对天文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他的名字登上了月宫。
石申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是他与甘德所测定并精密记录下的黄道附近恒星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是世界上最古的恒星表。从唐代《开元占经》中保存下来的石申著作的部分内容看,他测定的恒星最重要的是标有“石氏曰”的121颗恒星的坐标位置(今本《开元占经》中佚失6个星官的记载)。
现代天文学家根据对不同时代天象的计算来验证,表明其中一部分坐标值(如石氏中、外星官的去极度和黄道内、外度等)可能是汉代所测;另一部分(如二十八宿距度等)则确与公元前4世纪,即石中的时代相合。
星表是把测量出的若干恒星的坐标(常常还连同其它的特性)加以汇编而成的,它是天文学上一种重要的工具。中国古代测编过许多星表,其中最早的一次是在战国时代,它的观测者就是石申,他还著有《天文》八卷,因其具有很高的价值,又被后人尊称为《石氏星经》。
可惜的是,《石氏星经》在宋代以后即失传了,现在只能从唐代的天文学书籍《开元占经》里见到它的一些片断摘录。后人从这些片断中辑录出一份石氏星表,其中有二十八宿距星(每一宿中取作定位置的标志星叫做这一宿的距星)和其他一些恒星共115颗(《石氏星经》原文中有121颗,其中6颗在今本《开元占经》中缺佚了)的赤道坐标位置。
石氏星表是古代天体测量工作的基础,因为测量日月星辰的位置和运动,都要用到其中二十八宿距度(本宿距星和下宿距星之间的赤经差叫距度)的数据。这是中国天文历法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数据。
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有了较广泛的发展和进步。
在当时,最著名的是甘德石申两家。他们属同一时期的人。
石申勤于对天空中的恒星作长期细致的观测,他和甘德等人都建立了各不相同的全天恒星区划命名系统。其方法是依法给出某星官的名称与星数,再指出该星官与另一星官的相对集团,从而对全天恒星的分布位置等予以定性的描述。
研究星象,测算星辰日月的运行,观测气候。历谱家,侧重于分四时、定节气,推算日月星辰之行度以记时日,并兼修古代帝王年谱。五行家,研究阴阳五行的变化推衍。蓍龟家,研究龟卜、蓍筮之术。杂占家,根据各种事物的迹象,推知善恶的征兆,包括占梦、求福、除妖、祈雨等。形法家,研究勘舆地理、相术等。以上六家,皆以自然比附人事,据自然现象推断吉凶灾祥,并为君王施政提供参考。
石申与甘德在战国秦汉时影响很大,形成并列的两大学派。汉、魏以后,石氏学派续有著述,这些书都冠有“石氏”字样,如《石氏星经簿赞》等。
三国时代,吴太史令陈卓总合石氏、甘氏、巫咸(殷商时代的天文学家)三家星官,构成283官、1464星的星座体系,从此以后,出现了综合三家星宫的占星著作,其中有一种称为《星经》,又称为《通占大象历星经》,曾收入《道藏》。
该书在宋代称《甘石星经》,托名为“汉甘公、石申著”,始见于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的著录,流传至今。书中包括巫咸这一家的星官,还杂有唐代的地名,因此不能看作是石申与甘德的原著。
战国时代,是中国天文学家创立四分历,并使之完善和系统化的时代,从保留至今的零星历史文献可以看出,石申夫在四分历发展过程中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其贡献如下:(1)《史记·天官书》说:“故甘、石历五星法,唯独荧惑反逆行。”《汉书·天文志》也说:“古历五星之推,亡逆行者。至甘氏、石氏经,以荧惑、太白为有逆行。”《开元占经》则载有石氏金星出没动态(包括行在内)的推算方法,可见石申夫有推算五星出没动态的方法,并已涉及火星、金星逆行的计算。
(2)在魏国颁行四分历,使用每年365+1/4日,每月29+499/940日,十九年七闰,七十六年季节一循环的法则。其基本数据和格局与《史记·历书》类似,故各种文献都略而不载。
(3)使用干支纪日法循环纪日。
(4)使用石氏岁星纪年法循环纪年,此法载在《史记·天官书》中。
(5)使用周正,以冬至所在之月为岁首。
《史记·天官书》记载,战国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有四家:“在齐,甘公;楚,唐昧;赵,尹皋;魏,石申。”还说各家的天文学都有占星术的内容,在他们的著作中能够看到当时战乱相寻的形势,记录着为事件占验的各种各样的说法,即“田氏纂齐,三家分晋,并为战国。争于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数屠,因以饥谨疾疫焦苦,臣主共忧患,其察视祥候星气尤急,近世十二诸侯七国相王,言从(纵)衡者继踵,而皋、唐、甘、石因时务论其书传,故其占验凌杂米盐。”
《史记正义》引南朝时代梁阮孝绪的《七录》说,“石申,魏人,战国时作《天文》八卷也。”可惜书已失传。
《汉书·天文志》中引述的石申著作的零星片断,可以使中们窥见他在天文学和占星术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岁星(即木星)赢(五星早出为赢)而东南,《石氏》‘见彗星’,赢东北,《石氏》‘见觉星(又名天棓)’;缩(五星晚出为缩)西市,《石氏》‘见檀云(即天檀,彗星的一种,形状为尾部尖锐),如牛’;缩西北,《石氏》‘见枪云(即天枪,彗星的一种,形状为两端尖锐),如马’。《石氏》‘枪、檀、棓、彗异状,其殃一也,必有破国乱君,伏死其辜,余殃不尽,为旱、凶、饥、暴疾’。”
石申对恒星的观测和发现,据《玉海》引《赣象新书》说:“甘德中官星五十九座,共二百一星,平道至谒者;外官三十九座,共二百九星,天门至青上;紫薇恒星二十座,共一百一星。共计一百一十八座,五百一十一星。”甘氏对恒星的发现,因为原著已佚,无法考证。
石申对行星运动的研究,也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尤其对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运行,独到发现。甘德推算出木星的回合周期为400天整,比准确数值398.88天差1.12天;还识到木星运动有快有慢,经常偏离黄道南北,代表了战国时代木星研究的先进水平。
石申对木星的观测尤为精细,是研究木星的专家,著有关于木星的专著《岁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