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谈易经八卦,中国易经八卦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喜闻乐见
文化自信——中华梦
你所不知道的《西游记》密码
蔺门叟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故事;
《西游记》是一部雕龙天书;
《西游记》是一个神奇预言;
《西游记》是一部喻世铮言;
《西游记》是一幅龙源导游图;。
读懂《西游记》,齐奔圆梦路!
一一笔者题记
序 言
一一有感于老梁评说《西游记》
古今中外各民族的寓言、神话故事,其背后无不蕴含着该民族的心理期盼和文化密码。
中国神话故事亦不例外。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大禹治水》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敬畏与改造大自然的决心;脍炙人口的《花木兰》、《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更是寄托了人们追求男女平等、追求美好爱情的心理期望,蕴含着人们对封建时代“男尊女卑”、“包办婚姻”的批判。
《西游记》作为在中国神话史上体系最完整,艺术上登峰造极、空前绝后的名著巨作。其故事背后必然也隐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心理期盼和文化密码!
为解开这个密码, 几百年来,无数的文豪、大师、专家、学者、爱好者,都著书立说、各述已见。“说”、“炼丹说”、“修心养身说”、“讽喻说”、“游戏说”、“阶级斗争说”等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孰是孰非,难以定论。
因为,《西游记》和《易经》一样,它是一部诠释中华文化的“太极八卦图”。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人都能从《西游记》中获得不同的营养和智慧。从三岁孩童到耄耋老翁,都能从中获得乐趣;哲学家从中看到的是宇宙观、人生观深刻道理;军事家看到的是“攻心为上”的兵家上策;道家看了兴奋的大谈修行养性秘要;佛家看了自豪地认为它是弘扬“因果轮回、善恶有报”的专著......各行各业的人都能从这个平台找到乐趣、找到所爱、得到启发和鼓励。都在从各自立场进行解读,且各有所指,各据其理。但又总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它与《易经》,一个是开创中华传统文化的龙头,一个是梳理中华传统文化的龙尾。遥相呼应,皆为天书。
好在两部“天书”都能养活人,每年有千万人靠它吃饭甚至发财,这就足以使吃这碗饭的专家、学者、文化人前赴后继、层出不穷地在解读、戏说、甚至恶搞这部名著。
就许多人来说,《西游记》背后有什么秘密,读懂、读不懂并不重要。仅看着五花八门的“猴哥”故事就够乐呵乐呵了。
但是,对于像梁宏达先生这样自己读了还要给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大众再传讲的文化公众人物,对《西游记》这部名著的解读水平应该高些。
老梁的节目我是必看的,他那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经验,接地气的、风趣幽默的语言,看问题的深度,表达的技巧和细节把握,都令人佩服。可以说本人是老梁的“铁杆粉丝”。
但最近看过老梁评说《西游记》之后,发现老梁如今也玩上“戏说”了!
什么“《西游记》故事是如来佛导演的一台戏,布的一盘大棋”、“道家、佛家挣地盘”、“孙悟空是高级杀手”、“孙悟空拜师学道就是打工仔、清洁工”“猪八戒是卧底”、“火焰山在中亚”、“太上老君、观音菩萨是狠角色”、“红孩儿是私生子”......等等乱七八糟的一大堆,离题太远了。用猴哥的两句话形容就是“这一去十万八千里!”;“着实榔槺!” 。
门叟非专家、非学者、非大师、非大神。每日为商场开门、锁门,守夜。称作“保安”,实则是一个看门老儿。上世纪50年代,哭着喊着来到人世间,生于长于祁连山之下曾经供奉“祭天金人”那快土地上。属猴,故喜欢“猴哥”。喜欢读《西游记》。本姓就是一种草,地地道道的草姓草民。
我和我身边的老伙伴们一样,多半生里总摊上大事:“饥饿”、“停课”、“下乡”、“下岗”都没有躲过。有些老伙伴因“厄”而难释,到西天当“神仙”去了。
幸好我喜欢读《西游释厄传》,且每次摊上大事,总是和猴哥巧遇、结缘,与其为乐,至今尚在西去路上。
下岗后到处打工近十年,困厄中枕“西游”而安眠,读“西游”而解忧。
翻烂了几本不同版本的《西游记》后,竟然也咂摸出了些味道。因为听看老梁在评说《西游记》故事时,听到了叫板的声音,门叟作为秦陇之人,喜欢秦腔,也就张口吼一嗓子:叫叫一声老梁,你听我说……
一,《西游记》是一部雕龙天书!
众所周知,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华文化的象征。
《西游记》的作者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创作立意,把盘古破鸿蒙、伏羲“一画开天”至明代中期这个时期,中华文化的产生、发展、兴衰历程进行了梳理。将这棵举世无双的参天大树几千年来结出的一切果实,一网兜来,一一进行了分捡、整理,再经过“煎炸蒸煮”、“刀劈斧砍”、“精雕细琢”加工。然后,分门别类,理出了哪些是“与天同寿、长生不老”的珍宝;哪些是“滋润大地”的雨露;哪些是“降妖除魔”的法宝;哪些是变着法子吃“唐僧肉”的尸魔;哪些是滋生“腐败恶魔”的毒壤;哪些是历史的“垃圾、稀屎”。取精去糟,浓缩提纯,借助《西游记》故事人物、场境、事件,形象地、栩栩如生地展现给读者。
《西游记》中的每一个故事,诠释的就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某一个组成部分。如原著对“天庭”各色人物、组织结构、动态故事的描写,形象地将中华文化的优势与特点、中华文化的体系结构展现给了读者;前七回写“牛人”孙悟空孕、育、盛、衰的故事,诠释的是中华文化的源流——“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太上老君、龙王家族、李天王天兵天将团队的描写,诠释的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道、儒、法三家学派的思想;以观音菩萨为代表的佛界故事,诠释了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佛学思想;二郎神团队的故事,将集百家学派之长的“杂家”思想、历史贡献、主要代表人物巧妙地作了介绍和褒贬;五庄观镇元大仙的故事,将中华文化文学艺术的先圣、世界上浪漫主义文学的缔造者一一庄子的思想、艺木成就、文圣风度展现的淋漓尽致;牛魔王一家的故事,将墨家学派的“兼爱、尚贤、节用、自立自强、善工巧、重实用技术”等优秀思想,浓墨重地描绘给我们。特别是对“红孩儿”及其结局的构思,以超前的目光、绝妙的神笔将“后墨家”的科学思想给与了高度赞扬。并预言了工业化是强国富民的“善财童子”!作者最为惊世骇俗的绝笔是第十三回中,在双叉岭刘伯钦一家的故事中,提出了天下百姓共同的期昐一华富国梦!这与我们今天的“中国梦”不谋而合。多么神奇的预言!
《西游记》的字里行间,几乎囊括了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所有成果和重要元素。
《西游记》活生生地为我们雕出了一条引领中华民族腾飞的中华文化之龙。
《西游记》以“论坛功德、战无不胜、净坛不断、金身不败、腾飞于世”为最终“正果”,明确地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因此,门叟认为,《西游记》的密码就是七个字:文化自信,中华梦!
前者是这本书的文化密码,后者是中华民族的心理期待。
门叟是否在趋炎附势、哗众取宠?
首先我们来看《西游记》作者的创作意图:
细心的读者在看《西游记》时会发现,我们异口同声所称的“西游记”,作者在原著中却开篇明义告诉我们这是一部“释厄传”!(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释厄传”怎么讲?
字面含义:释,形声,从釆,从睾( yì),睾亦声。“釆”本义为“动物用爪子翻检、分辨食物”,引申为“翻检”、“分别”。“睾”意为“一罗网的捕获物”。合起来表示“把整个一罗网捕获物倒出来按照种类分拣”。本义:解开罗网,把网获物一股脑儿倒在地上,然后分拣整理、按类出售。 引申义:把一团乱麻般的事物理清头绪、使其条理化。
厄读音:è,困苦;灾难;阻隔;受困;险要的地方。本义:困厄。厄难,勤苦之事。
《史记》对“传”的意义表达最贴切。并告知“记”与“传”不是一个档次!
另一层寓意: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一大批如雷贯耳的名著大作,都是释“厄”而著: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著兵法;司马迁受辱而留《史记》,等等。
北宋时期有一本书叫 《解厄鉴》,是一部十分罕见的直接解“厄”之作。(作者晏殊才华横溢,官拜宰相。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都是他的学生。)该书主要阐述智慧、权谋之道。写作方式就是把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智慧、谋略、等方面有影响的学派思想、观点,网罗在一堆,然后再梳理、分类、解剖、总结,得出结论,予以阐述。历代文人对该书非常推崇,评价为“字字真言,句句智慧”。
古代文人,特别是一些才华横溢而又不得志、身处“困厄”中的失意文人,将转而著书立说,“释厄”、“解厄”视为一种精神寄托的崇高境界来推崇和追求,力图建树,不求名利。元明清时期的名著尤其如此。(这也是名著作者是谁,争论不休的主要原因。)
《西游记》这部举世公认的名著,才华横溢的大儒作者,对“释厄”的立意,绝非是要写一个“由如来佛总导演”的“关公战秦琼式”的荒诞故事。他要阐述的是一个大题材!
其次,我们来看《西游记》的构思结构:
贯穿《西游记》的一条主线就是“龙”。《西游记》整个故事从龙源、之地的傲来国,花果山写起,中间始终没有离开对龙族的描写。原著第一回写道:“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有词赋为证。赋曰: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木火方隅高积上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
这里作者提供了几条信息:
1.时间定位。“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 正是中华文化正式诞生之时。
2.地理定位。东胜神洲海外的傲来国花果山。这三个地方很奇妙,多少年来人们都在猜谜,没有射中谜底。其实作者是在以虚寄意,如同“意识流”写法。四大部洲,并非具体的哪个地方。四大部洲就是四大方向,东胜神洲即出神仙多的方向。如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等等诸子百家中的创始人大多都出自东面。中国神仙体系中的很多神仙也出自东面;西牛贺洲即当时农耕发达,对牛重视、敬畏(牛自然高兴)的方向;南赡部洲即水源丰富、财源茂盛的方向;北俱芦洲即草原游牧民族(草户)为主的方向。
傲来国是哪里?关键是个“傲”字,说出来也许很搞笑。想一想《西游记》中所有的龙族兄弟姓什么?敖!加“人”旁,不就是“人龙”吗。傲来国即出“人龙”的地方。至于花果山,作者已经讲明了是之地,其赋所描述的也正是风水理论中标准的地势。
3.故事主角石猴孕育结构、诞生方式与天地孕育、诞生方式相同。石猴就出生在这个地方。
作者在此告诉我们,石猴是龙的传人,天人同构。
又在原著第一百回大结局“五圣成真”时写道:“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上”“孙行者却又对唐僧道:“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成还戴金箍儿你还念甚么《紧箍咒》儿掯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唐僧道:“当时只为你难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你试摸摸看。”行者举手去摸一摸果然无之。此时旃檀佛、斗战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俱正果了本位天龙马亦自归真”。
这里有个疑问,为什么对最重要人物“师傅”唐僧没有多说?猪八戒、沙和尚也没有多说。唯有重点写了一路载负圣僧、经卷的白龙马“金龙腾飞,盘绕在华表柱上”。因为作者在表达《西游释厄传》中雕刻了一条中华文化之龙的意图。
“不露相,露相不”“丹成识得本来面,体健如如拜主人”。最后是孙悟空脱去“紧箍咒”(观音——光阴催迫)之苦。表达了作者完成这一部“雕龙”之作后的心情。
第三,我们来看《西游记》的艺术表现形式:
作者分别在第一回、第七回明确告诉我们:这部书是用“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这样一种假借故事人物形像寄托主题思想的艺术表现形式来体现“释厄”的。借音、借形、借意、借位、借向、借数、借物、借理。这是《西游记》艺术表现形式特点。
第四,我们来看《西游记》中,作者的写作技巧:
《西游记》在写作手法上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幽默讽刺,诙谐风趣,大量的采用了文字游戏的手法。正如大文豪——倔老头鲁迅说的那样《西游记》“作者禀性,复善谐剧”。
中华文化的载体——汉字是非常独特的表意符号。象形、假借、指事、会意、转注、谐声。皆可灵活用运,以表达寓意。拆字、猜谜就是非常精深的一门文字学问。
作者对汉字的这些特点利用,达到了炉火纯青地步,始终贯穿于全篇描写之中。将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主要学派思想、代表人物、代表作、优劣特点、发展趋势等,几乎囊括了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所有成果和重要元素,巧妙溶入字里行间,整部作品字字藏,句句埋隐喻,处处设谜局,篇篇是警示。
综上所述,《西游记》和《西游释厄传》一个是表,即神话故事;一个是里,即中华文化!
此说是否有理,看门叟详细解读原著为证。
二,读原著,解开《西游记》密码
几点提示:
1.为了便于解读,我们把这部名著还是叫《西游记》,以适应已经约定俗成的习惯,避免引起读者歧义。
2.本文是以中华传统文化——即“雕龙”意境来解读《西游记》原著。与其他意境的理解不发生关系。各抒己见,避免误解。
3.解读《西游记》,须结合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进行参照对比。
4.《西游记》的艺术形式,与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庄子》的艺术特点极其相似。作者在其作品中亦表达了对庄子、朱熹等先圣的高度祟敬。了解两位先圣的成就,对解读《西游记》有很大帮助。
5.上文所述的第三、第四两条必须给予特别了解,有助于解读原著。
书归正传
《西游记》故事线索与中华文化发展脉络对照:
《西游记》内容布局,可分为四部分:第一回至第七回为第一部分;第八回至第二十二回为第二部分;第二十三回至三十一为第三部分;第三十二回至第一百回为第四部分。
故事第一部分共七回,开篇简述了天地人“三才”大道形成及运变规律。然后写主要角色孙悟空从石猴出世;拜师学艺;震伏四海、心意不足;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下。为孙悟空孕、育、盛、衰四个阶段。时间跨度是开天辟地——“王莽篡汉时”。之后,被压五百年。
这一时期中华文化发展脉络:
远古文化(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传说期;夏商西周(周文王、宗法制度、《周易》、周礼、青铜器、永不死亡观念产生)中华文化正式诞生成史期;春秋战国(道家、儒家、法家、墨家、杂家等为主的诸子百家思想形成)中华文化中轴时代;”秦汉(法家、道家思想先后成为统治理论,发展到最高潮。),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基本形成,奠定了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化的基础、精神风尚奠定时期。东汉中期至唐初,中国社会处于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分裂动荡状态,中华文化在近五百年衰弱,史称“中衰时期”。中华文化同样经历了孕、育、盛、衰四个阶段。“中衰”近五百年。
故事第二部分共十五回加附录,叙述了唐僧出生、陈光蕊复生、唐太宗李世民地狱还魂、孙悟空复出、白龙马、猪八戒、沙和尚获得引渡“重生”;观音菩萨引导取经团队;唐僧师徒踏上取经之路;在“双叉岭”、“两界山”遇虎穴、伯嵚、观音院老僧、黑熊怪、黄风怪。很明显一阶段主题是所有主要人物重获新生,走上新路,告别过去。
这一时期中华文化发展脉络:
这一阶段正是唐贞观年间实行开明政策,中华文化复苏,走向多元化时期。
故事第三部分共八回,主要写唐僧师徒之间经过冲突、磨合,终于达到齐心协力,一心一意奔取经路的最佳状态。其中夹叙了促使唐僧师徒之间或分或合的魔与仙,如白骨精、镇元仙等章节。
这一时期中华文化发展脉络:
这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文化、各民族文化、西域文化之间经过互相冲撞、互相磨合、互相包容,最后达到融合。继而创造了中华文化的空前繁荣昌盛。
故事第四部分共六十九回,描写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一路降妖捉怪,经关历国直到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每个故事相对独立,互不连贯。
这一时期中华文化发展脉络:
在宋元明时期,中华文化形成了完整体系,达到高度成熟。进入了审视、归纳、总结期。道教改造创新、三教合一思想形成,理学、心学将儒、道、释、法、各学派思想高度总结融合集于一体。文学、特别是民俗文化得到发展。
从以上对比,不难看出《西游记》神话故事线索与中华文化发展脉络是完全对应的。这不是巧合,是作者的“雕龙”匠心所在。
接下来我们剖析原著中的人物和故事。
西游记第53回,有哪三种泉,他们的位置在哪?作用是什么?
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牛解读《西游记》的贴子(起点小说)
文化自信——中华梦
你所不知道的《西游记》密码
蔺门叟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故事;
《西游记》是一部雕龙天书;
《西游记》是一个神奇预言;
《西游记》是一部喻世铮言;
《西游记》是一幅龙源导游图;。
读懂《西游记》,齐奔圆梦路!
一一笔者题记
序 言
一一有感于老梁评说《西游记》
古今中外各民族的寓言、神话故事,其背后无不蕴含着该民族的心理期盼和文化密码。
中国神话故事亦不例外。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大禹治水》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敬畏与改造大自然的决心;脍炙人口的《花木兰》、《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更是寄托了人们追求男女平等、追求美好爱情的心理期望,蕴含着人们对封建时代“男尊女卑”、“包办婚姻”的批判。
《西游记》作为在中国神话史上体系最完整,艺术上登峰造极、空前绝后的名著巨作。其故事背后必然也隐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心理期盼和文化密码!
为解开这个密码, 几百年来,无数的文豪、大师、专家、学者、爱好者,都著书立说、各述已见。“说”、“炼丹说”、“修心养身说”、“讽喻说”、“游戏说”、“阶级斗争说”等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孰是孰非,难以定论。
因为,《西游记》和《易经》一样,它是一部诠释中华文化的“太极八卦图”。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人都能从《西游记》中获得不同的营养和智慧。从三岁孩童到耄耋老翁,都能从中获得乐趣;哲学家从中看到的是宇宙观、人生观深刻道理;军事家看到的是“攻心为上”的兵家上策;道家看了兴奋的大谈修行养性秘要;佛家看了自豪地认为它是弘扬“因果轮回、善恶有报”的专著......各行各业的人都能从这个平台找到乐趣、找到所爱、得到启发和鼓励。都在从各自立场进行解读,且各有所指,各据其理。但又总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它与《易经》,一个是开创中华传统文化的龙头,一个是梳理中华传统文化的龙尾。遥相呼应,皆为天书。
好在两部“天书”都能养活人,每年有千万人靠它吃饭甚至发财,这就足以使吃这碗饭的专家、学者、文化人前赴后继、层出不穷地在解读、戏说、甚至恶搞这部名著。
就许多人来说,《西游记》背后有什么秘密,读懂、读不懂并不重要。仅看着五花八门的“猴哥”故事就够乐呵乐呵了。
但是,对于像梁宏达先生这样自己读了还要给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大众再传讲的文化公众人物,对《西游记》这部名著的解读水平应该高些。
老梁的节目我是必看的,他那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经验,接地气的、风趣幽默的语言,看问题的深度,表达的技巧和细节把握,都令人佩服。可以说本人是老梁的“铁杆粉丝”。
但最近看过老梁评说《西游记》之后,发现老梁如今也玩上“戏说”了!
什么“《西游记》故事是如来佛导演的一台戏,布的一盘大棋”、“道家、佛家挣地盘”、“孙悟空是高级杀手”、“孙悟空拜师学道就是打工仔、清洁工”“猪八戒是卧底”、“火焰山在中亚”、“太上老君、观音菩萨是狠角色”、“红孩儿是私生子”......等等乱七八糟的一大堆,离题太远了。用猴哥的两句话形容就是“这一去十万八千里!”;“着实榔槺!” 。
门叟非专家、非学者、非大师、非大神。每日为商场开门、锁门,守夜。称作“保安”,实则是一个看门老儿。上世纪50年代,哭着喊着来到人世间,生于长于祁连山之下曾经供奉“祭天金人”那快土地上。属猴,故喜欢“猴哥”。喜欢读《西游记》。本姓就是一种草,地地道道的草姓草民。
我和我身边的老伙伴们一样,多半生里总摊上大事:“饥饿”、“停课”、“下乡”、“下岗”都没有躲过。有些老伙伴因“厄”而难释,到西天当“神仙”去了。
幸好我喜欢读《西游释厄传》,且每次摊上大事,总是和猴哥巧遇、结缘,与其为乐,至今尚在西去路上。
下岗后到处打工近十年,困厄中枕“西游”而安眠,读“西游”而解忧。
翻烂了几本不同版本的《西游记》后,竟然也咂摸出了些味道。因为听看老梁在评说《西游记》故事时,听到了叫板的声音,门叟作为秦陇之人,喜欢秦腔,也就张口吼一嗓子:叫叫一声老梁,你听我说……
一,《西游记》是一部雕龙天书!
众所周知,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华文化的象征。
《西游记》的作者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创作立意,把盘古破鸿蒙、伏羲“一画开天”至明代中期这个时期,中华文化的产生、发展、兴衰历程进行了梳理。将这棵举世无双的参天大树几千年来结出的一切果实,一网兜来,一一进行了分捡、整理,再经过“煎炸蒸煮”、“刀劈斧砍”、“精雕细琢”加工。然后,分门别类,理出了哪些是“与天同寿、长生不老”的珍宝;哪些是“滋润大地”的雨露;哪些是“降妖除魔”的法宝;哪些是变着法子吃“唐僧肉”的尸魔;哪些是滋生“腐败恶魔”的毒壤;哪些是历史的“垃圾、稀屎”。取精去糟,浓缩提纯,借助《西游记》故事人物、场境、事件,形象地、栩栩如生地展现给读者。
《西游记》中的每一个故事,诠释的就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某一个组成部分。如原著对“天庭”各色人物、组织结构、动态故事的描写,形象地将中华文化的优势与特点、中华文化的体系结构展现给了读者;前七回写“牛人”孙悟空孕、育、盛、衰的故事,诠释的是中华文化的源流——“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太上老君、龙王家族、李天王天兵天将团队的描写,诠释的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道、儒、法三家学派的思想;以观音菩萨为代表的佛界故事,诠释了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佛学思想;二郎神团队的故事,将集百家学派之长的“杂家”思想、历史贡献、主要代表人物巧妙地作了介绍和褒贬;五庄观镇元大仙的故事,将中华文化文学艺术的先圣、世界上浪漫主义文学的缔造者一一庄子的思想、艺木成就、文圣风度展现的淋漓尽致;牛魔王一家的故事,将墨家学派的“兼爱、尚贤、节用、自立自强、善工巧、重实用技术”等优秀思想,浓墨重地描绘给我们。特别是对“红孩儿”及其结局的构思,以超前的目光、绝妙的神笔将“后墨家”的科学思想给与了高度赞扬。并预言了工业化是强国富民的“善财童子”!作者最为惊世骇俗的绝笔是第十三回中,在双叉岭刘伯钦一家的故事中,提出了天下百姓共同的期昐一华富国梦!这与我们今天的“中国梦”不谋而合。多么神奇的预言!
《西游记》的字里行间,几乎囊括了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所有成果和重要元素。
《西游记》活生生地为我们雕出了一条引领中华民族腾飞的中华文化之龙。
《西游记》以“论坛功德、战无不胜、净坛不断、金身不败、腾飞于世”为最终“正果”,明确地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因此,门叟认为,《西游记》的密码就是七个字:文化自信,中华梦!
前者是这本书的文化密码,后者是中华民族的心理期待。
门叟是否在趋炎附势、哗众取宠?
首先我们来看《西游记》作者的创作意图:
细心的读者在看《西游记》时会发现,我们异口同声所称的“西游记”,作者在原著中却开篇明义告诉我们这是一部“释厄传”!(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释厄传”怎么讲?
字面含义:释,形声,从釆,从睾( yì),睾亦声。“釆”本义为“动物用爪子翻检、分辨食物”,引申为“翻检”、“分别”。“睾”意为“一罗网的捕获物”。合起来表示“把整个一罗网捕获物倒出来按照种类分拣”。本义:解开罗网,把网获物一股脑儿倒在地上,然后分拣整理、按类出售。 引申义:把一团乱麻般的事物理清头绪、使其条理化。
厄读音:è,困苦;灾难;阻隔;受困;险要的地方。本义:困厄。厄难,勤苦之事。
《史记》对“传”的意义表达最贴切。并告知“记”与“传”不是一个档次!
另一层寓意: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一大批如雷贯耳的名著大作,都是释“厄”而著: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著兵法;司马迁受辱而留《史记》,等等。
北宋时期有一本书叫 《解厄鉴》,是一部十分罕见的直接解“厄”之作。(作者晏殊才华横溢,官拜宰相。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都是他的学生。)该书主要阐述智慧、权谋之道。写作方式就是把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智慧、谋略、等方面有影响的学派思想、观点,网罗在一堆,然后再梳理、分类、解剖、总结,得出结论,予以阐述。历代文人对该书非常推崇,评价为“字字真言,句句智慧”。
古代文人,特别是一些才华横溢而又不得志、身处“困厄”中的失意文人,将转而著书立说,“释厄”、“解厄”视为一种精神寄托的崇高境界来推崇和追求,力图建树,不求名利。元明清时期的名著尤其如此。(这也是名著作者是谁,争论不休的主要原因。)
《西游记》这部举世公认的名著,才华横溢的大儒作者,对“释厄”的立意,绝非是要写一个“由如来佛总导演”的“关公战秦琼式”的荒诞故事。他要阐述的是一个大题材!
其次,我们来看《西游记》的构思结构:
贯穿《西游记》的一条主线就是“龙”。《西游记》整个故事从龙源、之地的傲来国,花果山写起,中间始终没有离开对龙族的描写。原著第一回写道:“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有词赋为证。赋曰: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木火方隅高积上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
这里作者提供了几条信息:
1.时间定位。“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 正是中华文化正式诞生之时。
2.地理定位。东胜神洲海外的傲来国花果山。这三个地方很奇妙,多少年来人们都在猜谜,没有射中谜底。其实作者是在以虚寄意,如同“意识流”写法。四大部洲,并非具体的哪个地方。四大部洲就是四大方向,东胜神洲即出神仙多的方向。如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等等诸子百家中的创始人大多都出自东面。中国神仙体系中的很多神仙也出自东面;西牛贺洲即当时农耕发达,对牛重视、敬畏(牛自然高兴)的方向;南赡部洲即水源丰富、财源茂盛的方向;北俱芦洲即草原游牧民族(草户)为主的方向。
傲来国是哪里?关键是个“傲”字,说出来也许很搞笑。想一想《西游记》中所有的龙族兄弟姓什么?敖!加“人”旁,不就是“人龙”吗。傲来国即出“人龙”的地方。至于花果山,作者已经讲明了是之地,其赋所描述的也正是风水理论中标准的地势。
3.故事主角石猴孕育结构、诞生方式与天地孕育、诞生方式相同。石猴就出生在这个地方。
作者在此告诉我们,石猴是龙的传人,天人同构。
又在原著第一百回大结局“五圣成真”时写道:“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上”“孙行者却又对唐僧道:“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成还戴金箍儿你还念甚么《紧箍咒》儿掯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唐僧道:“当时只为你难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你试摸摸看。”行者举手去摸一摸果然无之。此时旃檀佛、斗战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俱正果了本位天龙马亦自归真”。
这里有个疑问,为什么对最重要人物“师傅”唐僧没有多说?猪八戒、沙和尚也没有多说。唯有重点写了一路载负圣僧、经卷的白龙马“金龙腾飞,盘绕在华表柱上”。因为作者在表达《西游释厄传》中雕刻了一条中华文化之龙的意图。
“不露相,露相不”“丹成识得本来面,体健如如拜主人”。最后是孙悟空脱去“紧箍咒”(观音——光阴催迫)之苦。表达了作者完成这一部“雕龙”之作后的心情。
第三,我们来看《西游记》的艺术表现形式:
作者分别在第一回、第七回明确告诉我们:这部书是用“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这样一种假借故事人物形像寄托主题思想的艺术表现形式来体现“释厄”的。借音、借形、借意、借位、借向、借数、借物、借理。这是《西游记》艺术表现形式特点。
第四,我们来看《西游记》中,作者的写作技巧:
《西游记》在写作手法上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幽默讽刺,诙谐风趣,大量的采用了文字游戏的手法。正如大文豪——倔老头鲁迅说的那样《西游记》“作者禀性,复善谐剧”。
中华文化的载体——汉字是非常独特的表意符号。象形、假借、指事、会意、转注、谐声。皆可灵活用运,以表达寓意。拆字、猜谜就是非常精深的一门文字学问。
作者对汉字的这些特点利用,达到了炉火纯青地步,始终贯穿于全篇描写之中。将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主要学派思想、代表人物、代表作、优劣特点、发展趋势等,几乎囊括了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所有成果和重要元素,巧妙溶入字里行间,整部作品字字藏,句句埋隐喻,处处设谜局,篇篇是警示。
综上所述,《西游记》和《西游释厄传》一个是表,即神话故事;一个是里,即中华文化!
此说是否有理,看门叟详细解读原著为证。
二,读原著,解开《西游记》密码
几点提示:
1.为了便于解读,我们把这部名著还是叫《西游记》,以适应已经约定俗成的习惯,避免引起读者歧义。
2.本文是以中华传统文化——即“雕龙”意境来解读《西游记》原著。与其他意境的理解不发生关系。各抒己见,避免误解。
3.解读《西游记》,须结合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进行参照对比。
4.《西游记》的艺术形式,与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庄子》的艺术特点极其相似。作者在其作品中亦表达了对庄子、朱熹等先圣的高度祟敬。了解两位先圣的成就,对解读《西游记》有很大帮助。
5.上文所述的第三、第四两条必须给予特别了解,有助于解读原著。
书归正传
《西游记》故事线索与中华文化发展脉络对照:
《西游记》内容布局,可分为四部分:第一回至第七回为第一部分;第八回至第二十二回为第二部分;第二十三回至三十一为第三部分;第三十二回至第一百回为第四部分。
故事第一部分共七回,开篇简述了天地人“三才”大道形成及运变规律。然后写主要角色孙悟空从石猴出世;拜师学艺;震伏四海、心意不足;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下。为孙悟空孕、育、盛、衰四个阶段。时间跨度是开天辟地——“王莽篡汉时”。之后,被压五百年。
这一时期中华文化发展脉络:
远古文化(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传说期;夏商西周(周文王、宗法制度、《周易》、周礼、青铜器、永不死亡观念产生)中华文化正式诞生成史期;春秋战国(道家、儒家、法家、墨家、杂家等为主的诸子百家思想形成)中华文化中轴时代;”秦汉(法家、道家思想先后成为统治理论,发展到最高潮。),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基本形成,奠定了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化的基础、精神风尚奠定时期。东汉中期至唐初,中国社会处于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分裂动荡状态,中华文化在近五百年衰弱,史称“中衰时期”。中华文化同样经历了孕、育、盛、衰四个阶段。“中衰”近五百年。
故事第二部分共十五回加附录,叙述了唐僧出生、陈光蕊复生、唐太宗李世民地狱还魂、孙悟空复出、白龙马、猪八戒、沙和尚获得引渡“重生”;观音菩萨引导取经团队;唐僧师徒踏上取经之路;在“双叉岭”、“两界山”遇虎穴、伯嵚、观音院老僧、黑熊怪、黄风怪。很明显一阶段主题是所有主要人物重获新生,走上新路,告别过去。
这一时期中华文化发展脉络:
这一阶段正是唐贞观年间实行开明政策,中华文化复苏,走向多元化时期。
故事第三部分共八回,主要写唐僧师徒之间经过冲突、磨合,终于达到齐心协力,一心一意奔取经路的最佳状态。其中夹叙了促使唐僧师徒之间或分或合的魔与仙,如白骨精、镇元仙等章节。
这一时期中华文化发展脉络:
这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文化、各民族文化、西域文化之间经过互相冲撞、互相磨合、互相包容,最后达到融合。继而创造了中华文化的空前繁荣昌盛。
故事第四部分共六十九回,描写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一路降妖捉怪,经关历国直到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每个故事相对独立,互不连贯。
这一时期中华文化发展脉络:
在宋元明时期,中华文化形成了完整体系,达到高度成熟。进入了审视、归纳、总结期。道教改造创新、三教合一思想形成,理学、心学将儒、道、释、法、各学派思想高度总结融合集于一体。文学、特别是民俗文化得到发展。
从以上对比,不难看出《西游记》神话故事线索与中华文化发展脉络是完全对应的。这不是巧合,是作者的“雕龙”匠心所在。
接下来我们剖析原著中的人物和故事。要知后事如何请看起点《西游记的一千个秘密》
求科普,为什么我感觉西游西游释厄传2取经之路这么简单
文化自信——中华梦
你所不知道的《西游记》密码
蔺门叟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故事;
《西游记》是一部雕龙天书;
《西游记》是一个神奇预言;
《西游记》是一部喻世铮言;
《西游记》是一幅龙源导游图;.
读懂《西游记》,齐奔圆梦路!
一一笔者题记
序 言
一一有感于老梁评说《西游记》
古今中外各民族的寓言、神话故事,其背后无不蕴含着该民族的心理期盼和文化密码.
中国神话故事亦不例外.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大禹治水》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敬畏与改造大自然的决心;脍炙人口的《花木兰》、《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更是寄托了人们追求男女平等、追求美好爱情的心理期望,蕴含着人们对封建时代“男尊女卑”、“包办婚姻”的批判.
《西游记》作为在中国神话史上体系最完整,艺术上登峰造极、空前绝后的名著巨作.其故事背后必然也隐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心理期盼和文化密码!
为解开这个密码, 几百年来,无数的文豪、大师、专家、学者、爱好者,都著书立说、各述已见.“说”、“炼丹说”、“修心养身说”、“讽喻说”、“游戏说”、“阶级斗争说”等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孰是孰非,难以定论.
因为,《西游记》和《易经》一样,它是一部诠释中华文化的“太极八卦图”.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人都能从《西游记》中获得不同的营养和智慧.从三岁孩童到耄耋老翁,都能从中获得乐趣;哲学家从中看到的是宇宙观、人生观深刻道理;军事家看到的是“攻心为上”的兵家上策;道家看了兴奋的大谈修行养性秘要;佛家看了自豪地认为它是弘扬“因果轮回、善恶有报”的专著.各行各业的人都能从这个平台找到乐趣、找到所爱、得到启发和鼓励.都在从各自立场进行解读,且各有所指,各据其理.但又总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它与《易经》,一个是开创中华传统文化的龙头,一个是梳理中华传统文化的龙尾.遥相呼应,皆为天书.
好在两部“天书”都能养活人,每年有千万人靠它吃饭甚至发财,这就足以使吃这碗饭的专家、学者、文化人前赴后继、层出不穷地在解读、戏说、甚至恶搞这部名著.
就许多人来说,《西游记》背后有什么秘密,读懂、读不懂并不重要.仅看着五花八门的“猴哥”故事就够乐呵乐呵了.
但是,对于像梁宏达先生这样自己读了还要给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大众再传讲的文化公众人物,对《西游记》这部名著的解读水平应该高些.
老梁的节目我是必看的,他那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经验,接地气的、风趣幽默的语言,看问题的深度,表达的技巧和细节把握,都令人佩服.可以说本人是老梁的“铁杆粉丝”.
但最近看过老梁评说《西游记》之后,发现老梁如今也玩上“戏说”了!
什么“《西游记》故事是如来佛导演的一台戏,布的一盘大棋”、“道家、佛家挣地盘”、“孙悟空是高级杀手”、“孙悟空拜师学道就是打工仔、清洁工”“猪八戒是卧底”、“火焰山在中亚”、“太上老君、观音菩萨是狠角色”、“红孩儿是私生子”.等等乱七八糟的一大堆,离题太远了.用猴哥的两句话形容就是“这一去十万八千里!”;“着实榔槺!” .
门叟非专家、非学者、非大师、非大神.每日为商场开门、锁门,守夜.称作“保安”,实则是一个看门老儿.上世纪50年代,哭着喊着来到人世间,生于长于祁连山之下曾经供奉“祭天金人”那快土地上.属猴,故喜欢“猴哥”.喜欢读《西游记》.本姓就是一种草,地地道道的草姓草民.
我和我身边的老伙伴们一样,多半生里总摊上大事:“饥饿”、“停课”、“下乡”、“下岗”都没有躲过.有些老伙伴因“厄”而难释,到西天当“神仙”去了.
幸好我喜欢读《西游释厄传》,且每次摊上大事,总是和猴哥巧遇、结缘,与其为乐,至今尚在西去路上.
下岗后到处打工近十年,困厄中枕“西游”而安眠,读“西游”而解忧.
翻烂了几本不同版本的《西游记》后,竟然也咂摸出了些味道.因为听看老梁在评说《西游记》故事时,听到了叫板的声音,门叟作为秦陇之人,喜欢秦腔,也就张口吼一嗓子:叫叫一声老梁,你听我说……
一,《西游记》是一部雕龙天书!
众所周知,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华文化的象征.
《西游记》的作者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创作立意,把盘古破鸿蒙、伏羲“一画开天”至明代中期这个时期,中华文化的产生、发展、兴衰历程进行了梳理.将这棵举世无双的参天大树几千年来结出的一切果实,一网兜来,一一进行了分捡、整理,再经过“煎炸蒸煮”、“刀劈斧砍”、“精雕细琢”加工.然后,分门别类,理出了哪些是“与天同寿、长生不老”的珍宝;哪些是“滋润大地”的雨露;哪些是“降妖除魔”的法宝;哪些是变着法子吃“唐僧肉”的尸魔;哪些是滋生“腐败恶魔”的毒壤;哪些是历史的“垃圾、稀屎”.取精去糟,浓缩提纯,借助《西游记》故事人物、场境、事件,形象地、栩栩如生地展现给读者.
《西游记》中的每一个故事,诠释的就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某一个组成部分.如原著对“天庭”各色人物、组织结构、动态故事的描写,形象地将中华文化的优势与特点、中华文化的体系结构展现给了读者;前七回写“牛人”孙悟空孕、育、盛、衰的故事,诠释的是中华文化的源流——“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太上老君、龙王家族、李天王天兵天将团队的描写,诠释的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道、儒、法三家学派的思想;以观音菩萨为代表的佛界故事,诠释了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佛学思想;二郎神团队的故事,将集百家学派之长的“杂家”思想、历史贡献、主要代表人物巧妙地作了介绍和褒贬;五庄观镇元大仙的故事,将中华文化文学艺术的先圣、世界上浪漫主义文学的缔造者一一庄子的思想、艺木成就、文圣风度展现的淋漓尽致;牛魔王一家的故事,将墨家学派的“兼爱、尚贤、节用、自立自强、善工巧、重实用技术”等优秀思想,浓墨重地描绘给我们.特别是对“红孩儿”及其结局的构思,以超前的目光、绝妙的神笔将“后墨家”的科学思想给与了高度赞扬.并预言了工业化是强国富民的“善财童子”!作者最为惊世骇俗的绝笔是第十三回中,在双叉岭刘伯钦一家的故事中,提出了天下百姓共同的期昐一华富国梦!这与我们今天的“中国梦”不谋而合.多么神奇的预言!
《西游记》的字里行间,几乎囊括了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所有成果和重要元素.
《西游记》活生生地为我们雕出了一条引领中华民族腾飞的中华文化之龙.
《西游记》以“论坛功德、战无不胜、净坛不断、金身不败、腾飞于世”为最终“正果”,明确地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因此,门叟认为,《西游记》的密码就是七个字:文化自信,中华梦!
前者是这本书的文化密码,后者是中华民族的心理期待.
门叟是否在趋炎附势、哗众取宠?
首先我们来看《西游记》作者的创作意图:
细心的读者在看《西游记》时会发现,我们异口同声所称的“西游记”,作者在原著中却开篇明义告诉我们这是一部“释厄传”!(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释厄传”怎么讲?
字面含义:释,形声,从釆,从睾( yì),睾亦声.“釆”本义为“动物用爪子翻检、分辨食物”,引申为“翻检”、“分别”.“睾”意为“一罗网的捕获物”.合起来表示“把整个一罗网捕获物倒出来按照种类分拣”.本义:解开罗网,把网获物一股脑儿倒在地上,然后分拣整理、按类出售. 引申义:把一团乱麻般的事物理清头绪、使其条理化.
厄读音:è,困苦;灾难;阻隔;受困;险要的地方.本义:困厄.厄难,勤苦之事.
《史记》对“传”的意义表达最贴切.并告知“记”与“传”不是一个档次!
另一层寓意: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一大批如雷贯耳的名著大作,都是释“厄”而著: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著兵法;司马迁受辱而留《史记》,等等.
北宋时期有一本书叫 《解厄鉴》,是一部十分罕见的直接解“厄”之作.(作者晏殊才华横溢,官拜宰相.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都是他的学生.)该书主要阐述智慧、权谋之道.写作方式就是把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智慧、谋略、等方面有影响的学派思想、观点,网罗在一堆,然后再梳理、分类、解剖、总结,得出结论,予以阐述.历代文人对该书非常推崇,评价为“字字真言,句句智慧”.
古代文人,特别是一些才华横溢而又不得志、身处“困厄”中的失意文人,将转而著书立说,“释厄”、“解厄”视为一种精神寄托的崇高境界来推崇和追求,力图建树,不求名利.元明清时期的名著尤其如此.(这也是名著作者是谁,争论不休的主要原因.)
《西游记》这部举世公认的名著,才华横溢的大儒作者,对“释厄”的立意,绝非是要写一个“由如来佛总导演”的“关公战秦琼式”的荒诞故事.他要阐述的是一个大题材!
其次,我们来看《西游记》的构思结构:
贯穿《西游记》的一条主线就是“龙”.《西游记》整个故事从龙源、之地的傲来国,花果山写起,中间始终没有离开对龙族的描写.原著第一回写道:“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有词赋为证.赋曰: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木火方隅高积上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
这里作者提供了几条信息:
1.时间定位.“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 正是中华文化正式诞生之时.
2.地理定位.东胜神洲海外的傲来国花果山.这三个地方很奇妙,多少年来人们都在猜谜,没有射中谜底.其实作者是在以虚寄意,如同“意识流”写法.四大部洲,并非具体的哪个地方.四大部洲就是四大方向,东胜神洲即出神仙多的方向.如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等等诸子百家中的创始人大多都出自东面.中国神仙体系中的很多神仙也出自东面;西牛贺洲即当时农耕发达,对牛重视、敬畏(牛自然高兴)的方向;南赡部洲即水源丰富、财源茂盛的方向;北俱芦洲即草原游牧民族(草户)为主的方向.
傲来国是哪里?关键是个“傲”字,说出来也许很搞笑.想一想《西游记》中所有的龙族兄弟姓什么?敖!加“人”旁,不就是“人龙”吗.傲来国即出“人龙”的地方.至于花果山,作者已经讲明了是之地,其赋所描述的也正是风水理论中标准的地势.
3.故事主角石猴孕育结构、诞生方式与天地孕育、诞生方式相同.石猴就出生在这个地方.
作者在此告诉我们,石猴是龙的传人,天人同构.
又在原著第一百回大结局“五圣成真”时写道:“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上”“孙行者却又对唐僧道:“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成还戴金箍儿你还念甚么《紧箍咒》儿掯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唐僧道:“当时只为你难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你试摸摸看.”行者举手去摸一摸果然无之.此时旃檀佛、斗战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俱正果了本位天龙马亦自归真”.
这里有个疑问,为什么对最重要人物“师傅”唐僧没有多说?猪八戒、沙和尚也没有多说.唯有重点写了一路载负圣僧、经卷的白龙马“金龙腾飞,盘绕在华表柱上”.因为作者在表达《西游释厄传》中雕刻了一条中华文化之龙的意图.
“不露相,露相不”“丹成识得本来面,体健如如拜主人”.最后是孙悟空脱去“紧箍咒”(观音——光阴催迫)之苦.表达了作者完成这一部“雕龙”之作后的心情.
第三,我们来看《西游记》的艺术表现形式:
作者分别在第一回、第七回明确告诉我们:这部书是用“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这样一种假借故事人物形像寄托主题思想的艺术表现形式来体现“释厄”的.借音、借形、借意、借位、借向、借数、借物、借理.这是《西游记》艺术表现形式特点.
第四,我们来看《西游记》中,作者的写作技巧:
《西游记》在写作手法上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幽默讽刺,诙谐风趣,大量的采用了文字游戏的手法.正如大文豪——倔老头鲁迅说的那样《西游记》“作者禀性,复善谐剧”.
中华文化的载体——汉字是非常独特的表意符号.象形、假借、指事、会意、转注、谐声.皆可灵活用运,以表达寓意.拆字、猜谜就是非常精深的一门文字学问.
作者对汉字的这些特点利用,达到了炉火纯青地步,始终贯穿于全篇描写之中.将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主要学派思想、代表人物、代表作、优劣特点、发展趋势等,几乎囊括了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所有成果和重要元素,巧妙溶入字里行间,整部作品字字藏,句句埋隐喻,处处设谜局,篇篇是警示.
综上所述,《西游记》和《西游释厄传》一个是表,即神话故事;一个是里,即中华文化!
此说是否有理,看门叟详细解读原著为证.
二,读原著,解开《西游记》密码
几点提示:
1.为了便于解读,我们把这部名著还是叫《西游记》,以适应已经约定俗成的习惯,避免引起读者歧义.
2.本文是以中华传统文化——即“雕龙”意境来解读《西游记》原著.与其他意境的理解不发生关系.各抒己见,避免误解.
3.解读《西游记》,须结合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进行参照对比.
4.《西游记》的艺术形式,与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庄子》的艺术特点极其相似.作者在其作品中亦表达了对庄子、朱熹等先圣的高度祟敬.了解两位先圣的成就,对解读《西游记》有很大帮助.
5.上文所述的第三、第四两条必须给予特别了解,有助于解读原著.
书归正传
《西游记》故事线索与中华文化发展脉络对照:
《西游记》内容布局,可分为四部分:第一回至第七回为第一部分;第八回至第二十二回为第二部分;第二十三回至三十一为第三部分;第三十二回至第一百回为第四部分.
故事第一部分共七回,开篇简述了天地人“三才”大道形成及运变规律.然后写主要角色孙悟空从石猴出世;拜师学艺;震伏四海、心意不足;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下.为孙悟空孕、育、盛、衰四个阶段.时间跨度是开天辟地——“王莽篡汉时”.之后,被压五百年.
这一时期中华文化发展脉络:
远古文化(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传说期;夏商西周(周文王、宗法制度、《周易》、周礼、青铜器、永不死亡观念产生)中华文化正式诞生成史期;春秋战国(道家、儒家、法家、墨家、杂家等为主的诸子百家思想形成)中华文化中轴时代;”秦汉(法家、道家思想先后成为统治理论,发展到最高潮.),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基本形成,奠定了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化的基础、精神风尚奠定时期.东汉中期至唐初,中国社会处于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分裂动荡状态,中华文化在近五百年衰弱,史称“中衰时期”.中华文化同样经历了孕、育、盛、衰四个阶段.“中衰”近五百年.
故事第二部分共十五回加附录,叙述了唐僧出生、陈光蕊复生、唐太宗李世民地狱还魂、孙悟空复出、白龙马、猪八戒、沙和尚获得引渡“重生”;观音菩萨引导取经团队;唐僧师徒踏上取经之路;在“双叉岭”、“两界山”遇虎穴、伯嵚、观音院老僧、黑熊怪、黄风怪.很明显一阶段主题是所有主要人物重获新生,走上新路,告别过去.
这一时期中华文化发展脉络:
这一阶段正是唐贞观年间实行开明政策,中华文化复苏,走向多元化时期.
故事第三部分共八回,主要写唐僧师徒之间经过冲突、磨合,终于达到齐心协力,一心一意奔取经路的最佳状态.其中夹叙了促使唐僧师徒之间或分或合的魔与仙,如白骨精、镇元仙等章节.
这一时期中华文化发展脉络:
这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文化、各民族文化、西域文化之间经过互相冲撞、互相磨合、互相包容,最后达到融合.继而创造了中华文化的空前繁荣昌盛.
故事第四部分共六十九回,描写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一路降妖捉怪,经关历国直到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每个故事相对独立,互不连贯.
这一时期中华文化发展脉络:
在宋元明时期,中华文化形成了完整体系,达到高度成熟.进入了审视、归纳、总结期.道教改造创新、三教合一思想形成,理学、心学将儒、道、释、法、各学派思想高度总结融合集于一体.文学、特别是民俗文化得到发展.
从以上对比,不难看出《西游记》神话故事线索与中华文化发展脉络是完全对应的.这不是巧合,是作者的“雕龙”匠心所在.
接下来我们剖析原著中的人物和故事.
在吴承恩西游记中,我们收获了什么
只有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
《易经》八卦中“乾、坤、离、坎、震、巽、艮、兑”各代表什么意思_百 ...
五行八卦中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木,坎代表水雨,离代表火日,艮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属性中乾兑为金,震巽为木,艮坤为土,离为火,坎为水。动物中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猪,离为雉,艮为犬,兑为羊
解释得够清楚吧
易经的八卦是指什么
易经八卦指的是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