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八卦与易经八卦的区别,易经和太极八卦的关系

易经,周易,八卦都指一样卜卦吗?

易经和易传合起来统称周易;八卦是周易里的一部分;至于卜卦的方法很多,有六爻奇门等等

《周易》和《易经》的区别?

《易经》是中国儒家典籍,六经之一。原名《易》、《周易》,汉代人通称为《易经》。古人向神灵卜问吉凶的方法,有龟卜和占筮。筮用蓍草,按一定法式推算出数目,求得某种卦象,依据卦辞、爻辞推测所问事情的后果。据《周礼·春官·宗伯》记载,上古时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连山易、归藏易皆佚,仅《周易》存世。“易”字,一说为“简易”之义;另一说为“变易”之义,意为以揲蓍数目之变,推求问事之变,借以释疑。“易”前“周”字,一说指周代人的筮法;一说指周遍之易,即探求普遍的变易法则。汉代人所说的《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传是对经的解释。《易经》则指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爻辞而言。
《易经》成书于何时,作于何人,迄今无定论。《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说,认为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作卦辞和爻辞;孔子作传以解经。“五四”运动以后,史学界对传统说法提出怀疑,认为卦和爻辞中讲到周文王以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足证《易经》成书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因此出现了周初说、春秋中期说和战国说,所据不一。
《易经》的卦象指卦的图象,由阳爻“—”和阴爻“—”两种爻象,按每卦六画排列组合而成,共六十四种卦象。卦中六画的排列从下到上,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位序,阳爻称九,阴爻称六,爻象共三百八十四。解说卦象的辞句称为卦辞,系于卦象之下,解说爻象的辞句称为爻辞。
六十四个卦象的排列顺序,现传有两种本子:一是通行的《周易》本,分上下经,上经始于乾卦,次为坤卦,下经终于未济卦;二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首卦为乾,次卦为否,终于益卦。卦辞和爻辞的内容大致有三类;一是讲自然现象的变化,用来比拟人事,如大过卦九五爻辞说:“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二是讲人事的得失,如渐卦九三爻辞说:“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三是判断吉凶的辞句,如坤卦卦辞说:“元亨,利牝马之贞。”据研究,卦、爻辞反映了奴隶制的社会生活。
《易经》虽属占卦书,但在其神秘的形式中蕴含着较深刻的理论思维和朴素的辩证观念。例如,它承认事物存在着对立面,六十四卦由三十二个对立卦组成,其卦的爻象和爻辞反映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大人”和“小人”、吉和凶、得和失、益和损、泰和否、既济和未济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现象,《庄子·天下篇》将其概括为“易以道阴阳”。它还承认对立事物的互相转化。如泰卦卦辞说:“小往大来”;否卦卦辞说:“大往小来”;泰卦九三爻辞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乾卦九五爻辞说:“飞龙在天”;上九爻辞则说:“亢龙有悔”,这些都表现了物极则反的观点。从《易经》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萌芽,因而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后期,对《易经》的研究逐渐成为一种专门学问,一些系统阐释《易经》的文字陆续被收集起来,汇成《易传》。秦代(前221~前206)焚书,不焚易书。至汉代(前206~公元220),经学兴起,其中关于《周易》经传的解释,称为“易学”。易学源远流长,历时2000余年,形成了许多流派,如象数学派、义理学派等。许多著名哲学家,依据《周易》经传提供的思想资料,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
《易经》的版本,流传下来影响大的是魏王弼注本、唐孔颖达疏,亦称《周易正义》,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宋朱熹撰《周易本义》,为宋代以后通行本。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周易》,抄写于汉文帝初年,与传世各家《易》本均不同,是现存《周易》中最早的别本。古今解易者,多达数百家,在儒家经书中为数最多。影响较大和具有特色的注解有:唐朝李鼎祚《周易集解》、唐朝孔颖达《周易正义》、宋朝程颐《程氏易传》、宋朝朱熹《周易本义》、现代闻一多《周易义证类纂》和高亨《周易古经今注》。

周易、八卦、易经是一回事吗

不是

《易经》与《周易》有什么区别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易经与周易不是一回事。 《三字经》:“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所以周易只是三易之一。连山易以艮卦为首,归藏易以坤卦为首,周易以乾卦为首。三易都是64卦体系。 而64卦体系是八卦重叠而成。八卦之体,古人称先天八卦,《说卦》上:“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先天八卦方位图的方位是:南乾天,西南巽风,西坎水,西北艮山,北坤地,东北震雷,东离火,东南兑泽。 与先天八卦对应还有后天八卦,《易大传-说卦》中的一句话:“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紧接着这句话后面,《说卦》中有一段说解:“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后天八卦图的方位是:南方离火,西南坤土,西方兑金,西北乾金,北方坎水,东北艮土,东方震木,东南巽木。 而先天八卦起源于河图,伏羲受河图,画先天八卦。《尚书�6�1顾命》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礼含文嘉》:“伏羲德合天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则之以作《易》。”《汉书�6�1五行志》:“刘歆以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图之,八卦是也。” 后天八卦起源于洛书,大禹受洛书。《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陈注:“当尧之时,禹观于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水。言讫授禹河图,言治水事�6�1�6�1�6�1�6�1�6�1�6�1洛书龟书是为洪范。”《汉书�6�1五行志》:“刘歆以为,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 河图和洛书演化为先天和后天八卦以后,易经象数学说于是开始了。 洛书在夏代最兴盛,洛书产生了九畴。《尚书�6�1洪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洪范”即大法,“九畴”是九种治国大法。《汉书�6�1五行志》说:“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班固《五行志赞》也说:“《洛书》赐禹,八卦成列,九畴由叙。”根据传承的关系来看,禹得《洛书》是可信的。紫白术起源于洛书九数,堪舆学玄空理气起源于洛书,夏易是《连山》易,所以堪舆学基本属于《连山》体系。 河图产生了十天干,星象学产生了十二地支,后天八卦产生了奇门、太乙,用干支学60甲子阐述宇宙规律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我认为《黄帝内经》与《归藏》易有理论渊源,所以四柱八字命理学属《归藏》体系,但不能说四柱学起源于商代。就象《易传》虽属《周易》体系,但《易传》是孔子写的,出书在《周易》之后一样。 中国古代太乙九宫占盘。一九七七年,安徽阜阳县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至迟为西汉时期文物。其正面按八卦位置和五行属性(水、火、木、金、土)排列,九宫的名称和各宫节气的日数与《黄帝内经 �6�1灵枢�6�1九宫八风》首图完全一致。 河图洛书是怎么来的?起源于天文星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翁文波教授在遗作《洛书推理》(见《羑里易学》第一卷第三集)一文中说: 《易经》的起源有可能和《洛书》有点关系。《易经》的“易”字可能由“日”和“月”二字组成。故推理:《洛书》是一种天体图案,或星图。从‘月’字出发,可推理:这片星图可能在月球轨道,暂称之为白道附近。 他绘制了《洛书和一段白道附近的星图》,见下图: 翁文波教授认为,《洛书》起源于黄河流域,这几颗很亮的星,可能在夏天的上半夜在中天容易看到。在我国的文献中提到的恒星约有二十余个,包括这些星《洛书》的左上、左下、右下各有封闭的斜方形图案。它们是双子星座、大犬星座、天兔星座。图中两幅图案的封闭联线,都是《洛书》和星图中原来就有的,当然不实际存在,而是哲学家和天文学家想象出来的。他推理说:“古之《洛书》,可能和预测黄河洪水有关。” 邹学熹先生也是用天文来解释《洛书》的,他在《中国医易学》中也绘制了一个《洛书九星图》(见下图) 此图是据北斗星所指,从天体上找出九个最明亮的星为标记,配合斗柄以辨方位,发现九星的方位与《洛书》的方位和数量相同。中宫是帝星(北极星)五星,正下方是北极一星居北,正南是天纪九星,正东是河北三星,正西是七公七星,东南是四辅四星,西南是虎贲二星,东北是华盖八星,西北是天厨六星。 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阴阳,天地之象。图式以白圈为阳,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为地,为偶数。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所以图式结构分布为: 文章标题 :易经与周易有什么区别 来自:预测师,原文链接: http://www.yuceshi.com/yjzs/7027.html 易经国学知识: www.yuceshi.com 、gx.langxunzixun.com、 www.xueqimen.com 、 www.langxunzixun.com 、 www.zhouyipeixun.cn 、 www.86yijing.com 、bbs.yuceshi.com、 www.yijing123.net , www.pinpaiming.com , www.yijingpeixun.cn , www.fengshuixue.cn 等国学易经网站 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图乃据五星出没时节而绘成。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运行,以二十八宿舍为区划,由于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古人用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由此可见,河图乃本五星出没的天象而绘制,这也是五行的来源。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当冬气交令,万物蛰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热,火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正当春气当令,草木萌芽生长,所谓"春到人间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见于西方,古代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杀伐之气当令,万物老成凋谢,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见于中天,表示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土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以上便是整个易经体系的脉络,所以易经是个广义概念,易经包含周易,易经是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起源,易经包括天文、历法、星占、星命、河洛、八卦、连山、归藏、周易、五行、干支、奇门、太乙、玄空、六壬、堪舆、中医、相法、占卜等诸多法门,所以易经阐述的是宇宙人生的起源、生长、发展、变化、消亡的所有规律,并用数学方式做出准确的推算,此即佛陀十号之一“世间解”也。

易经和八卦有什么区别

周易,是中国古代的智慧体现,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智慧学说,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经是六十四卦的卦辞,爻辞。而八卦是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论述,是阴阳之后的延伸,是周易的核心和前身。

易经和八卦有什么关系?

八卦与易经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在传统易学中,八卦的地位十分显赫,显赫到几乎成了易经的同义语。什么是易经?易经不就是八卦吗?普通人如是说,一些易学专家也如是说。研究易经就得研究八卦,研究八卦就是研究易经,持这种观点的人相当普遍。事情难道真的是这样吗?就让我们溯本求源,不厌其烦,来探讨一下易经与八卦的关系吧。先说一下什么是易经。易经包括卦符、卦名、卦辞、爻辞、爻题、爻序、卦序等一些内容。比如说乾卦,六个长划自下而上排列,这就是卦符;“乾”是卦名;“元亨,利贞”是卦辞;下面一划为“初九”,“九”为爻题,表示这个爻为阳,“初”为爻序,表示这个爻为第一;“潜龙,勿用”为爻辞,其它爻类推。再比如坤卦,六个断开的划自下而上排列,这就是卦符;“坤”是卦名;“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是卦辞;下面断开的划为“初六”,“六”是爻题,表示这个爻为阴,“初”为爻序,表示这个爻为第一;“履霜,坚冰至”为爻辞,其它类推。又通行本乾排第一,坤排第二,其它类推,这就是卦序。以上对易经基本构成的解释,是大多数易学家认可的。再说什么是八卦。在传统易学上,八卦也叫经卦、单卦、三爻卦,小成之卦,由阴爻与阳爻排列而成,每三个爻组成一卦,其名称则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那么到底八卦与易经是个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说起来就太复杂了。按照一般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重卦说”,也就是六爻卦是三爻卦两两重合的结果,换句话说,八卦也就是易经的来源;二是八卦定性, 三是八卦取象; 四是八卦定位;五是八卦与天干、地支结合; 六是八卦与五行结合。如此等等,这些内容,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八卦学说”。以上几点可以看做是八卦的主要用途,当然也可以看成是八卦在易经中的地位与作用。试想如果没有八卦的两两重合,也就没有六爻卦,没有八卦的取象、定位和与天干、地支、五行等等的结合,也就不懂得易经的机理,当然也不能正确解释卦辞与爻辞,八卦是学易的基础、入门。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