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日柱生于各月口诀,庚子日柱女命几月最好

麻烦大师解释一下我的八字派盘,谢谢

出生年月日时: (公历) 1981年 11月 25日 11点 此命五行火旺缺木;日主天干为火,生于夏季;必须有土助,但忌金太多。(0木3火2土2金1水,3:5 身弱,可补火和木)
(取名时可根据以上情况进行相应纠偏补缺)

(农历) 辛酉年 十月 廿九 午时
八字: 辛酉 己亥 丁未 丙午
五行: 金金 土水 火土 火火
纳音: 石榴木 平地木 天河水 天河水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火旺得水, 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强火得土, 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 木多火炽;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五行之性 火主礼, 其性急, 其情恭, 其味苦, 其色赤. 火盛之人头小脚长, 上尖下阔,浓眉小耳, 精神闪烁, 为人谦和恭敬, 纯朴急躁. 火衰之人则黄瘦尖楞, 语言妄诞, 诡诈妒毒, 做事有始无终.
四柱五行生克中对应需补的脏腑和部位 心脏与小肠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小肠, 心脏, 肩, 血液, 经血, 脸部, 牙齿, 腹部, 舌部等方面的疾病.
宜从事的行业与方位 宜火者, 喜南方. 可从事放光, 照明, 光学, 高热, 易燃, 油类, 酒精类,热饮食, 食品, 理发, 化妆品, 人身装饰品, 文艺, 文学, 文具, 文化学生, 文人, 作家, 写作, 撰文, 教员, 校长, 秘书, 出版, 公务, 正界等方面的经营和事业.
三命通会 丁日丙午时生,以青云得路格论。午是丁的临官禄地,如果地支没有枭神破害,天干没有癸来刑克,即可以建禄格论,主贵显。如果地支有子卯,天干有癸破坏禄位,柱中虽有禄,却似无禄一般。
丁未日丙午时生,应败散祖业而后能兴旺。年月干忌讳有壬癸。生于甲申月,月柱中财星、官星、印绶具备;生于辰月,有官库;生于亥月,有官星、印绶,都是大贵之命。
月日时命理 十月生: 此月生人,前年正月受胎,冬至节后出生。为人声音刚强,心灵艺巧,然男女多相克,夫妇难合睦,心情易变动,常为失败之因。初限不理想,晚景安逸。
诗曰:为人生来庆半余,免得灾殃祸其身,更宜持济行善事,一生衣禄睦三春。

廿九日生: 此日生人,为人忠厚,肯作肯劳,重义信用,与人豪杰,慷慨待人,广结社会,积财有馀。初限平顺,中年运到,晚年馀庆,幸福之命。
午时时生: (上午十一点起下午一点止为马时晨)
伶俐敏捷,不守祖业,自作聪明,女人娇娇,极端主人,浪费奢侈。
适业:医师、护士、。明星、技艺、料理店、油业。忌金类。
凶年:六岁、十二岁、什四岁、卅三岁、四十五岁、八十五岁寿终。
午时头生:时头生人父母在,为人利害近贵人,兄弟六亲皆有靠,子息三五衣禄归。
午时中生:时中生人先克父,福禄平平苦奔波,三十岁后渐渐好,先难后益得安然。
午时末生:时末生人先克母,聪明伶俐兼性急,兄弟六亲难可靠,衣食不周多奔波。

年柱丁未 月柱在戊申 日柱丁卯 时柱丁未有懂八字的给解答?谢谢

公历出生时间:1967年 8月 31日 未 13:00-14:59
农历出生时间:丁未年 七月 廿六日 未时
八字:丁未 戊申 丁卯 丁未
五行:火土 土金 火木 火土
纳音:天河水 大驿土 炉中火 天河水
本命属羊,天河水命。五行【火旺】【土旺】【缺水】,日主天干为【火】,生于【秋季】。
【七月份出生的人】
此月生人,前年十月受胎,立秋节后出生。心地慈善,作风仔细,为人亲切,外刚内柔,意志坚固,作事始终。少年辛苦,初限破财。对子妇烦恼,小心阴人。中年后开泰,晚年家庭园满,财源大旺。
诗曰:为人一生不须忧,少小定心有根由。家宅由园宜主管,方知福禄不待人。 
【廿六日出生的人】
此日生人,为人仁德,慈悲心重,受人爱慕,长上提拔,立身处世,先苦后甘,作事无虚,勤俭积蓄,金运满载,幸福无疆,福贵之命。
【未时出生的人】
(下午一点起下午三点为羊时辰)
父母难依,刑克妻子,兄弟无靠,中限惊恐,女子多智,副业有为,多变易动,心身难定。
适业:土木业、电气商,建筑业、木器商、酒类商。忌水类。
凶年:十九岁、甘六岁、五十六岁、八十岁寿终。
未时头生:时头生人父母全,一生安乐六亲荣,男有头目女益夫,知识轻重有操持。
未时中生:时中生人先克父,为人性宽衣禄平,兄弟有情克首妻,六亲少靠子息难。
未时末生:时末生人母先卒,三胜三败自安排,六亲少力衣禄平,兄弟和睦于息强。

出生年月的天干地支是怎么算的?

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年的表现方式相传自黄帝时期就开始了,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残片。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编辑本段]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编辑本段]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编辑本段]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转换
1.天干的确认
天干按公元纪年末尾数字确认。
公元前 :
0为辛,1为庚,2为己,3为戊,4为丁,5为丙,6为乙,7为甲,8为癸,9为壬。
公元后:
0为庚,1为辛,2为壬,3为癸,4为甲,5为乙,6为丙,7为丁,8为戊,9为己。
2.地支的推算
地支可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公元后奇数公元纪年配偶数组,偶数公元纪年配奇数组。公元前则相反。)
奇数组: 偶数组: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子 寅 辰 午 申 戌 丑 卯 巳 未 酉 亥
计算地支时,用6去除公元纪年去掉末尾数的数字(如:2009年则用6除2009)。除以6所得的余数就可得出地支。
但是,由于末尾数字的差异,所得地支也就不同。如此可得出:
公元前:
末位数字是0,1的,余0为第5个,余1为第6个,余2为第1个,余3为第2个,余4为第3个,余5为第4个。
末位数字是2,3的,余0为第4个,余1为第5个,余2为第6个,余3为第1个,余4为第2个,余5为第3个。
末位数字是4,5的,余0为第3个,余1为第4个,余2为第5个,余3为第6个,余4为第1个,余5为第2个。
末位数字是6,7的,余0为第2个,余1为第3个,余2为第4个,余3为第5个,余4为第6个,余5为第1个。
末位数字是8,9的,余0为第1个,余1为第2个,余2为第3个,余3为第4个,余4为第5个,余5为第6个。
公元后:
末位数字是0,1的,余0为第5个,余1为第4个,余2为第3个,余3为第2个,余4为第1个,余5为第6个。
末位数字是2,3的,余0为第6个,余1为第5个,余2为第4个,余3为第3个,余4为第2个,余5为第1个。
末位数字是4,5的,余0为第1个,余1为第6个,余2为第5个,余3为第4个,余4为第3个,余5为第2个。
末位数字是6,7的,余0为第2个,余1为第1个,余2为第6个,余3为第5个,余4为第4个,余5为第3个。
末位数字是8,9的,余0为第3个,余1为第2个,余2为第1个,余3为第6个,余4为第5个,余5为第4个。
口诀:公元后:05-26-41-62-83,意为末位数字0或1的余0为第5个,末位数字2或3的余0为第6个,末位数字4或5的余0为第1个,末位数字6或7的余0为第2个,末位数字8或9的余0为第3个。
公元前:05-24-43-62-81,意思如上。
如此就可以推算出年份。
比如公元后2009年,天干9为己,再用200÷6=33……2,公元后末尾为9又余2的是第一个,偶数组第一个是丑,算出地支。组合起来为己丑年。
答案:2009年为己丑年。
[编辑本段]速查干支农历纪月法
自商代历法开始,将每年的第一个月的地支定为寅,称为“正月建寅”,以后各月按地支顺序类推。正月天干的计算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 ,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遇上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遇上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遇上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即可。
例如:2006年为丙戌年,其正月为庚寅,二月为辛卯,三月为壬辰,余类推。
[编辑本段]速查干支纪日法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 C 是世纪数减一,y 是年份后两位,M 是月份,d 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奇数月i=0,偶数月i=6。G 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 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计算时带[ ]的数表示取整。
例如:查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 将数值代入计算公式。
G =4*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3 =117
除以10 余数为 7 ,天干的第7位是‘庚’。
Z =8*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7 + 6 =213
除以12 余数为 9 ,地支的第9位是‘申’。
答案是: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是庚申日。
比较简单的公元纪年法及公元前纪年法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时辰 所指时间 天干 地支
子时 夜半 23-1 鼠 甲4 子4
丑时 鸡鸣 1-3 牛 乙5 丑5
寅时 昧旦 3-5 虎 丙6 寅6
卯时 日出 5-7 兔 丁7 卯7
辰时 食时 7-9 龙 戊8 辰8
巳时 隅时 9-11 蛇 己9 巳9
午时 日中 11-13 马 庚0 午10
未时 日昳 13-15 羊 辛1 未11
申时 晡时 15-17 猴 壬2 申12
酉时 日入 17-19 鸡 癸3 酉1
戌时 黄昏 19-21 狗
戌2
亥 人定 21-23 猪
亥3
公元干支纪年法:
如:2000年(庚辰) 2000 红色部分为天干 即 :庚0 地支:用2000除以12等于166余8 即:辰8
公元前纪年法:
如:公元前781年(庚申) 781 天干:11-1=10 即:庚0 地支:781除以12等于65余1 13-1=12 即:申12
公元前314年(丁未) 天干:11-4=7 即:丁7 地支:314除以12等于26余2 即:13-2=11 即:未11
公元前57年(甲子) 天干:11-7=4 (甲) 地支:57除以12等于4余9 13-9=4 (子)
公元前1年(庚申) 天干:11-1=10 (庚) 地支:13-1=12 (申)

出生年月日时怎么用天干地支来算?

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年的表现方式相传自黄帝时期就开始了,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残片。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编辑本段]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编辑本段]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编辑本段]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转换
1.天干的确认
天干按公元纪年末尾数字确认。
公元前 :
0为辛,1为庚,2为己,3为戊,4为丁,5为丙,6为乙,7为甲,8为癸,9为壬。
公元后:
0为庚,1为辛,2为壬,3为癸,4为甲,5为乙,6为丙,7为丁,8为戊,9为己。
2.地支的推算
地支可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公元后奇数公元纪年配偶数组,偶数公元纪年配奇数组。公元前则相反。)
奇数组: 偶数组: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子 寅 辰 午 申 戌 丑 卯 巳 未 酉 亥
计算地支时,用6去除公元纪年去掉末尾数的数字(如:2009年则用6除2009)。除以6所得的余数就可得出地支。
但是,由于末尾数字的差异,所得地支也就不同。如此可得出:
公元前:
末位数字是0,1的,余0为第5个,余1为第6个,余2为第1个,余3为第2个,余4为第3个,余5为第4个。
末位数字是2,3的,余0为第4个,余1为第5个,余2为第6个,余3为第1个,余4为第2个,余5为第3个。
末位数字是4,5的,余0为第3个,余1为第4个,余2为第5个,余3为第6个,余4为第1个,余5为第2个。
末位数字是6,7的,余0为第2个,余1为第3个,余2为第4个,余3为第5个,余4为第6个,余5为第1个。
末位数字是8,9的,余0为第1个,余1为第2个,余2为第3个,余3为第4个,余4为第5个,余5为第6个。
公元后:
末位数字是0,1的,余0为第5个,余1为第4个,余2为第3个,余3为第2个,余4为第1个,余5为第6个。
末位数字是2,3的,余0为第6个,余1为第5个,余2为第4个,余3为第3个,余4为第2个,余5为第1个。
末位数字是4,5的,余0为第1个,余1为第6个,余2为第5个,余3为第4个,余4为第3个,余5为第2个。
末位数字是6,7的,余0为第2个,余1为第1个,余2为第6个,余3为第5个,余4为第4个,余5为第3个。
末位数字是8,9的,余0为第3个,余1为第2个,余2为第1个,余3为第6个,余4为第5个,余5为第4个。
口诀:公元后:05-26-41-62-83,意为末位数字0或1的余0为第5个,末位数字2或3的余0为第6个,末位数字4或5的余0为第1个,末位数字6或7的余0为第2个,末位数字8或9的余0为第3个。
公元前:05-24-43-62-81,意思如上。
如此就可以推算出年份。
比如公元后2009年,天干9为己,再用200÷6=33……2,公元后末尾为9又余2的是第一个,偶数组第一个是丑,算出地支。组合起来为己丑年。
答案:2009年为己丑年。
[编辑本段]速查干支农历纪月法
自商代历法开始,将每年的第一个月的地支定为寅,称为“正月建寅”,以后各月按地支顺序类推。正月天干的计算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 ,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遇上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遇上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遇上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即可。
例如:2006年为丙戌年,其正月为庚寅,二月为辛卯,三月为壬辰,余类推。
[编辑本段]速查干支纪日法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 C 是世纪数减一,y 是年份后两位,M 是月份,d 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奇数月i=0,偶数月i=6。G 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 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计算时带[ ]的数表示取整。
例如:查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 将数值代入计算公式。
G =4*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3 =117
除以10 余数为 7 ,天干的第7位是‘庚’。
Z =8*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7 + 6 =213
除以12 余数为 9 ,地支的第9位是‘申’。
答案是: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是庚申日。
比较简单的公元纪年法及公元前纪年法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时辰 所指时间 天干 地支
子时 夜半 23-1 鼠 甲4 子4
丑时 鸡鸣 1-3 牛 乙5 丑5
寅时 昧旦 3-5 虎 丙6 寅6
卯时 日出 5-7 兔 丁7 卯7
辰时 食时 7-9 龙 戊8 辰8
巳时 隅时 9-11 蛇 己9 巳9
午时 日中 11-13 马 庚0 午10
未时 日昳 13-15 羊 辛1 未11
申时 晡时 15-17 猴 壬2 申12
酉时 日入 17-19 鸡 癸3 酉1
戌时 黄昏 19-21 狗
戌2
亥 人定 21-23 猪
亥3
公元干支纪年法:
如:2000年(庚辰) 2000 红色部分为天干 即 :庚0 地支:用2000除以12等于166余8 即:辰8
公元前纪年法:
如:公元前781年(庚申) 781 天干:11-1=10 即:庚0 地支:781除以12等于65余1 13-1=12 即:申12
公元前314年(丁未) 天干:11-4=7 即:丁7 地支:314除以12等于26余2 即:13-2=11 即:未11
公元前57年(甲子) 天干:11-7=4 (甲) 地支:57除以12等于4余9 13-9=4 (子)
公元前1年(庚申) 天干:11-1=10 (庚) 地支:13-1=12 (申)

庚子日是哪天啊

四月九日,六月八日, 八月七日,十月六日,十二月五日都是庚子日【公历】

庚子日为什么特殊

庚子日出现比较有规律,每隔60天出现一次。
庚子日在60天干地支中排位是37位,前一位是己亥,后一位是辛丑。每隔60天出现一次庚子日,如2009年,10月22日(农历九月初五)就是庚子日,12月21日(农历十一月初六)也是庚子日。
中国古代是靠天干与地支配合来记时间(年月日时)的。天干有10个,地支有12个,两两结合,一轮为60,称为一个花甲。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