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天命,道家关于命运的说法
道家的天命观是…
道家因崇尚自然高远,鄙弃狭隘功利主义,而常常走向极端,主张绝对虚无,反对一切作为,甚至进而反对一切人类文化、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否定文明的价值;因反对权威和社会的等级秩序、批判社会弊端而放弃社会责任、淡漠参...
道家说“我命在我不在天。”但又说“顺应天数,道法自然。”怎么解释...
不矛盾的。如同正数和负数,看似矛盾,只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又如阴与阳,看似相反,却是太极的两个组成部分。
我命在我不在天。是说人的主观能动性,道法自然,是说事物的客观规律。
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在于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并依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因此说,我命在我不在天,就是让我们主动去顺应天数,顺应自然规律。
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祸福无门,唯人自招。这就是自然规律,是大自然的规律。如同种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种草,也只能得草。
如果我们知道了这个规律,行善积德,必然会有善报,如果去做恶,必然会有恶报。这个行善或做恶,就是我命在我不在天啊。祸福无门,都是自己招来的。“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的重要教义之一。意思是个人的生命,同天地一样,都是由自然之气所化成,故若修道守气,返本归根,就可以与道同在,寿比天长,强调个人的生命,能由自我决定,不由天地掌握。《抱朴子内篇·黄白》:“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意即人的生命之存亡,年寿之长短,决定于自身,并非决定于天命。
道教的根本目的是:延年益寿,羽化登仙。所以道教是一个看重生命的,同时也就是重视养生,重视医术。成仙的理想是道教的教义核心之一,而养生则是成仙的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那些把寿命长短完全看做由上天决定的想法不同,道教相信人的生死命运操纵在自己手中,这就是“我命在我不在天”。它是道教对生命历程的认识和把握,为了使这个目的得以实现,道教倡导贵生、修生和养生。只要注意好养生之道,注意好起居饮食,有病早治,无病早防。道教养生把延年益寿,开发智慧作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无论生命的机能和物质,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生命存在的奥秘等等,都成为道教养生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养生已经越来越被世人所重视,养生之法近几年也广为推广。道教历来是十分重视养生之学。在先秦的《庄子》中就有《养生主》一章。道家讲究“道法自然”的理念,从《黄帝阴符经·神仙抱——演道章》开篇既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既要“观天道”,然后就要遵照自然规律办事。人与自然应当保持和谐,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少私寡欲”,“恬淡自乐”是道家养生思想对人们在生活上的首要要求。道家养生提倡性命双修,尤其重视人们的思想灵魂,推进整个人类道德水平的提高。
道教养生最突出的是“重人贵生”的人生观念,也是道教养生的出发点。这是其养生学得以存在发展的基本前提。早期道教从先秦起,中国文化就显现出非神性而重人性的思想特征。这种鲜明的思想倾向造成了先秦文化思想的总体理性环境。正是在这样一个文化思想环境中,孕育了道家养生学。
在道教养生家看来,要想做到长生不死,肉体成仙,首先应当从爱护,保养自己的躯体和生命着手。为此,道教中人从理论上做了充分的阐述,提出了重命养身,乐生恶死的主张。在“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指导下,道士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努力利用人类智慧,制造丹药以求长生不死,在制造丹药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形式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然界的一切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变化乃是万物存在的普遍现象。在对客体的观察和认识过程中,道门中人也认识了自己,坚定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主体精神,以激励自身的养生活动。”我命在我不在天“是说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超脱生死,为了与天地同庚。但是修行的过程中要顺应天命,不能做违背宇宙人生规律的事情,所以要“顺应天数,道法自然”。好比我们开车,我们的路线和目的地是我们由自己掌握和决定的,但是开车途中要遵守交通规则,要顺应我们能走的路线,如果开车去海里就是不顺应天数,自寻死路。个人的生命,同天地一样,都是由自然之气所化成,故若修道守气,返本归根,就可以与道同在,寿比天长,强调个人的生命,能由自我决定,不由天地掌握。《抱朴子内篇·黄白》:“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意即人的生命之存亡,年寿之长短,决定于自身,并非决定于天命。
道教的根本目的是:延年益寿,羽化登仙。所以道教是一个看重生命的,同时也就是重视养生,重视医术。成仙的理想是道教的教义核心之一,而养生则是成仙的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那些把寿命长短完全看做由上天决定的想法不同,道教相信人的生死命运操纵在自己手中,这就是“我命在我不在天”。它是道教对生命历程的认识和把握,为了使这个目的得以实现,道教倡导贵生、修生和养生。只要注意好养生之道,注意好起居饮食,有病早治,无病早防。道教养生把延年益寿,开发智慧作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无论生命的机能和物质,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生命存在的奥秘等等,都成为道教养生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养生已经越来越被世人所重视,养生之法近几年也广为推广。道教历来是十分重视养生之学。在先秦的《庄子》中就有《养生主》一章。道家讲究“道法自然”的理念,从《黄帝阴符经·神仙抱——演道章》开篇既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既要“观天道”,然后就要遵照自然规律办事。人与自然应当保持和谐,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少私寡欲”,“恬淡自乐”是道家养生思想对人们在生活上的首要要求。道家养生提倡性命双修,尤其重视人们的思想灵魂,推进整个人类道德水平的提高。
道教养生最突出的是“重人贵生”的人生观念,也是道教养生的出发点。这是其养生学得以存在发展的基本前提。早期道教从先秦起,中国文化就显现出非神性而重人性的思想特征。这种鲜明的思想倾向造成了先秦文化思想的总体理性环境。正是在这样一个文化思想环境中,孕育了道家养生学。
在道教养生家看来,要想做到长生不死,肉体成仙,首先应当从爱护,保养自己的躯体和生命着手。为此,道教中人从理论上做了充分的阐述,提出了重命养身,乐生恶死的主张。在“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指导下,道士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努力利用人类智慧,制造丹药以求长生不死,在制造丹药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形式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然界的一切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变化乃是万物存在的普遍现象。在对客体的观察和认识过程中,道门中人也认识了自己,坚定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主体精神,以激励自身的养生活动。“我命在我不在天”——其实说白了就是你怎么样选择生活方式。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要“顺应天数,道法自然。”
“顺应天数,道法自然。”——是说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冬天觉得冷,夏天就应该热。命运是自己造成的,自己行善命就好,自己行恶命就坏,这就是“我命在我不在天”;而“顺应天数,道法自然”是指顺应自然的法则来走,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尽人之事听天命(在于尽人事后听天命)
孔子曾与弟子谈及这世间的制胜之勇,他说:“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为圣人之勇也。”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战无不胜取决于他的内心,而内心的强大则源于他在深知天命的奥义后,能养成愿待时运的耐性,并最终去修得心静如水的淡然。
1
内心强大,在于尽人事后听天命
内心的强大,归根结底就是敢于直面现实,能做到遇事全力以赴,单又因识得天命而有所节制。
《论语·尧日》一章有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天命——无论是主张出世的道家亦或是强调入世的儒家,都不约而同的 将其 奉为至高绝学。孔子常言“五十而知天命”意为年及半百,尝遍世间苦楚悲欢后,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劝诫众人知天命而行事,不可冒险强求。
“君子属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中庸·十四章》)说的就是能成大事的君子,大都选择安心的处于平易的地位,等候天命的到来;而小人却是冒险去妄求非份的利益,最后一无所获。
人面对困境之所以会有畏惧之心,主要在于仍旧有所奢求同时害怕失去,而孔子为众人开出的治心良方就在于学会“尽人事听天命”。
虽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虽发奋忘食,但早已看淡荣辱,悟到时势使然之妙。
2
内心强大,在于遵天命后待时运
古人总把成败归结于三点:天时、地利、人和,而天时往往居于首位。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往往是一个心存远方的人,他之所以能够耐得住一时的沉寂,主要是他深信某个恰到好处的时机总会给予他一个璀璨的前景。
元人金仁杰在散曲《追韩信》第二折中写道:“时运未来君休笑,太公也作钓鱼人。”其中望江垂钓以待时运的正是后来的齐国开国之君姜太公。
只可惜,时来运转并非一蹴而就,绝大多数人往往在漫长的等待中丢失了内心的韧劲,变得患得患失,畏首畏尾。《论语·子罕》中孔子有一句著名的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其言在于告诫世人:往往正是最艰难的岁月,耐心熬过后便可知孰是强者。
内心强大的根源在于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当然也离不开卧薪尝胆般以待时运的耐性。
3
内心强大,在于悟时运后淡心境
当年,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传世名言,熟不知,此时的他正面临着人生中最低谷的一段岁月——降职被贬河南邓州,然而从这寥寥八字却丝毫看不出他的困顿之情,反倒是能读出范公那无懈可击的强大内心。
中国历代志士,但凡可称得上内心豁达、胸襟广大的无一例外都拥有着一份超脱潇洒的淡然心境。从春秋战国的庄子、百里奚到魏晋的陶潜再到唐宋的苏轼、白居易乃至近代的胡适与周作人,他们的人生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乌云密布的黄昏,然而正是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为他们点亮了人生中最后的烛光。
淡然的心境,是儒家倡导的忘我,是道家常谈的逍遥,是佛家经传中的物空,也是深刻的自我修炼,更是能助你战胜一切的至上思想境界。
人活于世,不能祈求事事顺心,路路皆平,而当你步于荆棘之中恰逢心力交瘁之时,如能不忘孔子所说的这番话:“真正的内心强大,不是困斗之勇而是适于时势临大难且不惧的圣人之勇。”那么,孔夫子那煞费苦心制得的一针强心剂早已注入了你的胸怀。
社会高速发展、充满动荡、充满变化、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社会里,人人都充满着对力量期待。然而,一个人或一支队伍,如果内心缺乏力量而期待外在力量弥补,那么不管外部力量多么壮观,恐怕都难以支撑。
水木然新书《价值规律》正式上市!
这些年来我之所以坚持不做知识付费
就是不想让知识变成奢侈品
而是想让知识可以普罗大众
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购买
为什么汉代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会无法控制人心
天命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有多种“天命”的概念,其中道家的“天命”多是指宿命、命运,墨家的天命是指神的意志,法家的天命是指君王的意志,而儒家的“天命”却多是指发自个人内心的理想“使命”。汉武帝选择儒家更多的是看中的儒家的‘进步性’。
汉初时推崇‘墨家’的黄老之学,目的是休养生息,弥补战乱对国家造成的损坏。不过到了汉武帝时已经是另一回事了。
因为道家推崇无为而治各级官僚就真的什么也不做,地主兼并土地官僚不管,甚至官僚自己换一个身份就是为恶意放的败类,反正无为而治,上面也管不到他,进一步的所有的权利都被一个个集团世世代代把持着,原因还是无为而治。商人不缴税,理论依据还是无为而治。
这种事做的多了,把持着利益的阶层也会觉得于心不安,然后这些人就把各种鬼鬼神神的东西摆出来,吓唬人也安慰自己。
董仲舒完全是为了迎合这些鬼鬼神神的理论才进一步把儒家敬天的理论加以升级。
儒家真正吸引汉武帝的还是儒家举贤任能的理论。后世可以看到严格的察举制就是在儒家被定为主流思想之后的事。可以说汉武帝动用国家机器完成的种种壮举都是以儒家的改革作为基础完成的。如果没有一些列儒家的改革汉朝弄不好就会变成后来的宋朝,宋朝天天嚷着打的也是无为而治,结果呢,无非是利益阶层不高兴有人干涉他们高喊的口号罢了。
儒家从来就没想过控制人心,儒家的追求只有教化人性。中国本土的哲学理论大体如此。
比如道教,从来只是劝人向善,告诉人的也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对比之下看看西方的天启,哪一个不是告诉别人‘不信我弄死你下地狱。信了我,就请放心大胆的杀人放火、抢劫、强n奸,我保佑你,罩着你,恶贯满盈了还能上天堂’这样的思想可能不吸引人吗。温和一点的佛教也会说杀人放火无所谓,回头拜拜我就保佑你,看看佛经里,基本全是类似的故事。儒家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和淫欲、享乐、谎言大部分人会选哪一个。
儒家在不同的利益追逐者手中会被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不过在怎么样也不会衍生出鼓励人去杀人放火的理论。或者说儒家再堕落也不会变的那么下作、下贱。
天命观对西周影响深远,为何会有这种情况呢?
西周拓展了殷商时期单一的“神灵崇拜”思想,“德”成为天命观的核心,“以德配天”顺理成章被纳入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范畴,与西周紧密相连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回溯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夏商周时期,科技不发达,对世界理性认识不够,那是的人们用自己的感官认识世界,面对自然界及社会上发现的一些难以解释或没见过的现象,他们会认为是神秘力量的操控,而这个神秘力量在殷商时期被称为“帝”。
他们认为通过祭拜祖先可以与神形成一种冥冥之中的沟通。自古文化与密不可分,这种神灵崇拜思想渗入到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中,于是就有了君权神授思想,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披上神的外衣,到西周时期,这种思想为适应统治的需要,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德”成为天命观的核心,顺理成章地被纳入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范畴。
天命观这一定义发生在西周,查阅殷商的相关资料并没有发现天命观这一说,它出自西周人之口,但它的形成与殷商的神灵崇拜有很大联系。在殷商以前的古人早就有对神崇敬的意识了,只不过在殷商时期,人们崇敬祭拜的对象已经被具体化,这些对象被认为是“天”或“帝”抑或是已经去世的祖先。
商人认为自己的祖先和天帝是一样的超自然的力量,他们会给人间带来风调雨顺,一旦人间对天地或祖先不敬就会被降临灾难,如一些洪涝、日食或地震,这些都被认为是上天在降罪于人间。在商朝占卜是人们对天帝崇敬的最明显的表达,统治者一条措施、什么时候收割粮食、耕种,在做这些事情之前都要占卜,问问天帝的意见。
从商朝开始,统治者就认为自己的祖先与天帝同在,祖先与统治者有着血缘关系的联系,上帝必会保佑自己坐稳位置,所以,对殷商的王来说,不管暴政与否,王位都不会动摇,商朝的统治始终都被埋在神权的面纱之下,人在国家统治中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这样的意识形态有其局限性,所以西周取代了商,并且西周时期是天命观的转折点,“以德配天”在西周开始出现。
商周更迭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宗主商一直标榜自己君权神授的说法不攻自破,强大的商被周所灭,殷商的转变表明血缘纽带已不再被人们所信,祖先及上帝也不可能无条件地给予统治者庇护。西周建立后,对商朝的灭亡有深刻的反思,究竟有祖先及天帝庇佑的商人为何被击败,由此,周人对君权神授提出新的解释,周人提出了“德”字,“以德配天”从此出现,完善后的君权神授思想更加强调统治者的主观能动性。夏朝时人对世界保持好奇,神秘的面纱一直未被揭开,君权神授发展到商代,人们已经把这种神秘具化为“天帝”,具体如何庇佑又是如何约束的,在商朝并没有形成意识,“有德”或统治者采取德政才能获得庇佑。因此,想要获得天帝庇佑,必须采取德政,这是延续统治的必要条件之一。
这说明了当时的人已经开始把审视的目光投到现实生活中来了,只有符合“德”
的利国利民之策,才能使统治权力得以延续。西周的天命观体现了上天不再对人起到决定性作用,自己的统治是否可以延续,不单单是天帝所能决定的事,更要靠统治者自身的作为。
西周天命观强调“德”与“天”的关系,具体要求对象从神转向人,统治者的德政修为是君权神授的重要条件,天命观成为大臣上谏帝王的手段,同时与“以德治国”主张不谋而合
西周天命观第一次把德与天联系起来,在德政和德行的前提下不再盲目天帝,统治者的私德和德政是维护稳定统治的根本,所以统治者在治理社会时刻想着德政,虽然这是被动的,但对西周自身的统治及后世的影响深远。
“以德配天”更加强调德,西周的君权主张认为,同统治者的权力不仅要依靠上天,如果统治者自己的德行不为上天满意,一旦成为失德之人,必将失去统治权。以周公旦为代表的西周奴隶主贵族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商朝只提出上天会庇佑统治者的权力,但上天会会把权力给什么样的人。这是殷商时期所没有被提到的部分,所以当商纣王失德,以暴力治国,那么国家必将灭亡。从《周书》中可以看见周朝在商灭亡后做出了许多反思,
“有殷受天命,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强调了“德”的作用,有德之人才能有资格当统治者,是否敬德已经成为衡量西周统治者的重要标准。
在西周“以德配天”是统治者治国的思想基础,所以当统治者颁布诏令时,都要考虑自己的措施是否违反“德”,纵观西周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看见西周所谓的“以德配天”主要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指统治者自身的德性行为,更深一层是指统治者的德政,这是“以德配天”的主要内容。
由于神灵崇拜盛行,所以人心惶惶,西周建国后,提出了自己天命观,对稳定民心有着重要意义,既没有抛弃君权神授,由提出德政,有利于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除此之外,
天命观成为大臣上谏帝王的手段,同时与“以德治国”主张不谋而合。
儒家全面地继承了西周的天命观,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的正统思想,所以说天命观始终贯穿于历朝历代的统治,西周的天命观对统治者是一种约束或监督,第一次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天帝与人之间起到重要作用。
夏商盲目地对天帝充满崇拜,但对自己的行为却没有任何反思,对现实社会的关心远远少于对神灵的崇拜,这可能是导致商朝君王暴政的一个原因,
西周的“以德配天”中的“德”是对人提出的要求。
以神为本是西周以前的思想,西周的天命观是民本思想的发端,它是民本思想的源泉,它也会适应时代需求,被儒家思想吸收,成为历代统治者思想的根本。后代统治者的执政思想最根本的是受到天命观的有关德的影响,天命观是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思想根基。
如果没有周人的这次转变,那么因为暴政而被灭国的朝代不知会增加多少,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可能不复存在。西周天命观是统治者思想的思想旗帜,对儒家思想的形成产生影响,它还是百姓的福音,民本思想的源泉,它具有神灵崇拜思想的神秘感,又兼具自身“以德配天”的睿智。
西周天命观除了对统治者进行规范,同时由此衍生出的“保民、慎罚”等民本思想相继萌发,成为封建统治思想的重心,独具鲜明的历史特征和价值,是封建社会的特殊产物
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突变,“德”与“武”是一对矛盾,春秋战国以武得天下,是一个“武”字当道得时代,“以德配天”似乎已不再适应时代需求,因此作为意识形态得一部分,它在那样一个时代被继承发展,以适应战争年代的需要,独具鲜明的历史特征和价值。
所以春秋战国时,民的地位高于天,这是巨大的转变,天命观还是天命观,统治者的权力还是由天赋予的,但民是连接统治者和天的纽带,统治者需通过德政善待百姓,上天才会庇佑统治者。
诸子百家对天命观有各自的继承和发展,孔子一直主张克己复礼,主张复兴周礼,他对待鬼神的态度完美体现了西周对鬼神的看法,“敬鬼神而远之,敬之而不亲近之意”。
道家学派对天命观是彻底地颠覆,老子对天的看法完全不同于以前,老子认为天的存在不过是一种自然形态,它与人根本没有任何关系,道才是一切抽象的源泉。荀子的受天命而制之更是强调了人的强大作用。春秋时期的“以德配天”
往往都要服务于及军事斗争的需要,对德政的要求变得比西周更高,人在神上是这个时期天命观的新发展。
墨子主张的“天志”说和“天命”说有什么联系?
这两种说法都来源于道家学派,道家认为天是主宰世间的万物,不管是天志还是天命都各有责任。联系是比较紧密的,其实我们所谓的天命就是上天要我们达到一种志气,其实还是由我们来决定。其实这两者必须要结合起来才能够体会到人世间的真正意义,虽然有天命,但我们还是要有自己的志愿。天志指的是天上有一个最高的统治者,而天命指的是每个人的固有命运。
道教怎么看待命运
命运是从出生就注定了,但可以通过积德行善去改变。
道教认为:命格命局是先天注定的,下土已成定数。而运局运势是后天的,尚有机会可以补救。如借神力用以改变命运;借易力用于改变格局;借法力用与改变运劫等等。但是不管借由何力,变通天定规律,终是受天所厌的,都不是正道之为。道教讲究“道法自然”,一切还是顺其自然吧。候到“五十知天命”即是天之安排的所以然。如此顺应天道才是善终之归宿。
一切顺其自然为好。尽人事,听天命如何布局安排吧。
道家有句话,我命在我不在天。儒家的天命观究竟是什么?
第一,儒家的天命观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说,天行有常,人们应该学习这种生生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
不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是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
第二,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不愿意讨论死亡和鬼神这种命题,因为这种命题很是虚幻,每个人的观点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没有有力的证据,也没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人生和社会,帮助不大.所以,儒家重视的是人生、人生的作为以及人生对于社会的意义.
第三,孔子确实说过“五十而知天命”,他这个天命的意思是个人对于事理十分通达,能够认识到自己人生的意义、社会形势,天下大势.因为儒家注重内修,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至诚可参天地!知天命就是自身内修达到了非常高的一个层次,已经清楚地了解到形势,尽人事而听天命,所以成败不会造成个人得失.
第四,儒家祭祀鬼神,但是却不信鬼神,墨子就抓住这个观点攻击儒家.但是,实际上儒家祭祀鬼神的目的并不是对它的信奉,而是一种道德教化方式,让百姓重视礼仪,明知孝悌.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就是说丧葬礼仪和祭祀礼仪,对社会的教化作用.
第五,道家的天命观主要是出世的,老子是强调“道”,反复修饰、赞美;庄子则是强调天命,认为人与生俱来的就是最好的,不要通过后天改变它,主张安于天命,顺从自然.荀子批评他说“蔽于天而不知人”,只知道天命不可违,却不知道“制天命而用之”.
另外,有关天命观可以参见《论语》部分内容,荀子的《天论》第一,儒家的天命观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说,天行有常,人们应该学习这种生生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
不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是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
第二,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不愿意讨论死亡和鬼神这种命题,因为这种命题很是虚幻,每个人的观点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没有有力的证据,也没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人生和社会,帮助不大。所以,儒家重视的是人生、人生的作为以及人生对于社会的意义。
第三,孔子确实说过“五十而知天命”,他这个天命的意思是个人对于事理十分通达,能够认识到自己人生的意义、社会形势,天下大势。因为儒家注重内修,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至诚可参天地!知天命就是自身内修达到了非常高的一个层次,已经清楚地了解到形势,尽人事而听天命,所以成败不会造成个人得失。
第四,儒家祭祀鬼神,但是却不信鬼神,墨子就抓住这个观点攻击儒家。但是,实际上儒家祭祀鬼神的目的并不是对它的信奉,而是一种道德教化方式,让百姓重视礼仪,明知孝悌。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就是说丧葬礼仪和祭祀礼仪,对社会的教化作用。
第五,道家的天命观主要是出世的,老子是强调“道”,反复修饰、赞美;庄子则是强调天命,认为人与生俱来的就是最好的,不要通过后天改变它,主张安于天命,顺从自然。荀子批评他说“蔽于天而不知人”,只知道天命不可违,却不知道“制天命而用之”。
另外,有关天命观可以参见《论语》部分内容,荀子的《天论》先秦的是:敬鬼神而远之,意思是不否认鬼神的存在,但要对现实生活问题重视,“子不语怪力乱 神”,指主要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但是,他支持的是之前的等级制度,即西周分封制,说明其天命观是说:人本来就是有等级之分的
道家的是:无为而治,顺应天命,是过度唯心了
道家对命运的阐述
:命运论
夫治乱,运也/穷通,命也;贵贱,时也。故运之所隆,必生圣明之君;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唱之而必和,谋之而必从,道德玄同,曲折合符,得失不能疑其志,谗构不能离其交,然后成功者也,其所以得然也,岂徒人事哉?!授之者天也,告之者神也,成之者运也.夫黄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鸣而圣人出,群龙见而圣人用.……百里溪在虞饿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不才于虞而才于秦也。张良受黄石之符,诵三略之说,以游于群雄,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非张良之拙说于陈项而巧言于沛公也。然则张良之言一也,不识其所以合离,合离之由,数中之道也……
夫以仲尼之才也,而器不用于鲁、卫;以仲尼之辩也,而言不行于定、哀;以仲尼之谦也,而见忌于子西;以仲尼之之智,而屈厄于陈蔡;以仲尼之行,而招毁于孙叔。夫道足以济天下,而不得贵于人;其言足以经万世,而不见信于时;行足以应神明,而竟不能弥纶于俗……故曰: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而后世君子,区区于一主,叹息于一朝,屈原以之沉湘,贾谊以之发愤,不亦过乎?
然则圣人所以为圣者,盖在于乐天知命矣。故遇之而不怨,居之而不疑也。其身可抑而道不可屈,其位可排而名不可夺。譬如水也,通之斯为川焉,塞之斯为渊焉,升之则云雨,沉之则地润,体清以洗物,不乱于浊,受浊以济物,不伤于清。是以人贵在处世穷达如一。夫忠直则背于主,独立则负于俗,理势然也,故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然志士仁人,犹蹈之而弗毁,操之而弗失,何哉?将以遂志而成名也。求遂其志,而冒风波于险途,求成其名,而历谤议于当时,彼所以处之,盖有算矣。子夏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也就是说,修道者只有修成金丹,才算道人,否则仍是凡人受命运摆布。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道家如何看待命运
吕洞滨 正心安命歌(有删改)
心好命又好,富贵享到老。心好命不好,天地也须保。
命好心不好,富贵夭折了。心命俱不好,贫贱受烦恼。
心是命之源,最要存仁道。命是行之本,自修未来道。
善乃福之基,恶乃祸之兆。贵贱有宿因,祸福人自召。
方便扶危厄,行善莫计较。心命两修持,自得身中宝。
天地有洪恩,日月无私照。子孙受余庆,祖宗延寿考。
老子更彻底:我有一个大的祸患,就是执着于身体!如果不执着身体,我又怕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