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坤卦卦爻,周易六十四卦爻辞详解

《易经》八卦中“乾,坤,离,坎,震,巽,艮,兑”各代表什么意思

乾天坤地,离火坎水,震雷巽风,艮山兑泽。在家族中乾坤代表父母,震长子,坎中子,艮小子,巽长女,离中女,兑小女,满意请采纳,不满意请继续追问。

坤卦的卦爻象,卦爻辞及其含义?

请参考: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92718639.html
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即人要有大地一样的胸怀方可承载其无限的梦想。
象曰:取法于地,以深厚的德行来承担重大的责任。
坤为土:以人生的五行财运来简单介绍一下我对以上的理解,以诠释坤的哲理意义。
金为财,金多而生水,水多必寒,水旺而木深秀葱郁,木旺而克土,土薄而木折土陷,在此坤土的意义就相当明显,假设把一个人的德性化为坤土,如果不能厚德,其结果必然是木折土陷,及财散人去;如果厚德土旺,自然木秀金多,火亦有生,五行平衡了。
因此,坤卦的卦辞还是要人像大地一样有胸怀,效法大地,培养德性,方可获有四方之物。哲学的东西还是自己设身处地的悟比较好。
如果论爻辞,那就是卜筮的部分了,那要看你测什么。
参考如下:
【译文】 《文言》说:地道极为柔顺但它的运动却是刚健的,它极为娴静但品德是方正的,地道后于天道而行动,但运动具有规律性。它包容万物,其生化作用是广大的。地道多么柔顺呵!顺承天道而依准四时运行。积累善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吉祥;积累恶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灾殃。臣子弑杀他的国君,儿子弑杀他的父亲,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逐步发展的结果。《易经》说:“践踏着薄霜,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大概就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现象。直是存心的正直,方是行为的道义。君子通过恭敬谨慎来矫正思想上的偏差,用道义的原则来规范行为上的悖乱。恭敬、道义的精神树立起来了,他的品德就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君子“正直、方正、广博,这些品德不为人们所了解,也没有什么不利的。”因为人们不会怀疑他的行为。阴比喻臣下,虽有美德,但宜深藏含隐,从而服务于君王,不敢自居有功。这是地道的原则,也是妻道的原则,同样是臣道的原则。地道不能单独地完成生育万物的功业,但是在时序的交替中,它始终一贯地发挥作用。天地交通变化,草木就茂盛,天地阻隔不通,贤人就隐退。《易经》说:“扎紧了口袋,如缄口不言。没有指责也没有赞誉。”大概意在谨慎吧。君子内心美好,通达事理,整肃职守,恪守礼节,美德积聚在内心里,贯彻在行动上,扩大在事业中,这是最为美好的。阴与阳势均力敌,必然发生争斗。因为阴极盛而与阳均等,所以把阴阳一并称作龙。其实阴并未脱离其属类,所以又称为血,血即阴类。所谓玄黄——天玄地黄——是天地交相混合的色。

关于《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坤卦

坤卦主静,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你看坤卦三个爻都是阴爻,本就是收敛,什么东西都往下走,就从那个断的地方下去了。下雨的雨水就渗透下去了,所以坤的一个性质就是收藏吸纳。

其类象为土黄色 厚重 方形 母亲 大地 母牛 忍耐 也有事情进展慢或者外出动不了的意思。等等。

《易经》的坤卦

乾卦三阳爻 坤卦三阴爻 震卦一阳二阴 艮卦一阳二阴
▅▅▅▅▅ ▅▅ ▅▅ ▅▅ ▅▅ ▅▅▅▅▅
▅▅▅▅▅ ▅▅ ▅▅ ▅▅ ▅▅ ▅▅ ▅▅
▅▅▅▅▅ ▅▅ ▅▅ ▅▅▅▅▅ ▅▅ ▅▅
离卦二阳一阴 坎卦二阴一阳 兑卦二阳一阴 巽卦二阳一阴
▅▅▅▅▅ ▅▅ ▅▅ ▅▅ ▅▅ ▅▅▅▅▅
▅▅ ▅▅ ▅▅▅▅▅ ▅▅▅▅▅ ▅▅▅▅▅
▅▅▅▅▅ ▅▅ ▅▅ ▅▅▅▅▅ ▅▅ ▅▅
坤卦乃是易经六十四卦中八个纯卦之一,与乾卦的纯阳卦相对应,乃是一纯阴卦,全卦六爻皆阴。与乾卦的动态刚健想比,是顺应与承受。如果说乾卦代表了天,是世界的创始的话,坤乃是万物之母,是万物的孕育者。
卦辞:坤,元亨,利牝(pin四声)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而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坤卦,开始,通达,十一像木马那样的正固。君子有所往前时,领先而走会迷路,随后而走会找到主任。有利于咋西南方得到朋友,并在东北放丧失朋友,安于正固就会吉祥。
对与坤卦中的“元”我们不能像理解乾卦一般理解坤卦,因为之前我们说了,乾卦是象征天,是万物的创始,就是万事万物都是由乾卦的纯阳之气磨合产生的,而坤卦是象征地,是万物的真正形成者,也就是说乾卦在创始了万物之后,坤用其无比的承受能力,依随着天的天的法则,将万物最后拟定成型。
而我们在乾卦中看到的“利贞”在坤卦中也变成了“利牝马之贞”,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之前说过了,利贞这个意向是说我们按照一定的法则始终坚守着我们的意念,就是要人坚持道德以及伦理常情在我们身上的良好体现。乾卦利贞是指君子,主宰者,君主,父亲等这一些身处支配地位的利贞。而坤卦利牝马之贞则是指女人,牝马是木马,柔顺而健行,是被主宰者,臣子等这一些身处被支配地位的个人信念的坚守。再看卦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我们在看卦的时候始终要把握此卦的大体意向,就是说我们的坤卦所要强调的是我们被支配者的做人方式,如果我们被支配者想要有所作为,不要做领头羊,因为就我们个人定位而言,我们不是支配者,就算我们做了领头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我们也将招来祸患,或许这就是中国所说的枪打出头鸟,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后得主”这三个字的意思就是在你所想建立功勋的这个领域找到一个可以跟随的人,跟随着他,你将会找到真正的赏识你的人,而你的事业也将有成。其实说的俗一点就是在你想有所建树的时候一定要找一个靠山,依托着他的威信来开展自己的事业,当然这个靠山是不好找的。“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这句话是怎么说的呢?我们在电视里面经常看见一个道士拿着一个八卦镜,踏罡布斗,没一会方位就找到了,这个方位问题在已经里面是十分有研究的,依据《后天八卦图》西南皆为阴类,东北则属阳类。总共八卦象征了八个方向,还有八个家庭成员。安顺时针顺序从十二点方向开始依次是:离卦主南方象征中女、坤卦主西南象征母、兑卦主西方象征少女(次少女意为小女)、乾卦主西北象征父、坎卦主北方象征中子、艮卦主东北象征少子、震卦主东方象征长子、巽卦主东南象征中女。卦辞中西南得朋东北丧朋什么意思呢?首先坤卦在人类中象征女的,西方以及南方都象征着女性没什么长女少女,东放北方皆是男性,什么长子少子中子。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女性多亲近了自己的同性朋友那必然会丧失了东方北方的异性朋友,我们用古代的思维来想一下,古代的异性关系是十分不协调的,未婚男女交朋友那是十分罕见的,并不想电视剧里面那样的拉拉扯扯没羞没骚的。男女之间似乎只有亲人关系而并无其他的不正当关系(当时恋爱这玩意都是算的不正当关系)。所以说如果我们太过亲近同类,伴随着他们的前进,那我们将失去更大的幸福。因为结婚是喜庆的象征,我们因为和同类的亲近导致了我们无法与异类结为夫妻,可以引申为我们就会失去更大的幸福,毕竟在古代,女人的幸福就体现在自己嫁的老公身上。
卦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大地的形式顺应无比,君子应厚植自己的道德来承载万物。
我们前面说了,坤卦的意象有很多,比如女性,臣子,大地。。。。。。。。而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君子准确的说是有大地一样具有强大承载能力的人,他应该像大地一样用自己广阔的胸襟来接受这个世界。相对于乾卦的自强不息强调个人的主动意识方面,坤卦用厚德载物这句话配合乾卦。两者搭配,完整的体现了一个君子的人生规划。
爻辞:初六。履霜,坚冰至。
初六,脚下踏着霜,坚冰将会到来。
坤卦第一爻为阴爻,成为初六,这之前我们已经解释过。初六,位置最下,就如人的脚一样,所以在爻辞中用履。霜大家都知道是细碎的冰茬子,看似微不足道但是见微知著,可以判断将有寒冰到来。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一爻意指小人。就是初六这个位置犹如小人之始甚微,不可使之长,长则至于盛也。因为易经中阴爻比拟小人。这里还是告诫我们勿以恶小而为之。
爻辞: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二。直接产生,编辑四方,广大无边,不必修习,没有什么不利的。
六二处于下挂之中,有事阴爻局柔位 (一三五为刚二四六为柔),并且二是地位指上位,所以可以说是全卦卦眼所在。
古代人认为天圆地方,天的运动轨迹是圆环状的,低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状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爻辞中的“直”有很多意思,其中由地的运动轨迹引申为时间万物依照天所赐予的法则等待条件成熟直接产生。
而对于君子而言,直代表了真诚,方代表了方正,大代表了包容。对内诚恳,对外方正,表里如一,但是又持包容的根本态度。有了这几方面我们就不必刻意去修习,只要顺其自然,一切都会很好的。
爻辞: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含章可贞,意思就是蕴含文采,可以一直坚持修习下去,跟着有一定威信的上司做事,虽然没有功绩但是却有好的结局。在我们的六爻中,六三已经进入人位,相较于天位而言,六三代表了臣子之道,另外六三处于下卦之上,虽然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如若想有所成就依然要等待时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含章可贞”,将自己的才华隐藏起来,即便是有朝一日将彰显天下也要将功勋让给自己的上司。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由全卦看来。六三已经具备了一个单卦坤,已经具有了坤卦的基本德行,但是又身处下卦,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坤卦所以可以理解为没有成就,但是却已经走到了单卦的终点,也可以理解为有好的结果。
爻辞:六四,拓囊,无咎无誉。
六四,扎起口袋,没有灾难,也没有荣誉。
相对于六三,六四已然进入了人位的上位,处境依然是上下卦的交接,所以危疑不安,最好加以收敛,所谓的拓囊,就是不管自己的才华有多么出众,也不能外露。再者,九四最靠近六五,六五虽然不如九五一样尊贵有权势,但是一旦六五对下的影响以及制约能力还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九四这个位置能做到无咎,就应该满意了。
爻辞:六五,黄裳,元吉。
六五,黄色的衣裙,最为吉祥。
六五局阳位,并且是中位,已经是身世显赫,但是这时候六五应该怎么做呢?黄色是土之色,局五行之中,裳是下衣。六五局中,迎合土之五行中位,裳是下衣,意味着阴顺服阳。这完全符合了坤卦的承受,依附之意。而黄裳在这里不是说穿上黄色的下衣,仅仅是说要顺从自己的上司,不要以臣代君,否则我们后面说的元吉,即为大凶。
最为六五,其显赫的位置需要配合的是美在其中,就是要有含蓄之德,内在有源头活水,才能在自己的细微行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此时的我们不要想一飞冲天,一定要在小处让对方看见自己的能力,结局自然是美好的。
爻辞:上六,龙战于野,气血玄黄
上六,龙在郊野争战,他们的血混在一起,是青黄色的。
上六是坤卦完成的一爻,此时六爻皆阴,阴气盛极,也可以称之为龙。他与象征乾卦的龙在郊野作战。这个意思是阴爻在此已经是“阴气过剩”触怒了代表阳气的龙,所以前来争战。这时候的上六已经是到了穷的地步,也就是一个结束,倒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继续走自己路子,因为一旦坚持下去必然要引来真正的君主的争战。所谓阴不胜阳,二者争战,结局必定不和谐,所以在此时我们需要的是变化,只有变化才能找到新的出路。不要贪恋自己曾经的成绩,千万不要有独大之心,不如妥协,走一番新的路子。

《坤》卦的卦爻象卦爻辞及其含义

易经》六十四卦之第二卦。
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
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
《乾》为天,《坤》为地,《乾》为阳,《坤》为阴,《周易》将《乾》《坤》两卦安排在六十四卦之首,确实有些天地阴阳互生万物之含义。但是,统观《坤》卦各爻辞的含义和《坤》卦各爻辞之间的演变关系,我们还将会发现,简单地将《坤》卦理解为只是一种阴卦将是不恰当的。《坤》卦亦如同《乾》卦一样,也是《周易》总论的一部分,也有囊括《周易》含义的意思。从对《坤》卦的研究来看,它将显露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坤》卦如同《乾》卦一样,从“初”爻开始到“用”爻结束,也是反映一个 事物由始到末的发展演变的全过程的。比如说《坤》卦的“初六,履霜,坚冰至”,是讲一个事物开始之艰辛,它和《乾》卦的“初九,潜龙勿用”一样,乃皆是叙述一个事物的开始阶段;《坤》卦再经历“六二”爻到“六五” 爻的“黄裳”鼎盛时期,亦如同《乾》卦经历“九二”爻到“九五”爻的“飞龙在天”的鼎盛时期;《坤》卦再到“上六”爻的“龙战于野”的物极必反时期和到“用六”爻的“利用贞”的再造时期,它都和《乾》卦的“上九” 爻“亢龙有悔”的物极必反时期和到“用九”爻的“群龙无首,吉”的再造 时期的内容安排完全相同。《坤》卦中显露出的第二个问题是,《坤》卦除了其阴阳符号全为阴(--)号,除了其卦辞中有“利牝马之贞”的阴的属性外,其它各爻辞的内容并不是全从阴柔一方面来论述《坤》卦的阴的属性的,一般的易学家们纯用阴性来图解《坤》卦中的各爻辞的含义完全是一种误解。比如说“六三”爻辞的“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历来都将此爻解释为“去辅佐君主”建功立业,为“地道”、“妻道”、“臣道” 之爻。实际上,此爻含义乃指去直接从事王事帝业,它和《讼卦》中说的“ 或从王事,无成”为同一含义。又比如说“六四”爻的“括囊,无咎无誉 ” ,历来都解释为“扎紧袋口,不说不动,这样虽得不到称赞,但也免遭祸患” ,这样解释仍是站在“阴道”、“臣道”、“妻道”的基础上注释爻义。实际上,此含义乃是指囊括四海之志的无咎无誉,它有如《乾》卦“九四”爻 的“或跃在渊,无咎”一样,皆指《周易》中的“大人”们展露才华抱负一事。再比如说“上六”爻的“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历来都按“地道”、 “阴道”、将此爻解释为“阴气极盛,与阳气相战于郊外”。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误解。阴阳交战,何来龙与龙相斗之有?《坤》卦中显露出来的第三个问题是如同《乾》卦一样,它除了用哲学观点来论述一个事物发展演变的全过程之外,在应用到具体问题上,它仍是围绕着政权的角逐进行论述的。如果说《乾》卦仅仅用“潜龙”到“飞龙”再到“亢龙”来比喻《周易》中的 “君子”“大人”们的兴起衰落,而《坤》卦则用“或从王事”和“括囊” 四海之志,吞并八荒之心,以及帝王们的“黄裳”服饰来直接陈述《周易》中的“君子”“大人”们的举措始末,在这一点上,应该说《坤》卦比《乾》卦更加具体和更加直言不讳了。
�我们在研究《坤》卦时,应特别注意这些问题,如不弄清这些,则便在刚从《周易》中的《乾》卦中得到一些启迪,则又在《坤》卦中陷入扑朔迷离之中。
【原文】
坤①: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②。安贞吉。
【译文】
坤卦:大吉大利。占问雌马得到吉兆。君子前去旅行,先迷失路途,后来找到主人,吉利。西南行获得财物,东北行丧失财物。占问定居,得到吉兆。
【注释】
①坤,卦名。本卦是同卦相叠(坤下坤上)六画都是阴爻,用以象地。代表纯阴柔顺之事物,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人伦义理概念。②朋,李镜池说:“朋,朋贝。货币起先用贝,贝十枚一串为朋。”
【原文】
《彖》曰:至哉坤元①,万物资生,乃顺承天②。坤厚载物,德合无疆③。含弘光大④,品物咸亨⑤。牝马地类⑥,行地无疆?柔顺利贞⑦。君子攸行⑧,先迷失道,后顺得常⑨。西南得朋⑩,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译文】
《彖辞》说:崇高呵,大地的开创之功。万物依赖它获得生命的基础。它顺承着天道的变化。大地厚实,承载万物,大地美德,广大无垠。它蕴藏深厚,地面辽阔,各种物类皆得其所。牝马阴性,与地同类,善于在无边无际的大地上奔跑,生性柔和、温顺、便捷、执着。君子外出,先迷失路途,后来顺利地找到归宿。西南行得到朋友,于是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同行。东北行丧失朋友,不过最后还是吉庆的。祥和贞吉,则无往而不吉利,正如大地随处伸展不穷一样。
【注释】
①至,朱熹说:“至,极也。”坤,大地。元,始,创始。②承, 《说文》“承,奉也。”乃顺承天,犹言大地顺承天道的变化而变化。③德, 《易经》常用以表示事物的形态性质的—个哲理性概念。合,借为迨。《方言》:“迨。及也。”④,含,蕴藏。弘,深厚。光,借为广。⑤品,品类。品物,犰言各种物类。咸,皆。亨,通泰。这里是生长顺畅的意思。⑥牝马,母马,阴性之物,与地同类。⑦柔,柔和。顺,温顺。利,便捷。贞,贞正,犹言执着。此四字讲牝马之性。所解“利贞”与经意有异。⑥攸,所。⑨常,常道,正路。⑩《彖辞》以“类”字释“朋”,取“同类为朋”之意,与经意不合。凡传意与经意不合之处,译文中显加区别,不另出注。
【原文】
《象》曰:地势坤①。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
《象辞》说:大地的形势平铺舒展,顺承天道。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地,以深厚的德行来承担重大的责任。
【注释】
①坤, 《释名?释地》:“坤,顺也,上顺乾也。”
【原文】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①,阴始凝也。驯致其道②,至坚冰也。
【译文】
初六:践踏着薄霜,可以推断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
《象辞》说:践踏着薄霜,可以推断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这表明阴冷之气开始凝聚了,遵循自然规律的推进,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而成了。
【注释】 ①沙少海先生说:“履霜坚冰,《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许芝引作‘初六,履霜。’朱熹,项安世,惠栋等皆从之。《象》传以‘阴始凝’释‘履霜’二字,非释‘坚冰’二字。若‘坚冰’则是阴已大凝,不得云‘阴始凝’。”履,践踏。②驯,《集解》引《九家易》曰:“驯,犹顺也。”致,推进。驯致其道,犹言遵循自然规律而发展推进。
【原文】
六二:直、方、大;不习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②。
【译文】
六二:平直、方正、辽阔是大地的特点。即使前往陌生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不利的。
《象辞》说:六二的爻象是平直而且方正,即使前往陌生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不利的,因为地道是广大无边的。
【注释】
①习,熟习。 ②光,借为广。
【原文】
六三:含章①,可贞③。或从王事③,无成有终④。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⑤。
【译文】
六三:战胜殷商。称心的占卜。有人服役于战争,没有取得战绩,但结局还是好的。
《象辞》说:战胜殷商,称心的占卜,说明能抓住时机采取行动。有人服役于战争(没有取得战绩而有好的结局),因为他才智广大。
【注释】
①含,高亨说:“含当读为*,*与戡同,克也,战胜也。章,当读为商,殷商也。”②可,称心。可贞,称心的占卜。③王事,李镜池说:“王事,指战争。王训大,王事即大事。古代国家以战争和祭祀为大事。这里说大事,就是指战争。”④终,古人讲终,多指好的结局。⑤知,读为智。光大,广大。
【原文】
六四:括囊①,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译文】
六四:扎紧了口袋,如缄口不言,没有指责,也没有赞誉。
《象辞》说:扎紧了口袋,如缄口不言,是说谨慎才没有祸害。
【注释】
①括,收束,扎紧。囊,布袋。
【原文】
六五:黄裳①,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②。
【译文】
六五:黄色的裙裤,大吉大利。
《象辞》说:黄色的裙裤大吉大利,因为“黄裳”象征着人内在的美德。
【注释】
①黄裳,王弼说:“黄,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裳,即裙、裤。周人以黄裳为吉祥、尊贵之物。②文,《广雅?释诂》:“文,饰也。”衣与裳,都是身上的装饰,这里的文比喻人的美德。
【原文】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①。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译文】
上六。龙在大地上争斗,血流遍野。
《象辞》说:龙在大地上争斗,比喻人走到了穷困的绝境。
【注释】
①玄黄,血流貌,借为泫潢。谓血流得多。
【原文】
用六①: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②,以大终也。
【译文】
用六:占问得长久的吉利。
《象辞》说:用六爻辞说利在永远贞正,于此则德业广大。
【注释】
①用六,《坤》卦特有的爻题。汉帛书《周易》作“迥六”。迥。通。用六即通六,犹言六爻皆六。属阴性,表示全阴爻将尽变为阳爻。②爻辞“贞”为卜问之义。《象辞》释为中正、正直。与经意有别。
【文言】
【原文】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而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①,含万物而化光②。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③。直其正也,方其义也④。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⑤,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⑥。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君子黄中通理⑦,正位居体⑧,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阴疑于阳⑨,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⑩,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注释】 ①后得主,言地道顺承天道,后于天道的变化而变化。常,常规,规律性。②化光,生化万物,其道广大。③顺,循规律而推进发展。④直,正直,犹言存心不邪。方,端正,犹言存心不乱。⑤直内,直,用如动词,矫正。直内,犹言矫正内心的僻邪。方外,方用如动词,规范。方外,犹言规范行为上的悖乱。⑥地道无成而代有终,地道不能脱离天道单独地完成生化万物的功业,只能在时序的更替中,始终一贯地发挥作用。⑦黄中通理,《文言》作者以黄裳,比喻贤人才高德劭。黄中犹言内心美好。通理,通达情理。⑧正位,犹言忠于本份。居体,体借为礼,犹言守礼。⑨王引之曰:“疑之言拟也。”朱熹曰:“疑谓钧(均)敌而无小大之差也。”⑩沙少海先生说:“《集解》引苟爽本无‘无’字,当据删。《说文》:‘嫌,疑也。’这里,嫌应训势均力敌,训拟。”
【译文】 《文言》说:地道极为柔顺但它的运动却是刚健的,它极为娴静但品德是方正的,地道后于天道而行动,但运动具有规律性。它包容万物,其生化作用是广大的。地道多么柔顺呵!顺承天道而依准四时运行。积累善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吉祥;积累恶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灾殃。臣子弑杀他的国君,儿子弑杀他的父亲,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逐步发展的结果。《易经》说:“践踏着薄霜,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大概就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现象。直是存心的正直,方是行为的道义。君子通过恭敬谨慎来矫正思想上的偏差,用道义的原则来规范行为上的悖乱。恭敬、道义的精神树立起来了,他的品德就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君子“正直、方正、广博,这些品德不为人们所了解,也没有什么不利的。”因为人们不会怀疑他的行为。阴比喻臣下,虽有美德,但宜深藏含隐,从而服务于君王,不敢自居有功。这是地道的原则,也是妻道的原则,同样是臣道的原则。地道不能单独地完成生育万物的功业,但是在时序的交替中,它始终一贯地发挥作用。天地交通变化,草木就茂盛,天地阻隔不通,贤人就隐退。《易经》说:“扎紧了口袋,如缄口不言。没有指责也没有赞誉。”大概意在谨慎吧。君子内心美好,通达事理,整肃职守,恪守礼节,美德积聚在内心里,贯彻在行动上,扩大在事业中,这是最为美好的。阴与阳势均力敌,必然发生争斗。因为阴极盛而与阳均等,所以把阴阳一并称作龙。其实阴并未脱离其属类,所以又称为血,血即阴类。所谓玄黄——天玄地黄——是天地交相混合的色。
全卦内容:
�《坤卦》由地下地上组成。
�卦辞的“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第一句是说《坤卦》亦有元始、广大、亨通之义,由于《坤卦》为阴卦,故利于柔顺的雌马的贞正。第二句,一般都将句子标点为“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这实际上都是错误的。因为这一辞语都是在“君子”修饰之下进行的,有如我们前边多次提 到的“君子”一辞并不专指道德高尚的人,乃是“大人”“王”“侯”的同义语,所以,将此句标点为“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是不恰当的。如果标点成这样,“后得主”一辞必然变成良臣得贤主或后妃得明主一义。实际上,“先迷,后得”乃是指“君子”或“大人”在行事开始时,总是有些迷惘困惑;但由于“君子”“大人”们始终“终日乾乾”,自强不息,故有“ 后得”之结局。由于如此,故此卦“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按 照《周易》中每每使用这一方位词,具体地说,当与姬周王朝处境有关,也即与姬周王朝开发经营西南汉水长江流域有关,与东北的黎国(今山西黎城 一带)为敌有关。最后一句“安贞吉”是说,若能安于正道,则为吉祥。
�“初六”爻的“履霜,坚冰至”,是说处于《坤卦》的初期,亦即一切 事物的开始时期有如在霜地和处严冬一样不容易。
�“六二”爻的“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是说在办任何事时,只要坚 持正直,办事有规矩方圆,并怀有博大的德业,既就是不用练习什么其它,就此也足够顺利畅通无阻。此处的“直方大”一语,颇有些指“君子”“大 人”的气质而言。也可以说乃是下一句的“含章”的同义语。
� “ 六三”爻辞的“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前半句有接 上一爻的含义,是说,只要这些“君子”“大人”们自身能有一定的文化知 识素质,能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形质可嘉,那就可以在人们中树立一个良好形象,就可以帅众以从正。后半句是说,当此条件还不成熟之时,若要去从事王事帝业,那一定是无成的,但最终还会有一个良好结局的。此一爻有一个时空观念,也即实类同《乾卦》“九二”爻说的“见龙在田”和“九三” 爻说的“君子终日乾乾”以及处在此时期的《屯卦》所要说的“或从王事, 无成”的用法。
�“六四”爻辞的“括囊,无咎无誉”,是说为争雄天下的“大人”“君子”们,自当有“囊括四海之志,吞并八荒之心”,这时已经羽毛已丰,谁也奈何不了,此时的举措既就是得不到什么赞誉,但也不会有什么祸患。此爻实类同《乾卦》“九四”爻的“或跃在渊,无咎”的含义和用法。在理解此爻时,切不可忘记此爻的时空概念,也即前边说的不可忘记“六三”爻的 时空概念一样。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乾卦》是用龙在不同时空的变态来比喻事物的变迁,而《坤》卦则将这些变态换成了“君子”“大人”们“或从王事”“括囊”一类的直接举措变迁,这种更改倒使人们在疏忽了《坤》卦时空演变的同时,也更疏忽了这卦各爻辞的实质内容。
�“六五”爻辞的“黄裳,元吉”,是说此时已君临天下,到了一个极盛时期,此时自当大吉大利。此爻实类同《乾》卦“九五”爻的“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六”爻辞的“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此爻是言二龙大战,这一爻可能直指姬周王朝与殷商王朝的殊死搏斗。但理解此爻时,也不可忘记《乾卦》“上九”爻的“亢龙有悔”,这里指事物发展到极限,将有灭亡的危险。这里有指殷商王朝的有悔。也有指姬周王朝的有悔。《小过》中说的“飞鸟以凶”“弗过防之,从或戕之”以及《既济》、《未济》卦中说的“小狐汔济”的“濡其首”指的就是这些。
�“用六”爻的“利用贞”,此爻是一个半句话,此爻有接上一爻的含义,也即当此“龙战于野”的非常时期只有坚守贞正,才能化凶为吉。此爻也有 《乾卦》“用九”爻“见群龙无首,吉”的含义,作者乐见于此新旧交替和时代变迁,但在此特别强调了“利用贞”一辞。
(5000zi叻)

坤为地的爻辞解释

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大通顺。占问雌马有利。君子有所往,起先迷路,后来得到房主人(的接待)。有利于到西南方去,会赚钱,到东北去,会失财。占问安居,吉。”
(【白话】《坤卦》象征地:元始,亨通,如果像雌马那样柔顺,则是吉利的。君子从事某项事业,虽然开始时不知所从,但结果会是有利的。如往西南方,则会得到朋友的帮助。如往东南方,则会失去朋友的帮助。如果保持现状,也是吉利的。)
【白话】<<象辞>>说:坤象征大地,君子应效法大地,胸怀宽广,包容万物。
“坤”是伸的意思,也有顺的含意。“乾”是朝日光气的舒展形象;相对的,“坤”是地气舒展的形象。“乾”是创始万物的天的功能,“坤”则是顺从天,形成万物的天的工具。坤全爻都是阴爻,阴的形象,最大的是地,所以命名“坤”,象徵地。将两个重叠,仍然称作“坤”,是因为纯粹的阴,最柔顺。
“坤”也具备“元亨利贞”四德。但与“乾”不同,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对万物有利,祇在像柔顺、健行的母马般,执著于正道时;亦即,大地依顺著天,资生万物,各前奔腾不息的情况下,才会有利。又天体向右转,地球向左转,大地虽然反天体运行的方向逆转,但成然依顺天的法则变化,正如同母马,喜欢逆风奔跑,却又性情柔顺;所以,“坤卦”以母马为象徵。君子前进,必有所为,但领先则迷失,随后才能有所得,有主宰,因而有利。因为“乾”是主导,“坤”顺从,唯有追随“乾”,才不会迷失。就像思想领导行动,才能把握正确方向。
依八卦的方位,西方的“坤”“兑”的卦位,南方是“巽”“离”的卦位,都属于阴;所以,往西南方,可以得到同属于阴的朋友。东方是“艮”“震”的卦位,北方是“乾”“坎”的卦位,都属于阳;因而,往东北方,就会失去同属于阴的朋友。
最后的结论:只要安定的执著于正道,就会吉祥。 ,履霜,坚冰至。“踩著霜,坚冰将要到来。”
(【白话】初六, 脚踏上了霜,气候变冷,冰雪即将到来。)
【白话】《象辞》说:脚踏上了霜,气候变冷,冰雪即将到来,说明阴气开始凝聚;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必然迎来冰雪的季节。 “初六”在坤卦最下方,开始的第一爻,是老阴,亦即有变化成阳爻的可能性。 “象曰”是“象传”解释“爻辞”的“小象”部分。自坤卦开始,将“小象”分割,附在各“爻辞”之后。 “初六”是坤爻最下方的阴爻,以“履霜,坚冰”象徵。在这一最低的位置,阴气凝结成霜,但到了降霜的季节,不久寒冬即将来临,结成坚冰。所以,当踏到薄霜时,就应当想到,结冰的动意就要来了。这是以大地的现象,说明阴阳的消长,在这一地位,阴气开始伸长,阳气逐渐消失。 “驯”是顺从;“致”是尽的意思。阴气开始凝结成霜,依大地的法则,顺序下来,就到达结冰的季节了。这一爻,说明见微之知著的道理。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顺著天道是)直,(地道是)方、大,不熟习它,没有不利。”(
【白话】六二,正直,端正,广大,具备这样的品质,即使不学习也不会有什么不利。)
【白话】《象辞》说:六二爻若是出现变化的话,总是表现出正直、端正的性质。即使不学习也不会有什么不利,是因为地德广大,包容万物的缘故。 “六”是阴爻,“二”已升到偶数的阴位。阴爻阴位得正,又在下卦的中位,所以中正,最纯粹。这一爻,以大地的形势说理。大地一直向前延伸,古代说天圆地方,又极为广大;所以用“直”“方”“大”形容。以大地的德行来说,固执纯正是“直”;有整然的法则性是“方”;顺从天的德行是“大”。祇要具备“直”“方”“大”的德行,不需要学习,也不会不利。 “象传”说:“六二”这一爻的行动,顺从大地的法则,一直向前,不需要学习,也不会不利;这正是大地法则的光明伟大。这一爻,说明直率、方正、宽大、为做人的基态度。 ,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大地)含蕴¨文,占问是好的。有人从事王事,没有成法,但有结果。”
(【白话】六三,胸怀才华而不显露,如果辅佐君主,能克尽职守,功成不居。)
【白话】《象辞》说:胸怀才华而不显露,是要把握时机才发挥,如果辅佐君主,必能大显身手,一展抱负。 “六三”是阴爻,在奇数的阳位,是从属的地位,但仍然保有积极的能力。不过,“三”在下卦的最高位,已不能永远不变。 “章”是美丽的文采,必须含蓄,才能继续保持纯正。不过,美丽的文采,难以长久隐藏,随著时间,会被发现,或许不得不跟随君主,从事政务。但不可重视个人的成就,最后才能有结果,这正是智慧的光明远大。这一爻,说明含蓄。 ,括囊,无咎无誉。
“扎好口袋,没有害处,也没有好处。”
(【白话】六四,扎紧袋口,不说也不动,这样虽得不到称赞,但也免遭祸患。)
【白话】《象辞》说:扎紧袋口,不说也不动,可以免遭祸患,说明小心谨慎从事,是不会有害的。“六四”是阴爻,在偶数的阴位,却是上卦的最下位,虽然得正,低不得中,过于阴柔,仍然是危险的位置。 “括囊”,是将口袋收紧。象徵处于危险的地位,应当收敛,谨言慎行,才不会发生过错。虽然得不到赞赏,却可避免灾祸。这一爻,说明收敛。 ,黄裳,元吉。“:(穿著)黄色的衣裳,大吉。”
(【白话】六五,黄色的衣服,最为吉祥。)
【白话】《象辞》说:黄色的衣服,最为吉祥,是因为黄色代表中,行事以中道为准则,当然是吉祥的。我国古代自然哲学的五行说,认为构成物质的元素,为木、火、土、金、水;以颜色来说,各相当于青、赤、黄、白、黑;以方位来说,各相当于东、南、中、西、北。因而,黄是土,亦即大地的颜色;也是中央的颜色。五行的说法,虽然盛行在春秋战国以后,但渊源很早,难以完全否定。 “六五”在上卦的中位;因而以黄色象徵。但在奇数的阳位,并不在,所以用“裳”比拟。“裳”是装饰的下衣,比拟谦逊的态度。“黄裳”象徵中庸谦逊的态度;所以说最吉祥。“文”是美丽的文采;具备像黄色下衣般的中庸谦逊的美德,最吉祥,因为内在的文采,自然会流露于外。黄色的下衣,是命土以上的身份的人,穿黑色礼服时,穿在下面的衣服,下士穿杂色的下衣。上衣是,罩上下衣的外面,再束带。“文在中也”是说美丽的下衣,隐藏在上衣的下面,用来比拟内在的美德。这一爻,说明谦逊。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两龙在野地相斗,它的血玄黄色。 (含有不吉利意)。用阴爻:占问永远吉利。”
(【白话】上六,阴气盛极,与阳气相战郊外,天地混杂,乾坤莫辨,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白话】《象辞》说:阴气盛极,与阳气相战于郊外,说明阴气已经发展到尽头了。 “上六”已到达六爻的最高位,又是偶数的阴位,而坤卦又全部是阴爻;因而,阴已旺盛到极点,是在阴本反阳的地位,不能不与阳争。阴阳相争,亦即小人与君子,邪恶与正义相争,结果两败俱伤。所以,用两条龙在野外战斗,流著黑黄色的血来象徵。天玄地黄,天地相争,所以流的血是黑黄色。龙所以在野外战斗,是因为穷途末路,迫不得已,当然凶险。一说,这是象徵暴君纣王的灭亡。这一爻,说明极端阴柔,必然凶险。 ,利永贞。
【白话】用六这一爻,利于永远保持中正。
【白话】《象辞》说:用六的爻辞说利于永远保持中正,即是指阴盛到了极点就会向阳转化。
“用六”是指占到坤卦,六爻都是变爻,有可能全部变为阳爻时的断语。“用六”与乾卦“用九”的用意相同,即善于运用坤卦六爻的变化法则,不要被变化拘束。但不同的,乾卦“用九”,是指善用阳刚,如天的法则,创始养育万物,而不求报偿,具有主体性。而坤卦“用六”,则是运用阴柔,如顺从承受天的法则,生成负载万物,是属于从属的地位。因而,坤卦“用六”,就必须坚定的永远坚持纯正,目光远大,才能获得有利的结果。这一爻,说明用柔的法则,以执著纯正为先决条件。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