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越看恒星黄道吗,恒星黄道用整宫制吗
黄道,人造卫星,星等
1.黄道十二宫是怎么来的?太阳是白天出来 星星都看不见 都不知道哪里是什么星座
可以依据不同的时间能看到星座把全天星图描绘出来。观测日出前和日落后太阳邻近的星座就可以知道太阳运行到了哪个黄道星座。
2.以前我看到在一个满是星星的地方 有一个光点 和其他星星差不多亮 但是在移动 不闪烁 好像也没有流星快 没有尾巴 只是沿一条直线慢慢移动。。是什么?人造卫星?那人造卫星天上究竟有多少个?怎么看到的这么频繁?
可能是高空飞机。人造卫星能看到时间大约是十几秒。人造卫星的数量很多,几乎每天晚上都能看到不同类型的卫星过境。
3.星等是每个星星的一个固定值吗?那我们地球每天自转 每年公转 离这些星星不是忽远忽近吗?尤其是几大行星 它们有时候亮 有时候不亮
大部分星星的星等不是固定值。有些恒星的亮度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变化(例如自身的膨胀收缩、双星系统的互相掩食等),这叫变星。但地球自转和公转所造成的距离变化是微乎其微的,不可能引起恒星的星等变化。而大行星的星等变化主要取决于它们相对地球和太阳的角度。因为这会影响它们反射到地球的光强。1.黄道十二宫是怎么来的?太阳是白天出来 星星都看不见 都不知道哪里是什么星座
黄道是太阳周年运动的轨迹。
在白天要确定太阳在那个位置确实有些困难,但是古人就想出了了一个变通的方法,观测当天半夜上中天的星星,然后在半年后在测出太阳上中天的时候的高度,这样就可以求出黄道上的一个点,多确定几个点之后黄道不仅显现了么??
以前我看到在一个满是星星的地方 有一个光点 和其他星星差不多亮 但是在移动 不闪烁 好像也没有流星快 没有尾巴 只是沿一条直线慢慢移动。。是什么?人造卫星?那人造卫星天上究竟有多少个?怎么看到的这么频繁?
典型的人造卫星。目前天上的人造卫星大约有2000颗,肉眼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的卫星大约有100颗。楼主应该是在夏天可能看到比较多的人造卫星,单单是最最显著的国际空间站,在夏天我国中纬度地区有可能一夜看到5次,加上别的人造卫星一夜比较显著的可能也会有10多颗。在冬天要看到很多人造卫星就比较困难了。
星等是每个星星的一个固定值吗?那我们地球每天自转 每年公转 离这些星星不是忽远忽近吗?尤其是几大行星 它们有时候亮 有时候不亮
恒星的亮度是一个定值,地球确实在公转,它和恒星的位置在不停的变化,但是请注意,日地距离149597870千米比起恒星到太阳的距离完全可以忽略。所以单单因为地球的公转是绝对不会导致恒星的亮度出现大的变化的。
行星的亮度的变化确实比较大,原因有亮点,第一是它们距离地球的距离有显著变化,第二,它们发光的表面积也在不断的变化。这两点导致行星的亮度有显著的变化。1
我想第二点讲一讲黄道十二宫。我们现在来给大家看一看黄道十二宫,黄道十二宫现在还是看得比较清楚的。那么现在围着现在这个黄颜色的这条道排列着十二个星座,这十二个星座就是所谓的黄道十二宫,或者说是黄道十二星座。那么现在就是因为大家不一定是学天文的,我用了一个名词,“黄道”,那就有很多人说,我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黄道,您再讲什么黄道十二宫。不然我连黄道是什么我都不知道,你讲黄道十二星座,那就很难懂了是吧。所以我这儿首先要解释一下什么是黄道。如果说黄道我们用这么一句话来解释,大家也可能很容易理解。就是如果把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你扩展到天空,这个平面就叫黄道面,这是可以理解的。就说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我们无限扩展,做成一个平面,那么在天空它就可以形成一个平面。这个平面,就是黄道平面,实际上我们古代的人认识黄道不是这么认识的。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当中,你在地球上并不感觉自己在动。你只看到太阳在动,所以太阳一年中在天空所排列成的这个轨迹就是黄道。所以黄道就是人们最初认识黄道就是太阳一年中在天空中所形成的这么一个轨迹,就叫黄道。所以这个黄道十二宫的意思,大家现在就明白了。就说太阳每个月会在一个星座里停留。于是就可以讲,是一个重要的一个星座认识。下面我专门把黄道上的这十二个星座来讲一讲。
我还要讲一句话,黄道十二宫的发掘,或者是对黄道十二宫的认识,是我们揭开太阳系天体运动规律的一个里程,或者说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就是这个黄道十二宫,在认识太阳系天体运动规律的过程中,它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知道太阳系的行星,比方说水星、土星、木星、火星,那么这些行星,它基本上也都在黄道上在运行,虽然不正好在黄道上,但是都离得黄道不远。所以,当你认识了这个十二宫的时候,就是认识这十二个星座的时候,所有的月亮太阳和五大行星,现在九大行星,可是你肉眼只能看到五个行星,就是金木水火土,就是只能认识这五颗行星,其它的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你需要用望远镜去看。那么,我们太阳月亮和五星它在天空运动的轨迹,就有了一个参照系统,这个参照系统就是黄道十二宫。其实这个道理,和我们坐在这个教室里头一样,您说你坐在第几排第几号,这个就说你横向和纵向的一个坐标都定死了。这是用座椅把屋子里每一个点的位置把它确定下来了。现在,我们有了黄道上的这十二个星座,无论这个天体运动到哪一个星座,我都可以记录下来。当记录下来以后,因为这些天体都是在移动中,那么它移动的过程中,什么时候移动到哪一点,那么就逐渐地被记录下来了。记录下来以后,人们就可以认识这个日月运行的规律。当然我们中国,有中国自己的办法。中国古代有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和这个黄道十二宫它的功能是相同的。只不过,就说是在西方它用这十二个星座,中国用了二十八个星座。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就是在哥白尼之前,人们以为太阳月亮和这些行星,都是围绕着地球旋转的。那么他们怎么就找出这种运动规律?正是因为有了黄道十二宫,和中国的二十八宿这种图形,你才能够每时每刻地知道日月五星,它在天空的位置。所以黄道十二宫和中国二十八宿对于天体运动规律的揭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
2
人造卫星的体积比较小,你看到的应该是比较远的恒星(自己发光)或是比较近的行星(反射恒星的光芒)置于运行速度快的,可能是彗星(有尾巴),而流行有的时候也是没有尾巴的。置于天上的人造卫星究竟有多少,在轨道中的:3,150 退役:2,734 总共:5,884 参考资料:http://www.celestrak.com/satcat/boxscore.asp
3
每一个星都有星等,通常即指“视星等”(恒星亮度单位),有时亦包含“绝对星等”(恒星光度单位之一)。
为了衡量星星的明暗程度,天文学家创造出了星等这个概念。它是表示天体相对亮度的数值,记为m。星等值越小,星星就越亮;星等的数值越大,它的光就越暗。详细信息可以看下http://baike.baidu.com/view/7940.html?wtp=tt
由于各种原因有时候星等是会变化的(视星等)而且要使赶上个行星大爆炸,那更是不好说。
星座回归与星座恒星黄道带
对古代的占星学家来说,春分这一天为牡羊座的起始点,是定义行星位置的重要坐标,如果不断移动或改变,在判定行星的位置上就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困扰。于是大约在西元前1世纪左右,希腊的占星师与天文学家们决定,仍维持将每年3月21日春分时刻,[昼夜平分点]的太阳位置,作为黄道上牡羊座的起始点(这时的昼夜平分点及太阳的位置已经是在接近黄道上双鱼座的位置),并且维持着巴比伦时期的方式,从这一个点开始将黄道划分成为12个平均的等份,维持着原有的命名,也就是将这样的黄道系统称为[回归黄道](TropicalZodiac)。
不过,印度的占星学家们则使用不同的观念,他们坚持以天空中牡羊座的恒星位置为黄道的起始点,这样的黄道计算方式则称为[恒星黄道](SiderealZodiac),这两种不同黄道系统的观念就是所谓的[黄道分歧](ZodiacDiverge)。
今日的天文学上,对于黄道则需要更精密的区分方式,天文学家无法接受古代人把天空大致分为十二星座的坐标方式,他们将黄道上的星座做出了更为细致的区分,以利于行星的观测。
欧美占星师多使用回归黄道
占星学的正确说法是,你出生时太阳位在黄道上的哪个星座,你便属于哪个星座。目前欧美大部分的占星师都使用回归黄道,但是如果你去找一位印度占星师,他使用的可能就是恒星黄道。例如,你的生日是4月21日,对于使用回归黄道的占星家来说,那么你便是金牛座,但是对于使用恒星系统的印度占星学来说,你却是牡羊座。
星座回归黄道
牡羊座3.21——4.19
金牛座4.20——5.20
双子座5.21——6.20
巨蟹座6.21——7.22
狮子座7.23——8.22
处女座8.23——9.22
天秤座9.23——10.22
天蝎座10.23——11.21
射手座11.22——12.21
摩羯座12.22——1.19
水瓶座1.20——2.18
双鱼座2.19——3.20
星座恒星黄道
牡羊座4.14——5.14
金牛座5.15——6.14
双子座6.15——7.16
巨蟹座7.17——8.16
狮子座8.17——9.16
处女座9.17——10.17
天秤座10.18——11.16
天蝎座11.17——12.15
射手座12.16——1.14
摩羯座1.15——2.12
水瓶座2.13——3.14
双鱼座3.15——4.13
星座天文学上太阳经过该星座的日期
牡羊座4.19——5.13
金牛座5.14——6.19
双子座6.20——7.20
巨蟹座7.21——8.09
狮子座8.10——9.15
处女座9.16——10.30
天秤座10.31——11.22
天蝎座11.23——11.29
射手座12.18——1.18
摩羯座1.19——2.15
水瓶座2.16——3.11
双鱼座3.12——4.18
蛇夫座已经被天文学家列为黄道上的一个区域坐标,而太阳经过每个星座的时间并不是像回归黄道固定,而且印度占星学所使用的恒星黄道,经过我查证,的确如某人所说,是比较接近目前天文学的黄道位置。所以我觉得有些必要把“蛇夫座”也搬上来
关于蛇夫座的释疑:
近代天文学家宣称发现了黄道上的第十三个星座——蛇夫座(Ophiuchus),甚至引起相当大的争议,许多天文学家认为黄道上不应该只被粗略的分成12个星座,或者占星家明明知道蛇夫座的存在,却视而不见。
这门公案其实得扯到天文学与占星学的争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占星学是一门不够严谨的知识系统,但是在历史早期的天文学与占星学一直是同一门学问,直到科学时代之后,这两门学问才分道扬镳,自此也不断地相互鞑伐。
而蛇夫座也不是突然被天文学家发现的,事实上,蛇夫座一直都在黄道附近,并介于天蝎座与射手座之间。蛇夫座的形象是一个人抱着一条巨蛇,若我们观察星空会发现蛇夫的一只脚踩进了黄道,正好介于天蝎和射手之间。
早在泛希腊时代,在埃及的天文与占星学家托勒密的记载中,蛇夫座就已经出现在星座群当中。而蛇夫座也的确在某段时期曾列在黄道的星座群上,甚至也曾将南鱼座列入,以致于一共有14个黄道星座。
只是到了埃及时代,托勒密沿用了巴比伦将黄道等分成12个等份,将黄道上的星座删成12个之后,这种黄道观念便沿用至今。
现代天文学家只是借由这个星座来表达占星学的不精确与不科学,今日大部分的天文学家已经将蛇夫座加入了黄道上的星座群当中,让黄道上成为十三个不等分的黄道区域坐标,但这样的黄道位置标示方法,只使用在天文学上,绝大部分的占星学家们仍使用,从春分点开始将黄道十二个等分的十二黄道星座体系,又称作[回归黄道]。
据说现在很多占星前辈们对于出生日期的星座各自有更精细的推算方式(PS:具体我就不知道了)以致于在某年3月21日出生的人,未必就是牡羊座,希望吧友们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根据身边的朋友查证下。很有可能因为一分钟只差而仍是双鱼座。在占星前辈们眼中,也绝对没有那种因为出生在双鱼与牡羊座交界的日期,就拥有一半牡羊一半双鱼个性的说法,这些似是而非的说法让很多那些占星前辈们头痛 (十二星座 /astro/)
至于为何很多人会同时拥有不同星座的特质,或在不同时候展现出不同的个性,这在占星学上需要更严谨的说服力来解释。
恒星和黄矮星有什么区别?
有,而且有很多。在恒星中,太阳只是一颗质量不大、温度也不高的黄矮星。说“黄”,是因为太阳的表面温度只有不到6000℃,发出黄色的光。说“矮”,是因为太阳的质量不大,在恒星中属于小个子,是矮子。加热一块铁,随着温度的升高,不管它是不是会熔化,只看它的颜色变化,先是发出暗红色,再是红色,再是黄色,再是黄白色,再是白色。如果继续加热它,它还会发出蓝色的光。恒星也是一样的。越是发红,温度就越低。越是发白,甚至是蓝色,温度越高。当恒星温度达到8000-10000度时,就会发出白色的光。如果是蓝色的恒星,它的表面温度最高能达到30000度。相反,一些红色的恒星,表面温度只有2000-3000度。而宇宙中白色的恒星占大多数,它们的温度都比太阳高。说恒星的大小,有两个概念。一是看恒星的直径(或半径,一样的),直径越大,看上去恒星就越大。二是看恒星的质量,一般来说,在主序星阶段,质量越大,恒星看上去就越大。但到了红巨星阶段就不是这样的了。现在发现的直径最大的恒星,直径已经超过了8亿千米,是一颗红超巨星表面温度只有2000多度,是红色的,但非常大。如果把它放到太阳的位置,它的大小已经超过了木星的公转轨道了,就是说,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包括木星,都在它的“肚子里”。如果把它看做是西瓜,那太阳就像是一粒芝麻。现在发现的质量最大的恒星,质量可以达到太阳的120多倍。这已经接近能够稳定发光发热的恒星的质量极限了,已经很难再有比这个恒星更“重”的恒星了。黄矮星属于恒星类别,就像猫和老虎属于猫科动物。楼上直接回答有这个粘贴的吧!呵呵!恒星指能通过自身聚变反应发光发热的天体!它是所有黄矮星,红矮星,红巨星白矮星等等的统称,这些都叫做恒星!其实你后面问得问题随便百度就有!
什么是恒星日,太阳日,太阳不是恒星吗,怎么还分
在“恒星”后面加两个字“背景”就好理解了。由于地球本身在运动,和宇宙中的天体之间也有相对运动,因此看到的天空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的。
但是因为恒星距离很远,我们看上去它们的运动很微弱,因此在天文学中经常“当”它们是不动的。
太阳离我们很近,而且地球围绕太阳运转,因此在地球上观察时,太阳是缓慢的绕着天空运转的。不是那意思,太阳日是太阳两次上中天的时间;恒星日是恒星背景转动一周的时间,跟太阳无关。
恒星背景转动一周,其实就是地球自转一周,这是真正的自转周期;而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太阳公转,每天在轨道上前进约1度,365天多点公转一圈,
因为每天公转1度,所以地球只自转360不能令太阳重上中天,因地球已经不在原来那个地方,所以要再转过一点,才能再次正对太阳。所以太阳日比恒星日长。
解释一下恒星年,回归年,黄道?
百度百科:
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间隔,也就是从地球上观测,以太阳和某一个恒星在同一位置上为起点,当观测到太阳再回到这个位置时所需的时间,只在天文学上使用。一个恒星年等于365.25636个平太阳日或365天6时9分9.504秒地球公转周期为恒星年,恒星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在一个恒星年期间,在太阳上看,地球中心从天空中的某一点出发,环绕太阳一周,然后又回到了此点;如果从地球上看,则是太阳中心从黄道(地球公转轨道)上的某一点(某一恒星)出发,运行周天,然后又回到了同一点(同一恒星)。在一个恒星年期间,地球公转360°所需时间约为365日6时9分13秒。恒星年与回归年的区别是,恒星年是以天球上固定的点(如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的运动周期。而回归年是太阳中心在黄道上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或秋分点、冬至点和夏至点)的时间间隔,即太阳连续两次直射于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的时间间隔。因此,回归年又称“季节年”。回归年稍短于恒星年,其周期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阳历和阴历的历年安排、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均以回归年为周期。
编辑本段相关资料
恒星年(Sidereal year):是指地球公转一周360度所需要的时间,1恒星年 = 365.2564日 = 365日6小时9分钟12.96秒,它应用于天文,而不是历法。 简单的说;恒星年就是地球公转周期,地球公转=360°。 如图所示;地球由A点逆时针公转又回到A点就是一恒星年。 回归年(Tropical year):从地球上看,太阳绕天球的黄道一周的时间,即太阳中心从春分点到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又称为太阳年。1回归年 = 365.24219879日 = 365日5小时48分45.975456秒。 简单地说;回归年就是四季周期,地球公转<360度=(360°—50.260角秒)。 如图;地球由A点逆时针公转到B点就是一回归年,第二年度到B1点,以此类推。由于回归年的时间比恒星年的时间短约20分24秒,所以回归年的点在地球公转轨道上并不固定,而是每年退行50.260角秒,在25786年的时间里退行一周,完成一个岁差周期
请问古人所说“黄道”是哪种天体运行周年的轨道?
太阳
“黄道”是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视运动轨迹。
天球是以地球为中心,假想的一个圆球,可以想成:我们看到的所有星体都投影在这个球面上。
地球公转,使得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在天球上的投影,在一年之中划了一个球大圆,即为“黄道”。它也是地球公转轨道面在天球上的投影。
(跟这个相似,月球公转轨道面在天球上的投影叫“白道”。)
古人所说“黄道”是指太阳在恒星间视运动的轨迹,即指地球每一年绕太阳公转一周,人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太阳一年中的天体恒星之间的圆圈路线。
简单地来说,地球一年绕太阳转一周,我们从地球上看成太阳一年在天空中移动365或366圈,太阳这样移动的路线叫做黄道——它是天球上假设的一个大圆圈,即地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
鉴于运动变化的复杂性,在天文学的一些工作中还需要使用黄道的严格定义:在任一瞬间,只考虑长期运动的轨道平面称为瞬时平均轨道平面,这一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黄道。
从地球中心来看,黄道很接近于太阳在恒星中的视周年路径。只有应用精密的天文仪器,才能察觉黄道与太阳视周年路径的差别。黄道是天球上黄道坐标系的基圈。
扩展资料:
一、形成原因
黄道星座沿黄道排列,黄道与天赤道有23度26分的交角(黄赤交角);黄道与天赤道的两个交点是春分点和秋分点。在黄道坐标系中,天体的黄经从春分点起沿黄道向东计量,北黄纬为正,南黄纬为负。南、北黄极距相应的天极都是23度26分。
由于地球公转受到月球和其他行星的摄动,地球公转轨道并不是严格的平面,即在空间产生不规则的连续变化,这种变化包括多项短周期的和一项缓慢的长期运动。
二、赤道关系
由于地球的自转轴没有垂直于轨道平面,所以赤道平面不与黄道平行,而有23°26'的夹角,这就是所知的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与地球的交集所形成的大圆分别称为赤道和黄道,这两个平面的交叉点正好在一条地球直径线的两端点,就是著名的二分点(春分点与秋分点)。
太阳从南向北经过的二分点称为春分点或是白羊座第一点,黄道经度,通常以字母λ标示,就以这一点为起点向东从0°到360°。黄道纬度,通常以字母β标示,以黄道为测量的基础平面向北从0°到90°,向南从0°到-9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道
即黄道面黄道原是科学术语,是天文学上对太阳直射地球而在地球上形成的轨迹的特称,它对天体气候的变化和人体感官的功能都有一定影响.黄道是什么?在地球上有什么方法能够看到黄道呢?
地球就在这个天球的包裹中,每天自转一圈,每年围绕着太阳公转一圈。这样从地球的视角来看,就好像是天球和太阳都围绕着我们转,每天天球转一圈,太阳东升西落。
这也是古代地心论的由来。
在一年时间里,太阳就在以天球为背景的大屏幕上移动,一年正好移动一圈,从某颗恒星的位置转一圈又回到某颗恒星的位置。这样太阳在天球转一圈就形成了一个面,这个面把天球切成了两半,这个面就叫黄道面。
恒星其实也在不停的运动,但由于距离我们太远,最近的也有几光年,这样它们的动与到我们的距离比较就很小了。
这样看起来就变化极小,几千年都几乎没变化,古人们认为它们是永恒不动的,所以把它们叫恒星。
这样人类在天球上就有了恒星为参照坐标,才能够把黄道画出来。
简单的说,我们可以在纸上画一个圈,中间是太阳,圈线上穿着一个小球,那就是地球,这个圈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的轨道,把这个圈刷满黄色的颜料,这个黄色的面就是黄道。
这样你就看到黄道了。
我们还可以想象一下地球就像一个足球一样的自转着,这个自转有一个想象中的自转轴贯穿着地球南北两极,地球自转就是围绕着这个轴转的。
自转的球都有一个表面点随着球的转动产生轨迹最长的圆周线,一个正圆的球这个最长圆周线平面与轴是成90度角的。
地球自转也有这样一圈地表,这一圈就叫赤道。
由于地球的自转轴没有垂直于黄道面,而是与黄道面呈66°34‘的夹角,这样地球赤道与黄道就没有在同一面上,而是有一个23°26’度的夹角。
别小看这个夹角,正是这个夹角,使地球接受太阳直射位置在地球上不断变化,形成了南北回归线,并由此产生了一年四季,气温冷热温暖交替,为生命的孕育和进化演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地球之所以歪着脖子转,是因为刚诞生时与一颗约火星大小叫“忒伊亚”的行星相撞。
这个说来就话长了,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就此打住。
黄道十二宫?
在西方占星学上,黄道12星座是宇宙方位的代名词,一个人出生时,各星体落入黄道上的位置,说明了一个人的先天性格及天赋。黄道12星座象征心理层面,反映出一个人行为的表现的方式。于是将黄道分成12个星座,称为黄道12星座。依次为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
十二星座即黄道十二宫,是占星学描述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道的十二个区域,包括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人马座、摩羯座、宝瓶座、双鱼座,虽然蛇夫座也被黄道经过,但不属占星学所使用的黄道十二宫之列,在占星学的黄道十二宫定义只是指在黄道带上十二个均分的区域,不同于天文学上的黄道星座 。而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1928年规范星座边界后,黄道中共有13个星座。
由于岁差的关系,21世纪的黄道星座与占星学已不一致。
白羊座:3月21日~4月20日
金牛座:4月21日~5月21日
双子座:5月22日~6月21日
巨蟹座:6月22日~7月22日
狮子座:7月23日~8月23日
处女座:8月24日~9月23日
天秤座:9月24日~10月23日
天蝎座:10月24日~11月22日
射手座:11月23日~12月21日
魔羯座:12月22日~1月20日
水瓶座:1月21日~2月19日
双鱼座:2月20日~3月20日
古代占星看哪个盘
古代占星看哪个盘,首先是排盘:古典占星一般采用的是Alcabitus制,个别需要论盘的情况会结合整宫制一起看。古代占星看哪个盘,看占星一般使用的都是天象盘,天象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事情也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你在不同的时间占卜,星盘都不一样,当然结果也会存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