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六十四卦占卜,易经六十四卦对照表

怎样用硬币占卜周易六十四卦?

首先要了解爻、阴阳等基础概念,然后准备三枚硬币(铜钱好过硬币,而以乾隆通宝为佳),确认一个基准(一般以花为正面,以字为反面,以少为尊)。
硬币抛起或在手中(或竹筒、龟甲之类的容器)摇出不同的组合,以确认不同的爻。
两字一花为一(一横,即阳爻),两花一字为--(横中断,即阴爻),三花记O(圈,阳爻动爻),三字记X(叉,阴爻动爻)。先后共摇六次,以确认卦象(本卦),如果有圈或叉(即动爻)出现,则在本卦旁另起一变卦(动爻变为阴阳与之相反的爻,其余不变)。
以上即为摇卦的过程,当然,记住卦象、卦辞、挂名,排卦、解卦更为重要。

周易64卦怎样卜卦?一次要卜几次?变卦后怎么办?

三枚硬币 摇六次 记下字背

怎样用硬币占卜周易六十四卦

想懂占卦,先看卦书。单说摇卦,并不复杂,按流传是用三个乾隆字钱,放入掌心。心中想着所问之事,约一分钟,合掌摇六次,然后自然而然地抛在桌面上,看几个字,几个花,三个字划一乂,三个花划一。圆圈,一个花划一点,二个花划两点,从下往上划。够了六位,卦象就成了,照此所划出的卦象,到六十四卦书上对照查找,找到后,上面再写上地支,和父、子、财、官、兄等。卦象成功了。

周易64卦中,第16个2字卦在哪?是什么?

《周易六十四卦详解》按上下卦查阅简易占卜法:1.随机(比如翻书,抽扑克,看时间,随心报数...)取三个数,可以是三个均一位的数,也可以是三个多位数。然后以第一个数为上卦,第二个数为下卦,第三个数为动爻,根据上表求出卦象和动爻。比如482,则上卦为4为震,下卦为8为坤,得雷地豫卦。动爻为2,然后查看动爻的爻辞和白话注解即可大概知道吉凶。雷地豫卦二爻:六二:介于石①,不终日。贞吉。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2.上下卦数大于8的,除以8取余数作为卦数;动爻数大于6的,同样除以6取余数作为动爻。比如17,25,19,得乾为天初爻(动爻数余1看“初爻”,即是第一爻;动爻数余6看最后一爻,即是“上爻”)动。求出乾为天初爻爻辞为:初九①:潜龙勿用②。3.对爻辞含义的理解必须找出字面意思与所测事情的内在合理联系,不可望文生义。因为爻辞只不过是古代人们根据当时的社会生活内容和他们自己的理解给卦爻添加的注释,并未穷尽卦爻本身的丰富内涵,更不可能在字面上包含现代生活的内容。4.爻辞的理解可以结合一些辅助的规则进行更深入的判断:
a.“内卦为体,外卦为用”:内卦代表求测的主体,代表自己,我方;外卦代表求测的客体,外界环境,对方。动爻在外卦,那么爻辞主要反映外界环境,或者对方的情况和状态;动爻在内卦,则爻辞主要反映我方的信息。
b. “老阳为过去之事,老阴为将来之事”:阳为实,阴为虚,所以阳爻(▄▄▄▄▄)表示已经成型已经发生的事情,阴爻(▄▄ ▄▄)代表尚未成型尚未发生的事情。《周易六十四卦详解》 > 按易经原文卦序查阅 按卦序查阅:上经1.乾为天2.坤为地3.水雷屯4.山水蒙5.水天需6.天水讼7.地水师8.水地比9.风天小畜10.天泽履11.地天泰12.天地否13.天火同人14.火天大有15.地山谦16.雷地豫17.泽雷随18.山风蛊19.地泽临20.风地观21.火雷噬嗑22.山火贲23.山地剥24.地雷复25.天雷无妄26.山天大畜27.山雷颐28.泽风大过29.坎为水30.离为火 按卦序查阅:下经 31.泽山咸32.雷风恒33.天山遯34.雷天大壮35.火地晋36.地火明夷37.风火家人38.火泽睽39.水山蹇40.雷水解41.山泽损42.风雷益43.泽天夬44.天风姤45.泽地萃46.地风升47.泽水困48.水风井49.泽火革50.火风鼎51.震为雷52.艮为山53.风山渐54.雷泽归妹55.雷火丰56.火山旅57.巽为风58.兑为泽59.风水涣60.水泽节61.风泽中孚62.雷山小过63.水火既济64.火水未济

易经六十四卦

《易经》六十四卦详解是什么?

1,易经六十四卦记载于《易经》,每一卦的图像均由两个八卦上下组合而成,每一卦各有六个爻。它是透过六十四卦的组合,去反应六十四种不同的事务、情境、现象、特定环境下的人生哲理、以及大自然的运作法则。

2,易经六十四卦是透过六十四卦的组合,去反应六十四种不同的事务、情境、现象、特定环境下的人生哲理、以及大自然的运作法则。每一卦都会有六爻和爻辞,以及三百八十四种对应的状态,透过这些变化可以知道世间万物的运作以及人生的哲理。

3,《易经》64卦的卦序是建立在8卦的基础之上的,前人的主要认识有“先天八卦说”,“后天八卦说”,各有特点,但它们与64卦的联系却显得附会。

4,有人对64卦提出了“两两相偶,非反即覆”的概念,可谓是一个大的进步,它指出了64卦的一些内在联系。

5,但这一概念也有缺陷,就在于它的提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能系统地解决《易经》的卦序问题。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