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婚姻风俗,只恋爱不结婚是真爱吗

汉族婚礼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礼仪即六礼

三书六礼: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

六礼,汉族婚姻仪礼。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
纳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六礼去求婚。
问名,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纳吉,即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
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
请期,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亲迎,即新郎亲至女家迎娶。

中国古时候的婚礼习俗和来源?

中国古时候的婚礼风俗应该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当时的一些史书是记载了关于婚礼习俗的一些最基本的事情。习俗是三书六礼,还得安床,女子有嫁妆, 还得梳头,盖红盖头,这些都是来源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来源于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可以看到中式婚礼的很多习俗都是有良好寓意的。

战国时期为什么女子嫁大王还要有陪嫁女人

陪嫁女子称为媵女。媵女是先秦时期汉族婚姻制度的一种风俗,以媵妾随嫁的多妻制婚姻。本意为随嫁,陪送出嫁。后来也可指随嫁,亦指随嫁的人,或者用来称呼姬妾婢女,也有送、相送的意思。
媵婚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常见的多妻婚姻形式,在战国时期的上层社会颇为流行。媵女其实就是女子嫁人送的“赠品”。但与“妾”的地位还是不同的,媵女是明媒正娶的附属品,有正式名分,好比“小老婆”的意思,而妾则不属于明媒正娶的范围,身份要卑贱很多。

汉族婚礼的风俗

汉族先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因此夫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后来演化为婚礼。汉族人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所以传统婚礼习俗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相传汉族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俪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1、同姓不婚
同姓的男女不能嫁娶,这一习俗始于西周初期,是周民族实行族外婚时遗留下来的规矩。到春秋时期,同姓结婚会造成后代发育畸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同姓婚配在贵族中还是时有发生的。到战国后期,以氏为姓,汉代以后,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到明、清时期地域更大,人口众多,成为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取代了原先血缘为基础的氏族。从而有了《明律例》与《清律例》,表面上两者均禁止通婚,但实际上同姓不同宗是可以结婚的。
订婚之前要请媒婆去女方家求婚,订婚时南方要为女方家准备财务作为“订礼”,结婚时女方给南方准备的财务加“嫁妆”。举行婚礼那天,新郎要坐上礼车或者花轿去女方家迎亲,前面配有乐队。新娘迎回男方家之后要拜天地与父母。礼成之后夫妻要入洞房。男方此时应该设宴款待来宾。有的地方还有闹洞房的习俗。
2、查日子
查日子又称报日子。在中国非常的流行。订婚第一个步骤就是男女相识之后,禀告父母,经过沟通,南方给女方家下礼,然后定婚期。古代都是请算命的先生给排八字,命相符合才能继续往下进行。贺郎歌
也也是汉族婚姻风俗之一,流行于东北兴安县一带。拜堂、晚宴之后,亲友把新郎拥到正厅唱贺郎歌。也带有戏谑、诙谐之意。亲友唱一首新郎就要喝一杯酒。一直唱到半夜送新郎入洞房。此时洞房闭门以待,男方需要与女方对唱开门歌,女方同意之后,才能入洞房。进门还要闹洞房,最后一对新人要唱交欢歌,新人同饮一杯酒,再唱一首扣门歌结束一天的婚礼。
3、坐红堂
意思是男女双方在结婚前分别在自家祭祖并接受尊长训诫。新娘需要穿红挂饰,由姐妹陪同坐堂屋唱哭嫁歌,感恩父母,叙姐妹之情。姐们叮嘱新娘过门后要孝敬老人和兄弟姐们和睦相处,并赞美新郎。当新娘心情不如意时,姐们需要多方的安慰。新郎则需要由兄弟相伴坐自家的正厅,接受长辈的勤俭理家,为人处世之道。汉族婚礼习俗源远流长,民族色浓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即“纳”、“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称之为“六礼”。
“纳”即男家请媒人向女家提亲,后人叫“说媒”;“问名”即双方变换年庚,近代称之为“换龙凤帖”,然后卜卦“合婚”;“纳吉”即为“订婚”;“纳征”为男家向女家下聘礼,俗称“礼”;“请期”就是选择好婚期吉日征求女方意见;“亲迎”即为迎娶新娘。
从古至今,婚俗虽因时代变化,或贫富相异而有繁简之别,但基本仪式程序相似。即使到了现代,自由恋爱兴起,仪程更趋简化,不过媒人(介绍人)通言、相亲、定亲和迎娶等习俗仍有一定保留。
“六礼”中以“亲迎”内容最为丰富多,主要习俗有铺房、哭嫁、撒谷豆、“举火”、“泼水”、障面、穿红衣、新娘足不履地、坐花轿、“跨马鞍”、拜堂、撒帐、交杯、闹房等。两千多年来,这些“亲迎”习俗经久不衰,近代随着社会的进步虽有所革新和演变,但基本方面变异不大。
在婚制方面,古代汉族虽通行一夫一妻制,但纳妾现象较为普遍,近代俗称“讨小老婆”或“娶姨太太”,而寡妇一般不准改嫁,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理学兴起,规矩甚严,有的基本要终身穿素服守寡。
在婚姻形式方面,旧时除明媒正娶外,还有买卖婚、表亲婚、换亲婚、转房婚、招养婚(俗称“入赘”)、典妻婚、童养婚、指腹婚、孝婚以及等。之前大热的电视剧《芈月传》,为我们还原了一段战国婚礼,那些仪式基本遵循了《仪礼 ·士昏礼》种提到的步骤。
按照这本书的记载,完整的婚礼包括六个步骤: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后世称之为“六礼”。
▲芈月传里的这场婚礼戏还是很靠谱的
这“六礼”就是被后世继承并逐步发展的传统婚礼步骤的始祖。
第一步纳采,就是说媒。古代几乎没有什么自由恋爱,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过去的媒婆有个绰号叫“捏合山”,意思是就算是两座山,她都能给你捏合到一起。
第二步,问名。就是询问男女的姓名、家中排行等信息。这不是为了查户口,而是要拿这些信息,用于测算是否适合成婚。
▲现如今的创意婚礼中,有的也加入了“六礼”的元素
第三步纳吉,就是看两个人的生辰八字。性格合适不合适不管,生辰八字合适就没毛病。这里有一项重要内容是“发帖”,古代发帖要用红纸把男女双方的姓名、生辰八字并排写好,送往女家。女家若接下帖子,就表示答应了这门婚事。
接下来是纳征,也就是现在的“定亲”。到了这一步,意味着进入婚礼的重要阶段。男方抬着银子和成匹的布,敲锣打鼓到了女方家送礼。
第五步,请期。这一步很简单,就是把婚礼的良辰吉日定下来。良辰吉日一般是双月双日,没有选三、六、十一月的:三谐音“散”,避开“六”则是担心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在古代有“不尽”之意,怕新人日子过不到头。日子通常是男方家里决定,然后通知女方即可。
最后就到了最重要也是最后一步:迎亲。拜堂、坐床撒帐、闹洞房等等我们熟知的婚礼环节,都是发生在这个步骤里。汉族的婚礼风俗都是中午12点之前必须拜完堂。古代汉族婚礼的习俗(一)
中国古代汉族年轻的男女的婚姻大事都是由父母包办的,很多的父母从小就已经定好了亲,还有指腹为婚的,孩子还没出生,双方父母就把婚姻关系定下了。今天小编就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中国古代汉族的婚礼习俗。
方法/步骤
1/3分步阅读
1、同姓不婚
同姓的男女不能嫁娶,这一习俗始于西周初期,是周民族实行族外婚时遗留下来的规矩。到春秋时期,同姓结婚会造成后代发育畸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同姓婚配在贵族中还是时有发生的。到战国后期,以氏为姓,汉代以后,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到明、清时期地域更大,人口众多,成为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取代了原先血缘为基础的氏族。从而有了《明律例》与《清律例》,表面上两者均禁止通婚,但实际上同姓不同宗是可以结婚的。
订婚之前要请媒婆去女方家求婚,订婚时南方要为女方家准备财务作为“订礼”,结婚时女方给南方准备的财务加“嫁妆”。举行婚礼那天,新郎要坐上礼车或者花轿去女方家迎亲,前面配有乐队。新娘迎回男方家之后要拜天地与父母。礼成之后夫妻要入洞房。男方此时应该设宴款待来宾。有的地方还有闹洞房的习俗。
2/3
2、查日子
查日子又称报日子。在中国非常的流行。订婚第一个步骤就是男女相识之后,禀告父母,经过沟通,南方给女方家下礼,然后定婚期。古代都是请算命的先生给排八字,命相符合才能继续往下进行。贺郎歌
也也是汉族婚姻风俗之一,流行于东北兴安县一带。拜堂、晚宴之后,亲友把新郎拥到正厅唱贺郎歌。也带有戏谑、诙谐之意。亲友唱一首新郎就要喝一杯酒。一直唱到半夜送新郎入洞房。此时洞房闭门以待,男方需要与女方对唱开门歌,女方同意之后,才能入洞房。进门还要闹洞房,最后一对新人要唱交欢歌,新人同饮一杯酒,再唱一首扣门歌结束一天的婚礼。
3/3
3、坐红堂
意思是男女双方在结婚前分别在自家祭祖并接受尊长训诫。新娘需要穿红挂饰,由姐妹陪同坐堂屋唱哭嫁歌,感恩父母,叙姐妹之情。姐们叮嘱新娘过门后要孝敬老人和兄弟姐们和睦相处,并赞美新郎。当新娘心情不如意时,姐们需要多方的安慰。新郎则需要由兄弟相伴坐自家的正厅,接受长辈的勤俭理家,为人处世之道。

西周法律规定的结婚制度有哪些内容

西周时期,婚姻的缔结有三大原则,即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
A.一夫一妻制是西周婚姻制度的基本要求。虽然古代男子可以有妾有婢,但法定的妻子即嫡妻只有一个,也就是说,只有一夫一妻才是合法的婚姻,嫡庶不通用。
B.“同姓不婚”也是缔结婚姻的一个前提。西周实行同姓不婚原则,既有血缘伦理方面的原因,也有生育遗传方面的原因,还有宗法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古人都已指出过。古人认为“同姓不得相娶,重人伦也”。这是基于伦理方面的考虑。“同姓不婚,惧不殖也”、“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这是基于生育方面的考虑,表明西周时代人们对近亲属结婚造成后代弱化的现象已有清楚的认识。至于《礼记·郊特性》中说的“取于异性,所以附远厚别也”。则是西周统治者基于上的考虑而提出的。西周以宗法制度统治天下,统治者希望利用婚姻关系的纽带,达到联合异姓贵族增强统治力量的目的。西周同姓不婚的法律原则在中国历史上演化为一种古老的习俗,长期受到人们的重视。
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西周时期婚姻制度的又一原则。在宗法制下,子女的婚姻大事必须由父母家长来决定,并通过媒人的中介来完成,否则即是非礼非法,称为“淫奔”,必不为宗族和社会所承认。
(2)西周时期,婚姻关系的成立还必须经过六礼的程序。六礼的具体内容是:纳采,男方请媒人向女方送求婚的礼物,要求用雁作为礼,表示守信义的意思。问名,男方请人问女方的名字、年龄等事,以确定是否适合婚配。纳吉,男方占卜,得到吉兆后,准备礼物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婚姻。纳吉之后,男方家派人送聘礼给女方家。此道程序又称作纳币或纳聘财。请期,男家选定婚期,告诉女方家,请求女方家同意。亲迎,男方家自到女方家迎娶。这是六礼中的最后一道仪式,也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道仪式。女方到后,还要举行夫妇同器共餐,饮交杯酒等仪式,才算完成结婚之礼。六礼的名称和程序在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发展史上影响十分深远。后世的结婚程序虽然不一定全经过六礼的仪式,但“六礼”的名称一直相传下来。
(3)西周时期婚姻关系的解除,在礼制中已形成一些原则。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七去”是后世社会维护夫权,维护家族利益的重要制度。“妇有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这些限制性条件反映了古代礼制中具有人道精神的一面。一、婚姻缔结的三大原则
1、“一夫一妻”。某些男子可以有妾(媵yìng嫁制度)有婢
2、“同姓不婚”。“男女同姓,其生不蕃”;“附远厚别”
3、“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否则即为“淫奔”
二、婚姻的“六礼”程序
1、纳采。男家请媒人向女方提亲;
2、问名。女方答应议婚后男方清媒人问女子名字、生辰等,并卜于祖庙以定凶吉;
3、纳吉。卜得吉兆后即与女家定婚;
4、纳征。男方送聘礼至女家,故又称纳币;
5、请期。男方携礼至女家商定婚期;
6、亲迎。婚期之日男方迎娶女子至家。至此婚礼始告完成,婚姻也最终成立。
三、婚姻关系的解除
1、“七出”(“七去”)。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多言、盗窃
2、“三不去”。有所娶而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中国古代婚姻是什么制度?为何古代女人能容忍丈夫纳妾?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从周朝开始确定的,不是一夫多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这两种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一夫多妻制指的一个男人可以娶多个妻子,他的妻子地位是平等的,而一夫一妻多妾制指的是一个男人只能娶一个妻子,但是可以纳很多妾,妻与妾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身份完全不同,妻的身份是尊贵的,妾的身份是卑微的。

与一夫一妻多妾制相配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之所以制定这样的制度,是为了解决延续几千年之久的继承人之间的残酷争斗,如果男人有几个妻,每个妻又生了儿子,儿子们之间就会爆发继承人之争,这是残酷的争斗,而周朝规定了一夫一妻多妾和嫡长子继承制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在秦汉之前的中国历史是贵族,贵族代表了社会的主流,男人娶妻也是如此,讲究的是门当户对,贵族只与贵族通婚,而不会跟其他阶层通婚,在周朝之前的夏朝和商朝乃至炎黄时期,贵族男人都不止一个妻子,比如华夏始祖黄帝就有四个妻妾,有二十五个儿子。

《礼记 昏义》:天子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这是周朝的皇帝后妃制度,规定了天子有一个正妻(后),三个夫人,九个嫔(后妃等级),27个世妇(后妃等级),81个女御(御妻),后的等级最高,其次是夫人,再次是嫔,再次是世妇,最后是御妻,其中后就是正妻,其他都相当于妾。

上行下效,天子如此,诸侯、卿、大夫、士等贵族也是如此,只不过娶妻的数量都有限制,逐层递减,以天子最早,士最低,而平民百姓到娶妻纳妾的数量就更少了,那么是什么导致古代男人可以娶多个妾呢?古代男人在纳妾时,他的正妻或者其他的妾为什么不反对?

第一个原因:男尊女卑。

自从社会进入父系社会后,男人地位就远远高于女人,整个社会所有重要事情的决策权皆取决于男人,上至天子管理国家,下到普通百姓管理家族,男人可以随意娶妻纳妾,但是规定了男人只能娶一个妻子,可以纳很多个妾。

而且娶妻需要明媒正娶和门当户对,有一套详细的流程,比如三茶六礼,一是纳,就是送礼求婚;二是问名,就是测生辰八字;三是纳吉,就是占卜婚姻;四是纳征,送聘礼到女方家;五是请期,就是确定结婚日期;六是亲迎,就是男方到女方家里去迎亲。

这些流程即使到了现在,也有地方在流行,这就是娶妻的流程,而且耗时耗力,但纳妾就不一样了,不需要明媒正娶,什么流程都不需要,可以到市场上花钱买妾,可以把敌方女俘虏直接纳妾,可以接受他人赠送的女子为妾,所有的一切由男主人做主,因为男人的地位高,妻或妾是无法干预的。

《女诫 夫妇》:夫有再娶之义,妇夫二适之父,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违也……故事夫如妻天,与孝子事父、忠臣事君同也。

这话的意思是说:丈夫(男子)有再娶的义务,妻子(女子)却没有再嫁的道理,所以说丈夫是妻子的天,天是无法逃离的,所以丈夫也是不能离开的.......所以对待丈夫就如同妻子对待天,与孝子对待父亲、忠臣对待君主是一样的

这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著名军事家班超的妹妹班昭写的《女诫》,就是告诫妻子如何对待自己的丈夫,这还是一个女人写的书,在班昭这样有才华的女史学家写的文章中,都是男尊女卑的思想,这基本上是整个社会的共识了。

所以丈夫纳妾,其他的妻妾根本管不了,只能顺从,即使不满意,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也只能顺从。

第二个原因:传宗接代。

古人是非常重视传宗接代的,因为没有后代就没有一切,这里说的后代就是儿子,女儿没有继承权,尤其是贵族,比如诸侯王,如果没有儿子,其封国就要被收回,比如卿大夫,如果没有儿子,其采邑就会被收回。

所以当男主人没有儿子时,他的妻妾都会拼了命帮他纳妾,不然封地或者采邑收回,男主人去世后,所有的妻妾及他们的女儿都没有赖以生存的封地或者采邑,就得喝西北风了,这是利益决定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封地或者采邑被同宗族其他分支的男子继承,原来的妻妾就要被赶出家族大门了。

比如武则天的母亲是武士彟纳的妾,但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没有生下儿子,只生了三个女儿,当武士彟去世后,武则天母女几天就被他的异母兄长赶出了家门,原本可以继承一点父亲的财产,但由于没有儿子,所以没有继承权。

在这种迫切的利益主导之下,所以贵族们都是拼了命地生儿子,想要生儿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纳妾,毕竟只有一个妻子的话,生不了多少儿子,而且古代儿子存活率很低,娶的妻妾越多,生儿子的可能性就越高。

比如曹丕的妻子甄氏就曾经对曹丕说过这样的话,甄氏说:

古时黄帝子孙繁盛,是因为妻妾多的缘故。所以夫君也应该多纳贤淑美好的女子,才能使子嗣旺盛。

再说了,中国社会一直就崇尚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观念,为了有更多的儿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地纳妾,妻只有一个,妾有很多个,所以只能纳妾了。

那古代必须是一夫多妻制度。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熏陶下,女人被培养成无生存能力的花瓶。一切依仗都是娘家和相公。无经济独立,自然无人格独立。对于一夫多妻也只有忍着。并不是女人真的大度,就像男人并非真的不好色一样。中国古代的婚姻是一妻多妻制度,之所以能容忍丈夫纳妾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女人地位是比男人要低的,而且在古代还讲究出嫁从夫,所以他们不愿意也没办法。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也就是一个男人可以娶很多个老婆。古代的时候都是以男人为天,所以女人从小就被教育顺从丈夫,三从四德,所以她们的观念里面就有丈夫并不是她们一个人的,自然可以忍受丈夫纳妾。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但同时丈夫可以纳妾,因为古代的女人地位都比较低,所以在古时候的规范里头,丈夫纳妾妻子是要支持的。古代婚姻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与一夫多妻制相匹配的是长子继承制。之所以有这个制度,是为了解决延续了几千年的继承人之间的残酷斗争。如果一个男人有几个妻子,每个妻子生一个儿子,儿子之间就会爆发继承人之争,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周朝规定了一夫多妻制和长子继承制来解决这个问题。妻子才是有名分的,妾就是一个玩物和奴婢差不多。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