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脉法针灸技术图解,住宅风水方位图
子午流注图的针灸疗法
它是注重时间条件,以自然界周期现象,与人体气血周流的情况相配合的。在《灵枢·经脉》篇、《营气》篇,以及《难经·一难》、《二十三难》都有记载。《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本输》篇,记载井荥俞很详明,惟于井荥俞配属五行,仅有阴井木、阳井金,其余均无配属。《难经·六十四难》对井荥俞配属五行和十干运用,才有进一步的说明。《灵枢·卫气行》篇云:“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灵枢·五乱》篇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谓“得天时而调之”。《甲乙经》说:“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病在于阳分,必先候其气之加于阳分而刺之。病在于阴分,必先候其气之加于阴分而刺之。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百病不除”。凡此皆与子午流注有密切之关系。南唐·何若愚着《流注指微赋》,将子午流注的应用和方法,作了概括的说明,元·窦汉卿着《标幽赋》,内有“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推于十干十变知孔穴之开阖,论其五行五脏查日时之旺衰”,由此可见子午流注到了元代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针刺方法。它如明代的《针灸节要》、《医学入门》、《针灸大成》等书皆有论述。而《针灸大全》徐凤氏又推而广之着“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诀”,学者多为习诵以便应用。可知子午流注法由来已久,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所注重的一种高级的针灸疗法。
子午流注者,谓刚柔相配,阴阳相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也。何以子午言之?曰: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流者,往也。注者,住也。天干有十,经有十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余两经,三焦、包络也。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此二经虽寄于壬癸,亦分派于十干,每经之中,有井、荥、俞、经、合,以配金、水、木、火、土,是故阴井木而阳井金,阴荥火而阳荥水,阴俞土而阳俞木,阴经金而阳经火,阴合水而阳合土。经中有返本还元者,乃十二经出入之门也。阳经有原,遇俞穴并过之,阴经无原,以俞穴即代之。是以甲出丘墟,乙太冲之例。又按《千金》云:六阴经亦有原穴,乙中都,丁通里,己公孙,辛列缺,癸水泉,包络内关是也。故阳日气先行,而血后随也。阴日血先行,而气后随也。得时为之开,失时为之阖,阳干注腑,甲、丙、戊、庚、壬而重见者气纳于三焦;阴干注脏,乙、丁、己、辛癸而重见者,血纳包络。如甲日甲戌时,以开胆井,至戊寅时正当胃俞,而又并过胆原,重见甲申时,气纳三焦,荥穴属水,甲属木,是以水生木,谓甲合还元化本。又如乙日乙酉时,以开肝井,至己丑时当脾之俞,并过肝原,重见乙未时,血纳包络荥穴属火,乙属木,是以木生火也。余仿此。俱以子午相生,阴阳相济也。阳日无阴时,阴日无阳时,故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也。何谓甲与己合?曰:中央戊己属土,畏东方甲乙之木所克,戊乃阳为兄,己属阴为妹,戊兄遂将己妹,嫁与木家,与甲为妻,庶得阴阳和合,而不相伤,所以甲与己合。余皆然。子午之法,尽于此矣。
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胱委中寻,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
癸已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火穴荥。
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祛黄,
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细详。
丁日未时心少冲,己酉大都脾土逢,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
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已包络大陵中。
戊日午时历兑先,庚申荥穴二间迁,壬戌膀胱寻束骨,冲阳土穴必还原,
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然,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穴支沟刺必痊。
己日巳时隐白始,辛未时中鱼际取,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
丁丑时合少海心,己卯间使包络止。
庚日辰时商阳居,壬午膀胱通谷之,甲申临泣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归,
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宜,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辛日卯时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须忖,乙未太冲原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
己亥脾合阴陵泉,辛丑曲泽包络准。
壬日寅时起至阴,甲辰胆脉侠溪荥,丙午小肠后溪俞,返求京骨本原寻,
三焦寄有阳池穴,返本还原似嫡亲。戊申时注解溪胃,大肠庚戌曲池真,
壬子气纳三焦寄,井穴关冲一片金,关冲属金壬属水,子母相生恩义深。
癸日亥时井涌泉,乙丑行间穴必然,丁卯俞穴神门是,本寻肾水太溪原,
包络大陵原并过,己巳商丘内踝边,辛未肺经合尺泽,癸酉中冲包络连,
子午截时安定穴,留传后学莫忘言。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
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子时 (23点至1点),胆经最旺。
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日久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胆怯”。这个时辰养肝血(阴)最好。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最旺。
“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神充沛。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剧咳或哮喘或发烧。
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份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因此,大便不正常者在此时需要辨证调理。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最旺。
所以,人在 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可以在7点清胃火。胃寒者7点养胃健脾。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最旺。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否则唇白,或唇暗、唇紫。脾虚者9点健脾;湿盛者9点利湿。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率过缓者11点补心阳;心率过速者滋心阴。
未时 (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人大肠,精华输送进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饭后两肋胀痛者在此时降肝火、疏肝理气;
申时 (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
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尤为突出,在这个时间滋肾阴可调此证。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经过申时的人体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肾阳虚者酉时补肾阳最为有效。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心发冷者戌时补肾阳;心闷热者戌时滋心阴。
亥时 (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可惜现代人能做到的很少,亥时百脉皆通,所以可以用任何一种进行调理。古籍《灵枢》:“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同纪。
西安大唐汉方肿瘤研究所系列抗癌组方根基于深厚的当今中医临床实践并依照《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中“子午流注”经络运行理论为基础,并大量吸取了对现代医学的有关认识、进展和经验,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其预防和治疗、康复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理性总结归纳,临床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靶向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已取得了可喜成果,为大量国内外晚期肿瘤患者及家庭带来福音,使众多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命在这里得到了延续!
中医子午流注在我国历史悠久,其理论基础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奠定,在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宝库中,是最具有特色的宝贵理论。
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子午流注理论是把一天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与人体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行及五腧穴的开合进行结合,在一日十二时辰之中人体气血首尾相衔的循环流注,盛衰开合有时间节奏、时相特性。
针灸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针灸学起源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说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他“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医学家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而据古代文献《山海经》和《内经》,有用“石篯”刺破痈肿的记载,以及《孟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再根据如今在我国各地所挖出的历史文物来考证,“针灸疗法”的起源就在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的时候,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砭石也之而生,随着古人智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如今用的不锈钢针。相传,华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是中医针灸的发明人。伏羲氏不仅画八卦,结绳为网,教民田猎,而且“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尝草制砭”(南宋罗泌记载于《路史》)。砭就是砭石,即华夏民族最早的针灸。灸法的起源与为的发现和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身体有某种不适时,用以去烘烤得以减轻,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艾灸。
针灸治疗方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随着临床医学经验的积累渐渐完善。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和灸法治疗等,已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黄帝内经》是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即有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以及与经脉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并对腧穴、针灸方法、针刺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也做了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灵枢经》所记载的针灸理论更为丰富而系统,所以《灵枢》是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其主要内容至今仍是针灸滨核心内容,故《灵枢》称为《针经》。继《内经》之后,战国时代的神医扁鹊所著《难经》对针灸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潜心钻研《内经》等著作,撰写成《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
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针灸学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色的明堂三人图,并提出阿是穴的取法及应用。到了宋代,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编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证了354个腧穴,并将全书刻于石碑上供学习者参抄拓印,他还铸造了2具铜人模型,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针灸教学的直观教具和考核针灸医生之用,促进了针灸学术的发展。
元代滑伯仁所者的《十四经发挥》,首次将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脉,对后人研究经脉很有裨益。
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医辈出,针灸理论研究逐渐深化,也出现了大量的针灸专著,如《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四书》,特别是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著作,总结了临床经验,内容丰富,是后世学习针灸的重要参考书,是针灸学术的第三次总结。
清初至民国时期,针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公元1742年吴谦等撰《医宗金鉴》,其《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不仅继承了历代前贤针灸要旨,并且加以发扬光大,通篇歌图并茂,自乾隆14年以后(公元1749年)定为清太医院医学生必修内容。清代后期,道光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的荒谬理由,悍然下令禁止太医院用针灸治病。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加之当时的统治者极力歧视和消灭中医,针灸更加受到了摧残。尽管如此,由于针灸治病深得人心,故在民间仍广为流传。针灸名医李学川公元1817年写出《针灸逢源》,强调辨证取穴、针药并重,并完整地列出了361个经穴,其仍为今之针灸学教材所取用。民国时期曾下令废止中医,许多针灸医生为保存和发展针灸学术这一祖国医学文化的瑰宝,成立了针灸学社,编印针灸书刊,开展针灸函授教育等,近代著名针灸学家承淡安先生为振兴针灸学术作出了毕生贡献。在此时期,中国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明确提倡西医学习和应用针灸治病,在延安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开设针灸门诊,开创了针灸正式进入综合性医院的先河。
中华人民成立以来,十分重视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制定了中医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中医事业,使针灸医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50年代初期,率先成立了卫生部垆的针灸疗法实验所,即当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的前身。随之,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针灸的研究、医疗、教学机构,从此以后《针灸学》列入了中医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绝大多数中医院校开设了针灸专业,针灸人才辈出。40多年来在继承的基础上翻印、点校、注释了一大批古代针灸书籍,结合现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就,出版了大量的针灸学术专著和论文,还成立了中国针灸学会,学术交流十分活跃,并在针刺镇痛的基础上创立了“针刺麻醉”。针灸的研究工作也不单纯仪在文献的整理,还对其治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对经络理论、针刺镇痛的机制、穴位特异性、刺法灸法的高速功能等,结合现代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生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声、光、电、磁等边缘学科中的新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临床实践证实了针灸对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等科多种病证的治疗均有较好的效果。
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早在公元6世纪,中国的针灸学术便开始传播到国外。在亚洲、西欧、东欧、拉美等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应用针灸术为本国人民治病,不少国家还先后成立了针灸学术团体、针灸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著名的巴黎大学医学院就开设有针灸课。据报道,针灸治疗有效的病种达307种,其中效果显著的就有100多种。1980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43种推荐针灸治疗的适应病症。1987年,世界针灸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针灸作为世界通行医学的地位在世界医林中得以确立。
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红杏林的老师们都是什么来头?听说好多是民间不出名的?
我觉得你得出这个结论首先就不太严谨,也可能是有些人对中医圈不太了解,红杏林有一门无创轻柔正骨课程,我很早前就了解过这个老师张月林,他在北京是比较有名的正骨专家。说实在的,中医专家和名师有很多,可能有些名字没听过也是比较正常的,但如果用出不出名评判一个老师,我觉得挺不严谨的。
经络穴位理论的出处?(或第一本提到这个理论的书籍)
最早的是《经脉》《脉经》。
比《黄帝内经》还要早。
《黄帝内经》所引古代医籍.有《上经》、《下经》、《揆度》、《阴阳》、《奇恒》、《经脉》《五色》、《脉经》等.说明在《内经》之前已有许多种医书流传於世.
经络与针灸,在《黄帝内经》中,居于主体地位,继承和发展了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侯》和张家山汉简《脉书》,乃至扁鹊等的经络学说和针刺治疗经验,在针刺治疗上,不仅突破了上述帛简医书和《五十二病方》等只采取灸法的水平,同时也远比《史记·扁鹊传》记载的治疗经验更加具体和系统.在《黄帝内经》中,《灵枢》:经脉篇、经别、经筋,更加完整和系统地论述了经络学;《灵枢》:九针十二原、九针论等篇,论述了针刺器材的制备;《素问》:气穴、气府、骨空、水热穴等各篇,论述了腧穴分布;《灵枢》:九针十二原、邪客等各篇,论述了持针法则;《素问》:八正神明、离合真邪等各篇,论述了针刺的补泻方法;《灵枢》:诊要经终、禁例等各篇,论述了针刺禁忌等,以及各种疾病的针刺疗法.
阴阳五行学说被引入医学,最早是秦国医和,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的“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惊”,也反映了五行学说的内容,这段文字后来载入《灵枢·经脉篇》,《素问·脉解篇》说:“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说明阴阳五行学说,已被引入医学理论中.
针灸进针的五种手法?
1.单手进针法:术者以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抵住腧穴,指腹紧靠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实际上,此法是以刺手的中指代替了押手的作用,具有简便、快捷、灵活的特点。该法多用于较短毫针的进针。
2.双手进针法:即左右双手配合,协同进针。根据押手辅助动作的不同,又分为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四种。
(1)指切进针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指甲切压在穴位上,右手持针,紧靠指甲缘将针刺入皮肤。适用于较短毫针刺入肌肉丰厚部的穴位。
(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两指夹持棉球,裹住针尖,直对腧穴,当押手两指下按时刺手顺势将针刺入穴位。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用押手拇、食指将穴区皮肤撑开绷紧,右手持针从两指间刺入。多用于皮肤松驰或有皱折部的穴位,如腹部穴位。
(4)提捏进针法:用押手拇、食指将穴区皮肤捏起,刺手持针从捏起部侧面或上端刺入。适用于头面等皮肤浅薄处的穴位。
3.管针进针法:用不锈钢、玻璃或塑料等材料制成针管,代替押手。选平柄毫针装入针管,上端露出针柄2-3分,然后快速将针拍入穴位内,再将针管抽去,施行各种手法。本法进针痛苦小,适用于疼痛敏感者。
不知道你问的是不是这个
太乙五行针是什么针法
就是一种针灸手法,一般这种手法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大部分都秘而不传或者只是书上记载。其中此类针法都会配有独门的穴位搭配、和补泄手法。例如:归灵八法、鬼门十三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