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财树需要多少土,招财树的养护
招财树的养殖方法相信很多人都有很多疑惑,该如何养殖呢?
1、土壤:招财树喜欢排水能力强、有机质含量高的砂质土壤。
2、温度:它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冬天应该将温度保持在5℃以上。
3、光照:它不耐阴,也不能被强光曝晒,养殖时应适量给光,在5-9月份时需要遮光。
4、水分:保持土壤微湿即可。
招财树的养殖方法
招财树为进口树种,不是一种树虽然很多人会把它们的叫法混为一谈,招财树为国产树种,且两种树的样子也完全不一样,看图,
招财树:别名 招财树、瓜栗、中美木棉
招财树姿态,叶冠雄伟,叶色翠绿,摆设于家庭客厅,既典雅大方,又招人喜爱,
招财树为多年生常绿灌木,原产于马来半岛及南洋群岛一带,近年来,经栽培选育,已广泛进入我国城乡家庭,作为家庭栽培,应根据其喜高温多湿、不耐霜寒及干燥的生活习性,着重注意把握以下四点:一是注意阳光,招财树性喜高温湿润和阳光照射,不能长时间阴蔽,因此,在养护管理时应置于室内阳光充足处,摆设时,必须使叶面朝向阳光,否则,由于叶片趋光,将使整个枝叶扭曲,另外,每间隔3天至5天,用喷壶向叶片喷水一次,这样既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又可使枝叶更显美观,二是注意浇水,浇水是养护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水量少,枝叶发育停滞;水量过大,可能招致烂根死亡;水量适度,则枝叶肥大,浇水的首要原则是宁湿勿干,其次是“两多两少”,即夏天高温季节浇水要多,冬季浇水要少;生长旺盛的大中型植株浇水要多,新分栽入盆的小型植株浇水要少,浇水量过大时,易使植株烂根,导致叶片下垂,失去光泽,甚至脱落,此时,应立即将其移至阴凉处,浇水量减至最少,只要盆土不干即可,每天用喷壶对叶面多次喷水,停止施肥水,大约15天至20天就可逐渐缓过来,
三是注意施肥,招财树为喜肥花木,对肥料的需求量大于常见的其它花木,每年换盆时,肥土的比例可占1/3,甚至更多,肥土的来源广泛,可收集阔叶树落叶腐殖土,加少许田园土和杂骨末、豆饼渣混合配制,此肥土效力高,方便易得,但应注意充分腐熟,以免将叶片“烧”黄,另外,在招财树生长期(5月至9月),每间隔15天,可施用一次腐熟的液肥或混合型育花肥,以促进根深叶茂,
四是注意温度与湿度,招财树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如若温度较低或湿度缺失,常常会出现落叶现象,严重时枝条光秃,不仅有碍观赏,且极易造成植株死亡,因此,莳养时应注意保持15℃以上的温度,并经常给枝叶喷水,以增加必要的湿度,而在深秋和冬季,则应注意做好越冬防寒、防冻管护
招财树怎么养才能长得茂盛?
1、土壤
招财树喜欢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可以选用泥炭土、腐叶土、粗砂,按照4:4:2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招财树的培养土。当然也可以直接去市场购买专用的营养土,更具针对性,有利于植株生长。
2、光照
招财树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不能将其放在全阴的地方。每天需要保证8个小时的光照,夏季高温需适当遮荫,不宜接受强光照射。冬季最佳养护位置为室内窗台向阳处,或是阳台散光处,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植株生长会越来越茂盛。
3、温度
招财树喜欢高温环境,冬季温度低于8℃时不利于植株生长。温度控制在25℃-30℃,招财树生长更加茂盛。
4、浇水
招财树喜欢潮湿但害怕积水,浇水时需要注意浇水量和浇水频率。过量浇水和浇水过少都会致使植株生长缓慢,可以每3-5天浇水一次,做到浇则浇透。夏季建议每1-2天浇水一次,并用喷壶向叶片喷水,保持足够的湿度。
繁殖方法
发财树是由种子播种或扦插繁殖而来的,只不过基部膨大者为播种苗,无膨大者为扦插苗。5年左右开始结实,种子成熟后宜随采随播或混湿沙贮藏过冬,至次年春暖播种。
种子发芽适宜温度在23℃以上,发芽率75%左右。幼苗生长较快,一般当苗高达65厘米左右时,可进行编辫,稍后即可截顶。截顶时上盆,成活率极高。
发财树土壤要求
发财树一般情况下用沙土含量比较高的培养土栽植比较好,这个透水性比较好,不容易腐烂的特别耐旱少浇水就可以啦。发财树的养护看一下下面这些。一、适量浇水
给发财树浇水既不能过量,又不能让盆土太干。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季节来定,平时土壤要有一定的湿润性,夏季气温高,水蒸发的快,要多浇水,大概一周两次。而冬季温度过低,要控水,一个月浇一次就行。
二、适时施肥
每年的五月到九月它生长的非常快,这时需要的养分较多,要勤施肥,主要是施加氮磷钾复合肥,半月一次,这样它才会枝繁叶茂,生长的更旺盛。另外,在换盆时也要施加肥料,这时可以不用化合肥,农家肥就行。
三、温度适宜
发财树喜20度左右的温度环境,夏季除了浇水之外,还要多向四周喷水来降低温度。冬季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产生冻害。
四、光照充足
它是比较喜光的,应放在光照好的地方养护,若是光照不足叶片会变形,影响观赏。但要注意夏季中午的阳光太强裂,要适当遮阴,否则会晒伤叶片。
招财树的养殖方法相信很多人都有很多疑惑,该如何养殖呢?
1、土壤:招财树喜欢排水能力强、有机质含量高的砂质土壤。
2、温度:它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冬天应该将温度保持在5℃以上。
3、光照:它不耐阴,也不能被强光曝晒,养殖时应适量给光,在5-9月份时需要遮光。
4、水分:保持土壤微湿即可。
招财树的养殖方法 招财树怎么养
一、招财树养护注意这几点
1、见土干就浇,浇水要浇透,切记盆底不能积水。
2、当冬季温度不得低于5度,会伤根 。
3、适量加些缓释复合肥,这样有助于植物生长,但不能加太多。
二、招财树的养殖方法
1、注意阳光
招财树性喜高温湿润和阳光照射,不能长时间阴蔽。因此,在养护管理时应置于室内阳光充足处。摆放年招财树时,必须使叶面朝向阳光。否则,由于叶片趋光,将使整个枝叶扭曲。另外,每间隔3天至5天,用喷壶向叶片喷水一次,这样既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又可使枝叶更显美观。
2、注意浇水
浇水是养护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水量少,枝叶发育停滞;水量过大,可能招致烂根死亡;水量适度,则枝叶肥大。浇水的首要原则是宁湿勿干,其次是“两多两少”,即夏季高温季节浇水要多,冬季浇水要少;生长旺盛的大中型植株浇水要多,新分栽入盆的小型植株浇水要少。浇水量过大时,易使植株烂根,导致叶片下垂,失去光泽,甚至脱落。此时,应立即将其移至阴凉处,浇水量减至最少,只要盆土不干即可,每天用喷壶对叶面多次喷水,停止施肥水,大约15天至20天就可逐渐缓过来。
3、注意施肥
招财树为喜肥花木,对肥料的需求量大于常见的其它花木。每年换盆时,肥土的比例可占1/3,甚至更多。肥土的来源广泛,可收集阔叶树落叶腐殖土,加少许田园土和杂骨末、豆饼渣混合配制。此肥土效力高,方便易得,但应注意充分腐熟,以免将叶片“烧”黄。另外,每间隔15天,可施用一次腐熟的液肥或混合型育花肥,以促进根深叶茂。
4、注意温度与湿度
招财树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如若温度较低或湿度缺失,常常会出现落叶现象,严重时枝条光秃,不仅有碍观赏,且极易造成植株死亡。因此,莳养时应注意保持15℃以上的温度,并经常给枝叶喷水,以增加必要的湿度。而在深秋和冬季,则应注意做好越冬防寒、防冻管护。
5、病虫害防治
招财树抗性强,一般病虫害少,不过在高温、高湿的气候很容易发生病虫害。主要就是通过加强水肥管理,来预防病害发生。
落叶原因
(1)浇水过多,盆土长期过湿,造成土中缺氧,使部分须根腐烂,阻碍正常呼吸和水分养分的吸收,引起叶片变黄脱落。受害后先是嫩叶变成淡黄色,继而老叶也渐渐发黄,应立即控制浇水,暂停施肥,并经常松土,使土壤通气良好。
(2)干旱脱水。养花漏浇水或长期浇半腰水(即上湿下干),影响养分吸收,也易引起叶色暗淡无光泽,叶片萎蔫下垂。先是下部老叶老化,并逐渐由下向上枯黄脱落。此时需少量浇水并喷水,使其逐渐复原后再转入正常浇水,
(3)长久脱肥。长期没有施氨肥或未换盆换土,土中氮素等营养元素缺乏,导致枝叶瘦弱,叶薄而黄。需及时倒盆,换入新的疏松肥沃的培养土逐渐增施稀薄腐熟液肥或复合花肥。
(4)施肥过量。施肥过多就会出现新叶肥厚,且多凹凸不平,老叶干尖焦黄脱落,应立即停止施肥,增加浇水量,使肥料从盆底排水孔流出,或立即倒盆,用水冲洗土坨后再重新栽入盆内。
(5)炎热高温。夏季放在高温处让强光直晒,极易引起幼叶叶尖和叶缘枯焦,或叶黄脱落。需及时移至通风良好的阴凉处。
(6)蔽荫过度。长期放在蔽荫处或光线不足的地方,就会导致枝叶发黄。
(7)水土偏碱。北方多数地区土壤及水中含盐碱较多,由于土中缺乏可被其吸收的可溶性铁等元素,叶片就会逐渐变黄。栽植时要选用酸性土,生长期间经常浇矾肥水。
(8)密不通风。若施氮肥过多,枝叶长得进于茂盛,加上长期未修剪,致使内膛枝叶光线不足,容易引起叶片发黄脱落。应合理施肥并加强修剪,使之通风透光。
(9)空气干燥。室内空气过分干燥时,往往会出现叶尖干枯或叶缘焦枯等现象。应注意采取喷水、套塑料薄膜罩等法增加空气湿度,
(10)温度不当。冬季室温过低,对于性喜高温花卉常易受到寒害,因而导致叶片发黄,严重时枯黄而死。若室温过高,植株蒸腾作用过盛,根部水分养分供不应求,也会使叶片变黄。应请注意及时调整室温。
(11)土壤偏酸。南方红壤土偏酸,镁元素等易流失,常易出现老叶叶脉间失绿发黄现象。可施钙镁磷肥或喷洒硫酸镁溶液。
(12)病虫为害。受到真菌等病菌侵害引起的叶斑病,易使叶片局部坏死,出现黄色斑点或斑块,严重时整叶枯黄脱落,受到花叶病毒侵染后叶片上出现黄绿相嵌的斑驳;遭受介壳虫、红蜘蛛等为害,叶片也会变成局部黄枯,甚至整叶萎黄脱落。均应及时喷药防治。
(13)强性刺激。防治病虫害时使用农药浓度过大,或者受到大气中有毒气体污染,或者气温高时骤然浇灌冷水等,均易引起叶尖或叶面局部发黄焦枯,甚至全株枯死。因此应注意合理使用农药,设法排除空气污染源。盛夏避免在中午前后用冷水浇花。最后还应提到的是,盆花黄叶有时是一种原因引起的,但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应作出正确诊断,方能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