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周易跟读,易经听读讲解完全版
《三字经》
三字经易解
前言: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字伯厚)先生所作,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唱儿歌,用来教育子女琅琅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时人觉得本书内容很好,纷纷翻印,因此广为流传,历久不衰,直至今日内容虽有修改或增加,但主要结构并未改变,是一本难得的启蒙读本。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易解:人初生之时,本性都是善艮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后来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差异越来越大。(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易解: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至于教育方法,应注重在使孩子专心,有定力。课业的选择,要以专精为主,不要希求广博。(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与青少年心智的发展,十三岁以前著重在记忆,之后理解力逐渐成长,故十三岁以前应注重记忆念诵为主,理解次之,不可本末倒置。)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易解: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寻找一个对孟子有益的教育环境,不辞辛劳搬了三次家。(从坟场附近搬到市场边,再三迁至学校旁。)有一次孟子不用功,逃学回家,孟母当著他的面将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并且告诫他说:‘求学的道理,就像织布一样,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成就。否则就像织布半途而废一样,一旦前功尽弃就毫无用处了。
五代时,有一位窦禹钧(又称窦燕山),遵照圣贤教诲的义理来教育子女,因此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都能光耀家门。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易解: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那是作父母的失职。老师教导学生,不只是知识、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义。因此对于学生的要求一定要认真严格,不能偷懒怠惰,才能教出好学生。(严师出高徒,严是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要教出好孩子,必须父母与老师双方面配合,也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努力。)
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功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易解:一块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样,如果不透过学习,就无法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不知道那些事合不合乎义理,应不应该做?
作子弟的,要趁著年少的时候亲近良师、结交益友,好好学习待人、处事、应对、进退的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易解:黄香是东汉江夏人,他在九岁的时候,就懂得孝顺父母,夏天天气热的时候,他就用扇子先将父母的床铺煽凉,再请父母就寝;冬天天冷的时候,他就先将父母亲的被子睡温暖,再请父母安睡。类似这种孝顺的行为,是每一个为人子女所应当尽的本分。
东汉末年的孔融,才四岁的时候,就晓得礼让兄长,将大的梨子让兄长吃,自己选择较小的。这种尊敬兄长、友爱兄弟的美德,应当及早教育培养。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易解:做人第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其次才是增广见闻学习知识,明白数字的变化,并研读古圣先贤的文章,来修养自己。
一是数字的开始,十个十是一百,十个百是一千,十个千是一万,如此累积上去,可以无穷无尽。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易解: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一定的次序;‘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日、月、星。
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易解: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
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准互相对应。(如果没有中心,就没有东西南北,因此中心移动,方向也跟著改变。)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易解:古人以木火土金水,为构成物质的五种基本特性,称为五行,并将这五行的变化以数学的原理加以归纳,发现它们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是相生的关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是相克的关系。
十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有十个,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地支有十二个,都是古人计算时间的符号;地支用来计算每日的时间,如:子时是指凌晨11时至1时,丑时是指1时至3时,午时是中午11至13时。天干与地支互相配合用来计算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六十年为一甲子)
曰黄道 日所躔 曰赤道 当中权
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
易解:黄道是太阳在太空中所运行的轨道,赤道是地球的中线,将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赤道附近为热带,温度极为炎热,我们的国家,位置在北半球的东边,因为上地面积广大,所以包含了热带、温带、和寒带。
曰江河 曰淮济 此四渎 水之纪
曰岱华 嵩恒衡 此五岳 山之名
易解:我们的国家有美丽的山河,河川之中长江是第一大河,黄河是第二大河,还有淮河和济水,这四条河最后都向东流入大海。(李白诗: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入海不复回。)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这五座山称为五岳(岳),是中国的五大名山。
曰士农 曰工商 此四民 国之良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易解:士是读书人,士农工商这四种身份的人民,是组成社会、建立国家的基本份子。仁、义、礼、智、信,维系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五种道理永远不变,必须遵守不容许混淆。(仁是爱人利物;义是公正合宜,是正正当当的行为;礼者理也,是规规矩矩的态度;智是慎思明辨的能力;信是诚实不自欺,亦不欺人的态度。)
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陆
有虫鱼 有鸟兽 此动物 能飞走
易解:大地所生长的生物,种类繁多,像草木是属于植物,遍及陆上及水上。至于动物有虫、鱼、鸟、兽,它们有的能在空中飞翔,有的是行走在陆地上,还有的生活在水中。
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易解:稻米、高梁、黄豆、麦、黍(粘米)、稷(不黏〉等,六种谷物是供人类所食用的主食;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气候、风俗、民情不同,因此主食各不相同。马牛羊鸡狗猪,这六种动物是人类所畜养的,各有其贡献。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青赤黄 及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易解:喜悦快乐、生气、忧伤、害怕不安、爱惜眷恋、憎恨讨厌、及想要拥有的欲望,是人人都具备的七种情绪。(有智慧、有修养的人能适当的调节控制,不受情绪所左右,做情绪的主人,不作情绪的奴隶。)
青、红、黄、黑、白,是我国古代所定的五种颜色,称为五色(正色),我们很容易就能用眼睛辨别出来。
酸苦甘 及辛碱 此五味 口所含
膻焦香 及腥朽 比五臭 鼻所嗅
易解:酸、苦、甜(甘)、以及辣(辛)和碱这五种味道,是食物中所包含的五种味道。羊臊味(膻)、烧焦味、香味、以及鱼腥味、腐烂的臭味,这五种气味,是我们的鼻子所闻到的五种味道。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声 宜调协
易解:匏瓜与黏土古人作成吹奏的乐器(如笙、埙),革是指牛皮,可以制成乐器称为鼓,有振奋人心的作用,如晋鼓、腰鼓、博浪鼓等。木制的乐器有木鱼、梆子、拍板、祝和敔。(常用于祭孔大典中),石类乐器有磬(石磬),金属铸成的乐器有钟、锣、钹、铙等。
丝类乐器是因为中国古代用蚕丝作弦,故称为丝类,有琴、瑟、筝以及后来的胡琴、琵琶、小提琴、吉他等都是。竹制乐器是用竹管穿孔而制成,主要分为笛(横吹)和箫(直吹)。以上这八种乐器可作为八音的代表,‘音乐’可以调和身心,它和‘礼’是相辅相成的。
平、上、去、入是古时候的四声,讲话时咬字发音应该正确,才能让人听得清楚明白。(平声即是现在国音中的第一和第二声,上声即是国音的第三声,去声即是国音的第四声,入声音调短促而急,分布在国音声调中。)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易解:高曾祖代表了三代,即是高祖、曾祖、祖父,然后是父亲再来是自己本身,往下是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一共九代亲族称为九族,包含自身以上的上四代及下四代,是我们的直系血亲,和自己关系最为密切。是家族中长幼尊卑基本的伦常关系。(至玄曾三字,为求押韵而对调)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易解:以下是讲五伦,五伦彼此之间都有互相对待的原则。父慈子孝,父亲慈祥恩爱,子女孝顺,夫义妇顺从,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体谅。至于兄弟姊妹之间,作兄长姊姊的应该爱护弟妹,弟妹也应该恭敬兄长姊姊。长幼之间要有伦常秩序,朋友相处也要诚实互信真心的交往,领导者对部属要尊重,部属对长官应忠于职守认真做事,各尽本分。
此十义 人所同 当顺叙 勿违背
斩齐衰 大小幼 至缌麻 五服终
易解:从父子恩到臣则忠,这十条义理,每一个人都要遵守奉行,要了解亲疏关系,注意先后顺序不可以违背。
古时候父母、祖父母、兄弟、伯叔、外祖父与表兄弟等亲人,过世时所穿的丧服都有一定的礼节,不可混乱。(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都很注重礼节。)
礼乐射 卸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
惟书学 人共遵 既识字 讲说文
易解:学习礼节仪规、音乐、射箭、驾驭马车、书法、数学,是古人教导子弟必备的六种技能,称为六艺,现在的学生已经不具备这些才能了。
只有练习书法写字,大家仍然共同遵守。已经认识字之后,接著就要讲解学习文字的构造和它的意义。
有古文 大小篆 隶草继 不可乱
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
易解:中国文字源远流长,有他独特的意义,较早有甲骨文、钟鼎文,再来是大篆、小篆,继之有隶书、草书、这些都要分清楚不可混乱。
天地之间的学问广大无边,如果都想要学,恐怕会无从学起,不如选择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日积月累功夫精深,自然水到渠成成就非凡,其余的只须知其概要,了解来源就可以了。
凡训蒙 需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易解:凡是教导初学的学童,一定要讲究教学方法,义理讲解要详细,并且考察事实说明清楚。对于文字章句的读法,与如何分段的方法都要明白。(古人文章不分段,没有标点符号及注音,这些都由老师来教。)
读书求学,必须有一个好的开始,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应先熟悉宋朝朱熹所著的小学这本书,学习洒扫应对及六艺等,再来深究四书当中修齐治平的大学问。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易解:论语是孔老夫子教学传道的记录,一共有二十篇,内容是孔子的学生记载圣人的言行,谈论为人、处世与为政行仁的言论,包含了夫子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问答的记录,十分难能可贵。
孟子这本书共有七篇,是学生万章与公孙丑等记录老师言行的书。内容都是讲述道德仁义的事,如崇尚王道,排斥霸道,阐明性善辟斥邪说等,是从国的典范。
作中庸 乃孔伋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易解:中庸这一本书是孔夫子的孙子孔伋所作(孔伋字子思,古人以字相称,以字行之。)中是不偏不倚,庸是不易,不变的意思,中庸所说是不偏于一方,永不改变的天下至理。
大学这一本书是孔夫子的学生曾子所写,本书共有十章,内容阐述一个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国父孙中山先生,在民国13年3月2日,讲演民族主义第六讲时说:‘我们以为欧美的国家,近来很进步,但是说到他们的新文化,还不如我们哲学的完整。中国有一段最有系统的哲学,在外国的大家还没有见到,还没有说到那样清楚的,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段话,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由一个人的内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像这样精微开展的理论,无论外国什么哲学家都没有见到,都没有说出,这就是我们政哲学的知识中所独具的宝贝,是应该要保存发扬的。’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易解:孝经共十八章,是一部阐明孝道的书。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因此古人研究学问,首先读孝经,要把孝经这一部书的道理,都融会贯通,再读四书,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并且有了学问的基础,然后才能研究六经这些深奥的典籍。
诗经、书经、易经、礼记、周礼、春秋合称为六经,凡是有志于读书的人,都应当仔细研究其中的道理。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易解:古时候的易经有三种版本,分别为连山、归藏、和周易,共称为三易,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了,如今流传下来的只有周易一种,孔老夫子曾经审订过,书中的理论比较详尽易懂。
书经之中包含典谟、训诰、誓、命等六篇文书,典:常也。尧典、舜典是帝王不易的常道。谟是大臣献上的计策如大禹谟。训:诲也,是大臣对君主的进谏,如伊训。
诰是君主发布的命令,如昭告、酒诰等。誓:信也,是指君主出征时宣誓的文告,如甘誓、秦誓等。命是君主所下达的命令,这些都是书经中奥妙之所在。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易解:周公制定周礼,分官设职建立国家的制度,六官即六卿,包含了天官:吏部大冢宰,地官:户部大司徒,春官:礼部大宗伯,夏官:兵部大司马,秋官:刑部大司寇,冬官:工部大司空,分属于天子之下,各司其职管理国家大事,为后世保存了良好的典范。
汉朝时有两位著名的儒者,述说圣人的言论,大戴戴德将礼记删订为85篇,小戴戴圣则删订为46篇(即为现今留存者,加上后人增补3篇合计为49篇)。其内容完整的保存了古圣先贤的言论,包含各种礼节、五分十二律等音乐都十分完备。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诗既仁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易解:诗经按体裁可分为国风、大雅、小雅、颂四种文体称作四诗,古时候诗歌一体有诗必有歌,国风是采集自诸侯各国的民俗歌谣。雅者正也,是正式场合演唱的歌。大雅是诸侯朝觐天子所用的诗歌,小雅是天子宴享宾客所用的诗歌。颂则是宗庙祭祀时所使用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商颂三种。
诗经经过孔老夫子整理删订为三百一十一篇,秦始皇焚书坑儒时遗失六篇,今存三百零五篇,取其整数通称‘诗三百’。内容记载:从事父至事君,人伦之道无所不备。可见诗经非常值得后人学习、背诵、吟咏。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曰:‘不学诗,无以立。’
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阳后(东周),周天子衰落不能号令天下时,作诗的风气就逐渐没落消失了。于是孔老夫子写出春秋这一本书,文字虽然简约,意义十分深远,详记鲁隐公到鲁哀公二百四十年间的历史,用来褒扬善行好事,贬抑恶行坏事,希望能藉此提醒世人分辨忠奸善恶,更期盼当政者知所警惕,当时很受到重视,对时局有很重要的影响。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易解:传是解释‘经’的书,这三本传都是针对‘春秋’作注解,有鲁国公羊高写的公羊传,有与孔夫子同时代的左丘明所写的左传,还有汉朝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其中左传使用编年纪事的体裁为春秋作注解,最令人称道,举凡天子诸侯之事,兵革礼乐之文,兴衰存灭之因,都记载得很详尽,是研读春秋一书最佳的选择。
四书和六经的要旨都明白之后,才可以读诸子百家的书,如老子、庄子、荀子等,但是由于诸子百家书籍太多,卷帙浩繁,其内容也有可取之处,但并非完全正确,只要选取其中对我们的德行学问有帮助的精华来读,就可以了。
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 及老庄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易解:诸子书籍繁多,故有诸子百家之称,其中最重要的有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及庄子。(荀子名卿战国时楚人,著荀子一书,主张‘性恶’说,认为人性中存有贪婪好利等弊端,故特别注重礼节和教学,希望透过教育的手段来引导改善,“劝学篇”尤其有名。扬子即扬雄,汉朝成都人,著有太玄经、法言二书,太玄经是参照易经而作。文中子姓王名通,著有元经、中说二书。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的开创者,其思想影响中国人数千年,仅次于儒家,老子有道德经传世,其内容崇尚自然,倡导无为而治。庄子著『南华真经”属于寓言式的著作。
经书和子书融会贯通之后,就可以开始研读各种史书,史书是记载一国兴亡的事,要从中考察历代王朝传承的世系,明白各国上的利弊得失,和治乱兴亡的原因,给自己一个警惕。(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易解:从伏羲、神农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君主,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史前时代,没有文字记录,所以太古的事无从考察。传至唐尧和虞舜合称二帝,他们都把国家当作公器,传贤不传子,把帝位禅让给贤能的人,因为没有一点私心,造就了一番太平盛世。(古有‘尧天舜日’之说)
夏有禹 商有易 周文武 称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易解:夏朝的第一位君主是大禹,他治理水患,疏通九河,把洪水引导入大海,老百姓都很拥戴他,因此舜帝把王位传给他,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因为贤能被尊称为‘三代的圣王’,后来夏禹准备把帝位传给益,因为人民怀念禹治水的功绩,加上儿子启又非常贤能,因此诸侯拥戴启为天子。中国从此变成家天下。夏朝传了四百年就改朝换代了。
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易解:夏桀在位时因为暴虐无道,成汤起而讨伐,建立了新王朝国号商。传了六百多年,到纣王时就灭亡了。
周文王行仁政,诸侯都来归附,直到周武王时因为纣王荒淫无道。才联合诸侯讨伐纣王,建立周朝,周朝传了八百七十四年,是我国历史上年代最长久的王朝。
周辙东 王纲坠 逞干戈 尚游说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易解:周武王在镐京建立国都,史称西周,到周平王迁都洛阳之后改称东周,东迁之后王室的威望低落,王室的纲纪和制度逐渐瓦解,诸侯各自为王,为了扩张彼此争执干戈相向,天下变得纷乱不堪。一些谋士与投机份子趁机崛起,周游列国担任说客谋取功名,在各国之间进行游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提倡合纵,从此兵连祸结,天下苍生不得安宁。
自周平王东迁开始称为春秋时期,(因孔夫子编春秋而名之)共二百二十四年,自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史家称战国时期。春秋时期产生了五位霸主,依序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他们虽然标榜著崇高的理想,实际上仍依赖著武力称霸一时,甚至连周王室都被诸侯灭亡了。
进入战国时期后产生了齐、楚、燕、赵、韩、魏、秦等七个强国。七雄间彼此战争,弱肉强食杀伐不断民不聊生。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易解:秦始王姓嬴名政,采用张仪的连横外交及远交近攻等策略,将六国个个击破,兼并六国的领土,统一天下(中国)自称秦始皇。只可惜不行仁政,暴虐无道民不聊生,传到第二代胡亥时就被抗暴队伍项羽和刘邦推翻了。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相争,两军交战七十多回合,最后项羽兵败,天下又成统一的局面。
汉高祖刘邦兴起,建立汉朝的基业,这是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传到第十一代汉平帝时,被外戚王莽夺取了帝位。王莽篡汉后,改国号为新。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于献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易解:汉光武帝刘秀,复兴汉室,推翻王莽,在洛阳建都,称为东汉。(王莽以前的时代称为西汉)两汉共传了四百多年,到汉献帝时,被曹操之子曹丕所废。
魏(曹操、曹丕),蜀(刘备),吴(孙权)互争汉家天下,历史上称为三国时代,一直到晋朝(司马炎)继起,灭了三国,才结束纷乱的局面。又因为五胡乱华,把国都迁到江南建康称为东晋。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与高齐
易解:晋朝传了一百多年之后至晋安帝时被刘裕所篡,从此进入南北朝的时代。北方被外族所统治,南方偏安局面下的朝廷,称为南朝。为了与其他的朝代有所区别,史学家便将这四国的国号加上‘南’字,分别为南宋、南齐、南梁、南陈,皆在金陵(南京)建都。
北方北朝的拓拔圭建立北魏后,他注重礼乐及教育,又施行汉化政策,改姓元故称元魏,在历史上颇为有名。至孝武帝时分裂为东西魏,不久,宇文周篡西魏,建立北周,高洋篡东魏建立北齐。
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易解:等到杨坚建立了隋朝,才结束南北朝,统一天下(中国),即为隋文帝。文帝深知民间疾苦,一生勤俭爱民,只可惜识人不明,因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种下祸因;杨广即隋炀帝,荒淫无道,刚愎自用又好大喜功,连年征讨的结果,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引起各方声讨,只传了一代,才三十八年隋朝就灭亡了。
唐高祖李渊倡导仁义之师,平定隋朝的乱事,建立了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国基。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易解:唐朝传了二十代,国运将近三百年,直到朱全忠灭了唐朝,才把国号改为后梁,为了与前面的朝代有所区别,因译解: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启示〗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启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启示〗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译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启示〗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启示〗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人类永远和平。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启示〗春、夏、秋、冬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时,有时面向太阳、有时背向太阳、有时斜向太阳,因此有了温度不一样的四季变化。
【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启示〗我们的祖先最早用铁发明了“罗盘”,也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从而使确定方位变得十分简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针的作用太大了。在我们人类生活中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译文】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启示〗“五行”学说包括很深的哲学道理,非常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就行了。
【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启示〗和“五行”一样,天干、地支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今天,人们除了十二支的生肖记年外,记时已多不用了。
【译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曰黄道 日所躔 曰赤道 当中权
〖启示〗地球在不断自转运动中,同时绕着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太阳系又绕着银河系转,而银河系只是宇宙的一个小点点,天地之大实在是不可想象的。
【译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
〖启示〗我们国家所处的位置在整个地球的东北边,由于面积辽阔,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温带都有。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
【译文】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
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曰江河 曰准济 此四渎 水之纪
〖启示〗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五千多公里。我国最闻名的河流是黄河,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
【译文】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曰岱华 蒿恒衡 此五岳 山之名
〖启示〗现在我们都知道,我国境内的喜玛拉亚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号称世界的屋脊。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每座山都有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
【译文】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蒿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曰士农 曰工商 此四民 国之良
〖启示〗由于社会的发展,今天人民的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这四种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有好处,都是光荣的。
【译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启示〗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有多少仁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这些人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译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陆
〖启示〗人类所食用的“五谷杂粮”就属于植物。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大自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掌握这些知识,以便为人类服务。
【译文】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有虫鱼 有鸟兽 此动物 能飞走
〖启示〗无论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人类永恒的财产,我们要爱护周围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译文】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启示〗人要吃饭就得耕耘播种。当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时,千万不要忘了辛勤耕种的农民。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知道爱惜每一粒粮食。
【译文】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启示〗人类真不愧万物之灵,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有些野生的动物,通过驯服和人工喂养成为人类的工具和食品。
【译文】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俱
〖启示〗七情是人生来具有的,谁也不可能抹煞它,但做为一个有志者,是决不能被感情牵着走的。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要学会妥善处理自己的感情,才能活的安乐而有意义。
【译文】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青赤黄 及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启示〗用色学的标准解释,色的由黄、红、蓝三个原色和橙、绿、紫三个间色组成。五色是我国传统的名称,如黄色已成为我们的民族色,据说太阳升起的第一道颜色是黄色,所以黄色代表东方。
【译文】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酸苦甘 及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启示〗我们的嘴巴之所以能分辩出酸、甜、苦、辣、咸,是由于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叫味蕾的粒状组织。人身体的结构非常复杂,认清自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译文】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膻焦香 及腥朽 此五臭 鼻所嗅
〖启示〗我们人类有视觉,可以分辩颜色、形状;有味觉可分辩各种滋味;嗅觉可以辨别气味;触觉可区分冷暖各种刺激。
【译文】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启示〗音乐可陶冶人的情怀,我国文明久远、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音乐也非常突出。好的音乐可以增强人的修养,调剂人的身心,优美的东方音乐更具迷人的特色。
【译文】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声 宜调协
〖启示〗我国的古代诗词非常优美动人,读起来和谐顺口,这不仅是诗词本身的内容感人,而且是由于诗词运用了平、上、去、入四声的规律变化,所以使我们听起来更加优美动人。
【译文】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启示〗人类的繁衍,一代接着一代,生命的延续永无止境。真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每个人都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和义务。
【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启示〗九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统的承续关系,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幼尊卑地位,以及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才能和睦。
【译文】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启示〗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和睦相处,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启示〗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此十义 人所同 当师叙 勿违背
〖启示〗社会是复杂的,每人有各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古人提出“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译文】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斩齐衰 大小功 至缌麻 五服终
〖启示〗社会在发展,今天一些古老的丧葬仪式已经见不到了,但人死了以后,活着的人就要为他们送葬,以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后人的哀思。
【译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礼乐射 御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
〖启示〗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科技的门类越来越多。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译文】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惟书学 人共遵 既识字 讲说文
〖启示〗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学科,已经成为各门类的基础学科。它是深入研究各门专业学科的工具课,所以一定要努力学好, 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译文】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有古文 大小篆 隶草继 不可乱
〖启示〗我们今天通行的是隶、楷、行、草四种体式,但对于先人留下的古籍也要有所了解。这对于我们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译文】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
〖启示〗现在讲究的是一专多能,对于研究学问也必需做到从大处着眼,要理清思路,提纳挈领,才能抓住问题要害,掌握根本的道理。
【译文】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启示〗人们在开始读书的时候必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是讲读发音要正确,辞意要清楚,要学会正确划分句子,这样才能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和观点。
【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启示〗为学必有初始阶段,任何一个大学问家,他的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只有扎扎实实打下良好基础,才能进军更高深的知识。
【译文】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启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论语》的核心是如何 “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启示〗孟子,名轲,尊称孟子,也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的三传弟子,也同样讲仁义道德。
【译文】《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作中庸 乃孔亻及 中不偏 庸不易
〖启示〗孔及是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中庸》是关于人生哲学的一本书,它对中国人的人生观影响很大。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亻及,“中”是不偏的意思, “庸”是不变的意思。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启示〗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名曾参。《大学》是四书中的一部书,和中庸一样,也是一部修养性的书。
【译文】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中书熟 孝经通 如六经 始可读
〖启示〗书有深浅难易的区分,我们读书必须从浅易的开始读起,奠定求知、做人、处世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更深奥的知识。
【译文】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启示〗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个非常丰富而伟大的知识宝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学者,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爱护祖先留下的遗产, 并为此感到骄傲。
【译文】《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启示〗《易经》虽是我国古代人占卜的书,但它其中阐述了极为深奥的哲学道理。像阴阴消长,物极必反的论述随处可见。
【译文】《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启示〗《书经》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从内容方面来看,很类似我们现在国家的档案,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历史,从中学到许多有益的知识。
【译文】《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启示〗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在周文王的所有儿子中最有才干,也最有仁慈之心。武王死后,由周公帮助成王辅佐朝政,由于他的贤德,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富强.
【译文】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启示〗中国传统的礼义道德,其中很大部分到今天仍是有益的,我们要从这些有益的成分中吸取营养、身体力行。
【译文】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启示〗我国最古老的一本诗集叫《诗经》,共汇集了周代诗歌三百零五篇,所包含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反映复杂的社会形态,有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状况及一般百姓的思想和感情等。
【译文】《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启示〗我们读春秋,除了能够了解当时一般和人民生活情况,更重要的是累积前人的经验,成为自己做人处事的借鉴。
【译文】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启示〗《春秋》是鲁国的史书,内容十分精采,但文字记事都非常简洁。加之年代久远。所以必须详读三传,才能研读明白。
【译文】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启示〗学习和掌握各门类的知识都要牢记一条原则,学习历史更是如此,这就是提纲挈领,掌握主要脉络。对于重点历史事件要记住它的起因和结局,才能很好地掌握这门学问。
【译文】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
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 及老庄
〖启示〗五子当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恐怕只有老子和庄子,他们博学广闻,象老子,就连孔子都曾向他请教过礼的问题。庄子则经常用寓言的形式表达思想,是非常有趣的。
【译文】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
书,便称为子书。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启示〗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是各种哲学思想百家争鸣的时代。像荀子的人性本恶说、扬子的自利说、老庄的顺其自然说等等。这些思想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译文】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
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启示〗历史学家大体把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上古、中古、近代。中国历史从商代以后才有了较可靠的记载,这以前的历史是个神话和传说的时代,即上古。
【译文】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启示〗尧是位很贤德的帝王,他把帝位禅让给有贤能的舜做继承人。当然舜也不负众托。在他们所处的这段历史时期,是中国上古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译文】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
人人称颂。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启示〗夏商周,在中国历史上合称三代,每一代的时间都很长,夏朝统治四百年,商朝统治六百年,周朝统治八百年。这一时期的历史仍然掺杂了许多神话和传说。
【译文】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启示〗从禹把帝位传给儿子启之后,一个家族统治国家的历史持续了几千年,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最后一位满皇帝,家天下的统治才最后真正结束了。
【译文】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启示〗周朝的历史分为两部分:幽王被杀以前是西周,平王东迁以后是东周。从各朝各代的兴衰中我们可以看出“仁政必兴、暴政必亡”的道理。
【译文】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
周辙东 王纲坠 逞干戈 尚游说
〖启示〗周王室衰落,使各诸侯失去了控制,都想要称王、称霸,战争连年不绝。使老百姓饱受了战争的苦难。
【译文】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启示〗东周时期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前后出现五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战国时期有七个诸侯国实力最强,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译文】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启示〗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治国家。虽然秦朝统一的时间只有十五年,但其苛政却是其他朝代所不能及的。然而其统国、车同轨、书同文,以及统一度量衡等方面仍有它不可抹灭的贡献。
【译文】战国末年,秦国的日渐强大,把其他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启示〗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个人的行为准则要符合于社会发展的法则。否则即便得力于一时,但终究会以失败而告终。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于献
【启示】: 汉朝经过四百多年的时间,到了末期,由于外戚、宦官互相攻击,王室无能,到汉献帝时就灭亡了。
【译文】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天下大乱,刘秀推翻更始帝,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东汉延续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启示】: 《三国演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部古典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分,阅读这部小说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了解到古代人之初,性本善我的百度空间中精心整理了适合儿童诵读的三字经 千字文 唐诗三百首 孝经 弟子规 百家姓. 朱子治家格言.易经 黄帝内经 诗经 论语 .....等国学经典pdf电子书和童音mp3跟读等内容,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非常有好处。
爱红老师易经课程整理(乾卦第一讲)
大家好!前几天的易经之智慧育儿课程,讲到我们为什么要读经?
同时也学到了,学习当中我们知道,通过学习易经最重要的思维:什么是阴阳?
通过学习易经的阴阳思维,我们真正的目的是要知道两面现象。
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学习乾卦,请打开大书,育心经典的《易经》第一页。
我们看到书上第一行是四个字,周易上经,
我们先简单的讲解一下,
“周”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学习的易经,为什么叫周易呢?
注意我们在读经,我们在学习智慧育儿课程,我们要特别注意读经与解经的区别。
那读经就是读经,最好是不思不议,只管读之,当然可以大声的读,也可以小声读,可以看着读,可以跟着读,
甚至在大明育心呢,更应可以童音跟读,也可以用大宝读经法,都可以。
大家学过大宝读经法吗?
如果没有学过的,可以参加游学,游学当中指导老师会亲自教你大宝读经法,其实就是针对那一些大孩子愿意跟读的人。
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
有的人一开始就想读经,
有的人一开始不愿意读经,
有的人开始根本坐不住,到处跑,
或者说我们的小婴儿,
只能躺在摇篮里,
只是听录音,
也是一种读。
这种读叫什么?
这种读叫听读,
照样可以,
还有的人喜欢在厕所读,
或者说躺在床上读,
其实啊,
如果作为我们家长来说,
对孩子来说,
心如果是清静的,
都可以,
其实没有那么多规矩。
但为什么在大明又会要求大家大声、坐正、指读。
知道为什么吗?
是因为我们的爸爸妈妈在读经的时候心不静,
我们大一点的孩子,
读经的时候也是心不静,
要培养我们的心的定力,
要培养我们的专注力,
要培养我们的注意力,
所以在大明育心会有规矩,一定要大声噢!一定要指读噢!一定要坐正噢!
实际上呢,
其实怎么读都可以,
读经根本就没有那么多规矩,
尤其是我们学习易经的,
要敢于摆脱那些限制人自由的规。
大家知道周易是周文王在囚笼里,
相当于现在的监狱当中创作出来的,
可见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条件下、任何人都是可以读的,大家说是吗?
刚开始是不是带孩子不想跟读,就想自己读,大家说可以吗?
其实真的是可以的。
只要读就不错了嘛!
要不然你再定下规矩,要大声、要指读、要坐正,他一气之下读都不跟你读了,大家说呢?
他只要喜欢读,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比起那一些不愿意读,看着书就头痛的人,已经好上一百倍了,
也就是说什么方法都行,只要读就行。
但是解经跟读经又有很明显的区别,
读经可以囫囵吞枣,
可以快读,
可以慢读,
只要读就可以,
可以大声读,
可以小声读,
但是解经,不行!
要细嚼慢咽,反复咀嚼,妙味无穷。
换一句话说,解经,是一生的事,
就像熊宝妈读经已经有三年多时间了,
说心里话,我也只是读懂了一点点,
解经,我也只能按照自己学习的方式,
只能跟大家分享一点点读易经的心得体会,
我并不能像虚受老师一样,
像那些易经大师一样,
我能讲出什么易经呀,什么占卜啊,怎么样去预测呀,
我学了第八轮了,我也不知道,
哈哈,
因为我当初学习经典,就是为了解决我的一些家庭的困惑,比如婆媳关系。
那还有很多人学习经典,最初是为了解决孩子的问题。
其实我也没有想过,
学习易经,
是为了成为专家,
但是我知道,
我天天学习,
肯定每天都有每天的进步,
可能对易经、对其他经典都会有一定的认识,
只要我一天天进步,
只要我一天积累一点点,
日积月累,
积小以高大,
我相信我会慢慢的比昨天,会解经一点,大家认同吗?
所以大家要不要拉着熊宝妈和我们的师父,
跟我们的专家去比啊?
熊宝妈只是通过学习易经,
通过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
通过慢慢的跟虚受老师学习,
慢慢的把从易经中学习到的天道、人道,
运用到我教育孩子的学习当中,
和家庭生活当中。
我把这些学习到的,
也来分享给大家听,
大家觉得有一定的进步,
大家可以继续学习,
大家如果觉得你这讲易经我不懂,
也可以选择继续学习读经典,
没有强求,特别要告诉大家的是:解经,是一辈子的事,是一生的事,也许是几辈子的事。
我们在少儿时期,
就读过经了,会背诵了,倒背如流,
而在对经文的理解,
在人生不同阶段,
也许总有不同的境界,
同样的道理,
理解之后,
当然我们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读经典,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大家说是吗?
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当中,
运用到我们的创业当中,
运用到我们的育儿当中,
所以用经也是一辈子的事情。
可见,今天我给大家讲解易经,
不能算是终极答案,
我能讲的和你理解的肯定也不一样,
这也只是我生命当中的一点。
事实上生命的长河是细水长流的,大家说是吗?
那我们刚刚请经典的急不急?
我们不应该着急,
我们就是简简单单地读,
读经十年,解经十年,用经十年,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阅历,
生活的经验,
生活的故事不一样,
所以他对经典,对易经的理解他更不一样。
那熊宝妈希望大家通过读经典,
通过在跟随平台学习,
跟随师父学习,
跟随爱红老师学习经典的工程当中,
把自己学到的一点点的体会要主动分享,
我们主动到YY频道分享,
你学一点点,学一句,也要分享,
因为我们关键是运用到育儿当中、宜家当中。
我们不是要成为专家,对吗?
没有信心?不怕!
今天去做一分钟的介绍,怕不怕?
“大家好!”跟大家问好,难不难?
就说一句话嘛!
难不难?
大家去抢麦噢!
一分钟的幸福晒。
好比是:“大家好!广州力奇妈来跟大家问好了,今天我读了易经、三字经、成语接龙。”
难不难?
我相信不难吧?
就一句话,那解经也一样:
“我今天学习了易经,我知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就是说:我要讲好话,我的家庭就和谐了。”
大家说难不难?
我就学到了一句话,我就去分享。
好,
那今天我讲了这么多,
就想告诉大家:要简单,学一点,解一点,用一点。
从今天开始下定决心,
挑战自己,
学习易经当中的自强不息,
我们主动分享,主动上台,主动写日记,主动在平台里参与各种各样的义工岗位,我们要不要去做到?
我们主动分享,主动上台,主动写日记,主动在平台里参与各种各样的义工岗位,
这就是培养我们的自信,
培养我们的主动性,
培养我们学习易经当中自强不息的能力,对吗?
今天我们先来说一说这个“周”字,
历史上的著名的三易,
除了《周易》,
还有《连山易》、《归藏易》。
据说《连山易》在夏商周三个时代中,
夏时就有了,
这部经《易经》一共是64卦,
也是由8个卦重叠而成。
可能大家不知道《连山易》的第一卦不是乾卦,
《连山易》的第一卦是艮卦,
艮卦内卦是艮,
艮为山,
外卦也是艮,
艮也为山,
跟我们现在学的《周易》不一样,
好比是鲁迅写自己家门前,
左边是一棵枣树,
右边也是一棵枣树,
如果用震卦代替枣树的话,
鲁先生的文章就是以震卦开头的。
所以每个人都不一样,
每一本书也不一样,
那么这个《连山易》就是从艮卦开始,
知道什么是《连山易》了吗?
连着两个山,就是从艮卦开始的,
因为艮卦,
下卦是山,
上卦还是一个山,
顾名连山。
大概那时的人,
主要居住在山边,
依靠打猎为生吧,
当然也可以学习猿猴吃树上的果子,
有一部分人,
居住在海边,
依靠打渔为生,
他们自然就发明了如何织网。
那另外呢,
坤卦除了代表大地,
也代表大海,
大家知道把坤卦重叠起来,
得到的是什么?
把坤卦重叠起来仍然得到一个坤。
据说坤是回归、收藏之意,
以坤开头的易经就叫《归藏易》。
坤下坤上,
《归藏易》怎么来的?
因为他从坤卦开始的,
据说商朝时期的易经那叫这个,
那我们现在学习的易经是从什么开始的?
是从乾卦开始的,
那是以乾卦开头的,
乾代表什么?
乾代表太阳,
代表天道运行,
刚健自然,
周流不息,
尤其是太阳,
天天都是新的,
是圆满的,
是周期性运转的,
所以圣人命名这部经典叫《周易》。
为什么周朝取名为周?
周文王写这部易经啊,
周朝取名为周,
大概也是取其圆满之意,
学佛之人,
追求的最终目标也是大圆满。
而我们学习周易,
学习的最终目的,
是不是也是大圆满?
是不是家庭幸福,家庭圆满、国家和谐、国家圆满?
那我们现在有许多不如意、不圆满,怎么办?
能不能急?
对,真的不能急,
不必着急嘛!
慢慢来,
我们有累积法,
圣人为小不为大,积小成高大。
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而我们呢,只观其好的那其一、二。
夫君也许也有许多缺点,
我们放下,可以吗?
当我们的孩子还有许多的缺点,
我们也应该放下,大家说是吗?
我们公公婆婆也有许多缺点,
我们也要放下,
其实,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有许多缺点呢?
反正,熊宝妈身上有许许多多的缺点,
但熊宝妈不能因为我的缺点,
我就不跟大家讲课了,
你们说我没有关系,我已经放下了。
说我讲的易经不太明白,
说我一个人在这里发言,
不怕,我讲给谁听的?
对,我讲给我自己听的。
听不听是你的事情,
那我讲不讲是我的事情。对不对?
我讲给我自己听。
谢谢大家能够听我讲易经。
听一个普普通通的妈妈讲易经,
这很难得,
讲多了我是不是也有一堆的粉丝啊?
那我能讲易经,
问问大家,
你们想不想讲易经啊?
想不想也有粉丝?
想的话我告大家一个秘诀:
从今天开始,
不管我们身上有多少的缺点,
我们都应该选择放下。
好不好?
放下缺点,
我们只写出我们和孩子、夫君、公婆的21个优点,
并从中选择出5个最明显的,
以故事的形式,
我天天讲给自己听,
现在我是不是天天在讲自己的故事?
突然心敞亮了,放下缺点。太好了!
大家知道吗?
要知道在3年前,
我什么都不会讲,
我根本就不敢讲啊。
但是我现在敢讲了,
我现在挑战自己在YY分享学习收获,
并且还讲易经,
这如果是在3年前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我不管,我讲给我自己听。
告诉大家,爱红老师就这么成长的,
天天讲给自己听,也讲给我孩子听,
讲她的故事,逢人便讲,
我们只讲自己的优点、爱人的优点、孩子的优点、公公婆婆的优点。
大家是不是经常会在爱红老师的故事当中听到她公公的优点?
大家听到过吗?
爱红老师的公公是一个非常积极向上、阳光、自信的人,
他跟小到3岁、大到90岁的人都可以玩在一起,很阳光,很自信。
所以,我们讲家人的优点,讲我们自己的优点,每天的思维与行为,念念在善!
最近我喜欢上了看佛法的书籍,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原来别人谈佛法,
我不支持,也不反对,
现在我不一样了,
我感觉那里面的书,
就是教我强大自己的内心,
就是教我如何与人为善,
就是教我如何宽宏大量,
所以我喜欢上了佛法。
其实我知道这个在佛法当中叫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久久行之,自然进入佛国,
圣经上说是天堂;
周易里称之为天,或者称之为周,
就是让我们要圆满,让我们要大圆满,是不是这样?
佛法要我们圆满,
周易要我们圆满。
大家想不想圆满?
想圆满就跟熊宝妈一起在咱们平台学习易经,
我们在学什么?
在学太阳嘛!
周易,不是从乾卦开始吗?
不是我们要做太阳吗?
大家要不要做太阳?
其实说心里话,
我们自己本来就是太阳,
达爸告诉你,你本来就是太阳,
你就应该培养自己的自信,你就应该做太阳,
你就应该把好的东西分享给别人听。
今天,我们虽然只讲到了一个字“周”,
就讲了一个幸福,就讲了圆满。
大家对“周”了解了吗?
虽然我们只讲了一个“周”字,
但是你发现,你们得到了没有?
反正我得到了快乐、得到了幸福。
好,我们一起去做太阳,一起去享受那份幸福,
今天的课就学习到这里!
137晨读读书法~果子妈妈分享
️️晨读内容:
开始只读三样
1、《易经》
2、《诗经》
3、《庄子》
选择原则:《易经》《三大文集》循环诵读,
添加首选没有诵读过的经典。
从三样开始往上添加,
每样经典诵读长短,以系统计划里的一段音频为准,《三大文集》以十分钟内为准。比如《易经》:第一周和第二周诵读内容分别为第一卦和第二卦。从第三周的诵读内容为3-5卦,第四周6-8卦。以此类推,读完64卦读系卦传。
晨读方法掌握后循序渐进的添加成五样:1、《三大文集》2、《易经》3、《诗经》4、《庄子》5.《唐诗三百首》
晨读方法:星期一到星期三,一人领读一人跟读。从星期四开始全组人员开始接龙诵读。
一
用手机上麦诵读,比较方便,晨读顺序容易弄混。
方法:用手机诵读
主持人用语言或者手打出诵读顺序。
比如:1果子妈2亮泽妈3星星妈,
前三天,按照顺序,第一个人领读,第二个人跟读。此处要求严格,领读人和跟读人,只有正过音,才能知道在哪里断句,在哪里停顿。
当跟读人出现错误,领读人再重复领读一遍跟读人即可发现自己的错误,当领读出错的时候,跟读着保证自己正确,领读人就会发现自己的错误。
第一个领读,第二个人跟读。紧接着第二个人领读,第三个人跟读。紧接着第三个人领读,第一个人跟读,这样循环,每个人都能担当领读和跟读。如果你不提前正音,你就不敢领读,或者你会耽误大家时间,自己就会不好意思。
领读时,根据情况灵活而定:比如《易经》每人领一卦,《诗经》每人领一首,《庄子》没人领一页,《唐诗三百首》每人领一首,较长的诗,每人领一页。
到星期四,第七天开始,大家接龙诵读。《易经》每人一个豆点点(就是一个爻辞或者一个象辞)。《诗经》和《唐诗》一人一首,其他的都是拿小书诵读,一人读一页为准。
这样大家都不能走神,或者不专心,不然就找不到接龙的地方,或者不提前把每本书翻好,在两本经典交汇处,就不能快速接上。
方法二:用电脑诵读(要求更高)
诵读内容是一模一样。
只是要求大家抢麦。
1抢主持人,2抢领读嘉宾,3抢跟读嘉宾。
要求主持人,用电脑快速打出对前一轮人的点评和鼓励,包括读错的字的纠正。
手慢和犹豫的没有正音的嘉宾可能一早晨只能听别人读,发不了声音。
同时学会电脑排麦,和使用F2说话。
所有人的麦都要调到按F2说话,这样无论去哪个房间听课,保证不和主持人和嘉宾老师,发生麦冲。
比如:主持人宣布跟读《易经》后,请抢麦,麦上,只允许有两人抢到。第一个位置的是领读,第二个位置的是跟读,其他人在麦下跟读。
诵读时,你要一手按住F2一手去指读,口对麦克风,眼睛去看经典书。你读完即可松开F2。何时说话,何时点F2。
比如:主持人宣布接龙读时,允许多人抢麦,按照抢麦顺序接龙。就是用手机上麦的会看不到麦序,影响家人们诵读速度。
这样大家就学会了控麦,主持,场控,就完全OK了。
《易经》是谁写的?
易经,目前具体指的就是周易。
易经的始原应该是伏羲氏推演的八卦,最初是用来预测天气等现象的。
到了商末,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后,他将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至此,经易才真正系统化了。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又为周易作了注释,也就是十翼,才使易学真正成为经典中最为经典的著作。
所以说,易经至少是有三个人的贡献,一是伏羲氏,二是周文王,三是孔子。多数易学爱好者会说它不是出于一人一时之手。因为《易经》包括卦符、卦序、卦名、卦辞、爻辞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不可能同时定型。如果不带成见地客观地看待卦爻辞的话,卦爻辞是不能全部作为过去的卜辞之集合的,因为每一卦的爻辞都有相近的话题,写作风格极为类似,这并非过去随机的卜辞所能做到的,但过去的卜辞做为一些写作素材还是有可能的。卦辞的写作方法与爻辞的写作风格也不完全类同,卦辞与爻辞似并非同人所作。参与整理过:卦序和卦名的作者是周文王。卦辞的作者是周公(周文王第四子),因此又称《周易》。陕西岐山,建立周朝的周文王姬昌写的易经!
易经读后感5篇精选范文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易经 读后感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易经心得1
《易经·乾卦》开篇就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其含义是天道循环,君子应当像天道一样周而复始,自立自强,奋斗不息。这其中也既指出了做人的道理,也道出了企业发展的根本。
我出生在中原大地,伏羲发明先天八卦的地方就是我成长的故乡。我记得每年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是这里的淮阳太昊陵庙会,每天会有上万甚至几十万群众前来祭拜和逛庙会。那个时候的我看到了太昊陵的伏羲塑像,他仪表非凡,气宇轩昂,双目炯炯有神,手持先天八卦镜,彷佛天神一般。从那时,我就懵懵懂懂接触到了先天八卦,大人们常说先天八卦是先天之源,万物之本;后来我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慢慢接触到了后天八卦、河图洛书以及各种版本的易经。
高中时读过爸爸书柜里《周易》,感觉它就是一本算卦的书,全书就是六十四卦,而且全是文言文,理解起来非常难。大学时读过图书馆里的《易经》、《白话周易》、《周易全解》,又明白了它是对六十四卦中每一爻的注解,感觉《易经》非常全面,包罗万象。在工作之后,自己在书店、朋友家读过《易经的智慧》、《知行合一》,感觉又不一样了,在六十四卦中每卦都有一个名称,然后是卦辞,卦辞是解释每一卦总的含义的。卦辞的语言比较深奥,但并不玄乎,因为卦辞中记录的是当时人们关心的大事。古人关心的事情和现在人不太一样,那时既没有股市涨落的忧患,也没有 毕业 求职的苦恼,他们最关心的事大概一是军事,打起仗来是赢是输、从哪个方向进军合适等;二是行旅的事情,出门吉不吉利、往哪个方向走安全等;三是祭祀的.事情,祭祀某个鬼神有没有用、选择什么日子献上祭品等;四是婚姻的事情,与某氏族的人通婚好不好、什么日子是好日子等。因此我看《易经》里的卦辞,大多数都是解释这几类事情的吉凶的。六十四卦每一卦基本上体现一个主题思想,包含了丰富的生活 经验 、人生智慧、忧患意识和 理性思维 因素,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于是,我真正明白了“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它“广大悉备”,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三次通读之后,最后的感悟太多,好像用语言文字表达不出来,以下是我的具体感悟:
易学则是中国 文化 的缘起,是中华文明的根,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了解易经、易图、易学,有助于我们掌握易学思维的基本 方法 ,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的结构和中华文明传承的脉络,有助于我们分析成功、面对失败,有助于我们的生活、事业和人生规划,有助于我们认识历史、分析未来、把握今天。 同样,易学在 企业管理 中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易经》的核心讲“三易”,即“简易”、“不易”、“变易”。而这三者也正好是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基本方向,又是中国管理哲学的核心。因此,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一 万事简易——简单如一
简单管理是管理发展的方向。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资讯化、普及化,是“简易”的路径。只有了解企业组织的结构、规律,才有可能实现“简单化”。
二 万事不易——不变应万变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其产生、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寻的,构成其有机生命的基本规律是相对不变的。也就是说探索社会基本成员,包括城市、政党、、企业、团队、产业、市场等所有组织系统,构成其生命系统的构和规律,是当代管理学面临的主要课题。而易学的“阴阳、太极、五行、八卦、河图、洛书、64卦”等准数学模型,为研究系统组织结构和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三 万事变易——日新月异
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变化就是变易,“变易”是易经研究的主要内容,《易经》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彖传”、“象传”、“文言”等,核心思想讲述的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易经》以“全息”、“系统”、“变易”的哲学观和独特的符号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变易”的类数学模型;为我们研究企业、团队等组织系统的生命周期,如何更好地把握变革管理,提供了科学的路径。
《易经·乾卦》开篇就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其含义是天道循环,君子应当像天道一样周而复始,自立自强,奋斗不息。这其中也既指出了做人的道理,也道出了企业发展的根本。
作为人应当自强自立,既要进步又要学会进步,在进步中掌握规律以最佳的状态,借助外力去达到完美的结果。卦辞又说“初九,潜龙勿用”,这里的勿用不是没有用,而是要如何用,它告诫人们掌握正确的方法,把握最佳的时机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企业的发展道理相同,通过对企业架构的分析,确立管理模式,合理统筹员工。特别是在一个企业的初期,对于自身能力的评估以及未来趋势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要学会“潜龙勿用”,当时机成熟后才会“飞龙在天”大展宏图。
易即变革,易即创新,易即发展,易即和谐,大道自然。通过研习易学,我们可以在继承和回归易学思想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整合和突破西方辩证思维、系统思维、 逻辑思维 、科学思维、哲学思维的历史局限和知识缺陷,建立起更符合人性伦理、社会发展和生命运动的自然本源的易学思维、管理模式,进而探索自然管理法则,解析企业组织,建立全息的创新管理体系,为企业的战略决策、组织变革、创新管理、危机管理、人本管理、情商管理、和谐管理建立起新的理论平台,为企业、等各类社会组织的成长、创新和发展,提供简单易行、科学实用的组织诊断和管理模型,为全面建设创新型社会、和谐社会提供基本的战略管理工具。
读易经心得2
《 易经 》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由伏羲氏与周文王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 总结 概括而来,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占卜术是关于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的手段,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规律的理论宝典。
我们近代的世界观和认识论方法主要源于西方。数理化是现代科学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科学表达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的推导过程是用数学表达方式,用物理说明作用,用化学体现变化,并从规律和本质上得到重复性的验证。这种方式即是抽象的,也是直观的。而这种推导方式也有局限性,就是将事物越分越细,就像把整个科学归结为一片森林,然后细分为树木,再分为细胞、分子、原子等等,以至于在观察某件事物时,只看到了点而不能看到面一样。而我国易经的推理方法是归类推理。比如:震卦,为春天、方位为东方,五色为绿色、五味为酸,五行为木、五脏为肝胆、人体为手、人为长男、动物为龙、蛇;形状为长,为动等等,这些都有类比性。这样就可以找到事物的普遍联系。
学好易经首先要理解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如古人所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希望广大的易学 爱好 者,能通过了解《易经》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把钥匙,打开这座伟大的哲学之门。
大多数人感觉《易经》晦涩难懂,而不掌握其入门要领,一辈子都很难开窍,即使能倒背如流也是枉然,这和学历、智商的高低没直接关系,而是需要人生历练和悟性。有句老话:熟读私书十年,不如明师一点。易有简易、变易、不易三层意识。简易就是说《易经》是经书中较为容易学习的一门理论,古代的时候,简单到无需文字解说即可运用。而为什么到今天很多人接受过高等 教育 都不能解读这本奇书呢?作为先知先觉者,为启迪大众,特将 学习心得 供奉于此,若得此易学法门点化,一日即可打开此方便之门。
学习易经的要点:
1.首先须明确《易经》是一本占卦的工具书,不宜像面对哲学和历史书籍样全文通读,至多看看目录、读读系辞,以方便明白纲领要略。学习《易经》要如同面对字典和对数表一样来面对这部天书,纲举目张。也就是说《易经》本是查阅的工具书,其学习步骤为:识卦、起卦、查卦、断卦、断爻、查阅经文,再以判断所测之事的吉凶结论。当基础运用熟练到一定程度之后,再进行变卦、变爻、断六壬、夺四时这些较为高深的方法。
2. 占、象、数、理是学习易经必须掌握的四大法门。
即占卦、类象、术数、易理。
占卦的方法有:揲蓍法、铜钱法、方位法、时间法、身物法、数字法、笔画法、音域法、太极法等,且万事万物皆可起卦。
类象:如以乾卦代表天、父、健、马、首、西北,坤卦代表地、母、顺、牛、腹、西南。
术数:是指卜筮、占卜等以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推测人事之吉凶的法术。八卦的变化数有八八六十四种,每卦乘以六爻共计384种变化。五行的变化有相生、相克、相刑、相害、反生、反克、互生、互克、相合、比肩共计五十种关系,这是大衍之数的全部变化规律。
易理:是指客观变化前提下形成的阴阳普世规律。
3.理解阴阳八卦图示、符号、卦象。
4. 掌握卦象的由下至上的逆排和动爻的判断。
5. 理解五行分类和定性法则即生克制化法则。
6. 领会卦象、爻辞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可拘泥于经文事例。
7. 三不占原则:1.不诚不占 2.不义不占 3.不疑不占。
8、卦象爻辞不宜死记硬背,易书在手即可,反复练习孰能生巧。
读易经心得3
个人理解,易经是讲述各种背景下,个人与环境多次互动(博弈)的轨迹,重点是身临其境看过程,而非跳出当下论因果,更不是教人厚黑或下大旗;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爻动产生变爻的演化过程,各种关联点的推演,给我的启发是一种做事的平衡与节奏感;而阴阳、乾坤,我的理解是把一个系统内关联的各方从联动、反馈这个视角抽象简化,让读者更清晰地看到“策略”产生的思维过程,锻炼读者的系统性思维能力。
所以忙总说 :“《易经》是一本值得一生来慢慢品味的书,常看常新,因为随着自己阅历经历不同,看到的《易经》是不同的,有1000个人,就有1000种易经。这是自己经历的缩影。不着急,慢慢品味吧。几年后,再看以前自己的体会,又会发现大量错误需要纠正。我是把它当成人生经验手册来看的。”
忙总一向不屑掩饰自己的好恶,文字犀利直白,于是【读易经心得】系列中,用来解释卦象的例子,却往往过于光耀眼,类似满月的光芒,遮掩了群星,这有利有弊,利的话,可以吸引注意力,让人印象深刻,引发读者跳出个人经历的局限,思考更多,包括 文章 中光与暗的交织本身,就很有意思,于我自己是非常喜欢的;
至于弊的话,那就是一叶障目,有些网友只读例子可惜了,完全把忙总当体制内的信息源,简单以道德或功效或 其它 某种维度,来评价,引申例子,或为钓鱼故意歪曲,制造话题,不过是阻碍了自己的视野,简化再简化,不是读易,而是进入其它层面的思考了,类似讨论某个精的电影中,女主角漂不漂亮,男主角帅不帅,忙总说,“例子都是牵强附会的”,我的例子也是胡诌,看得懂就懂,看不懂也没办法解释;
【《易经》的辩证法,是非常精妙的,利用阴阳互相既对抗又合作,互相循环转变的特点,用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动态观,解释和构建了一个6维空间的离散变换群,解释了阴阳在不同空间位置相互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各种演化的可能。基本是穷举法,所以才有价值。】 -忙总语。
我感觉如果真要用实例来解释清楚卦象,需要把万千头绪同步推演(多维并行思维),文字是很难描述的,因为易经视角很独特,写文字和读文字的人,都在卦象中,坐标轴、参考系随时在变换,何来上下前后东西南北中?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想要丈量泱泱"大象",任何价值观或思维范式都要先松开一点,不要预设自己或彼方的立场,先凭直觉去整体理解,阅历不够或心不静,不能由点及面再扩展到更多维度,信息相互 编织 起来,是阅读不深入的。
上述解读,也是我对 “君子不器" 一词的理解。
能读到忙总的【读易经心得】系列,对于见识浅薄的我而言,是件很庆幸的事,因为忙总是活生生的一个人,通过阅读他毫无保留分享给大家的文章及直接的交流,一位我想象中的“忙总”在我眼前显现,我可以以他为坐标轴原点,于字里行间感受他的情绪,透过他的手指去看浩瀚星空之中,那经过他的思维与 想象力 格式化,于无序中显现的星座,为自己今后对易经的直接解读,打下基础。
后现代是反叛的年代,也是轻易就迷失自己的时代,“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忙总在【读易经心得】系列文章中,呈现出的宽广视野、深厚文化修养及内心坚定的自信,都让人佩服不已,这样的人,才是有底蕴去追求心灵上自由不羁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默默祝福忙总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读易经心得4
就我自己体会,《易经》是用拟象 思维方式 写成的,如果你具有拟象思维方式,读懂《易经》就毫无困难,无非是准备一本古汉语词典。如果你只有逻辑思维方式,那么《易经》你是不可能读懂的。
《易经》的要点其实就是简易,变易和不易。
简易就是认为世界的构成无非阴阳及其转化规律而已。
变易就是认为世界虽然变化多端,混乱无比,其实不过是错诸复杂而已。 成语 错综复杂就来自于《易经》。
伏羲创立的八卦体系,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
所谓错卦,就是两个卦相对应的每一爻阴阳属性都是相反的。如坎卦初、上爻为阴爻,中爻为阳爻;而与它形成“错卦”关系的离卦初、上爻为阳爻,中爻为阴爻。所以互为错卦的卦在卦性和卦气上也是完全相对的。(错卦又被称为反卦)例如:
乾性健,卦气向上--坤性顺,卦气向下;
震性动,卦气向上--巽性入,卦气向下;
坎性陷,卦气向下--离性附,卦气向上;
艮性止,卦气向上--兑性悦,卦气向下。
所谓综卦,就是把一个卦旋转180度,倒过来所形成的新卦,新旧两卦是互为综卦。乾、坤、坎、离这四卦的综卦就是本身,所以它们是没有综卦的,因此它们又称为八卦中的四正卦。
四正卦在《易经》体系中代表的是宇宙的四个方向。以“玄(天)道”为主线的两个方向是乾和坤,分别象征天地;以“黄(地)道”为主线的两个方向是离和坎,分别象征日月。
八卦中剩下的四卦就是四隅卦,其中震卦和艮卦形成综卦关系;巽卦和兑卦形成综卦关系。
四正四隅是有先天和后天的区别的,后天卦的方位是地球的层次,这时四正卦指东、西、南、北四个主方向,分别对应震、兑、离、坎四卦;而后天四隅则是指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巽(东南)。
现在我们读的《易经》是周易,是周文王演化的,是八卦重叠而来的,所以有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由八卦两两相叠而成的。
复卦和杂卦是针对六十四卦体系来说的。
所谓复卦就是与八个单卦相区别的。三爻的卦称单卦,由两个单卦组成的六爻的卦称复卦。从这个意义上说,六十四卦体系的卦都是复卦。
复卦就是重复。是指上下卦由同一个单卦组成的复卦,所以这样的卦,也叫纯卦,这样的卦只有八个,所以又叫八纯。
与纯卦相对的当然就是杂卦,其他五十六个卦都是杂卦。纯卦秉承的是上一层次八卦的主要特性,所以纯卦自然就是统领杂卦的祖宗卦、宗主卦,所以又有了以八纯为主体建立的八宫卦象体系。这也是《易经》宇宙规则气纯则贵,气杂则贱的体现。
在周易的六十四卦体系下,综卦就是将一个六爻的复卦的上爻和初爻互换;五爻和二爻互换;四爻和三爻互换所形成的新卦。综卦的意义是指有着共同基础上的局部不同,错卦则意味着绝对的对立。所以六十四卦体系中大多数的对卦关系,都是综卦关系,说明了所有的矛盾中,大多数都是同中求异的矛盾。
只有乾(天)和坤(地)、坎(水)和离(火)、小过(雷山)和中孚(风泽)、大过(泽风)和颐(山雷)这四组卦因为各自没有综卦而以错卦的关系组成对卦。其实真正的错卦只是前两组;后两组属于错综结合卦。
而《易经》中代表世界变化状态的64卦及其384爻不过是阴阳因时,因地,因利的互相转换而已。
至于不易,是因为《易经》认为世界有基本不变的天道,那就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阴阳循环,无限往复。所以生老病死,盛衰生长,都是这个天道的表现而已。
其实《易经》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液中,例如为人,我们崇尚以诚待人,不自欺不欺人,心平气和;例如做事,我们崇尚不偏不倚,不急不躁,中正平衡,要自强不息,要持之以恒,要坚持不懈,要坚韧不拔,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急于求成。
所以从《易经》的思想,自然发展出了中国特有的哲学思想和处世方法:中庸之道。
拉拉杂杂,东拉西扯写了不少字,可能有人会问你自己会什么?
经过认真考虑,我认为我会组织打群架。并熟练掌握了4个打群架不可或缺的技术:
1、优化技术:用各种可能的优化方法,通过对参与打群架的各单位的人、财、物和技术等等之源的优化配置,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实现投入产出效率优化。
2、协同技术:用各种网络分工技术,通过对参与打群架的各单位进行专业化分工,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减少工作流程上下的延迟或等待,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减少时间浪费。
3、组织技术:用各种流程设计技术,通过对系统过程的流程设计,把参与打群架的各单位分散的任务流程和模块,组装成可以顺畅运转的系统。
4、计划技术:可以把设想变成目标,目标变成一堆任务清单,任务清单变成一群可执行流程,流程变成过程化的可监控成果,最后把这些分散的成果组装成一个整体,实现最终目标。
所以我认为自己还是一个技术人员,当然拧螺丝比不上操作工,画设计图比不上工程师,但是我的价值是能够使一个系统组装起来,并正常运转实现预订目标。
这些废话跟读《易经》心得没直接关系,但是我个人认为有间接关系,因为《易经》包含了人最需要的整体观和大局观。所以我认为《易经》虽然不能教你做什么,怎么干,但是能够启发你怎么看,这个更重要,干具体事情毛主席不会比普通人强多少,但是看事情,却比大多数人强十万八千里。
其实怎么干很容易学会。因为完成任务,无非是把目标变成过程,把过程变成步骤,从数学角度而言,步骤就是算法。只是人由于精力有限,能够熟练掌握的无非几种而已。而熟练掌握几种具体做事情的方法,例如目标任务法,关键路线法,计划评审法,不过只需要一年而已,而要形成自己看问题的系统思维模式或框架思维模式,可能得一生的不懈努力。读《易经》,可以使我们从高山到平原。
读《易经》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不断发现自己的愚蠢。其实人是很难发现自己有多愚蠢的,倒是很容易发现别人的愚蠢。我们经常身披羡慕嫉妒恨为标志的最愚蠢马甲,招摇过市,得意洋洋而不自知,但是别人都知道。
对《易经》的理解,实际上是对人生的理解,所以必然随着时间推移,年龄增加,人生体验丰富,会不断变化。所以如果以后有精力和体力,这份读《易经》心得将不断补充,完善和修正。
读易经心得5
易经,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熟悉到从小就有,陌生到对其一点也不了解。现在突然发现一些最基本的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事事物物都与易经相关,而现在科技的发达也归于易经,真得感觉很奇妙。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上古三大奇书:《黄帝内经》、《易经》、《山海经》。《易》事实上是集合了古代的《连山》、《归藏》和《周易》,但《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两种元素的阴阳一元论去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
广义的《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经》分为《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由于《易经》成书很早,大约在西周时期,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因此春秋战国时代的人撰写了《十翼》,又称为《易传》,以解读《易经》。
普遍认为《易经》最初是占卜用的书,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和 武术 。自从十七世纪开始,《易经》亦被介绍到西方。
我们知道易经里面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六十四卦的卦辞跟爻辞,所谓算命其实是易经将世间所有情况统一归纳到六十四卦中去,每一卦为一个情景,然后对号入座,将你对应到某一卦中,再去详细分析该卦的卦辞。这里先强调一下,六十四卦中除了谦卦之外,其他六十三卦都有阴阳两面,也就是无所谓好无所谓坏,因为物极必反,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去定。 先看一下六十四卦的由来,古云,太极生两仪(一阴一阳),两仪生四象(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象生八卦(天,风,火,泽,地,雷,水,山),八卦再演绎成六十四卦,其实就相当于数学中的排列组合,分析每一个卦都应该将它分为上卦跟下卦两部分来看,例如乾卦,上下皆为天,为纯阳之卦,坤卦则为纯阴,但谦卦却是上卦为地,下卦为山,这就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想象一下为什么了,可以任意发挥,但是要能自圆其说,所以说为什么找不同的人算命算出来可能是不一样的,当然也有可能算命先生会根据你的表述来判别,然后强硬地塞入卦辞里面,以示这是古人说的,来增强说服力。很多卦其实都很有哲理,例如坤卦,未济卦,既济卦,咸卦,丰卦等等,这里就不再列举了。一阴一阳,亦阳亦阴,阳中含有阴,阴中亦含有阳,看着自己的手就想到了阴阳说,有时想想也不无道理,阴不能缺少阳,而阳亦不能缺少阴存在,就像大拇指与四个手指一样,一奇一偶,一阳一阴,对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人生来其实就已经于已经相关。 从《易经》里,我也学会了顺其自然,顺势而为,顺应规律,一切不需要强求,也不必着急。该来的必然要来,该去的终究要去。比如生命,比如四季。斗转星移,周而复始,交替而已,变化而已,轮回而已,用一个字来总结,就是——易。
知“易”不易,知易行难。天空之下,大地之上,众生之间,我们每个人既自身渺小又汇入茫茫,既生命有限又思绪无涯,如何把“易”中的道理融入生命的过程,真是一个需要代代人研究并传承的课题啊。
今天春日融融。当春风轻轻吹拂着我的心,《易经》的真谛似乎就融化在我的胸怀里。眼望遥远的天边,在静静的冥想中,仿佛我已经化身为白云,飘在无界的天空。
《图解易经》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图解易经》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idmHZYoVJXtWpICzSM-4g
简介:《图解易经?一本终于可以读懂的易经(白金版)》想做的就是让人们能真正读懂《易经》,它运用一种全新、生动的现代图解方式,第一次化繁为简,将看起来高深莫测的《易经》变得通俗化。
《易经》究竟怎么读?
易与科学,模糊与精确:包容的两个方向
一个易棍对易的暗黑:为什么那么滥,却仍有市场
周围人流行国学,动则《易经》,《道德经》,细问其收获,则要么含糊其辞,要么用“博大精深”等语言来敷衍。
《易经》被神圣化了,一如所有民族对自己祖上东西的珍惜一样。然而,我们更应该用一种与时俱进的智慧去对待它。
《易经》怎么读的问题,说小可小,说大了也可以很大!
大到民族的命运和未来!
因为它决定了民众整体的价值观与智慧程度,因而整个民族的发展方向和路线
《易经》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部分是基本之道。如阴阳等。第二部分是则是基于当时对宇宙认知的一些假想。第三部分,是基于第一二部分的人文演绎。
第二部分显然是错的。比如古人认知是天圆地方。科技不发达导致的认知缺陷,基于第二部分的第三部分演绎也是错的,注定了易经的局限性。
对于第一部分道的态度,是毋庸置疑的。唯一重要的补充,就是正确认知道与术。
道有普遍性,术则具体化,一具体化,就带来问题了。正如《道德经》首句所表达的:道可道非常道…
阴阳和生克是道。但是,到术的层面,就变复杂了。阴阳之道,可以到处用,但具体到什么是阴什么是阳,对不同事情,很难精准定义。又如生克是道,但是局限于当时宇宙认知水平的五行说,落到术的层面,就有牵强之处。而向朴素哲学挂靠的中医,硬是把复杂的身体分成五脏五腑,则是牵强的牵强了。基于经验的中医是遗产(需要与时俱进,与现代营养医学结合),不妨碍我们认知他的部分牵强。
更不谈关于占卜的传说和江湖算命的把戏了…
阴阳五行是最最原始的数术,以及基于原始数术的人文演绎(哲思),甚至过度演绎。
现代数学体系非常庞大。阴阳八卦这种二分法,只是其中极小的一个子集。生克比起现在的博弈论,也显得单薄。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包容。很多人说阴阳五行包容万象。
他们说的不全错。 但错就错在他不明白:包容,其实有两个方向 。一个方向是模糊性包容。而另一方向是精确型包容。
用阴阳二分法甚至造不出来一个电子管。而现在科学技术的精确性包容,能让墨子卫星上天。
易经固然是人类最早的财富。但是,躺在早已不足的历史上舍不得离开,而不能站在其肩膀上,拒绝接受新东西,是最可怜可悲的了
把古代智慧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去尊重和批判,既不能全面否定,更不能无限拔高。那些无限拔高古代智慧的人,首先是靠此为生的骗子居多(比如易术算命,佛教放生产业链和素食产业链利用人的慈悲或无知敛财的,还有部分假中医,以及大部分未悟道而纠结的中医),其次可能是懦夫(不敢进入新科学世界看成果),愚夫(无能无知被骗或自愿受骗),莽夫(无知无谋有勇乱搅)
华夏文明在道与理方面发挥到极致,也是冷兵器时代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保障,从姬水,到中原,到九州,短期的衰落,然后长期的繁荣。这种重道理轻数术的基因也是近几百年落后的根源。如今,经过近200年的苦难,历史的转盘又转到了众多。拥有吸星大法的中国,用短短60年,完成了欧美600年的积累。再一次跻身强国之林。
而赶超和保持优势的关键,就是把基于模糊哲学的华夏文明,插上现代科学与哲学的翅膀。
这就要求,中国要建立真正的与时俱进的科学与哲学体系,民,要具备真正的科学哲学素养。
南怀瑾但对我来说,他国学造诣不低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的理性的科学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索(我说的是科学精神,喜欢抬杠的,别拿碎片或伪知识来跟我说就是科学)。他是少有的博古通今更能瞻远的大贤。遗憾的是,他出身的早,在科学领域的求索时间太短,要是再活几十年多好……
有人说《易经》是隔代文明。可惜的是,连他们自己都没底气。
再回到《易经》怎么读的主题。简单: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讲现代科学与哲学,又有人会担心华夏文化的生存问题。其实多虑了。学过历史的都清楚,文明的融合,推动了历史的螺旋式前进……科学是全人类的财富。
而且,哲学,和科学在大一统的路上越走越近。
具备真正的科学哲学精神,难么?
一点都不难!这是个 知识爆炸的秒速30万公里的光电信息时代,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