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支生旺死绝,八字中的生旺死绝详解

十二长生帝旺死绝表,十天干生旺死绝表的用法


还想要了解》》 九星旺相休囚死图

十天干生旺死绝依照五阳干顺行,五阴干逆行的原则排列,排时也应该按此原则进行。(在实际预测中,十天干生旺死绝对五行旺衰没有决定性的作用,见印比则加旺,不论长生沐浴等,见才官伤则减旺,不论死墓绝地)

表中干是指日干为主,就是本人出生的日干。如甲木遇亥为长生,遇子为沐浴,遇丑为冠带……遇辰为衰,遇巳为病……也就是说,甲木遇到亥年、或亥月、亥日、亥时都为遇遇“长生”。相反的,甲木遇到午年,或午月、午日、午时,都为遇死地。遇死地不一定就是必死。

死地多主运气不顺,或者有凶灾,所以,甲木生人如果在年月日时都同时遇到午的情形下,各方面都要多加小心,不然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其他的用法同此。

表中长生至帝旺为有利,从衰到绝为不利,胎养多主一般。表中的地支,用来测吉凶知利和不利的时间,并告知了方位,例如甲帝旺在卯,是卯年、卯月、卯日、卯时,都是时间。方位是东方,多指自己出生地的东方。所以办事情,最好选在有利的时间到有利的方位去办。十天干生旺死绝表,是一个趋吉避凶的信息标志表和时间表。

十天干生旺死绝表及十二运记忆法
表中的干是以日干为主,就是本人出生的日干,如甲木遇亥为长生,遇子为沐浴,遇丑为冠带。也就是说甲木遇到亥年亥月,亥日,亥时,都为遇长生。相反的,甲木遇到午年,午月,午日,午时,都为遇死地。表中从长生到帝旺为有利,从衰到绝为不利。胎养多主一般。

十天干生旺死绝表依照五阳干顺行,五阴干逆行的原则排列,推时也应该按此原则进行,我们将十二地支纳于左右手指节上,以帮助记忆。
左手〉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日干〉 甲丙戊庚壬
第一节 亥 寅巳申
第二节 子 卯午酉
第三节 丑 辰未戌
(从右到左数,第一节第一行为长生,第二节第二行为沐浴,戌为养。)

右手〉 小指 无名指 中指 食指
日干〉 乙 丁己辛癸
第一节 午 酉子卯
第二节 巳 申亥寅
第三节 辰 未戌丑
(从右到左数,第一节第一行为长生,第二节第二行为沐浴,丑为养。)

例如,想知道“庚”对应“酉”的状态,起左掌,用左手拇指在其他4个手指上指指点点。庚纳于无名指,所以从食指顺数起:亥、子、丑(食指)、寅、卯、辰(中指),则无名指上3个关节为“巳午未”按顺序在同一无名指上继续往下推,申、酉,酉在第二组的中间一节,故为“帝旺”。又如,预知“丙”在何月处于临官状态,起左掌,丙在中指,长生——沐浴——冠带——临官,临官在第二组的中指第一关节,则从食指起,为“亥子丑”,中指的第一组为“寅卯辰”,那么第2组第一节当然是“巳”了。

我们并不不需要背十二地支的顺序,我们的结论只是要知道它在第几组中哪个手指的第几节,之后再来顺数十二状态。例如“己”对应“卯”是什么状态?己在中指,第一组从食指“辰、巳、午”开始数,中指从下往上为“未——申——酉”接着,单数中指,第四组(下往上)为“戌——亥——子”,第三组“丑——寅——卯”,则“卯”为第三组最上面一节(即第一节),再按“长生——沐浴?”的一数便知其为“病”了。此法说起来看似复杂,实际应用很简便,几秒钟就可推出。运用时可将阳干纳左手阴干纳右手,两手一并,就是一张“十天干生旺死绝表”了。

生旺死绝表的起源

1、目前据考古文献记载,五行寄生十二宫最早的源头是战国时期的天水放马滩秦简。天水放马滩秦简的时期:战国秦昭王38 年(公元前267年)。
《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提到《日书》乙种第七类为《五行书》,原文如下:
木生亥,牡卯者未。乙63
火生寅,牡午者戌。乙229
金生巳,牡酉者丑。乙230
水生申,牡子者长。乙231
这是关于五行与地支关系的一段重要材料。可惜由于照片不清晰和释文有误,未能引起研究者的注意。现将此文与《淮南子·天文训》所载五行地支关系对照:
木生于亥,壮于卯,死于未,三辰皆木也。
火生于寅,壮于午,死于戌,三辰皆火也。
土生于午,壮于戌,死于寅,三辰皆土也。
金生于巳,牡于酉,死于丑,三辰皆金也。
水生于申,壮于子,死于辰,三辰皆水也。
放马滩秦简《日书》除了缺“土”一行以外,其余各行的地支排列与《淮南子》相同。区别较大的是,放马滩秦简的生、牡、者,在《淮南子》中作生、壮、死。其“牡”字,是“壮”字的误释或通假。其“者”字,则是“老”字的误释或通假。这样,根据《淮南子·天文训》的正文,我们可以将放马滩秦简《日书》的“五行书”改释如下:
木生亥,壮卯,老未。
火生寅,壮午,老戌。
金生巳,壮酉,老丑。
水生申,壮子,老辰。
放马滩《日书》明文区分生、壮、老三个阶段,并且以代表生的亥、寅、巳、申居前,代表旺(壮)的卯、午、酉、子居中,代表墓(老)的未、戌、丑、辰列后。这与后代五行家所使用的三合局完全一致。由此证明先秦时代的确已有完整的三合局存在。
2、《淮南子》:此书撰著于景帝一朝的后期(公元前143年),而于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的建元二年(公元前141年)进献于朝廷。《淮南子.天文训》所载五行地支“生、壮、死”关系是先秦的继续。
直到隋朝《五行大义》,对五行与地支的关系则有全面叙述,此即五行寄生十二宫理论的首次出现。
3、《五行大义》:共五卷。隋萧吉撰。传称萧吉出身齐梁宗室,祖父是梁武帝萧衍之兄、长沙宣武王萧懿。
《五行大义》一书在中国术数史上极有价值,因为它传承了汉晋南北朝几百年的术数成果。据专家考证,《五行大义》资料的积累和初稿的编撰,很可能开始于584年~594年。
《五行大义.论生死所》引文:
五行体别,生死之处不同,遍有十二月,十二辰,而出没。
木,受气于申,胎于酉,养于戌,生于亥,沐浴于子,冠带于丑,临官于寅,王于卯,衰于辰,病于巳,死于午,葬于未。
火,受气于亥,胎于子,养于丑,生于寅,沐浴于卯,冠带于辰,临官于巳,王于午,衰于未,病于申,死于酉,葬于戌。
金,受气于寅,胎于卯,养于辰,生于巳,沐浴于午,冠带于未,临官于申,王于酉,衰于戌,病于亥,死于子,葬于丑。
水,受气于巳,胎于午,养于未,生于申,沐浴于酉,冠带于戌,临官于亥,王于子,衰于丑,病于寅,死于卯,葬于辰。
土,受气于亥,胎于子,养于丑,寄行于寅,生于卯,沐浴于辰,冠带于巳,临官于午,王于未,衰病于申,死于酉,葬于戌。
戌是火墓,火是其母,母子不同葬,进行于丑,丑是金墓,金是其子,义又不合,欲还于未,未是木墓,木为土鬼,畏不敢入,进休就辰,辰是水墓,水为其妻,于义为合,遂葬于辰。昔舜葬苍梧,二妃不从,故知合葬非古。然季武子云:“自周公已来,未之有改。诗云:谷则异室,死则同穴。盖以敦其义合,骨肉同归,水土共墓,正取此也。”又以四季释所理归于斯。
高堂隆以土生于未,盛于戌,壮于丑,终于辰,长【辰】为水土墓,故辰日不哭,以辰日重丧故也。袒踊之哀,岂待移日。高堂所说,盖为浮浅。其生王意,又别是一家。
《五行书》云:“土虽有寄王于火乡,生于巳,葬于辰,然土分王四季,各有生死之所。
辰土,受气于申酉,胎于戌,养于亥,生于子,沐浴于丑,冠带于寅,临官于卯,王于辰,衰病于巳,死于午,葬于未。
未土,受气于亥子,胎于丑,养于寅,生于卯,沐浴于辰,冠带于巳,临官于午,王于未,衰病于申,死于酉,葬于戌。
戌土,受气于寅卯,胎于辰,养于巳,生于午,沐浴于未,冠带于申,临官于酉,王于戌,衰病于亥,死于子,葬于丑。
丑土,受气于巳午,胎于未,养于申,生于酉,沐浴于戌,冠带于亥,临官于子,王于丑,衰病于寅,死于卯,葬于辰。”
《孝经援神契》云:“五行,土出利以给天下。”
《龟经》云:“土,木动为辰土,火动为未土,金动为戌土,水动为丑土。”又云:“甲乙寅卯为辰土,丙丁巳午为未土,庚辛申酉为戌土,壬癸亥子为丑土。”
凡五行之王,各七十二日。土居四季,季十八日,并七十二日,以明土有四方,生死不同,此盖卜筮所用。
若论定位王相,及生死之处,皆以季夏六月为土王之时。《礼记》云:“中央土在季夏之后。”此则岁之半,处四时之中央,天社,地神,人鬼,又并在未,坤亦在未卦,主于土,故云:“土德于未,终于丑。”
易曰:“西南得朋,东北丧朋。”此则明土王定在于未,墓定在辰也。
五行皆以父母临官中生者,取其盛壮能生养义。唯金在火中生者,巳中有方壮之土,能生金也,金非火不革其形,故金在火位中生。又云“金生鬼中”者,金父土戊己,寄治丙丁,父不能独养,要须母也,金在南方值己火,金得火方化,金化而水生,戊己土有化生之水,则金不畏火,己含水气,则金之继母也。
五行皆以葬后之月而受气者,以其死还复生,神气不绝故也。
以上《五行大义.论生死所》引文。
据《五行大义.论生死所》受气,今作绝;生,今作长生;王,今作帝旺;葬,今作墓。
《五行大义》有一句重要的话,也就是《论生死所》的最后一句:“ 五行皆以葬后之月而受气者,以其死还复生,神气不绝故也”。“死还复生”,即生死轮回,先秦阴阳家与道家并无轮回转世理论,所以《五行大义》五行寄生十二宫显然受到佛法影响。我们知道,佛法在中国自汉明帝始兴,至南北朝为高峰,隋唐持续。《五行大义》正是酝酿于南北朝时期,不可能不受到佛法的影响,况且萧吉祖父之弟就是历史上对佛教贡献最大的梁武帝。
佛法有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无明,行,识,相当于受气阶段,名色相当于胎,六入相当于养,触相当于生,受,爱相当于沐浴,取近冠带,有近临官,生近帝旺,老近衰病,死近死葬。
《五行大义》叙述习惯与今不同:《五行大义》叙述起于受气,胎,养,终于病,死,葬。这更符合人生历程。今之五行寄生十二宫叙述起于长生,沐浴,冠带,终于绝,胎,养。
五行中的四象木火金水与地支十二宫关系完全形成,但是对于中央土,出现寄行于寅,而且衰病合并为一项都是在申,理论上仍不圆满。
当时仍然对此存在其他的说法,如有“高堂隆以土生于未,盛于戌,壮于丑,终于辰,长(辰)为水土墓”之说,萧吉认为“高堂所说,盖为浮浅”。
萧吉又引《五行书》云:“土虽有寄王于火乡,生于巳,葬于辰,然土分王四季,各有生死之所。列表如下:
这个四季土的生旺死葬表以后并没有流传。因为受气一项是两个地支,理论也不圆满。

什么叫十二地支,一起看看!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被称为“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阴阳属性:

阳支: 子、寅、辰、午、申、戌;

阴支: 丑、卯、巳、未、酉、亥。

十二地支所属方位:

子:正北方;丑:东北方;寅:东北方;卯:正东方;辰:东南方;巳:东南方;午:正南方;未:西南方;申:西南方;酉:正西方;戌:西北方;亥:西北方。

十二地支的五行属性:

亥子属水,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辰戌丑未属土

十二地支配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地支局:

十二地支概述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

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或火

十二地支三合局:

十二地支概述

申子辰合化水局,亥卯未合化木局,寅午戌合化火局,巳酉丑合化金局

申子辰合水,水的长生在申,帝旺在子,墓库在辰;(水在申月萌芽,在子月是最旺的时候,辰是水库,以下类推)

寅午戌合火,火的长生在寅,帝旺在午,墓库在戌;

巳酉丑合金,金的长生在巳,帝旺在酉,墓库在丑;

亥卯未合木,木的长生在亥,帝旺在卯,墓库在未;

以上请参考本文最后的十天干生旺死绝表

十二地支三会局:

十二地支概述

寅卯辰会木局,巳午未会火局,申酉戌会金局,亥子丑会水局

三会局会局一方旺气,其阴阳五行之气最旺,其次三合局,再次半三合,最后。

十二地支相冲:

十二地支概述

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

六冲是十二地支的一种关系,与相反。地支之间两两阴阳属性相同,所代表的方向相反而藏干又相克,所以为冲。具体来说,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如子水和午火都为阳支且相克;子为正北方,午为正南方;子藏阴干癸水,午藏阴干丁己,癸水克丁火,己土克癸水,相互克制也。在四柱命理中六冲是一个很重要的一种地支之间的关系。六冲一般不吉,尤其流年太岁受冲,容易有伤灾。在命局中,逢冲易破格,喜用神逢冲更是不吉,凶神逢冲一般主吉利。

十二地支相害:

十二地支概述

相害又称“相穿”,在盲派八字中相穿的力量大过相冲,是有一定道理的;

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子与丑合而未冲之,故子与未害;

午与未合而丑冲之,故丑与午害;

寅与亥合而巳冲之,故寅与巳害;

卯与戌合而辰冲之,故卯与辰害;

申与巳合而亥冲之,故申与亥害;

酉与辰合而戌冲之,故酉与戌害。

十二地支相刑:

十二地支概述

子卯相刑为无礼之刑,寅巳申为无恩之刑,丑未戌为恃势之刑,辰午酉亥为自刑

十二地支相破:

十二地支概述

指地支之间相互妨害,破坏;

子酉相破,卯午相破,辰丑相破,未戌相破,寅亥相破,巳申相破

注意:三会的力量大于三合,三合的力量大于半三合,半三合的力量大于。

十二地支藏干:

子宫癸,丑宫己癸辛,寅宫甲丙戊,卯宫乙,辰宫戊乙癸,巳宫丙戊庚,午宫丁己,未宫己丁乙,申宫庚壬戊,酉宫辛,戌宫戊辛丁,亥宫壬甲

在地支中有四个字是极端的象征:子、午、卯、酉。它们还被称为“四帝旺”,如下图的生旺死绝表中,卯是甲木的帝旺,子是壬水的帝旺,等等,这四个字非常厉害,它们代表地球上四股最强大的力量。子代表水的力量,午代表火的力量,卯代表木的力量,酉代表金的力量。可同时它们又代表了四种极端,即水的极端、火的极端、木的极端、金的极端。子、午、卯、酉还有另外一种叫法,叫做“四桃花”,指一种不受制的力量,容易失去自控能力。

地支中还有第二组密码,就是“辰、戌、丑、未”,它们被称为“四库”,但是它们同时也被称为“四墓”,如下图的生旺死绝表中,未是甲木的墓地,以此类推,它们都是属土的,一般拥有“库”的人比较容易拥有财富,因为他拥有了强大的存储能量的力量,但是八字组合不当,这个库就会变成墓。其中辰为水库,戌为火库,丑为金库,未为木库。

十二地支的第三组密码“寅、申、巳、亥”,称为“四长生”,这个长生我们会在后面的文章讲到,寅是丙戊的长生,亥是甲木的长生,巳是庚金的长生,申是壬水的长生,它们代表变化,变幻,难以预料,所以这四个月出生的人,性格变化多端,难以捉摸。

十二地支概述

十天干生旺死绝表

以上要强调的是八字里见合不一定就是好事,见冲也不定是坏事,要看喜用神,还要看刑冲合害的力量等因素,地支的刑冲合害每一个都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这个以后会具体通过例子详细讲解。

天干地支对应五行

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 五行与干支
天干金:庚、辛 地支金:申、酉
天干木:甲、乙 地支木:寅、卯
天干水:壬、癸 地支水:子、亥
天干火:丙、丁 地支火:巳、午
天干土:戊、己 地支土:丑、辰、未、戌 是结合天干地支的属性,然后把自己的身主和命主结合!以五行的相生相克来预测的!金:天干的庚、辛 地支金:申、酉
木:天干的甲、乙 地支木:寅、卯
水:天干的壬、癸 地支水:子、亥
火:天干畅丙、丁 地支火:巳、午
土:天干的戊、己 地支土:丑、辰、未、戌

天干地支所对应的五行 天干:子亥为水,辰戌丑未为土,寅卯为木,巳午为火,申酉为金,地支: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如何巧记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庚辛申酉金,甲乙寅卯木,壬癸亥子水,丙丁巳午火,戊己辰戌丑未土。

天干地支的与五行的关系 子(鼠)属阳水,北方;亥(猪)属阴水,北方。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巳(蛇)属阴火,南方;午(马)属阳火,南方。申(猴)属阳金,西方;酉(鸡)属阴金,西方。辰(龙)、戌(犬)属阳土,中央;丑(牛)、未(羊)属阴土,中央。 甲为栋梁之木,乙为花果之木,甲乙东方木。丙为太阳之火,丁为灯烛之火,丙丁南方火。戊为城墙之土,己为田园之土,戊己中央土。庚为斧钺之金,辛为首饰之金,庚辛西方金。壬为江河之水,癸为雨露之水,壬癸北方水。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卯属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月出之时,月本坎体,中含金鸡之精,故本属鸡。戌时,戌”就是没有牙齿的意思。狗没有了尖牙利齿,就没法磨碎食物,就意味着饿死故戌属狗。亥时,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干、支的五行属相01甲子金鼠 ? 02乙丑金牛 ? 03丙寅火虎 ? 04丁卯火兔 ? 05戊辰木龙 ? 06己巳木蛇07庚午土马 ? 08辛未土羊 ? 09壬申金猴 ? 10癸酉金鸡 ? 11甲戌火狗 ? 12乙亥火猪13丙子水鼠 ? 14丁丑水牛 ? 15戊寅土虎 ? 16己卯土兔 ? 17庚辰金龙 ? 18辛巳金蛇19壬午木马 ? 20癸未木羊 ? 21甲申水猴 ? 22乙酉水鸡 ? 23丙戌土狗 ? 24丁亥土猪25戊子火鼠 ? 26己丑火牛 ? 27庚寅木虎 ? 28辛卯木兔 ? 29壬辰水龙 ? 30癸巳水蛇31甲午金马 ? 32乙未金羊 ? 33丙申火猴 ? 34丁酉火鸡 ? 35戊戌木狗 ? 36己亥木猪37庚子土鼠 ? 38辛丑土牛 ? 39壬寅金虎 ? 40癸卯金兔 ? 41甲辰火龙 ? 42乙巳火蛇43丙午水马 ? 44丁未水羊 ? 45戊申土猴 ? 46己酉土鸡 ? 47庚戌金狗 ? 48辛亥金猪49壬子木鼠 ? 50癸丑木牛 ? 51甲寅水虎 ? 52乙卯水兔 ? 53丙辰土龙 ? 54丁巳土蛇55戊午火马 ? 56己未火羊 ? 57庚申木猴 ? 58辛酉木鸡 ? 59壬戌水狗 ? 60癸亥水猪 01 甲子 11 甲戌21 甲申31 甲午41 甲辰51 甲寅02 乙丑 12 乙亥 22 乙酉 32 乙未 42 乙巳 52 乙卯 03 丙寅 13 丙子 23 丙戌 33 丙申 ......>>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第一循环开始
第一循环结束
第二循环开始
第二循环结束
干支
五行
生肖
1900年1月31日 1901年2月18日 1960年1月28日 1961年2月14日 庚子 金 鼠
1901年2月19日 1902年2月7日 1961年2月15日 1962年2月4日 辛丑 金 牛
1902年2月8日 1903年1月28日 1962年2月5日 1963年1月24日 壬寅 水 虎
1903年1月29日 1904年2月15日 1963年1月25日 1964年2月12日 癸卯 水 兔
1904年2月16日 1905年2月3日 1964年2月13日 1965年2月1日 甲辰 木 龙
1905年2月4日 1906年1月24日 1965年2月2日 1966年1月20日 乙巳 木 蛇
1906年1月25日 1907年2月12日 1966年1月21日 1967年2月8日 丙午 火 马
1907年2月13日 1908年2月1日 1967年2月9日 1968年1月29日 丁未 火 羊
1908年2月2日 1909年1月21日 1968年1月30日 1969年2月26日 戊申 土 猴
1909年1月22日 1910年2月9日 1969年2月27日 1970年2月5日 己酉 土 鸡
1910年2月10日 1911年1月29日 1970年2月6日 1971年1月26日 庚戌 金 狗
1911年1月30日 1912年2月17日 1971年1月27日 1972年2月14日 辛亥 金 猪
1912年2月18日 1913年2月5日 1972年2月15日 1973年2月2日 壬子 水 鼠
1913年2月6日 1914年1月25日 1973年2月3日 1974年1月22日 癸丑 水 牛
1914年1月26日 1915年2月13日 1974年1月23日 1975年2月10日 甲寅 木 虎
1915年2月14日 1916年2月2日 1975年2月11日 1976年1月30日 乙卯 木 兔
1916年2月3日 1917年1月22日 1976年1月31日 1977年2月17日 丙辰 火 龙
1917年1月23日 1918年2月10日 1977年2月18日 1978年2月6日 丁巳 火 蛇
1918年2月11日 1919年1月31日 1978年2月7日 1979年1月27日 戊午 土 马
1919年2月1日 1920年2月19日 1979年1月28日 1980年2月15日 己未 土 羊
1920年2月20日 1921年2月7日 ......>>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天干地支和五行各代表那个数字如:1234567890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甲对应一,乙对应二,....以此类推,癸对应十.
子对应一,丑对应二...以此类推,亥对应十二.
至於因素,可以去看 十天干生旺死绝表.
这些一言两语不可道清.建议多看易学的书.如邵伟华.这本书的基础知识讲得不错.
奇门可看张志春的等.

天干地支与五行的关系? 天干 :
甲阳木,乙阴木;丙阳火,丁阴火;戊阳土,己阴土;庚阳金,辛阴金;壬阳水,癸 阴水 ;
地支:
寅阳木,卯阴木;辰阳土,巳阴火;午阳火,未阴土;申阳金,酉阴金;戌阳土抚亥阴水;子阳水 ,丑阴土;

第5节 五行在每个季节的旺相休囚死、十干在十二宫的旺衰

五行的旺相休囚死和十天干生旺死绝表的作用是:确定每个天干和地支藏干的力量大小和生存状态,只有确定了这个,八字中天干地支的组合碰撞的结果才会出来,也才有吉凶可言。
1、含义 :

“旺”,就是处于旺盛状态;

“相”,处于次旺状态;

“休”,休然无事,诚如退休;

“囚”,衰弱状态,尤如人之被囚;

“死”,被克制而生气全无。
2、五行在四季中的旺相休囚死简括如下:
3、口诀: 当令者旺,
我生者相,

生我者休,

克我者囚,

我克者死。
1、含义
五行寄生十二宫,也就是每一个具体五行在十二个月中从生长到死亡的过程,其顺序是:绝,胎,养,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

其具体含义是:

绝:“以万物在地中,未有其象,如母腹空,未有物也”。

胎:就是“受胎”,“天地气交,氤氲造物,其物在地中萌芽,始有其气,如人受父母之气也”。

养:就是“成形”,“万物在地中成形,如人在母腹成形也”。

长生:“万物发生向荣,如人始生而向长也”。

沐浴:“以万物始生,形体柔脆,易为所损,如人生后三日,以沐浴之,几至困绝也”。

冠带:“万物渐荣秀,如人具衣冠也”。

临官:“如人之临官也”。

帝旺:“万物成熟,如人之兴旺也”。

衰:“万物形衰,如人之气衰也”。

病:“万物病,如人之病也”。

死:“万物死,如人之死也”。

墓:又叫“库”,“以万物成功而藏之库,如人之终而归墓也”。

2、十天干生旺死绝表

①这个表讲述的是万事万物从生到死的变化过程。

例:比如甲木在寅处于临官的位置,也就是说甲木在寅月是很旺,处于生长过程中较鼎盛的阶段,因为大家知道寅月是春季,春天是木旺。
②五阳干:天道 气 母
五阴干:人道 形 子

老子的<道德经>有言:“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③丙火和戊土(佛性最强)规律一样的原因:戊土相当于半个丙火。

丁火和己土规律虽一样,但己土不一定等于半个丁火。

3、背诵规律:

阳干:甲 丙 戊 庚 壬

阴干:乙 丁 己 辛 癸。
阳干和阴干相反,五阳干在十二宫的状态和五行的旺相休囚死同步,五阴干则相反。
1、背诵五行的旺相休囚死

2、背诵十天干生旺死绝表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