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魏国天文学家占星学家

石申,张衡,祖冲之,敦守敬是什么朝代,有哪些主要作品

石申,一名石申夫,战国时代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是名字在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被命名的中国人之一.著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浑天图》等.石申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其出没的规律,记录名字,测定一百二十一颗恒星方位,数据被后世天文学家所用.《甘石星经》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张衡(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张衡得到了很多荣誉,被一些学者认为是通才.一些现代的学者还将他的工作和托勒密(86-161)相提并论.1802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刘宋时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的主要成就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个领域.此外历史记载祖冲之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祖冲之著述很多,但大多都已失传.祖冲之的儿子祖暅之也是数学家.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汉族,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中国元朝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和水利学家.元太宗三年(1231年),郭守敬生于邢州境内的邢台,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1276年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为了纪念他,邢台市将一条主要的街道命名为“郭守敬大街”.1981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

魏国天文学家、占星学家,名字在月球背面被命名,著有《天文》是谁?

石申。

石申,生卒年待考。又名石申父、石申夫或石申甫,战国中期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开封人,是以其姓名命名月球背面的环形山的中国人之一。

著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浑天图》等。《天文》八卷与甘德的《星占》八卷,合称《甘石星经》,《甘石星经》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扩展资料:

石申勤于对天空中的恒星作长期细致的观测,建立了全天恒星区划命名系统,对全天恒星的分布位置等予以定性的描述。除对恒星的观测取得巨大的成就外,他对行星运动的研究,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他推算出木星的回合周期为400天整,比准确数值398.88天差1.12天;还识到木星运动有快有慢,经常偏离黄道南北。他推算出水星的回合周期是136日,比实际数值115日误差了21日,基本掌握了水星的运行规律。他还首先发现了火星的逆行现象,推算出火星行度周期为410度780日,接近于实际日期。

石申对木星的观测尤为精细,观测到了木星的最后的卫星木卫二。而对于木星的卫星的发现,近代是在十七世纪初望远镜发明之后,由意大利大科学家仰利略于1610年用它观测木星时才发现的,比他晚近两千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申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天文家,各有哪些?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位天文学家是:张衡,祖冲之,石申,郭守敬。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人 ,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祖籍范阳郡遒县,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汉族,顺德府邢台县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 。

石申,生卒年待考。一名石申夫或石申甫,战国中期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开封人,是名字在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被命名的中国人之一。

天文八卷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天文八卷有古代天文学...

战国时期魏国天文学家石申著(天文八卷)记录了121颗恒星的赤道坐标位置。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标。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天文家,各有哪些?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位天文学家是:张衡,祖冲之,石申,郭守敬。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人 ,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祖籍范阳郡遒县,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汉族,顺德府邢台县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 。

石申,生卒年待考。一名石申夫或石申甫,战国中期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开封人,是名字在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被命名的中国人之一。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天文家,各有哪些

1、石申,一名石申夫,魏国人,战国中期天文学家、占星家,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著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浑天图》等。《甘石星经》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石申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其出没的规律,记录名字,测定一百二十一颗恒星方位,数据被后世天文学家所用。经过长期观测,详细考核,测出恒星138座,810个。他与楚人甘德根据黄道附近恒星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所制成的图表,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恒星表,在世界天文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2、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3、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4、郭守敬(1231-1316),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郭守敬编撰的天文历法著作有《推步》、《立成》、《历议拟稿》、《仪象法式》、《上中下三历注式》和《修历源流》等十四种,共105卷。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