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比喻什么生肖,19年犯太岁的生肖

太岁,是什么生肖?

太岁是太岁神的简称,乃道教值年神灵之一,一年一换,当年轮值的太岁神叫值年太岁(流年太岁)。

太岁是什么生肖?

十二生肖.太岁是什么?

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叫干支纪年法,它是由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轮流搭配而成。始于甲子,终于癸亥。一个轮回需要60年,称为一甲子。 传说在这60年里面,每一年天上都会派一位神仙出来值年,他负责掌管这一年人间的福与祸,也掌管这一年出生的人一生的旦夕祸福,老百姓尊称这些神仙为值年太岁,60年就有60位太岁,所以统称为60甲子神。
一般人的年庚,若与值年太岁相同,民间称为犯太岁,年庚对冲者,则叫冲太岁;诗曰: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按照十二主星宿中记载:“太岁当头有灾祸,刑冲破害鬼推磨,流年若还逢忌神,头破血流难躲过。”因此,无论是那一种,在那一年里必定百事不顺,事业多困厄,身体多病变,因此务必要拜奉太岁星君以保平安。
六十甲子各有岁神轮值,而当年轮值之岁神称为值年太岁,如想知道自己的值年太岁,只需找出自己在六十甲子所属的名称,便可找出自己的值年太岁。
什么叫做犯太岁?犯其实即是冲,「冲」亦分为「年冲」及「对冲」。
“年冲”即是指生肖之年,例如今年是蛇年,属蛇者即为年冲;
“对冲”即是指生肖之年再加上六年,“对冲”又叫“六冲”,即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以辛巳蛇年为例,巳与亥为相冲,因此肖猪的人仕在辛巳蛇年,便是“对冲”,犯了太岁;凡是遇到“年冲”或“对冲”的生肖,都要到庙里拜太岁,才会诸事顺吉。

太岁是什么意思?指的是那个生肖

什么叫做犯太岁?犯者,干犯也,具体表现有刑、冲、克、破、害、并等;
并即是一个人的本命生肖与流年太岁相同;(也就是本命年的意思)
冲即是指“六冲”,即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以辛巳蛇年为例,巳与亥为相冲,因此肖猪的人在辛巳蛇年,便是六冲,犯了太岁;凡是遇到冲太岁的生肖,都要到庙里拜太岁,才会诸事顺吉;
什么叫做刑太岁?刑太岁,又称“偏冲”,自己的出生年如与流年所属生肖相差三年,便是刑克,即与流年太岁“偏冲”。古语有云: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例如蛇年,肖蛇为太岁,肖猪为冲太岁,而肖猴和虎为“偏冲”太岁。
什么叫克太岁?克即克制,如子克巳,寅克辰等,属鼠的人遇到蛇年即为克太岁;
什么叫破太岁?破即破坏,如子破酉,酉破午等,属鼠的人遇到鸡年即为破太岁;
什么叫害太岁?穿即穿害,如子害未,丑害午等,属鼠的人遇到羊年即为害太岁。
这样可以么?

今年犯太岁的生肖2021

2021年犯太岁的生肖有牛、羊、马、龙、狗。2021年是辛丑年,对应的生肖地支为牛,即属牛人的本命年,命犯值太岁。除此,这一年犯太岁的生肖还有羊、马、龙、狗,将会迎来运势的起伏变化,需要引起注意,注重化解之道。
生肖命理学中的犯太岁,实际上指的就是十二属相中某些生肖与当年生肖相犯的情况。2021年为农历辛丑年,地支丑对应的生肖牛,所以2021年为牛年。在十二地支中,丑逢丑为伏吟,丑戌未为三刑,丑未是相冲,丑午是相害。这些地支中,未为羊,午为马,戌为狗,所以2021年犯太岁的生肖为属牛、属狗、属马、属羊、属龙。
十二生肖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本命年等。

2021年犯太岁的生肖有哪些?如何化太岁?

首先要知所谓太岁就是道教中的值年星君,共有60位,与干支纪年相同。值年星君的职责就是赏善惩恶,而值年星君毕竟不是道祖一眼看透三界。所以与他们关系比较密切的会更为容易感知。
比如明年就是辛丑年,值年星君就是卢秘大将军。而与他关系密切的人,则是根据地支间关系而定,共有值,冲,刑,破,害五种。
明年是牛年,肖牛者就是值太岁;因丑未相冲,肖羊者为冲太岁;因丑戌相刑,肖犬者为刑太岁;因丑午相害,肖马者为害太岁。因丑辰为破,肖龙者为破太岁。
所谓的化解太岁就是去道观做相应,请化太岁符等。
但《太上感应篇》有云: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就算是龙虎正一的张天师也不能让一个人自星君眼中消失。只是将他的存在无限降低。所以,一个人如果为祸一方,那还是很容易被发现的。同理做了相应行善也不会很快被发现,算是各有利弊。
不过,众善奉行,福未至,祸已消。诸恶莫行,祸未至,福远离。
劝君: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不为。诸善奉行,诸恶莫作。
《太上感应篇》有云: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