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汤阴古贤算卦,安阳县算卦特准的地方

汤阴县的历史沿革

汤阴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就有先民居住,经考古发掘在白营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木构架水井,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水井,是人类群居极其重要的标志。夏代,夏帝廑(胤甲)、孔甲把都城定居在今县东16公里的西河村。孔甲在这里作了《破斧之歌》,成为“东音”(东方音乐)的开山之作。商代,这里属于商都的畿辅之地,纣王在商都拒谏的故事时时传来。纣挖比干心之后,比干负伤从商都逃到今县东16公里的高岗上死去,高岗因名枉人山,今存庙宇纪念。接着,纣囚西伯姬昌(周文王)于今县北4公里处羑里城,周文王于羑里城七年著述出《周易》,今存羑里城(文王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景区。西周时期,周武王灭商建立起周王朝之后,“封纣子武庚于邶” ,遗址在今县东16公里处邶城。 管叔和蔡叔勾结武庚举行叛乱,周公旦率兵平定了叛乱,杀掉了武庚和管叔,流放蔡叔和霍叔。自此,西周得以安定。春秋时期,相传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来到今县东16公里处邶城一带,听到人们传唱着许多或激情亢奋、或委婉含蓄、皆悦耳怡人的诗歌,便嘱咐弟子们悉心收集起来,整理成《邶风》19首,融入了《诗经》之中;孔子和弟子们来到今县城东南3公里的孔村一带,一群沿路玩耍的孩童阻挡了他们前行的车辆,孔子留下来在这里讲学,至今五个孔村里还传颂着孔子当年讲学的趣事。乡人女诗人嫁给许穆公,因称许穆夫人。许穆夫人提出联齐抗狄以救卫,齐桓公闻知,即发兵复卫,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文字记载的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一生诗作很多,由于战争频繁多有散失,仅存《诗经》中《泉水》、《载驰》、《竹竿》三首四言诗,文辞清新,脍炙人口,倍受历代文人推崇。齐桓公在阻止狄族进攻中原援救邢、卫战中,曾率兵于今白营、胡营一带安营扎寨。其媵(yìng,妾)卫女爱兵惜将,深受拥戴,由于过度操劳,病逝于军中。因战事紧张齐桓公只好将卫女葬于此地,将士们以枪、戈、钺、斧等兵器挑起铠甲、衣衫作幡祭祀卫女。由祭祀卫女而衍生出的大型舞蹈跑帷子传承至今,已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战国时期,汤阴属魏。公元前350年,荡阴地名开始出现。公元前259年(即秦昭王四十八年,魏安厘王十八年),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窃得虎符,于汤阴县南9公里处今将城椎杀了晋鄙,夺取兵权,率兵救赵。名医扁鹊(秦越人)行医至此,汤阴县东南7公里之伏道被秦太医令李醯所派力士杀害,当地民众请求扁鹊弟子们同意,以隆重礼节将扁鹊安葬在此地。今存扁鹊墓庙,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秦属邯郸郡。西汉高祖二年(前205)置县,属河内郡;东汉建安17年(212)改属魏郡;县令张迁,字公方,东汉陈留郡己吾县(今河南省宁陵县西南)人。累任郎中、谷城县长、汤阴县令。张迁敦厚纯朴,垂爱在民。在他的治理下,社会风气良好,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们种地之后露宿在野外,也不会有任何问题。腊月行祭之日,他将囚徒放假回家,囚徒们感念他的恩德,都能按时归来。遇到计算人口赋税等问题,他也不麻烦乡人。黄巾起义后,许多地方都被烧毁,惟独他治理下的县城完好无损。张迁改任时,境内民众奔走相告,送别者多如云涌。后人撰书《张迁碑》记录他的事迹,成为当代书法界弥足珍贵的瑰宝。三国,属魏。“魏文帝幸洛道病,有巫师以水饮之,立愈”,遂赐名宜师沟(今宜沟);曹植到羑里城祭祀,赋诗一首《诘纣》:“崇侯何功,乃用为辅?西伯何辜,囚之囹圄?囹圄既成,负土既盈。兴立炮烙,贼害忠贞。”西晋,属汲郡。永兴元年(304)七月,战事逼近荡阴,双方在城南展开大战,惠帝司马衷部因长途跋涉,加上酷暑难熬,于七月二十四日在今下扣一带败了下来。混战中惠帝司马衷颊中三箭,随从百官侍卫看到战争打败,纷纷逃散。在今云村一带,乱兵向晋惠帝举刀时,侍中嵇绍用自己的身体紧紧地护卫惠帝而惨遭杀害,鲜血溅染了惠帝的衣服。惠帝被擒后,行至今光村时,左右兵士看到惠帝血衣,劝他洗去,惠帝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后人因建嵇绍祠纪念,今存相关村名十多个。隋,属汲郡。开皇六年(586)复置汤阴县,于县东17里(今之古贤)置县城,十年(590)并入安阳;十六年 (596)再置于县西南30里(今鹤壁市故县村),改曰荡源;乡人赵孝逸 ,官四门助教,书法与北周名家赵文深齐名。赵文深学王羲之,孝逸效法王献之,都非常有建树。平凉之后,王褒入关,举国上下皆学习王褒的书法,惟有赵文深、赵孝逸他们两人坚持学习二王书法。隋朝建立后,临二王之作品,往往被人们争相购买。乡人尧君素曾为隋炀帝鹰击郎将,李渊起兵后,派人到河东浦坂城下招降尧君素。尧君素斥退说客,后被叛逃所杀。唐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唐太宗下诏说:“隋故鹰击郎将尧君素,虽桀犬吠尧,有乖倒戈之志;疾风劲草,实表岁寒之心。可赠蒲州刺史,仍访其子孙以闻。”唐,贞观元年(627),改名汤阴。置今址为县城。大约在广德二年(724)大诗人杜甫过汤阴,察看了“八王之乱”古战场,瞻仰了嵇公祠,作下《伤春》诗。其中之四写道:“再有朝廷乱,难知消息真。近传王在洛,复道使归秦。夺马悲公主,登车泣贵嫔。萧关迷北上,沧海欲东巡。敢料每危体,犹多老大臣。岂无嵇绍血,沾洒属车尘。”唐代文学家韩愈针对“文王拘羑里”的史实,感慨良多,写下《拘幽操》赞颂周文王:“目窈窈兮,其凝其盲。耳肃肃兮,听不闻声。朝不见日出兮,夜不见月与星。有知无知兮,为死为生。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宋,属相州。绍圣初(1094),苏轼自定武赴岭南,一路风尘,来到汤阴吃到一种豌豆大麦粥,不由得诗性骤发。因此赋诗一首《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朔野方赤地,河壖但黄尘。秋霜暗豆荚,夏旱臞麦人。逆旅唱晨粥,行庖得时珍。青斑照匕筋,脆响鸣牙龈。玉食谢故吏,风餐便逐臣。飘零竟何适?浩荡寄此身。争劝加饮食,实无负吏民。何当万里客,归及三年新。”宣和初(1119),改属浚州;后仍属相州。北宋崇宁二年即1103年,著名民族英雄岳飞年诞生于汤阴县东永和乡孝悌里。金(1127~1234)汤阴属彰德府。元(1271~1368)汤阴属彰德路。乡人许有壬(1287~1364), 字可用。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登进士第,授同知辽州事。至治二年(1322)转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劾治不法官僚豪家。次年升中央监察御史。向英宗上疏强国富民十条建议,多被采纳。许有壬历官英宗、泰定帝、天顺帝、文宗、明宗、宁宗、惠宗(顺帝)七朝,政绩显著,累官左司郎中、两淮都转运盐使、中书参知政事、中书左丞、集贤殿大学士。为政近五十年,他曾多次针对科举制度、漕运、军队建设等国家大事,直言不讳地向朝廷提出批评和建议。有壬善笔札,工词章。著有《至正集》和《圭塘小稿》,曾为《大元大一统志》作序。明(1368~1644)汤阴属彰德府。乡人李鐩(1448~1529) 字时器,今汤阴县五陵镇镇抚寨村人。明成化八年(1472)进士,初授都水主事。累官鸿胪少卿、工部侍郎、工部尚书。成化年间任刑部郎中时,奉命赴山西赈灾,在救灾同时,广开水渠,浇灌农田上百万亩,成绩卓著。弘治初年奉诏上书,条陈治理朝政十事,并精将简政,加强军备,制定防御策略,对稳定边防局势起到重要作用,深得弘治帝赞许。后,鐩遭宦官排斥,被迫辞职。清(1644~1911)汤阴属彰德府。乡人王伯勉(1618~1677) 字子健,号东皋。今汤阴古贤村人。清顺治三年(1635)进士,官至山东道监察御史,清廉自守,声望颇高。著有《东皋文公集》,曾为康熙《汤阴县志》作序。乾隆十五年(1750),清高宗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南巡返京途中过汤阴,分别到岳飞庙、羑里城(文王庙)祭祀,留有七言诗二首与祭文。光绪二十八年(1902),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光绪皇帝爱新觉罗? 载湉与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逃至西安,返回北京途中,在汤阴县宜沟镇下榻,今存行宫;到岳飞庙祭祀,光绪皇帝赐题“百战神威”,慈禧太后赐题“忠灵未泯”匾文,悬挂于岳飞庙至今。中华民国时期,汤阴1912年属河北道;1924年属河南省。1932年8月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10月属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8年属豫北道;1945年秋属河南省第三行政区。1947年3月,为打乱蒋介石的战略部署,扼住中原重地,中央军委指示晋冀鲁豫军区:“在晋南反攻的同时,向平汉线实施进攻,专打王仲廉集团(长期守候在新乡、汲县、汤阴、安阳等地,约10万人),进行连续作战,以便和晋南作战一起,给陕北和山东我军作战以有力配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连同地方部队,于3月下旬发起了豫北战役。4月5日,兵临汤阴城下,围城打援。5月1日下午4时,开始总攻。5月2日拂晓,占领县城。接着于汤阴县城东南石家庄村接受了国编三纵总部司令孙殿英、副司令刘月亭、参谋长邓喧甫等残部的投降,解放了汤阴。中华人民建立后,汤阴1949年10月属平原省安阳专员公署;1952年属河南省安阳专员公署。1952年11月1日,毛泽东主席考察黄河返京途中,在汤阴火车站停留,接见了汤阴县的党政领导干部,察看了站台上的岳忠武王故里碑,称赞岳飞是一个大好人,指示要保护岳飞庙。1954年9月,淇县并入汤阴;1957年鹤壁、鹿楼两区从汤阴县分出,建立鹤壁市;1958年汤阴属新乡专署;1959年11月7日,时任中共中央委员、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前来汤阴考察,参观了岳飞庙。1961年属安阳专署;1962年淇汤分设;
1983年11月安阳行政公署撤销,汤阴县划归安阳市管辖。

汤阴县白营镇团支部名称

就是汤阴县白营镇团支部。
白营镇,隶属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地处汤阴县东部,东邻古贤乡,南与伏道镇为邻,西与城关镇和韩庄乡接壤,北与文峰区宝莲寺镇隔_河相望。区域面积38.91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41868人。
2011年末,白营镇辖区总人口3703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350人,城镇化率6.3%。另有流动人口3780人。总人口中,男性18456人,占49.8%;女性18578人,占50.2%; 14岁以下6594人,占17.8%; 15~64岁26683人,占72.1%;65岁以上3757人,占10.1%。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1.4‰,人口死亡率6.3‰,人口自然增长率5.1‰。

河南安阳汤阴有那些镇村

截止2020年,汤阴县辖9个镇、1个乡:城关镇、韩庄镇、白营镇、古贤镇、菜园镇、任固镇、五陵镇、瓦岗乡、伏道镇、宜沟镇。县人民驻城关镇。

辖胜利街村、将城村、东黄六厂村、向阳庄村、陈庄村、段庄村、盖族村、刘庄村、新华街村、唐王庄村、王武岗村、张庄村、高耳庄村、大寺台村、大洼村、石庙村、长沙村、牛村、三里屯村、后李朱村、前李朱村、棘针庄村、陈下扣村、冯岗村、马屯村、谷垛村、小青山村、香寺村、李河村、尚家庵村、大青山村、胡勇街村、霍家洼村、前进街村、小连庄村等298个村。

扩展资料

安阳市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安阳市辖1个县级市(林州市),4个县(安阳县、内黄县、汤阴县、滑县),4个市辖区(文峰区、北关区、殷都区、龙安区);

此外,还有1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安阳新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旗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35个乡、57个镇、43个街道办事处、218个社区居委会(其中林州市30个社区)、3285个行政村。

总面积741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655.8平方公里,安阳市人民位于安东新区中华路中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汤阴县

岳飞故里到底是程岗村还是北周流村??

岳飞为汤阴人,但具体生于汤阴何地,却颇存疑义。
南宋时期,汤阴一度为金占区,不可能留下关于岳飞出生地的具体资料。元代又是蒙古族统治,也没有对岳飞的出生地有具体记述。元人修《宋史》,只是承袭前人之说,谓岳飞是“相州汤阴人”。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记述岳飞具体生地的资料,是明景泰五年(1454)三月,大学士武功伯徐有贞(原名珵)撰写的《创建精忠庙碑》。碑记中说:“彰德古相州也,汤阴为其属邑,邑之周流社,王(指鄂王岳飞)之生地也。”此碑石现存汤阴岳飞庙山门前施全祠东侧,是汤阴岳飞庙最早的一块碑刻。这说明此前在汤阴的和民间,岳飞生于周流社早成共识。
 《汤阴县志》首修于明天启三年(1623),崇祯十年(1637)续修。《崇祯汤阴县志》卷五《祠宇》载:“周流寺,在县东周流社,相传岳武穆故宅,里人傅祥建。”明确指出周流寺(亦名三教寺,祀儒、释、道三教)即岳飞故宅遗址。这则记载,用了“相传”,体现了史志编者的审慎严谨态度。明代汤阴人魏大本《忠武故里》诗有句云:“英雄生有自,忠孝死宁忘。宅废禅林僻,茔存秋草荒。”此诗岳庙刻石题名《周流社览古》,分明是说岳飞就出生在周流社。而且岳飞故宅的废址已成为僻静的禅林(寺院),岳飞先茔亦荒芜地长满秋草。说明岳飞故宅就在周流三教寺,而且宅邻岳飞先茔。清顺治十年(1653)邑庠生崔以澄撰《周流寺重金佛像碑》碑记:“周流古名寺也,岳忠武王寔生于此地……相传即王之故宅。”也认为岳飞故宅就在周流三教寺。《汤阴王氏族谱·王氏家传》载康熙十六年(1677)《侍御东皋公墓志铭》:“铭曰:周流之乡,鄂国故里。长杨参天,大鸟盘举。西数百步,君之桑梓。”按王伯勉,字子健,号东皋,汤阴古贤村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这里“周流之乡”的“乡”,不是今天作为一级行政区划的“乡”,而是指乡里、乡村。“西数百步,君之桑梓”,是说岳飞的出生地向西数百步,即王伯勉的老家(今古贤村)。反过来说,古贤村东面数百步就是岳飞的出生地。此地只能是与古贤村毗邻的周流村。《乾隆汤阴县志》(刊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卷三《祠祀志》载清代河抚宣镇阎兴邦(1635-1698)《水调歌头》,开头写:“策马周流社,人指鄂王宫。”鄂王宫,当指鄂王岳飞的故居。宫是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易·困》:“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令无入僖负羁之宫而免其族,报施也。”词的最后两句是:“试看双桥下,流水意何穷。”双桥指周流村东的高暵桥。《乾隆汤阴县志·地理志》:“宜师沟水,至枉人山与汤水合于岳王先茔东高暵村,有双桥焉。”同卷钱塘黄兰题咏扁鹊庙诗:“试看周流忠孝家,医国妙手同瓦裂。”这里的“周流忠孝家”和“医国妙手”皆指岳飞。乾隆五十三年(1788)《重修岳忠武王先茔碑》碑记:“王(岳忠武王)世为汤阴周流里人。”据以上资料,岳飞的出生地当为周流村(今属汤阴古贤乡)。
然而,近年新编的两部《汤阴县志》又出现了新说法。1987年版《汤阴县志》第七篇第三章第二节《古建筑》载:“程岗岳庙位于城东16公里程岗村(今属菜园乡),即相传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岳家庄。该庙建于明代晚期,……山门檐下有‘岳鄂王故宅’匾额,正殿三间,拜殿檐下悬有“故里香烟”匾额。现存碑刻四通,均为清代以来里人重建该庙而立。1968年11月15日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同书第十篇第一章第一节《古代名人·岳飞》:“岳飞(1103-1142),字鹏举。永和乡,孝悌里(今程岗村)人……”2004年版《汤阴县志》第四篇第二章《岳飞传略》:“岳飞,字鹏举,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二月十五日,出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同书第二十二篇第四章第一节《庙宇、故宅、古墓》二《岳飞故宅》载:“岳飞故宅,位于县东18千米菜园镇程岗村内。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出生和幼年生活的地方。故宅建于明代中叶,略晚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这是首度见于《汤阴县志》而认定程岗村为岳飞故宅的记载。依此说,则岳飞生地为程岗村。
但是,两部新编县志却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二志存在明显的差别和自相牴牾:一是前志一处尚用了“相传”,而后志干脆将“相传”去掉,其意义则表明程岗为岳飞故居是确凿无疑的。二是前志说程岗“位于城东16公里”,而后志则为“位于县东18千米”即18公里。三是前志说程岗岳庙“建于明代晚期”,而后志则说“故宅建于明代中叶,略晚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其次,二志为无根之说,没有任何文献依据,缺乏历史承续性。因为此前的任何志书如《大清一统志》、《河南统志》、《彰德府志》、《汤阴县志》以及野史笔记,都没有相关的记载。不管程岗村岳庙始建于“明代中叶”,还是“明代晚期”,明代和清代的《汤阴县志》都应该有所记载。连陆公祠、李公祠、孙公祠、卢公祠、杨公祠(分别祀前代县令)这些小小的祠堂和一般寺观都有记载,为什么对影响巨大的岳飞在其生地程岗村建庙却只字不予提及?其三,更为严重的是,“永和乡”、“孝悌里”、“岳家庄”等地名均未见于史书和地方志记载,只是清代钱的小说《说岳全传》中虚构的地名。对此,地名专家许作民先生有详细考证(见《安阳广播电视报》2010年8月26日第28版,《与岳飞有关的地名探析》)。而二志编者却都当作信史。许先生批评道:“可今天写史书的人却把这三个地名当成信史,就太不严肃了。”
不过,在汤阴的民间,确实流传着岳飞的老家在程岗的说法。这种传说始于何时,不得而知。估计应在《说岳全传》广泛流传后,不迟于清代后期。笔者在程岗村见到一块最早的“岳忠武故里”石碑,是清咸丰六年(1856年)本村人立石。这反映了故乡人民对前代英雄的敬仰并引以为骄傲。新编《汤阴县志》可能是根据民间传说撰写的。我们知道,民间传说和“小说家言”的可信度是有限的。如民间传说岳飞“生于汤阴,长于内黄”,而事实上岳飞根本没有漂流到过内黄,明代和清代早期的《内黄县志》也向无相关记载。然而到清光绪十六年(1890)的《内黄县志》却出现了与岳飞传说有关的麒麟村和石瓮村,明显是受钱《说岳全传》的影响。将传说当作历史事实,从来是治史者的大忌。

安阳哪有算命准的?

美丽华,大门东侧那个卖电器的四川老头,算的贼准啦!!!

请问漯河哪算命准?

漯河、召陵,张三岗有个算卦的。叫张开通他只星期六看,还排号。在市内坐十七路到张三岗路口下车。一问就知道。很准!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