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发展规律是什么,婚姻的五个阶段及其特点

摩尔根把人类婚姻分为几个阶段?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摩尔根在1877年出版了他的名著《古代社会》 , 在这部著作中, 摩尔根提出了人类婚姻和家庭发展的五阶段论, 即: 血族群婚、“普那路亚” 家庭、 对偶家庭、 “父权制” 即“一夫多妻制” 家庭、 “一夫一妻制” 家庭。
摩尔根从研究各民族的亲属制度入手,探讨了家庭婚姻的历史。他认为亲属制度以婚姻、家庭形态为基础,马来亚式、土兰尼亚─加诺万尼亚式和雅利安式三种顺序发展的亲属制,反映了与此相应的婚姻、家庭发展序列。人类自脱离了原始杂交状态之后,经历了顺序相承的婚姻、家庭形态:血缘(婚)家庭、普那路亚(婚)家庭、对偶(婚)家庭、父权制家庭(特殊形态)和一夫一妻制家庭。介于群婚制和一夫一妻制之间的对偶家庭和父权制家庭未能产生新的亲属制度。普那路亚婚和级别婚都是氏族产生的根源,而氏族组织又使通婚的群缩小从而形成对偶婚。他把家庭婚姻的发展阶段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联系,认为共产制的生活方式同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和对偶家庭相适应,一夫一妻制是由于私有财产的出现和继承财产的需要而确立的。摩尔根的家庭史研究,批判和推翻了主张家庭是社会的原始细胞、父权制家庭是最古老的家庭的“父权论”。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

天宝四年(745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 ,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玄宗亲谱《霓裳羽衣曲》,召见杨贵妃时,令乐工奏此新乐,赐杨氏以金钗钿合,并亲自插在杨氏鬓发上。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又是一出红颜祸水啊!爱美人而丢江山,自私点说女主角是幸福的!杨玉环生於巴蜀一小吏之家.从小失去双亲.随叔父在洛阳长大.她生性率真活泼.能歌善舞.通晓音律.加之相貌俊美脱凡.在洛阳芳名远播.一个偶然的机会.玄宗皇帝的十八子寿王李瑁对她一见钟情.不能自持.经咸宜公主牵线.寿王迅急迎娶杨玉环为寿王妃.作为小吏之女的杨玉环能嫁入皇家.可谓一步登天.而寿王又性情儒雅.风度翩翩.对她一往情深.可以说杨玉环是跃上了一个幸福甜美的人生境界.
如果说杨玉环仅以一位王妃的身份终其一生.那麽历史也许会对她忽略不记了.
就在杨玉环跟寿王卿卿我我的时候.玄宗皇帝的武惠妃去世了.失去宠妃的玄宗痛不欲生.神色恍惚.不再临幸后宫任何嫔妃.而当他的儿媳妇杨玉环如惊鸿一现.不期然闯入他的眼帘时.他竟心如撞鹿.情窦复开.他不相信人间会有如此国色天香的尤物.杨玉环青春洋溢的鲜活体态.杨玉环顾盼流媚的一笑一颦.深深地印在了他本以为已是一潭死水的心中.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作为一个帝王.想要哪个女人自是轻而易举.但玄宗深知杨玉环身份特殊.他若将杨据为己有.是违背伦理纲常的忤悖之举.玄宗食无味.寝难安.陷入了无法排解对杨玉环爱慕神往而又无奈越雷池一步的境况之中.高力士看在眼里.巧施计策.以召杨玉环入宫中道观为道姑的名义.把杨玉环接到了宫中.而钟情音律舞蹈的杨玉环在与玄宗的接触中.发现玄宗擂鼓编曲样样精通.多才多艺.不由得万分崇敬.加之玄宗平易亲善.诙谐风趣.更让她领略到一个成熟男性的胸襟与魅力.对艺术的领悟与热爱.让他们有了最动听的共同语言.让他们的心彼此相依相近.
爱情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古往今来.帝王所以没有爱情.是被他们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身分约束住了.而杨贵妃与唐玄宗能产生爱情.就是因为他们心中多少忘了对方的地位与身分.在杨贵妃心中.唐玄宗多数时候不是皇上.而是一个爱她又被她爱的男人,她在唐玄宗的心中呢.也不是一个低眉敛目的普通嫔妃.而是一个活泼有个性.对艺术有著自己见解.用全身心爱著他的女子.这种爱与一般嫔妃对皇上一味顺服和曲意逢迎是不同的.这是出自内心有热烈的爱.所以杨贵妃的爱才深深打动了唐玄宗的心.所以.当杨玉环两次忤圣旨被放还出宫后.又两次被召回宫中.玄宗又封其为贵妃.统领后宫.行皇后职权.这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也是两人深厚爱情的真实写照.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浅析
关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问题,网友们已有很多议论,笔者不想再纠缠具体细节,只想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进行浅析。不妥之处,期盼网友们给予批评、指正。
  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开元二十二年,李瑁与杨玉环一见钟情,在武惠妃(李瑁之母)的再三请求下,唐玄宗下诏册立杨玉环为寿王妃。婚后,两人相亲相爱,真可以说是郎才女貌,真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小两口结婚五年之后,唐玄宗看到了杨玉环,一下子被杨玉环的姿色深深迷住。为了得到杨玉环,他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下诏书令杨玉环出家做道士,赐道号“太真”,搬出了寿王府,住进了太真宫。然后,又给寿王李瑁娶了韦昭训的女儿,并立为王妃,以安抚寿王。五年之后杨玉环守戒期满,唐玄宗便下诏让杨玉环还俗,接入宫中,正式册封为贵妃。寿王李瑁只是敢怒而不敢言。李商隐曾写过一首诗歌《骊山有感·咏杨妃》,其中写道:“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从中可以看出寿王李瑁当时的心情。有人说,唐明皇一直不敢立杨玉环为皇后,也是担心寿王李瑁可能会发动政变。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寿王李瑁本身就是个窝囊废,他没有这个胆识。
  尽管《旧唐书》说:“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如上意。”笔者还是以为,这时候的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爱并不是真正的爱情,而是对美色的一种占有。因为从年龄上分析,唐明皇五十多岁,营养又好,保养也好,对性的要求依然旺盛,见到美色就想发泄肉欲。一旦占有,新鲜劲儿一过,就会得陇望蜀,还想玩弄更多的美人。唐玄宗来就是个风流天子,这从他有三十个儿子、三十个女儿就可以看出,唐明皇睡过多少个女人了!就这样还不满足,又专门设置由宦官担任的花鸟使,专门到民间搜罗年轻貌美的良家女子送进宫中跟他睡觉,今天跟这个靓丽女孩睡一宿,明天又和另一个俊俏宫女云雨一夜。慢慢地就把杨贵妃冷落在一旁,杨玉环实在忍受不住了,与唐明皇发了脾气。作为一个想要哪个女人就能得到哪个女人的皇帝,岂容一个女人在他面前撒野!唐玄宗一怒之下,竟然下令让人把杨贵妃送回娘家!这能说唐明皇是真心实意地爱杨贵妃吗?显然不能。写到这儿,笔者想起民间流传很广的一个故事:一位男子,有一妻、一妾,妾年轻貌美,男子每天都到妾的房间去过夜,从来不去妻的房间。妻有些耐不住寂寞,实在憋得难忍,就向邻居的老婆婆说了这件事。老婆婆给妻出了个主意。让妻每天都要化装,换一身新衣服,见到丈夫就躲避,每天一到晚上就拴好门,丈夫叫也不开。等上一年半载,丈夫准得主动找你。丈夫过来睡几夜后,你就不能再要他,让他到妾房间去过夜。这样保证丈夫不会冷落了你。用现在的话说,其实就叫爱情保鲜吧。妻照办了,果然。这就说明一个道理:不论夫妻多恩爱,时间一长就没有了浪漫激情,短暂的分开一段时间再相聚,双方都有一种新鲜感,爱情会更加牢固。唐玄宗也不例外。他和杨贵妃在一起时间一久,就感觉不新鲜了,分开一段后,才又会想杨贵妃,想得茶不喝饭不吃,但碍于面子,又不好说出来。高力士不愧是唐玄宗的心腹之人,最明白唐玄宗的心思,向唐明皇奏道:贵妃回家很突然,家中定会来不及安排,是不是把贵妃院里的陈设、玩物都送到杨銛家(杨玉环已没有了父母,只能回到他哥哥杨銛家)。高力士的话正中唐玄宗下怀。唐玄宗当即同意。据《资治通鉴》记载,唐玄宗派人送去了一百多车东西,还把自己的御馔分出一半让高力士给杨贵妃送去。到了晚上,高力士又奏明唐玄宗,是不是把贵妃接回来呀?这一次又说到了唐玄宗心坎上了。按唐朝的规矩,晚上宫门要关闭,各坊的坊门也关,不准人们到处走动。唐玄宗便亲自批示,让禁军去接。皇帝派人去接,等于是向杨贵妃认错了。根据《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杨贵妃回宫后就“伏地谢罪”,也主动向唐明皇认错。这一伏地谢罪,唐玄宗更加高兴,急忙把杨贵妃扶起,好言安慰,二人和好如初。第二天,杨贵妃的三个姐姐都来宫中祝贺。唐玄宗又立即下令,赏赐杨贵妃的三个姐姐每年一百万钱买脂粉!据《旧唐书》的记载,“帝骤赐左右不可赀”。唐玄宗也表示改过,不再拈花惹草。《资治通鉴》说:“自是恩遇愈隆,后宫莫得进矣”。表面上看似乎是唐玄宗更离不开杨贵妃,其实,这只是杨贵妃耍了个手腕,用爱情保鲜法暂时把唐玄宗拴住。
  我们不能据此就断言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爱是真正爱情,只能说这是唐玄宗的花心暂时收敛一下而已。因为无论是男人还是雄性动物,都有占有众多异性的冲动。我们可以看一看《动物世界》中的雄性狮王、虎王、猴王等等,都是只有王才能与群体中的雌性交配,不是王的雄性绝对不能有这种待遇。我们再看看现在某些有权有钱的所谓成功男性,有多少人在外面包养二奶、情妇啊!据此我们完全可以推断,唐玄宗绝对不会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说的那样,杨贵妃聚“三千宠爱在一身”,唐玄宗肯定还会与其他嫔妃们有亲昵之事,只是史官为了瞒过杨贵妃没有记载下来而已。要知道,唐朝可是官修历史。唐太宗那些杀兄杀弟、逼父亲让位之事之所以都没有记载下来,原因就是皇帝的丑事是不能记的。
  我们再看杨贵妃是真正爱唐玄宗吗?据《资治通鉴》载“杨贵妃复忤旨”。这里所说的忤旨,是说杨贵妃红杏出墙。据《杨太真外传》记载:天宝九载二月的一天,唐玄宗看到杨贵妃偷偷地吹唐玄宗的大哥宁王的紫玉笛。女人吹男人笛子的寓意就是两个人的关系非同寻常,也就是杨贵妃和宁王有暧昧关系!关于这一点,张祜《宁哥来》的诗写得很明确:“日映宫城雾半开,太真帘下畏人猜。黄翻绰指向西树,不信宁哥回马来。”有人考证这不是真的,因为到天宝九载的时候,宁王李宪已死去十年了。但不管真假,反正这种事情不会是空穴来风。如果杨贵妃专心爱着唐玄宗,这种谣传就不可能产生。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杨贵妃姐姐惹的祸。杨贵妃的三个姐姐个个美艳绝伦,又都年纪轻轻守寡。杨贵妃得宠之后,她的三个姐姐经常出入宫中,唐玄宗对三个大姨子都很好,都封为一品国夫人。老大封韩国夫人,老二封虢国夫人,老三封秦国夫人。其中虢国夫人最漂亮,也最放荡,又喜欢骑马秀美之中透露出一种英俊。唐玄宗本来就是好色之徒,眼球早被虢国夫人吸引直了。对于这件事,张祜也写一首叫《集灵台》的诗,诗中写道:“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有的人认为此诗不可信。笔者还是坚持无风不起浪的理由。反正唐玄宗与虢国夫人有让人看着不对劲儿的地方,否则就不可能出现这一类的诗。上次杨贵妃出宫是唐玄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这次杨贵妃出宫唐玄宗倒沉住气了,这一方面是唐玄宗又觉得杨贵妃不新鲜了、玩腻了;另一方面也能从中也嗅到杨贵妃红杏出墙的味道。这一次杨家反而着了急,但又不好出面,只好拜托户部郎中吉温游说唐玄宗。吉温的话最后还是打动了唐玄宗,唐玄宗这才派了一个宦官去看杨贵妃,并把御馔分一半给杨贵妃送去。杨贵妃原以为回家后唐玄宗马上会来接她,不料许久不见动静,正害怕得哭,见宦官一来,知道皇帝又想她了,于是杨贵妃便剪下一缕头发交给宦官,说:“妾罪当死,陛下幸不杀而归之。今当永离掖庭,金玉珍玩,皆陛下所赐,不足为献,惟发者父母所与,敢以荐诚。”表示要与唐玄宗诀别。杨贵妃为什么吓得哭呢,极有可能是自己知道做了在劫难逃的错事。杨贵妃为什么还与唐玄宗剪发诀别呢?想来是觉得自己错误严重,没有脸面再见唐玄宗,于是便想以剪发诀别勾起唐玄宗的怜悯之情。正好唐太宗已有几天没有见到杨贵妃,又想尝尝鲜了,便立即派高力士把杨贵妃接了回来。如果以上两件还不足以说明杨贵妃并不是真正爱唐玄宗,我们再看看杨贵妃与安禄山的风流韵事。安禄山这个人很狡黠,也很会办事。他只比杨贵妃大十几岁,比唐玄宗要年轻得多,也健壮得多。不管安禄山出于什么目的,他确实向杨贵妃叫了干娘,杨贵妃听后却笑而不答,这明显地是非常愿意与安禄山拉近关系。唐玄宗并未看出其中的奥妙,还鼓励杨贵妃收下这个“干儿子”。从此杨贵妃与安禄山就名正言顺地来往起来,一来二去便勾搭成奸。史书上说杨贵妃还给干儿子安禄山举行了一个“洗三”仪式。她让人把安禄山像婴儿一样放在大澡盆里,亲自为他洗澡。又有书载,有一次安禄山还抓破了杨贵妃的乳房。一个男人能抓破一个女人的乳房,谁能说没有苟且之事!这肯定是杨妃嫌唐玄宗老了,满足不了她的欲望了,这才找了一个身强力壮的边镇将领安禄山解闷儿。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至马嵬驿,军士哗变,杀死民愤极大的杨国忠,又逼唐玄宗杀死杨贵妃。唐玄宗最后逃亡到蜀避难,太子则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尊唐玄宗为太上皇。至德二年,唐肃宗收复西京,作为太上皇的唐玄宗也被接回长安,被安置在南内,只有高力士陪伴他。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被一群赏心悦目的人包围着,过着要风有风,要雨得雨的无忧无虑的日子,就是有一两个自己最喜欢的人离去,痛苦也是暂时的,并不觉得特别难离难舍。一旦这个人孤独了,尤其是老年的孤独,那是很凄惨的,一定会想起许多过去的风光日子。于是,唐玄宗肯定会念念不忘杨贵妃。
  从人类婚姻只的角度看,这也完全符合婚姻的发展规律。人类婚姻发展的规律是:群婚(乱婚姻)——放外婚——对偶婚——一夫一妻。据上世纪60年代历史学家对当时彝族婚姻调查的情况大体为:18——25岁的男女,平均每人与20多位异性维持着性关系;26——35岁的男女平均每人与15位异性维持着性关系;36——45岁的男女平均与8、9位异性维持性关系;46——50岁的男女平均每人与5、6位异性维持性关系;51——56岁的男女平均每人与2、3位维持异性关系;57岁以上基本上都固定为与一位异性维持性关系。这也就是说,人只有到老年后,才形成真正的一夫一妻制。唐玄宗也不例外。
  总而言之,在安史之乱暴发之前,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爱,只是玩偶般的爱,不是专一的爱;杨贵妃对唐玄宗的爱,是为了家庭的利益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的爱,对唐玄宗也不是专一的爱。安史之乱平定后,唐玄宗作为太上皇被打入冷宫,与高力士两个老人在冷屋暗室中孤灯相对、寂寞相视的时候,才真正想起、也真心爱起了杨贵妃。唐玄宗此时对杨贵妃的苦苦思念爱才是真心的爱。

从生产关系角度看婚姻

说起婚姻,我们一般直接想到的是婚姻情感,夫妻之间的情感、家庭里婆媳关系、孩子的教育,希望自己的婚姻白头偕老,但也想到离婚等种种情况。很多人谈到婚姻都会从经营的角度去谈,例如怎么做一个好丈夫好妻子,怎么让婚姻两人关系一直保持情感如初等等。还有没有进入婚姻的年轻人也由于受到每一个时代社会观念的影响对婚姻做出严格的筛选,希望自己找到一个“优质”对象进入婚姻。却往往事与愿违,不管贫穷或者富裕,到最后却发现婚姻和物质并没有太大关系。所以我不打算从这个角度来写这篇文章,我想就我个人拙见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谈谈对婚姻的理解。

人需要婚姻吗?我认为人不需要婚姻。这个回答并不荒唐,因为我是指把人回归最原始的动物来看,根本是没有婚姻这样的一层关系。从动物性的角度来看,那么婚姻满足了人的哪种需要呢?第一是繁殖,动物繁殖或者说生物繁殖是所有生命的天性,这是基因决定的,甚至可以说生物的繁殖需要比生存需要更为迫切。从物种的角度来说繁殖是生物的第一需要。我们可以从动物身上看到有规律的发情期,这是不同于人类,但是原始人类也是有这种规律发情期来迎合繁殖的阶段;我们也可以知道很多鱼类一生就是为了繁殖下一代,繁殖完之后就死去甚至让自己的身体来喂养幼鱼。我猜想人类天生这种母乳喂养行为是否也带有为了繁殖的一种牺牲行为呢?不然为何女人只有怀孕之后才有母乳而不是乳房发育完整之后就能产生?可见基因的确是有为了迎合繁殖的性状规律。而正是这种繁殖的无条件的行为或许就是母爱乃至所有情感的原始出发点呢?第二是性需要,性和繁殖需要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性需要可以说是从属于人类的性欲望,而在动物身上来说性即使繁殖交配,看那蚂蚁筑分工不就是为了蚁后繁殖吗?我不清楚人类性欲望是经历过什么样的过程从交配繁殖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本能欲望的。性满足最直接的就是异性之间的那点事,可是不能说性满足唯一就是男女之间的那点事,性满足是有很多方式的。性是一种欲望,凡是带有欲望满足的活动都可以视为性活动,例如某种爱好,弗洛伊德把性是为原始欲望本能。不过这里谈婚姻满足人那种本能需要那就是狭义上的性了。所以从动物性的角度来说,婚姻满足了或者更准确来说规范了人类繁殖和性需要。那么婚姻究竟是什么呢?

人类不需要婚姻,但是人类社会需要婚姻。无疑就文明角度来说人类是社会性动物,社会性需要婚姻关系。婚姻是社会产生的一种生产关系,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其从属于社会文明,因为文明需要秩序,需要控制这种秩序,国家就是文明秩序的机构,从这个角度去了解民族、阶级、意识形态就能了解婚姻其实是这里面的一种生产关系。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社会文明的秩序里生活,我们所有的需要都要遵循社会的秩序,就是是像繁殖和性需要这种先天性本能的需要也不能超越文明的规则,除了法律和道德的控制,我们时时刻刻还会受到来子自己内心良心的监察。这就是文明厉害之处。我相信婚姻的产生是两种生产需要产生的,一种是人类繁衍生产,一种是人类生存物质生产。当人类走进有组织的部落关系,那么就会有生产,那就有组织分工,从社会角度来说人是最基本的生存力要素,从基因繁殖本能来说,种族需要繁衍,于是最初的婚姻关系得以产生。无论是采集社会还是狩猎时代,男女分工合作是彼此的需要(这里的需要就是繁衍和生存两种),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男女分工越来越密切,家庭单位越来越明显,直到进入农业社会以男耕女织为特征的家庭单位的社会关系就定型了。

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变化,在以婚姻家庭为单位的社会关系也在变化。这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社会发展规律的。那么从婚姻角度出发,是什么在维持婚姻发展的呢?

维持婚姻关系的有几个方面,第一是本能需要,也就是繁殖需要、性需要和情感需要;第二是社会的一种道德观念认同,无论是从情感上还是社会观念愿景来说,每一个人还是很渴望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的,极其讨厌婚姻里面背叛、分离等等情况;第三是社会分工,婚姻家庭的建立是为了每个人在婚姻里合作更好的生活,婚姻组建目的就是为了一加一大于二,可是随着社会分工的细致化和生存力的高度发展,男女之间密切的分工合作关系逐渐变得非必要了,加上女性社会地位和男女观念的变化,对比传统密切的婚姻关系来看,的确有点岌岌可危。加对于物质欲望的追求,也在冲击着婚姻关系。虽然社会法律对婚姻加以契约的方式规范秩序,可是当情感的作用退怯,法律上的结婚证就是一张废纸了,而等等人们冲破道德观念,可以从婚姻之外获得繁殖和性满足的时候,婚姻就不存在了。

希望无论时代怎么变,社会分工如何,婚姻里还是更多注重情感吧,这个最为珍贵的东西在欲望的冲击下太脆弱了。

婚姻的起源与演变?

婚姻的演变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1、前婚姻时代的血缘团体。即同一原始群体内的男女,在两性关系方面是杂乱的,没有任何限制。不仅在兄弟姐妹间,而且在父母子女直系血亲间都没有禁忌。这一时期存在于人类最初数以百万年计的漫长时代。

2、群婚制。随着原始社会不断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人类从最初毫无限制的两性关系中,逐渐演进为各种群婚制的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势,开始形成了最初的婚姻制度。群婚制,指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式。

最大的特征在于,两性关系受到一定范围的血缘关系的限制。期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先经历了血缘群婚制,排除了直系血亲间的两性关系,即不同辈分的男女间不得结婚;再经历了亚血缘群婚制,排除了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这从而引起了母系氏族的产生,使人类婚姻由族内婚向族外婚发展。

3、对偶婚制。指一男一女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过着相对稳定的配偶生活的婚姻形式。即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主妻,一个女子在许多丈夫总有一个主夫。

其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是从群婚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形态,从血缘结构上为父系氏族和一夫一妻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现居住在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其带有神秘色的“走婚”,其实就是对偶婚的开残留形态。

4、一夫一妻制。指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它既不是自然选择规律作用的结果,也不是男女性爱的结果,而是私有制确立的必然结果。形成了以男子为中心的婚姻家庭。它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四个历史时期。

它应涵盖以下三层含义:

1、以男女两性结合为基础;

2、以共同生活为目的;

3、具有夫妻身份的公示性。它应包括各种合法婚姻和违法婚姻,能将其与婚前行为、纳妾、姘居、非婚同居等现象区分开来,而应避免和结婚、婚姻关系等法学念混为一谈。

婚姻的婚姻发展史

原始社会早期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前婚姻时代,那时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结成规模不大的群体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在群体内部,男女成员在两性方面是没有任何限制的。随着原始社会的缓慢发展,从最初的那种无限制的两性关系中逐渐演变出群婚制的各种形态。从广义的婚姻家庭的概念的意义上说,群婚制的出现标志着婚姻家庭制度的产生,可将婚姻家庭制度分为群婚制、对偶婚制和一夫一妻制三种历史形态。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群婚制是与蒙昧 婚姻家庭制度时代相适应的,对偶婚制是与野蛮时代相适应的,以通奸和卖淫为补充的一夫一妻制是与文明时代相适应的。”婚姻的起源与演变
原始人类并不需要婚姻,这跟今天的灵长动物是一样的,不必细说。后来有了氏族社会,采用的是集体群婚制,即一个氏族的男性或女性集体嫁到另一个氏族。这也是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族群繁衍和防止乱伦导致族群退化而形成的一个习俗。再后来进入了私有制社会,才有了一对一或一对数的固定的夫妻关系,于是就产生了婚姻制度。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婚姻产生于私有制,所以它一直与人的财产关系密切相关。由于男子是私有制社会的主体,所以女子一直被看作男子的财产,于是多数古代社会是一夫多妻制。而且抢婚、买卖妻妾等现象也源于此。由于私有制的财产由于血缘关系中的男性继承,为了保证血缘的纯净,就有了“处女情结”和对女子性行为的严格约束。
当出现了部落和国家等社会组织之后,婚姻又成了一种筹码。从部族的通婚,到国家统治者之间的“联姻”,都是试图通过婚姻来达到目的。直到今天,婚姻仍被富豪家庭用于结盟和理顺财产继承关系。
至于在自然小农经济社会中,婚姻则是一种劳动的分工组合,即所谓“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而在现代社会中的老百姓,婚姻则是为了组成一个家庭,在满足人的正常生活需要的同时,承担为家族和社会养育后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人的一种归宿。
---------------------------
婚姻的起源即是对财产的保护。它是父系社会的产物,是把女人视作物,一种可供交换的财产。至于母系社会里的一些所谓的“走婚”等,并不是婚姻,只是人类繁衍的本能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情况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的选择。那时,多生下一个孩子,当然就多一份人类活下去的可能。女人因为生育而成为神祗,有权与想性交的任意一个男性发生关系,包括乱伦。“活下去”这三个字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了母系社会刚迈入父系社会时的性行为。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是按照供养关系,而不是血缘关系来决定是否发生性行为。但随着生产力的逐渐提高,人类学会狩猎与农耕,私有财产出现,保护财产成了首务之急,于是,婚姻出现,妻子成了丈夫的财产。一开始规矩还不严,婚姻还未能完全统治性,女人在婚前还可以有性行为,所以当时普遍有“杀首子”之风俗,以求保证血缘的纯净。到后来,婚姻完全统治了性,人类彻底迈入农业社会,任何一个女人的婚姻都已不能再由她自己说了算。女人已经完全沦为财产,她不仅是父母待价而沽的商品,也是某个男人即将购买的财产。
---------------------------
简述:
婚姻的起源始于氏族群居时代,人类建立了最初的性关系禁规,对性行为加以规范。所以婚姻从一开始就具有约束和规范人们的性行为的功能。在现代社会一夫一妻的背景下,婚姻更成为保障性关系合法性和排他性的制度形式。婚姻,古时又称'昏姻'或'昏因'。一般而言,婚姻一词的起源有三种说法:汉朝的郑玄说,婚姻指的是嫁娶之礼。在我国古代的婚礼中,男方通常在黄昏时到女家迎亲,而女方随着男方出门,这种'男 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的习俗,就是'昏''因'一词的起源。换句话说,婚姻是指男娶女嫁的过程。 人类婚姻史 追溯到原始时代,就有了所谓的婚姻,这是一种群居高等生命的本能属性,自然法则会用异性相吸的力量,使哺乳类生命繁衍生息。人类的婚姻存在形式以及结合方式,受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时代和地区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多样的婚姻模式,以及结合方式。科学的意义上看,如果没有婚姻,很多血统就会出现混乱,不利于人们的优良繁衍。 原始人类并不需要婚姻,这跟今天的灵长动物是一样的,不必细说。后来有了氏族社会,采用的是集体群婚制,即一个氏族的男性或女性集体嫁到另一个氏族。这也是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族群繁衍和防止乱伦导致族群退化而形成的一个习俗。再后来进入了私有制社会,才有了一对一或一对数的固定的夫妻关系,于是就产生了婚姻制度。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婚姻产生于私有制,所以它一直与人的财产关系密切相关。由于男子是私有制社会的主体,所以女子一直被看作男子的财产,于是多数古代社会是一夫多妻制。而且抢婚、买卖妻妾等现象也源于此。由于私有制的财产由于血缘关系中的男性继承,为了保证血缘的纯净,就有了“处女情结”和对女子性行为的严格约束。 当出现了部落和国家等社会组织之后,婚姻又成了一种筹码。从部族的通婚,到国家统治者之间的“联姻”,都是试图通过婚姻来达到目的。直到今天,婚姻仍被富豪家庭用于结盟和理顺财产继承关系。 至于在自然小农经济社会中,婚姻则是一种劳动的分工组合,即所谓“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而在现代社会中的老百姓,婚姻则是为了组成一个家庭,在满足人的正常生活需要的同时,承担为家族和社会养育后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人的一种归宿。 综合看来,婚姻是自然的法则,违背这一法则的人,会给自己带来一些烦恼。人类的婚姻发展史大约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杂乱性交时期、群婚(血缘群婚、族外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 杂乱性交 杂乱性交时期人群杂居,采集植物,食用鱼虾和动物。上帝尚未将人逐出伊甸园,人还未吃善恶果,无羞耻之心,父母兄弟姐妹杂处性交,毫无现代人的“乱伦”观念。在中国神话中,伏羲和女娲乃是兄妹相交合;在古希腊神话中,宙斯和赫拉也是兄妹为夫妇,大地之母该亚生了众多子女,又以自己的儿子为新夫;在《圣经》里,甚至在耶和华确立了男性中心地位之后,还能读到关于索多玛俄摩拉被毁灭后,所留的罗得和两个女儿,为了传递后裔,女儿灌醉了父亲与之同寝的故事,这也是原始的杂乱性交的记忆。 杂乱性交是为了繁衍后代,最终必定形成,只知其母不知有父的以母亲为主的社会关系。正如蚂蚁和蜜蜂的世界,是“母后”的统治。中国古代圣人的出身,往往是母亲踩了神迹、吞了大星,或者与神物交合而生,不知有父。但是以母亲为主的社会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形成矛盾。当社会进入更高的阶段,狩猎和业日渐发达,男人在生产劳动中,力量的优势不断体现,这就伴随着对地位的需求。 群婚及对偶婚 男人的力量优势开始挑战母亲的权威,同时也挑战父亲的权威,这必定在性的分配上有了冲突,而大冲突,争夺性伴侣,甚至会导致群体灭亡。人类学家发现十几万年前,欧洲有一个被称为尼德特人的种族,根据骨骼化石表明,其身材高大,体魄强健,后却神秘消失。是否就是在这样的内部争斗中相互残杀而亡的呢?一方面是生存的本能和性的本能促使力量强大者要获得权利和地位,从而瓦解现有的族群;一方面则是人类的发展要求维持稳定的群体。怎么办?苏联史学家谢苗诺夫《婚姻和家庭的起源》认为,原始人依靠“性禁忌”来维持相对时间的稳定。“性禁忌”要求在狩猎时期或者时期,禁止任何的性交活动,甚至禁止接触与女人有关的东西,否则就被认为是触犯神明,乃是死罪。因为狩猎和的活动,关系族群的生存,这时候如出现因为性的争夺引发的内乱,势必导致族群的覆亡。 但是,随着狩猎和时期不断延长,“性禁忌”也越来越频繁,这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有新的限制。恩格斯认为,人类最古老的家庭形式是群婚,他将群婚阶段分解为:一、血缘家庭,即仅仅排斥祖先和子孙之间、双亲和子女之间互为夫妻,其他兄弟姐妹皆可。二是,普那路亚家庭,即同胞(母方的)姐妹和兄弟间,不可性交。他没说明为什么要有这样的限制。至于限制嫡亲间的通婚是为了保证后代质量的说法也被证明是不科学的。而谢苗诺夫所说的,为了避免内部的混乱和冲突的提法是可认同的:第一种形式,为了防止犯上作乱;第二种,是维持成年雄性的相互宽容,消除嫉妒。 普那路亚家庭形式,必定会使得族群分化为一些氏族。在同一个氏族中,姐妹与兄弟之间,不可通婚。这就开始了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进入了族外的群婚阶段。一群男人,共同地与另一氏族的一群女人通婚,反之也是。族外婚,维持了本氏族的和谐,消灭了嫉妒,发展了族群。族外群婚发展到新阶段,就是对偶婚,即,一个男子以一群女子为妻子,其中有个主妻;反之,一个女子也有一群男子为夫,其中有主夫。现代中国云南摩梭人在正常的一夫一妻制下,还维持“走婚”的形式,其实就是对偶婚的残留形态。 但是,随着男性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必定要挑战母权,久而久之,女人从属于男人,成为了男人的财产。 一夫一妻制 父权的确立,财产的私有化,为了保证后代子息能够继承父亲的财产,要求子息血脉的纯洁性,同时孩子须确认父亲的身份。这就意味着对偶婚中,将以一夫多妻的形式保存下来;也对女子的贞洁性提出了要求。而血脉的正统性要求,即便是一夫多妻制,也需有个主妻,像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为了让儿子以撒继承财产,将使女夏甲及其孩子赶走。而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是这种要求的最终结果。 所以恩格斯说,一夫一妻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的,是私有制对原始公有制的胜利。家庭就是一个经济结合体,女人是男人的从属物,是财产。因而,不存在婚姻的离异性。但是,现代的婚姻家庭,要求以爱情为基础,而男女的独立,尤其是经济的独立,消解了经济结合体是必需的形式,女性也不再从属于男性,而同时,爱情也并不一定能够持续。这就是为什么现代家庭离异现象日趋严重。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应该解体一夫一妻制,寻求以爱情或性本能维持的婚姻关系呢?值得讨论。婚姻的由来
婚姻,古时又称“昏姻”或“昏因”。一般而言,婚姻一词的起源有三种说法:汉朝的郑玄说,婚姻指的是嫁娶之礼。在我国古代的婚礼中,男方通常在黄昏时到女家迎亲,而女方随着男方出门,这种“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的习俗,就是“昏”“因”二字的起源。换句话说,婚姻是指男娶女嫁的过程。
郑玄接着又说,婿称为“昏”,妻称为“姻”。因为新郎在黄昏时迎娶,所以称他为“昏”,而新娘随着男方而行,所以称她作“姻”。这个解释和前一说法类似,意义却不相同,因为这个婚姻指的是夫妻关系。
另外,《尔雅》对婚姻一词还有比较复杂的解释:“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这是说,新郎的父亲称为“姻”,新娘的父亲则称为“婚”。婚姻一词在这里的意义指的却是姻亲的关系了。
现代有的社会学家给婚姻下的定义是:男女依照法律的规定或社会风俗,经过某种仪式而结合的关系。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婚姻不但包括娶嫁之礼,而且要依据国家制定的法律,或社会认可的习俗。原始社会中的嫁娶只是一种 “自然现象”。人类知识发展以后,男女关系逐渐有了规范,形成种种婚姻制度或婚俗。这时候,男女间的嫁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婚姻关系必须经过国家法律的许可,或社会习俗的认同。男女也必须经过婚姻关系,才能称为夫妇,建立家庭。
德国社会学家穆勒李耳曾经把婚姻的动机归纳成经济、子女、感情三个原因,这个说法已被世人所普遍同意。在早期的婚姻关系中,经济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从《诗经》的一些片断记载,我们可以察知早期妇女对家庭经济的协助。《诗经》 说,“掺掺女手,可以缝裳”,“女执懿筐……爱求柔桑”。《礼记》也说,妇女要做丝、麻、布、帛的事。酿酒也属于妇女份内的工作。过去我国有些地方有男子早婚,娶年纪较大的妻子,即所谓娶“大娘子”的风俗,这主要目的也是辅助家庭经济。在我国历史上,繁衍后代,传宗接代,一直是婚姻的主要原因。《礼记》所说的“下以继后世”就是这个意思。“孔子家语”曾以无子九七出条件之一,孟子也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到了汉朝,妇女不生子,甚至要因而入狱。北魏时代,有官员建议对于无子而不肯纳妾的人,处以不孝之罪。一直到清朝戊戌变法前后,女学兴起,女子开始接受教育,社交范围越来越广,求自由的思想越来越高涨,她们对自己的感情有了新的认识与主张,对婚姻制度也有了新的见解,追求自由恋爱的人越来越多了,有的甚至为恋爱而牺牲。
现代的婚姻多以感情因素为主。男女彼此相悦,觉得有共组家庭、晨昏相伴的需要,于是就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迈入婚姻生活。
经济、子女、感情三种因素与婚姻的关系,随时代而有不同,中外皆然。在上古时代,经济第一,子女第二;中古时代则是子女第一,经济第二; 到了现代,则以爱情第一,子女第二。这种演变,反映了人类自我价值的发现与重视。▲婚姻的起源
原始人类并不需要婚姻,这跟今天的灵长动物是一样的,不必细说。后来有了氏族社会,采用的是集体群婚制,即一个氏族的男性或女性集体嫁到另一个氏族。这也是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族群繁衍和防止乱伦导致族群退化而形成的一个习俗。再后来进入了私有制社会,才有了一对一或一对数的固定的夫妻关系,于是就产生了婚姻制度。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婚姻产生于私有制,所以它一直与人的财产关系密切相关。由于男子是私有制社会的主体,所以女子一直被看作男子的财产,于是多数古代社会是一夫多妻制。而且抢婚、买卖妻妾等现象也源于此。由于私有制的财产由于血缘关系中的男性继承,为了保证血缘的纯净,就有了“处女情结”和对女子性行为的严格约束。
当出现了部落和国家等社会组织之后,婚姻又成了一种筹码。从部族的通婚,到国家统治者之间的“联姻”,都是试图通过婚姻来达到目的。直到今天,婚姻仍被富豪家庭用于结盟和理顺财产继承关系。
至于在自然小农经济社会中,婚姻则是一种劳动的分工组合,即所谓“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而在现代社会中的老百姓,婚姻则是为了组成一个家庭,在满足人的正常生活需要的同时,承担为家族和社会养育后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人的一种归宿。
婚姻的起源即是对财产的保护。它是父系社会的产物,是把女人视作物,一种可供交换的财产。至于母系社会里的一些所谓的“走婚”等,并不是婚姻,只是人类繁衍的本能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情况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的选择。那时,多生下一个孩子,当然就多一份人类活下去的可能。女人因为生育而成为神祗,有权与想性交的任意一个男性发生关系,包括乱伦。“活下去”这三个字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了母系社会刚迈入父系社会时的性行为。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是按照供养关系,而不是血缘关系来决定是否发生性行为。但随着生产力的逐渐提高,人类学会狩猎与农耕,私有财产出现,保护财产成了首务之急,于是,婚姻出现,妻子成了丈夫的财产。一开始规矩还不严,婚姻还未能完全统治性,女人在婚前还可以有性行为,所以当时普遍有“杀首子”之风俗,以求保证血缘的纯净。到后来,婚姻完全统治了性,人类彻底迈入农业社会,任何一个女人的婚姻都已不能再由她自己说了算。女人已经完全沦为财产,她不仅是父母待价而沽的商品,也是某个男人即将购买的财产。
▲婚姻的演变
在人类社会中,婚姻不是自始存在的,永恒不变的,它经历了复杂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它经过最初的杂乱两性关系发展到原始禁忌、习惯、道德和法律加以确认和调整以后,产生了对人们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从而形成了人类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婚姻的演变过程分为几个阶段:1、前婚姻时代的血缘团体。即同一原始群体内的男女,在两性关系方面是杂乱的,没有任何限制。不仅在兄弟姐妹间,而且在父母子女直系血亲间都没有禁忌。这一时期存在于人类最初数以百万年计的漫长时代。2、群婚制。随着原始社会不断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人类从最初毫无限制的两性关系中,逐渐演进为各种群婚制的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开始形成了最初的婚姻制度。群婚制,指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式。最大的特征在于,两性关系受到一定范围的血缘关系的限制。期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先经历了血缘群婚制,排除了直系血亲间的两性关系,即不同辈分的男女间不得结婚;再经历了亚血缘群婚制,排除了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这从而引起了母系氏族的产生,使人类婚姻由族内婚向族外婚发展。3、对偶婚制。指一男一女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过着相对稳定的配偶生活的婚姻形式。即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主妻,一个女子在许多丈夫中有一个主夫。其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是从群婚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形态,从血缘结构上为父系氏族和一夫一妻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现居住在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其带有神秘色的“走婚”,其实就是对偶婚的开残留形态。4、一夫一妻制。指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它既不是自然选择规律作用的结果,也不是男女性爱的结果,而是私有制确立的必然结果。形成了以男子为中心的婚姻家庭。它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四个历史时期。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