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基本概况,周易简介资料
经典常谈第二章主要内容
《经典常谈》第二章主要内容为《周易》。
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到八卦那种东西。八卦是,放在门头上,放在帽饰里,是可以的。还只是它的小神通,它的大神通在能够因往知来,预言吉凶。算命的、看相的、卜课的,都用得着它。他们普通只用五行生克的道理就够了,但要详细推算,就得用阴阳和八卦的道理。
八卦及阴阳五行和我们非常熟悉,这些道理直到现在还是我们大部分人的信仰,我们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不知不觉之中让这些道理支配着。行人不至,谋事未成,财运欠通,婚姻待决,子息不旺,乃至种种疾病疑难,许多人都会去求签问卜,算命看相,可见影响之大。讲五行的经典,现在有《尚书·洪范》,讲八卦的便是《周易》。
《经典常谈》简介
《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梳理了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诗》、《文》等经典内容,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入门书。
《经典常谈》此次出版,补充了很多国学经典原文,并请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刘立志副教授做了注释。《经典常谈》使读者能循着朱自清先生的指引,亲自去感受经典的无限魅力和隽永之味,提高国学修养,成为博雅君子。
易经跟社会的关系
一句话概况,易经包罗万象。
从范围而讲,内和外;从力学讲,阴和阳。内外的关系,阴阳的交互作用构成了易经这部大百科全书。
把社会万象用最简单最抽象的符号来表达,这就是易经的深奥的地方。易经是中国古代先人对探索自然的总结。它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和简单的科学研究方法。就是由实践上升到理论。易经的形成过程是:古人观测了大量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把这些观测数据(信息)用时间和空间为顺序进行排列,组成了强大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中有两个坐标,就是:“地点”和“时间”。这两种坐标的排列方法是按照:五行(金水木火土)、八卦、天干、地支、生辰八字,等顺序来排列的。
易经是对这个数据库的规律进行的简单的总结。实际上,古人不懂得事物发生的内在的规律。仅仅从这些表面现象(事件和地点、时间的简单的对应关系)进行总结,认为时间和地点就是产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而事实上,事物发生的原因和地点、时间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不存在规律性的相关关系。这就好像著名的寓言故事“刻舟求剑”,古人坐船,把宝剑掉到了河里。他就把宝剑从船上掉下去的位置刻上记号,认为这就是客观规律。等到船行到岸边。古人从刻有记号的地方,下到河里去打捞宝剑。就会产生错误。
易经的主要错误,就在于把简单的表面现象当成了事物发生的内在规律。特别是,以后发展成易经预测和生辰八字预测命运。把古时候某个时辰出生的人的命运,推广到所有的人的普遍规律。这明显的违背了真正的客观规律。所以,易经仅仅是古代人的朴素的思想方法和辉煌的古代文化。它远远不是现代科学。
分析现代国家的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明显的落后于美国。其原因就是:美国是个新生的国家,美国没有古代文化。所以,现代美国人不受古代文化的影响。
中国就不同了。中国的古代文化没有收到破坏。而是在人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根。这是因为中国没有经过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人类发展到了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科学技术。但是,封建特权和官僚制度严重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于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实用主义在人类社会中占据了主导作用。资产阶级的实用主义主导下的市场竞争,彻底摧毁了封建特权思想,彻底的摧垮了脱离实际的空想思想家和好逸恶劳的特权阶层。人们只认钱不认人。有奶便是娘。那些高官厚禄的特权阶层被市场经济淘汰了。任你地位再高,没有钱也买不到东西。那些不学无术的炼丹术士,都被饿死了。那些只懂书本知识,没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也都被饿死了。
但是,中国就不同了。中国自古以来重理论而轻实践。越是脱离实际的文人,地位越高。自古的风尚就是: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十年寒窗,卧地成龙。
主张藏在深山,脱离实际,闭关修炼。
中国没有经历自由资本主义阶段。那些炼丹术士都没有被饿死。那些孔乙己式的知识分子也没有被饿死。
新中国成立以后,大量的孔乙己,摇身一变,成了大学教授。那些研究易经的人成了易经研究所的所长。现在国内,到处是科学预测研究所。而“预测”本身就是违反科学的。预测就是预知事物未来运动的轨迹。而事实上,物体未来运动的轨迹是不可预知的。虽然子弹运行的轨迹是抛物线。但是,谁也不能预测射击手的射击成绩。易经强调的是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关系,讲求遵从自然的规律,不断认识自我,于所行之事中突破自身的障碍,从而利己利他。
易经与社会的关系如同同心之圆,或者说如同地球与银河系之间的关系,看上去很遥远,实际一切皆在其中,这种玄妙体现为社会的发展规律,人类的进程,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以及社会的文化与文明之上,表现在个人之上可称之为命运。
从易经而言,社会的前景由大众的整体思想境界决定,从个人而言,个人的命运由个人的思想水平决定。易经的性质实质是思想的付出形式于存在中的体现,易经与社会的根本关系无外乎社会与个人的无私性与自私性。
易经入门书籍哪个好
易经入门书籍哪个好
建议先读一些好的入门。
1、听听百家讲坛的曾仕强的《易经的奥秘》培养下兴趣,知道易经大概是个什么东西,而后曾老师的《现代易学院不错》
2、最近看到的一本《读易见天心》也不错,交占卜的。
3. 最佳的还是傅佩荣老师的《详解易经的64卦卦辞》,土豆有视频
希望对你有帮助~~
推荐易经入门书籍
其实易经东西刚看能看明白总云雾
我推荐我觉应该看看关易经视频或者听听易经MP3其曾仕强徐世伟都错曾仕强理解比较简单
问题请追问 ... 展开全文 其实易经东西刚看能看明白总云雾
我推荐我觉应该看看关易经视频或者听听易经MP3其曾仕强徐世伟都错曾仕强理解比较简单
问题请追问
求一些易经入门书籍,谢谢
杨力讲易经 曾仕强易经的奥秘 这些都可以 看看黄帝内经白话版 对易经的学习也有帮助
高分求教易经入门书
请先了解道教 然后再看儒家的一些概况书
关注一下孔子
然后再看易经的简介 了解大致理论 然后在生活中注意观察运用
但是千万不要看XXX说易经之类的书籍 因为这样很容易被强加别人的理解
最后再开始看易经
易经入门
人们往往把易经与算命联系在一起,其实没那么玄乎。事实上周易是一部优秀而古老的为人处世的方法论哲学著作。我非常同意bob7th说的《周易》的启发作用。
你们有没有认认真真地把《周易》通读一遍呢?还有《易》、《序卦》、《杂卦》、《归藏易》、《童溪易传》、《汉上易传》《系辞》等你们都读过吗?
你说“最主要的内容是阴阳”,那么我要问你了,“阴”是什么,“阳”又是什么?
不是说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就有多么的玄乎,好像就跟神仙写的一样。儒家、道家的思想不也是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吗?难道就非常神秘吗?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像是佛教徒与伊斯兰教徒对世界的认识不同一样。
不管怎样但你要首先去读,不要听别人说多么玄乎就以为很难理解一样,也许你会很聪明,会很有这方面的天赋。你要知道真正有天赋的,往往是少数人。
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叫小马过河。
我现在正在学易经的六十四卦,就是接下来不知道学什么。是学风水,奇门遁甲去看一看关于中医学的知识吧,对易学有帮助。 黄帝内经 中医学基础理论
邵伟华著《周易预测学讲义》(这本书是基础,多数都是要熟背的)
目 录
上篇《周易》与卦象预测学
第一章 《周易)概况
第一节 伏羲先天八卦
第二节 文王后天八卦
第三节 河图、洛书
第四节 八卦的起源
第五节 《易经》成书时代
第六节 《周易》的形成及发展
第二章卦理概要
第一节 六十四卦的排列
第二节 卦象
第三节 卦位
第四节 爻象与爻数
第五节爻位
第六节 大衍之数
第七节 元亨利贞
第八节 吉吝厉悔咎凶
第三章 八卦与现代科学
第一节 关于八卦的封建问题
第二节 八卦与科学一
第三节 八卦与科学二
第四章 八卦与信息预测
第一节 人体与信息
第二节 阴阳学说
第三节 五行学说
第四节 天干
第五节 地支
第六节 六十甲子表及其他
第七节 神杀
第八节 阴阳五行与人体的关系
第五章 八卦预测方法
第一节 预测方法及其发展
第二节 八卦的运算方法
第三节 体用互变法等
第四节 古例解
第五节 实用例解
第六节 预测例题
下篇《周易》六爻预测法
第六章 纳甲
第一节摇卦法
第二节 六十四卦爻象全图
第三节 浑天甲子定局
第四节安世应法
第五节 诸爻持世
第七章 六亲应用
第一节 六亲排法
第二节 六亲取用法
第三节 六亲发动
第四节 六亲变化
第五节 六爻动变
第六节 十天子配六神
第七节 六神发动
第八章诸神论
第一节 用神
第二节 原神、忌神、仇神
第三节 原神忌神论
第四节 进神退神
第五节 飞神伏神
第六节 用神两现
第九章 五行生克
第一节 爻之五行相生
第二节 爻之五行相克
第三节 爻之
第四节 爻之六冲
第五节 爻之生克冲合
第六节 爻之三合化局山
第七节 爻之三刑
第十章动变
第一节 卦变生克
第二节 动静生克
第三节 动变生克冲合
第四节 暗动
第五节 独发独静
第十一章 四时生旺
第一节 四时旺相
第二节 月建司权一
第三节 月破
第四节 日建当令
第五节 爻之旬空
第十二章反伏与卦身
第一节 卦、爻之反吟
第二节 卦、爻之伏吟
第三节 卦身
第十三章 测来意定应期
第一节 测来意
第二节 定应期
第十四章 自然界方面的信息
第一节 预测天气
第二节 预测年时
第十五章 学业、事业
第一节 预测升学一
第二节 预测事业
第十六章 婚姻
第一节 预测婚姻之一
第二节 预测婚姻之二
第三节 预测配偶方向
第十七章 子嗣
第一节 预测怀孕
第二节预测临产
第三节 预测子孙优劣
第十八章财运
第一节 预测求财
第二节 预测生意成败
第十九章行人
第一节 预测行人去向之一
第二节 预测行人去向之二
第三节 预测出行
第二十章讼失
第一节 预测官讼
第二节 预测失物
第二十一章病、伤
第一节 预测疾病之
第二节 预测疾病之二
第三节 预测伤灾
第二十二章 八卦预测事例
《周易预测例题解》/邵伟华著(这本书都是例题,要多看,熟记)
第一章 预测天气
第一节 加地名起卦法
第二节 预测天气之一
第三节 预测天气之二
第四节 卦象、六爻合断
第五节 同样卦象天气各异
第二章 预测自然灾害
第一节 预测地震
第二节 预测水灾
第三节 预测火灾
第三章 预测行人
第一节 预测行人之一
第二节 预测行人之二
第三节 预测行人之三
第四节 预测行人之四
第五节 预测来人
第六节 预测出行
第四章 预测升学
第一节 测已有学历
第二节 预测升学
第三节 预测落榜
第四节 预测留学
第五章 预测事业
第一节 预测功名
第二节 预测考工
第三节 预测前途
第六章 预测经营
第一节 预测经营
第二节 预测财运
第七章 预测诉讼
第一节 预测讼事
第二节 预测牢狱之灾
第八章 预测失物
第一节 预测失物
第二节 预测破案
第九章 预测婚姻
第一节 预测婚姻之一
第二节 预测婚姻之二
第三节 预测婚姻之三
第十章 预测病、伤
第一节 预测疾病
第二节 预测工伤
第十一章 预测球赛
第一节 预测排球赛
第二节 预测足球赛
第十二章 预测杂事
第一节 预测书信等信息
第二节 预测杂事
第十三章 外应
第一节 外应事例
第二节 附外应类
第十四章 古例解
第一节 射覆
第二节 战事
第三节 疾病
第四节 其它
附录一 浑天甲子定局八卦纳支法
附录二 摇卦法
附录三 六十四卦排列及爻象全图
附录四 十天干配六神
附录五 定应期
附录六 六爻信息预测卡使用说明
附录七 《周易热中访易家》
附录八 邵伟华和《周易与预测学》
附录九 马来西亚报刊介绍“易坛泰斗”邵伟华
以后还要扩展一下知识面,看看《术数概观》也不错
易经入门学什么书,
学易经就看易经的带白话文解释的就可以了。而学易学预测就不同了,我建议你看两本数入门,一本是<周易与预测学>另一本是<梅花易数>,这两本都是比较好的入门教才,而且梅花易数会教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断卦预测,准确简单!
易经入门看什么书
推介南怀瑾的《易经杂说》,同时学一些数术增加兴趣,比如梅花易数,小六壬,小成图,八字,奇门遁甲等
国学,易经入门?
易经不分入门呢。。我已经学了五年。。。才只是略通皮毛而已。。。
怎样才能看懂周易
一、先了解周易的基本概况
《周易》,又叫《易经》或者《易》,分为“经”、“传”两部分。“经”即《周易古经》,分上、下两篇,成书时间大约于西周初期;“传”即《易传》,又称《易大传》、《十翼》,成书时间大约于战国晚期。
《易经》就是把八卦两两组合,,共组成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每个卦都有卦辞,每个爻也都有爻辞。所以全书共有六十个条卦辞,和三百八十六条爻辞。有人会问,怎么好像多出了两条?因为乾、坤二卦都有一个用爻,所以是三百八十六条爻辞。
《易传》包括《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加起来共有十篇,因此称为“十翼”,就像是《易经》的十只翅膀。对易经的解读起很重要的辅助作用。
二、按照顺序学习
我建议初学者,要先看易传,就是对照卦爻辞,从易传中去寻找解释。不要贪多,每天看一卦,积少成多,如果时间不够,可以两天三天看完一卦都可以。总之一定要持之以恒的看,才会有收获。
很多初学周易的人,都会止步在开头的乾、坤二卦,因为这两卦的内容特别多,看着看着不懂,就没心思往下看了,感叹周易好难啊!然后就懒得再去碰那本书了。其实这就错了,从第三卦屯卦开始,内容都比较少,你会越看越进入状态的。
三、心无杂念的学习
看周易,不要一开始就满脑子想着什么时候会算卦啊之类的问题。周易虽然是所有数术的基础,但周易不等于数术。
其实学习周易最大的好处是能让你的思维方式得到改变,从中你能感悟到它是一部关于宇宙自然规律的学说,是关于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学说,更是一部关于怎么做人做事的学说。这是一部会影响你人生的经典之作。
《周易》在历史上一直被尊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文化的根本与源头,对中国历代的、经济、文化等等方面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实对整个人类世界也具有巨大的影响。
关于怎么读懂周易,我就简单说这么多,最重要的是,多看、多看、多看,有的人穷其一生研究周易,到头来还说自己没看懂。当然不是没看懂,而是说周易涵盖的范围太大,角度太多,就看你用什么角度去理解她的意思。
如何看懂周易,周易入门六十四卦学习的经验分享。
《易经》是一本最古老的书,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不过,现代人听到《易经》,就会想到街边占卜算命的先生(那也只是个别好事者营生的伎俩)。不错,《易经》中确实讲到占卦,但除了占卦之外,《易经》还讲做人处事的道理以及社会事物变化的不确定性规律。
《易经》有六十四个卦象,这些卦象都是由下而上六条横线所组成的。横线分两种,一条不断的称为“阳爻”(—),另一条断为两半的称为“阴爻”(— —)。
《易经》原文也只有六十四个卦图,这代表六十四卦。每一卦有一句卦辞,说明此卦的占验(如:元亨利贞,利涉大川等);并且,每一爻有一句爻辞,说明此爻的处境发展(如:潜龙勿用,亢龙有悔等)。因此,原文的《易经》包括:六十四卦卦象,六十四句卦辞,以及三百八十四句爻辞。
然而,为什么现在市面上买到的《易经》却有厚厚的一本呢?这是因为加上了《易传》部分。有“易更三圣”之说。首先画出基本的八卦是伏羲氏,再将其重叠为六十四卦的是姬昌(后称周文王),他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达七年之久,就在牢中写下卦辞与爻辞(也有学者认为这一部分的编写包括周公参与完善)。到了春秋时代末期的孔子及学生,特别用心研读了《易经》,并为其做了“十翼”(也就是《易传》,解说易经的论文集)。
《易经》有两大系统:一为“义理”,由观察自然现象的变化,体悟做人处事的道理,此时强调的是德行、能力与智慧。另一则为“象数”,要由卦象与数字的搭配,经由特定的运算程序,而得出某一疑难之事的解答。(象数即指占卦而言,可以预测某一抉择的后果。)
学习易经从基础开始,认识基础要素六十四卦卦象,学习六十四卦本卦卦意,不建议一开始就看变卦,本卦都不懂想学变卦,有点不会走就想跑了,然后在研读易传并搭配易经原文, 《易传》由七篇文章构成,其创作时间离经文形成的时间不是很长,它是解释说明经文的最原始,最权威的文字。这七篇文章是:《彖传》、《象传》、《系辞传》、《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其中,《彖传》、《象传》、《系辞传》三篇各分上下,加上另外四篇统称“十翼”。
喜欢易经和初学易经的朋友不妨先阅读下面这部作品,相信对你有很大帮助,本作品讲易经六十四卦本卦的图解典藏作品——《周易自测牌》
《周易自测牌》是《易经》六十四卦理论的古典哲学运用牌卡,并配有古代手绘插图,创新地融入中国古代历史典故元素的牌卡。开辟了以游戏方式传播古典文化的先河。学中有玩、玩中有学,寓教于乐,并兼具娱乐性和学术性,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周易自测牌》六十四卦图解,六十四卦一览表。
1.乾卦 乾为天 困龙得水 2.坤卦 坤为地 饿虎得食
3.屯卦 水雷屯 刘备卖草鞋 4.蒙卦 山水蒙 贼人捂眼
5.需卦 水天需 孔明居隆中 6.讼卦 天水讼 二人争路
7.师卦 地水师 夺得凤凰城 8.比卦 水地比 船得顺风
9.小畜卦 风天小畜 密云不雨 10.履卦 天泽履 如蹈虎尾
11.泰卦 地天泰 麋鹿衔花 12.否卦 天地否 猛虎在笼
13.同人卦 天火同人 二人合戴帽 14.大有卦 火天大有 三星共照
15.谦卦 地山谦 文王访贤 16.豫卦 雷地豫 日出扶桑
17.随卦 泽雷随 明灯引路 18.蛊卦 山风蛊 道遇猛虎
19.临卦 地泽临 骑井辘 20.观卦 风地观 隔河望金
21.噬嗑卦 火雷噬嗑 暗箭伤人 22.贲卦 山火贲 金鸡化凤
23.剥卦 山地剥 日落西山 24.复卦 地雷复 春临大地
25.无妄卦 天雷无妄 白手得鱼 26.大畜卦 山天大畜 花果山称王
27.颐卦 山雷颐 掘地得金 28.大过卦 泽风大过 临阵折枪
29.坎卦 坎为水 过河拆桥 30.离卦 离为火 草船借箭
31.咸卦 泽山咸 弹琴遇知音 32.恒卦 雷风恒 铁杵成针
33.遁卦 天山遁 墙外有虎 34.大壮卦 雷天大壮 虎山行
35.晋卦 火地晋 升梯入室 36.明夷卦 地火明夷 瞎马出征
37.家人卦 风火家人 脚踏两船 38.睽卦 火泽睽 姜太公贩卖猪羊
39.蹇卦 水山蹇 行路难 40.解卦 雷水解 旱苗得雨
41.损卦 山泽损 风吹折伞 42.益卦 风雷益 李渊得敬德
43.夬卦 泽天夬 七擒孟获 44.姤卦 天风姤 君子遇小人
45.萃卦 泽地萃 莲生三戟 46.升卦 地风升 鲤鱼跃龙门
47.困卦 泽水困 上杆抽梯 48.井卦 水风井 秦琼卖锏
49.革卦 泽火革 泽中有火 50.鼎卦 火风鼎 赵彦救母
51.震卦 震为雷 金钟夜鸣 52.艮卦 艮为山 棒杵与瓜
53.渐卦 风山渐 逢蒙习射 54.归妹卦 雷泽归妹 李靖斩子
55.丰卦 雷火丰 猿献果 56.旅卦 火山旅 风筝断线
57.巽卦 巽为风 韩信将兵 58.兑卦 兑为泽 黄连树下弹琴
59.涣卦 风水涣 一马两头 60.节卦 水泽节 张良遇师
61.中孚卦 风泽中孚 二仙一心 62.小过卦 雷山小过 推车掉轮
63.既济卦 水火既济 如意仙人 64.未济卦 火水未济 火焰山
——《周易自测牌》作品工作室
潘守宇在易经研究会上的发言提纲
易的3种含义是简易、变易、不易!
易字的组bai成时上日和下月,易经是用日月的运动规律来研究世界上一切运动规律的一门学问。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经典中的经典,是智慧中的智慧,是人生事业的指南,是趋吉避凶的宝典。
孔子在《系辞下传》中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二、解析(个人浅见,抛砖引玉) 伏羲氏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其实,反映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外,观察天地万物,在内,观察自身奥妙,明白了外在“大宇宙”与自身“小宇宙”的奥秘,然后才“发明”了“八卦”。 这一点(“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易经》中被反复论证——《易经》每一卦都有“卦德”,这就是以”自然之道(天道)”解释“人道”,《易经》也因此成为一切古代典籍、诸子百家思想(也是华夏民族思想)的源头。 只要看一看“乾”、“坤”
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知道,观察天地(“远取诸物”),得天地之德,天地何德?乃人之德(“近取诸身”)。故学习《易经》,是一种知识的积累,
更是一种道德的自省!别的不说,想想“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者一阳一阴,相辅相成)两句,如真能理解并践行,受用终生!
《易经》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和其德,与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和其序,与鬼神和其吉凶。
研究周易的目的,就是要明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向天学,向地学,向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学,向古人学,向今人学,把内求与外求相结合,进行自身修炼,通过‘悟’而达神明。适生存,趋吉利,图发展,追求知‘道’的境界,达到最终与自然界的和谐。
人是之然的产物,要因天之序,中国就是心国,一切从心开始,您我的良心就是上帝,您我的灵魂心灵 一旦觉悟了,就是宇宙的主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物我一如,也就是后来佛传入中 国的梵我一如!
为了使您的事业家庭运行在恰当的地位;恰当的限度;恰当的时间 (即最佳、最好、最合适)。使您的事业臻至完美,并保住完善状态。一定好好研究体悟易经。
一人之身有天地之象,一人之身有宇宙之象,一人之心有宇宙真理,我心即是真理,真理即是我心。
身家国同构,天地人合一。李时珍《七经八脉考》说:“内景隧道,惟反观者能照察之”,用一人之身体天地之象,宇宙之象,用一人之心追求宇宙真理,自觉了再去觉他,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一个好好修身的人才能够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个珍爱生命,好好修身的人,您不会把破坏江山,破坏宇宙和谐当事业干!你们往那里一坐,你要学过《皇帝内经》,就是一个小周天,坐在那如果腿盘上的话就是一个标准的小周天,这个地方从会阴学穴开始到这里,这个地方叫做督脉,下面的叫任脉又到会阴穴,舌头一抵上颚,天池穴一打开整个身上的任督二脉一通,那就是一个周天。地下的24快骨头督脉上对应着24个节气,心为火,肝为木,肺为金、脾为土、肾为水。人身体上就是个小宇宙,小天地。我讲到这里你就知道为什么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就知道为什么大学里面讲: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老子告诉你:修之以身,其德乃真。庄子告诉你:先有而后有真知。一个不认识自己的人,一个不向内关照的人,你离真理越来越远,你离宇宙的本相越来越远
这是我们文化里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你们往那里一坐,学过易经的人知道,两个眼睛是断开的,断开的为阴爻,两个耳朵是断开的,阴爻,鼻子中间是断开的,阴爻,三个阴爻加在一起是坤卦。嘴断不开的,大小便断不开,乾卦。乾坤两挂中间的这个位置,人中穴。里面就是任督二脉的衔接点。所以清华大学的校训就是乾坤两挂的内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卦坤卦放在一起就是个泰卦,你坐在那儿就是个泰卦,地天为泰,我们都知道国泰才能民安。人一站起来又是一个大周天,脑袋是圆的,脚是方的,会打太极拳的人都知道,拇指走的经络是肾经,肾为水,水生木,
这是肝经,木生火,这是心经,火生土,这是脾经,土生金,肺经,所以打拳的时候,五行都是攒蹙的,再回来以后,阴阳又是深刻的,所以经络一通开,内外一抽合,这是太极拳,否则你打的那最多的是太极操,或者是太极舞,那根本都不是。太极拳是个修身的拳,是一个文化拳。最早的太极拳的拳谱,现在都没人打了,太极拳根本就是一个文化,几个动作一通,从无极打到太极,太极一出来两仪、两仪打完了,从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四象打完了,然后打八挂,从前挂打到空挂;从自强不息打到厚德载物,然后打六十四卦。所以孔子说:一个人一但把易经整明白了,人就没有什么疑惑了。所以虽然孔子史书记载他:过目成诵,记忆力强,但学易, 韦编三绝。把竹简用牛皮绳穿起来,三次,磨断多次。
人是之然的产物,要因天之序,中国就是心国,一切从心开始,您我的良心就是上帝,您我的灵魂心灵一旦觉悟了,就是宇宙的主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物我一如,也就是后来佛传入中国的梵我一如!
朱熹提出"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也;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类"的"天人合一"思想。鬼谷子在《阳符经》中更是深刻地阐明"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必定人也"。
善易者不占,道德一旦读懂了,阎王见了拱手,牛首马面结束皈依,十八层地狱狱逍遥,三十六宫,宫宫均在,所以说《道德经》章章解难,行行消灾,字字灭罪,悟一字得一字之果,悟一句得一句之功。
《道德经》是在所有的之前,一部让人觉悟的经典!
心怀大梦,道可达人;心存大美,道不远人;心兼大爱,道必助人;心生大智,道定成人。
《黄庭经》∶尺宅寸田可治生!:尺宅是大脑寸田是心,先修心,再拜佛!
天人合一,人心静,四海静,人心安,众生安,人心平,天下平!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例如日本江本胜博士的《生命的奥秘水知道》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袄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荀子天论》
人养屋,屋养人,
精满神旺气足,当一个人活得精,激情,很有斗志,活得很美的时候,他的身与心,身心与周围的人和事,环境都产生了爱的共振,也就是佛家讲的梵我一如,也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
一、什么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指天(即大自然)与人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相应相合的统一整体。天是一个超巨系统,人是一个子巨系统;人具足天的全部信息,天的信息亦可在人身上体现出来。研究人的生命现象不能从自然界剥离出去,只能在天人一体的整体关系中去把握。人身是一个小天地,宇宙亦是一个大人身。这是观察人体生命的根本立场和方法论。
天人合一理论是上乘修炼的理论基础。它既是天人整体观的哲学凝炼,也是修炼到高层次的境界。
只要是人,都是有自私的,从古到今,指鹿为马式的事件与作品太多了,不论真假好坏,只要有能力炒作就能出名。国学中周易易经是最出名的,其实出不出名并不一定是真理,因为名是有权有势有钱的人宣传出来让人们知道的东西。
检验奴隶封建时代的周易易经理论是否正确,唯一的办法是用它预测一个国家运势或者个人的人生经历看看,预测准确就是真理,预测不了或者预测不准,那就是洗脑术,你再用上古时代的伏羲八卦去做个预测,看与真实发生过的事件能不能吻合,你心里面的真假美猴王分别是谁,就再清楚不过了,有的东西看不懂比看懂要强。
马王堆帛书周易的出土
帛书《周易》出土及整理概况
帛幅高约48厘米,宽约85厘米,墨书。由于是折叠后放置,腐败后而成片状。所以从后来的拼接复原后可以推知,其折叠方法是:先将帛卷首尾对折,并如法又对折两次,然后再上下对折而成。显然这种方法虽然减少了存放空间,但数以千年的埋藏,叠状的帛卷确残损了不少文字。
马王堆帛易,有经传及经文,六十四卦完整无缺,个别的字残损,有一些通假字。帛书易传诸篇是《二三子问》上下篇、《系辞》、《易之义》、《要》、《缪和》、《昭力》。
关于帛书《周易》的整理发表,却是相当漫长的,完全可以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形容。1973年帛易出土,然而此后经过了约十二年,即1984年的《文物》第三期才发表了帛书《周易》经文,即《马王堆汉墓帛书〈六十四卦〉》。其易传部分的整理公开就更晚了,其在帛易问世的30年后。1992年《马王堆汉墓文物》刊载了帛书《周易》和《易传》之《系辞》部分的全部照片和图版释文。13年陈鼓应先生主编的《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刊发了陈松长、廖名春合释的《二三子问》、《易之义》、《衷》、《要》传文。1995年后,朱伯昆先生主编的《国际易学研究》(第一辑)又收录了廖名春的《缪和》、《昭力》之释文。
马王堆帛书文字图例
周易和易经有什么区别?
易经和周易的区别如下:
1、周易是周文王在继承连山易,归藏易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排序、编纂,并在上古易经的卦象之后系以卦辞、爻辞等经文,形成了一个新的易经版本。
2、周易只是一个流传至今的易经版本。周易集连山易,归藏易、乾坤易于一身,就像将内容大致相同,版本却不同的的书,重新加以整理、排序、编纂,形成了一个新的易经版本。不是同一本书,
易经分为,《连山易》《归藏易》《周易》
前两种失传了,现在通常说易经,就是指《周易》。这个回答基本正确
如果我要专门研究占卜八卦之类的,是看周易还是易经? 先看周易,但是估计一开始你看也看不明白,如果想学占卜,主要看你想学哪一方面的,是六爻还是梅花,还是八字,建议先看看梅花,然后六爻,期间可以看看周易这本书,当然周易也不是一看就能看懂的,最少也要50遍以上吧!
是同一本书。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
扩展资料:
成书背景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趋利避害的想法。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主要思想
古代中国学者的哲学思考,通过对易经的研究得到启发,哲学思辩能力也多数是在对易经的分析阐解和不同意见的争鸣中得到训练和提高。
老子将易经的思想精华融入《道德经》中,创造了一个以辩证思维为核心的哲学体系。
孔子深得易经之道了,最显著者有二:关于正名这一主张和关于举一反三类推思想。在易经的推论规则中,有一条是关于阴阳爻与阴阳位是否一致的“当位律”。孔子把这一条推演规律扩大到了社会领域,提出了“正名”学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易
请大家推荐周易入门的书
邵伟华著《周易预测学讲义》(这本书是基础,多数都是要熟背的)
目 录
上篇《周易》与卦象预测学
第一章 《周易)概况
第一节 伏羲先天八卦
第二节 文王后天八卦
第三节 河图、洛书
第四节 八卦的起源
第五节 《易经》成书时代
第六节 《周易》的形成及发展
第二章卦理概要
第一节 六十四卦的排列
第二节 卦象
第三节 卦位
第四节 爻象与爻数
第五节爻位
第六节 大衍之数
第七节 元亨利贞
第八节 吉吝厉悔咎凶
第三章 八卦与现代科学
第一节 关于八卦的封建问题
第二节 八卦与科学一
第三节 八卦与科学二
第四章 八卦与信息预测
第一节 人体与信息
第二节 阴阳学说
第三节 五行学说
第四节 天干
第五节 地支
第六节 六十甲子表及其他
第七节 神杀
第八节 阴阳五行与人体的关系
第五章 八卦预测方法
第一节 预测方法及其发展
第二节 八卦的运算方法
第三节 体用互变法等
第四节 古例解
第五节 实用例解
第六节 预测例题
下篇《周易》六爻预测法
第六章 纳甲
第一节摇卦法
第二节 六十四卦爻象全图
第三节 浑天甲子定局
第四节安世应法
第五节 诸爻持世
第七章 六亲应用
第一节 六亲排法
第二节 六亲取用法
第三节 六亲发动
第四节 六亲变化
第五节 六爻动变
第六节 十天子配六神
第七节 六神发动
第八章诸神论
第一节 用神
第二节 原神、忌神、仇神
第三节 原神忌神论
第四节 进神退神
第五节 飞神伏神
第六节 用神两现
第九章 五行生克
第一节 爻之五行相生
第二节 爻之五行相克
第三节 爻之
第四节 爻之六冲
第五节 爻之生克冲合
第六节 爻之三合化局山
第七节 爻之三刑
第十章动变
第一节 卦变生克
第二节 动静生克
第三节 动变生克冲合
第四节 暗动
第五节 独发独静
第十一章 四时生旺
第一节 四时旺相
第二节 月建司权一
第三节 月破
第四节 日建当令
第五节 爻之旬空
第十二章反伏与卦身
第一节 卦、爻之反吟
第二节 卦、爻之伏吟
第三节 卦身
第十三章 测来意定应期
第一节 测来意
第二节 定应期
第十四章 自然界方面的信息
第一节 预测天气
第二节 预测年时
第十五章 学业、事业
第一节 预测升学一
第二节 预测事业
第十六章 婚姻
第一节 预测婚姻之一
第二节 预测婚姻之二
第三节 预测配偶方向
第十七章 子嗣
第一节 预测怀孕
第二节预测临产
第三节 预测子孙优劣
第十八章财运
第一节 预测求财
第二节 预测生意成败
第十九章行人
第一节 预测行人去向之一
第二节 预测行人去向之二
第三节 预测出行
第二十章讼失
第一节 预测官讼
第二节 预测失物
第二十一章病、伤
第一节 预测疾病之
第二节 预测疾病之二
第三节 预测伤灾
第二十二章 八卦预测事例
《周易预测例题解》/邵伟华著(这本书都是例题,要多看,熟记)
第一章 预测天气
第一节 加地名起卦法
第二节 预测天气之一
第三节 预测天气之二
第四节 卦象、六爻合断
第五节 同样卦象天气各异
第二章 预测自然灾害
第一节 预测地震
第二节 预测水灾
第三节 预测火灾
第三章 预测行人
第一节 预测行人之一
第二节 预测行人之二
第三节 预测行人之三
第四节 预测行人之四
第五节 预测来人
第六节 预测出行
第四章 预测升学
第一节 测已有学历
第二节 预测升学
第三节 预测落榜
第四节 预测留学
第五章 预测事业
第一节 预测功名
第二节 预测考工
第三节 预测前途
第六章 预测经营
第一节 预测经营
第二节 预测财运
第七章 预测诉讼
第一节 预测讼事
第二节 预测牢狱之灾
第八章 预测失物
第一节 预测失物
第二节 预测破案
第九章 预测婚姻
第一节 预测婚姻之一
第二节 预测婚姻之二
第三节 预测婚姻之三
第十章 预测病、伤
第一节 预测疾病
第二节 预测工伤
第十一章 预测球赛
第一节 预测排球赛
第二节 预测足球赛
第十二章 预测杂事
第一节 预测书信等信息
第二节 预测杂事
第十三章 外应
第一节 外应事例
第二节 附外应类
第十四章 古例解
第一节 射覆
第二节 战事
第三节 疾病
第四节 其它
附录一 浑天甲子定局八卦纳支法
附录二 摇卦法
附录三 六十四卦排列及爻象全图
附录四 十天干配六神
附录五 定应期
附录六 六爻信息预测卡使用说明
附录七 《周易热中访易家》
附录八 邵伟华和《周易与预测学》
附录九 马来西亚报刊介绍“易坛泰斗”邵伟华
以后还要扩展一下知识面,看看《术数概观》也不错我个人,认为邵伟华的书是入门的最好选择。但入门后还要广泛涉猎其他书籍
周易是什么?
《周易》是传统重要经典之一,相传系周人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华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成书背景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周易》又称《易经》,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周易》又称《易经》,在我国在世界的影响都极为深远,但却是秦汉后直至今日无人真正通晓的上古典籍。《周易》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周易概述
据传,《周易》的诞生地就是现在的世界遗产城市安阳市。羑里城位于安阳市区南10公里处。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如果再考虑阴阳的状态,则阴阳概念又进一步划分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四种情形,可以用“X,O,--,-,”四种符号分别代表之。六十四别卦每一卦的每个位次上都可能有四种阴阳状态,于是全部易卦系统就共有4096种不同的卦。如果将阴阳性质构成相同的各个卦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主卦卦名相同的六十四种分系统,可以称为某某卦系。《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
占筮及《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周易》中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正是我国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和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易卦及《周易》,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更。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
现今,我国的易学研究在原理探索上仍无重大进展,理论研究停步不前,思想混乱,实际应用容易趋向神秘主义。上述状况严重歪曲了易学的学术地位,阻碍了中华易学良性化发展的步伐,蒙蔽了易学的真正价值。
《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正如《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乾为纯阳之卦,坤为纯阴之卦,乾坤是阴阳的总代表,也是阴阳的根本,孔子在《系辞》中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坤其易之蕴邪”。《易纬·乾凿度》中说:“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 通行本《周易》本经排序以《序卦》的次序为基础,而以乾、坤两卦为首。《系辞》开篇即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文言》是专门论述乾坤之卦德的传文,并将乾坤之德性引申发挥至人文道德范畴。说明乾、坤是《周易》中最重要的两卦,也是《周易》阴阳哲学的基础。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8Og3MQvk5oQWySZCDLw9Gw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1、周易是一本书,《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影响广泛、流传久远的典籍,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几千年来,《周易》以其外在的魅力(奇特的结构形式和抽象的符号显示),以及博大精深的内涵(千古永辉的义理和复杂神奇的运算机制),吸引着人们在各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研究体系。2、《周易》一书有《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所构成,从总体上看它是一部指导人们和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著作。其中,《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进行高度总结概括后而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饿规律。《易传》则是对《易经》进行解说,用来阐发义理的哲学典籍。3、《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周易》的品格和精神深藏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中。易道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1、周易是一本书,《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影响广泛、流传久远的典籍,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几千年来,《周易》以其外在的魅力(奇特的结构形式和抽象的符号显示),以及博大精深的内涵(千古永辉的义理和复杂神奇的运算机制),吸引着人们在各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研究体系。2、《周易》一书有《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所构成,从总体上看它是一部指导人们和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著作。其中,《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进行高度总结概括后而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饿规律。《易传》则是对《易经》进行解说,用来阐发义理的哲学典籍。3、《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周易》的品格和精神深藏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中。易道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
周易是谁写的 什么年代?
《周易》有十卷,分《易经》《易传》两个部分,是由八个纯卦相互组合出64个卦,每卦有卦辞和爻辞。这些卦和爻辞都是经文,所以称为《易经》。《易传》是后人对卦辞和爻辞的解读。
而要说的是八卦分先天和后天八卦。先天八卦是伏羲(氏族时期一个部落首领)做的,后天八卦才是周文王著的。也可以说是他发展的。
周易是姬昌所写,于西周时代所作。
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陕西岐山县)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西周(前1046—前771),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公刘时由邰迁到邠(今彬县、旬邑县之间),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今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
周人在这里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强盛诸侯国。姬昌(文王)迁都丰(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村一带)。
姬昌死,其子姬发(武王)即位,在沣河的东岸营建镐京(今沣东新区斗门镇一带)并修文王绪业,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扩展资料:
成书背景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
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周易》名称由来
《周易》又称《易经》,分为经部和传部。
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
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周易”一词的解释,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种:一种认为《周易》是周代占筮之书;一种认为《周易》是讲变化的书,英文中TheBookofChanges的译文就是取此义。
春秋时,就有《周易》提法,在《春秋左传》这部史书当中,多次提到“周易”,但从当时人们运用的《周易》看,只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画(符号)卦爻辞。
战国时,以解释《周易》为宗旨的《易传》成书。《周易》和《易传》并称为《易》,如《庄子》所谓“易以道阴阳”、《荀子》所谓“善为易者不占”之“易”包含了《易传》。
西汉以降,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采纳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效仿先秦与汉景帝把道家黄帝与老子的著作称经的做法,也把孔子儒家的著作称为“经”。
《周易》和《易传》被称为《易经》,或直接称为《易》。自此以后,《周易》、《易经》、《易》混合使用,有称《周易》,有称《易经》,有称《易》,其实含义一致,均指六十四卦及《易传》,一直沿用至今,仍然没有严格区分。
有的学者为了区分《周易》经传之不同,称六十四卦及卦爻辞为《周易古经》,称注释《周易古经》的十篇著作(易传)为《周易大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易
周易是周文王所著,大概在公元前1000多年。相传伏羲作八卦,文王演为64卦,有384爻,而后成易,因为文王是周朝的第一个天子,所以称为周易。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又对周易进行解释,后又称易经。
现在有很多人把周易和易经混为一谈,其实周易是文王所著,易经是孔子对周易的解释加上周易才称为易经。周易即周朝易经乃阐教所创元始天尊之作所授徒多众。阐教全部内容为易经至上。内容丰富包含天文地理知识,所尽物华天宝无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