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风水大师李淳风,古代风水大师

《鬼吹灯之龙岭迷窟》:历史上的风水大师对于唐朝历史有何影响?_百度知 ...

《鬼吹灯之龙岭迷窟》是鬼吹灯系列最新的电视系列剧作,这部新电视剧是在天下霸唱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改动。剧中的关键人物除了主角胡八一由原先的卸岭魁首陈玉楼的扮演者潘粤明。

龙岭密窟其实是鬼吹灯系列承上启下的关键剧情,因为这一集中摸金派的胡八一王胖子、搬山派的雪莉杨、卸岭派的陈瞎子产生了交集。另外一个关键人物孙教授也进入了视线。

鬼吹灯最主要的情节线索就是破解鬼洞诅咒的雮尘珠,找寻雮尘珠的关键在于另一片龙骨天书。这片龙骨天书一块被李淳风献给了唐太宗,一块很可能放到了自己的墓中。这座墓很可能在古蓝县的龙岭当中。

李淳风在历史上不光是位风水大师,他还是精通天文历法的术士。在古代科学与迷信还结合的非常严密。李淳风对于历法和数学非常有研究,是位杂家。新唐书中的李淳风并不是位杂家那么简单,他还参与了唐太宗李世民立储等机密大事。

在古代预言和谣言是皇帝非常重视的大事,尤其涉及到皇家接班人和国运的预言。一代明君李世民也不例外,他的父亲李渊就因为隋炀帝杨广对木子李取代杨家杀过重臣。

那么当时的李世民和李淳风相关的机密大事是什么呢?新唐书记载道,当时盛传取代李家唐朝的是一个与武相关的人。唐太宗李世民对于这个流传的预言非常重视,他准备杀掉与此字相关的人物。

由于涉及到内廷的机密,因此他准备参考李淳风的意见。李淳风建议到因为这是上天的安排,而且这个人物就在陛下的家中,如果大开杀戒,虽然会除掉这个人,但是还有另外一个与武字相关的人物诞生。而且因为这个人的怨念,最后会导致李家皇族被她灭族。这些劝诫使得唐太宗李世民没有重蹈汉武帝刘彻的巫蛊之祸,导致骨肉相残,最终权力转移到霍光手中。

龙岭迷窟中说道李淳风是难得的涉及到皇家御用国师身份的风水大师,寿终正寝的人物。但是唐朝正史上的这段记载却让人心生疑窦,李淳风对于李世民的这段劝说恰好印证了后来武则天周代唐的那段历史。这段历史显然是武则天当政之后用李淳风的影响力,来描述自己登上帝位的合法性。

历史上的李世民也许的确找过李淳风谈过李家唐朝绵延万世的事情,但是不会涉及到后宫这么隐秘的家事。显然正史上的记载是后来武则天等人的篡改,但是这也是李淳风智慧的表现。

国史中宦官、外戚、权臣历来是左右政权的巨大力量,李淳风的区区几句话又怎么可能影响到李世民的决策。但是李淳风的智慧也可见一斑,那就是保身处事的大智慧,所谓疏不间亲,历史上因为一句涉及到皇家内部的话,人头落地的权臣比比皆是。

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位是怎么死的?有什么记载吗?

袁天罡和李淳风这两位唐朝著名的玄学大师都是无疾而终的,根据唐朝文献《甲库甲历》记载,李淳风去世之时是“溘逝”,也就是没有征兆的忽然去世,活了68岁,也算是得到了善终吧。袁天罡活了88岁,他向李世民辞行之后就回到火井县做县令,并在做县令期间自然死亡,当时曾有唐朝官员问袁天罡回乡之后当什么官,袁天罡竟然能够预见到自己的死亡时间,他对那位官员说:“今年4月我就到寿了,哪里还要当什么官呢?”

袁天罡

袁天罡是唐朝初期最著名的玄学家,虽然他天文地理、星象风水无一不精,但最擅长的却是相面之术,并且是当时很厉害的一位预言家,素有“神相”的称号。李世民建立唐朝之后,他也在唐朝的高层社会混得风生水起,为许多著名的文人和大臣都看过相,包括著名的房玄龄、岑文本这样的当代大牛人物,甚至武则天小时候他都看过相。

武则天

当时袁天罡给武则天的母亲和兄弟姐姐都看过相之后,最后看到婴儿时期穿着男孩衣裳的武则天,当时就惊呼道:“此子龙睛凤颈,乃是极品贵人的预兆!”后来又接着叹息:“可惜是男孩,如果是个女孩,将来必定贵为天子!”可袁天罡万万没想到的是,武则天真是女流之辈,结果被他预见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女帝。

李淳风

据说李淳风是袁天罡的弟子,史料记载的出生年月也对得上号,袁天罡生于547年,李淳风生于602年,年龄相差了50岁左右,他们至少是前辈和晚辈的关系。李淳风也是一个精通相术和玄学的大家,和袁天罡一样也是道士,而且后来他也跟随李世民做事,成为了李世民的一名参军,在此期间写了许多天文和历法方面的著作,对唐朝历法也作出了修订,去世后被唐高宗追封为了“太史令”。

李淳风是谁?

李淳风,男,中国唐朝时期岐山县人,出生于公元602年,死于670年,享年68岁。李淳风,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数学、阴阳学等,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天文学、数学家,著有《周髀算经》、《古算十经》等书。据说《推背图》也是李淳风与袁天罡所著。

李淳风是怎么死的?

说法1:李淳风是被太宗皇帝鸩死,因为怕他泄露天机。这是因为帝王对于术数,往往有一种又敬又怕的情结。一方面指望自己长生不老,江山万年,另一方面又担心别人知道了秘密,依样画个葫芦,损及自己利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异能者为我所用的时候固然好,倘若不能用,则必须除却。

说法2:病死

史书记载:李淳风死于670年,病死于太史令任上,死后被封为男爵。然而,公元649年,大他3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寿终正寝,正好50周岁。所以,李淳风是不可能被李世民所毒死的。

李淳风六十九岁去世。他所编撰的《典章文物志》、《乙巳占》、《秘阁录》,和《演齐人要术》等书共十余部,多传于那个时代。他的儿子李谚,孙子仙宗,都是当太史令。

李淳风与袁天罡

有一种传说,说袁天罡是李淳风的师傅,他们都是隋未知识渊博的高道。袁天罡曾经筑舍居于阆州蟠龙山前,李淳风因久慕其名,故带着条金自远而来,拜于门下。据 说袁天罡、李淳风为后世留下了名著《四弹子》,后世的刘伯温还对此作了校对呢。另一种传说则说袁天罡与李淳风乃是同窗好友,时常聚首论易,谈天说地,并在 一起背靠背席地而卧、一个写一个画,为后人留下一部神奇的预测天书《推背图》。

还有一个更生动的传说,李淳风、袁天罡、袁二人晚年进入仙界,作名士游于 山水林泉间。—日二人相遇无事,便相背而坐,推古往今来之事。推一事画一幅秘象,写几句谶言偈语以记。如此数天,天帝怕天机泄露过多,即派陈抟老祖(据说 为上界仙人所化)去阻止。陈呼二人:“你们测什么天下大事,且先算算我是进是退?”说着一步跨开,目视二位名家。李袁二人猛然醒悟,即飘然而去。

唐朝李淳风是个怎样的人,李淳风的结局如何?

李淳风,男,中国唐朝时期岐山县人,出生于公元602年,死于670年,享年68岁。李淳风,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数学、阴阳学等,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天文学、数学家,著有《周髀算经》、《古算十经》等书。据说《推背图》也是李淳风与袁天罡所著。

公元602年,李淳风生于岐州雍(今陕西凤翔县),父亲是李播,隋朝时曾任县衙小吏,以秩卑不得志,弃官而为道士,颇有学问,自号黄冠子,注《老子》、撰方志图十卷、《天文大象赋》等。因此,从小被誉为“神童”的李淳风在其父的影响下,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天文、地理、道学、阴阳之学,9岁便远赴河南南坨山静云观拜至元道长为师。17岁回到家乡,经李世民的好友刘文静推荐,成为李世民的谋士,参与了反隋兴唐大起义。

李淳风是被太宗皇帝鸩死,因为怕他泄露天机。这是因为帝王对于术数,往往有一种又敬又怕的情结。一方面指望自己长生不老,江山万年,另一方面又担心别人知道了秘密,依样画个葫芦,损及自己利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异能者为我所用的时候固然好,倘若不能用,则必须除却。李淳风六十九岁去世。他所编撰的《典章文物志》、《乙巳占》、《秘阁录》,和《演齐人要术》等书共十余部,多传于那个时代。他的儿子李谚,孙子仙宗,都是当太史令。

618年,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李淳风成为秦王府记室参军。唐贞观元年(627年),李淳风以将仕郎直入太史局。在置掌天文、地理、制历、修史之职的太史局,李淳风如鱼得水,充分展现其才智,鞠躬尽瘁40年。

唐朝奇人袁天罡,到底有多厉害?


盗墓是近几年大火的话题,从之前的《盗墓笔记》到现在各种各样盗墓题材的影视剧,可以说盗墓系列的作品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好奇心。而且盗墓贼并非只是出现在银幕之中,我国历史上,盗墓在各个朝代都很猖獗,无数达官贵族的陵墓都被光顾过。然而事总有例外,在唐朝有一位奇人,陵墓千年来一直无人敢盗,甚至新中国成立后还驻军保护。他就是袁天罡。这么厉害,神秘的袁天罡究竟是啥来头呢?

一手相术闻名四方

袁天罡出生于隋朝时期,父亲是隋朝官员袁守懿。后来袁守懿被罢去官职,袁天罡就跟着父亲回老家做起了农活。他虽然出生贫寒,但是热爱读书,喜欢钻研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相术也成了他平日里唯一的爱好。

成年之后,袁天罡的相术水准已经是四里八乡均有耳闻。后来他的幼时好友张柬之邀请他来洛阳,袁天罡便在洛阳定居了下来。他的一手相术吸引无数人来他家里找他。那时杜淹、王珪、韦挺三个年轻人毕恭毕敬地询问袁天罡自己将来运势。袁天罡看着这三人面相,凝思一想,便预言杜淹气质文雅,将来肯定会以文章而名扬天下;王珪一脸福相,很快就会升职;韦挺气势如虎,将来会与武官结缘。

袁天罡这么一说,可能很多人觉得这分明像江湖骗子一样的说辞,杜淹,王珪,韦挺这三人也是将信将疑。然而这三人后来的经历还真如同袁天罡所说的那样,他们便奉袁天罡为神人,并且大肆宣扬他的预言之术如何神奇,很快,袁天罡这个名字天下闻名。

隋朝末年四方豪雄并起,战乱频仍,袁天罡在外闯荡多年也十分怀念故乡,便回乡了。但他也不会别的技能,只能以算卦为生。这时候的窦轨也还只是个穷书生,多次想光耀门楣都失败了,正在那忧郁寡欢,结果看到袁天罡在那算卦,便走了过去请袁天罡看相。

袁天罡仔细打量后惊叹道:“先生你下巴右侧隆起,且十分光滑明亮,将来必定能飞黄腾达。你的起运之地在梁州、益州。”窦轨听完很感动,对袁天罡行了一礼后说:“如果真如先生所说,我将来成功立业后必然不会忘记先生。”

指点他人发迹于官场

让袁天罡没想到的是,经过自己这一番指点,窦轨以后的日子真的飞黄腾达了。后来窦轨跟随着李唐起兵反抗隋朝,立下战功被任为益州的行台仆射,便想起了袁天罡说的话,也向上司推荐了他。此后,袁天罡便被任命为火井县的县令。

后来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带着一家人来到蜀地,正好碰上袁天罡。那时候武则天刚出生。武士彟对袁天罡的相术之法有所耳闻,就请他帮忙看看自己的女儿们命相如何。

袁天罡先看了看大女儿,恭喜武士彟说此女旺家,能保先生官至三品;看了二女儿后叹道:“此女以后虽然是富贵命,但是她克夫。”武士彟一听就不高兴了,就让奶娘把小女儿武则天抱过来,谎称是男孩,想故意刁难一下袁天罡。袁天罡看后惊讶道:“如果这个孩子是女子的话,将来可贵为天子。”武士彟听了一笑,对袁天罡说:“哪有女子作皇帝的!”他感觉袁天罡虚有其名,便带着一家人离开了。

后来李世民即位,广招天下贤才。他从受过指点的杜淹、窦轨等人口中得知袁天罡是相术神人,便召见袁天罡。后者特意从蜀地来长安觐见。李世民看到袁天罡表演相术后,觉得十分神奇,忍不住问他:“古代有相术大师严君平,现在朕得到了你,想听听他和你比谁的本事更高。”袁天罡这么多年卖卦行走江湖,人十分精明,回答道:“严君平生不逢时,我比他强多了。”李世民一高兴,便收了袁天罡做自己的智囊。

为武则天选墓千年无人盗

袁天罡在李世民身边做了几年智囊后,突然感觉在皇帝身边为职的话可能会有祸事发生。他向李世民说,自己想回火井县继续做县令,李世民也同意了。不久武媚娘入宫,成了李世民的宠妃。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为加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不停打压异己,甚至自己做了皇帝。这一切正如袁天罡所料。

袁天罡回乡做了小县令,然而武则天没放过他,听说他相术高超,就令他和李淳风为自己寻找一块风水宝地,用作自己死后下葬之墓。李淳风也是当时有名的风水大师,他走遍群山,看上乾县北的一处山岭,便在那里埋下了一枚铜板作记号。

随后袁天罡也出发了,巧妙的是他也看中了这座山,并且插上了一支金钗作为记号。武则天一过来,发钗正好插进铜板的孔里,如此神奇的巧合让武则天十分惊奇和高兴。她觉得是上天注定的,于是就大大奖赏了袁天罡和李淳风,而这座山也就成了后来埋葬武则天的乾陵所在地。

不得不说这两人眼光相当精准。乾陵所在之地经历千年,无数盗墓贼想过来寻宝,但是都是空手而归。那里的的山都被挖空了一半,乾陵还是完好无缺。而且,乾陵也是我国保存得最完好,没有被盗的帝王陵墓。

当然,袁天罡再怎么厉害也无法超脱轮回,摆脱生老病死,他也要给自己找一处风水宝地。作为相术大师,所选的墓地风水好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不能被后来人给盗了。他和李淳风一起约着出去找一处宝地,走着走着他们就来到了长安县。长安县有一处平地,风景优美而且地势偏高,袁天罡选择了一处,李淳风则选择另一处,两人墓穴相距几百米。

墓穴千年完好如初,国家派军队保护

贞观十九年,朋友高士廉看到袁天罡发呆次数越来越多,忍不住问他在想什么。袁天罡却对他说:“今年的夏天,我寿命就要到头了。”果不其然,袁天罡如期在火井县去世,随后被安葬在他选好的墓地里。

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唐朝之后宋朝崛起,李淳风的墓被人偷盗数次,离他几百米的袁天罡之墓却完好无损,随后经历过无数朝代也是如此。袁天罡给自己选的墓有什么奥秘呢?

原来袁天罡挑的那块地,地势宽阔、视野良好,是军队扎营的必选之地,从宋朝开始长安县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无论哪个朝代都有军队扎营在袁天罡的墓附近,而李淳风却被划分在军营之外。所以盗墓贼不敢靠近袁天罡的墓,只能去盗李淳风的。新中国成立后,袁天罡的墓作为重点文物被保护了起来,我国也是驻军把守。

袁天罡的墓穴历经千年无人敢盗,也不知道究竟是他相术算得准还是阴差阳错。但无论怎么说,相术作为古代悠久的术法,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和价值。而且,袁天罡选墓之神妙使得他的墓完整保留了唐朝的那些珍贵资料和文物。不得不说,袁天罡真乃神人也!

古代人也研究风水,你知道哪些古代代表人物?

古代风水师代表人物众多,其中以青乌子、郭璞、杨筠松、丘延翰等人物最为出众。

郭璞

郭璞,中国东晋时代的学者、文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父郭瑗,晋初任建平太守。西晋末年郭璞预计到家乡战乱将起,于是避地东南。过江后在宣城太守殷□幕下任参军,后又从宣城东下,被当时任丹阳太守的王导引为参军。晋元帝即位后,任著作佐郎,迁尚书郎。后任大将军王敦的记室参军。因劝阻王敦图逆,被害。追赠弘农太守。郭璞在古文字学和训诂学方面有颇深的造诣,曾注释《周易》、《山海经》、《尔雅》、《方言》及《楚辞》等古籍。郭璞诗文本有数万言,"词赋为中兴之冠"(《晋书·郭璞传》),多数散佚。今尚存辞赋10篇,较完整的诗18首。《隋书·经籍志》记载有"晋弘农太守《郭璞集》17卷"。

今不存。明张溥辑有《郭弘农集》 2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相传从河东郭公,授青囊九卷,洞悉阴阳、天文、五行、卜筮之事。亦有传说郭璞系得青乌子所授。有传说青乌子即东汉张天师。璞于元帝时会召为'著作佐郎',帝崩,璞亦以母丧去职。世传《葬书》、《青囊经》为其遗作。郭璞是历史上第一个给风水定义的人,他在《葬书》中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后人都视郭璞为风水史上之鼻祖。

丘延翰

丘延翰,中国唐朝时期著名的堪舆大师,闻喜人。相传其堪舆术授自白鹤仙人。唐玄宗开元中,星气为异,朝廷患之,遗使断其山。究其实,则丘翰所作之山也,捕之弗得,诏原其罪,乃诣阙,进图经三卷(天机书),自撰《理气心印》。玄宗爵以亚父,乃以金匮玉函藏其书。

杨筠松

杨筠松,中国唐朝时期著名的堪舆大师,名益,别号亦玄,世称'救贫先生'。著《疑龙经》、《撼龙经》、《一粒粟》、《天玉经》、《都天宝照经》、《天元乌兔经》。杨救贫,名益,字叔茂,号筠松。他生于唐太和八年(公元834年) 三月初八戌时,卒于唐天佑三年(公元906年)。祖籍广东信宜,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后寓居江西于都、兴国等地,自称救贫先生,是中国唐代相地的形势派大师。《辞海》中收有杨筠松条曰:杨筠松窦州(今广东信宜县)人,精堪舆术。僖宗朝,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犯阙,断发入昆仑山,后以地理术行世,时称"救贫先生"。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