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事例积累,有关抓住机遇的典型事例

10个抓住机遇成功的名人故事

机遇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机遇敲门的时候,要是犹豫着该不该起身开门,它就去敲别人的门了。人生路上,会有很多十字路口,会有很多的选择,选对了,就离成功不远了。下面是我带来的10个抓住机遇成功的名人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1、"排炮战术"轰出的千万富翁

10年前,一家取名为“壹加壹”的制衣店在广州悄然诞生,老板是20岁的陈展鸿。

10年后,“壹加壹”由一家庭制衣作坊发展成为时装设计公司,进而组建“壹加壹”实业有限公司。10年间,陈展鸿由一个个体户变成了拥有20多家企业的大老板,资产达几千万元,每年仅出口服装就创汇1500万美元左右。

发展如此迅速显赫,除天时、地利、人和之外,高超的操纵市场的技巧亦不可低估。

“壹加壹”的产业包括服装、电器、鞋类、餐饮等,但服装是大头,服装收入占总收入的80%。而服装款式,面料的更新是以季计、月计,如何在迅捷的交替中把准市场的脉搏是至关重要的。陈展鸿说,他采用的是“排炮战术”,即每设计出一种新颖服装,必是放一排“排头炮”投放到市场检测一下市场的需求情况,再根据第一排炮的轰动效果,决定第二批、第三批的投放量。

“壹加壹”的过人之处还在于有节制地“轰击”市场,每种新产品投放到市场总留有余地,决不“轰”得过火,适可而止。陈展鸿的想法是顾客买东西就跟吃饭一样,某种东西一下子吃得太饱,就会对这种东西腻味,再也提不起它的兴趣。

一种产品是一次性的,但商标则是长期的。如果对“壹加壹”商标”腻味”了,以后的市场则难以打开,所以“壹加壹”在每一种新产品最畅销时,下一个新品种又成熟了,这样,就可以不停地以“快”和“新”轮番轰炸市场。

为保证“壹加壹”产品的“快”和“新”的特色,陈展鸿十分注重信息,并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信息变成产品,抢占服装“新潮头”。目前,“壹加壹”仅西装的款式就有20种之多。靠“快”和“新”还不能在市场稳操胜券。市场的真正主宰是顾客,只有赢得顾客,才能赢得市场,才能保证“轰”得有力。

于是,“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终身保修”的办法。出国访问的、结婚的和一些身材特殊的顾客,可以到“壹加壹”量身订做合体的高档西服。凡是在“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终身保修”的办法。出国访问的、结婚的和一些身材特殊的顾客,可以到“壹加壹”量身订做合体的高档西服。凡是在“壹加壹”购置西服,还可以“终身保修”身材发胖的、不合身的西服还可以拿来修改到合身。这招“壹加壹”专营西服的服装店由一间扩展到了七间,还满足不了需要。

2、一名杂工一年赚了50万

他是一个失败者、说谎的人、商场上的逃兵,没有人把他放在眼内,因为他根本没有与人争胜的条件。那么,苏宏达如何出人头地,与身边同辈相比,在成功的大道上遥遥领先,使公司每年赚取的利润超过50万元呢?苏宏达算不上年少有为,他35岁时,仍是工厂的一名杂工,每月收入仅可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还需要妻子替人家做些零散的缝纫工作,帮补家计。35岁,是宏达生命的转折点,一天,他经过住家附近的地产经纪公司,发觉里面的职员在打瞌睡。虽然那时楼宇买卖情况热闹,偏偏就只有那个地产公司一片冷清,门口张贴的楼宇资料也是寥寥可数,还附出公司的转让消息。宏达突然灵机一动,认为这是不可多得的好机会,虽然他没有足够的金钱搞一些小生意,但岳母颇有积蓄,他决定跟她好好商量。开始经营业务的时候,他把顾客介绍费降至最低,只抽取其半成佣金。

另外,他采取“死缠烂打”的政策,不怕浪费唇舌,不断为上门的客户介绍适合他们的房子,不到最后一刻——对方终于找到自己理想的房子,他决不轻易放弃。很多顾客前来地产公司想购买房屋,其实心中也没有什么主意,如果推销者懂得抓住他们的心理弱点,诚心诚意为他们服务,顾客自然会一切依赖你,不愿再跑到别家地产公司选购的了。

3、借鸡生蛋

现代经济活动中,自身经济实力不足却又要发展事业,许多人也会来个“借鸡生蛋”“借得钱来,投资生产,赚回钱来,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这种经营谋略,也叫“负债经营,无钱走遍天下。”然而,时至今日,当人人都懂得借鸡生蛋时,“鸡”就不那么好借,就得讲究许多技法。给人“信”字,这是借鸡技法中的根本大法。

在广州,有一位数百万元资产的私营企业主岳亚贤,当年家里穷得叮当响。靠做不做都36元的工资,别说摆脱个穷字,连生计也难,他下决心要做番事业。想到邻居潘婶有好几个儿子在,就向其借钱。开始借10元,讲好一礼拜还,但他根本没动那钱,只是锁在箱里,到期准时归还。过了个把月,他又向潘婶借20元,她讲定归还日,他一样不用,到期原钱加息奉还;如此一次次借了还,还了借,大半年时间过去了,还真的没动用过所借用过的任何一分钱。待潘婶一再夸其“有信用”时,岳亚贤顺水推舟地向她讲了自己的打算办个”方便居民生活小卖店”的想法和难处。潘婶也真爽快,笑着安慰他:“放心,你亚贤要办店,借你个万儿八千没问题。”就这样,岳亚贤凭着良好的“信誉”筹到创业资本。钱,是投资创业的硬资本,对于无钱或财力不足的人来说,能借到钱,就可心想事成。中国银行有2000多个亿个人存款,如果你这个商人有信誉,就永远不必为缺钱而发愁。

4、腾讯

马化腾,这个名字你可能有些陌生,但对互联网上那只戴着红领巾的小企鹅QQ形象,你必须十分熟悉了。它改变了数亿人的沟通习惯,创造了一种网络时代的文化,引领出了一种新的盈利模式。QQ的孕育者就就是马化腾。

1984年就随父母从海南来到深圳的马化腾以前很喜欢天文,但那毕竟有些遥远。当计算机出此刻他面前的时候,他的生活中便有了新的主宰。在深圳大学读计算机专业的时候,马化腾的计算机水平已令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他既就是各种病毒的“克星”,会为学校的PC维护带给不错的解决方案,同时又经常干些将硬盘锁住的恶作剧,让学校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

1993年从深大毕业后,马化腾进入深圳润迅公司,开始做软件工程师。1997年,马化腾第一次认识了ICQ。一见面,他便被其无穷的魅力所吸引,就立即就注册了一个号。但就是使用了一段时间,他觉得英文界面的ICQ在中文用户中想推广开来不就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于就是他想,自我能否做个类似于ICQ的中文版本工具呢?

1998年11月,马化腾与同学张志东合作,在深圳注册了深圳的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决定开发一个中文ICQ软件。从此,他踏上了创业。

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就是腾讯最大的问题。“先就是缺资金,资金有了软件又跟不上”。1'999年初,腾讯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即腾讯“QQ”,受到用户欢迎。在马化腾为资金犯难的时候,他起了要把QQ卖掉的想法,先后和四家公司谈判,都以失败告终。马化腾只好四处去筹钱。1999年下半年,从美国到中国,互联网开始升温,受昔自老友丁磊海外融资的启发,马化腾拿着改了6次的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他们给了QQ220万美元的投资。从此,新的一轮创业开始。截至2004年9月,腾讯QQ总注册用户数为3。55亿,活跃用户数1。19亿,QQ最高同时在线730万、QQ游戏最高同时在线78万,跃居中国第一大休闲游戏门户。

马化腾的成功,有人总结原因说就是运气太好。而马化腾总结说,就是对QQ的专注成就了这天的自我。

“他就是一个专注的人”,几乎所有业内伙伴提到这位才34岁的老板,都会用“专注”这个词。五年来,腾讯都在做而且只做完善和规范QQ服务的工作,就是国内唯一专注从事网络即时通讯的公司。

马化腾每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他上网只有一个目的,在互联网的犄角旮旯里发掘新的商机。QQ秀就就是他在网上觅到的一块肥肉。偶然一次,马化腾发现韩国推出了一种给虚拟形象穿衣服的服务,马化腾觉得这个很有意思,就把韩国的那套东西给学过来,搬到了QQ上推广尝试。他同时找一些著名的手机和服装公司,例如诺基亚和耐克等国际知名公司,让他们把自我最新款的产品透过QQ秀用户来下载。QQ秀有这些公司带给服饰设计、手机等多种产品,很快风靡了Q族的世界,而腾讯没有为QQ秀的服装、饰品花费任何的“银子”。

马化腾说,这一块业务的增长目前很快,已有超过40%的用户尝试了购买。马化腾盘算,如果每个用户愿意花1~2元的话,仅QQ秀收入就不敢想象。马化腾那独到眼光又一次为腾讯挣到了钱,2004年前三季度,腾讯盈利到达3。28亿元。

马化腾的经营哲学就是:“三问自我”。

一问:这个新的领域你就是不就是擅长?他的竞争对手多半对商务、利润、资本感兴趣,却不必须能把握客户的真正需求;而马化腾凭着对网络市场一种朦胧却又相当有预见性的理解,用近乎偏执的兴趣和近乎狂热的工作热情搭起腾的架子,牢固坚持以技术为核心的公司理念,专注于技术开发和提升质量,当然能高出对手一筹。

二问:如果你不做,用户会损失什么吗?做软件工程师的经历使马化腾明白,开发软件的好处就在于实用,而不就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其实我只就是个很爱网络生活的人,明白网迷最需要什么,所以为自我和他们开发最有用的东西,如此而已。”

三问:如果做了,在这个新的项目中自我能持续多大的竞争优势?1999下半年,腾讯在网络寻呼系统市场上越做越大,淘到大桶“金银气然而,也面临着重大选取:一方面寻呼行业在走下坡路;另一方面,腾讯的`QQ用户数到达了100万,而且还在迅猛增长。早先,QQ只就是作为公司的一个副产品存在的,马化腾对QQ所蕴含的巨大市场价值并没有足够的认识。而且无论从技术上还就是资金上,他对自我究竟能持续多大的竞争优势并没有把握。当时,腾讯所采取的策略就是“三管齐下?:-方面继续巩固传统网络寻呼系统带来的超多利润;‘另一方面将精力更多集中在改善QQ功能和开发新版本上;再一方面寻找风险投资的支持。事实证明,这样的策略就是正确的。

5、从流浪汉到百万富翁

冯志久原是一名流浪汉,到处漂泊,虽历尽艰辛,却穷得叮当响。1990年,冯志久跟随数百万淘金者涌到珠江三角洲,却发现这里早已人满为患,他想到工厂打工,但因年龄大,无技术,工厂不收他。冯志久百无聊赖,便在各工厂区转悠,看到工人们下班后都端着饭盒往街上的小店子跑,还有那在街上饥渴的盲流,他脑子一转,怎么不再开一个供打工者吃饭的小店呢

于是,他心一横,租了一间民房作厨房,每天中午和晚上担起两桶饭菜,往流浪的人群中推销,一天下来能挣30元,很快他凑足37000元资金,在广州黄埔大道边租了一间5平方的店铺,办了执照,把鞭炮一放,快餐店开张了。冯志久的小饭店一开张,就象鲜花引蝶似的引来了众多的顾客,他经营主要的绝招,就是收费低。那时广州的饭店快餐时价最低是2元,而他却一律为1元。1元钱吃饭谁不来!冯志久辛辛苦苦忙了一个月,结帐之后,除了开支,竟赚了2000元。后来他又增添了桌凳餐具,雇了临时工,扩大门面,每天早餐卖粉中晚餐卖饭,一律一元一份。

这样,每天的顾客少说也有500多人,最多达1000多人。他挣钱的奥妙在于薄利多销。每份1元的饭菜其实是没有挣头的,但打算的好,也可以赚几角钱,如果每天能卖1000份,就可挣300元,一个月就是9000元。一个流浪汉变得如此精于经营。几年下来,冯志久已身家上百万元,直到现在他的快餐仍是1元价。人称他“1元钱大享”。

6、斯坦尼夫斯基

俄国著名戏剧家斯坦尼夫斯基,有一次在排演一出话剧的时候,女主角突然因故不能演出了,斯坦尼夫斯基实在找不到人,只好叫他的大姐担任这个角色。他的大姐以前只是一个服装道具管理员,现在突然出演主角,便产生了自卑胆怯的心理,演得极差,引起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烦躁和不满。

一次,他突然停下排练,说:“这场戏是全剧的关键;如果女主角仍然演得这样差劲儿,整个戏就不能再往下排了!”这时全场寂然,他的大姐久久没有说话。突然,她抬起头来说:“排练!”一扫以前的自卑、羞怯和拘谨,演得非常自信,非常真实。斯坦尼斯拉斯夫基高兴地说:“我们又拥有了一位新的表演艺术家。”

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为什么同一个人前后有天壤之别呢?这就是自卑与自信的差异。

7、赚钱魔术师

1982年,刚刚放下“青苗”和红十字卫生箱的周潮仁还只是位24岁的青年,“赤脚医生”失去行医资格,同时意味着他将回到农民的行列。在人多地少的潮汕平原,“田里没有金子”是一句人人都知晓的老行语。一天,在家闲得发慌的周潮仁在镇上喝早茶时听人说:上海人爱吃蜜饯,男女老少都爱吃,根本不管这蜜饯腌缸里是否有蛆虫。周潮仁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70元车马费,扛上了30公斤蜜饯闯荡大上海去了。

到了上海,他扛着蜜饯一连到好几家食品店推销,得到几乎相同的回答:“没有国营集体工商执照,什么生意都不能和你做!”这一晚,他在南京路的屋檐下度过。守着一大袋蜜饯直发愁。天无绝人之路。翌晨,一位潮州同乡和他相遇,并答应帮他解脱困境,同乡用自己的营业执照,银行帐号和批发票,很快将30公斤蜜饯以168元成交。同乡付给周100元后走了。虽然100元对于当时的周潮仁来说不是一笔巨款,但最使他振奋的是同行凭着一张营业执照在10分钟里赚了68元,赚钱就像魔术师。他暗暗发誓:我也要当赚钱魔术师。

回到家乡,周潮仁一口气办了国营、集体和个体三种营业执照。该年12月,他以平均每公斤0.9元的成本在家乡收购近1吨的蜜饯,再次闯荡上海,由于这次他持有多种“版本”的营业执照,他的蜜饯生意格外红火,这次他净赚1500元,是他过去当“赤脚医生”六年的收入。

这次的成功,使周潮仁的野心更大了。他在家乡成立了“凉果收购站”,在上海租了一套公寓,每天晚上,他根据上海蜜饯市场的销售动向,让自己的秘书编制生产计划向家乡电传。与此同时,潮州每天发往上海的长途运输车队中,就有一辆车是他包下的。几年过去,周潮仁成了响当当的上海蜜饯市场大王。

8、寻找突破口

深圳海滨房产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八七年夏,但直至一九九〇年秋,由于体制与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公司并无大的建树。现任总经理冯兴民接手时,公司只剩职工5人,一间办公室,一部电话分机,外加一小块土地。面对这个摊子,他们从拥有的那块土地起步。按照国际惯例,将规划、设计、地盘管理、基建、销售等房地产经营环节解剖开来,让利出去,使每个环节都能把最优秀的队伍的人才吸引到自己的项目上。这样,整个房地产运作便成了系统工程,公司员工的精力集中于工程的宏观控制,以及经济测算、市场分析、信息收集等工作上。当年,便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实现人均创汇200万港元。创利65万港元,公司从亏损企业一跃而成为令人瞩目的盈利大户。

9、小老板大思维

广州塑料软包装厂是一家民政福利小厂,全厂100多名职工中,残疾人占了54%。在1986年的审计结果显示,27万元流动资金亏得一干二净。欠下债务40多万元,已经到了破产的境地。此时,谢耀临危受命。上任厂长之后便引进风险机制,逐步把车间集体承包,很快使企业扭亏为盈。1988年,又通过招标实行风险承包,承包人要先交纳2万元的风险抵押金,确保上交厂部的利润每年递增7%,并保证车间职工的收入每年也递增7%。风险机制促使承包人在经营中使出浑身解数,尽全力拓展业务盈利。

因为纸盒、纸箱、塑料3个车间都是独立的产品车间,承包者可以自主经营,使他们摆脱了业务科室的繁琐机制,能够调度产、供、销,用活业务费,业务经营异常活跃。他们在车间内对工人实行按件计工,对供销人员实行任务承包,体现重奖重罚。一下子调动起了工人的积极性。塑料车间六班的机台利用率从承包前4%提高到97%。全厂的生产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好兆头。三年下来,风险承包的风险经营方式使全厂利润创历史最高纪录,1991年。盈利38万元,是承包前的5倍。职工月均收入比3年前增长84%。此外,他们还增添了8台机器设备,还清了债务。

10、艰苦卓绝方成功

“皇天不负苦心人”。所谓“皇天”,其实正是我们自己精神力量的化身。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所愿:风平浪静的时候,轻如一叶小舟;等到风涛怒作的时候,也会像凌空的天马。张弼士,别名振勋,广东潮州大浦人。17岁时家乡闹灾荒,他告别家人,孤身逃荒,来到了荷属的巴城(今印尼雅加达)。毕业实习时,张弼士特别注重观察当地和外地的经济状况,研究什么样的买卖容易获利。从买卖酒发家后,他又拓展到垦殖业、建筑、金融、交通、矿业、商业等各个行业。在企业全盛时期,资金达白银七八千万两,故有“苏岛富翁”之称。张弼士的一生中,最能说明他创业的艰辛和成就的应是张裕酿酒公司的创办和成功。

张弼士于1892年开始筹建酒厂,一开始,他就采取稳扎稳打的方针,着手抓好原料基地的建设。几经周折,公司耗费巨资,终于1906年建成了有124个品种,占地千余亩的葡萄园。我国当时生产葡萄酒系手工操作,设备落后,难以与欧美新的生产技术相抗衡。为提高竞争能力,他注重科学技术,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

他到处物色酒师,重金聘用。几经周折,公司终于掌握了全套设备和关键技术。产品出来后,对于如何开拓市场,张弼士曾煞费了苦心,首先,他注重提高产品的信誉,其次,注意研究消费者的心理,讲究广告宣传的艺术;再次,充分利用海外华侨思念祖国、眷恋故土之情和张氏在南洋华侨中的影响,开拓国外市场,特意精制张裕酒的宣传品向华侨广为赠送。此外,广泛结交上层人士,取得各方的支持。最后,别具特色的张裕酒,终于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和注意。康有为曾为张裕公司写下了“浅饮张裕葡萄酒,移植丰台芍药花,更复法华写新句,欣于所遇即为家”的诗句。1912年,孙中山先生为张裕公司亲笔题赠“品香醴泉”四个大字。特别是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商品比赛会上,张裕公司的白兰地、红葡萄酒、琼瑶液和益寿浆获金质奖章,“金质白兰地”从此闻名于世。

抓住机遇的名人事例简短有哪些?

抓住机遇的名人事例简短有:

1、儒勒·凡尔纳

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法国闻名科学幻想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就是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而进入文坛的。

凡尔纳18岁时在巴黎学法律。有一次,他参加上流人士的晚会,当他从楼上走下来时,童心犹存的他像孩子一般从楼梯扶手往下滑,结果撞在了一个胖胖的绅士身上。此人正是法国闻名作家大仲马。从此,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2、凯库勒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是个勤学的人。有一天,他在紧张的工作之后,感到非常倦怠,坐在一辆马车里昏昏入睡了。这些天来,他聚精会神地研究苯分子的结构,大脑极度疲乏。进入睡眠状态后,他的大脑的许多神经经过暂时的休息,便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他似乎觉得碳分子都活了。

在他眼前翩翩起舞,结成了一条长链。长链像蛇一样扭动着,忽然一口咬住自己的尾巴,盘成了一个圆圈。这时,凯库勒从梦中惊醒,忽有所悟地喊一声:“我找到答案了,苯分子是一环状结构。”假如凯库勒是一个懒汉,是不可能有这一发现的。

3、卓别林

世界闻名喜剧大师卓别林5岁时初次登台亮相,就显现了他卓越的艺术才能。那次,他母亲在演出时嗓子忽然哑了,她只得离开舞台。这时场内一片混乱,舞台总监灵机一动,想到卓别林曾当着母亲和朋友们的面进行过表演,就建议卓别林代替母亲上台表演。

小小的卓别林毫不怯场,面对着满场的观众,镇静自若、毫不拘束地唱了一首歌,接着他又是唱又是舞,表演了几个节目,模拟得惟妙惟肖,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正是由于他把握住了这次偶然的机会,以后才能走上艺术道路,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世界喜剧大师。

4、平原君

平原君要选出20名门客随他一起去楚国签约。选了19人,还有一名空缺,毛遂主动请求前往。平原君见他默默无闻,就心生轻视之意,问:“先生来我这里几年了?”毛遂说:“3年了。”平原君说:“我听说,锥处囊中,就会脱颖而出。

你来了3年,为什么还没有名气呢?”毛遂说:“问题在于您没有把我这把锥子放在囊中。只要给我这个机会,我会脱颖而出的。”平原君听了,认为有理,于是带毛遂出使。果然,毛遂不负期望,在楚赵会盟中立下头功。

5、刘禅

三国时期的蜀后主阿斗,继位为帝,与魏、吴鼎足而立,基业赫赫,无可谓无“机遇”;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为他出谋划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不可谓无“机遇”。但最终为魏所虏,被后世嘲为“扶不起的阿斗”。

为什么一个拥有重重“机遇”的人,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反而家国不保呢?历史回答我们:阿斗先天“性驽”,以后才疏学浅,当然任何“机遇”也无法促他成才,被历史淘汰是必然的,可见,离开平时的努力而奢谈“机遇”,是多么荒唐!

如下:

1、越王勾践在战败的情况下被迫到吴国当奴隶,在吴国,勾践受尽了耻辱,但在许多羞辱面前,他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直起反抗,只是默默地忍受着,忍受着。

2、牛顿当年在苹果树下休息,一颗苹果掉落砸中了他,牛顿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经过他努力的探索、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3、年轻的洛克菲勒刚进入石油公司工作时,由于学历不高,又没有什么技术,因此被分派巡视并确认石油罐有没有自动焊接好。这是石油公司最简单的工作岗位,连一个小孩子都能胜任。

每天,洛克菲勒眼盯着焊接剂自动滴下,沿着石油罐盖转一圈,看自动输送带再把石油罐移走。工作简单又枯燥,没干几天,洛克菲勒就有些厌倦了。但由于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洛克菲勒决定安下心来,把眼前的工作做好。

4、世界酒店大王希尔顿,早年追随掘金热潮到丹麦掘金,他没有别人幸运,没有掘出一块金子,可他却得到了上天的另一种眷顾。

5、拿破仑·波拿巴,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尉级炮兵军官。1793年,他参加进攻土伦的战役。正当前线指挥官面对土伦坚固的防守犯难的时候,拿破仑提出新的作战方案。看拿破仑的方案很有新意,就立即任命拿破仑为攻城炮兵副指挥,并提升为少校。

抓住机遇的事例

机遇属于有志者(陈胜把握机遇揭竿而起) 秦末陈胜出身贫苦农民家庭但少有壮志。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宦官赵高伪造秦始皇遗诏立秦始皇小儿子胡亥当傀儡皇帝赵高篡夺大权对人民进行更加残酷的压迫和剥削。秦王朝大规模征发贫苦农民守边服兵役修造宫殿进行水陆运输和从事各种苦役给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等900名贫苦农民一起被征发去戍守渔阳因路上遇大雨道路冲毁无法按期到达按暴秦的法律误期处死。陈胜看到自己的处境看到全国人民对暴秦的憎恨决定抓住这个时机动员戍边卒杀掉押送他们的秦朝军官。揭竿为旗以木棍、锄头为武器率领这支900人的农民武装反抗暴秦。起义后立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广大农民自带干粮纷纷参加起义军起义军迅速扩大攻城掠地势如破竹。终于推翻了暴秦的统治。 机遇可遇不可求(儒勒?凡尔纳初涉文坛) 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就是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而进入文坛的。凡尔纳18岁时在巴黎学法律。有一次他参加上流人士的晚会当他从楼上走下来时童心犹存的他像孩子一般从楼梯扶手往下滑结果撞在了一个胖胖的绅士身上。此人正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从此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日本从前有个叫腾庵的人,早年开过酿酒作坊。那
时日本酒坊酿出的酒比较混浊。有一次,腾庵手下的一
个伙计因为对腾庵不满,决定离开酒坊。这个伙计在离
开前故意抓了一把灰丢进酒桶里,目的是想把酒弄脏,
让它卖不出去。腾庵碰到这样的人为灾祸,心里自然十
分气愤。懊丧的心情使他久久地看着大酒桶发呆。奇怪
的是,过了一阵,他发现被撒了灰的酒渐渐地变清了!
后来,他请人化验分析才明白,原来正是掺进去的灰使
酒里的杂质沉淀了。从此,腾庵就用这种方法生产出当
时别的酒坊还制造不出来的清酒,大受顾客的欢迎,他
本人也因此发了大财。日本从前有个叫腾庵的人,早年开过酿酒作坊。那
时日本酒坊酿出的酒比较混浊。有一次,腾庵手下的一
个伙计因为对腾庵不满,决定离开酒坊。这个伙计在离
开前故意抓了一把灰丢进酒桶里,目的是想把酒弄脏,
让它卖不出去。腾庵碰到这样的人为灾祸,心里自然十
分气愤。懊丧的心情使他久久地看着大酒桶发呆。奇怪
的是,过了一阵,他发现被撒了灰的酒渐渐地变清了!
后来,他请人化验分析才明白,原来正是掺进去的灰使
酒里的杂质沉淀了。从此,腾庵就用这种方法生产出当
时别的酒坊还制造不出来的清酒,大受顾客的欢迎,他
本人也因此发了大财。
机遇只所以成为成功的关键是根据马列主义唯物世界观得出的。我们说客观条件决定人的主观意识,一个人的成功要凭借的不只是自己的主观努力,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曾慨叹过: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古人如此,今人依然。我们的主观努力不就是要充分发挥外界条件的最大优势吗?所以说无论成功的人是处于优胜还是劣势,他之所以取得成功正是由于外界机遇的存在,而自身的努力也不过是加快成功的动力而已. 2.成功的关键是机遇 ,千里马遇不到伯乐价值还不如一头骡子.

求关于机遇的名人事例

1,马云,抓住了互联网的发展机遇,1995年4月,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杭州海博电脑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三名员工是马云、马云夫人张瑛和何一兵。1995年5月,中国黄页正式上线,马云开始从身边的朋友做生意。此时,离中国能上Internet还有3个月。1998年出任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并担任阿里集团CEO、董事局主席。

2,拿破仑·波拿巴,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尉级炮兵军官。1793年,他参加进攻土伦的战役。正当前线指挥官面对土伦坚固的防守犯难的时候,拿破仑提出新的作战方案。看拿破仑的方案很有新意,就立即任命拿破仑为攻城炮兵副指挥,并提升为少校。拿破仑抓住这个机遇,充分显示出他的胆识和才智,最后攻克了土伦。他因此荣立战功,并被破格提升为少将旅长。终于一举成名,最后登上权力登峰。

3,瓦浮基抓住机遇。

19世纪中期,一股淘金热潮在美国西部悄然兴起。成千上万的人涌向那里寻找金矿,幻想能一夜暴富。一个十来岁的穷孩子瓦浮基,也准备去碰碰运气。因为穷,买不起船票,就跟着大蓬车,忍饥挨饿地奔向西部。不久,他到了一个叫奥丝丁的地方。这儿金矿确实多,但是气候干燥,水源奇缺。找金子的人最痛苦的是拼死苦干了一天,连能滋润嘴唇的一滴水甚至也没有。抱怨缺水的声音到处弥漫,许多人愿意用一块金币换一壶凉水!

这些找矿人的满腹牢骚,使瓦浮基得到了一个十分有用的信息。他寻思着如果卖水给这些找金矿的人喝,或许比找金子更容易赚钱。他看看自己,身单力薄,干活儿比不过人家,来了这么些天,疲惫不堪,仍然一无所获,但自己挖渠找水,他还是能办得到的。

说干就干,瓦浮基买来铁锹,挖了口井打水,他将凉水经过过滤,变成了清凉可口的饮用水,再卖给那些找金矿的人。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赚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后来,他继续努力,成为了美国小有名气的企业家。

4,诸葛亮待机而出。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著名家,军事家。15岁时随家人为逃避战乱,离开山东老家辗转到湖北襄阳避难。17岁时隐居在襄阳城西的隆中。诸葛亮少有大志,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时大家管仲和军事家乐毅。因此,他隐居隆中边种地,边修学,静观天下,待机而出,人称“卧虎藏龙”。

汉末以来军阀混战的形势已趋明朗。曹操基本上统国北方,最大。孙权割据江东统治巩固次之。刘表、刘璋等军阀也各有地盘。刘备在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军中,组成了一个不大的军事集团,但屡被曹操击败,被迫辗转投靠,没有自己固定地盘。为发展自己,到处访寻人才。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诸葛亮向刘备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并提出了对策,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

诸葛亮登上舞台,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掌握着军政大权。他联孙抗曹,取得著名的赤壁之战的胜利,并乘机占领荆州,进军四川,取得益州,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为刘备建立和巩固蜀汉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

5,世界酒店大王希尔顿,早年追随掘金热潮到丹麦掘金,他没有别人幸运,没有掘出一块金子,可他却得到了上天的另一种眷顾。当他失望地准备回家时,他发现了一个比黄金还要珍贵的商机,也迅速地把握住了它。当别人都忙于掘金之时他却忙于建旅店,他顿时成为了有钱人,也为他日后在酒店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扩展资料:

关于机遇的名言: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易经·系辞下》

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中国谚语

见机不遂者陨功。——汉·桓宛《盐铁论·击之》

圣人不能为时,时至亦不可失也。——《三国志·吴书·诸葛属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有机不可失,无机不乱抓。——中国谚语

取天下与守天下,无机不能。——宋·苏洵《远虑》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宋·苏轼{代候公说项羽辞}

大丈夫相时而动。——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

水磨不可能用已流逝的水来磨面。——[英]赫伯特《智慧之箭》

适当的时候扔出的一块石子胜于不当的时候送出的一块金子。

由于过分审慎,人们对于时机就会重视不够,就会坐失良机。——卢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机遇

抓住机遇而成功的故事

机遇是难求的,失去了就不会再来,把握好现有的机会,努力进取,那么你将会得到不菲的收获。以下是我分享的抓住机遇而成功的故事,一起来和我看看吧。

抓住机遇而成功的故事篇1

拿破仑·波拿巴,法国18世纪家,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百日王朝皇帝。可他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尉级炮兵军官。

1793年,他被汇报会往前线,参加进攻土伦的战役。正当革命军前线指挥官面对土伦坚固的防守犯难的时候,拿破仑立刻抓住这个机会,直接向特派员萨利切蒂提出了新的作战方案。在特汇报会员苦无良策时,看拿破仑的方案很有新意,就立即任命拿破仑为攻城炮兵副指挥,并提升为少校。拿破仑抓住这个机遇,在前线精心谋划,勇敢战斗,充分显示出他的胆识和才智,最后攻克了土伦。他因此荣立战功,并被破格提升为少将旅长。终于一举成名,为他后来叱咤风云,登上权力顶峰奠定了基础。

抓住机遇而成功的故事篇2

机会在哪里?它藏匿在平常的日子里,与我们同在。只可惜,我们都太喜欢眺望远方,结果总是痛失当下。请看3个机遇的故事。——

我常常碰到一些需要"机会"的青年朋友。他们中,有的,是刚刚毕业;有的工作了不短的时间,但仍然觉得发展不理想;而有的,则是卡在了某个瓶颈口上,正在煎熬和挣扎。偶尔,他们会找我聊聊天,聊聊未来。我总是鼓励他们。其中,也会有人直白地问:"老李,到底我们的机会在哪里?"我便无言以对了。说实话,这类话题,很难回答。今天,我整理出来了三个与机会有关的故事,供各位同样也需要机会的朋友们阅读。因为他们都曾经是我的同事,所以,真实性绝对可靠。

第一个机遇的故事

第一个同事,是我刚打工不久的时候认识的。那时候,他高考失利,南下打工。而我呢,书读的不好,没脸再读,高三辍学,跑出来打工。他加入我们部门的时候,我已经上班九个多月了。因为他跟我同宿舍,同床--他上铺我下铺,所以我俩接触多,谈得多。

他很聪明,机灵,嘴巴乖巧,很讨同组人喜欢,也颇得上司好感。不到三个月,他便转正,升级,加薪,并且时不时代理小组长了。刚开始,他回宿舍跟我谈的话题是,谁懂得多,谁懂得少,跟谁可以套到技术之类的。不久,他回宿舍跟我谈的话题开始转换,变成了臧否各位同事,哪个行,哪个就差点,哪个笨得像猪,以后给自己提鞋都不要。再后来,他的话题便就变成了这个月工资多少,可以请哪个主管搓一通,以后能帮到自己的忙;哪个主管最近不得老板赏识,改天参他一本,过年他回家时,自己就有机会代理他的职务了。其时,我尚在废品分析统计组干着最苦的分类工作,每天忙得天昏地暗,心无旁骛,回去累的要死,他的话,我大多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

又不久,一天晚上,他忽然对我说:"嗨,甘肃仔,我明天走了。"我惊讶:"去哪里?"他答:"去某某厂当领班。"某某厂我知道,是我们羡慕的好工厂,待遇好,工资高,但很难进去。我于是祝福他。说实话,心中还是颇有点羡慕嫉妒恨的。

时光匆匆,不觉五年。其时,我已慢慢从员工成长到了品质经理的位置上。因为公司发展的不错,需要外协产品派我出去考察和审核外协工厂。很巧,我们的外协方,就是五年前我那位同事跳槽去的那家工厂。我心中忽然有点小小的期待,希望能看见五年前的这位老同事,想来一定做得很不错了吧?!可以叙叙旧,谈谈离别后,各自的故事和历程。因为自五年前一别,我们就再也没有联络过了,不知道他过的怎样?犹如初恋难忘一样,我打工时第一个天天跟我唠嗑的家伙,也难忘。

审核过程中,我数次走神,也没有看到他。结束时,我还是忍不住问起了他。采购经理很惊讶?"你认识他?他在我们的测试组当维修副组长,我马上叫他过来。"不一会儿,一个人打开门缝,将脑袋伸了进来,瞄了一眼,看见采购经理,于是赶紧蹿进来,点头哈腰到:"经理好!经理好!"采购经理示意他坐,他有点手足无措,扭扭捏捏坐了上去。这是他吗?怎么变成了这副模样?我仔细看,样子是他,但神情却完全不是他,已完全没有了五年前的那种意气风发,聪明机灵。我心中忽然一酸,跟采购经历说:"不好意思,认错了,不麻烦您了。"匆匆离开。回程中,我一直坐在车上,没在说话,可心中翻江倒海。那一刻,才明白,岁月,其实很容易改变一个人。

抓住机遇而成功的故事篇3

年轻的洛克菲勒刚进入石油公司工作时,由于学历不高,又没有什么技术,因此被分派巡视并确认石油罐有没有自动焊接好。这是石油公司最简单的工作岗位,连一个小孩子都能胜任。

每天,洛克菲勒眼盯着焊接剂自动滴下,沿着石油罐盖转一圈,看自动输送带再把石油罐移走。工作简单又枯燥,没干几天,洛克菲勒就有些厌倦了。但由于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洛克菲勒决定安下心来,把眼前的工作做好。

于是,他更加认真地观察、检查石油罐的焊接质量。当时,公司正在推行节约计划,洛克菲勒想,我这项工作是不是也可以节约某些程序呢?

他发现每焊好一个石油罐,焊接剂要落三十九滴;而经过周密计算,只要三十七滴就可以焊好了。但是,这个方法却不实用。

洛克菲勒没有灰心,而是更加深入地进行研究。经过多次测试,他终于研制出“三十八滴型”焊接机。也就是说,使用这种焊接机,每次可以节约一滴焊接剂。尽管节约的只是一滴焊接剂,可一年下来,“三十八滴型”焊接机为公司节省了五百万美元的开支。

那三十九滴焊接剂滴在公司每个人的眼里,却只滴在洛克菲勒一个人的心里。就是这么一滴不值一提的焊接剂,改变了洛克菲勒的一生。

事实上,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少机遇,真正缺少的,是发现机遇的敏锐眼睛和把握机遇的睿智心灵。

抓住机遇的名人事例

分享以下3个:

  • 韩信自荐,最终成为初汉三杰

韩信是东汉时期的人,年轻的时候就很有本事,但是郁郁不得志,最初投靠项羽,但是项羽却安排他当了个执戟郎,就现在来说,也就是一个装饰品一样,韩信不开心就跑了。

于是,韩信就去投靠刘邦,结果还是一样不被重用,他就打听知道刘邦很信任萧何,于是对萧何自荐,说出自己的理论,于是就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就这样,韩信抓住了萧何,也就取得了刘邦的关注,官拜大将军,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所以说,韩信也是抓住了刘邦需要大将军的机遇,也就是刘邦缺乏一流的帅才。

  • 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成为东吴大都督

陆逊是三国时期东吴孙权的手下,外人叫白面书生,也就是长相书生气,早期在东吴是不得志的,在刘备攻打东吴的时间段,孙权找不到合适的人前去应对,有人就推荐陆逊,结果陆逊的战略方针就是按兵不动,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刘备势如劈竹,手下的人都开始对陆逊有意见了,陆逊在一天终于宣布反击,也就是用大火击败了刘备,并且让刘备无力再攻打东吴。

所以说,陆逊也是抓住了地利的机遇,也就是说陆逊一直在观察刘备的路径,最终选择在合适的地利位置击退了刘备。

  • 李世民宣武门兵变,成为唐太宗

李世民是李渊的义子,在李渊推翻隋朝过后,按规矩来说是轮不到李世民当皇上的,毕竟他不是李渊的亲生孩子,即使李世民战功累累,他自己也明白皇帝不是他的节奏。

于是,他发动了宣武门兵变,顺利逼退李渊,自己当了皇帝。

所以说,李世民也是抓住了机遇,机遇就是即使自己名不正,但是军中威望高,李渊已经步入老年,皇子之间也是斗争激烈,这个时机发动兵变,铲除其他人,自己必然就是皇帝的不二人选。

总的来说,机遇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无论是谁,没有准备,即使机遇来了,也无法把握。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