蓍草占卜法变爻,蓍草占卜法怎么变卦

蓍草占卦得一地山谦,九三变爻,占问是留是走?望高人能解。

看一卦,不仅要看本卦,还要看错综复杂各卦,有的还要根据占卜的时间进行判断,不是随便起一卦就能得出结果的。
总之,卦无好卦,没有哪卦不凶,也没有哪卦不吉,吉凶自在你心。64卦中唯一的不好不坏的卦就是谦卦,被你占到了。有云:满招损,谦受益。谦卦就是让人们时刻谦虚,看你的93爻,意思是只要勤勉,就不会有坏的后果的。做到了谦虚,做到了勤勉,这两条都是中华美德,是去是留,又有什么吉凶可言呢?如果非要下断语,此爻有谦虚戒躁之意,加上93的勤勉,应该是留的意思,当然,这要看你自己的情况,个人认为不当拘泥。
占卜,特别是用易经,我觉得有点意思,但是只应该把占得的结果当做警语看,以提醒自己在哪些方面注意些,多学些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自然一切皆吉,逢凶化吉。
lz在这方面有兴趣的话,推荐看看南怀瑾的相关著作,相信会有收获。
个人愚见,仅供消遣。

占卜方法中的“变爻”是什么意思

用蓍草、和铜钱占卦,出现的老阳、老阴就是变爻,易经讲物极必反,所以老阳、老阴就是变爻。用这两种方法,取得的爻从下往上数,为初、二、三、四、五、上。

六爻不变,以本卦卦辞断;

一爻变,以本卦变爻爻辞断;

两爻变,以本卦两个爻辞断,但以上者为主;

三爻变,以本卦与变卦卦辞断;本卦为贞(体),变卦为悔(用);

四爻变,以变卦之两不变爻爻辞断,但以下者为主;

五爻变,以变卦之不变爻爻辞断;

六爻变,以变卦之卦辞断,乾坤两卦则以「用」辞断。

古代占卜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卜,一是筮。

卜的方式源远流长,至少在龙山文化时期已经出现骨卜方式,殷商时代已广泛使用骨卜和龟卜。在后来的周代除了骨卜和龟卜之外,大量采用的是蓍筮。

占卜主要是讲吉凶祸福,预测前途。然而,吉与凶,祸与福,命运的迕顺,行为的得失,实际上是受社会环境因素和主体能动作用决定的,不过是包含着必然性的两种可能的趋向而已。

殷商时代判断占卜中所显现的吉凶兆象,是根据灼后甲骨爆裂的纹路。当然兆象的这种分类法是不是殷卜的分类,还值得探讨。殷商时代,问卜事项的种类很多,内容很复杂,只分为五种兆象是很难应付得来的,因此五种衅坼形状,可能是由来已久的大类,每一大类兆象可能还有更细的分类。

易经六十四卦中,怎么能看出一卦的变爻。变爻是老阴在变吗?

1、用蓍草、和铜钱占卦,出现的老阳、老阴就是变爻,易经讲物极必反,所以老阳、老阴就是变爻。用这两种方法,取得的爻从下往上数,为初、二、三、四、五、上。
六爻不变,以本卦卦辞断;
一爻变,以本卦变爻爻辞断;
两爻变,以本卦两个爻辞断,但以上者为主;
三爻变,以本卦与变卦卦辞断;本卦为贞(体),变卦为悔(用);
四爻变,以变卦之两不变爻爻辞断,但以下者为主;
五爻变,以变卦之不变爻爻辞断;
六爻变,以变卦之卦辞断,乾坤两卦则以「用」辞断。

2、用梅花易占卦用四柱中年月日数之和除8余数为上卦,用四柱中年月日时数之和除8余数为下卦,用四柱中年月日时数之和除6余数为变爻。
例如:
例如:戊子年6月3日丑时生人,得卦应为1+6+3=10加时2等于12,1+6+3=10除8等于1余2为兑卦,年加月加日的和10,加丑时为2等于12除8等于1余4为震卦,上卦加下卦得卦为泽雷随。
动爻的查找:
成卦之后,首先得找出动爻。其方法是:年加月加日加时的总和除以6余数为动爻,如果余1为初爻动,余2为二爻动,余3为三爻动,余4为四爻动,余5为五爻动,除尽者为六爻动。
8个数字对应的卦为,1为乾、2为兑、3为离、4为震、5为巽、6为坎、7为艮、8为坤。就是先天八卦图的位置。

用蓍草起卦太繁琐,但全面,铜钱太简单,梅花易只有一个变爻。

八卦占卜时怎样确定体卦用卦,如何确定变爻

不知你是怎样得出的:
若是摇卦或周易筮法,则先得者在下,后得者在上。为雷天大壮卦。
若是梅花易数则先得者在上,后得者在下。为天雷无妄卦。
希望能帮到你!

易经中蓍草怎么占卜?

50根蓍草先取出一根,象天。再随意分成两份,放在左右手中。十有八变,最后余下的是卦数。

中国古人如何用蓍草进行占卜?

先用两手将参与演卦的四十九根蓍草茎任意一分为二,其中左手一份象“天”,右手一份象“地”。接着,从右手任取一根蓍草茎,置于左手小指间,用以象“人”。这样就形成天、地、人“三才”的格局。然后,以四根为一组,先用右手分数左手中的蓍草茎,再以左手分数右手中的蓍草茎。一组一组地分数完后,两手中的蓍草茎余数必有一定规律:左余一,则右余三;左余两,则右亦余两;左余三,则右余一;左余四,则右亦余四。这时,将左手所余蓍草茎置于左手中指与无名指间,右手所余蓍草茎置于左手食指与中指间。这样,左手指缝间的蓍草茎余数(包括一开始置于无名指与小指间象征“人”的那一根)非五即九,故去除余数后的蓍草茎数必为四十四或四十。到此为止,完成了蓍草演算的第一步,古称“第一变”。
“一变”之后,去除左手指缝间的余数,又将两手所持的四十四或四十根蓍草茎按“一变”的同样方法和顺序进行演算,即先将四十四或四十根蓍草茎合在一起,然后任意一分为二,并从右手中取出一根蓍草茎置于左手无名指与小指间,再用右手四四一组分数左手中的蓍草茎,然后用左手分数右手中的蓍草茎……。“二变”的结果,左余一右必余两,左余两右必余一,左余三右必余四,左余四右必余三,故两手余数之和非四即八,而两手所持蓍草总数或四十或三十六或三十二。
如法炮制,“三变”的结果,两手所持的蓍草茎总数或三十六,或三十二,或二十八,或二十四。然后以四相除,一爻的商数便显现出来:
36÷4=9
32÷4=8
28÷4=7
24÷4=6
根据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原则,如果商数是“9”则是老阳之数即得阳爻“”;如果商数是“8”则是少阴之数即得阴爻“”;如果商数是“7”则是少阳之数即得阳爻“”;如果商数是“6”则是老阴之数即得阴爻“”。这样,经过三次演变,终于得到一个爻。一个卦共有六个爻,所以总共需要经过十八次的演算变化,将每爻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排列,才能得到一个卦。但是,“三变”之后得到一个爻,有时还要发生变化,即“变爻”。这就是:当商数为“9”或为“6”而成老阳或老阴,根据物极必反的规律,老阳变为阴爻,老阴变为阳爻,这样就会得到另一卦,称之为“之卦”。未变爻的原卦称为“本卦”。如果没有“变爻”出现,即六个爻的商数中没有“9”和“6”,那么就没有“之卦”。
这样,推演过程就全部结束,得到一个六爻“本卦”或加上一个“之卦”。以上介绍的这种占筮取卦方法即为后人所称“文王卦”或“六爻大课”。
然后,根据相应的推论规则对推演所成的卦进行推论(推理解释)。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