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乾卦爻辞的社会内涵,周易的卦辞爻辞怎么来的

《乾》卦的卦爻象,卦爻辞内容及其含义

六个阳爻 从上到下依次:
亢龙有悔,过失。(切忌骄傲)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德位统一,圣王)
或跃在渊,无咎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五咎(韬光养晦,自强不息,注意潜在危险)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近者悦,远着来,圣人气象开始显露)
潜龙,勿用(隐而不出)
从下到上,表现了一种发展的理念,以及一种出示问题的原则方法态度。
希望对你有帮助

谈谈你对《乾卦》初九爻辞的理解

这是乾卦第一爻的爻辞,第一爻是主卦下爻,代表主方的行动,这条爻是阳爻,象征主方积极主动地谋取和扩大自己的利益,比如说,创新、创业、投资、进攻、求职、示爱,等等。龙是富有活力和强健的象征,常言“龙腾虎跃”。在这里,龙代表主方。主方积极主动,努力进取,是正确的行动。但是这种行动与客方有抵触。“潜龙”,把活力和才能适当第潜藏起来;“勿用”,不要用。但是,不是说完全不要用,而是说在“潜藏”意义上的不要用,而是说要适当地用,避免和客方抵触,遇有抵触,就要设法避让。只要注意避让抵触,主动积极的行动是正确的。主方应当尽量做好客方希望和要求做的,避免做客方不希望、或者没有要求做的事。如果不“潜”,不“勿用”,则可能遇到麻烦,情况可能会变得不利于主方。

周易的现代科学内涵是什么?

《中道学》对《周易》的阐释:《周易》是一本社会科学的经典书籍,是阴阳论,是一部中国最早的最系统的用对立统一哲学理念揭示社会事物辩证关系的书,也是一部中国道德文化建设的先驱书籍。

从作者个人意义上讲,传说卦图和经文是由被囚禁于羑里时的周文王制做的,用意在于防止忧患,修养个人道德。传说传文为孔子及其弟子之作。太极图、二分二合图、八卦图等,是由宋代以后的学者,将有关图形与经文、传文合在一起形成《周易》。

1.《周易》的哲学基础就是对立统一论,其中的太极图就是揭示阴阳这一对立统一事物的辩证关系的图

太极图

图中,白鱼表示阳的一面,黑鱼表示阴的一面,环中则为太极,太极是阴阳的两个方面形成的统一体,亦即有阳有阴。白鱼中的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鱼中的白点,表示阴中有阳,合抱的白鱼、黑鱼表示阴阳的对立统一,亦即太极。

表达了这样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阴与阳是相反的事物,但阴与阳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生,相互转化,迭变阴阳进而波动进化发展。有了这样的阴才会产生这样的阳,阳是阴的必然产物。有了新的阳,就会有新的阴,新阴是新阳的必然产物;阴促生阳的产生,阳又会促生新阴的产生,新阴又会促生新阳的产生,新阳又会促生新阴的产生,以至于无穷无尽,它们相辅相成,相反相成。阴有主要阴,也有次要阴,阳有主要阳,也有次要阳,主要与次要也相互转化。在阴阳对立统,阴是主要因素,还是阳是主要因素,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可确定,因为它们可以相互转化。阴阳关系有主要阴阳关系,也有次要阴阳关系,主要阴阳关系与次要阴阳关系相互转化。

2.《周易》的卦图就是揭示迭变对立统一事物辩证关系的图。其中卦图中的一长横,表示迭变对立统一事物的“刚”, 卦图中的两短横,表示迭变对立统一事物的“柔”,例如,《周易•第四卦•蒙》

“——”表示“刚”,“— —”表示“柔”。“蒙”卦的卦图则表示在“蒙”这一阶段,迭变对立统一“刚与柔”的各步骤,表示“刚与柔”的辩证转化规律和“蒙”这一事物的辩证发展变化规律。

各卦中的经文内容则表示在“蒙”阶段中,各步骤对应的社会事物。例如,“六四:困蒙,吝”。是说“六四”象征,童蒙被生活、学习中的困难所围困,会有代价。表达了“蒙”阶段中,第四步对应的这个具体的社会事物。

刚柔的排列,表达了在“蒙”阶段,刚柔波动进化发展的例子,以及刚柔波动进化发展的规律。

纵览全书,《周易》用64卦、384爻,描述了64个大的社会事物的辩证关系,384个小的社会事物的辩证关系。

3.《周易》的科学表现手法:①用自然事物“天地”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类比社会事物同样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进而描述社会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这种手法是科学的。②用2n级数表达了对立统一事物的二分法和二合法。

4.《周易》的艺术表现手法:

①类比手法

例如:《周易》用“卦”模拟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以四季和人类社会事物都有阴阳的对偶性、波动进化性、循环进化性、阶段性、层次性等,从而类比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描述自然和社会的共性、共同规律、共同法则。

②.象征手法

《周易》对基本概念、基本事物的表现,其修辞手法主要使用的是象征,在古代的语言中就是“象”思维,其中的“象”是象征意义的事物,是具有代表性事物的模拟或模型,其基础是建立在象征和被象征事物有一定的共同意义。

使用象征性的辞格,目的是以突出、典型的事物表现另一个有一定意义的事物,或另一事物的意义,达到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效果,即“托义于物”。《周易》用天地、四时、日月等天象作象征物,形成八卦的意义,正如:《系辞传》上说:“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意思是,所以,用于象征自然现象的具有代表性、突出性、典型性的事物,没有比天地更伟大的了;用于表现变化通达的事物,没有比四季更明显的了;用于象征高悬而且明亮的事物,没有比日月更壮观的了。“是故,天生神物, 圣人则之;天地变化, 圣人效之;天垂象, 见吉凶, 圣人象之”。意思是, 所以,天生自然规律,圣人取法于它;天地变化,圣人效法它;天垂现象,可见吉凶,圣人取象于它,以论道德。

③.比喻的艺术性

《周易》的爻辞,均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并且是隐喻,用所描写的“象”,比喻人事中某一事物,或某一类型的事物,例如: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意思是,“初六”象征先把鼎倒过来,有利于倒出人们不需要的杂物,并且像娶妾是为了生子一样,无错。比喻变革的事物要有利于接受新的使命,无错。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意思是,“九二”象征鼎中装满食物,但是我嫌生的食物中有得疾病的东西,不能直接为我提供可供食用的食物,给人们享用,吉祥。比喻变革的事物主体已建立,但能够意识到变革的事物,就像装满食物的鼎,不能够最终彻底地发挥作用,就完成不了人类社会赋予的使命,吉祥。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意思是,“九三”象征鼎耳是用皮革做成的,经不起高温的烘烤,即使食物烹饪熟了,也不能用铉抬着移动,就是有精美的野鸡美味,也不能供人们享用,当碰到下雨之时,地湿泥泞,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才能消悔,最终结果吉祥。比喻变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能够让人们充分利用变革的事物,造福于人类社会,如果变革的事物有缺陷,就会功亏一篑,失去变革的意义,所以就要努力完善它,知道存在的问题,解决存在的问题,最终结果吉祥。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意思是,“九四”象征鼎折足,打翻了鼎中的食物,食物弄湿(脏)了,凶。比喻变革的事物不全面,不配套,就会反而坏大事。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意思是,“六五”象征,鼎,用适当的耳,金属的铉,有利于自己信守的正确的道德信念发挥。比喻变革的事物以中正、中庸之道,配备其辅助功能,使变革的事物功能完善化,从而有利于德行的发挥。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意思是,“上九”象征鼎用玉铉,大为吉祥,无不利。比喻对变革的事物,配备最强,最好的人、物、事,使其日臻完善,以达到最佳组合,达到最高境界,大吉,无不利。

此例的精美之处在于既摹事物发展过程,又绘形象,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一幅美妙的意境。“鼎”形容变革事物的主体工程,“实”形容人们需要事物,“耳”、“铉”形容配套工程,“我仇有疾,不我能即”描写心理动态,“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状写如果变革的事物有缺陷,就会功亏一篑,失去变革的意义。这样的意象,鲜明、形象、生动,不仅能调动读者的视觉和意向,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同时,作者以巧妙的手法,用“以鼎烹饪”的虚像,喻变革事物配套之实,将抽象的事物、抽象的理论,寓于具体的天籁和德义的情态,使人在仿佛见到了“以鼎烹饪”的场景,并由此浮想联翩,从而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象”所蕴含的深刻、博大的道理。

比喻的辞格,除了本体和喻体有相似的共同点外,更重要的是作者对描写的对象有深邃独到的了解和心领神会的感悟,且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联想,从而形象鲜明、准确传神地刻画描写对象的精神风貌,使之形神兼备。但也正因为爻辞所使用的是隐喻、文字精少等,又使《周易》变得难读,难懂,如《系辞传》上所说:“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④.借代的艺术性

爻辞在比喻中交织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例如:《周易•咸》中,初六:咸其拇。意思是“初六”象征感动在趾。比喻初感,感动以情趣相投,志向一致,向往一致,前进方向一致;《周易•升》中,九三:升虚邑。意思是,“九三”象征升于无人之境,升于创造。比喻创造奇迹,敢为天下之先,走前人未走过的道路,开创新的未来,以创新求发展。其中用“拇”代替情趣、志向、向往、前进方向,用“虚邑”代替一切最前沿的境地。

从中可以看出,《周易》用借代的艺术手法,是为了把话说得更富于变化,说得更具体形象,说得更简洁精炼。

⑤.比拟的艺术性

《周易》也常用比拟的修辞手法,例如:《周易•乾》上说:《乾》:元、亨、利、贞。意思是,乾卦象征乾卦时期,有元、亨、利、贞四种德行,四种前景。比喻乾卦时期,大自然具备创始万物的伟大力量,创新、进取的品德;具备畅行于天下的德行;具备祥和、有益于各方,使各方和谐的品德;具备坚贞不渝,坚守自己所信守的正确的道德信念的伟大精神。《周易•坤》上说: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意思是,“六二”象征只要具备直、方、大的精神,有德行,即使尚未形成习惯也无不利。比喻在艰苦的条件下,也应该效法天沐浴万物,效法地承载万物,效法天地“生生”万物,以正义、合理、容载万物的品德,对待万事万物。“元、亨、利、贞四种德行”、“直、方、大的精神”是有意识控制下的精神状态,作为无生物的天地,不可能有什么意识,可见,“易”用“元、亨、利、贞”、“直、方、大”, 讴歌的“乾”具有的创始万事万物的开拓精神,“坤”具有的尊重客观规律,应用法则,哺育万事万物的高尚品德;“乾”“坤”同时具有的使万物欣然,而畅行于天下的高贵品质;同时具有的祥和、有益于万事万物的德行;“乾”具有的坚贞不渝的伟大信念,“坤”具有的有容乃大的伟大信念,是拟人的写法,目的是“托情于物”。

⑥.夸张的艺术性

《周易》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例如:《周易•睽》: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意思是,“六三”象征,看见牛车风驰电掣般地飞奔,赶车的人因此受到了刺额,削鼻的处罚,赶车之人并没有伤人的初衷,却得到了如此的结局。比喻人与人相处,也会在无意识中产生分歧和隔阂。《周易•姤》: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意思是,“九三”象征,像臀部失去了皮肤一样,行动艰难,严肃认真,无大错。比喻对不正当的取益者的治理,依然是长期而艰苦的。现实中哪有“臀无肤”,哪会“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所以“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臀无肤,其行次且”都比较夸张,其艺术性和目的有如放大镜,把事物放大,使人看得更真切,更能看清事物的特征与本质。

5.《周易》用“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思想,表达了她的道德理念,奠定了中国的道德文化基础。

“天人合一”:“天”指大自然。“天人合一”意思是天与人在对立统一层次上有相同的共性。“天人合德”:指天和人有相同的德性。

6.《周易》的美和《周易》的不足。

《周易》之美:

①.她看到了“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法则。

“天人合一”的法则,譬如说,

“天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天有生死,人有生死”。

“天有其活动规律,人有其活动规律”。

“天由物质和信息构成,人也由物质和信息构成”。

“天有其发展变化的事物,人也有其发展变化的事物”。

“天的存在和变化有对立统一法则,人的存在和变化有对立统一法则”。

“天气的变化规律在无限多个层次中可找到三个层次的事物,并有阶段性:一年的一冷一热,一寒一暑;气候的几天热,几天冷,一晴一雨;一天的一冷一热,一昼一夜;人的变化规律在无限多个层次中也可找到三个层次的事物,并有阶段性:一生的一成长一衰老,一生一死;一付出一收获;一休息一工作”。

……。

“天人合德”的法则,譬如说,

“天有恒久的运行规律,人有持之以恒的美德”。

“天有阳光雨露,照耀四方,滋润万物的品德,人有善良善行,弘扬真理,启发爱心,扬善抑恶,惠泽于人,惠泽于社会的品德”。

“天有得到赞美和得到认同的途径,有得到自我运行的途径,有为了存在发展的需求,人也有得到赞美和认同的途径,有得到自我充实的途径,有为了生存发展的需求”。

“天有成万物之美,人有成人之美”。

“天有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法则,人有用强扶弱,择良共同发展,改造邪恶,去除邪恶的法则”。

……。

②.她看到了事物在时间数轴上的周期性,波动性,昼夜相迭,昼夜迭用。

③.她看到了事物的错综复杂性,用384爻表示具体的事物,表示具体事物的复杂性。

④.她看到了事物的发展转化规律。昼夜相有,昼夜转化。

⑤.她看到了事物的二分法,“中”分为昼和夜,太极分为昼和夜。

⑥.她看到了事物的二合法,天地生万物,女男生子女。

……。

以上都是《周易》发现的在当时来说是无与伦比的真理。即然是真理,当然在现在也是真理,现在也适用。这些都是我们要继承的东西,是财富。

《周易》不足:①卦图的不准确性。因为用任意一卦,可以描述任何时期的事物,而不是64个时期的某定时期事物。②不条理性。无定律条款,只是感觉。③对应事物之谬性。如,女是柔,是地,是卑,是月亮。男是刚,是天,是尊,是太阳。有“男尊女卑”之污点。④对立统一事物不够全面,不够深刻。如对“昼夜”无全面的分类。对波动进化现象无分类。⑤对“对立统一学”有神秘性。

《周易》之不足,是受当时文化发展的局限性,是可以重新认识、改正和升级的。正因为《周易》的朴素,所以现在要抛开各学派的争论,抓住易经思想的主流,用创新和现代科学方法来提高,来升级,使中国道德文化、哲学文化跻入世界文化中,发扬《周易》的睿智,造福于人类。

周易中,乾卦的卦爻象、卦爻辞及其含义是什么?(300-500字)

。日常言论讲究诚信,日常行为讲究谨慎,防止邪恶的侵蚀,保持忠诚的秉性,引导世人向善而不夸耀,德行博大而能感化人民。《易经》上说:‘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就是说民间出现了有才德的君子。”九三爻辞说:“君子始终是白天勤奋努力,夜晚戒惧反省,虽然处境艰难,终究没有灾难。”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君子致力于培育品德,增进学业。以忠信来培养品德,以修饰言辞来建立诚信,这是操持自己事业的立足点。知道事业可以发展就发展它,从而努力去捕捉一瞬即逝的时机;知道事业应该终止就终止它,从而保持行为的道义。所以处于尊贵的地位而不骄傲,处于卑微的地位而不忧愁。所以君子勤奋努力,随时提高警惕,虽然处境危险也没有灾害。”九四爻辞说:“也许跳进深潭,没有灾难。”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有时处在上位,有时处在下位,本来就是变动无常的,不是什么行为邪恶的缘故。有时奋进,有时退隐,本来就是应时变化的,不是什么喜爱离群索居的缘故。君子致力于培养品德增进学业,随时准备着抓住时机全力以赴,所以没有灾难。”九五爻辞说:“龙飞腾在天,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声息相同就互相应和,气味相投就互相求助。水向低湿的地方流动,火向干燥的地方漫延。云萦绕着龙,风追随着虎。圣人兴起,万物景仰。根基在天上的附丽于天空,根基在地上的依附着大地,万物 都归属于各自的类别当中。”上九爻辞说:“升腾到极限的龙,将有灾祸之困。”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身份显贵而没有根基,地位崇高而没有人民,有才德的压抑在下层,不能获得他们的辅助,因此有所行动必招祸殃。” 【注释】 ①遯,本作遁,逃遁。闷,烦闷。遯世无闷,犹言甘心隐居,无所烦闷。②两庸字,李鼎祚说:“庸,常也。”庸言、庸行,犹言日常的言行。③闲,《集解》引宋衷曰:“闲,防也.”④善世而不伐,善,这里用如动词。善世,獬青明导世人向善。伐,夸耀。不伐,犹言不自称其能。⑤知至至之,前至字,名词,发展。后至字用如动诃。⑥今本无“言”字。阮元曰:“古本足利本与下有言字。”《集解》本亦有言字。依文意有言字是。今据补。几,《系辞》下曰:“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即今所言事机、征兆。⑦知终终之,前终字,名词,结果。后终字,用如动词。 【原文】 “潜龙勿用”,下也①。“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②。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译文】 “潜伏的龙,无法施展”,是说有才德的君子压抑于底层。“龙出现在大地上”,是说君子暂时隐伏等待时机。“终日里勤奋努力”,是讲君子刻苦修身自强不息。“也许跳进深潭”,是讲君子投身社会自我考验。“龙腾飞在天”,是讲君子获得地位治国治民。“升腾到极限的龙将有灾殃”,是讲事业极盛必由盛转衰。“天的美德”“纯阳全盛”,是讲天下安定。 【注释】 ①沙少海先生说:“‘下也’二字,意不完整;且与下文‘时舍也’、‘行事也’等句结构方式不同;‘下’字上疑脱‘处’,字。王弼注:‘潜龙勿用何乎?必穷处于下也。’似王本原有‘处’字。”②穷,极限,穷极。穷之灾,犹盲事物发展到极限,必遭穷困之灾。 【原文】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①。“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②。“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③。“亢龙有悔”,与时偕极④。“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译文】 “潜伏的龙,无法施展”,初九阳爻居下位,象征万物蛰伏,阳气潜藏。“龙出现在大地上”,阳爻上升一位,象征万物发生,大地锦绣,风光明媚。“终日里勤奋努力”,阳爻再进一位,象征万物蓬勃,与时俱进。“也许跳进深潭”,阳爻又升上一位,象征阳气更盛,天道发生变化。“龙飞腾在天空”,阳爻上升到崇高的地位,象征时值金秋,天的功德已圆满完成。“升腾到极限的龙将有灾殃”,阳爻上升到极限,象征阳气极盛,将由盛转衰。“天的美德”“纯阳全盛”,阳爻依位次而上升,阳气依时节面旺盛,六爻全阳,将尽变为阴爻,从而体现了天道运行的原则。 【注释】 ①文,纹章,此处讲草木生发,大地锦织有文采。明,明媚。②革,变化。乾道,天道。③位乎天德,九五之爻,处于上卦中位,此位又称天位。此爻是全卦之主爻,集中体现了天的品德属性。④偕,《说文》:“偕,俱也。”与时偕极,犹言阳爻依次上升,阳气依时旺盛,一同达到了极限。⑤天则,天的法则。 ’ 【原文】 乾元亨者①,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②。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译文】 《乾》卦的卦辞:元、亨,是讲天具有生成之功,和谐之美。利、贞,是讲天具有恩惠之情,永恒之性。乾为天,只有天才能把美满的利益施予天下,而且从不提起它的恩德,伟大呀!伟大的上天!真正是刚强、劲健、适中、均衡,达到了纯粹精妙的境地。六个阳爻发挥舒展,广通天道、地道、人道。阳气的结晶——太阳,驾驶着六条飞龙在空中飞行,分布着云,降洒着雨露,普天之下同享和平。 【注释】 ①王念孙说:“乾元下亦当有亨字。”此说是,今据补。②六爻发挥,旁通情也,犹言周流错综于六个爻位之问的阴阳之爻,发动舒展,沟通反映出天道、地道、人道的情状。 【原文】 君子以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①,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②,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③;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译文】 君子以养成自身的品德作为行为的目的,每天应该落实在行动上。“潜”的意义在于,隐伏而不显露,当自身修养尚未达到成熟的程度,所以君子不能有所作为。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诘疑来辨明是非,以远大作为内心的目标,以仁义作为履行的责任。《易经》说:“飞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这就是说出现了有才德的君子。九三爻辞的含义是指,九三阳爻处在重叠的阳爻之上,没有处在上、下卦的中位,既没有占据天位,也没有占据地位,还须勤奋努力,随时提高警惕,不过处境虽然险恶,还没有灾难。九四阳爻处在重叠的阳爻之上,没有处在上、下卦的中位,既没有占据天位,又没有占据地位,也没有占据人位,所以有“也许”的说法。“也许”这个词就是表示迟疑。但没有灾难。九五爻辞所讲的“大人”,他的德行与天地相配合,生成万物,他的光明与日月相配合,普照一切;他的政令与四季相配合,井然有序;他的赏罚与鬼神相配合,吉凶一致。他的行动先天而发,但上天不会背弃他,他的行动后天而发,那是依奉天时行事。上天尚且不背弃他,更何况人呢?更何况鬼神呢?“亢奋”这个词意思是,自以为自己的事业只会发展不会衰败,只会存在不会消亡,只会胜利不会失败。也许只有圣人才能了解进退存亡的相互联系,恰当地把握它们互相转化的关系,做到这一点,恐怕只有圣人吧! 【注释】 ①重刚而不中,九二阳爻为刚,九三阳爻为刚,所以说“重刚”。九三不在上下卦的中位,所以说“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上卦中位即第五爻为天位,下卦中位第二爻为地位,九三之爻即不处上卦中位,又不处下卦中位,所以说,“上不在天,下不在田”。田,即指地位。②中不在人位,下卦上位,即第三爻,为人位,九四之爻固不在人位。③合,配合,一致。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 乾卦的总体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的总体精神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宇宙自然的法则而言,天道之刚健有力与地道之柔顺宽柔双向互补,协调并济,共同促成了万物的化生,就人文的价值而言,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也是两种应当具备而不可或缺的品德,合之则两美,离之则两伤。因此,乾坤并建,作到刚而能柔,柔中有刚,把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而形成一种中和之美,是管理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从事实际的运作所应当奉行的基本原则。但是,能有谁至阳又至阴?
乾卦解析人生六道坎儿
作者:乾泉 孔子在《论语》中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结合今天,从《参考消息》北京版,看到《人生的6个坎儿》一文(黑色部分),觉得与《易经》的乾卦基本原理一致,故摘录解析之以共勉。人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到死亡,就那么几十个春秋。也就是那么几个“坎”,眨眼的功夫就过去了。 A、20岁之前谈梦(见下图π/6 ) 人自母体分离出来,初谙世事至少要十四五年,而初谙世事并不意味着成熟,很多想法都很浪漫,有些近似童话。所以,这个季节经常做梦,梦见自己会飞,梦见自己会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偶像。同学之间,朋友之间谈论的话题也往往与现实离题万里。在这段花季年华里,一切都是浮动的,一切都是色的。 《文言》: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①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乾泉:青春花季,心中有梦,志当存高远,潜心学习,潜龙勿用。 B、20岁以后谈理想(见下图π/3 ) 20岁是迈入大人行列的第一道门坎,以前的色梦幻渐渐淡化,在现实面前,开始走向成熟,也开始有了人生的目标。但20岁的抱负却又气吞山河,有些不切合实际。所以,我们说人到20岁已经长大了,但绝对不意味着已经成熟。总之,20岁时,已经有了向前跋涉的目标,少了很多梦幻色。 《文言》: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乾泉:立志成材,科学规划事业目标、生活目标、职业生涯目标,乃“见龙”也。 C、上了30岁谈责任(见下图π/ 2) 三十而立于今人来说也许为时尚早,以现代人的平均寿命计,人生尚未过半,少年得志毕竟不是这个世界的多数。但30岁已是成熟的人了,至少已经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基点。在这阶段,很多的重担会压在你的肩头,你无可逃遁也别无选择地要背着这些重压往前走。人生由此便多了一种沉甸甸的东西—责任,因之人生的内涵也丰富起来。结婚了需要有个爱巢栖息爱情,儿女出世了要拼力哺育,父母老了要尽赡养之责,还有,工作的担子也加重了……这一切责任,都得30岁的你一个一个地去履行,没人能够替代你。这个时候,一切言谈行为都变得那么实在。 《文言》: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乾泉:人生充满各种诱惑尤若暗礁,一定把握航标,乃责任尔。乾龙乃善于把握方向之龙也, D、40岁谈事业(见下图2π/3 ) 迈过30岁的沟坎,人已如日中天了,此刻有志者已经事业有成,即使是平凡之辈,积蓄也开始殷实。人的生理心理也已熟透,万事都有主张,一切责任也因为时光流淌而减负了。也许父母已经过世,儿女也快自立。这个时候,人通常会像爬上一道高坡一样,长长地舒口气。然而当回头看时,才发觉前些年为自己活得太少。于是,发展自己便成了这个阶段的主旋律。 《文言》: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乾泉:“上下无常,非为邪也”乃善于应变。“进退无恒,非离群也”知进知退、进退自如,“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善于捕捉机会,大展鸿图,正当其时。
E、50岁开始谈经验(见下图5π/6 ) 古人道“五十而知天命”,此刻对于人来说应该是尘埃落定的时候了。优胜者已经胜出,淘汰者已经出局。那么,优胜者便领受被尊敬的风光,淘汰者也只好独尝出局的悲哀。无论优或劣,都会明白成败的原因。而大局已定已难更改,优胜与淘汰的总结成了宝贵的经验,化作了后人的财富。 《文言》: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乾泉:人生已有积累,发挥已有经验和资源优势,“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精诚团结,则定会“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F、60岁以后谈往昔(见下图π ) 衰老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人老了就力不从心了,即使想大展宏图也难于展翅了。此刻的成功者可以享受他自己创造的成果,失败者也只好独饮他自酿的苦酒了。好汉不提当年勇也好,蹉跎一生不堪回首也罢,岁月刻在自己身上和心上的痕迹是无法抹杀的。夕阳苦短,来日无多,不再思想前景的辉煌,但回首昔日的风光或坎坷,多少能激活生命的潜力,保持旺盛的活力。 一辈子就这样走过来了,不管辉煌还是平凡,都得一个一个坎地迈过,当然,怎样迈,迈得成功与否,听听人们60岁以后的诉说就知分晓。 《文言》: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乾泉:夕阳无限好,黄昏更美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 乾卦之炒股、炒解释 潜龙勿用:趋势不明朗时不要操作。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趋势刚出现时有利于做长线。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趋势确定后也不要放松,警觉才不会犯大的错误。 或跃在渊,无咎:有时会回调,不会影响大趋势。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趋势非常强劲时可以大胆操作。 亢龙有悔:趋势到极限时,就会反转。 见群龙无首,吉:当市场上没有庄家时就好了。
原文
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乎。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也,可与几也。知终终也,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 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平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 子曰:“贵而无位,高尔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起明,与四时合起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惟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

周易一书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何时

成于西周:顾颉刚关于《周易》卦爻辞制作年代的考证结论,认为周初作。李学勤也认为顾颉刚此文“推定经文卦爻辞‘著作年代当在西周初叶’”,“为学者所遵信,可以说基本确定了《周易》卦爻辞年代的范围,是极有贡献的”。
成于战国:大多学者认为《易传》成书于战国。易传的成书问题,自欧阳修《易童子问》与苏轼之后,数百年来已经罕有人再信是孔子所做了,钱穆、顾颉刚、冯友兰、郭沫若、李镜池等等海内外的学者名家均断定司马迁《史记》的说法不足信。其称易传为孔子所做,若非司马迁之误,就必是汉儒刘歆所伪窜。根据《易传》的内容来看,应是在孟子、荀子的性命天道之学出现以后的作品,有明显的黄老道家与阴阳家色。
成于西汉:顾颉刚根据箕子和康侯两条卦爻辞,指出《周易》卦爻辞为文王所作的传统说法不可信。顾颉刚继《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之后作《论易系辞传中观象制器的故事》,是对其所说《周易》卦爻辞所无的观象制器故事的专门考论,意在证明《系辞传》观象制器章讲到古史帝系人物的话是西汉后期人的说法。
关于《系辞传》与《世本》的关系,胡适指出,“《世本》所据传说,必有一部分是很古的,但《世本》是很晚的书,《系辞》不会在其后” ,“《世本》不采《系辞》,也许是因为《系辞》所说制作器物太略了,不够过瘾。《系辞》那一章所说,只重在制器尚象,并不重在假造古帝王之名。若其时已有苍颉沮诵作书契之传说,又何必不引用而仅泛称‘后世圣人’呢? ”郭店战国简本《老子》的面世,证明胡适对顾颉刚的批评是正确的。

求教:易经的卦辞、爻辞、系辞、说挂、序挂、杂挂分别是谁写的,都讲什 ...

1。《易经》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是《经》,就是《周易》的本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和三百八十六爻的爻辞,(例:乾卦初九:潜龙勿用)就是《周易》本经的卦辞。第二是《传》,就是所说的《十冀》。包括《大象传》、《小象传》、《系辞传上、下》、《乾、坤文言传》《彖上、下》、《说卦传》、《杂卦传》、《序卦传》。一般咱们现在在书店里买的易经,都是《经》、《传》一体的。
2。《十冀》相传是孔子和他弟子共同完成的,也有人说完全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对《易经》的理解而所写的,意思就点儿像《论语》。目前只能知道《十冀》和孔子是有关系的,但到底是不是他所著还有待研究。
3。文王作卦,周公作辞这个也是一种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是,周公等一批人参与了对卦象的作辞,很可能是以周公为首。在古代,尤其是像周朝的奴隶制王朝,《易经》不是谁都可以看的,只有士大夫才能看的书。
《易经》只所以到今天还能有生命力,就是因为它有解释的空间,可以让你有无限的想像。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