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四季轮回,四季的轮回与生命的轮回

四季的轮回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先来分析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种基本的运动:一种叫自转——地球自身的旋转;另一种叫公转——绕着太阳的旋转。自转是绕着穿过南北两极的地轴进行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离两极越远的地方转速越快。与两极等距的那一圈叫赤道。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也就是24小时。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为每秒30千米,绕太阳一周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也就是一年,天文学上称之为回归年。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它的长直径和短直径相差不大,可近似为正圆。太阳就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而焦点是不在椭圆中心的,因此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就有时会近一点,有时会远一点。1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为1.471千米,这一点叫做近日点。7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远,为1.521千米,这一点叫做远日点。事实上,当地球在近日点的时候,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在远日点的时候,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这就说明,四季的变化与近日点和远日点无关。

那么四季的变化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与公转有关,但是决定性的条件是地球必须斜着绕太阳转;如果地球是垂直地绕太阳旋转的话,太阳光线将永远直射在地球的赤道附近,而其他地方的地平面与太阳光线的夹角也永远不变,地球上将不会有四季的变化。

我们知道,地球上某一平面气温高低与太阳光是直射还是斜射该平面有关。那么这种效果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假定有一束固定大小的光束,当它直射在某一平面时,它投射在该平面的光斑将是一个正圆,而斜射时,光斑将是一个椭圆,而且越斜椭圆越大,也就是说,斜射时同样多的光线照在了更大的面积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光束斜射时光斑区的光线稀一些,直射时光斑区的光线浓一些。这就是为什么太阳光直射的地方气温要高一些,而斜射的地方气温要低一些。我们知道气温是决定季节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太阳光直射的地方,将是夏季,而斜射得最厉害的地方将是冬季,这两者之间的则是春季或秋季。

那么四季的交替变化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就与地球的倾斜有关了,正是由于地球是倾斜着绕太阳旋转的,才使得太阳光的直射以赤道为中心,以南北回归线为界限南北扫动,每年一次,循环不断,从而形成了地球上一年四季,顺序交替的现象。

四季循环图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当地球公转到3月21日左右的位置时,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时北半球的阳光是斜射的,正是春季,南半球此时正是秋季。当地球转到6月22日左右的位置时,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便进入了夏季,而南半球正是冬季。9月23日左右时,阳光又直射到赤道上,北半球进入秋季,南半球转为春季。当地球转到12月22日左右的位置时,阳光直射到南回归线上,北半球进入冬季,而南半球则进入夏季。接下来就进入了新的一年,新一轮的四季交替又要开始了。

地球围着太阳转?为什么会有四季

首先这是地理题,下次选好类别哦
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地球的公转产生季节交替.
其实距离产生的热量变化基本可以忽略,当北半球夏天时,我们离太阳是最远的,关键是太阳直射点问题.
地球是圆的,太阳也是圆的.当一蔟光线垂直射到地面时,照射面积最小,斜射并且地面圆时,照射面积大,也就是说同样的热量,分的地方多了.
地球之所以有春夏秋冬,是因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是因为地球赤道平面与地球的公转平面不重叠所致,他们之间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
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也跟着相应移动.当太阳直射点到达时,也就是当地太阳最猛的时候.
地球并非都有的地方都有太阳直射点.每年太阳直射点都来回的南北移动,也就形成冬夏秋冬.
讲个常识给你听吧,南半球和北半球的春夏秋冬是刚好相反的,因为当北半球是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而此时离南半球最远,北半球是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而离南半球最近.
我知道我这样说你很难明白的,因为这个很抽象,建议楼主可以找个教材的flash动画,这样很容易理解.这是高中的地理,楼主以后也会学到,是比较难理解的,尤其关于南北极的极夜与极昼,题目很难的.

地球一直在四季轮回,为何会有这个现象?

今天早上太阳几点升起?今晚几点开始?这些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住在哪里以及现在是一年中的什么时候。

你有没有想过日出日落?如果每天早上太阳都在同一时间升起,不是很好吗?你不觉得太阳每天同一时刻落山很便利吗?

不幸的是,世界并不是这么运转的。如果你生活在北美,你可能会期待那些漫长的夏日,因为太阳要到深夜才会落山,所以你可以在外面连续玩几个小时。

同样,你可能害怕短暂的冬天。你在太阳升起之前起床上学,然后你几乎没有时间放学后玩,在天黑之前做作业。

如果(1)地球绕着一个完美的圆轨道旋转,(2)地球的轴垂直于它的轨道平面(上下),情况就不同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太阳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升起和落下。每年的每一天,它都会沿着同样的路径穿过天空。

然而,这两种情况对地球来说都不是真的。地球绕太阳的轨道不是一个完美的圆形轨道,而是稍微呈椭圆形。这意味着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速度每天略有不同,这取决于地球在其轨道上的位置。

地球的轴也不垂直于它的轨道平面。相反,地球在其轴线上倾斜大约23.4°。这就造成了地球上季节的更替。

当北极向太阳倾斜时,北半球经历夏季,中午太阳高挂天空。在冬天,北极是倾斜远离太阳的,中午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并没有那么高。

地球的倾斜也解释了为什么一年中最长的一天发生在夏至(通常在6月21日左右)。同样,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发生在冬至(通常在12月21日左右)。

地球的椭圆轨道和它的轴的倾斜导致太阳每天以不同的速度穿过天空的不同路径。这给了我们每天不同的日出和日落时间。

夏至一过,你就会发现白天开始变短了。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冬至,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冬至后,天数逐渐变长,直到夏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为什么会有四季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白天和黑夜的轮回。我国白天的时候,美国是黑夜,那是因为地球自转产生了不同的时区。地球共分为24个时区,平均15°一个时区。而我国和美国处在不同的时区,所以,我国白天的时候,美国是黑夜,这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四季的交替。我国夏天的时候,美国也是夏天;我国冬天的时候,美国也是冬天,这个方面,我国和美国其实没有什么差别。这是因为我国和美国都处于北半球。和我国气候相反的一般是南半球的国家,比如阿根廷。

而四季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地球自转的地轴与公转轨道有夹角。因此,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四季是相反的。

但同在北半球的美国和中国四季相同。一般每年六,七,八三个月为北极最暖的时候,可能温度也就是零下几度甚至零上几度。每年十二月,次年一月,二月为北极最冷的时候,温度零下几十度。

而南极和北极因为地处高纬度,缺少阳光直射,所以一年到头都是冬天,其实不能完全说起没有四季的变化,只能说四季的变化并不明显罢了,因为,别管夏季和冬季,反正都是冷,只不过冷的程度不一样罢了。但会有极昼和极夜的变化。

以上!

四季轮回万物更新的意思

天道好轮回 大自然的规律
就是指这个意思 望采纳

四季的轮回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先来分析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种基本的运动:一种叫自转——地球自身的旋转;另一种叫公转——绕着太阳的旋转。自转是绕着穿过南北两极的地轴进行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离两极越远的地方转速越快。与两极等距的那一圈叫赤道。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也就是24小时。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为每秒30千米,绕太阳一周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也就是一年,天文学上称之为回归年。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它的长直径和短直径相差不大,可近似为正圆。太阳就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而焦点是不在椭圆中心的,因此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就有时会近一点,有时会远一点。1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为1.471千米,这一点叫做近日点。7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远,为1.521千米,这一点叫做远日点。事实上,当地球在近日点的时候,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在远日点的时候,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这就说明,四季的变化与近日点和远日点无关。

那么四季的变化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与公转有关,但是决定性的条件是地球必须斜着绕太阳转;如果地球是垂直地绕太阳旋转的话,太阳光线将永远直射在地球的赤道附近,而其他地方的地平面与太阳光线的夹角也永远不变,地球上将不会有四季的变化。

我们知道,地球上某一平面气温高低与太阳光是直射还是斜射该平面有关。那么这种效果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假定有一束固定大小的光束,当它直射在某一平面时,它投射在该平面的光斑将是一个正圆,而斜射时,光斑将是一个椭圆,而且越斜椭圆越大,也就是说,斜射时同样多的光线照在了更大的面积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光束斜射时光斑区的光线稀一些,直射时光斑区的光线浓一些。这就是为什么太阳光直射的地方气温要高一些,而斜射的地方气温要低一些。我们知道气温是决定季节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太阳光直射的地方,将是夏季,而斜射得最厉害的地方将是冬季,这两者之间的则是春季或秋季。

那么四季的交替变化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就与地球的倾斜有关了,正是由于地球是倾斜着绕太阳旋转的,才使得太阳光的直射以赤道为中心,以南北回归线为界限南北扫动,每年一次,循环不断,从而形成了地球上一年四季,顺序交替的现象。

四季循环图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当地球公转到3月21日左右的位置时,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时北半球的阳光是斜射的,正是春季,南半球此时正是秋季。当地球转到6月22日左右的位置时,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便进入了夏季,而南半球正是冬季。9月23日左右时,阳光又直射到赤道上,北半球进入秋季,南半球转为春季。当地球转到12月22日左右的位置时,阳光直射到南回归线上,北半球进入冬季,而南半球则进入夏季。接下来就进入了新的一年,新一轮的四季交替又要开始了。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