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壬六十四卦要略,大六壬六十四课
大六壬入门基础知识
大六壬入门基础知识
什么是大六壬
大六壬,为古代天文星象应用学,其产生来自于天文历法,为术数预测之首,以道家天人合一的理论为指导,以天道对应人道,以时空信息包含万物运转的规律来推算人事。六壬以占卜人事著称,俗语说:“学会大六壬,来人不用问”,因此大六壬有“人事王”之美誉,被称为三式之首。
六壬者:壬子,壬寅,壬辰,壬午,壬申,壬戌。因河图云“天一生水”,故五行始于水,这是和天文学中水星的公转速度最快,公转周期最短是有有直接关系的。
六壬术数,大致可分为四种:①大六壬;②中六壬;③小六壬;④六壬金口诀。
大六壬的历史记载
六壬是东方最古老的占星学,是用式盘占卜吉凶的一种术数。
六壬与遁甲、太乙合称三式。汉代许慎《说文》记:“言水者,准也,生数一,成数五,以水数及之成六壬也。”河图讲“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是生数,六是成数,五行以水为首,十天干中,壬、癸分别为阳水、阴水。舍阴取阳,六十甲子中壬有六个(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称为六壬。六壬有七百二十课,以刻有干支的天盘、地盘相叠,转动天盘后得出所值的干支及时辰,判明吉凶。
六壬术起源很早,以占卜人事著称,其法由来已久,具体年代,已无法确定,到了东汉已经盛行,汉代《吴越春秋》、《越绝书》已有记载,由此已知定是始于汉代以前。《隋书·经籍志》载有《六壬式经杂古》《六壬释兆》。唐《王建诗·贫居》云:“近来身不健,时就六壬古。”说明在唐代时已经很流行六壬术。
到了北宋,宋仁宗还亲为杨维德编撰的《景偌六壬神定经》作序。说明宋代时已经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喜爱。这时的相关六壬书籍有徐次宾的《口鉴》,宋元改朝换代之际祝泌所著的《六壬大占》和《壬易会元》等书。《四库未收书提要》载录了宋代祝泌的《六壬大古》,并介绍云:“是编《宋志》不著录,郑樵《通志略》所列六壬,多至八十二家。焦宏《经籍志》凡八十九家,钱遵王《述古堂书目》凡一十八家,皆无是册,盖佚已久矣。此从宋刻本依样影抄,卷首有泌边书序及六壬起例。案泌云六壬立名,古今不宣其旨,惟《周礼·哲蔟氏》掌覆夭鸟之巢以方书十日、十二辰、十二月、十二岁、二十八星之号,即壬盘之体,三代之壬书,惟此一证,与术家以五行始于水,水生于一,成于六之说异。”
明代是中国数术蓬勃发展的时期,六壬类书籍更是层出不穷,陈公献的《大六壬指南》、尹希吉的《六壬捷录》较为有名。袁祥著,郭御青校刊的《六壬大全》总汇六壬术诸家遗文,颇为详细,在社会上很有影响。
清代六壬专著更多,主要有徐端华的《六壬直指》,张宏的《大六壬说约》等。
民国是文人研究术数成为时髦,这时的六壬类著作主要有韦千里的《千里秘笈》、袁树珊所著《大六壬探源》和徐养浩所著《大六壬金铰剪》等。
大六壬基础知识解析
一、地盘是永远不变的:
研究大六壬,是以后天卦为主。其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排盘时要注意地盘永远不变。指的是宫位,方为。时序所对应的时空。
巳 午 未 申
辰 酉
卯 戌
寅 丑 子 亥
子:表示正北方,也可表示农历十一月(子月),也可表示子时,也可表示地气之纳象。
丑:表示东北方,也可称兼宫交气,也可表示农历十二月(丑月),也可表示丑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象。
寅:表示正东北方,也可表示正月(寅月) ,也可表示寅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卯:表示正东方,也可表示二月(卯月)也可表示卯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的纳形。
辰:表示东南方,也可称兼宫交气,也可表示三月(辰月)也可表示辰时,也可表地气的纳形。
巳:表示东南方,也可表示四月(巳月),也可表示巳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午:表示正南方,也可表示五月(午月),也可表示午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未:表示西南方,也称兼宫交气,也可表示六月(未月),也可表示未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申:表示西南方,也可表示七月(申月),也可表示申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酉:表示正西方,也可表示八月(酉月),也可表示酉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戌:表示西北方,也可表示兼宫交气,也可表示九月(戌月),也可表示戌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亥:表示西北方,也可表示十月(亥月),也可表示亥时,也可表示地气的纳形。
注:大六壬的运用只在日干上显一干,其它的干隐藏,气不显。但是内在的关键。地支天地盘都是,初学者,易于将地盘之气与形,同天盘之气与象搞混。使越学越搞不明白。
二、起天地盘
起天盘:随时空转移的十二地支,它表示月将、用神等,吉凶皆来于此。
皆天盘上的月将加临到地盘所表示的时辰上就是天地盘,如:甲子日未时戌将,其天地盘是这样:
申酉戌亥
未 子
午 丑
巳辰卯寅
横列:
天盘: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
地盘: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上下对应:子上卯;丑上辰;寅上巳......亥上寅
注:天盘也是用地支表示,此刻要注意,它是代表了“太阳”日宿,在地盘上的过宫走气,千万不能误混。是喻指月宫受阳的感应交会。其交会过宫是每月的中气。
什么是月将呢?陈公献在《大六壬指南》中说:“月将即日宿太阳也。正月雨水后日缠之次入亥宫乃登明将也;二月春分后日缠降娄之次人戊宫乃河魁将也
雨水和春分是每个月的气、不是节。即正月过了雨水气以后,太阳日缠就在亥宫,二月春分气后、太阳曰缠就在戊宫,我们这样依次推下去。
正月雨水后日缠在亥;
二月春分后日缠在戊;
三月谷雨后日缠在酉;
四月小满后日缠在申;
五月夏至后日缠在未;
六月大署后日缠在午;
七月处暑后日缠在巳;
八月秋分后日缠在辰;
九月霜降后日缠在卯;
十月小雪后日缠在寅;
十一月冬至后日缠在丑;
十二月大寒后冬至在子。
注:上面即是太阳过宫。强调月将代表了天道,也包括了28星宿的感应之气,28宿即是西向东排列:
1,星纪 斗,牛 女;
2,玄
也纳括了事物的天道感应之象。研究时,要认真区分清楚,很多人在此糊涂。
对月将的`说明
图中、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组成的方盘为一个固定的地盘,叫固定盘,称为十二宫。无论什么时候,在盘上的组合形式都是不变的。
在固定盘中,是以寅为正月,卯为二月,辰为三月,依此类推。所谓寅月、卯月等称为月建,即建寅建卯等。和月建相对的就是缠,所谓缠,就是缠住或停留的意思。在寅月太阳就停留在亥宫,在卯月,太阳就停留在戌宫。
在一年十二月中,每过中气,太阳就会移动一个宫。太阳在每一宫里,要停留30天左右、为一个月。在这个月内,太阳主事,所以叫月将。
至于什么是 訾,降娄等等则称为十二次,表示岁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而每年所在的位置。过去是用岁星纪年,后来岁星被太岁所代替。
知道月将,再根据起算的时间,就可以确定天地盘了。
如我们在正月雨水后的午时算一件事,那就将月将亥加在天地盘的午上面叫做亥将在午时,形成一个活动盘,或者叫天地盘。
亥将午时
戌 亥 子 丑
酉 寅
申 卯
未 午 巳 辰
正月雨水后日缠在亥
活动盘一确定,就必须要用到当天的天干和地支。因为六壬课式只有一个天干,并且要把它化为地支。这就要用一种遁干方法,怎么遁?我们来看看十个天干在固定盘上的位置。
丙 戊 丁 庚
巳 午 未 申
乙辰 酉
卯 戌 辛
寅 丑 子 亥 壬
甲 癸
子、午、卯、酉叫做四正,没有天干可遁。其它叫作四隅,可以藏匿天干,每宫一个。因为戊己属土,由火所生,所以它遁在南方的巳宫和未宫里。
当天的天干遁在哪一宫,在这一宫上所乘的活动盘地支,就是这个天干所化的地支。
月将名称由来与天盘起法
近日收到不少研究六壬的易友来信,均提出月将十二名称是由何而来,笔者对作如下简要解释,不妥之处,敬请诸位方家指正。
从古代大量资料看,十二次实际上是一种岁星纪年法。早在春秋时期,由于周天子地位不断下落,各诸侯国纷纷利用本国君主在位的年数纪年,比较混乱。当时的星占家为了星占需要,便利用岁星运行十二年一周天的特点,把周天均匀的分为十二等分,十二年一个周期,故名十二次。这样以来,岁星每年所在的位置就成了整个中国统一纪年的标志,再把十二次的名称依次同地上各诸侯王国对应起来,就可以进行星占观天下妖祥了。十二次星天区分野:星纪代表吴越,玄枵代表齐,女取訾代表卫,降娄代表鲁,大梁代表赵,实沉代表晋,鹑首代表秦,鹑火代表周,鹑尾代表楚,寿星代表郑,大火、析木代表燕,这个分星分野体系也就是周礼所谓十有二岁之相。
由于岁星的运动是不均匀的,有时会发生所谓逆行,又由于岁星周期实际上为11.86年,每十二年即超过一周天,大约85年其位置就超前到下一个星次,这就是后人讲的超辰接气。根据此规律分演为十二个月,即称月将,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当年(公元535年)四月初一发生日食,士文伯认为鲁国和卫国将要承担这次日食灾祸,不过卫国祸大、鲁国祸小,他的依据是日食时太阳正从卫国大而分野走向鲁国的分野,即当时太阳正从女取訾之次走向降娄之次。
明白了上述月将的由来,再来研究大六壬起课方法就不难了。《六壬心印赋》曰:“月将即日宿太阳也。正月雨水后日足厘女取訾之次入亥宫,乃等明将也;二月春分后日足厘降娄之次入戌宫,乃河魁将也……”由此可知,月将即每月之中太阳在十二宫所处的位置,每月以此值日之将而加来人所占之正时上,顺布十二宫辰即天盘也。如正月午时来占,月将乃亥将登明也,则用午加亥、子加未……顺布十二宫。
金口诀起课方法
先确定年、月、日、时
就是把问课时的特定时间转换成干支时,比如1998年,4月,22日,下午2点,即为戊寅年、丙辰月、己亥日、辛未时。确定时间,最好手边有万年历,随时可以查阅准确的年月日时。这简单说一下年月日的确定。
六十甲子的排列:无论年月日时的都是按六十甲子的顺序依次排列下来,从古至今不可变异,所以必须明六十甲子的排列顺序,六十甲子的组合,是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顺序组合的,在六十甲子组合中,是阳干配阳支,阴乾配阴支,不会出现阴阳互配的情况。
我们把六十甲子排列写出如下: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年的确定就是干支纪流年,98年为戊寅年,99年就是己卯,2000年就是庚辰年,倒推上去,97年为丁丑年,96年为丙子年,95年为乙亥年,从六十甲子排列表中可以推知。
月的确定,一年十二个月,与十二地支相对应,十二个月的地支是不变的.
寅为正月,卯为二月,辰为三月,巳为四月,午为五月,未为六月,申为七月,酉为八月,戌为九月,亥为十月,子为十一月,丑为十二月。
而每月的天干是不确定的,因而是要查找出来,或计算出来。查找只要有本万年历,每年每月每天的干支都列出来,只要找到相应的阳历或阴历的年月日,就能找出对就的年月日的干支。比如在98年阴历10月,当翻开万年历找到98年10月这一项,就能看到本月的干支,即癸亥月。注意每月的月建是以节来论的,也就是说,当立春之後才能建寅,二月是惊蛰以後才建卯,其馀依次类推。三月在清明後,四月立夏後,五月忙种後,六月小暑後,七月立秋後,八月白露後,九月寒露後,十月立冬後,十一月大雪後,十二月小寒後。
日的确定一般要查万年历才能确定,比如九八年阴历11月17日,翻开万年历查到98年阳历11月17日为农历九月二十九,日干支为辰。
而确定日干支後,时辰的确定就容易了,可以推出来,也必须自己推出来,一般没有书可以查找。我们把一天二十四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这样十二地支与十二时辰的对应关系是固定的,即从上一天的23点到1点为子时,下面十一个时辰依次为1:00-3:00为丑时,3:00-5:00为寅时,5:00-7:00为卯时,7:00-9:00为辰时,9:00-11:00为巳时,11:00-13:00为午时,13:00-15:00为未时,15:00-17:00为申时,17:00-19:00为酉时,19:00-21:00为戌时,21:00-23:00为亥时,时辰的支必须配上干才是完整的时辰,支配於所用方法还是五子元遁法,即甲己还是甲,乙庚丙作初,丙辛起戊子,丁壬庚子辰,戊癸壬子头,时元从子推。
定地分
地分的取法灵活多样,主要依瞬间定位时的资讯点,所以抓取资讯点是关系。这介绍最基本最常用的定地分的方法,即求测者在预测师的相对方位。这使用的方位是以十二地支方点阵图为准的。不论预测师面向何方,南方总为午,北方为子,东方为卯,西方为酉,永远不变,配图以说明之:圆心为预测师,求测者处在A点为辰,处在B点为未,著求测者位置不能明显确定,在某位置,就凭预测师当时灵感所动定之,比如在辰巳位不能确定,这时你认定为辰即为辰,你认定是巳即取巳。比如来人落座後,处在预测师的南方,则地分为午,如果偏东一些则用巳,偏西一些则用未。地分的确定与当时预测师面向的方向无关,不管预测师面向何处,南方永远是午,北方永远是子,这一点要记住。上图示是以预测师为圆心,即预测师所处的位置在圆心处而设定的。
推算月将
月将是月建的处,正月建寅,亥为月将,反之,十月建亥,寅为月将。这把十二月将名称与月份对照冽表如下:
正 月 寅 亥 登明
二 月 卯 戌 河魁
三 月 辰 酉 从魁
四 月 巳 申 传送
五 月 午 未 小吉
六 月 未 午 胜光
七 月 申 巳 太乙
八 月 酉 辰 天罡
九 月 戌 卯 太冲
十 月 亥 寅 功曹
十一月 子 丑 大吉
十二月 丑 子 神後
在表中的月将是固定月将,而在课中使用的活月将,因此,要把它重新推算入课,根据古本运算用将口诀“月将加时方上传”,即把立课时的固定月将,加在立课时辰上,顺时针数到地分上,即是到课内所用月将。
定贵神
贵神十二位,必须记住、记清、记死,并且顺序也不能颠倒:
天乙贵神己丑阴土
天空戊戌阳土 腾蛇丁巳阴火
百虎庚申阳全 朱雀丙午阳火
太常己未阴土 乙卯阴木
玄武王子阳水 勾陈戊辰阳土
太阳辛酉阴金 青龙甲寅阳木
天後癸亥阴水
十二贵神的排列顺序是:贵、腾、朱、六、勾、青、空,白、常、玄、阴、後
十二贵神的起法是以日干决定的,起贵神的口诀必须记住:
甲戊庚牛羊,乙己鼠猴乡
丙丁猪鸡位,壬癸蛇兔藏
六辛逢马虎,此是贵人方
定人元
人元是由当天的日干遁到地分上得来的,其口诀必须记住:
甲己还是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起戊子,丁壬庚子居,
戊癸起壬子,时元从子推。
定将干、神干
将神与贵神的干的定法,同人元的定法一样,也是用五子元遁法得来,如上两例中,第一例中将神为酉,相当於地分是酉的人元,即可得出将干来了,贵神赐蛇,腾蛇为巳,即可得出神干为癸。第二例中,将神为亥,将干就为己,贵神为勾陈,勾陈为辰。即可得神干为壬。
大六壬要错卦错断吗
?
大六壬要错卦,只要不符合六十四卦的规则,就算是错断。比如说,一个六壬卦问题卦象为用9个乾爻,这就是错断。八字六爻错断,大六壬精准可见。
同学几次找我断事不准,寻找原因:一是学艺不精,二是我俩属相自刑应是主要原因,此次又找我为其女断考大学,为慎重八字和六爻参断,心想此次自认学艺渐精,应断不错,结果还是断错了。
今新研习梅花六爻和大六壬再断此例,发现结果精准明见,今于此总结错断经验教训,与有缘的道友共勉!
同学之女,断考学。
出生公历:1997年7月20日20时0分(北京时间),星期日。
出生农历:丁丑年六月 十六日 戌时。
财财日元 劫
坤造丁丁癸壬(日空子、丑)
丑未亥戌
地势冠带 墓帝旺 衰
纳音洞下水天河水大海水大海水
排大运:
官 杀 印 枭 劫 比 伤 食
大运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死 病 衰 帝旺 临官 冠带 沐浴 长生
岁数 7 17 27 37 47 57 67 77
年份 2003 2013 2023 2033 2043 2053 2063 2073
排流年:
始于 癸未 癸巳 癸卯 癸丑 癸亥 癸酉 癸未 癸巳
1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2 乙酉 乙未 乙巳 乙卯 乙丑 乙亥 乙酉 乙未
3 丙戌 丙申 丙午 丙辰 丙寅 丙子 丙戌 丙申
4 丁亥 丁酉 丁未 丁巳 丁卯 丁丑 丁亥 丁酉
5 戊子 戊戌 戊申 戊午 戊辰 戊寅 戊子 戊戌
6 己丑 己亥 己酉 己未 己巳 己卯 己丑 己亥
7 庚寅 庚子 庚戌 庚申 庚午 庚辰 庚寅 庚子
求大六壬全文
本文由六壬网回答
大六壬之所谓其大,首先是指架构体系之大,包罗万有;其次六壬数乃三式之一,冠以大字更是体现六壬乃大宗之法,有别于各类小术;再者则是学习的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信息量和需要花费的时间极为庞大。所谓“车载奇门,船载六壬”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而仅这一点,就足够刷下去很多的欲窥六壬之门而毅力不足的人了,更何况跨过了这一道门槛后,后面还有很多的门槛,这正是大六壬曲高和寡、学者寥寥的形成原因之一。
那么大六壬有没有一条相对比较清晰明确的路子可走么?答案是肯定的。大六壬乃大宗之法,如同华山剑派一脉相承,其进修之道必有一条清晰明朗的道路可寻。举个形象的例子,大六壬如同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而且这树还是一棵榕树,站在远处,我们可以清晰的找到它的主干、它的树尖,而当我们进入树下之后,如果要爬到树的最高处,确很容易在众多的枝叶、气根中迷了双眼,我们必须在进入树下后,也找到真正的主干,才能最快捷最准确的直达树顶。
如今,依靠网络信息时代,各种书籍资料、秘籍心得、名师讲座数不尽数,对于初学或者大部分学壬的朋友吸引力很大,但同样因为自己学壬尚浅,往往也很难区分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从而走了更多的弯路,花费了时间甚至破费了金钱。
怎样学好大六壬金口诀
有钱难买先知道---是对预测学的最好注释.中国预测学一直未见有进行过系统分类,今据自己二十余年研易心得,将中国预测学作系统分类,以对后学者起到明鉴作用,避免盲目性学习,枉费大好时光,因中国研易之人大抵都在混沌之中,故今将此系统分类写出来,对提高易学界的整体水平会起到促进作用.
系统分类——两大系统:①五行系统;②干支、五行系统。
一、五行系统:以象数易学为代表,在汉代以前常用。其预测基理是以象测藏,其预测均以八卦五行为基础不含干支,五行系统中代表最高层次的是象数易学中的“梅花易数”。
附图:
象数易学
----------------------------
| ||||
河图洛书梅花易数面相 手相
-------------------
| ||
拆字 风水 姓名学
二、干支、五行系统:以天干地支和五行为基本预测元素,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预测。
附图:
金口诀
---------------------
| | |
奇门太乙六壬
----------------------------
|||||
四柱 六爻 紫微 铁板 风水
A. 金口诀:融奇门、太乙、六壬三式之精华,有“断言既出,无以改易”之美誉。相传为鬼谷子所传。它是干支、五行系统中的最高水平预测学,可以转换时空、转败为胜.
B.奇门遁甲:其基础是洛书,可占四千三百二十条。原名为《遁甲天书》,其上卷为“天遁”,能通太虚;中卷为“地遁”,能穿山;下卷“人遁”,能藏形游四海;相传为黄帝所创。
C.六壬:注重河洛五行,以水为首。壬为阳水,癸为阴水,故壬水有含阴取阳之意。相传为九天玄女所传。六壬和遁甲盛行于南北朝以后.
D,四柱:原先为三柱、六字、无时辰。后来宋朝徐子平加入了时辰,变成了四柱,使预测更为精细。四柱的经典书为《渊海子平》,要想学好四柱,必须烂读、熟记此书,除比别无捷径。相传为鬼谷子所传。
E。六爻:汉代京房将六十四卦中加入卦气、七十二候图一说,并由此创纳甲巫法。京房在“火珠林占法”中正式用了“掷钱法”,至今延用。六爻是当今最为普及的预测学方法之一。
F,紫微斗数:是六朝时期兴起的,主要是应用二十八宿。
G 风水:在宋代最为盛行。风水为避风藏水之意,当以形法为主,以免误入歧途。
H 另外民间还有一些民间预测方式即抽签等杂占,因其缺少理论和系统性,故不入其流。
I.大家注意:两大系统中有一种共同的预测方式--风水。由此可知,风水是两大系统的交汇之处,要想学好风水,既要明卦义又要明干支理论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中国预测学,只要学好三种预测方法就可以了,即象数易学,金口诀,四柱即可。(四柱是用来判定人生全面运程的。风水是含在两大系统之内的预测方法,在学习中触类旁通即可掌握)。此言切切.希后学者明鉴!
为什么学易?
易学是研究天地变化规律的学问,世间一切事物都涵盖在易学的范畴内,包括、军事、经济、文化、地理等等。
家学易----可以安邦立派
军事家学易----可以出奇制胜
医学家学易----可以入纲辩证
文学家学易----可以文章撰发
商人学易------可以巧夺商机
农民学易------可以五谷丰登
因此可知,学好易学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善举。
如何学好易学:
搞学业,单线直入,透出厚;触类旁通,才能透出广。广而不厚,显得浮;厚而不广,显得窄。这里贵在“活”字。希望大家学易切不可死板,要博学多闻,举一反三。若能从高就低,鸟瞰人生,然后集其大成,自然能出高手!
预测学之我见:
一、预测学的科学认识:预测可得一时一事之机,而人生大势要在与命运抗争中主动把握,从善如流,从恶如崩。至于为什么有时候测不准?这与对方心诚与否没有关系。其原因在于:1.本人水平高低问题。2.本人状态如何(与每日干支有密切关系)。竟有愚劣之徒在预测不准时,以对方的属性踉他相冲或相克来作借口,真不知羞耻,实乃易痞。
二、预测学的一个总结。
1.相术最为直观,但需长期观察总结。
2.象数随机可用,但必须注意把握时机,只要时机抓得好,百试百验,若能与四柱相结合,则更为精确,但学到这一层的并不多见。
3.六爻、增删卜易、卜巫正宗(只有巫法无卜法)等方法来预测,则比较精确,对近事近运百发百中,不过此法比较繁琐,无较高学术基础或高人指点难以精通。
4,奇门和星相属高级预测方法,无高人指点和几十年的刻苦钻研是很难有神奇之效的。
5,邵子神数和蠢子神数等神数属于高级电子游戏,学了难以致用.
6.阴阳地理,易学难精,无丰富经验,难以准确应用。其应用当以形法为主,以免事倍功半。
7.金口诀,破三才之道,无所不包。其入式法简单,一用就灵,但无明师倾囊相授,则很难进入出神入化的高层次。
8,预测学在达到较高预测水平时,必须要取外应,在未进行预测时,如先遇有外应,则以外应断之。决无差错。此为古人所云:“善易者不占”之境界。
先把六壬金口诀看一遍,然后遇事起课,或帮别人起课算事情,一点点的把知识加进去,慢慢的积累,知识就会越来越多了,隔段时间再看一遍,认识程度就不一样了。
六十四卦吉凶表
大六壬六十四卦吉凶 大六壬六十四课有吉有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三传化退神,如果你测病,就代表吉。如果你测官运、财运则代表凶。
易经六十四卦每一卦的吉凶都是固定的吗? 卦不是这样的,而且卦还要看你问的什么事情了,比如对婚恋不吉利,但是对经商未必也是凶。要依据卦和爻象这些去分析。
六十四卦怎么断吉凶? 《周易》经部文字说矗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
如何用六十四卦判断吉凶所属房纷份?如何区别以上卦为主还是以下卦为主? 看变爻,你如果懂一点应该知道,变爻在上卦,下卦为主卦,上卦为客卦,看主卦与海卦,变卦,互卦的五行生克关系。不同的占卦方法看的也不太一样,有什么事情,你可以直接问我
坐山向首分金吉凶断法之例和坐山,向首分金爻度六十四卦断法有何区别 三合风水以分金(穿山透地龙)来断。三元以爻断。
几道周易测试题,求大神,一道5分 1C、2B、3A、4B、5D、6C、7
报名老师是指什么 应该指的就是老师吧……
“美刺殊文,备三百五篇诗咏;吉凶异画,变六十四卦爻占”是什么意思? 我的理解:
诗经共三百零五篇,或是赞美,或是海刺,各有不同语言风格;
易经八卦分出六十四卦,有的是吉,有的是凶,各有不同的符号图案。
...里的64卦又代表什么。是哪种占卜的签文吗?大六壬怎么学。
问的该是GAME上的过関的过程吧?何参考二楼的①指出对方的意见不合事理或无道理;用自己的意见否定别人的意见:反~。②一种颜色夹杂着别种颜色;不纯净:斑~陆离。③用船分载转运:驳运|驳船|起驳驳运;在岸与船,船与船之间用小船来回运输:~运。驳船。无动力装置,由拖轮拉着或推着行驶的船:铁~。④传说中的一种凶暴的猛兽,外型如马,以虎豹为食。
64卦请参阅“预测师”易经全文的六十四卦和注解
自谓曾客维扬,于《通神集》集出一册,又未知有遗漏与误摘他文否。余以吕君抄本质之,程君雀跃后,即以其所集本与余校对,其本颇善,足以订正原文。然首例起九歌,非徐君之文,又《月将起例》、《十干课起例》、《天将顺逆》三歌,兹本无,未敢定为《心镜》。又《天将旦暮起例》一歌,兹载在《杂将门》之首;又《占怪•六丁歌》是他书而误采入;兵占一门,全未集入。程君语余依其序而复以臆裒辑。《序》未言及兵占,故遗漏误入不免也。余对校一过程本,郇应清注与《心镜》原本多同。余曾抄有明徐华胥子《六壬入式》一书,所引多《心镜》之注,间采其歌诀,故知之昭然者依正之;未审者应称郇注,附各条下,不分注;歌中其他书,足发明《心镜者》者,如郇注例;鄙见 则以“愚按”二字别之,俾不混原注也;至兵占门,则以《六壬兵机三十占》校之,并采其注,亦如郇注例;又后附《渡河涉水》等四歌,则是余之管见。按徐君拟经作歌,复以经自注于歌下,使后学易于诵记而易晓文义,故注中多称“经云”。其卷数篇次,悉依旧观。古书无刻本,其制如今手卷,故曰卷一、卷二,书少而卷多,若书多而卷不,恐不便于展读也。《通志》、《浙江省书目》皆称三卷,盖后人约略分卷数,不足为据,书中之讹错,十去六七,仍有者俟佼;倘吕程二君又有善本见示,则是书之福,实学者之惠也。
还有很多知识,没办法讲的清楚,你还是先去吧易经弄明白了,要是这样容讲透了,就满世界都是易经大师了。梅花易数入门是最容易的,大六壬是最难的。。梅花易数本身其实是建立在周易基础上的,你先要弄懂六十四卦,然后学会了宋朝理学家的哲学基础知识之后,才学习邵康节的梅花易数,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
不能贪多,学会一个就不错了
...在相荡成64卦,为什么一般不研究四卦或者16卦,32卦呢?为什么逢3层研 ...
周易有爻二仪即阴阳,仪分四象即数六老阴、数七少阳、数八少阴、数九老阳,共六爻。比如乾六阳爻安静不动为六个七即六爻少阳,而乾初九是指初爻是九数老阳变少阴。所以共六十四乘六十四共四千零九十六种变化。四卦或十六卦变化太少,意义不大。三十二卦有观音神课,爻有阴阳二仪但不分老少四象,共五爻,比如从星震卦、从革卦、曲直卦等等。其他的如太玄经、潜虚经、灵棋经等也都是各种图形变化系统的经文。
通晓原理是可以写出不同的卦辞,但是精通者很少。比如原本《周易》里乾为天卦只有“元亨利贞”四个字,通过周代人的解释就有了“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合,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六爻大象总述,后代写卦辞的人有不少,比如诸葛签里有384爻卦辞,如乾六五:天门一挂榜,预定夺标人;马嘶芳草地,秋高听鹿鸣。或者常见的民间六十四卦解,如乾为“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又有汉代焦延寿的《焦氏易林》有六十四乘六十四卦辞,如周易先天八卦乾之乾对应易林后天八卦离之离:时乘六龙,为帝使东,达命宣旨,无所不通。但大部分人不知道周易原理又或者不希望写出杂复的原理,所以只作易经注解。
知道原理是可以解,但是一般人并不想学占卜,只是想方便地解决现实中生活问题,或者一个象征吉凶的结果。再者,延用目前流行的八卦占卜学说的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写不出卦辞来的。虽然卦辞的规律有很多,但也只是规律而已。经文并不能随便解读,至少不能认为可有可无,当然不必用文字解读,卦本来就没有文字,只是用五行六甲来推算的。
现代人能写出六十四卦辞的很少,我也可以说一下我的方法,从卦上推导出时间值然后用大六壬解,有关六爻纳甲的方法另行了解,也就是卦上配合天星五行六甲的方法。卦的六爻安静时,如乾为天卦以上爻壬戌持世作时辰,三爻辰作应为日,故为戊辰日,日上午为月建,老阳用午月夏至后未将,起大六壬卦戊辰干上寅,《御定六壬直指》:“
课体:元首,奇化,元胎,地结。
课义:守之见伤,动入空乡,昼虎祛祸,夜龙辅戕。
解曰:寅木克干,不可守也。弃之而入中传,亥乃动入空乡,亦不居也。昼虎乘申克寅鬼而空亡祛祸,夜龙助寅伐干而脱干财。吉凶祸福,互相倚伏,岂可执而论哉。
断曰:此卦抑塞未通,图谋未遂,内生灾恼,外见侵凌,幸元首元胎,又传中有解,主先忧后喜,难中有易。春季夜占,为阳开泰运之象,申亥年月不利。……
毕法云:干支全伤防两损,三传递生人荐举;喜惧空亡乃妙机,龙加生气吉迟迟(三月占)。心镜云:三传俱孟是元胎,五行生处主婴孩;所占百事皆新意,或卜怀胎结偶来,括囊赋云:元首尊神,所作仰为领袖。又云:元胎孟卜干婴孩。又云:寅加巳兮灶更。 ‘’
可以看到实际上如果把它写成诗文那也是差不多的,但它完全是按干支五行生克原理写出来的。《大六壬集应钤》其中也有此卦的几句诗文:“《义》曰:先忧后喜,难中有易,春夜占之,财喜并至,一阳才动,便见亨通。求官得禄,权柄丰隆。《象》日:抑塞难通气未伸,心中有事向谁论。动为未遂生灾恼,好把忠丹达紫宸。真一山人云:递相勾结欲凌侵,幸得传中遇解临。申亥年月还敬慎,台司弹劾恐留心。”还有其他较详解,却不知道写这些解的是谁,此书作者只作解集,小部分卦象没有解。
典故:赵匡胤陈桥兵变。这是我的简解,但实际上这种解比其他解都要难。
易经最重要的是讲究时位,每一卦都代表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根据这个去研究人如何去行事。因此最重要的不是卦象,也不是爻辞,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通行本那样作,也是一个方便。并且其中包含很多先辈的贡献。1。八卦: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个序列要这样子的。伏曦画出来的就是八卦,传说最早就是用来搞天气预报的。后来才发展成现在这么多功能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多种多样,原始社会的生活虽然单调,但8种卦象不足表达出各种社会情况。周文王就把这8个卦象两两相重合。组合成64卦了。学过数学排列与组合你了知道啊,8个中间选二个,可以复选,组合数就是8*8=64个了。至于你说可不可以组合更多,理论上是可行了,但是先哲没有这么干,我想他们的意思是,64个卦应该可以解释当时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事情了吧。
2掌握原理是可以写出卦辞,但是要看你写的有没有人认可了。你要写得要水准才会流传于世啊。易经传说中,不只一个版本,我所知道的就还有连山易,归藏易。不过上两种已失传。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周易。
3。64卦,每个都不相同,虽然都只有阴阳二爻,但是6爻一组合就成唯一性。所以,一爻变或者位置一变,环境就变了,不再是经前那一个卦了。环境事物都变化了,还用相同的卦辞,爻辞解读给你,肯定不合适吧?卦辞基本没有什么规律吧。解读可能灵活些,但是不能随便解读。先天八卦是伏曦所画,周文王在先天八卦基础上了画了后天八卦并写了卦辞,爻辞,而《十翼》是孔子及其弟子之功。所以呢,这些是三代三圣合力之做,非一人之力,非早夕之功,现代人要想弄个类似的出来,可能性好比:一个人同在一天被雷劈中两次。其实您问到的四点,都是有人在研究的。只是《周易》的通行本己成为主流,凡与主流不一样的逆流与漩涡只是学者研判的对象,不为一般见识的人所能容纳的,说不慎些也被删掉的!
其实,四卦《太玄经》就是。通行易的卦画为二划即阴、阳爻,三叠成八卦,六叠成六十四卦;而《太玄经》之卦画为三划即:—、——、———,四重(叠)而成八十一首(卦)。通行易每卦六爻,六十四卦共三佰八十四爻;太玄经每首九赞,八十一首共七百二十九赞。
其实《易经》不止只有现在《周易》通行版本。如出土的《帛书易》就跟通行本就连卦名都不一样。又如汉代的《石经易》就比通行易本更早的本子。
诚然,您这四个问题,不是一般人所知所能解答的问题,这是专家学者的事,对错也没准的!